便秘的治疗原则及用药

合集下载

浅谈便秘的概念、分型与治疗

浅谈便秘的概念、分型与治疗

浅谈便秘的概念、分型与治疗宋太平魏淑娥巩跃生河南省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450004指导宋光瑞长期以来有关便秘的名词较多、定义模糊、相互混淆,作者参考有关文献介绍几个概念。

【有关便秘的几个概念】一、便秘:医师和患者对便秘(conspitation)的概念认识上有一定差异。

患者对便秘的描述可以是以下三种排便障碍中的任何一项或组合: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三次)、排便困难或排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

这三种症状在每个患者身上的主要表现的程度不同。

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排出干难为主,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即为便秘;还有人指出便秘是每天进食19g纤维素的标准饮食,每周排便少于三次,不计症状和排便时间也称便秘。

二、严重便秘的定义:5天内排便少于一次,同时伴有粪便干结、坚硬、排便困难费力,并有不尽感,18个月以上者。

三、便秘: 1、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用难。

排出困难合并一些特殊症候群。

7天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

四、便秘:大便经常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粪质干燥,坚硬或有便而排出国难,临床上可以单独出现亦可并发于其他疾病,他的发生主要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而导致便干燥坚硬为便秘。

五、一般认为正常人由摄入食物,经消化吸收到成为粪便排出体外大约需24~48小时,若间隔时间超过48小时即为便秘,但摄入食物成分的不同,各人饮食排便的习惯不同,间隔时间差异是很大的,有人2~3天排一次,有的人4~5天排一次,只要排出通畅,无痛苦,就不能视为便秘,当排便间隔延长,伴有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排便后有不尽感或不适感,腹满坠胀,头昏、乏力、失眠多梦等痛苦症状时,才能称为便秘,排便有上述痛苦症状,即使每日一次或数次也列为便秘。

六、便秘:①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困难。

②排便困难常伴有肛门坠胀或排便不净感等。

③每周排便次数少于2~3次,也称为便秘。

七、中医认为便秘为饮食入胃,经过胃之腐熟,脾之运化,吸收其精微之后,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送而出成为粪便,此过程约需要1-2天,乃常度也。

便秘中医中药治疗

便秘中医中药治疗

便秘中医中药治疗一、传统中医药治疗原则1 .中医治疗讲究治病求本,审证求因为原则正如:“实则泻之、虚者补之”体现了“扶正祛邪”的原则。

对治疗便秘一证也应如此。

总体说来治法有三:一为通下法,二为补虚法,三为通补兼施法。

但都是围绕调和阴阳、补虚泻实之法,同时予以“保胃气,存津液”的原则,合理投药,反对滥用攻泻,以致伤气耗津。

《圣剂总录》日:“阴阳之气不平,寒热相胜,或气实塞而不通,或气虚损而遗泄,或燥而结或热而秘,皆阴阳不和之病也。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肛肠外科李红岩2.中药基本方剂辨析(1) 实热便秘①大承气汤组成:大黄10g后下,厚朴12g,枳实15g ,元明粉9g 冲入。

水煎服。

功效:峻下泻热通便。

主治:阳明腑实、便结不通、腹痛拒按、脘腹痞满、烦热口苦、咽干溲赤、热结旁流、舌红苔黄燥起刺、脉弦滑者。

②小承气汤组成:大黄10g 后下,厚朴12g ,枳实12g 。

水煎服。

功效:轻下热结通便。

主治:阳明腑实、便结难下、潮热口苦、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脉滑数者。

③ 调胃承气汤组成:大黄10g 后下,元明粉10g 冲入,甘草6g 。

水煎服。

功效:缓下清热通便。

主治:胃热肠燥、便秘腹痛、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滑数者。

(2)虚寒便秘方药:大黄附子汤。

组成:大黄9g 后下,附子9g ,细辛3g 。

水煎服。

功效:温阳散寒、泻下通便。

主治:阳虚之体,因寒结于里而便秘,见腹痛脘胀、喜温畏寒、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者。

(3) 肠燥便秘①麻仁丸( 脾约麻仁丸) 组成:麻子仁、大黄各500g ,白芍、枳实、厚朴、杏仁各250g 。

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温水服,9g/ 次,1-2 次/日。

功效:润肠通便、行气泻热。

主治:胃热肠燥、津液亏虚、便于难行,口苦咽干、腹胀心烦、舌红苔薄少津、脉细弦者。

②五仁丸组成: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陈皮,各等分,将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温水服,9g/次,1-2次/日。

功效:润肠通便、生津滑肠。

便秘中医中药治疗

便秘中医中药治疗

便秘中医中药治疗一、传统中医药治疗原则1.中医治疗讲究治病求本,审证求因为原则正如:“实则泻之、虚者补之”体现了“扶正祛邪”的原则。

对治疗便秘一证也应如此。

总体说来治法有三:一为通下法,二为补虚法,三为通补兼施法。

但都是围绕调和阴阳、补虚泻实之法,同时予以“保胃气,存津液”的原则,合理投药,反对滥用攻泻,以致伤气耗津。

《圣剂总录》日:“阴阳之气不平,寒热相胜,或气实塞而不通,或气虚损而遗泄,或燥而结或热而秘,皆阴阳不和之病也。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肛肠外科李红岩2.中药基本方剂辨析(1)实热便秘①大承气汤组成:大黄10g后下,厚朴12g,枳实15g,元明粉9g冲入。

水煎服。

功效:峻下泻热通便。

主治:阳明腑实、便结不通、腹痛拒按、脘腹痞满、烦热口苦、咽干溲赤、热结旁流、舌红苔黄燥起刺、脉弦滑者。

②小承气汤组成:大黄10g后下,厚朴12g,枳实12g。

水煎服。

功效:轻下热结通便。

主治:阳明腑实、便结难下、潮热口苦、脘腹胀满、舌红苔黄、脉滑数者。

③调胃承气汤组成:大黄10g后下,元明粉10g冲入,甘草6g。

水煎服。

功效:缓下清热通便。

主治:胃热肠燥、便秘腹痛、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滑数者。

(2)虚寒便秘方药:大黄附子汤。

组成:大黄9g后下,附子9g,细辛3g。

水煎服。

功效:温阳散寒、泻下通便。

主治:阳虚之体,因寒结于里而便秘,见腹痛脘胀、喜温畏寒、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者。

(3)肠燥便秘①麻仁丸(脾约麻仁丸) 组成:麻子仁、大黄各500g,白芍、枳实、厚朴、杏仁各250g。

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温水服,9g/次,1-2次/日。

功效:润肠通便、行气泻热。

主治:胃热肠燥、津液亏虚、便于难行,口苦咽干、腹胀心烦、舌红苔薄少津、脉细弦者。

②五仁丸组成: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陈皮,各等分,将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温水服,9g/次,1-2次/日。

功效:润肠通便、生津滑肠。

主治:津亏液少,肠燥便结、排便艰难、食少纳呆、口干咽燥、舌淡苔薄津少、脉细者。

合理用药,巧治慢性便秘

合理用药,巧治慢性便秘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医院 郭旭光
性便 秘 的 常用 药物 。
2 0 %, 因此 预 防和 及 时 合 理 地
4 . 高渗性 泻药 : 此 类 药 物 在
治疗便秘 , 将 大 大提 高 老 年 人 的 健康水平和 生活质量。
巧 治 慢 性 便 敢
1 . 润滑性 泻药 : 对 老 年 便
性 排便 , 不要 滥 用泻 药 , 克 服 不
出。 另外 , 麻 仁 润肠 丸 , I : 2 服 每 之 软 化 排 出 。多库 酯钠 ( 辛 丁 酯
良 习惯 和 情 绪 , 建 立起 良好 的排 次 6 ~ 9克 ; 石蜡 油 , 口服 每 日每 磺 酸 钠 ) ,每 E l 剂量 5 0  ̄ 2 0 0毫 5 ~ 4 5毫 升 , 对 排 便 都 有 比 克 , 分 2 ~ 3次服 用 。 泊 洛 沙 姆 . 便 习惯 。 适 当增 加饮 食 中 的膳 食 次 1 纤 维含 量 和 适 当增 加 饮 水 量 也 较 好 的 效 果 。 每 日剂 量 4 0 0  ̄ 8 0 0毫 克 。
便 秘 不 是 一 种 独 立 的 疾
服用。 硫 酸镁 , 每 日 清晨 空腹 服
5 ~ 2 ( ) 克 并 多饮 水 。 琼 脂 类 药 物, 每次 4 ~ 6克 。 甲 基 纤 维 素 ,
病, 它是 由 多种 病 情 引起 的 一 种
复 杂 的症状 。一般 人 每 天排 便 1 ~ 2次 或 1 ~ 2天 排 便 一 次 均 属
甘油栓 剂 , 通 过 直肠 给 药 。 5 . 湿润性泻 药 : 为 非 离 子
有 以 下 几 类 , 目 的是 促 进 结 肠 每 次 2 0  ̄ 1 0 0毫升 , 每 日1 ~ 3次 。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

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慢性便秘是指至少连续3个月以来,排便困难或数目明显减少,大便硬结或干燥,需要较多用力或用助泻药才能排便的一种常见病症。

慢性便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能造成了很大影响。

由于慢性便秘病因复杂多样,治疗方法也较多,为进一步规范慢性便秘的基层诊疗,特制定本指南。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生活方式因素:包括饮食不规律,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不足等。

2.精神因素:如抑郁,焦虑等心理因素。

3.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如抗酸剂、镇静剂、抗抑郁药等可引起便秘。

4.肠道病变因素:如直肠脱垂、结肠下垂、痔疮、食管胃结肠吻合术、结肠肿瘤等。

5.神经调节及功能异常:如肠道神经功能障碍、肠道平滑肌功能不良、风湿性疾病等。

二、临床表现:1.排便不畅,大便不通畅和顺利。

2.排便时间较长,需用力排便或有疼痛感。

3.大便干硬,有时伴有点滴状大便。

4.排便频率明显减少,一周排便少于3次。

三、诊断: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肛门指检、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盆腔B超等检查,排除其它疾病,确定为慢性便秘。

四、处理原则:1.针对病因治疗:对病因可纠正的如药物引起的便秘、直肠脱垂等,应针对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2.饮食调理:提高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并保证充足的饮水量。

3.规律排便:培养定时定点排便的习惯,尽量不忽略大便的欲望。

4.增加运动:适度增加体力活动,促进肠道蠕动。

5.使用泻药: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口服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或润滑泻药。

五、注意事项:1.长期使用泻药可能导致肠道功能不良,应避免滥用。

2.在使用泻药时,应充分了解药物作用机制,遵医嘱使用,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3.如出现肠道梗阻、便血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4.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憋大便,保证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

六、随访治疗:1.初诊后1个月复诊,评估疗效,如有需要可调整治疗方案。

2.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进展,应及时转诊至内科或消化科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一表掌握常用便秘治疗药物使用

一表掌握常用便秘治疗药物使用

一表掌握常用便秘治疗药物使用2018-01-27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便秘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有哪些药物可以解除这种痛苦呢?让我们一起来向朱老师学习下。

作者丨朱海杭来源丨航海消化1药物选择原则■便秘药物治疗是辅助和对症治疗;■尚无标准用药方案,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根据便秘发病机制选择药物;■根据药物有效性、安全性、依赖性选择;■先单独用药后联合用药;■先选择药价便宜的常用药物;■药物治疗有效应减量或停药;■注意药物说明书所述副作用。

2用药期间自我健康保健不可少■多纤维,每日至少 20-30 克膳食纤维;■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1.5至2 升;■多运动,适宜运动如每日步行6000 米;■一定时,每日早晨或餐后定时排便一次;3服药同时寻找便秘病因很重要■胃肠道本身疾病:■全身系统性疾病;■睡眠和心理疾病;■药物治疗副作用。

4如有下列病情要慎用或禁用泻药:■粪便嵌塞(直肠指检或腹部平片);■原因不明肠梗阻(腹部平片或CT);■重度结肠炎症等肠道疾病;■先天性或继发性巨结肠;■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的急性腹痛;■上消化道梗阻(泻药呕吐吸入气道);■老年人、婴幼儿和孕妇。

选三步曲1药物经验性治疗(一级治疗)■45岁以下、无出血贫血消瘦报警症状时;■便秘较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时;■先药物经验治疗,观察治疗反应;■首先用直肠栓剂或灌肠液清除粪便嵌塞;■再后短期使用容积性、渗透性泻药;■无效时临时使用刺激性泻药,不可长期使用。

2药物病因和分型治疗(二级治疗)■45岁以上或有报警症状时需病因检查;■便秘重、经验治疗无效时需分型检查;■根据便秘病因治疗原发病包括心理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加用促动力药、促分泌性药;■排便困难型便秘首选生物反馈治疗;■混合型便秘联合生物反馈和药物治疗。

3联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三级治疗)■上述二级治疗无效时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联合使用药物、个体化用药;■联合生物反馈和骶神经刺激等非药物治疗;■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便秘的中医治疗

便秘的中医治疗

便秘的中医治疗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从前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对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更高的需求。

但是人们也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身体出现了各种小毛病,便秘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一般来说,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排便一到两次,或者一到两天排便一次,在排便的时候基本上很顺畅,不用特别费劲。

然而患有便秘的人排便的频率相比正常人会低很多,可能一个星期只会排便两三次,而且在排便的时候感觉很困难,需要用力,并且粪便很硬。

在日常生活中,偶尔出现一两次便秘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如果便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话,那么你有可能患上了慢性便秘。

便秘虽然暂时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水平,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有便秘的症状的话,还是要重视起来的。

说起便秘,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吃泻药帮助排便,但是将常吃泻药虽然一时解决了当下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不仅不能够从根本上治疗便秘,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

那么得了便秘可以怎么治疗呢?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便秘的中医治疗。

便秘在中医学角度是这样表述的“粪便在肠道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

简单的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排便的周期变长,二是排便周期没有加长但是排便过程很艰难,粪便质地坚硬,三是患者有想要排便的意愿,但是排不出便。

中医学认为,便秘可能是与脾胃、肠、以及肾脏有关。

在《素问.厥论篇》里有提到,太阴经经气上升,会让人出现腹胀的症状,大便不顺畅,食欲下降不想进食,吃饭之后又出现恶心干呕的症状。

在《素问·举痛论篇》中提到,小肠中有热气,引发疼痛,身上感觉到燥热,时常口渴,由此会引发大便干燥排泄不出来,因此引发便秘。

总的来说,引发便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于上火导致肠道内部水分不足,大便干燥,被称为“热秘”。

(2)在快节奏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常常处在一个紧张的状态,平日里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办公室里办公,缺乏锻炼,或者由于肠胃受到外部伤害导致的胃肠功能失调导致的便秘,被称为“气秘”。

严重便秘怎么治疗 治疗便秘最快的方法

严重便秘怎么治疗 治疗便秘最快的方法

严重便秘怎么治疗治疗便秘最快的方法便秘,这是困扰很多朋友的一个尴尬疾病。

如果出现了经常便秘的情况,虽然使用一些药物能够快速的见效,但是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大.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治疗严重便秘的方法。

治疗严重便秘的方法1、实热便秘因嗜酒或喜食辛辣厚味食物,致胃肠积热,或热病之后耗伤津液,造成肠道失调,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腹部胀满按之疼痛、口干口臭甚至长口疮,身热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

宜采用清热通便的药膳。

参考药膳为:素炒决明茄块原料:决明子10克,茄子250克,食盐、植物油、酱油适量。

制法:决明子煎汁,浓缩,得汁50毫升备用;茄子洗净,切滚刀块放入油锅中煸炒,至熟时加入药汁及佐料,再略炒出锅。

功效: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可清热、润肠、通便;茄子甘、凉,入脾、胃,大肠经.有清热、宽肠、调和脾胃功效。

二者相配伍,可清肠中的实热,通便但不甚猛烈,可用于老年实热便秘者。

2、阴虚型便秘症状: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通便。

方药:增液汤。

方中玄参、麦冬、生地滋阴生津。

可加芍药、玉竹、石斛助养阴之力,加火麻仁、柏子仁、栝蒌仁增润肠之效。

若胃阴不足,口干口渴者,可用益胃汤;若肾阴不足,腰膝酸软者,可用六味地黄丸;若阴亏燥结,热盛伤津者,可用增液承气汤增水行舟。

3、阳虚型便秘又称冷秘,多发于老年体衰及久病者,表现为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宜食用温阳通便的药膳。

苁蓉胡桃粥原料:肉苁蓉30克,胡桃仁15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肉苁蓉煎汁,待用。

将胡桃仁打碎,与粳米、苁蓉汁一起入锅煮成粥。

功效:方中肉苁蓉甘、温,可温补肾阳;胡桃仁补肾,温肺、润肠;粳米甘、平,补中和胃。

三者煮成粥,频频温食之,可温阳通便。

总之,便秘患者除药膳食疗外,饮食也要调理,常吃一些和药膳组方原则一致的食物;另外,还要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秘的治疗原则及用药
(一)便秘的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避免滥用泻药。

2.对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引起的便秘,主要在于解除梗阻,可禁食、胃肠减压,禁用口服泻药。

对慢性不完全肠梗阻,用润滑泻药,使粪便软化,变稀,有利于通便。

如是假性肠梗阻或肠蠕动减弱时,则应刺激肠蠕动,促进排空。

3.对于习惯性便秘,重点在于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降低引起便意的阈值,不可滥用泻药。

4.对易引起粪块嵌塞、排便困难者,应予泻药,软化大便。

如已形成粪便嵌塞,则应予以开塞露、肥皂水灌肠,软化粪便,必要时带手套抠出直肠内硬质的粪块。

5.老年便秘患者滥用过多泻药后,有的易引起大便失禁。

此时,不宜过分用止泻剂,以免又引起便秘。

应停药或选用一种缓泻剂,可收到良好疗效。

(二)治疗用药
1.接触性泻药
(1)酚酞(Phenolphthalein):
遇碱性肠液后,形成可溶性盐,刺激结肠粘膜,促进结肠蠕动;并阻滞肠液吸收,增加水和电解质向肠腔内扩散,起到缓泻作用。

临睡前服0.1~0.2g ,8~10h后引起排便。

约15%的酚酞吸收,大部分进行肠肝循环,其作用可持续3~4天。

(2)蒽醌甙类:
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

口服大黄(Rheumofficimale)、番泻叶(Sennalenf)或芦荟后,自小肠吸收,在体内变成大黄素后,再由大肠分泌。

大黄素刺激大肠,增加推进性蠕动,引起缓泻,不伴腹痛。

服大黄3g或番泻叶5g,当茶饮,6~8h后可引起排便。

(3)蓖麻油(Castor oil):
口取后,在小肠上段被脂肪酶水解为有刺激性的蓖麻油酸,促进肠道,尤其是小肠的蠕动。

口服20~30ml,2~6h引起排便。

为强力泻药,导泻后可引起暂时性便秘。

2.容积性泻药
(1)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
为盐类泻药。

硫酸镁不被吸收,在肠内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使肠内保留大量的水分,增加容积,机械性地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

引起排便的时间与浓度有关,服5%400ml后2~4h即腹泻,而20%100ml需较长时间,故应多饮水。

(2)甘露醇(Mannitol)
为多醇的糖。

口服后,在胃肠道内不吸收。

5.07%水溶液为等渗溶液,口服高渗的甘露醇溶液使肠内渗透压增高,从而容积增大,刺激肠蠕动,引起水泻。

服用20%甘露醇100~250ml 后1~2h,再分别喝水300~500ml,可增加水泻。

用于肠道清洁、急性中毒,或肝硬变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时防止肝昏迷等。

(3)乳果糖(Laotulose):
为人工合成的双糖,在肠道不为双糖酶水解,进入结肠后被肠菌分解成乳酸和乙酸,增加渗透压,达到渗透性通便作用,见肝昏迷用药。

(4)开塞露:
内含硫酸镁、山梨醇等。

注入直肠后,刺激直肠粘膜,引起直肠排便反射。

3.润滑性泻药
(1)液状石蜡(Liquid paraffin):
在肠内不被吸收,软化粪便,使之变稀,润滑肠壁使粪便易于排出。

临睡时口服15~30ml,或10ml 3/d,可排出稀便。

(2)花生油(Arachis oil):
临睡前口服100~200ml花生油,次日可排出稀软便。

用于不全肠梗阻者,尤其有必要作肠道钡剂检查时,口服花生油后确保每日排便,再行肠道钡剂检查,检查后继续用花生油,使钡剂全部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