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修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建设一所新学校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新学校建设发展,既要脚踏实地工作,更要仰望星空追寻教育梦想。总结二十余年来教学、管理经验和教训,回想近期的工作学习,引发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特色建设

所谓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是要有前瞻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抓住教育的未来走向和社会发展提供的机遇,勇敢地构造本校发展的蓝图,做到超前规划,超前发展。二是要有创新性。要创新,必须敢于突破和超越环境,突破和超越自己。三是务实性。既要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办学理念要立足学校,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是通过努力可以达成的科学指向。四是独特性。特色和理念应是一脉相承的。现代学校办学,必须首先突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办学理念。学校办学理念明确,能具体化被教师认同,并最后变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学校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特色不在大而全,而在少而精。无论在办学、管理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还是课外活动上,只要能在其中一点上有独到之处,就可以形成学校特色。如果追求的太多、太全面,那么就难以形成某一方面的优或某一方面的“特”。

具体做法也稍作了一些思考,一个学年可以主要完善和发展一个主题内容,采取“主题发展,整体推进”的策略。如建校第一年可以确立为“教师发展年”,针对教师发展,开展一系列教

师发展工作,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教学实录比赛、专家报告会、班主任论坛等,使教师业务素养逐步提升。往后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逐年确立“高效课堂年”、“精品课堂年”、“精细化管理年”、“精品课程年”等。把学校逐步办成具有一定办学特色和影响力的名校。

二、三级课程体系建构理想课程建设

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构成三级课程体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校里有7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教学常规,开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学生喜欢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是新学校的重要工作。

1、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应该是高效的、愉悦的课堂。高效、愉悦的课堂要关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不仅纵向了解教学知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还要横向了解研究比较各种教材版本,每种教材版本都有自己的优点,提炼最优化的教学方案。(茌平实验小学、潍坊广文中学就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达成。高效、愉悦的课堂还要关注学生自主、互助、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的参与度,通过主动地学习,激发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

2、开发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融合学校、社区、家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校本课程可以将所有的社团活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如艺术节、读书节、综合实践活动、阳光运动都进行课程化开发,形成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体系。对于校本课程的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效果进行学分制评价。

(1)社团课程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发展和选择需求。可以开发文艺娱乐类社团,如舞蹈社、话剧社、漫画社、民乐团、吉他协会、合唱团等;文学素养类社团,如文学社、校报社、英语俱乐部、国学社、读书社等;劳动技能类社团,如风筝社团、剪裁社团等;体育运动类社团,如篮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排球协会、武术协会、跆拳道协会等;社会公益类,如爱心社、环保兴趣协会等。校本课程开发要紧密结合本校师生实际和学校地理位置、辐射地历史渊源等。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2016年初我们结合茌平辉煌历史、灿烂文化开发了校本教材《寻根-茌平,我的家乡》,介绍茌平名人、名迹、名产等。其中一部分结合胡屯红色革命根据地徐河口村“一门三英烈”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而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自豪感。

(2)活动课程可以把学校群体性活动纳入课程化开发与管理,学生根据爱好兴趣,自主参与,实践体验,并且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参与的活动若想取得实效,必须以班级活动为基础,使各项活动更具普遍性,使每位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在体验实践中成长,并可以学分制进行管

理评价。

三、创设平台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教师的发展是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校要时刻关心教师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培养高素质,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

1、学校尽最大努力为教师提供平台。为他们创造有成长发展的平台,如新入职教师要进行汇报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成熟教师示范课;同课异构、同课同构;教研组长示范课、教学改革研讨课;名师引领报告会、学习成果报告会等。

2、发挥本校名师和业务尖子的带动作用。利用每周各教研组校本教研的时间,学科主任或业务骨干对本组教师进行指导。可以采取先说课研讨,对备课内容进行修改;再进行听评课教研,对授课环节进行打磨修改;然后其他教师在本班授课。还可以根据各年级段的特征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研指导。例如实验小学开学初低年级教研指导的重点确定为习惯培养,听课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回答问题的习惯等。教师则重点做好组织教学活动,扎实抓好写字、朗读等。

3、以评价、评比激励教师成长。学校开展各种评选活动: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还可以评选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分子、我最喜欢的老师、我最喜欢的课堂、最和谐班级、最敬佩的班主

任等。让教师感知到学校在奖励发展的、上进的教师。教师专业成长的考核量化,可以根据教师的成长目标内容、科研成果及参加业务活动成绩进行量化。

四、提高内涵加强文化建设

文化的影响力是无限、强大而久远的。应借助新校落成的契机,系统策划,周密组织,提炼和建立起高雅向上的学校文化,让师生在文化浸润中成长。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全校师生在共同教育理念引领下,逐步形成的特色文化。学校文化应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校牌,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学校应致力于把一些具有强烈文化的教育意识,通过多形式、多渠道融入全体师生的心田,并逐步把它深深根植于我们整个办学过程之中。校门、外墙、教室、楼道、门厅、绿化建设等,要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引下,进行设计和建设。让一草一木,每面墙壁,每个展板,每幅标语都散发育人文化气息。逐步建立起涵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等的特色学校文化。

五、规范民主完善制度建设

(1)学校管理制度是建立正常教学工作秩序的基本保障。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重大规章制度或重大决策应需要教代会商讨通过。学校一些常规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接地气,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商榷,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便于制度的落实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