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随堂测试及答案(部编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古人谈读书-(试卷配答案)(1)

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古人谈读书-(试卷配答案)(1)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课时练一、选择题1.心既到矣,()?A.眼口岂不到乎B.心眼既不专一C.眼口岂不到矣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敏而好学。

()A.优点多B.喜好C.容易3.学而不厌。

()A.满足B.厌烦C.憎恨4.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A.流动B.流水C.等级5.“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下列词语中“恒”的意思与这句中的意思一样的是()A.永恒B.警世恒言C.持之以恒D.恒星6.“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插入下列语段中的()前语意最连贯。

A.苏轼年少时曾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B.其父苏洵看见后,却担心他小小年纪狂妄自大,自满不前。

C.于是,苏洵把对联改了一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D.苏轼见了,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更加发愤读书,终于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学而不厌(满足)B.随意春芳歇(休息)C.地履其黄(踩,踏)D.万马齐喑究可哀(沉默)二、填空题8.会认给下列生字注音。

诲(_____)矣(_____)岂(_____)窥(_____)9.写出带有下列部件的字,再组词。

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最佳用脑时间①最佳脑时间,就是我们的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刻。

在这段时间里,大脑接收信息、整理信息、贮存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效率比其他时间都高。

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去学习和创造,取得的效果会比平时更好。

②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说,一天里早晨的阳光最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随堂测试题附答案:第25课《古人谈读书》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随堂测试题附答案:第25课《古人谈读书》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随堂测试题:第25 课《先人谈读书》第一课时一、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 第三要有恒。

().二、解说加点字词的意思。

1.敏而勤学,不耻下问。

.....敏:好:耻:下问:2.却只漫浪朗读,决不可以计。

...漫浪:决:3.盖士人念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恒:三、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 默而,,。

2. 心不在此,,,却,,记亦。

3. 有志则;有识则,,如,如,皆无识者也;有恒者。

第二课时一、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发问讨教。

B.朱熹以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

C.曾国藩告诉我们念书人“志” “识”“恒”缺一不行。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二、学了本课,联合自己的实质状况,说一说你此后打算如何念书。

参照答案:第一课时一、 1. zhììhuìǐqǐéng二、 1. 勤恳。

爱好。

以为耻。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讨教。

2.任意。

必定,必定。

3.念书人。

恒心。

三、 1. 识之学而不厌不厌其烦2.则眼不看认真心眼既不专一只漫浪朗读决不可以记不可以久也3.断不甘为下贱知学识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则断无不行之事第二课时一、 C二、我此后念书要做到认真仔细,念书时眼睛看到,口中多多朗读,心中静静记忆。

碰到不懂的问题,就向他人讨教,或是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课后习题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课后习题答案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课后习题答案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一(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才思敏捷而又喜爱学习,不以向地位、字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疲倦。

(4)我不是生来就是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勤勉地去求得它的人。

(5)学习时总觉得像赶不上,学得了还总怕再丢失。

(6)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来冥思苦想,结果并没有好处,不如学习。

二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3.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熟读课文,先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读书方法?你理解这些读书方法吗?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是怎样读书的。

最后说一说古人的这些读书方法对你是否有启发。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25 古人谈读书

(最新部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25 古人谈读书

类文阅读-25 古人谈读书读书(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兴味:兴趣,趣味。

B.未晓:天还没亮。

C.思量:思考,考虑。

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

“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

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

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而与自己的内容则一定要细读深思。

5.关于读书,我们读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

【参考答案】1.B2. ③①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4.暂且放过去切身相关5.示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人谈读书(两则)聪与敏①,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②,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清] 彭端淑“破”与“有神”三字③,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

盖④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⑤也。

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⑥。

—— [清] 袁枚(选自《小学古诗文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注释]①聪与敏:聪明和敏捷。

②昏与庸:迟钝和平庸。

③“破”“有神”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④盖:句首语气词,含有推论的意味。

⑤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

这里比喻书中无用或不好的东西。

⑥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汉字或词语。

(1)依靠、凭借。

()(2)限制、阻碍。

()(3)自求上进。

()(4)形容整个儿。

这里有不仔细咀嚼、消化的意思。

()2.把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1)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1.下列词语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羞耻(xiū chǐ)B.称谓(chēng wèi)C.岂不(qí bú)D.窥探(ku ī tàn)2.比一比,组词语悔()谐()诵()缺()诵()皆()涌()缸()3.下列句中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

A.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说得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B.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C.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D.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作品质量要好。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佳佳读书方法不对,记不住内容,她的哥哥可以用下面()来提醒她;兰兰读书总是不用心,往往半途而废,你可以用下面()来劝说她。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C.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选文的作者是代的。

(2)解释下列字词盖:恒:自足:(3)作者认为读书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缺之则;二者是,缺之则;三者是,缺之则。

(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1.C2.示例:后悔和谐朗诵缺少教诲皆大欢喜汹涌水缸3.D4.(1)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已经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2)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1.比一比,组词语悔()谐()诵()缺()诵()皆()涌()缸()2.下列词语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称谓(chēng wèi)B.羞耻(xiū chǐ)C.窥探(kuī tàn)D.岂不(qí bú)3.下列句中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

A.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B.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说得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C.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作品质量要好。

D.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5.佳佳读书方法不对,记不住内容,她的哥哥可以用下面()来提醒她;兰兰读书总是不用心,往往半途而废,你可以用下面()来劝说她。

A.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选文的作者是代的。

(2)解释下列字词盖:恒:自足:(3)作者认为读书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缺之则;二者是,缺之则;三者是,缺之则。

(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1.示例:后悔和谐朗诵缺少教诲皆大欢喜汹涌水缸2.D3.C4.(1)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2)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已经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2024年秋季小学语文试卷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含答案)

2024年秋季小学语文试卷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后作业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读书的名言与作者或出处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B.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三要有恒。

曾国藩C.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冰心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诗经》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挨.近(āi)间.隔(jiàn)便.利(biàn)万卷.书(juàn)B.美差.(chāi)强.迫(qiáng)积累.(lěi)水浒传.(zhuàn)C.锥.子(tuī)煞.白(shà)缝.隙(fèng )将.相和(jiàng)D.中间.(jiān)三更.(gēng)皇冠.(guàn)挣.钱(zhèng)3.“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插入下列语段中的()前语意最连贯。

A.苏轼年少时曾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B.其父苏洵看见后,却担心他小小年纪狂妄自大,自满不前。

C.于是,苏洵把对联改了一下: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D.苏轼见了,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更加发愤读书,终于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4.“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下列名言谚语意思与之不符的一项是()A.有志者事竟成B.功夫不负有心人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二、填空题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人谈读书》中孔子认为不懂的要虚心_____,学习要_____,所学知识要_____;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曾国藩认为:读书第一要有____,第二要有____,第三要有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2)心不在此,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3)朱熹认为,读书需要______到,______到,______到。

第25课《古人谈读书》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第25课《古人谈读书》配套练习(基础+阅读)-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节选自《古人谈读书》)
18.“识”在字典中的解释 有:①认识:②知识、见识。语段中“识”的意思是( )。
19.“此三者缺一‘不可’”中的“此三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D .饱览胜景 饱读诗书 饱含美食 饱尝艰苦
4.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犹恐失之(仍然 担心) 不耻下问(耻辱 通“瞎问”)
B.终夜不寝,以思,无益(睡觉 好处)漫浪诵读(随意)
C.余尝谓读书有三到(我 曾经) 眼口岂不到乎?(难道)
D.记亦不能久也(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要紧,重要)
20.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两个寓言故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1.用自己的话说说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三、拓展提升
(一)阅读理解。
偷看小说
季羡林
那时候,在我们家,小说被称为闲书,是绝对禁止看的。但是,我和秋妹都酷爱看闲书。
高级的闲书,像《红楼梦》《西游记》之类,我们看不懂,也得不到,所以不看。我们专看低级的闲书,如《彭公案》《施公案》《济公传》《七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志》《说唐》《封神榜》等。我们都是小学水平,秋妹更差,只有初小水平,我们认识的字都有限。当时没有什么词典,有一部《康熙字典》,我们不会也不肯去查。经常念别字,如把“飞檐走壁”,念成了“飞yàn走壁”,把“气往上冲”念成了“气住上冲”。反正,即使有些字不认识,内容还是能看懂的。
14.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并在下面画“”。
(1)漫浪诵读(A.随意 B.像漫天波浪一样)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五年上册语文第25课《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一、基础与运用1.在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敏而好.(hǎo hào)学默而识.(zhì shí)之诲.(huǐ huì )人不倦岂.(qí qǐ)有此理管中窥.(kuī kuì)豹草木皆(jié jiē)兵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诲.人不倦韬光养晦.B.管中窥.豹成王败寇.C.皆.大欢喜琴瑟和谐.3.下列不属于古人用功读书的一项是()。

A.头悬梁锥刺股B.囊萤夜读C.铁杵成针4.“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中“急”的意思是()。

A.关键、重要B.急忙C.紧急5.下列句子能体现好的学习态度的句子是()。

A.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有志者事竟成。

6.“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这句话中两个“谓”的意思是一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课文内容填空(1)朱熹提出的读书“三到”是指,其中最重要的是(2)曾国藩提出的读书“三有”是指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识之,,。

(2)敏而好学,。

(3)读书有三到,。

(4)心不在此,,心眼既不专一,,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

心既到矣,?(5)盖世人读书,第一,第二,第三。

二、阅读与理解9.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作者所说的“三到”指的是、、,其中最重要,因为(用原文回答)(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张雪经常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处去了,请你用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来劝劝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一个人有了xiū chǐ()心,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会于心不安。

2.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经典sòng dú()活动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吸引了许多家长前来观看。

3.教室里安静极了,张明透过门缝kuī jiàn()几个同学正在给老师准备生日礼物。

4.做事贵在chí zhī yǐ héng(),三天打鱼,两天画网,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二、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晦悔梅悔1.这篇文章滥用典故,有些句子读起来有涩之感。

2.老师对我们的教,真似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啊!3.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花扑鼻香。

4.他不听劝告,结果上当受骗,如今后莫及。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厌:诲:句子意思: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好:耻:句子意思: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断:下流:句子意思:4.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句子意思: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心不在此,则,,,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 ,,是知也。

3.曾国潘指出,士人读书要具备三个要点,即有,有有,这三者缺一不可。

4.朱熹认为,读书需要到,到,到。

其中最重要的是到。

正所谓“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练习。

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当天夜晚11点到第二天凌展1点为三更。

②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③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④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同是谈读书,这首诗与课文中的语段在论述的角度上有何不同?试概括说明。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1.比一比,组词语悔()谐()诵()缺()诵()皆()涌()缸()2.下列词语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称谓(chēng wèi)B.羞耻(xiū chǐ)C.窥探(kuī tàn)D.岂不(qí bú)3.下列句中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

A.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B.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说得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C.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作品质量要好。

D.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5.佳佳读书方法不对,记不住内容,她的哥哥可以用下面()来提醒她;兰兰读书总是不用心,往往半途而废,你可以用下面()来劝说她。

A.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1)选文的作者是代的。

(2)解释下列字词盖:恒:自足:(3)作者认为读书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缺之则;二者是,缺之则;三者是,缺之则。

(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1.示例:后悔和谐朗诵缺少教诲皆大欢喜汹涌水缸2.D3.C4.(1)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2)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已经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 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25 古人谈读书课时1一、读拼音,写词语。

chǐ huì sòng qǐ羞()教()()读()止héng kuī quē jiē永()偷()()少人人()知二、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2.不耻.下问()3.是知.也()4.默而识.之()5.学而不厌.()6.诲.人不倦()7.余尝谓.() 8.却只漫浪..诵读()9.盖士人..()..读书() 10.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三、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4.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识之,,。

2.敏而好学,。

3.读书有三到,。

4.心不在此,,心眼既不专一,,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

心既到矣,?5.盖世人读书,第一,第二,第三。

五、请谈谈你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理解及启示课时2一、课文理解。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为什么?(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3.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结合你自己读书的情况,谈谈你对“读书三到”的认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读书莫放“拦路虎”同学们在读书时,常会遇到一些生字。

这些生字往往成为阅读的障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拦路虎”。

有的同学由于怕麻烦,或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往往懒得去查字典,只是连估带猜地读过去了事。

这样做,不仅字音容易读错,而且字词的意思很难正确理解。

如“衷心”本是出自内心的意思,有人将“衷心”读成“哀心”,就很有可能将这个词的意思误解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25 古人谈读书 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25 古人谈读书 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25 古人谈读书读书(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兴味:兴趣,趣味。

B.未晓:天还没亮。

C.思量:思考,考虑。

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

“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

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

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而与自己的内容则一定要细读深思。

5.关于读书,我们读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

【参考答案】1.B2. ③①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4.暂且放过去切身相关5.示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人谈读书(两则)聪与敏①,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②,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清] 彭端淑“破”与“有神”三字③,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

盖④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⑤也。

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⑥。

—— [清] 袁枚(选自《小学古诗文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注释]①聪与敏:聪明和敏捷。

②昏与庸:迟钝和平庸。

③“破”“有神”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④盖:句首语气词,含有推论的意味。

⑤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

这里比喻书中无用或不好的东西。

⑥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汉字或词语。

(1)依靠、凭借。

()(2)限制、阻碍。

()(3)自求上进。

()(4)形容整个儿。

这里有不仔细咀嚼、消化的意思。

()2.把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1)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 25 古人谈读书练习题(含答案) 课内外阅读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 25 古人谈读书练习题(含答案) 课内外阅读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 25 古人谈读书练习题(含答案)课内外阅读一、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1.逃跑的火焰周涛①进入冬季以后,则克台就成了最单调的世界,大地上失去了连绵的、起伏无尽的绿草鲜花,从脚下一直望到天尽头,再没有一点变化,只剩下茫茫雪野。

这个位于伊犁河谷深处的大草原,它的冬天是那样单调,那样沉静。

②那天早晨我备好了马,去场部送一些文件。

我给青马最后紧了肚带,跨上马,把皮帽子放下来,拉过军大衣下摆盖住膝部,就放马朝雪原走去。

在这睛朗的天气里纵马雪原,有一种特殊的滋味。

人在马背上,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了。

③我策马驰上一处高地,马在雪地上喘息着似乎不太乐意。

过了一会儿,它自己渐渐减慢了速度。

这时,忽然从远处传来杂乱的犬吠声,我在马鞍上转过身,惊奇地看到了一幕原野冬猎的景象。

④在白皑皑的深雪里,一群狂怒的牧犬正在追逐三只亡命的狐狸,牧犬的后面,是一伙骑马的猎人。

雪太深了,狐狸跃动得非常艰难,它们每次跃起,身后都扬起一阵雪雾,然后落下去,身体又陷进雪里,有时只露出尖尖的红脑袋……它们身后的牧犬虽然也一样在深雪里,但那些狗高大凶猛得多,在雪里冲撞过来,杀气腾腾势如疾风。

⑤三只狐狸拼命地夺路而逃,还不时地回头顾看。

它们在这片茫茫的雪原上显得太弱小、太危险了,雪原那么空旷,狐狸却醒目得如同一簇簇跳跃的火焰,火红耀目,无遮无碍。

十几条猛犬看来是可以追上的,所以骑马围猎的人并不开枪射击。

⑥一只最红的狐狸掉头向我这边跑来,我心下一喜,纵马朝它奔去。

要是我抡它一马鞭,肯定得打昏过去。

正在这样想着,我的马忽然站住不动了,它耸起两耳,看着前方,我正感到莫名其妙,那只狐狸从坡下突然跳上来,恰恰落在我的马前。

可以看出,那狐狸刹那间惊呆了,它可能万万没有想到这里埋伏着一支人马。

惊恐之下,它也许料定自己必死无疑,竟伏在马前惊惶地望着我。

⑦我第一次在野外与一只狐狸这么近距离地对视。

它这样绝望,这个生灵,这团火焰。

“让我活下去吧——”我感到它这样对我恳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 同步练习课时练(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 同步练习课时练(附答案)

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一、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第三要有恒.。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好:耻:下问:2.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计。

漫浪:决: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恒: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

2.心不在此,,,却,,记亦。

3.有志则;有识则,,如,如,皆无识者也;有恒者。

第二课时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二、学了本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今后打算怎样读书。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1.zhì 2.zhì huì 3.yǐ qǐ 4.héng二、1.勤勉。

喜好。

以……为耻。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随意。

一定,肯定。

3.读书人。

恒心。

三、1.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不能久也3.断不甘为下流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则断无不成之事第二课时一、C二、我今后读书要做到认真细心,读书时眼睛看到,口中多多朗诵,心中默默记忆。

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或是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课课练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课课练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同步练习训练册一、书写1.读拼音,写词语。

suǒwèi lǎng sòng xiūchǐqǐfēi huìrén bújuàn二、填空题2.解释加点词。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_________ 耻:_________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_________ 厌:_________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

非:_________ 好:_________3.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止—____(______)甬—____(______)每—____(______)胃—____(______)己—____(______)4.比一比,组词语悔(________)谐(_______)诵(_______)缺(_______)诲(________)皆(_______)涌(_______)缸(________)5.理解句子的意思,填空。

(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要永远______________。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把句子补充完整。

说一说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__________”。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随堂测试及答案(部编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随堂测试及答案(部编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随堂测试及答案(部编版)一、基础达标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敏.(mǐn ǐng)而好.(hǎo ào)学默.(mò mè)而识.(shī hí)之论.(lún lùn)语诲.(huǐhuì)人不倦.(juàn iàn)2.读拼音,写词语。

song dúhéng xīn suǒwèi quēyī bùkěbùchǐxià wèn huìrén bújuàn qǐbúshì3.解释划线的字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

好:()。

耻:()。

下问:()。

(2)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计。

漫浪:()。

决:()。

(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

恒:()。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 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 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5.下面句子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的“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

A. 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能说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B. 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C. 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D. 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好。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____,记亦________。

(3)有志则__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如__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同步随堂小测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同步随堂小测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5.古人谈读书》同步随堂小测题
基础达标
一、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ī zhì)也。

2.心既到矣.(yǐ yè),眼口岂.(qǐ jǐ)不到乎?
3.默而识.(zhǐ zhì之,学而不厌,诲.(huì zhuì)人不倦。

二、辨字组词。

诲()诵()缺()窥()
悔()涌()决()规()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却只漫浪
..诵读,决.不能记。

漫浪:决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敏:好:耻:下问: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厌:诲:倦:
四、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五、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朱熹直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是“口到”。

B.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随堂精练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五年级语文上册25《古人谈读书》随堂精练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五年级语文上册随堂精练卷25古人谈读书第一课时一、读句子,给加点字注音。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第三要有恒.。

()二、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好:耻:下问:2.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计。

漫浪:决: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恒: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

2.心不在此,,,却,,记亦。

3.有志则;有识则,,如,如,皆无识者也;有恒者。

第二课时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二、学了本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今后打算怎样读书。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1.zhì 2.zhì huì 3.yǐ qǐ 4.héng二、1.勤勉。

喜好。

以……为耻。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随意。

一定,肯定。

3.读书人。

恒心。

三、1.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不能久也3.断不甘为下流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则断无不成之事第二课时一、C二、我今后读书要做到认真细心,读书时眼睛看到,口中多多朗诵,心中默默记忆。

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或是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们在sòng dú〔〕诗书的时候,要有héng xīn〔〕,要有毅力,二者quē yī bù kě〔〕。

二、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并解释整个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三、课文整体梳理。

(论语)这三则,让我们明白了读书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有________;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

四、重点段落品析。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认真,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

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把你了解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诵读恒心缺一不可二、1.勤勉以……为耻勤勉而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问问题为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随堂测试及答案(部编版)一、基础达标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敏.(mǐn ǐng)而好.(hǎo ào)学默.(mò mè)而识.(shī hí)之论.(lún lùn)语诲.(huǐhuì)人不倦.(juàn iàn)2.读拼音,写词语。

song dúhéng xīn suǒwèi quēyī bùkěbùchǐxià wèn huìrén bújuàn qǐbúshì3.解释划线的字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

好:()。

耻:()。

下问:()。

(2)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计。

漫浪:()。

决:()。

(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

恒:()。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 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 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5.下面句子的“下流”与“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的“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

A. 他居然连这种下流的话都能说出来,真是个无耻之徒。

B. 此地位居长江下流,水势不可阻挡。

C. 这种行径只能说明他们的卑鄙和下流。

D. 这次比赛中,最下流的作品都比往年的好。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____,记亦________。

(3)有志则__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如__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_______。

7.解释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盖士人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三要有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课文整体梳理。

《论语》这三则,让我们明白了读书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有________;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要有________。

二、阅读理解9.重点段落品析。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写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 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

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10.课外阅读巨变几年没回老家了。

去年暑假,妈妈提议:“咱们回趟老家吧!”我本想在暑假里和小伙伴们痛痛快快地玩几天,这下又完了。

老家是山区,什么也没有,吃不上好东西不算,连《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也看不上了,我很不高兴。

可是不能违背妈妈的意愿,只好跟着爸爸、妈妈坐上了火车。

快下车了,我心里不免嘀咕起来:唉,又该爬山了,老家离县城还有几十里路,走到老家也该累死了!可没想到,这次舅舅是开着汽车来接我们的。

上车后,我问舅舅:“这汽车是大队的吧?”“不,是咱家的。

”舅舅一边开车一边对我说。

“真的?咱家能买得起吗?”“怎么买不起?有了党的好政策,你姥姥这几年光养猪的收入就有几千元,加上你舅妈养的那些鸡呀、兔呀,再加上农业收入,这几年每年的总收入上万元哩!”“啊!姥姥家是万元户啦!”我心里高兴极了,农村人家现在有这么多收入,比我们城市可强多啦!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村边。

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站在村头一望,真是万家灯火。

我不禁问舅舅:“现在咱们村家家都用上了电灯了吗?”“嗯,村里建了小水电站,不仅点上了电灯,连碾米磨面都电气化了。

”这可真是没想到的事。

上次来,家家点的煤油灯,屋里暗得什么也看不清,进门不小心,我还摔了一跤呢!进了村,舅舅领着我们朝姥姥家走去。

走到门口,我借着灯光一看,记忆中的那两间小草屋不见了,代替它的是一排整齐的大瓦房。

舅舅看我脸上惊讶的神色,就说:“去年咱家盖了这十间大瓦房。

小辉,你看这房子好不好?”“好,好,太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挤着睡在一起了!”我拍着手高兴地说。

走进屋子里,我一下子惊呆了。

屋子里摆着崭新的家俱,正中央的桌子上放着一台十四英寸的彩色电视机,旁边还摆着一架双喇叭的收录机。

我跑进左面的卧室一看,一台“航空牌”洗衣机正隆隆作响。

“哎呀,真好!我家还没有洗衣机呢,这里却已经用上了!”我羡慕地赞叹着。

过了一会儿,姥姥和舅妈摆上了丰盛的饭菜,“呀,真香啊!”我连忙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瘦肉。

记得上次来的时候,我们只能吃稀饭窝窝头。

那时,我还小,不懂事,顺手把窝窝头扔了,姥姥很伤心,当时就哭了。

为这,妈妈还打了我一顿呢!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我真不敢相信,可这一切又是的的确确的事实。

开饭了全家围坐在一起爸爸端起酒杯说家乡有了这样大的变化可是件大喜事来为了全家的幸福日子一年比一年更好我们干了这杯酒吧我听了赶忙举起我面前那个盛满了桔子水的酒杯说我也干一杯晚上,睡在床上,我高兴地搂着妈妈说:“妈妈,明年我们还回老家,行吗?”“行啊!”妈妈瞧着我笑了,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1)给本文第八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全文按照“路上——村边——大门口——进屋——吃饭——睡觉”这一思路,用“‖”把全文分成6段。

(3)这篇文章是按________分段的。

(4)本文通过作者一次回山区老家的经过,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________(5)本文在写作方法上,作者采用了________对比,________对比的手法,把________、________词语渗透在各段之中,使文章的条理________主题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基础达标1. mǐn;hào;mò;shí;lún;huì;juàn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mǐn、hào、mò、shí、lún、huì、juàn【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 诵读;恒心;所谓;缺一不可;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岂不是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诵、恒、谓、缺、耻、诲、倦、岂”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诵读、恒心、所谓、缺一不可、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岂不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 (1)勤勉;喜好;以……为耻;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2)随意;一定,肯定(3)读书人;恒心解: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来分析,正确理解词义。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敏:勤勉。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计。

意思是心不在这儿,却只是随便吟诵朗读,一定不能记住,就算记住了也不会记得很久。

漫浪:随意。

决:一定,肯定。

(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意思文人读书,要有志气(或志向),第二要有知识(或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或毅力)。

士人:读书人。

恒:恒心。

故答案为:(1)敏:勤勉。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漫浪:随意。

决:一定,肯定。

(3)士人:读书人。

恒:恒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诗句。

4. C解: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错误,“不耻下问”告诉我们勤奋好学,不以向比自己不如的人请教为耻。

B:错误,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所以“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心到”。

C:正确D:错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同“智”,聪明。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5. D解: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题干“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中的“下流”的意思相同的是指下品;劣等。

A:无耻。

B:向下流逝。

C:无耻。

D:下品;劣等。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6. (1)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不能久也(3)断不甘为下流;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则断无不成之事解: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

故答案为:(1)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不能久也(3)断不甘为下流、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则断无不成之事【点评】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

7. (1)读书人(2)恒心(3)下等、劣等解: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1)盖士人读书:士人:读书人。

(2)第三要有恒。

恒:恒心。

(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下流:下等、劣等。

故答案为:(1)读书人(2)恒心(3)下等、劣等【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8. 谦虚;勤奋;求实;三到;三有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