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期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期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113期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性作用的是()。

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C.教育目的D.教育组织形式2.对于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

A.经济B.政治C.文化D.人口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5.如果一个数学测验试题的文字难度太大,超过学生自身的水平,那么这个测验就是()。

A.低效度的B.低信度的C.低难度的D.低区分度的56.()谈话主要用于自我防卫心理强的学生。

A.商讨式B.点拨式C.突击式D.批评式7.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反映了()。

A.传统教育思想B.现代教育思想C.古代教育思想D.近代教育思想8.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9.根据课程任务,可将其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A.新授课和巩固课B.研究型课程C.单一型课程D.综合型课程10.教师的职业角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和忧伤、分享快乐与幸福,这体现了教师的()角色。

A.管理者B.示范者C.朋友D.传道者11.选用某种测验时,必须首先考虑的质量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2.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13.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

A.终身学习B.和谐教学C.生态教育D.以人为本14.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由此形成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全面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全面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2,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educate,其中“e”的意思是“引出”或“引导”。

3,最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5,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①永恒性(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②历史性③长期性④相对对立性⑤继承性⑥生产性⑦民族性6,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7,教育者的特征:①主体性②目的性③社会性8,教育者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二者构成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9,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10,教育功能作用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11,教育功能的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12,教育功能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非预期性功能)13,教育的起源分为:①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朱熹)②生物起源说③心理起源说④劳动起源说14,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15,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代表是美国的孟禄16,心里起源和生物起源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17,根据教育系统所赖以生存的时间标注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18,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19,原始教育的特征:非独立性、原始性、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差异性(平等性)和无阶级性20,古代社会教育指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教育21,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①阶级性②与劳动相脱离③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④学校教育制度不健全22,封建社会的教育也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并具有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23,古代西方教育的特点:阶级性、刻板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象征性(占主导地位)24,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于埃及25,中国最到的学校出现夏朝,称为“校”和“序"26,商代学校的名称:“大学”“小学”“庠”“序”27、西周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并有了“国学”“乡学”之分28,西周教育的最显著特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是六艺的中心29,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特点是学术自由30,汉朝最高教育机构是太学。

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及

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及

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及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教师招聘考试是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选拔机制,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测试来筛选合适的人才担任教师职务。

教育学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教师招聘教育学理论试题,并提供答案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学派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A. 行为主义学派B. 心理分析学派C. 社会学习理论学派D. 构造主义学派答案:D。

构造主义学派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背景知识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2.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构建和重构的过程?A. 心理分析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构成主义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

构成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构建和重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自主的思考和理解,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3.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获得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心理分析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构成主义理论答案:C。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获得的,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

4. 下列哪个理论主张学习过程是一种被动的知识传递?A. 行为主义理论B. 构成主义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心理分析理论答案:A。

行为主义理论主张学习过程是一种被动的知识传递,学习者通过接受外部刺激和奖惩来形成新的行为。

二、判断题1. 教育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科。

答案:错误。

教育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学校教育。

答案:错误。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教育形式,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3. 儿童早期教育对个体发展没有重要影响。

答案:错误。

儿童早期教育对个体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情感、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118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118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参考答案:参考解析: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 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2)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 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4) 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 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 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4) 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2、填空题认知方式可分为沉思型和____。

参考答案: 冲动型本题解释:【答案】冲动型3、单选题李明经常随地吐痰,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问道:“李明,你为什么常常随地吐痰?你知道这是不好的行为吗?”李明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对,但有时候就是忍不住。

”教师应从_____入手对李明进行教育。

A : 道德认识B : 道德情感C : 道德意志D : 道德行为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道德意志是一个人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而体现的一种坚持精神。

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才能把道德行为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

4、单选题教师获取报酬权主要是通过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和_____来体现的。

A : 带薪休假B : 政治地位C : 有偿家教D : 教师节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5、简答题简述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参考答案:(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6、单选题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方法是_____。

A : 学习动机B : 学习策略C : 学习理念D : 学习目标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这是学习策略的释义。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和规范性等特点。

2. 教育学的学科分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

3.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经历了宗教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国家教育等不同阶段的发展。

4. 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目标论、教育内容论、教育方法论、教育评价论等。

5.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二、教育教学理论1. 教育目标的分类和特点: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等,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等特点。

2. 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等。

3. 教学设计原则:包括任务导向原则、激发学生兴趣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4.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

5. 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包括定量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自评、互评等。

三、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 学生发展的阶段理论:包括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等,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2. 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体差异等。

3.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4. 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分类:包括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成就动机等。

5.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包括心理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心理咨询等。

四、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

2. 教育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国家教育政策、地方教育政策、学校教育政策等。

3. 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管理等。

4. 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和监督: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教育监督机构的职责等。

考前必记必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考点总复习整理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必备

考前必记必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考点总复习整理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必备

(原创)考前必记必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考点总复习整理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必备原创范文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学(所占比重较大,应重点复习)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五章课程第六章教学第七章德育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第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第1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地培养人(严格说,动物界没有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相对于先天而言,必须是后天获得的),是传承文化.传承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吸奶不属于教育(先天的);小孩无意识间学会了用火不属于教育。

基本属性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易出单选题。

从两种角度对教育的定义(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年书)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名词解释)更狭义的教育德育(思想品德课)个体角度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综上,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个体社会化的对立面是个体自由化(学习很多的社会规范)社会个体化共同的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个体化表现(2)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育人性(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单选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多选题)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目的性)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社会性)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记住此处不能换成“学校教育”。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目录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的定义和特点2. 教育的目标和任务3. 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二、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1. 古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论的关系2. 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3. 杜威的教育理论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三、学习与教学1. 学习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学习阶段与学习方法3. 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四、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1. 教育评价的概念和功能2. 教育评价的方法和工具3. 教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五、教育管理与领导1. 教育管理的概念和职责2. 学校组织与管理模式3. 教育领导力与教育管理的关系六、教育法律与教育伦理1. 教育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2. 教师职业伦理与道德规范3. 学生权益保护与校园安全七、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1. 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分类2. 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八、教育制度与教育改革1. 教育制度的组成和功能2. 九年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3. 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九、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3.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十、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研究1.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路径2. 教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3.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研究的关系结语:教师招聘考试中的《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内容涵盖了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法律与教育伦理、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教育制度与教育改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教师应对教育领域的挑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寓教于乐,不断学习与进步,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最新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最新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最新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教育基础知识是教师公招考试中重要的考察内容,考生需要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为了帮助考生高效备考,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最新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以下是针对各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教育学理论1.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定义、特点和研究内容。

2.教育学派:主要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学派等。

3.教育心理学: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育评价等。

4.教育方法论: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等。

二、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概述: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

2.教育行政法规:包括教育行政法规体系和教师资格的法律依据等。

3.教育公文处理:包括学校行政文书的撰写、奖励与处分决定的执行等。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1.教育经济学:包括教育财政、教育经费的组成和分配原则等。

2.教育管理学:主要包括学校管理、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评估等。

3.教育统计学:包括教育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等。

四、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史1.教育社会学:主要包括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不平等和教育梦想等。

2.中国教育史:包括古代教育制度、近代教育变革和现代教育发展等。

五、教育科技与信息化1.教育技术学:包括教育技术与教育、教育技术与教学等。

2.信息技术与教育:主要包括教学软件的运用、网络教学和信息管理等。

六、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1.教育伦理学:包括师德师风、学生权利保护和教育公平等。

2.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的法律责任等。

这些知识点是教师公招考试中教育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考生需认真准备。

除了上述知识点,考生还需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等技能的训练。

综上所述,考生在备考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时,应该系统、全面地掌握各知识点,并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练习,相信考生一定能够顺利备考并取得好成绩。

祝愿各位考生成功!。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复习资料+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复习资料+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复习资料+试题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新课程知识l、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

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 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

(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

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250题)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250题)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理论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共250题)1.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2.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A)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3.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B)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4.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C)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5.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C)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布鲁纳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B)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7.作为人身心开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开展提供可能性是(D)A.学校教育B.个体实践活动C.成熟、环境D.遗传素质8.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唯一方法是(C)A.保障学生身体的正常开展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9.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B),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A.授受关系B.民主平等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师道尊严的关系10.有目的、有方案、有结构地产生教学方案、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C)A.制定课程目标B.制定教学方案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目标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响是(D)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13.发现学习是属于(A)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A.注意B.需要C.动机D.兴趣15.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C)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16.完形一一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A.苛勒B.斯金纳C.桑代克D.布鲁纳17.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B)A.方案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D.监视策略1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D)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19.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B)A.行动B.内化C.执行D.泛化20.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考试的解释就是(A)A.形成性评价B.定性评价C.定量评价D.考查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o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2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o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2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B)o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24.对学生的开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D)。

完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完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完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规范性的基本特征。

2. 任教师资格的基本要求任教师资格的基本要求包括学历要求、教育学基础、教育教学知识和专业素养等方面。

例如,拥有相应学历,具备相关学科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能力等。

3. 教育目标的分类及特点教育目标可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和行为目标等四个层次。

每个目标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认知目标强调知识的获取和发展,情感目标注重个体情感态度的培养,价值观目标关注价值观念的塑造和培养,行为目标关注具体行为表现的形成和发展。

4. 学习者的发展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学习者的发展特点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特征。

这些特点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例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并为学生提供适应其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二、心理学1. 性格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性格是个体在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

性格受到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和个体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学习记忆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学习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感知、编码、存储和检索等环节。

而学习记忆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的注意力、动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

3. 动机的类型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动机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大类型。

内在动机基于个体内部的需要和兴趣,在学习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外在动机则是来自于外界的奖励或处罚,对于学习的影响比较有限。

4. 教育评价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教育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

其中,定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重点评价学生的素质和非智力能力。

定量评价则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客观测量和评价。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LT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一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 (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示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 1632 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普通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0、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1、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份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3、“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示式和注入式。

我们应当提倡启示式,反对注入式。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方便打印版)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方便打印版)

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学说(一)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其代表人物是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和英国的沛西•能。

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的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活动。

该理论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二)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教育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

(三)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学家。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考察和认识,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教育学思想的萌芽(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1.孔子(1)教育对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

(2)教育目的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君子,这是德育方面的要求。

《论语•子张》中说“学而优则仕”,则表现了孔子教育目的的另一个方面,为社会发展培养政治家。

(3)教育作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4)教学原则和方法①乐学与立志;②学、思、行并重;③启发诱导;④因材施教。

2.孟子(1)教育作用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是研究孟子教育作用论的基本出发点。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知识点

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知识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以及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2.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教学相长等。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这些原理。

3.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人类的学习过程和规律,常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理论,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4.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进行综合性的评判和分析的过程。

教师需了解不同类型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以便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

5.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以便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课程与教学设计1. 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教师需了解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标准,掌握课程改革的动态,灵活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

2. 教学设计与教学手段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过程。

教师需掌握不同教学设计模式,并能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等。

3. 教学评价与调整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

教师需掌握不同类型的评价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包括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育等。

教师需了解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是规范教育行为和保障教育权益的法律文件。

教师需了解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法规,以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2.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多选题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_____。

A : 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B :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C : 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D :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E : 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 BD本题解释:【答案】B,D 解析: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单选题如果一个学生智力正常,那么他智商的取值范围应该是_____。

A : 40~60B : 70~80C : 90~100D : 120~140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智力的分布和智力的范围。

【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根据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智商在 80 以下属于智力偏低。

智商在 120 以上属于智力超常。

一般人的智力分数是 90— 110,这类人在全部人口中占有 64%,是绝大多数人口,属于智力正常的范围。

在智力的分布中经常容易考查的知识点有两部分:一是智力的分布形态,二是智力的范围。

3、填空题与实质教育论对立的是____。

参考答案: 形式教育论本题解释:【答案】形式教育论4、单选题假定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 70 分,标准差为 10 分。

某生测验得 60 分,则该生的智商为_____。

A : 80B : 60C : 85D : 90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5、判断题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_____参考答案: 正确本题解释: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学习风格又名“学习方式” ,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和学习倾向。

、6、多选题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有_____A : 教育普及化的开始B : 提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C : 教育法制化的形成D : 强化教育的国家控制E : 教育精英化的实现参考答案: AB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C。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教育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提供一些典型的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基础试题1: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答案: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旨在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传承社会文化,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试题2: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

答案: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教育方针则是在教育目的指导下,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包括教育的方向、原则、内容等。

心理学基础试题3:请解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能力特征,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渐构建知识。

试题4:如何理解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答案: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一生中会经历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危机和挑战。

个体在成功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后,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反之则可能导致消极的人格发展。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答案: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以及各种形式的职业和成人教育制度。

试题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享有哪些权利?答案:教师享有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指导评价学生权、参与学校管理权、报酬待遇权、培训进修权等。

教育方法与策略试题7:请简述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启发式教学法强调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其基本原则包括尊重学生、鼓励探索、重视实践、促进创新等。

试题8:如何运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答案:差异化教学策略要求教师识别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最佳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的教学观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

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

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

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

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

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

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

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

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

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

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②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

③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

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

如果是,则为主体;如果不是,则为客体④要帮助学生完善主体结构。

学生的主体结构包括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两部分。

操作系统主要由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对客体(教学内容)的感知、概括、记忆、运用等任务;动力系统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激发和维护主体认识活动的任务。

(4)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二、创新教育与教师1、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创新”、“创新教育”首先是作为一种观念提出的。

任何一种新观念的提出,都是时代时展的必然结果。

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创新教育是走教育创新的必经之路。

同时,新观念都具有超前性。

2、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活动。

俗话说通情才能达理,情是基础,理是目的。

创新教育要注重人的情感投入,创设怀境、培养情感,使课堂充满人情味。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据。

现行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创新的好题材,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还有别的解法吗?”等等。

但教材具有通用性、共同性,同时又有简约性的特点,加上时代的变化,观念、知识的更新,往往显露出滞后性。

这就要求教师联系实际,进行及时的充实和变通。

(四)创新教育与学生。

1、强调主体的参与。

2、强调知识的应用。

(1)课本知识生活化,培养应用意识。

(2)重视实践,培养应用能力。

教师要精心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应用能力。

三、素质教育(一)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教育。

1、结合教材,自然渗透。

教科书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并有意识地去揭示它们,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感觉,从而自然地受到教育。

2、见缝插针,适时渗透。

除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外,其他学科都有它自身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见缝插针,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适时向学生渗透。

3、持之以恒、不断渗透。

一种正确的思想、科学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和树立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反复不断地认识,逐步形成或树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进行不断地渗透。

(二)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教师虽代表不了学生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却象一面聚光镜一般,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集中起来发挥影响。

这种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

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生的学习。

现代教学研究认为:“既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

……学生就当然是主体。

”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学论把教与学的关系看作:“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

”这就明确指出了,教与学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侧面的关系。

只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并把它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教师要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结合认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别制定学期、单元和课时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

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要在不断调控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较为理想的认识、思维条件,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全体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讲效率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

这一认识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复习铺垫、引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评价等环节构成。

优化教学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

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

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这样的意识:能让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就不让少数或个别人代替。

3、优化教师的“教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老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的方式。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操作法、练习法、讨论法、游戏法、阅读法等等。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舍弃一节课只用一种教学方法的做法,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

(三)突出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获得知识不是他们学习的终点,而是他们心理发展的起点。

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认识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

认识的发展主要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等。

主要表现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敏捷、正确、深刻和完善程度,概括和抽象水平,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意向的发展,也有称为个性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

认识的发展与意向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铺相成的关系。

1、创造良好的气氛效应,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力求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并善于运用气氛去引发或转变学生的行为,这种气氛应该是和谐的、认真的、合作的、追求科学的一种学习气氛。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注意、期望、鼓励、关怀和爱护。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做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情感是促使学生积极上进的物质力量。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品尝到成功的愉快,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组织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意志,发展能力。

人的意志是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在学习活动中的锻炼。

四、注重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注重参与的广度,让全体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参与“量”的飞跃。

1、采取多种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

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采取“合作研讨”、“分层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2、展示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

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动态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完成知识的“发现”和“获取”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准备性参与、尝试性参与、理解性参与和巩固性参与,从而达到全程参与的目的。

3、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

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读书、计算、操作、推理、判断等任何一项学习都不可能由眼、耳、口、手、脑某一感官独立完成。

必须密切合,才能使学习卓有成效。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听觉通道的学习,效率只有30%,视觉通道的学习,效率为50%,而复合通道的学习效率可达70—80%。

为确保学生的全方位参与,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发现、认识、理解、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注重参与的深度,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参与“质”的飞跃。

1、培养自主意识,增强独立性。

“独立性”指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能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问题,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和策略能作出适当的评价,并进行调控。

2、调动积极因素,增强主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