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杜鲁门主义(1947.03.12)


杜鲁门主义的特点:以意 识形态掩盖其全球扩张战 略。 “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 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 生活方式(“民主生活方 式”和 “苏联的极权主义 生活方式”)中选择一 种”。“美国的政策必须 支持那些自由人民,他们 正在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 外来压力所企图的征 服。”——杜鲁门

判处以下2人20年徒刑:
巴尔杜•冯· 席腊赫,全德青年领导人,驻维也纳总督。
阿尔伯特•施佩尔,军备、军需及军火部部长。
判处以下1人15年徒刑:
康斯坦丁•冯•纽赖特,不管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 驻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长官”。
判处以下1人10年徒刑: 卡尔•邓尼茨,潜水艇舰队司令,海军总司令。
战后盟国对德日战败国处置之异同
相同点: 1.都进行了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整肃; 2.都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不同点: 1.分区占领与单独占领; 2.政体存在与否; 3.分裂与统一; 4.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



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
日俄之间的领土争端,是指日本北海道 东北部和俄罗斯千岛群岛之间的齿舞、 色丹、国后和择捉四个岛屿的归属问 题,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日本称之为 “北方四岛”,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 群岛”。
评 价

纽伦堡审判基本上是一次公正的审判,是人类 历史上第一次公开给予侵略战争的密谋者、组 织者、执行者以应得的惩罚。这次审判也是同 盟国在战后一次重要的国际行动。
(三)战后德国的去向
苏美英等国在处置战后德国问题上的分歧 苏:尽最大程度削弱德国,保障自身安全 美:从肢解和削弱(摩根索计划)--到复兴 和发展 英:适当的制裁,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基本 上追随美国的政策。 法:最大限度削弱德国,但力不从心,最后走 向与美国合作。



一、美苏从盟国到对手的演变 (一)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 原因: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后盾;维持美国经济发 展的需要。 (二)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通过不断巩固和加强东欧这块社会主义前哨阵地,防 止德、日重新武装,以保障苏联的安全。 美苏之间在战略目标、战略构想、战略利益等方面有 激烈的冲突。



(二)伦敦外长会议(1945.09) 意大利殖民地的归属、的里雅斯特的处 理和对罗马尼亚政府的承认等问题。 (三)巴黎和会(1946.07) 五国和约的基本内容:政治、赔款、领 土、军事。
“的里雅斯特港东面较大部分归南斯拉夫,西面 较小部分(“的港自由区”)由联合国管理。意 大利对于它在非洲的利比亚、厄立特里亚和意大 利索马里兰各属地放弃一切权利,但这些地区的 归属未定,仍由英国管理。”——五国和约关于 意大利殖民地的归属、的里雅斯特的处理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 化的象征。美国人类学家鲁思· 本尼迪克特用 “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 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 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 )……由此 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 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 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1) 必须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的 威胁。(2) 必须最终地成立尊重他国权利的,支持体现在
联合国宪章的理想和原则中的美国的目的的、和平的、负
有责任的政府。” ——杜鲁门政府《日本投降后初期美 国对日政策》(1945年8月29日)
远东委员会和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
麦克阿瑟与盟国最高统帅部
关于冷战起源问题

一、美国史学界 1.冷战结束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40年代和50年代的正统派,把俄国人看作是 坏人,反面角色;60年代的修正主义者,把美 国人看作是坏人,反面角色;到了80年代· · · · · · , 后修正主义的综合分析的出现· · · · · · 历史开始从 一个战斗的武器转为努力分析确定结构窘境和 理解对对方的关系”——(美)小阿瑟· 施莱辛 格
双方争端:盟国最高统帅人选问题与受降区域划分问题。 “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 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 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杜鲁门
(三)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美国“欢迎并希望在对日战争中起过指导作用的其他 诸国的军队参加占领,但占领军由美国任命的最高司 令官指挥。……在主要盟国中,如果发生意见不统一

以下3人被宣判无罪,予以释放:
弗兰茨•巴本,德国总理,内阁副总理,驻奥 地利、土耳其使节。 耶马尔•沙赫特,国家银行总裁,战争经济全 权委员会成员。 汉斯•弗里切,宣传部国内新闻司司长。

以下各组织被宣判为犯罪组织:
德国政治领袖集团; 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务处; 党卫队。 以下各被告组织未被宣判为犯罪组织: 德国内阁; 纳粹党冲锋队; 参谋部; 国防军最高统帅部。

汉斯•弗兰克:纳粹党法律事务全国领导人,波兰占 领区总督。 威廉•弗利克:内政部长,内阁国防委员会成员,驻波 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保护长官”。 朱利叶斯•斯特雷切(施特莱歇尔):反犹刊物《前锋报》 主编。 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国防处 处长,作战处处长。 弗里茨•绍克尔:冲锋队和党卫军将军,劳工事务全权 负责人。 赛伊斯•英夸特:驻奥地利总督,德国驻荷兰占领区长 官。 马丁•鲍曼:希特勒秘书。
戈林在受刑前服毒自杀

判处以下3人无期徒刑:
鲁道夫•沃尔特· 理查德· 赫斯,国防委员会成员, 纳粹党书记处负责人,希特勒第二继承人。 埃里希•雷德尔,海军总司令,国防委员会成 员,海军名义总监。 瓦尔特•冯克,政府新闻总署和宣传部负责人, 德国经济部长,战争经济全权委员会负责人, 德国国家银行总裁。


2.冷战结束后三种主要观点: 重申美国早期正统学派的观点,强调是苏联挑 起了冷战。 认为冷战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引起的。 认为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 制造的。

二、中国史学界 1.冷战结束前 共识: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 争议:如何评价苏联对外政策在冷战起源上的 作用。一种认为,冷战纯粹是由美国发动的, 苏联没有任何责任;一种认为冷战时战后美苏 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苏联战后初期的对 外政策也有错误,存在着霸权主义因素。




Fra Baidu bibliotek

历史上,日俄两国因领土争端而引起的战火连连,积怨颇深。 1855年,俄日双方决定,千岛群岛南部归日本,北部属俄国, 库叶岛暂作悬案。 1875年,两国签订《桦太与千岛群岛北部互换条约》,将日 占库叶岛南与俄占千岛群岛北部相互交换。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夺回换给俄罗斯的库叶岛南部,并 夺得沙俄在远东的大部分权益。 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不仅收复库叶岛南部,还夺取千岛群 岛全部。1945年《雅尔塔协定》规定,千岛群岛需交与苏联, 于是四岛在战后划归苏联。 日俄两国围绕领土问题争执不休,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 1956年10月,日苏两国恢复外交关系时,曾在联合声明中明 确,苏联同意将齿舞和色丹岛移交给日本,国后和择捉岛等 问题留待双方继续讨论。1960年1月,新日美安全条约签订 后,苏联政府拒绝承认存在领土问题。
戈林在接受审判

判处以下12人绞刑: 赫尔曼•威廉· 戈林:纳粹政权第2号人物,航空总 监,普鲁士总理,陆军将军,德国4年计划全权 执行人,“帝国元帅”,希特勒“全权继承人”。 约阿希姆•冯· 里宾特洛甫:德国外交部长。 威廉•凯特尔:德国陆军将领,国防军最高统帅部 长官。 恩斯特•卡尔滕布隆纳:德国保安总局局长。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纳粹思想家”,纳粹刊物 主编,德国东方占领区事务部长。

三、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

(一)盟国对日占领原则的确立
“日本领土上经盟国指定之地点,必须占 领。” “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 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以后,同盟国 占领军队当即撤退。” —摘自《波茨坦公 告》第7条和第12条
(二)美苏在对日占领问题上的分歧

原则分歧:单独占领(美)与共同占领(苏)。
(三)最初的冲突与猜忌



1.斯大林战祸不可避免 的观点(1946.2.9) 2.凯南报告(2.22): “遏制”政策的理论依 据 3.丘吉尔的“铁幕”演 说(1946.03.05): “冷战”的第一枪。
凯 南
二、“冷战”的全面展开




(一)伊朗、希腊、土耳其问题 希、土问题——最好的借口 (二)美国“遏制战略” 克利福德报告 1946年9月《美国与苏联的关系》 是战后美国政府全面分析美苏关系、确定美国对外政 策基调的重要文件,比较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遏制战 略”,其的出现,表明杜鲁门政府全球战略的设想已 经完善。 乔治·凯南和克利福德关于遏制苏联的战略理论被美 国决策层采纳,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论依据。
这里资源丰富,地理 位置优越,四岛位于 冷、暖流交汇处,渔 业在达,水产丰富, 是世界上三大著名 渔场之一 。这里地 下矿产丰富,探明的 或正在开采的矿产 有金、银、铜、铝 土、硫磺等200余 种。 四岛扼守“黄金水道”,附近水域是俄罗斯出入北太平洋的 捷径之一,也是俄罗斯往返堪察加和楚克奇以及北美各口岸 的必经之路。四岛占据天然良港,比较有名的有择捉岛上的 年荫港和天宁港,色丹岛上的斜古丹港。这些港口港阔水深, 可长年停泊大型船舶。





五国和约是战争结束时欧洲军事政治形势在法 律上的反映。 五国和约是战后东西方大国之间既斗争又妥协 的产物,其积极意义是主要的。 但和约中也包含有大国侵犯战败国领土主权的 条款。
二、对德国的分区占领与纽伦堡审判


(一)盟国管 制委员会 四国分区占领 德国
德国分裂
(二)纽伦堡审判(1945.11-1946.10)




关于日本史的著作 王新生:《日本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年。 王仲涛,汤重南:《日本史》,人民出版社, 2008年。K3/111 [日本]依田憙家:《简明日本通史》,上海远 东出版社,2004年。K3/93
第二节 美苏“冷战”的兴起

《菊与刀》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 本尼迪克特奉美 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 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 1946年正式出版,1949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国、日本 等引起强烈反响。金克木先生特别推荐此书,肯定了这 位女学者的研究成果。事实上,美国政府战后对日本的 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本书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谓是 美国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导书。这本书也被认为是 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 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与两 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对战败国的处置 第二节 美苏“冷战”的兴起 第三节 两大阵营的形成
第一节 对战败国的处置


一、五国和约的缔结 (一)五国问题的提出 对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和芬 兰的处置问题。 美、英的意图:在东欧取得立足点。 苏联的意图:在东欧和巴尔干确认停战协定条 款,巩固反法西斯战果,同时向地中海扩大影 响。

的时侯, 要按美国的政策执行。”

“天皇和日本政府的权限应是实施投降条款并从属于 为实行占领和管理日本的政策而拥有一切必要的权力 的最高司令官。...... ”——杜鲁门政府《日本投降后初
期美国对日政策》(1945年8月29日)
对日占领目标——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改造日本, 使其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而是美国争霸全球的工 具
在日本北海道的 纳沙布地角,可 以远眺北方四岛
1981年9月10日,日本首相铃木 一行乘直升飞机在北海道纳沙布 角上空视察北方四岛。
菊与刀
(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 G13/1
鲁思· 本尼迪克特是美 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 学家,民族学家,诗 人。
1887-1948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美国全球
范围扩张和对苏冷战的宣言。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转 变的完成。它标志着美国对外 政策已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 影响,开始由局部扩张转变为 全球扩张的时代。
三、 “柏林危机”与德国的分裂



分裂德国的开始:1947 年美英占领区合并 走上全面分裂:1948年 伦敦会议 最终分裂:第一次柏林 危机,联邦德国和民主 德国的建立(19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