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技城:如何成为国家级人才特区?

合集下载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介绍材料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介绍材料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介绍材料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是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三级,为贯彻国家人才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而专门打造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2011年4月,海创园与北京、天津、武汉等地的人才基地一起,经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同年还被列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位于市中心西侧,毗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距西湖9公里、距浙江大学4公里。

区域内6条主干道与市中心连通,规划杭州地铁3号线、5号线贯穿其中,通过杭州绕城、杭徽、杭长等多条高速及沪杭高铁、宁杭高铁可快速连接长三角城市群,是杭州城西最具开发空间和投资价值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块。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整个区域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定位为科技资源充分集聚、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公共服务便利优质、创业创新高度活跃的人才特区和科技新城。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为才而建、因才而兴,一直把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优先目标,注重发挥人才特区政策、服务、机制优势,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截至4月底,累计已拨付各类人才、科技奖励补助资金亿元。

成立杭州未来科技城创新研究院,引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省商务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资源,紧贴人才多样化需求,努力打造保姆式、一站式创新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37万方首期研发孵化平台投入使用,10万方科创中心二期主体工程全部结顶,创新药物早期成药性公共平台、信息化创新药物集成转化中心平台正式启用。

建设完成15万方精装修人才公寓,并出台货币化安置的安居政策。

截至5月底,已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977名,其中“国千”54名,“省千”64名,累计引进海归投资项目295个。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以项目招人才、为产业聚人才,实现两者协调契合、同频共振。

目前,北京大学工学院未来科技城研究院、乐道新材料研究院等8家高水平的院所研发基地,中国移动研发培训中心等8家央企相继落户。

科技人才政策解析

科技人才政策解析

科技人才政策解析
科技人才政策是指为吸引、培养和保留高素质科技人才而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涉及多个方面,如招聘、职称晋升、待遇、福利、科研项目资助、科技成果转化等。

以下是对科技人才政策的解析:
1. 招聘政策:针对高层次科技人才,采取“引进来、留住人、用好人”的政策,如重点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提供优厚待遇和福利等。

2. 职称晋升政策:为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造出更多优秀成果,职称评定制度要与科研业绩和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科技人才可以根据自身的成果和表现获得职称的晋升。

3. 待遇和福利政策:为了提高科技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吸引他们的加入和留住他们,需要提供优厚的待遇和福利,如高额薪酬、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补贴、医疗保障等。

4. 科研项目资助政策:为支持科技人才的创新工作,政府会提供资金支持,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以及各种企业科研项目资助。

5.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为鼓励科技人才的技术成果向市场转化,政府将设立科技创新券、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等政策支持,以推动科技人才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综上所述,科技人才政策对于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支持和鼓励科技人才的创新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未来城市的科技发展路径与规划

未来城市的科技发展路径与规划

未来城市的科技发展路径与规划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在工业化、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如何利用科技力量,创造更好的城市环境,已经成为全球城市治理者和智慧城市规划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未来城市科技发展的路径1.生态城市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气候变化的注意,生态城市正在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

生态城市是指在人类居住和工作的城市环境中,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生态城市将通过生态系统的优化和运作,实现城市资源、能源和废物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城市宜居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2.数字城市数字城市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城市治理的过程,包括城市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等方面。

未来城市将会通过建设数字城市来实现信息的高效流动和共享,促进城市公共服务的智能化和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公共设施、智慧环保设施等数字化技术将为城市管理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手段。

3.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指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城市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过程。

未来城市将会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来促进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城市智能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科技园区科技园区是集科技研发、创新孵化、育成加速、产业转移和高端人才集聚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域。

未来城市将会通过建设科技园区来推动城市经济向知识经济、创新经济和智能经济转型升级。

科技园区是城市发展和科技创新相互促进的重要平台。

二、未来城市科技规划的要点未来城市的科技规划需要紧密围绕城市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公共服务、人文社会、经济产业等方面的需求和问题,着力解决城市治理、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中的瓶颈和难点问题。

1.城市区域发展城市区域发展规划是未来城市科技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

未来城市应该通过区域发展规划,合理协调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的发展关系,促进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城市资源、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教育部等关于中关村国家⾃主创新⽰范区建设⼈才特区的若⼲意见颁布⽇期:2011-03-04执⾏⽇期:2011-03-04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D2020年)》和全国⼈才⼯作会议精神,创新⼈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才强国,中央⼈才⼯作协调⼩组、北京市决定在中关村国家⾃主创新⽰范区(下称“中关村⽰范区”)全⾯建设⼈才特区,现提出以下意见。

⼀、深刻认识建设⼈才特区的重⼤战略意义⼈才资源是第⼀资源。

在我国改⾰发展的关键阶段,⼤⼒推动⼈才发展体制机制改⾰与政策创新,提⾼⼈才资源的开发利⽤⽔平,对于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好⼜快发展,具有重⼤⽽深远的意义。

借鉴改⾰开放初期建设经济特区的经验,探索建设⼈才特区,是构筑我国⼈才发展战略⾼地、形成我国⼈才竞争⽐较优势、加快建设⼈才强国的战略选择。

建设⼈才特区,就是要在特定区域实⾏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率先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确⽴⼈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构建与国际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才体制机制。

要通过建设⼈才特区,⼤量聚集拔尖领军⼈才,促进各类⼈才的全⾯发展,依靠⼈才智⼒优势,提升⾃主创新能⼒,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形成新的科学发展优势。

中关村⽰范区具有建设⼈才特区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关村⽰范区在海内外具有⼀定影响⼒,聚集了⼤量⾼层次⼈才创新创业,⼈才发展的辐射效应强。

国务院批复中关村⽰范区实施⼀系列先⾏先试的政策,为进⼀步促进⼈才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关村⽰范区地处⾼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密集地区,科研资源⼗分丰富,⾼新技术产业发达,⼈才开拓事业的空间⼤、平台宽⼴。

要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借助优势、开拓创新,加快把中关村⽰范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体现中国特⾊的⼈才特区。

⼆、建设⼈才特区的总体⽬标从2011到2015年,⾯向以海外⾼层次⼈才为代表的国家发展所特需的各类⼈才,建设“⼈才智⼒⾼度密集、体制机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度活跃、新兴产业⾼速发展”的中国特⾊⼈才特区。

科技创新人才评选目标

科技创新人才评选目标

科技创新人才评选目标
科技创新人才评选的目标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科技创新人才:评选目标可以是发现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才,并提供培养和支持,帮助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2. 鼓励和激励科技创新:评选目标可以是通过表彰和奖励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更多人参与科技创新,并在创新领域有所突破。

3.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评选目标可以是发现那些创新能力突出、能够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产业的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促进经济发展。

4.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评选目标可以是通过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5. 增强科技创新人才的交流与合作:评选目标可以是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和合作的平台,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资源的共享,推动科技创新的合作与交流。

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

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

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王立军【期刊名称】《杭州科技》【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6页(P16-21)【作者】王立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6年5月,杭州未来科技城成为浙江首个国家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区域内的阿里巴巴集团也成为浙江首个国家级企业双创示范基地。

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于2011年正式挂牌成立,统筹规划区面积123.1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面积49.5平方公里,是中组部、国资委确定的全国4个未来科技城之一,也是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区三级重点打造的高端人才集聚区、体制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

在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中,杭州虽起步最晚,但在创新平台、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发展质量等指标上均表现出色,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园区+创新型政府”合力发展的生动实践。

未来科技城如何建成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近年来,杭州未来科技城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战略,抓平台、聚要素、增活力,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高潮(见表1)。

2011至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技工贸总收入从203亿元上升到4997亿元,税收从11.7亿元上升到285.7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到58.0%和57.9%(见图1、2)。

杭州未来科技城实现跨越式发展,核心动能来自于全方位、实质性、大力度和高水平的创业与创新。

其双创基地建设的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表1 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各类指标表数字经济企业营收数字经济企业税收累计引进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累计注册企业各类产业园、科创园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各类资本管理机构管理资本3 9 7 4亿元2 4 7.6亿元3 1 2 6名1 3 6名1 9 3名1 1支1 3 0 0 0余家5 5个3家1 0家2 4 1家4 5家4 5 0家5家2 8家1 3 9 0余家2 9 5 0亿元图1 2011-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技工贸总收入示意图图2 2011-2018年杭州未来科技城税收示意图☆“最多跑一次”优化营商环境未来科技城通过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成效,提升便民服务便利化水平。

未来科技城 海创园 政策大全

未来科技城 海创园 政策大全

目录1、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见》的通知(浙委办[2011]153号)·12. 关于支持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工商企[2010]10号)·103.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支持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浙科发外[2010]200号)·144.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支持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和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浙人社函[2010]355号)·165. 关于印发《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浙人社发〔2011〕160号) ·196.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委办发[2010]35号)·267.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驻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试行)(杭政[2010]3号)·358. 关于批转《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政府补助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余政办〔2011〕259号)·499. 关于印发《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项目启动资金拨付细则(试行)》的通知(余组(创)管〔2011〕37号)·5910. 余杭区实施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的若干意见(区委办[2010]182号)·6211. 关于批转《余杭组团(创新基地)人才房租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余政办〔2011〕258号)·7012. 关于印发《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孵化器入驻企业补助的补充意见》的通知(余科〔2011〕39号)·78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文件浙委办〔2011〕153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见》的通知各市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属各单位: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海纳百川 创新引领未来——记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未来科技城)

海纳百川 创新引领未来——记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未来科技城)

海纳百川创新引领未来——记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未来科技城)佚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有志之才选择了出国留学。

据统计,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国约有20多万人学成后留在海外工作.其中45岁以下、具有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约1.5万人,其中许多人始终心系祖国,【期刊名称】《杭州科技》【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人才创新;海外;科技城;浙江;出国留学;改革开放;发达国家【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0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有志之才选择了出国留学。

据统计,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国约有20多万人学成后留在海外工作,其中45岁以下、具有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以上的高层次留学人才约1.5万人,其中许多人始终心系祖国,有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的愿望。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国内的条件越来越成熟,海外归国创业人才数量不断增加,建国以来的第二波归国潮已经势不可挡。

2005年,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有3.5万人,2007年为4.45万人,至2011年,则跃升至13.5万人。

采取积极措施吸引海外人才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壮大本国人才队伍的通行做法,也是短期内突破技术瓶颈的捷径。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和风起云涌的浙江经济,浩浩荡荡的钱塘江水,以其特有的大气和开阔胸襟,迎接着一批又一批的海外学子归国创新创业。

在杭州主城西侧,毗邻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有一个规划面积约113平方公里的创业园,名叫“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也称为“未来科技城”。

未来科技城由省市区三级共建——“属地政府建园区、企业投资办平台、条块政策做支撑”是它的开发模式,定位为浙江省按照全新机制运行的人才改革发展试验区、国内一流的人才创新基地、辐射长三角的西溪智力硅谷。

未来科技城是杭州创新园区中的“宠儿”,它北依杭州地铁5号线,多条道路与杭州主城畅通;园区周边有省委党校、浙江大学、杭州大学城等高等院校和高教科研平台,是杭州市科创产业集聚区西湖、南湖、青山湖高新产业带的重要节点。

国家科技创新区规划方案

国家科技创新区规划方案

国家科技创新区规划方案概述国家科技创新区是国家级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切实提高国家综合竞争能力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区域形态,对全国科学技术创新和走向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的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区建设,政府部门推出了相应的规划方案。

建设目标充分利用资源、技术等优势,持续推进创新、促进产业转型、推动社会经济升级以及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领导力,实现“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人才立区、源头创新”的建设目标。

发展定位国家科技创新区是国家级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切实提高国家综合竞争能力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区域形态,它是不断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存在问题在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区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困难,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研发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要得到有效解决,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区建设。

规划思路为解决上述问题,政府部门采取以下规划思路:1. 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满足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融资需求,鼓励市场逐步发挥决定性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2. 创新产业开发模式探索创新产业开发模式,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创新创业和人才聚集,培育新兴产业,提升现有产业竞争力。

3. 加强人才引进加强国际、国内人才引进,推进人才联动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4. 加强规划引导加强规划引导,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引导企业创新和创业,构建开放平台。

主要内容•产业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构建具有竞争优势、节约能源、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聚焦创新科技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水平,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引导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成都未来科技城之变!

成都未来科技城之变!

成都未来科技城之变!2021年7月,成都未来科技城,热火朝天,每一天都在拔节生长。

从基础配套设施到公共服务,从产业发展到项目建设,30多个重大项目同步推进,120多个塔吊林立,一座城市正在崛起。

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已有不少企业入驻,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加速形成声势。

播放暂停进入全屏退出全屏00:00 00:00重播请刷新试试从“一张规划”绘蓝图,到“多点开花”抓实干,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全力秉持“先策划,后规划”的理念,以“十四五”规划为主线铺排全年重点工作,加速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未来画卷徐徐铺展。

基础设施之变“五横四纵”骨干路网加速成型,持续推进重点项目片区配套道路网建设,累计高品质畅通道路逾40公里,“对内循环、对外畅通”的交通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城市形态初现。

部分基础设施项目介绍东一线项目效果图▲项目实景图▲建设地点:成都未来科技城。

项目简介:东一线项目全长6.2公里,是“五横四纵”骨干路网重要的主干道之一。

全线将打造5大景观节点,构筑多个特色小景点,形成“一廊五节点”多景的结构,突出生态聚人、科技聚人、文化聚人、场景聚人。

目前进度:已全面建成通车。

东一线跨绛溪河大桥项目效果图▲项目实景图▲建设地点:成都未来科技城。

项目简介:东一线跨绛溪河大桥长约300米,宽度45米-49米,跨越沱江一级支流绛溪河,连接绛溪南、北片区,是东一线道路上的重要跨河景观桥梁。

该桥梁由成都高新区开展国际征集,西班牙CFC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联合体中标设计,着重强调生态公园与桥梁的融合。

目前进度:下部结构施工完成,支撑体系施工完成,系梁及中横梁全部安装完成,将于2022年6月完工。

公服配套之变持续推进136万平米的公服配套设施建设,正迅速由“平面”转向“立面”。

以人本理念作为规划建设起点,聚焦民航飞行学院、智造示范区、国际科教园区等近期带动片区人气聚集的重点项目,大力构建5分钟、10分钟、15分钟公服圈,打造“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的产业社区。

合肥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姚家村规化

合肥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姚家村规化

合肥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姚家村规化摘要:1.合肥高新区简介2.未来科技城规划概述3.姚家村规划内容4.项目意义和预期效果5.总结正文:随着我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大城市纷纷布局高科技产业园区,以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合肥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未来科技城作为合肥高新区的核心板块,其规划蓝图已逐步浮现。

本文将重点介绍合肥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姚家村的规划内容及其意义。

首先,合肥高新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总面积约140平方公里。

自1991年成立以来,已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未来科技城作为合肥高新区的拓展区,将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其次,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分为四大板块:科技创新核心区、产业发展区、生活配套区和生态休闲区。

科技创新核心区将聚焦高端研发、人才培育和创新创业,打造具有强大创新引擎的科技城。

产业发展区将围绕主导产业,招引一流企业,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

生活配套区将建设高品质住宅、商业、教育等设施,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生态休闲区则注重生态保护与休闲娱乐,为居民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再次,姚家村作为未来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行全面规划改造。

改造内容包括住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旨在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打造现代化新农村。

同时,姚家村还将依托未来科技城的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增收。

项目意义和预期效果方面,未来科技城及姚家村的规划将有助于提升合肥高新区的整体竞争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资本。

此外,项目的实施还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贡献力量。

总之,合肥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姚家村的规划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理念。

光谷国际人才自由港·武汉未来科技城青年社区的规划解析——暨大

光谷国际人才自由港·武汉未来科技城青年社区的规划解析——暨大
基地南侧为华为研发基地,东侧规划为居住小 区,结合城市公共电车站点位置,场地主要入口设 置在西南角和西北角,在东侧设置次入口,既满足 华为青年高端人才需求又迎合城市人流来向。基地 交通组织提倡人行优先,人车分流,步行距离可 控。机动车仅能接触到基地边缘,通过地下车库出 入口进入地下,对行人产生最小化影响。在核心 公园区域,主轴道路由地下穿行通过,实现立体 交错,使得核心公园既成为地下空间的枢纽,也作 为地上地下的联系。同时分别设置商业专用、住宅
Keywords fully owned property; sustainable mixed use community; innovative transport module; urbanization of community; multiple trades; communication space; three-dimensional business system
三条轴线将商业、办公、居住、娱乐、活动等 多种业态联系为有机整体,并交汇形成开阔的中心 广场。设计师将其打造为地下、地上、空中三个维 度的立体公园,丰富的空间能够承载更多行为,使 滨水、绿化、商业街区产生更丰富的生活行为,创 造人们愿意停留和享受的公共开放空间。
从三维空间体量上实现由西侧和南侧向核心区 的空间塌陷,与城市主朝向形成呼应关系,并通过 建筑的不同高度、板点结合、进退错落形成丰富的 天际线和城市界面。 2 创新尝试新型交通模式
姚辉 YAO Hui 上海柏涛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 通过剖析全持有型物业项目的设计过程,分析在规划 构思与空间特质等多方面的解决策略,展现多元商业 办 公 及 长 租 公 寓 的 业 态 融 合 、活 力 与 交 流 空 间 的 营 造 、 立体商业系统的规划等综合设计手段,探讨全持有型 物业在开发和设计逻辑上的特殊性与应对措施。

成都未来科技城管理暂行办法

成都未来科技城管理暂行办法

成都未来科技城管理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02•【字号】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212号•【施行日期】2021.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令(第212号)《成都未来科技城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21年3月30日市政府第12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5月6日起施行。

市长王凤朝2021年4月2日成都未来科技城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促进成都未来科技城建设和发展,根据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成都未来科技城(以下简称科技城)的规划、建设、运营、发展、管理等工作。

科技城的具体范围由科技城规划确定。

第三条(基本原则)科技城建设应当坚持党的领导,遵循整体规划、统筹推进、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坚持产城融合、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严格资源节约和环境准入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管理体制)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以下简称发展服务局)履行法定机构职责,负责科技城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发展、综合协调等工作。

发展服务局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成都高新区)管委会管理。

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负责科技城的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城市管理、社区发展治理等社会事务;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科技城的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事务。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负责登记注册住所(经营场所)在科技城内的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税务和统计管理。

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与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应当建立协商机制,负责指导、协调和解决科技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和简阳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街道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在科技城政策实施、体制创新、资金安排、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科技城建设发展。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的介绍材料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的介绍材料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介绍材料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是省、市和余杭区三级,为贯彻国家人才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而专门打造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2011年4月,海创园与、、等地的人才基地一起,经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同年还被列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位于市中心西侧,毗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距西湖9公里、距大学4公里。

区域6条主干道与市中心连通,规划地铁3号线、5号线贯穿其中,通过绕城、杭徽、杭长等多条高速及沪杭高铁、宁杭高铁可快速连接长三角城市群,是城西最具开发空间和投资价值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块。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整个区域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定位为科技资源充分集聚、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公共服务便利优质、创业创新高度活跃的人才特区和科技新城。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为才而建、因才而兴,一直把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优先目标,注重发挥人才特区政策、服务、机制优势,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截至4月底,累计已拨付各类人才、科技奖励补助资金1.5亿元。

成立未来科技城创新研究院,引入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省商务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资源,紧贴人才多样化需求,努力打造保姆式、一站式创新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37万方首期研发孵化平台投入使用,10万方科创中心二期主体工程全部结顶,创新药物早期成药性公共平台、信息化创新药物集成转化中心平台正式启用。

建设完成15万方精装修人才公寓,并出台货币化安置的安居政策。

截至5月底,已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977名,其中“国千”54名,“省千”64名,累计引进海归投资项目295个。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以项目招人才、为产业聚人才,实现两者协调契合、同频共振。

目前,大学工学院未来科技城研究院、乐道新材料研究院等8家高水平的院所研发基地,中国移动研发培训中心等8家央企相继落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界500强企业美进公司在亚太区域首次投资的贝达安进制药公司已在科技城顺利落户。

积极打造长三角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

积极打造长三角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

积极打造长三角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作者:余杭区委办来源:《杭州(上半月)》 2019年第16期余杭区委办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着力打造长三角南翼“人才特区”的部署要求,余杭区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力度,以未来科技城“人才特区”建设试点为契机,坚持“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理念,借鉴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人才试验区经验,抓住党管人才中心点,做强市场配置发力点,聚焦顶尖人才、科创人才、企业家等引培重点,优化人才引育留用的创新举措,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探索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和共建长三角统一的人才一体化评价和互认体系,建设一批高规格、高质量、大手笔的人才创新载体平台,全力打造长三角国际化高端“人才特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创新创业”桥头堡。

为梧桐林寻得好“水源”对接国内国际两个人才“水源地”。

余杭深挖浙大、阿里两座“金矿”,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大孵化器”战略,沿着高校系、企业系、国际系三条主线并行推进,充分集聚国内国际人才资源。

建好两条“引水渠”。

一条连接高校。

以上海“科改25条”推出为契机,以长三角高校院所、浙江高校产学研余杭联盟东部中心为依托,联合清华、北大、国科大等名校资源,挂牌成立校企联合研究院,逐步形成覆盖海内外高校、在余杭遍地开花的全域发展政产学研服务体系。

另一条连接海内外“人才飞地”。

通过聘请海内外社团组织负责人和高层次人才代表等为“余杭伯乐”,在全球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和地区,设立以海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技术转移、创新团队及企业孵化、国内外资源对接为目标的“人才飞地”,鼓励通过技术转移、海外项目孵化、国内产业化、基金跟进投资等多种模式,引导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先进技术项目到余杭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筑牢一条“拦水坝”。

统筹各类孵化器的规划、建设、招商、运营、管理等工作,通过自主开发、引进开发或合作开发模式,打造创业创新全生态链条的科创园区平台。

杭州未来科技城发展对策思考

杭州未来科技城发展对策思考

NAND 收稿日期:2013-10-15作者简介:何泉(1982-),湖北蕲春人,经济师,副所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杭州未来科技城发展对策思考何泉(杭州市余杭区发展规划研究所,杭州311100)摘要:杭州未来科技城是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和浙江省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面临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通过深入剖析杭州未来科技城的现状基础,针对性地提出城市化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要素资源集聚等方面的思路,以及发展路径、举措方面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打造成杭州乃至全省高标准、高品质的产业新区、城市新区和创新发展平台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科技城;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4)01-0040-03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Hangzhou FutureSci-Tec City He Quan(Yuhang District,Hangzhou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Planning,Yuhang Hangzhou 311100)Abstract:Hangzhou Future Sci-Tec City is one of the four Future Sci-Tec Cities and one of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in -dustrial agglomeration areas,the prospects is bright.in -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angzhou FutureSci-Tec City,this paper put forward urbanization 、the devel -opment of new industries 、elements of resource gather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ideas,and the development path 、initiatives suggestions,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ffort to move the block optimization,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of fighting a high standard,high-quality industrial and urban new area,as well as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t -form of the Hangzhou and even Zhejiang province.Key words:Sci-Tec City;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一、发展背景与基础杭州未来科技城是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重点联系的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之一,是浙江省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而专门创建的人才特区,也是浙江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的核心区块。

未来科学城一期规划

未来科学城一期规划

未来科学城⼀期规划未来科学城⼀期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简本)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19年5⽉⽬录1 项⽬概况 (1)2 园区开发建设情况 (4)3 园区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9)4 “三线⼀单”管控要求落实情况 (10)5 环境管理要求落实情况 (12)6 规划后续实施压⼒分析 (12)7 ⽣态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和规划优化调整建议 (13)8 跟踪评价结论 (14)1项⽬概况1.1任务由来未来科学城⼀期(原未来科技城)位于昌平区东南部,东临顺义区,距离市中⼼约25 公⾥。

园区规划⾯积约10平⽅公⾥。

定位是为深⼊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加快引进海外⾼层次⼈才,加⼤科技创新⼯作⼒度,加速打造世界⼀流⼤型企业集团,在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的统⼀组织协调下,由当时的神华集团等中央企业集中建设的⼈才创新创业基地。

鉴于未来科学城⼀期所肩负的重⼤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未来科技城总体规划及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于2011年编制完成了《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通过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及昌平区环境保护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根据环保部《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规划,规划编制部门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编制规划的跟踪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4年,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未来科技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开展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作,编制完成了《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并通过昌平区环境保护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上⼀轮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已5年,为了解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实际影响情况,根据《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未来科技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北京市环保局办公室关于进⼀步加强本市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作的通知》等相规定,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对未来科学城规划环境影响进⾏第⼆轮跟踪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