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学课件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 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 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文档都花费了我大量 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 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最大的一位数比最小的 两位数少(1),它们合起 来是(19)。
11、最大的一位数加(1 ) 是最小的两位数
12、在15、6、11、9中选出 合适的数字,组成四道算 式。
□6 ○+ □9 =□15 □9 ○+ □6 =□15
1□5○- □9 =6□ 1□5○- 9□=6□
13、14个同学排成一队,小明 前面有4人,后面有( )人
14、比12大比16小的数有 ( )、( ) 、 ( )
有一些苹果,吃了8个后, 还剩4个。原来有几个苹 果?
铅笔盒 本子 水笔 彩纸 9元□ 3元 □√ 6元 √□ 2元□
1、给你10元钱,你想买哪两种,要在 选的文具上画“√”。
2算一算用了多少元?□3 ○+ □6 =□9 (元) 3、还剩下多少元?□10○- □9 =□1 (元)
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两位数是 (10)。 5 、(14 )十位上是1,个位上的数字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归纳复习-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归纳复习-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归纳复习-部编版

1. 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一、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专项复习《1~20认识及加减》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专项复习《1~20认识及加减》练习题
10-5= 10-2= 18-10= 0+17= 13-0=
9+5= 7+8= 4+5= 9+3= 4+8=
9-5= 12-2= 15-10= 0+11= 14-0=
9+7+2= 18-8-3= 6+5-10= 9-7+8=
5+7+3= 18-8-6= 8+5-10= 10-7+9=
2.
作业本
铅笔
红花
①从左数,5是第( )个数,5右边有( )个数。
②在这些数中,( )最大,( )最小。
③ 把右边第3个数圈起来。
④从大到小排列:( )>( )>( )>( )>( )>( )
33.看数画珠。
来自百度文库34.
35.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 =9 +7=12 6+ =16 -7=3
-11=4 15- =3 2+3+ =10 12- -2=6
三、
1.在( )里填上>、<或=。
9( )19 17( )18 8+7( )7+8 8+9( )19
16( )14 16-5( )3+8 12-10( )0+3 6+10( )16-0
2.在〇里填上“+”或“-”(3分)
8〇2=10 13〇10=6〇3 15〇5=2〇8
四、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数学教学大纲(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以下数学知识和能力:

1. 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能正确书写和念读0-100的数字;

2.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掌握数的顺序;

3.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

4. 能够简单估算数量,进行简单的量的比较;

5. 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字的认识与书写:

- 认识0-100的数字;

- 正确书写数字的方法;

- 念读数字的方法。

2. 数的顺序与比较:

- 数的顺序排列;

- 数的比较大小。

3. 简单加法与减法:

- 加法的概念与运算方法;

- 减法的概念与运算方法;

- 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4. 数量的估算与比较:

- 估算数量的方法;

- 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

5. 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

- 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 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本教学大纲推荐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研究效果;

2. 演示教学法:通过示例演示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合作研究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提高研究效果;

4. 实践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学的质量,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1. 平时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评价:定期进行小测试或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部编版

一年级数学《观察与测量》知识点

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1、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会通过刻度尺观察物体的长度。(起点不是0刻度)

5、能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

去游乐园(认识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一年级上册数学1到5的认识知识点

【知识点】

1、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写数

(2)比大小(“<”或“>”〉,排序

(3)数的组成

(4)基数,序数

2、0的认识——-表示没有,表示起点。

3、计算:

加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加号。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6、7知识应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p46-47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3+4= 1+6= 7-3= 4+2= 1+5=

7-5= 5+2= 6-2= 6-3= 7-1=

2、看图填算式:3+2=5 6-3=3 2+3=5

二、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什么意思?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在采蘑菇,又来了有2只小兔。

教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兔?

出示大括号,学生认识,并说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的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2、4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板书设计:用数学

图画式应用题(图略)

5+2= 2+5=

4+3= 7-3=

第五单元用数学(二)

教学内容:练习十第1-6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部编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表格式教案(8课时)

(部编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表格式教案(8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教案(8课时)

教学内容总复习2(练习课)20以内各数的组成及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目标1.巩固1-20各数,20以内各数的组成及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注重计算速度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流程二次

备课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习题讲解忆旧知:

1.读数、写数。

问:通过20以内数的学习,大家都了解了什么?

2.数的顺序。

问:还缺少哪些数?

问:看到这些数,你还能想到什么?

问:①在从左数的第3只小动物下面画“√”。

②把右边的3只小动物圈起来。

问:3只和第3只有区别吗?为什么?

2、比一比。

填一填:

2.在里填上“>”“<”或“=”。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读数、写数、数数、知道数的顺序。

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20以内数的组成,并能很快说出20以内数的组成。

进一步明确序数的含义。

进一步巩固减法的含义。

3.按照数序排列下面的数。

4.相信你会填。

(1)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1里面有1个()和1个()。

(3)1个十和6个一组成()。

(4)12个一组成的数是()。

(5)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

(6)我是13和18中间的数,我可能是()。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总复习3(练习课)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20以内加法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以及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数一数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部编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 11~20各数的认识 (第四课时)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部编   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  11~20各数的认识 (第四课时)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探究新知
10+3=13
十位 个位 13
动手操作: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探究新知
想一想
10+3=13
13-3=1?0
13-10=?3
小组讨论:上面的算式对吗?怎么证明呢?
探究新知
用计数器计算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13-3=1?0
13-10=3?
举手发言: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吗?
探究新知
11+2=13 13-2=11
17 - 5 12
算一算。
10+4= 14 14-10= 4
11+4= 15 15-4= 11
13+5= 18 18-5= 13
算一算。
15-5=10 14+3=17 10+6=16
16-6= 10 13+5= 18 15-2= 13
13+2=15 10+5= 15 17-4= 13
按顺序排一排。
摘桃子。
加数 10
1
12 10 11
加数 9
10
3
6
6
和பைடு நூலகம்
19
11
15
16
17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计算时用小棒摆一摆。
11+2=13 13-2=11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读数、写数

1.读取20以内的数,可以按照顺数或倒数的顺序来进行。单数为1、3、5、7、9等,双数为2、4、6、8、10等。需要

注意的是,在数学中,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而是偶数,而在生活中则常用单双数来表示。

2.两位数的表示方法为十位数和个位数的组合。十个“1”

可以组成一个“10”,而十个“10”则可以组成一个“100”。在计

数器上,个位数在最右侧,十位数在其左侧。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十。例如,读取数字11到20后,可以写出其对应的数字,例如14表示十四,

其中个位数为4,十位数为1.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对于一组数字,可以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

行排列。需要注意的是,做题时要注意不重不漏,可以写下一个数字后划去,以免重复计算。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可以用“大于”或“小于”来进行比较。例如,16大于15可以写作16>15,9小于13可以写作

9<13.

3.在使用“比”字时,需要注意其后面的数值。如果是比几

小1,则需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如果是比几大1,则需要在

几的基础上加1.例如,比5小2的数为3,比4多3的数为7.

4.对于一组图形,可以根据其位置进行编号。例如,从左

数第一位为△,从右数第二位为☆。可以将左边三个图形圈起来,或将右边第二个图形圈起来,以便进行标记。

相邻数

2的前面是1,后面是3.如果给2加上1,就是3;如果从

3中减去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后面是4.如果给3加上1,就是4;如果从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全部)》教学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全部)》教学PPT课件

知识回顾
学习了认识图形
知识回顾
长方体
圆柱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长方体
实在演练
谁最容易滚下来?请圈出来。
实在演练
把它们分别堆起来,哪组最难?在下面画“√”。

实在演练
球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实在演练
要拼成一个大正方体,下面的图形至少还 需要几个 ?
还需要( 7 )个 还需要( 8 )个
课后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请你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谢谢大家!再见!
?只
4 + 2 = 6(只)
加为这看法什道图各么题你部用怎能分加 名法样知称解道是答什什? 么么? ?
加数 加数 和
知识回顾--减法
?只
7只 7 - 2 = 5(只)
被减数 减数 差
这减为道看法什题图各么怎你部用样能分减知 解名法答道称解?什是答么什?? 么?
实战演练
10 + 6 = 16 16 - 6 = 10
6 + 10 = 16 16 - 10 = 6
实战演练
11 12 13 14 10+3
14-2 11
12
13
14
14+2 13
14
15
16
知识回顾--凑十法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数一数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导大纲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导大纲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导大纲

目标和要求

-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数的组成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的能力。

-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数字的认识

- 学习1-10的数字及其相关的图形表示。

- 学习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数的大小比较

- 学习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

- 练习根据给出的数字大小进行排序。

数的组成

- 学习数字的组成,包括个位数、十位数。

- 学习如何用个位数和十位数组成一个两位数。

简单的加法运算

- 学习两个数的加法运算。

- 练习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简单的减法运算

- 学习两个数的减法运算。

- 练习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数字的认识和书写,数字的大小比较,数字的组成,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 教学难点:数字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

教学方法和手段

-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数字的图形表示和书写方式。

- 利用教具和实物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

- 运用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

-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检测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算能力。

- 利用小测验和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教学资源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数学教具和实物

- 练习册和作业纸

教学时间安排

- 第一章:数字的认识(2周)

- 第二章:数的大小比较(1周)

- 第三章:数的组成(2周)

- 第四章:简单的加法运算(2周)

- 第五章:简单的减法运算(2周)

《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PPT精品课件

《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5单元整理和复习》PPT精品课件

2. 看谁算得都对。
3+2=5 7-4=3 6+3=9 9-4=5
2+7= 9 8-4= 4 5+5= 10 7+3=10
课本P71页第2小题
10-9=1 6+4=10 1+8= 9 9-8= 1
3+6= 9 10-7= 3 8+2= 10 5-5= 0
知识回顾 3. 说一说图的意思,再解答。
课本P71页第3小题
知识回顾
说一说表格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知识回顾
任意指一道算式很快说出得数。
知识回顾
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知识回顾
我发现得数一个比一个多1。
知识回顾
我发现每一列算式的得数都有这个规律。
知识回顾
课本P70页第4小题
4. 说说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找什么信息并解答。
一共有多少只 ?
7 + 3 10(只)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知识回顾
这一单元你学习了哪些数?请你写出来。
其中最大的数是几,最小的数是几?
知识回顾 1.
课本P69页第1小题
7-1=6 7+1=8
6
8
10
知识回顾
课本P69页第2小题
2. 在卡片上写出10以内所有的加法算式并进行整理,
说说自己是怎样整理的?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事业才成功。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需要不断的练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知识点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

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自文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