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建设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探析

2 0 1 3年 1 O月
镇 江 高 专 学
报
Vo 1 . 2 6 No . 4
J o u na r l o f Z h e n j i a n g C o l l e g e
Oc t .,2 01 3
高 校 图书馆 开展 地 方 文 献 资源 建 设 工作 探 析
要 文献保障。切 实做好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工作 , 可以提升 高校图书馆的核心服务能力 , 实现高校 图书馆 可持续发展。 关键 词 :高校 图书馆 ; 地方文献 ; 资源建设 中图分 类号 :G 2 5 5 文献标志码 : C 文章 编号 : 1 0 0 8—8 1 4 8 ( 2 0 1 3 ) 0 4— 0 0 5 6— 0 3
一
历史 , 是吴文 化 的发源地 , 有“ 甘露 寺 刘备 招 亲 ” “ 白
娘子水漫金山” 等美丽的传说 , 也是《 文心雕龙》 《 昭 明文选》 《 梦溪笔谈》 等巨著的诞生地。镇江绮丽 的 自然 风光 曾吸 引历代文 人墨 客纷 至沓来 , 放歌题 咏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0 9
1 现 状 分 析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 国, 成就了许多历史 文化名城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所在地——镇江就是 座底蕴深厚 、 人文荟萃 的历史文化名城。据出土 文 物及 史籍考 证 , 古 属 禹贡九州 之扬 州 , 西周 初期 为 宜侯 封 地 , 北 宋 时 更 名 为镇 江 。它有 3 0 0 0多 年 的
作者简介 : 朱
・பைடு நூலகம்
晓( 1 9 8 1 一) , 女, 江苏镇江人 , 助理馆员 , 主要从事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
56 ・
构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平台的若干思考

信息研 究 、 养地方 文献专业人 才队伍 4个 方面 , 培 阐述 了构建 高校 图书馆 地方 文献资
源 信 息 平 台的 策 略 。 关键词 : 高校 图 书馆 ; 方 文献 ; 息 平 台 地 信 中 图 分 类 号 : 2 86 G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随 着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的不 断 深 入 ,高 校 发 展 的 战 略 思 路 越 来 越 与 社 会 发 展 紧 密相 连 。 “ 向和 服 务 经 济 建 设 主 战 场 , 极 推 面 积 进 科技 创 新 和 文 化 繁 荣 ” I 已 成 为 各 大 高 校 办 学 理 念 上 的 突 破 _, 】
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
文 章编 号 :0 5 6 3 (0 9)9 0 4 — 3 l0 — 0 3 20 2 — 0 5 0
S I1 C t N O  ̄ A。 N D V I P E '&E O O Y C一 E t I F I 。O E E O M N ’ C N M 一 M l 。 I I
20 0 9年
l卷 9
筇 2 期 9
收 稿 日期 :0 9 0 — 6 2 0 — 8 0
构建 高校 图书馆地 方 文献信 息平 台的若 干 思考
李 兰
( 汀 大学 图 书 馆 , 北 荆 州 ,3 0 3 长 湖 44 2 )
摘
要 : 特 色化 文献 资 源 建设 、 合 构 建 地 方 文献 信 息 平 台 、 入 开展 地 方 文 献 专 题 从 联 深
着 其 功 能 、 H 和 影 响 力 的 不 断 提 升 , 成 为 域 性 经 济 、 技 作 l J 亦 科
优势 , 在某些学 科领 域 、 某些项 目研究上 , 成具有特 色的 地方 形 文献信息 服务 , 使这一系统为 该校或 该地 发挥独 特的功能 。 并
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内容与途径

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内容与途径在发展地区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信息资源,就是省(区)地方文献资源。
就一个地区而言,反映省(区)情的地方文献资源是最具地方个性的信息情报源,建立省(区)情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发省(区)情文献资源,不仅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弥补局部信息不足的状况,实现信息资源互补提高信息资源效益,而且也是实现地区对外开放、搞活诸多环境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基本建设。
一、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内容 1、地方文献建设的范围地方文献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几乎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各个领域。
地方文献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文献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几乎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各个领域。
地方文献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方年鉴。
它是以时间为单位,系统地汇集一年内某一区域的重要文献和各项统计资料,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
第二,地方报刊。
指地方党政领导部门、机关团体以及私人编辑发行的报纸刊物。
内容一般包括当地政府机关发布的指示、文件、报告、法规、人事任免、财贸、文教、卫生、体育等,具有新闻性、区域性、史料性和连续性。
地方报纸的类型有:日报(晚报)、周报、月报等!地方刊物的类型有:通报、公报、学刊、会刊、年刊、丛刊、特刊等。
第三,地方丛书。
凡某一地方历代出版机构其它机构以及私人的出版物,皆可视为地方出版物。
它是反映一个地区文化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
同时,也能反映这个地区在文化、科学、经济发展上的成就和地位。
此外,地方出版物亦能反映该地雕板、印刷水平。
凡论及某一地方的专著、专文,散见在书刊上的文章、图片以及某些书刊中的有关章节、段落都应属于这个范围。
第四,地方史料。
主要指总论、专论或内容涉及某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历史、资源等文献资料。
在文献的表现方式上有地方志、地方史、大事记、地方统计年鉴、区域经济以及地方风情等。
这些文献,能从宏观或微观上反映一个地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对认识与开发某一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探析——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为例

数字档案 Digital archives124摘 要:地方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资源中独具特色的资源,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对于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阐述了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范围,提出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成立工作小组、培养人才队伍、推进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地方文献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地方文献是指关于某地区所有的一切资源,其中包含了地方人物及著作、地方出版物、地方史料这三大部分,依据著者、出版地是否在该地区来判断文献的属性,即使著作内容不涉及该地区的文化,也纳入到地方文献的范畴。
狭义的地方文献是指以论述、记载地方性问题为内容的文献。
狭义的地方文献将出版物内容的地方特点作为划分文献的重要标准。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图书馆一直以来按照广义的地方文献内涵进行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秉持广泛、全面的收集原则,力争展现武陵山区丰富的地方文化原貌,服务于学院教学科研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收藏范围1.1 收藏与武陵山区自然经济等相关的地方文献资源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位于武陵山区内的张家界市,张家界市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是依靠张家界特有的地址地貌自然经济资源发展起来。
武陵山区因地处武陵山脉的腹地而得名,毗邻湘鄂渝黔四省,主要包括张家界市、铜仁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渝东南地区、恩施州等。
武陵山区是典型喀斯特地貌,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其中地方物产类资源有天麻、山药、独活、猕猴桃、野山菌、霉茶、葛粉、泡桐、珙桐、香樟、楠木等;地方矿产类资源有有大理石、铝、铅锌矿、硒、磷矿、锰等;动植物资源有黑叶猴、羚羊、云豹、华南虎、小灵猫、穿山甲等;风景名胜地质地貌资源有利川腾龙洞、怀化沅陵无缘洞的故土湘西、黔江小南海地震遗址、铜仁梵净山、张家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巴东格子河石林等。
地方文献库建设方略及思考——以宜春学院图书馆为例

A C s td fL b a7 o c u ie st a e S u y o i r r fYih n Un v r i y
Z HANG e g—e .YUAN Ha —b Fn h i o
( i ayo & u n e i ,YC c 3 00 hn ) Lb r Y h nU i r t r f v sy ihh36 0 ,C i a
略 进 行 了思 考 和 论 证 。
一
我校办 出特 色提 供不 可或缺 的资源 ,同时也对 宜春 市管 辖
范 围及 周 边 地 区 的 社 会 、经 济 、文 化 和 政 治 的 发 展 可 以 发
挥重要作用 。首先 它可 以为宜 春地 方 的各 行业 各级 领导 决
策和规划提供可 靠 的依据 ;其 次是 为本 地 区的经济 建设 提 供重要信 息资源 , 极推 动宜春及其周 边地 区的经 济政治 、 积
Ab t a t s r c :Th o t csa d c o e ain b t e e u ie st n o a a eg o i g f m h e t r . B s d o h oe o a e c n a t n o p rto ewe n t n v ri a d l c lh v r w n o t e21 t n u y h y r sc a e n t e rl fl l c o
i rtr ra yi rae yt ein eer ,T epo c pa f L l i rt eD t aeo c n a s r di L- leauei get cesdb eR goa R ,a h h r et lno “ oa Lt a r a b s f i u ”h t t i t s l n h l  ̄ c j c e u a Y h s ae n
高校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与对策——以江南大学图书馆为例

高校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与对策——以江南大学图书馆为例王球云 彭奇志*江南大学 江苏无锡 214122摘要: 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与特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梳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江南大学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情况。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策略,包括整体规划,争取多方力量支持,突出选题特色,多措并举拓宽收集渠道,强化协同合作,加强数字化与标准化工作等。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地方特色文献 文献资源建设中图分类号: G258.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3791(2024)01-0208-05Practice and Strateg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the Library of Jiangn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WANG Qiuyun PENG Qizhi*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Province, 214122 China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llection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service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ibrary of Jiangnan University, probes into the main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cluding planning as a whole, seeking support from multiple sources,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pics, taking multiple measures to expand collection channels, strengthening collaboration, strengthening digit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work, etc.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Local characteristic literature;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resources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是指记录和反映特定时期、特定区域范围内地方自然概况、社会形态、文化教育、生活习俗和历史轨迹的文献资料,包括各种地方出版物、文献资料、视音频资料、画卷、图片等。
加强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以“四乡”菏泽为例

完 整 , 地 方 期 刊 , 括 《 泽 日 报 》 《 丹 晚 报 》 如 包 菏 、牡 、 《 泽 广 播 电 视 报 》 菏 。 近 年 来 , 泽 学 院 图 书 馆 经 过 多 年 坚 持 不 懈 的 菏 努 力 , 初 步 构 建 了 地 方 文 献 藏 书 体 系 , 了 自 己 的 已 有 馆藏特 色 。 1 1 地 方 志 、 鉴 、 史 资料 、 织 史 料 . 年 文 组 地 方 志 是 地 方 文 献 收 录 的 重 点 。地 方 志 称 为 博 物 之 书 , 记 载 地 方 的 百 科 全 书 。 泽 学 院 图 书 馆 现 是 菏 藏 有 明 万 历 年 间 的《 州 志 》清 康 熙 年 间 的 《 野 县 濮 、 巨 志 》 台 湾 出 版 的 《 州 府 菏 泽 县 志 》 清 光 绪 年 间 的 、 曹 、 《 修 菏 泽 县 志 》 清 刘 藻 编 著 的《 州 府 志 》 还 有 新 及 曹 ; 大批 近 2 0年 新 编 的 地 方 志 和 专 业 志 , 及 各 种 地 以 方 年 鉴 、 史 资 料 、 方 组 织 史 等 地 方 文 献 资 料 。 据 文 地 统 计各 种地方 志 、 业 志有 9 专 5种 1 0册 ; 方 年 鉴 4 8 地 0 种 8 5册 ; 方 文 史 资 料 1 7种 2 1册 ; 史 、 织 史 地 5 6 党 组 料 1 2种 2 0册 。 O 3 1 2 有 关 菏 泽 牡 丹 的 资 料 . 菏 泽 被 称 为 牡 丹 之 乡 , 泽 市 牡 丹 栽 培 历 史 悠 菏 久 , 代 已负 盛 名 。蒲 松 龄 在 《 斋 志 异 》 就 有 “ 明 聊 里 曹 州 牡 丹 甲 齐 鲁 ” 说 , 又 有 “中 国 牡 丹 之 乡 ” 称 。 之 后 之 解 放 后 , 别 是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有 历 史 传 统 的 曹 州 特 富 牡 丹 进 入 一 个 全 新 的 发 展 时 期 , 丹 成 为 介 绍 菏 泽 牡 的 名 片 , 存 较 大 的 牡 丹 园 有 “ 州 牡 丹 园 ” 、 百 花 现 曹 “ 园 ”、 古 今 园 ” , 年 吸 引 来 自全 国各 地 上 百 万 的 “ 等 每 游 客 参 观 。菏 泽 学 院 图 书 馆 收 藏 的牡 丹 方 面 的 文 献 比较 多 , 《 花 牡 丹 》 《 泽 牡 丹 志 》《 泽 牡 丹 大 如 国 、菏 、菏 鉴 》 《 色 天 香 曹 州 牡 丹 》 英 文 版 《中 国 牡 丹 品 种 图 、国 、 志》 。 等 1 3 书 画 资料 . 菏 泽 又 被 称 为 书 画 之 乡 , 泽 市 历 史 上 书 画 名 菏 人 众 多 , 代 晁  ̄' 、 昭 己 、 氏 家 庭 、 氏 家 庭 都 宋 I 李 - 2 何 曹 为 书 画 艺 术 留下 了 宝 贵 历 史 遗 产 。群 众 性 的 书 画 热 活 动 近 年 来 发 展 较 快 , 书 画 者 众 多 , 画 热 遍 及 城 习 书 乡 。 州 书 画 院 作 为 全 国地 市 级 最 大 的书 画 院 , 举 曹 已 办 书 画 展 览 2 0多 次 。 菏 泽 学 院 图 书 馆 收 藏 的 书 画 0 方 面 的 资 料 也 很 多 , 《 武 书 画 》 《 州 牡 丹 专 题 如 成 、曹 书画选 》《 、 当代 名 家 书 画 一 曹 州 风 物 图 咏 》 《 乐 书 、伯
浅议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工作

1地 方 文 献 的定 义及 特征 . 地 方 文 献 是 反 映 一 个 地 域 的政 治 、 济 、 化 、 育 、 物 、 物 、 经 文 教 人 事 风 土 人 情 、 风 民 俗 等 各 个 方 面 的 信 息 资 料 , 于 某 一 地 域 的历 史 产 民 属 物 , 有 明 显 的 区 域 性 和 信 息 多 样 性 等 特 征 , 以为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 具 可 促 进 地 方 文 化 建 设 等 方 面 提 供 有 力 的文 献 资料 保 障 , 高 校 图 书 馆 来 说 , 对
实 意 义 , 绕 着 能 为 地 方 政 治 、 济 、 化 提 供 有 参 考 价 值 的 资 料 为 重 围 经 文 点 , 在 校 师 生 做 好 服 务 , 足 他 们 阅 读 需 求 , 是 高 校 图 书 馆 的第 一 为 满 就 11区 域 性 。 方 文 献 的 最 大 特 点 就 在 于 鲜 明的 区域 性 。 分 反 映 要 务, 以地 方 文 献 的 关键 是 做 好 科 学 定 位 。 . 地 充 所 了 当 时 的 地 域 情 况 ,是 研 究 地 方 经 济 和 文 化 建 设 发 展 的 重 要 参 考 资 43培 养 专 业 技 术 队伍 高 校 图 书 馆 要 做 好 地 方 文 献 建 设 工 作 , - 料。 就 必 须 要 培 养 一 支 有 技 术 、 任 心 强 、 吃 苦 、 钻 研 的 专 业 技 术 队 责 能 肯 12史 料 性 。 方 文 献 是 历 史 文 献 系统 的 重 要组 成 部 分 , 献 的 大 伍 , 是做 好 地方 文 献建 设 工作 的 关键 。 可 以 从 以下 几 点 人 手 : 一 , . 地 文 这 第 部 分 内容 具 有 稳 定 性 与 客 观 性 , 有 较 高 的史 料 价 值 与 学 术 价 值 。 具 13时 代 性 。 方 文 献 是 时 代 的产 物 , 映 了一 个 地 域 的 历 史 发 展 . 地 反 轨迹 。 1 . 样 性 。地 方 文 献 的 形 式 多 种 多 样 ,既 有 文 字 的也 有 非 文 字 4多
高校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建设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建设的思考○黄玲文化教育建[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载体,不仅有利于本地区的文化传承,还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设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就加强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意义,以及高校如何加强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的方法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思考2005年,继潍坊学院文化名人馆一、加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现实意义首先,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区的人类文化遗产,能够直接、真实地反映某一地区社会发展的历程。
地方文献的范围很广,只要是与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沿革、风土人情及民间习俗等有关的书籍文物,就是地方文献。
这些书籍文物为考察某一地区的历史与现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保存某一地区的人类文化遗产、传播知识与信息、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补充,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一个图书馆的藏书所具有的地方文化特色。
经济建设的角再次,从社会政治、二、高校图书馆开发与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主要措施束之高阁,不闻不问,而应该做好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为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这是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最终目的。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搞好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1.设立地方文献的特藏书库,同时开辟地方文献的特色阅览室2.培养和组织开发地方文献资源的专业服务队伍和专门研究人员要做好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学术水用,必须有一支具有治学严谨、平较高的专业队伍。
这是搞好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关键。
一方面,图书馆应派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员负责地方文献资源的服务工作,同时要做好地方文献的校勘、辨伪等相关的整理工作。
另一方面,组织专门的研究团队,开展地方文献的课题研究。
根据高校教学科研的特点,图书馆可以和教学部门的相关科研人员联手,共同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建立相关的课题研究,联合攻关,才能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果。
探讨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

Ex lr t no S e il c l i rtr s u c sCo s 'cini po ai f p ca a t au eRe o r e n au t o Lo L e o nUn v ri i est b ais yLirre
 ̄ -Leabharlann T k ia a eHan nNom a i est 嬲 al x m pe r l Unv ri y le a l
好 地 为建 设 国 际旅 游 岛下 的 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建 设服 务 。
关 键 词 : 地 方 高校 ;图 书馆 ;特 色 文献 资 源 :海 南师 范 大 学
中 图 分 类 号 :G2 0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2 8 ( 0 2 1 .01 .3 0 2 1 4 2 1 ) 00 7 0
第2 4卷 第 1 0期 21 0 2年 1 O月
农 业 图 书情 报 学 刊
Vo .4, o 1 1 2 N .0
o C.2 1 t 02
Ju o m ̄ o irr n fr t nSi csnA r utr f ba adI omao c n e i gi l e L y n i e c u
探 讨 高校 图书馆 地 方 特 色 文 献 资 源 建 设
— —
以海 南 师 范 大 学为 例
尤春 花 ,高雯 雯 ,刘 长青 ,王会 华 ,吴坤 玲
( 南 师 范 大 学 图 书馆 ,海 口 5 1 5 ) 海 7 18
摘 要 :作 为 地 方 高校 图 书馆 , 海 南 师 范 大 学 图 书 馆 在 特 色 资 源馆 藏 建设 中 ,应 发 挥 自身信 息 资 源 的 优 势和 特 点 .
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中图分类号 】 2 【 G5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64 68 (09 0 - 0 6 0 17 — 2 72 0 )4 09 - 3
在 社会 、 经济 与文 化不 断 发展 的今天 , 人们 对“ 资源 ” 二字 的重视 程度 远远 大于 任何 一个 时期 。 各种 资源相 继引起 了 国内外各 界人士 的高度 重视 。资源就 是财 富 , 它为 人类所享 用并造 福 于人类 。那 么 , 作 为书刊 文献 等形 式存在 的资源 , 目前 是否 已引起 人们 的关注 ?特别 是能 否引起 具有 收藏 各种 文献信 息 的( 包括 各种地 方文献 ) 级各类 图书馆 同仁们 的高度 重视 ?作 为 图书馆 人在 工作 中一定要 有一双 地方 各
一
、
目前 图书馆地 方 文献资源 建设 工作 中存在 的 问题
目前 , 地方 文献 资源 建设 工作 中 , 然一 些地 区 已经开 展 了这 方面 建设 性 的工作 , 在 虽 但从 普遍 意义
上 讲一直 都存在 着参 差不齐 和诸 多不尽 人意 的地方 。这集 中表现 在一 些地方 政府领 导对 图书馆 文化 资 源 建设工 作 的关 注程度 不 高和各类 图书馆 缺 乏 明确 的收藏 重 点以及 长远 目标 等方面 。
文献“ 眼” 慧 。馆 员们 不仅 要在地 方文献 的搜集 , 理和加 工过程 中具有 敏感性 , 整 要知 晓和关 注这方 面 的
动态 , 更应 该培 养 自己这 方 面 的欣 赏和 鉴别 能力 , 是 图书馆 工作 的性质 和职 责 赋 予 图书馆 人 的责 且 这 任 。由此可见 , 建立和 整合 一个地 方 的地 方文 献资源 及其 建立地 方文 献信 息资料 库, 本地 区特 别是 是对 对本地 区少数 民族文化 的传 承和 保护起 到一 定的积 极作用 ,同时 也可 以很好 的利用 这 些文化 资源 为本 地 的物质 文 明建 设 、 治文 明建设 和为精 神文 明建设 提供更 好 的文 化服务 。 政
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元 等变 化 , 靠这 些 传 统 方 式 已不 能 收集 到尽 可能 仅
多 的文 献 , 因此 , 方 文 献 的 收 集 方法 要 灵 活 多 样 , 地
加 强地 方文 献 资 源 建 设 , 须 首 先 搞 好 地 方 文 必
尽 可能 地拓 宽 收集 渠 道 。如 : 多 珍 贵 的地 方 文 献 许 都散 藏 于 民间 , 要 根 据 历 史 资 料 或 有关 人 士提 供 就
省市 图书馆工 作 人 员进 修 班 讲 稿 中《 方 文 献 的 收 地 集整 理 与使用 》 文 中提 出 : 地 方 文献 是 记 录着 某 一 “
个地 方 自然 、 历史 、 会 现 象 的一 切 文 献 , 括 历 史 社 包
度发 达 , 网上 的地 方 文 献 与 日俱 增 , 且 更 新 很 快 , 而 各大新 闻 网站 、 府 所 属 网 站 及 一些 博 文 都 能 提 供 政 相 当珍 贵的地 方 文献 或 线 索 , 书馆 应 责 成 专 人 做 图
中图分 类号 : 2 8 6 G 5 .
文献标 识 码 :10 6 0 2 1 )4— 0 7— 3
按 照学校 隶 属关 系 的分 类 , 方 高 校 是 指 隶 属 地 于地 方政 府 的院 校 , 与之 对应 的是 部 委 院校 , 隶属 于 国家 各部 委 。地 方 高校 具 有 很 强 的地 域 属 性 , 应 理 为地 方经 济社 会发 展 服务 。而地方 文 献是 某 一特 定
的线 索 , 深入 民间 , 访 调查 , 方 咨 询 , 走 多 以捐 赠 、 购
买 、 印等方 式进 行 收集 。又 如 : 复 随着 网络技 术 的高
献 的收集 工 作 , 这是 必不 可少 的前 提 条件 。
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与建设探析

专业 及办 学 特色 不尽 相 同 , 读 者 对 文 献 的 需求 也不 尽相 同 , 一 些 高 校 图 书 馆 收 集 资 料 盲 目追 求 大 - i N全 , 对 特 色 的 小 而 精 的 地 方文 献有 所忽 略 , 并 造 成 了 一 部 分 与 学 科 无关 的文 献 闲置 浪费 ; ( 2)地 方 文 献 通 常 作为特藏保管 , 一般不对 普通读者 开放 , 加
多不 足 之 处 , 如 馆 藏 图书 目的 不 明确 、 出 现
序言
正 史 及 官 方 资 料 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 校 图 书 机 构 主
要 的收 藏 对 象 , 但 地 方 文 献 是 记 录 当 地 民 族 及 地 方 知 识 的第 一 手 资 料 , 是 了 解 与 研
了 为 收集 而 收 集 的 状 况 , “重 收 藏 轻 利 用 ”
地 方 文 献 在 高 校 中 的 利 用 率 不 高 , 笔 者 认 为 主 要 原 因 有 以 下 三 点 :(1) 各 高 校
各高校 图 书馆在 制 定馆 藏 政策 时 , 应
根 据 学 校 的 专 业 设 置 、 学 科 未 来 发 展 以 及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等 现 实 情 况 , 切 实 考 虑 地 方 文 献 资 料 的 收 集 与 开 发 , 注 重 地 方 特 色 发 展 , 广 采 博 收 。力 争 系 统 、 全 面 的 收
2 0 1 3年 2月
枣 庄 学 院 学 报
J OU RN AL OF Z A OZ HU AN G U NI V E RS ⅡT Y
F e b. 2 0 1 3 V0 1 . 3 0 N0. 1
第3 0卷
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地方文献工作制度建设

公共 图书馆 的地 方文献 工作在《 ( 省 自治区 、 ) 书馆 1作 市 图 二 条例》 和许 多地方 的图书馆法 规及相关文件 中则有 明确 的要
求。《 规程 》 中缺失 了有关 地方文献工作 的规定 , 高校馆 的 使 地方 文献工作无 法可依 , 随意性极 大 , 这也成 为制约高 校馆 地方文献工作持续开展的瓶颈。为此 , 应当修 订《 规程》 增加 , 有关地方文献工作 的规定 , 以保 障高校馆地方文献 工作 的顺
将地方 文献 工作 纳入 高校 馆 的常规 工作 范 围 , 在 第 三章 仅 “ 献资源建设 ” 文 中提 及 要 “ 意 收 藏 本 校 的 以及 与 本 校 有 关 注 的 出 版 物 和 学 术 文献 ” 但 这 远 不 能 涵 盖 地 方 文 献 的 收 藏 范 ,
高校 图书馆开展 地方文献 工作 , 可为学校 的教 学 、 既 科 研 工 作 提 供 丰 富 的地 域 文 献 资 料 , 可 为 地 方 经 济 和社 会 发 又 展 提 供 知 识 信 息 服 务 , 承 和 弘 扬 地 域 文 化 , 进 馆 藏 特 色 传 促
1 是 促 进 高校 图 书馆 利 用地 方 文 献 为 社 会 服 务 的 需 要 . 2 地 方 文 献 是 记 载 特 定 区域 天 、 、 、 、 的 重 要 文 献 , 地 人 事 物
文献特色资源数据库 ” 汕头 大学 图书馆联合本地公共 图书 ;
馆 等 单 位 开 展 了潮 汕 地 方 文 献 资 源 网 的 共 建 共 享 实 践 [ 6 1 。许 多 高 校 图 书 馆 同 仁 积 极 开 展 地 方 文 献 研 究 , 表 了 大 量 论 发
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很有必要 。
的意识 , 的高校馆 地方 文献 工作 流于形式 , 有 效果不佳 。 高校图书馆地方 文献 工作 中之所 以出现这些 问题 , 因 原 是多方面的 , 相关 法规 制度 的缺 失是首要原 因。时至今 日, 但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文化建设的思考——以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例

团队 服务 模 式 、 协 同服 务 模 式[ 2 ] . 我 校 图 书 馆 于 2 0 1 1 年 参与 了 c a l l a三期 特 色数 据 库 项 目“ 武 当 文 化 专题 特 色 数 据 库 ” 建设 , 内容 涵 盖 了 武 当 武
称“ 我校 图 书馆 ” ) 服务 十堰 市 区域文化 建设 为 主 ,
的地方 文化 , 为研 究该 区域 社会 进 步 , 规 划该 区域 文化 与 经济发 展 提供 了详 实 的参 考 和 依 据. 区域
文化繁荣与否 , 事 关 一 个 地 区科 学 发 展 、 和谐 发 展: 从精 神层 面看 , 区域 文化 建设 有 助于 区域文化 发掘、 保 护地 方 文化 遗 产 , 继 承 优 良传 统 文 化 , 丰 富 区域发 展 内涵 ; 丰 富 当 地人 民群 众 的精 神文 化 生活 , 保 障人 民 群众 的文化 权 益 . 从 物 质 层面 看 , 为 区域经 济发 展及企 业 管理 提供 精神 动力 与文化
中共 十八 大 报告 从 全 面建 成 小康 社 会 、 实 现 中华 民族伟 大 复兴 的 战略高度 , 强 调“ 必 须推 动社 会 主义文化 大 发 展 大繁 荣 , 兴 起 社 会 主义 文化 建 设 新 高潮 , 提 高 国家 文化 软实 力 , 发 挥文 化 引领风 尚、 教育人 民 、 服务社 会 、 推动 发展 的作 用” . 可见 , 文 化 已成 为一个 国家 或 地 区经 济发 展 、 社 会 进 步 必 不 可少 的“ 软实力” . 区域 文 化 是 中华 民族 传 统 文 化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深 入研究 、 大力 保 护和 弘扬 区域 文化 , 对建 设 中华 民族 共 有 精 神 家 园具 有 重 要 意义 . 本 文从 区域 文化建设 的重要 意义 着手 , 具 体 案例 以郧 阳师 范 高 等专 科 学 校 图 书 馆 ( 以下 简
论民族高校图书馆加强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

为本地的经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源,同时也是拉动 进行财产登记 。
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三、收集地方 文的原则和方 法
拥
金 : 民族 高较 图书馆加强地方特 色文献资源建设 论
做好网上搜寻工作:利用互联网了解一些非邮发的
网上搜索相关文献 。
民俗、民族风情的欲望,通过这些丰富的馆藏文献使他 内部交流的地方刊物出版发行动态;派专人负责定期在 族的了解,对这个地区文化的认知带向祖国各地。这也
是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地
息 中心 。既可满足本校教学 、科研 的需要 又可 兼顾本地
区的科研、生产、经济建设的需要,对繁荣民族文化教 育事业,增进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文化交流,保护民族
地 区的文化遗产 ,也有积 极的 意义 。我校 教学科 研活动
了。作为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及培养人才的民族高校图书
馆的文献 资 源建设 ,应根 据 馆藏 基础 和 本馆 、本 地 区、 本校的客观需要系统 的收集 和征集 一些地 方文 献 ,逐 步
维普资讯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OURNAL OF K ANGDI ATI NG N ONALT IY
第l 5卷第 2期 2 0 0 6年 4月
V . 5 No 2 Apr2 O o11 . . O6
T A E S C L GE E CH R OL E
文献资源建设是高等院校文献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 于其他图书馆具有部分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康定 民族 之一,也是一所高校得 以存在与发展的重 前提。传统 师专是地处康 巴的唯一 的高等学 府 ,是 培养 、培训 师资 的高校图书馆相对独立与封闭,各馆在文献收藏上主要 人才 的重要基地及 教育科研基 地。学校 提 出的建设 一个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研究

人文历史Human History地方文献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化石,在图书馆管理中通过加强对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加强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来广泛收集,更加妥善、合理地保管地方文献资源,合理的应用地方文献资源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加强对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研究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文献收藏者、文献研究者的重要使命,只有不断加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字建设,根据读者需求来及时地调整图书馆管理方法,才能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促进社会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在一个地区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该地区就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灵魂内涵,地方文化是人们的代代传承下来的。
伴随着现代社会中城市化进程演进,城市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城市的面貌、城市精神价值朝着趋同化的趋势发展。
通过加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将记录城市发展的文献资料进行传承,也使城市文明的发展有迹可循,在穿越历史长河后仍然能够感受城市沧海桑田变化中的掠影与文化积淀。
一、加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重要意义(一)通过资源共享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在生活中对于数字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文化、公共服务、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中都应用了数字化技术。
在图书馆地方资源建设与发展中通过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可以使图书馆的各类查询、推送方式更好地满足图书馆读者的需求。
通过加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能够使读者与图书馆的沟通更加顺畅、及时,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来使地方文献的建设结合时代发展趋势,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地方文献资源的推广途径拓展,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并逐渐在当地形成阅读风尚[1]。
(二)有效地避免地方文献资料损坏地方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地方文化软实力的象征,能够反映出一定时期内地方的历史厚度。
这是因为地方文献资源一般是对当地知识的汇总,在地方文献资料中通常会包含该区域内的河流、资源分布、语言文字、服饰等具体的内容,也包含了当地风俗习惯、思想倾向、文化环境等抽象的内容。
探讨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途径及措施

探讨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途径及措施1 关于地方文献资源1.1 概念解释各异地方文献的概念在国内外目前均尚无定论。
然而从综合观点的解释出发,它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
广义所指的是跟当地有关的一切文献,即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的著述以及本地的出版物;而狭义所指的是内容与地方人士著述和本地的出版物。
1.2 类型丰富多样地方文献的类型具有多种划分方法,按内容可以划分为地方社会科学文献、地方自然科学文献、地方经济文献等,按形式划分包括以下各类:(1)按载体形式分为甲骨地方文献、金石地方文献、手抄地方文献、刻印地方文献、印刷型地方文献、缩微型地方文献、视听型地方文献等。
(2)按文种的形式分为汉文地方文献、少数民族地方文献、外文地方文献等。
(3)按著述形式分为地方志、地方谱谍、地方丛书、地方工具书、地方图录、地方笔记、日记、地方碑志、地方印章、票据和表格、地方信札、地方档案等。
(4)按出版形式分为地方图书、地方连续出版物等。
(5)按时代形式分为古代地方文献、近代地方文献、现代地方文献等。
1.3 意义作用重大地方文献的內容涉猎广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和时代印记,且因多出自地方人士之手,史料详实,数据真实,是特殊而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
发掘地方文献资源,对于搞好地方文献服务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为教学科研提供参考资料,促进科教事业的发展。
(2)为地方各级各部门领导决策和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为地区经济提供重要信息资源,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
(4)为编史修志、文艺创作提供资料及素材,繁荣文化事业。
(5)为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传统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材料,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6)有利于保存地方文献资料,弘扬地区民族文化。
2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2.1 资源建设是基础收藏是利用的基础,省、市、县各级公共图书馆区别于其它类型图书馆的公共性和地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许多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还不尽人意,存在着地方文献收藏缺乏明确目标、入藏量严重不足、完整性和系统性均较差、形不成文献资源优势等问题。
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思考

方 式 对 高 校 图 书 馆 来 说 只 具 借 鉴 意 义 , 不 能 照 搬 照 并
抄 。 共 图 书馆 需 要 收 藏 所 有 涉 及 到 本 地 的地 方 文 献 , 公
为 修 地 方 志 , 地 方 的 经 济 、 化 建 设 提 供 资 料 。 它 的 为 文
络 环 境 下 “以 特 色 参 与 共 享 ”的 现 代 化 图 书 馆 收 藏 原
则 。 方 文 献 由 于 具 有 鲜 明 的地 方 特 色 , 有 在 整 个 藏 地 具 书体 系 中 的 唯 一 性 , 然 就 进 入 了 高 校 图 书 馆 的 收 藏 自
范 围 。 高 等 教 育 体 制 的 改 革 , 高 校 的 地 方 性 大 大 增 使 强 , 地 方 经 济 建 设 服 务 , 所 在 地 方 的 各 种 建 设 服 为 为 务 , 为 高 校 的首 要 任 务 。 及 地 方 性 的 各种 研 究 课 题 成 涉 和 地 方 政 府 下 达 的 、 合 地 方 工 作 的 各 种 教 学 科 研 项 配
— —
式 、 公 共 图书 馆 的 合 作 等 方 面谈 谈 自己 的看 法 。 与
1 地 方 文 献 的 收 集 范 围
高 校 地 方 文 献 的 收集 范 围 是 以 它 的 收 集 目的来 决 定 的 。 一 般 只 需 要 收 集 与 学 校 的 教 学 科 研 密 切 相 关 的 地 方 文 献 资 料 , 需 要 像 公 共 图 书 馆 那 样 收 集 所 有 能 不 收 集 到 的地 方 文 献 资 源 。 现 在 的状 况是 高 校 图 书 馆在 确 定 地 方 文 献 的 收 集 范 围 时 , 大 求 全 , 本 上 囊 括 了 贪 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继潍坊学院文化名人馆落成之际,清代文字学家王筠的后人将王筠收藏的万卷古书捐藏于我院图书馆(藏书除王筠自己的著作外,尚有许多是明清时代的书籍)。
这些古籍极大地丰富了我院图书馆的特藏书库,也成为我院图书馆藏书的一大亮点。
由此,引发了笔者对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现实意义首先,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区的人类文化遗产,能够直接、真实地反映某一地区社会发展的历程。
地方文献的范围很广,只要是与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沿革、风土人情及民间习俗等有关的书籍文物,就是地方文献。
这些书籍文物为考察某一地区的历史与现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保存某一地区的人类文化遗产、传播知识与信息、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地方文献具有区域性、连续性、分散性和稀缺性的特点,这就为其归属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本地区最高学府高校的图书馆恰好可以作为承载地方文献的最大资料库,收藏各种各样的地方文献,并逐步发展成为地方文献的信息中心。
这样,既有助于图书馆保存地方文献典籍和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价值,又有助于高校图书馆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
如,我院可以研究王筠的著作及其藏书为契机,把王筠的藏书作为自己的馆藏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搜集与王筠相关的研究资料,逐步形成王筠研究的文献中心,为所有研究王筠的学者提供文献服务。
由此可见,图书馆征集、收藏地方文献,设置地方文献专藏,不仅有助于完整保存地方文献典籍,而且对本馆的文献资源和文献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补充,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一个图书馆的藏书所具有的地方文化特色。
其次,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地方文献对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和现代文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地方文献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因此为地方高校及本地区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生产活动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如,通过对潍坊古今文化名人的研究,可以总结潍坊地区的文化脉络及其呈现出的文化特色。
甚至可以针对某一文化名人或文化现象作专题研究,形成地区文化热点,如刘墉研究、潍坊风筝文化研究等。
高校的图书馆在利用地方文献从事科研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文献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乡土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再次,从社会政治、经济建设的角度看,地方文献中往往包含着大量的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对地方政治、经济建设具有信息导向和决策功能。
地方文献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其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作用。
地方文献可以作为地方各界人士和有关部门,特别是当地政府部门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理论探索、教育等事业发展与建设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本地区自然条件与资源等,如地方志又被称地区性的“百科全书”。
因此,地方文献在满足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同时,又可兼顾本地区科研生产、经济建设的需要,对于保护本地区文化遗产,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图书馆开发与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主要措施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资源的主要收藏地,不应该仅仅是“藏”,将其束之高阁,不闻不问,而应该做好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为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这是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的最终目的。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搞好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1.设立地方文献的特藏书库,同时开辟地方文献的特色阅览室高校图书馆应设立专门的地方文献特藏书库,由专业人员将搜集到的文献逐一登记,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编排。
这样既方便于用户查找又方便于工作人员管理。
同时,由于地方文献特别是古代的文献资料很稀缺,一般不能外借。
而有些文献的利用率较高,如地方志等。
因此,应设立专门的地方文献阅览室,方便读者查阅资料。
另外,高校开设的文献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文献学课程理论的同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特藏书库,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文献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继承我国文化遗产的传统。
2.培养和组织开发地方文献资源的专业服务队伍和专门研究人员要做好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一支具有治学严谨、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队伍。
这是搞好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关键。
一方面,图书馆应派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员负责地方文献资源的服务工作,同时要做好地方文献的校勘、辨伪等相关的整理工作。
另一方面,组织专门的研究团队,开展地方文献的课题研究。
根据高校教学科研的特点,图书馆可以和教学部门的相关科研人员联手,共同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建立相关的课题研究,联合攻关,才能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果。
3.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加强文献资源的交流、共享如今,网络四通八达,为了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和开发,也为了满足读者对地方文献的网上需求,应该建立高校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建设的思考○黄玲[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载体,不仅有利于本地区的文化传承,还对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就加强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意义,以及高校如何加强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的方法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思考65地方文献资源的信息数据库。
因为,图书馆不可能满足读者的全部要求,也不可能收全所有的地方文献,只有通过网络化建设,使全社会的图书馆连成一个整体,才能实现资源共享。
因此,图书馆可根据自己的馆藏特色,选择有特色的专题,按照一定的类别,将散见于地方文献与专题相关的零星信息汇集起来,建立相关专题的信息数据库,供读者使用。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提供其他馆的馆藏信息。
除了建立地方文献的数据库,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馆际交流、专题研讨会、社会借阅等方式让地方文献最大可能地利用起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甚至可以通过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服务,把作为专有资源的地方文献,作为获取与校际乃至于国际间文化交流的资本,使之成为既不改变其地方文化属性,又成为民族、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赋予其新的存在价值。
总之,高校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必须立足于高校自身的需求和地方社会需求,才能有的放矢,使地方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物尽其用,服务于社会。
搞好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在此,以《四部丛刊征启》中的两句话“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与君共勉。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图书馆261061)对大学生审美心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了解大学生审美心理的生理基础,把握大学生审美心理特点与审美心理倾向,掌握大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规律,以便采用正确的途径与方法,使大学生美育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一、大学生审美心理倾向作为审美主体的大学生,从年龄来说,是生理机能基本成熟的青年期;从知识来说,逐步进入知识的较高层次;从智力的发展来说,思维能力增强。
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完善,使得他们的道德观念日渐明确,志趣性格逐步形成,自我意识日益强烈,有了理想和意志,审美观由不稳定日趋稳定,因而在审美心理方面表现出如下倾向:1.崇拜心理青年人比任何年龄的人都容易为他们所崇拜的人物所领导,大学生也不例外。
崇拜心理影响着大学生,为追随所崇拜的偶像,而竭力在各方面模仿,包括崇拜对象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甚至衣着打扮,行他们之所行,爱他们之所爱。
2.从众心理这是个体跟从群体的行动而行动的一种心理现象,即平时常见的“随大流”、人云亦云。
从众心理在大学生中较为常见,比较多的反映在穿着打扮方面。
3.好奇心理大凡人都有一些好奇心,儿童有好奇心理,老人也有好奇心理,作为青年人的大学生也有好奇心,并显得与儿童、老人的好奇心有所不同。
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没有接触过的客观事物不但有兴趣,而且想方设法去体检,甚至不考虑所仿效的东西是否合乎周围环境,是否适合自己的特点。
4.创新心理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不断求新创造的历史。
审美也是如此,人类的审美活动,不论是客体方面还是主体方面,总是处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之中。
大学生思想最活跃,改变现实的愿望最迫切,对新的东西接受十分迅速。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年代,不论是艺术领域,还是社会生活领域,美的形态、美的观念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给大学生的审美体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5.求异心理从根本上讲,求异也是一种求新。
与求新一样,求异者大都独立意识较强,他们不愿意随波逐流,而常常是别出心裁,与众不同,有时甚至会使人感到有些怪诞。
求异心理导致的后果,一是为大家所接受,容易产生新的时尚,一旦流行开来便又转为一种从众现象;二是由于不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便失去生命力。
6.逆反心理这是与从众心理相反,在一些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下,一些大学生对来自领导、家长、老师或权威的意见、导向,不仅熟视无睹,不闻不问,而且还会反其道而行之。
从主观上来说,存在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大多数独立意识较强或具有孤傲不羁的性格。
二、大学生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是酷爱美、追求美的一代新人,他们有自己喜爱的审美对象、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随着其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生活经验的增多,文化知识的丰富,思想修养的提高,他们的审美心理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1.审美能力提高审美能力是审美主体在一定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要求的指导下,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追求精神上的富有和充实,讲求实际,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求成才,具体表现为思想活跃,独立性强,情感丰富和富于理想,这些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反映出时代的特征。
他们不满意自己美学理论知识的贫乏,不满意自己审美水平低下,努力学习完整、系统的、有价值的美学观念和理论,用不断调整的新的审美标准鉴别一切审美对象,用一切大学生审美心理的特点及审美心理教育的方法○刘继平[摘要]在审美过程中,当代大学生在审美对象的选择、审美方式的确定、审美标准的掌握、审美情感的满足等方面,具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倾向。
尽管是个人的行为,但由于人的审美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在某些时间、某些场合、某些方面,会出现相同的兴趣和爱好。
针对这些倾向和特点,应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审美心理倾向;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教育方法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