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ISA测试看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合集下载

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

幻灯片1非连续性文本解读及备考建议银川市兴庆区教育局教研室王敏幻灯片2一、非连续性文本的由来●“非连续性文本”缘自以PISA即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为代表的素养测评。

作为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实施的一项国际性学生学业成就的比较调查项目,PISA的阅读素养测评认为“阅读素养”就是“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和对书面阅读活动的参与度”。

基于这样的理念,PISA阅读素养测评选用的文本形式分为4种: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混合文本、多重文本。

Company Logo幻灯片3二、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宣传标语、广告词、对联、短信、网络跟帖、建议、辩论词、颁奖词、演讲词、开场白、结束语、串联词、推荐语等构成,这类文本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相关信息的提取、分析、综合处理上。

●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落实在中考中,往往是以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呈现。

宁夏中考在积累中用两到三道试题来呈现。

Company Logo幻灯片4三、课标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述●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与内容中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教材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第四学段(7~9年级)指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Company Logo幻灯片5四、非连续性文本考题再现●(2010·宁夏)下面凤龙这幅字的创作特点有哪些?请写一段鉴赏的话回答这个问题,要求用上独具匠心这个词语。

(字数不超出空格的限制)(4分)Company Logo幻灯片6四、非连续性文本考题再现●(2010·宁夏)请用简明连贯的一句话将下面球讯的内容写在旁(右)边的横线上。

运用“PISA”国际阅读测评,打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门

运用“PISA”国际阅读测评,打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门

运用“PISA”国际阅读测评,打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门作者:杨岸芷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4年第11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出现了一个新概念——“非连续性文本”。

何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类阅读有什么特点,如何叩开这扇阅读的大门,这种种疑惑必定会给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思考,新的挑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PISA”国际阅读素养测评的概念和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根据上面的表述,可以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定义为: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资料,然后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

这种阅读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解释信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源自于“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为代表的素养测评。

作为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组织实施的一项国际性学生学业成就的比较调查项目,2009年该项目将“阅读素养”界定为: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和对书面阅读活动的参与度。

与之相应的阅读素养测评不但考查学生运用文章中的信息的能力,还考查学生运用文章以外的知识的能力,具体为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释文本的能力、对文本内容和结构进行评价的能力。

从上述两者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和“…PISA‟国际阅读素养测评”两者的理念如出一辙,都摈弃了以往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中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的领悟这一传统的文本性阅读的考试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注重阅读能力的迁移,以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解释信息并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语文(心得)之新课标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试之拙见

语文(心得)之新课标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试之拙见

语文论文之新课标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试之拙见新课标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测试之拙见温岭市新河镇中学张春明内容摘要: PISA测试是OECD成员共同开发的国际性教育成果比较、监控项目,其主要针对世界各国15岁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加以测试。

新课程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01年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制订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如今有了2011年修订版正式实施。

PISA项目正式开始于2000年,而新课程标准始于2001年。

比较PISA及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素养方面之异同,特别是2011年新课标中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素养的重视与培养,对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PISA 测试阅读素养非连续文本PISA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缩写为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共同开发的大型国际性教育成果比较、监控项目,是当前最主要的国际教育评价项目之一。

它主要针对15岁(相当于中国义务教育阶段8年级)学生,通过纸笔测试来评估其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三大方面的能力素养,以此推断出他们走上社会后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

PISA测试三年一次,每次测试将某一方面作为主项进行测评(比如2000年测评主项为阅读素养),其他两个方面为辅助测试项。

2009年又回到阅读素养测试这一主项。

2009年4月17日,我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八年级学生上万人参加了PISA测试。

上海大约有5000名在1993年1月1日到1993年12月31日间出生的15岁学生参加了这次以阅读素养为主、数学及科学素养为辅的PISA测试。

这一测试在全国教育界引起轰动,在我市尚未进行,甚至有许多师生前所未闻。

分析PISA阅读测试项目特点,比较其与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方面目标要求,反思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基于PISA测试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PISA测试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 PISA 测试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究【摘要】:基于PISA视角下《课程标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重视,我们应该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内涵进行更深层次地解读,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小结出小学语文课堂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以更好地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

【关键词】:PISA视角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非连续性文本是最早出现在PISA测试中的一种文本形式,它是相对于结构完整、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包括各类图表、各种导览图、实用性说明书等阅读材料。

2019年秋学期,部编版教材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投入使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非连续性文本几乎随处可见,如何去更好地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教学?这是对小学语文老师提出的新挑战。

一、基于PISA测试视角下的非连续性文本的深层解读PISA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简称,它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组织的国际学生以检测评估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应对未来生活能力的测试,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评估,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PISA的研究。

受此影响,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也对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做出了要求:能够阅读较为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文本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但纵观《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它没能对非连续性文本做出具体的定义和相关的解释说明。

在这种没有具体指导精神的前提下,想要去探究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策略,无疑是不够明朗和透彻的。

我们不妨试着在PISA测试的视角下,结合其领域、维度和批判性等鲜活特点,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涵义进行更深层次地解读,也许对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会有更大的帮助。

(一)领域的整合拓展PISA测试包含阅读、数学和科学等三大领域。

Pisa与“非连续性文本”评价

Pisa与“非连续性文本”评价

Pisa与“非连续性文本”评价王勇李光华我们在学习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时,一个十分陌生的术语映入眼帘:“非连续性文本”。

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第四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有谁知道什么文本叫“非连续性文本”?我们随机调查了10多名高中、初中和小学教师,近90%的教师不知道有“非连续性文本”这一说,只有3%的教师较能根据字面简单而勉强地回答这一问题。

这说明,我们在这里讨论“非连续性文本”及教学是必要的。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出自哪里?这是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下简称OECD)发起组织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主要目的是各国协作监控教育成果,测试主要工业化国家15岁的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方面应用其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Pisa阅读框架界定了4种文本类型,即:连续和非连续文本,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

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实际都是由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演变而来。

那么,何谓“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它不是由逻辑或语感严密的段落结构层次构成,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组成,如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

特点是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非连续文本阅读主要要求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等。

而连续文本一般由句子构成,而句子又组成段落,或形成在更大的结构如节、章和书中。

根据连续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目的又可以分为描述、叙述、说明、论证、指导、附加材料等典型的形式。

PIRLS视域下的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制

PIRLS视域下的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制

PIRLS视域下的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制
为了更好地测试学生在PIRLS(国际基础阅读素养评估)视域下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我们需要制定一些试题来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推断能力。

以下是针对小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制:
一、阅读理解
1.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很多家庭都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

人们通常会给孩子们压岁钱,这是一种祝福和祝福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的方式。

很多人也会吃团圆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度一个美好的时光。

问题: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庆祝春节的方式有哪些?
小明的家离学校很远,每天要走很长的路去上学。

有一天,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了一个小狗。

小狗看起来很可怜,躺在路边不动。

小明心疼地抱起小狗,决定带它回家。

问题:小明发现了一个小狗,他会怎么做?
二、推断能力
某个城市的下午天气异常炎热,公园里的树木都凋谢了。

一位老者看到了这一幕,皱起了眉头,他决定给树木浇水。

问题:老者为什么决定给树木浇水?
校长看了一眼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记录,发现有一位学生的记录上写着《三国演义》。

校长赞扬了这位学生,因为他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古代经典文学作品。

问题:校长为什么会赞扬这位学生?。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

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

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一)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

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

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

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

专题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专题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知识帮 专题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源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通常以图画、数据表格、符 号、图解文字等多种方式进行呈现,中间缺少明显的连续性线索,需要经过思考提 炼才能找到相关信息或内在联系的文本形式。在阅读中引入非连续性文本,可以 全面考查考生具有时代特点的、现实社会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并引导考生在学 习过程中阅读多样文本,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 结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也有相关要求 (7—9年级):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方法帮 专题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考点1 内容理解与判断(选择题) 考点2 信息提取与概括 考点3 文体知识 考点4 评价与探究 考点5 图表分析
方法帮 专题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科学》杂志:机器学习究竟将如何影响人类未来的工作?
近几十年来,数字计算机已经改变了几乎所有经济部门的工作,我们正处于一 个更加迅速转变的开始阶段,但关于机器学习对劳动力和经济的影响的认识并未确 定。目前一些工作的一部分适合机器学习,而其他部分还不适合。因而,机器学习 对劳动力和经济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还没有像有人宣称的那样——会迎来“工作的 终结”。
(节选自雷锋网,有删改)
材料二: 学习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智能行为。机器能否像人类一样具有学习能力呢?1956年,美国的
塞缪尔设计了一个下棋程序,该程序具有学习能力,它能在不断对弈中提高自己的棋艺。4年 后,该程序战胜了设计者本人。又过了3年,该程序战胜了美国保持8年不败的冠军。
目前,机器学习已经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如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和手写识别、 生物特征识别、搜索引擎、医学诊断、信用卡欺诈检测、DNA序列测序、证券市场分析和机 器人应用等。

(方法技巧)怎样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方法技巧)怎样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方法技巧)怎样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一种文本样式。

2009年,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非连续性文本”一词进入大众视野。

连续性文本由完整的句子和段落构成,而非连续性文本则由表格、徽标、图片和文字等组成,具有非线性、关联性、直观性、实用性等特点。

PISA测试和语文课程中之所以会出现非连续性文本,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考虑。

在生活中,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我们常常不得不处理含有文字、表格、图片等不同文本样式的文本。

那么,我们该怎样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呢?一发现和理解信息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首先要能够发现文本中的信息且能理解这些信息,而要发现和理解信息,就需要我们仔细地阅读。

1.审标题非连续性文本有的有标题,有的无标题。

对于有标题的文章,一定要先审标题,因为标题往往是对整个文本内容的概括。

有些非连续性文本有多级标题,如《阅读》一文。

对此,都需认真审读。

借助它们,我们不仅能快速把握整个文本的主要内容,还能厘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文章的整体思路。

2.读文字不仅要读文本文字,还要读图解文字。

图解文字是指各类表格、图片、徽标的解说性文字。

对于此类文字,一定要认真、细致地阅读,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图表传递的信息。

如《阅读》一文中图表众多,每个图表都有解说性文字,仔细阅读它们,才能准确把握图表传递的信息。

3.析图表非连续性文本中常常包括表格、徽标、图片等,对这些信息,我们要仔细比对、归纳,才能把握其内容。

二整合和阐释信息通过对标题、文字、图表的分析,我们发现和理解的文本信息是零散的、碎片化的。

为了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认识,就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整合和阐述。

1.整合信息非连续性文本由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信息呈片段式、碎片化。

这些组合在一起的部分看似独立,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

阅读这些文本,需要细心找出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把它们表达的信息整合在一起。

通过整合,信息将由无序到有序,从零散到完整,从表面到核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非连续性文本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

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

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一)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

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

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

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

从PISA测试看课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从PISA测试看课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从PISA测试看课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者:张年东荣维东来源:《语文建设》2013年第05期PISA(Programme for Intem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测试基于终身学习的动态模型进行设计,它的测试包括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领域。

测评试图反映以下问题:(1)学校教学努力的方向以及课程的优势和劣势,是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2)什么样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实践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不利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效果?(3)学校资源的质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评估反映着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和应对未来生活的能力,为此各国均高度重视并加强对PISA的研究。

在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第三学段(5-6年级)的阅读一项中提到“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在第四学段的阅读中提到“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从《课程标准》中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视不难看出,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PISA测试的影响。

但《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对“非连续性文本”作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去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无疑是不清楚、不透彻的。

似乎我们只是从PISA测试中引进了“非连续性文本”的字面意思,便搬到我国的语文学科的语境中来,却没有深刻体会到PISA阅读评价的精髓。

欲想说清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先追溯其来源,然后再澄清两个概念的内涵:一个是PISA中的“阅读”,另一个则是PISA中的“非连续性文本”。

一、PISA测试三大领域的划分PISA把整个测试分为三大领域(阅读、数学、科学)进行,这三大领域是从生活出发,对学生个人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的三维划分,是体现了个人全面发展的一种划分方式。

PISA所分的三大领域比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分科教学和测试的内涵要宽泛得多,它更多的是一种从生活实践出发的综合的视角,把各个学科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分别统摄到阅读、数学和科学这三大领域之下。

非连续性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阅读题及答案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

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

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一)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

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

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

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

PISA阅读素养视角下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研究——以浙江八市近十年语..

PISA阅读素养视角下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研究——以浙江八市近十年语..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概念自正式列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来,教育界对该概念的关注和探讨日益增多。

笔者以浙江八市近十年中考卷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为研究对象,借助PISA阅读素养测试框架对其进行研究,旨在探究语文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的特点以及命题可以探索的方向。

本论文从非连续性文本的语言材料类型和题型两个角度,对浙江八市近十年中考卷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进行分类,分别有图文转换、表文转换、材料探究和单项选择题、复合式选择题、封闭式问答题、简答题、开放式问答题等类型。

根据PISA阅读素养测试框架对浙江八市近十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进行评析。

从文本情境这一维度看,四类情境都有涉及但总体分布不均;从测量目标这一维度看,三类测量目标的试题数量总体分布不均,且“信息定位”类以考查“在文本内获取和检索信息”为主,“理解”类以考查“整合和推断”为主,“评价与反思”类以考查“反思内容和形式”为主。

在上述基础上,本文对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题提出三点思考建议。

选材方面,文本来源要力求多样化,文本内部主题宜互相关联,文本内容宜结合学生阅读兴趣;文本情境方面,情境内容要真实化,情境种类要多样化,情境要与试题密切相关;试题测量目标方面,测量目标的指向要明确,测量目标要体现层次性和综合性。

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继续关注和研究非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希望能够在实践中对二者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PISA阅读素养理论;非连续性文本;试题研究AbstractSince the concept of"non-continuous text"was officially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2011),the educational community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and explored the concept.Based on the non-continuous text reading test in the middle school examination paper of eight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past ten years,the author studies it with the help of the PISA reading literacy test framework,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continuous text reading test questions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 examination and the direction that the proposition can explore.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non-continuous text reading questions in the examination papers of eight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past ten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material type and question type.According to the framework of PISA reading literacy tes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on-continuous text reading test in eight ci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past ten years.From the dimension of text situation,the four kinds of situations are all involved but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is uneven;from the dimension of measurement target,the number of test questions of three kinds of measurement target is unevenly distributed,and the category of "finding information"is mainly to examine"accessing and retrieving information in text",the category of"understanding"is mainly to examine"integration and inference",and the category of"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is mainly to examine "reflective content and form".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on the proposition of non-continuous text reading test in the middle school examination.In terms of material selection,the sources of the text should be diversified,the topics within the text should be related to each other,and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students'interest in reading.The author will continue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study the reading questions of non-continuous text and non-continuous text in the future teaching,hoping to have a deep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wo in practice.Keywords:PISA Reading Literacy Theory;Non-continuous Text;Test Stud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绪论 (1)一研究缘起 (1)二文献综述 (2)三研究内容 (5)四核心概念 (5)五研究方法 (8)第一章浙江八市近十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基本情况述评 (9)第一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分值情况统计分析 (9)一各地试题分值统计 (9)二试题分值数据分析 (12)第二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类型分析 (14)一按语言材料类型分类 (14)二按试题题型分类 (16)第二章浙江八市近十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情境述评 (21)第一节四类情境分布数量及分析 (21)一四类情境的数量统计 (21)二四类情境的数量分析 (23)第二节四类情境的题材分布情况及分析 (25)一个人情境与教育情境的题材分布及分析 (25)二公共情境与职业情境的题材分布及分析 (27)第三章浙江八市近十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测量目标述评 (31)第一节不同测量目标的试题数量和题型分布情况分析 (31)一不同测量目标试题的数量分布 (31)二不同测量目标试题的题型分布 (33)第二节不同层级测量目标的偏重情况分析 (35)一“信息定位”层级以考查“在文本内获取和检索信息”为主 (35)二“理解”层级以考查“整合和生成推理”为主 (36)三“评价和反思”层级以考查“反思内容和形式”为主 (38)第四章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命题的思考 (41)第一节对非连续性文本选材的思考 (41)一文本来源力求多样化 (41)二文本内部主题宜互相关联 (42)三文本内容宜结合学生阅读兴趣 (44)第二节对非连续性文本文本情境的思考 (45)一情境内容真实化 (45)二情境种类多样化 (47)三情境与试题密切相关 (48)第三节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测量目标的思考 (48)一测量目标的指向要明确 (49)二测量目标要体现层次性 (50)三测量目标要体现综合性 (50)结语 (52)参考文献 (53)图索引 (55)表索引 (55)附录A PISA阅读素养测试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样题 (57)附录B浙江八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选编 (59)致谢 (72)绪论一研究缘起“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是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发起的国际比较研究,测评在即将完成义务教育时,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全面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策略;非连续性文本一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钱乃荣着名语言专家2.“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以普通话沟通不成问题,但你若选择这个城市,却不会讲这里的方言,犹如你爱上一个人,却读不懂他她的内心世界,要融入其中,谈何容易”——程乃珊着名作家3.“没有方言的城市是可耻的;”——封新城新周刊执行总编4.“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方言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较量的结果;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敬文东文学博士5.“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陈章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引自互联网请认真阅读以上的摘录,回答以下问题:1、第一则材料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是由什么现象引发的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第二则材料中的学者又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答:2、统观一、二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答:3、如何走出“方言困境”,正确处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关系,有人提出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有人提出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有人提出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说说你的想法,并运用以上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作适当阐述;答:非连续性文本二19分心美,一切皆美记者: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都能适应;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记者: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爱;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一门深入;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记者:在经历5000年未有之变局之后,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记者:对于生在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学正好是容易进入的途径;阅读心美,一切皆美,完成练习:1、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2、结合文章赏析两处划线部分;6分1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2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3、根据文意,请谈谈怎样做才能达到“真正的优雅”;4分4、这篇访谈主要谈了林清玄文学方面的成就和看法,标题却是“心美一切皆美”,你觉得切合全文主旨吗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非连续性文本三给孩子的备忘录我儿:写这个备忘录给你,基于三个原因:一、人生福祸无常,谁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点说好;二、我是你的父亲,有些事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三、这备忘录里记载的,都是我经过惨痛失败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你的成长省不少的冤枉路;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记住的事:一、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怀;在你的一生中,没有谁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要多防备一点;因为,每个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原因,他对你好,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你必须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将对方看作真朋友;二、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的;看透了这一点,将来你身边的人不再要你,或者当你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你也应该明的,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三、生命是短暂的;也许你今日还在浪费生命,明日却发觉生命将远离你了;因此,愈早懂得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就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生命;四、世界上并没有“最爱”这回事,爱情只是一种霎时的感觉,而这感觉绝对会随时日、心境而改变;如果你的所谓最爱离开了你,请耐心地等候,让时光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痛苦就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五、虽然很多成功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是说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谨记六、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的下半辈子,同样,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当你长大到可以独立的时候,我的责任就已经完结;以后,你坐巴士还是奔驰,吃粉丝还是鱼翅,都要自己负责;七、对人要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八、我买了十几二十年的六合彩,还是一穷二白,连三等奖也没有中过;这说明人要发达,还是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相处多久,都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你的爸爸:梁继璋摘自读者请认真阅读以上的摘录,回答以下问题:1、第三段说:“有些事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父亲跟儿子说了哪些事,请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6分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含义深刻,让人回味,请加以赏析;4分①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于寸铁②这说明人要发达,还是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3、如何理解文章划线句“愈早懂得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就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生命”;3分4、文章中说“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要多防备一点;因为,每个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原因,他对你好,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你必须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将对方看作真朋友;”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参考答案:4.现象: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讲甚至听懂绍兴本地话;网友认为的原因:孩子缺少讲绍兴话的环境;绍兴话比较土,外地我人不容易懂或:绍兴话的交流正在减弱;学者的解释:全球化时代,需要用公共语言交流方言的沟通交流价值不断减少,使用方言的机会也就不断减少,因而年轻一代对方言了解的也越来越少;5.1方言里有亲切的乡土情;2方言里蕴含文化;3方言的艺术表现力更强;4方言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特点或:方言是一座城市的根;答出三点即可6.示例:①我同意“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的观点;第一,现代社会讲方言的环境越来越少,如果小的时候不学,长大后方言交流的环境就更少了,学习方言的困难也就更大了;第二,实践证明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从小讲方言的人在经过学校教育后都学会了普通话,因而“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不失为一个学习方言、普通话两不误的好方法;②我同意“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的观点;第一,既然方言交流的环境越来越少,那么在课堂上营造这样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英语学习的环境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主要是课堂;第二,让方言作为教学内容进入课堂还可以学习方言背后的文化,增强我们作为绍兴人的自豪感,是具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③我同意“工作普通话,生活绍兴话”的观点;第一,工作需要与更多的人,包括本地人和外地人, 中国人和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普通话作为公共语言会使交流更便捷更准确;第二,生活中用绍兴话交流,大部分人也都听得懂,而且更加亲切,可以准确表达很多普通话难以表达清楚的意思;④我认为方言和普通话应该顺其自然地发展,我们不应该过多干涉;一种语言在没有使用价值的情况下消亡是自然规律,如果一种方言特别具有文化价值,我们也可以做些保护;但是对于大部分方言来说“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也无需阻挡的;对方言和普通话就应该一视同仁,让语言和语言对话,决定谁更适合在未来世界;7.1文思泉涌,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2小时候苦难经历的磨炼;3勤奋读书,坚持积累;4对欲望不敏感;4分,每点1分8.1运用了夸张的手法1分,极言读书积累的重要性,给人以读书的紧迫感2分;2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的心灵比作天平1分,生动形象的表明了克制欲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性2分;9.克制欲望,让自己的心灵放松、充实;把握不迷失自我,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寄托;10.切合全文主旨1分;这是作者的原话,能表达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2分;文中谈到积累的快乐、克制欲望等,这也说明了“心美一切皆美” 1;文学是心美情深容易进入的途径1分;答不切合,言之成理,理由充分也可11.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总结6点即可,但要分点,不可抄原文,否则就酌情扣分;1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知识”比作“武器”,体现知识的重要性,说明学习读书是必须的;②引用俗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一个人的成功需要自己通过努力,人在很多时候都得靠自己;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13.生命的意义跟长短无关,一个人只有懂得珍惜生命,才会享受生命,而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生命的开始,所以如果你能越早懂得这个道理,生命自然也就越长;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14.认同,因为自古以来就有人心隔肚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的人之前, 有所保留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不认同,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些信任,少些猜忌,这样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3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妥帖;有欠缺酌扣。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及答案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包括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较为复杂的文本,并能够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于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

连续性文本由句子和段落构成,如小说、散文等,而非连续文本则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

如今,图表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并在教学中建立适当的教学策略。

以下是一个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的例子。

在民间的讨论中,有人担心绍兴方言会消失,因为现在的孩子不再会说方言,而是流利地讲普通话和英语。

然而,其他人则认为方言拥有文化和丰富的生活、情感用语,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不能轻易消失。

一些学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方言比普通话更具体,更生动幽默,在文艺表达中更受欢迎。

他们还指出,如果你想要融入一个城市,研究方言也是必要的。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方言的传承和保护,以免失去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完全没有文字的影响,我很喜欢读书,也很喜欢写作。

虽然环境不利,但我坚持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并且不断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

记者:您的作品中,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心美”,您是如何定义“心美”的?XXX:“心美”是一种内心的美,是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世界的认知。

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我认为,只有内心美丽的人才能创造出美丽的作品,也才能享受到生命的美好。

记者:您曾说过,“人生的路很长,但最重要的是要走得有品味”。

您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品味的?XXX:品味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对美的敏感和欣赏。

我常常去欣赏一些艺术作品,比如音乐、绘画、文学等等,这些都能够让我更加了解美的本质和内涵。

此外,我也喜欢旅行,去不同的地方看看不同的风景和人文,这也是一种拓宽视野和培养品味的方式。

概括:XXX认为,坚持写作是慢慢积累的过程,是一种快乐。

XXX的成长经历使他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并且对欲望不敏感。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和答案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和答案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

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

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一)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

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

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

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和答案解析之欧阳法创编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和答案解析之欧阳法创编

非连续性文本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中有明确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

连续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例如小说、散文等,非连续文本包括图表、表格、清单等。

当前,图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不断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机会,在教学中建构适当的教学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一)关于“方言和普通话”的主题阅读一、民间的声音关于“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的讨论帖:1楼: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

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在绍兴土生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

儿子还说,他的同学和他也差不多。

记得我们小时候,连学校老师上课都是方言,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简直就是一门绝活。

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2楼:我女儿在学校讲普通话,在家里也讲普通话,现在很多绍兴话她连听都听不懂了3楼:方言还能活多久?那要看我们还能活多久!4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5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6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7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8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二、学者的言论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