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doc

合集下载

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一、总则特种设备是指危险性较大,使用前须经过安全审查和特殊设备安全技术监测的设备。

为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责任单位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质管理1.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在取得与其所从事特种设备类型相对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之后方可上岗作业。

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由特种设备技术安全监察部门颁发,有效期为五年。

证件到期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须按规定办理证件的更新手续。

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特种设备作业期间,应随身携带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并配戴身份标识。

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规定参加特种设备安全培训,且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

5.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遵守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规程及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严禁违章操作和违反安全规定。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和评价1. 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特种设备作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 考核合格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可获得相应的荣誉称号和奖励。

3. 考核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将进行再培训和考核,达不到要求的将取消其特种设备作业资格。

五、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设立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等工作。

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台账,记录特种设备的基本情况、维保情况、作业人员情况等。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配备合格的特种设备维保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

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

六、特种设备安全检查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随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2.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技术性能、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等方面。

3.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结果应及时报送特种设备技术安全监察部门,并将检查报告保留备案。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3篇)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3篇)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保障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的安全和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从事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包括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第三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

第四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流程。

第五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作纪律,遵守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要求,保持工作秩序。

第六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严禁违规操作、擅自更改设备设置等行为。

第七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主动参加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第八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加强团队合作意识,与其他相关岗位人员积极配合,共同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与稳定。

第九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问题,发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上级。

第二章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十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享有与其岗位职责相对应的权益,有权提出合理的工作要求,参与相关安全生产决策和工作计划的制定。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要求,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和任务分配。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服从上级的指挥和管理,按照规定程序接受监督和检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十三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保守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泄露单位的机密信息。

第十四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自觉参加各类培训和考试,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十五条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违反规定的情况,有权和责任立即报告上级,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工作安全。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模版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模版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运行,维护人身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管理。

第三条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等。

第四条特种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爆破作业等。

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五条特种设备的购买、销售、安装、使用、维护等环节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并进行相应的审核和备案。

第六条特种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合格证,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事故必须依法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第三章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第九条特种作业必须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十条特种作业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应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必须确保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遵守相关安全作业规范,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设备。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必须事先编制作业方案,并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的制定,确保作业的安全可行性。

第四章监督与管理第十三条监督部门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第十四条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进行处罚和追责。

第十五条监督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推动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工作。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运行、维护人身财产安全为目标,为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管理提供了具体的规范。

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性。

同时,监督部门也需加强监督和管理,及时查处违规行为,并推动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特种作业实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实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实操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特种作业实操设备的管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特种作业实操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三、设备的管理1. 统一编号对所有特种作业实操设备进行统一编号,并建立设备档案,将设备名称、型号、技术参数、购置日期、检修记录等信息详细记录在档案中。

2. 资产管理对设备进行资产管理,包括定期盘点、计提折旧、设备报废、闲置设备处置等工作。

3. 定期检修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特种作业实操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安全。

4. 设备更新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技术状态,及时更新、更新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性能。

四、设备的使用1. 使用规定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定正确使用特种作业实操设备,不得超负荷使用,严禁擅自改变设备结构和功能。

2. 设备检查在使用特种作业实操设备前,必须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试运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安全防护使用特种作业实操设备时,必须按照相关安全规定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装备,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穿插人员。

4. 设备维护在使用特种作业实操设备过程中,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维修,维修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五、设备的处置1. 报废流程对于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特种作业实操设备,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上报,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进行设备的处置。

2. 设备处置处置特种作业实操设备可以通过拍卖、回收或者其他方式进行,但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3. 处置记录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对特种作业实操设备的处置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在设备档案中进行备案。

六、设备管理责任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特种作业实操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包括设备的采购、维修、报废、处置等工作。

2.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定和安全规程正确操作特种作业实操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确保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第二条特种作业人员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烟花爆竹、起重、吊装、电梯、无损检测、焊接等作业的人员。

第三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特种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作业。

第四条企业应当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权限,并在特种作业人员达到一定工作年限或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予以提升。

第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企业的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遵守国家有关特种作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六条企业应当定期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职业健康培训,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档案,记录特种作业人员的基本信息、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等相关信息,并进行定期更新。

第三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第八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起重机械、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安装、维修、检测等作业的人员。

第九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特种设备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

第十条企业应当明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权限,并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达到一定工作年限或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后予以提升。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企业的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作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职业健康培训,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档案,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基本信息、特种设备操作证书等相关信息,并进行定期更新。

第四章其他规定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加强对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特种作业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安全生产,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科学管理,依法管理;(三)综合整治,分类管理;(四)责任到人,失职追责。

第四条国家将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分为不同类别进行管理,具体分类和管理办法由国家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条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检查。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并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第二章特种设备管理第七条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第八条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安装、改造、维修、保养、使用和检验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证书或执照。

第九条从事特种设备的生产、安装、改造、维修、保养、使用和检验的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并向执法部门备案。

第十条从事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和使用要求,并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第十一条从事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的检验和鉴定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和鉴定结论。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的安全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三章特种作业管理第十四条特种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处作业、爆破作业、危险化学品作业、射线作业、电焊切割作业等。

第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书或执照。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包括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场(厂)内机动车辆驾驶、锅炉(司炉工;水处理工)、压力容器.气瓶、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及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管理及其它安全监管总局及质检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第三条本制度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公司设备副总是特种设备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第五条生产技术处负责特种设备的基本维护管理及报废的管理。

第六条生产技术处负责联系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

第七条设备所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八条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办理使用证,严禁无证运行。

第九条特种设备的安装、修理、改造、化学清洗必须事先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条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齐全,必须实行定期校验制度,严禁超期使用。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的档案、台帐、检验报告、校验报告及使用证,必须齐全。

设备铭牌、自编号齐全准确,设备铭牌应裸露,且不得涂漆。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液位计、压力表警示标记齐全准确。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必须实行定期检验制度,严禁超期运行。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爆炸、着火、变形、鼓包等,应逐级上报,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第四章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第十五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第十六条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到期时,应提前向安全部门申请复试。

第十七条公司每年制订培训教育计划,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岗位作业人员参加质监部门的取证和换证培训学习。

第十八条对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准许上岗。

第十九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二年复审一次。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局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维护施工生产的正常秩序,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工程局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程局内工程施工生产中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和特种作业的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特种设备是指____第____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生产设备,主要包括:l、起重机械:额定起重量≥1t,且提升高度≥2m的门机、塔机、缆机、龙门吊、吊车、卷扬机、固定扒杆等;2、升降设备(装置):额定起重量≥0.5t的电梯、吊栏、滑模;3、压力容器:气瓶、制冷设备、空压设备及压力管道;4、运输索道;5、锅炉:容积≥30L的承压锅炉;6、其他有关设备;不包括各种机动车辆、铁路机车、船舶和移动施工设备。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建筑安装施工作业。

主要包括:1、电工作业:电气安装、维修、值班。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电焊、气割、气焊。

3、起重机械作业:门式、塔式、桥式、缆索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司机、安装维修;施工升降机、电梯司机、安装维修;卷扬机司机;铁道专用起重机司机;起重指挥、信号、司索等。

4、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场内运输汽车、轨道机车、铲车、叉车、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电机车、翻斗车、农用车等。

5、登高架设及高空悬挂作业:各种排架、平台、栈桥的架设拆除;外墙、坝面清理、装修;悬挂设备安装维修。

6、制冷作业:制冷设备操作、维修。

7、锅炉作业:司炉、维修、水质化验。

8、压力容器操作:空压设备,氧气、乙炔站设备操作维修等。

9、爆破作业:爆破器材运输、储存、加工、使用、销毁等。

10、金属探伤检测作业:射线、超声波探伤。

1l、建筑防水作业。

12、其它有关作业。

不包括国家道路交通机动车辆、铁路机车、船舶驾驶。

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0目的为规范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确保作业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制度。

2.0范围2.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包含厂区内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作业人员和其管理人员;2.2特种作业人员包含厂内作业活动中涉及特种作业目录规定的各类作业的人员。

3.0参考依据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3.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4.0 职责4.1人资部(1)负责对厂内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委外培训工作;(2)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对需要复审和换证的作业人员进行日常监督管理;(3)制定年度委外培训计划并实施。

4.2安环部(1)负责监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情况,监督厂内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2)负责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标准和目录;(3)负责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等。

4.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1)应当按照公司要求及时提出培训需求,按时参加培训并学以致用;(2)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作业安全技术标准;(3)必须持证上岗,未取证、未复审或证件过期严禁从事相关作业;(4)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5)特种设备运行不正常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安全;(6)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

5.0定义5.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的作业人员和其管理人员;5.2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厂内作业种类和工种中涉及特种作业目录规定的各类作业和种类。

包括但不限于电工、焊工(含各类金属焊接、切割作业)、高处作业人员等;5.3从业条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需年满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并满足申请从事的作业种类对身体的特殊要求,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要求。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运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

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一节特种设备分类1. 根据特种设备的类型、用途和工作原理,将特种设备分为以下几类:(1)压力容器类特种设备;(2)锅炉类特种设备;(3)电梯类特种设备;(4)起重机械类特种设备;(5)压力管道类特种设备;(6)客运索道类特种设备;(7)大型游乐设施类特种设备;(8)其他特种设备。

第二节特种设备的验收和注册1. 采购特种设备前,应对设备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测试,确保设备满足国家安全标准要求;2. 特种设备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注册,取得相应的许可证;3. 特种设备的验收和注册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第三节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1. 特种设备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2. 特种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应有专职人员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记录;3. 特种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应定期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节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检测1. 特种设备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验和定期检测,确认设备仍符合安全运行要求;2. 定期检验和定期检测的结果应记录并备案,以备相关部门查阅;3. 定期检验和定期检测的具体要求及周期由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制定。

第五节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处理1.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2. 特种设备事故应及时报告当地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3. 特种设备事故后,应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确认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四章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第一节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和培训1. 执行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定期参加培训,了解和掌握特种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2. 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岗位要求进行体检,确认身体健康状况适合从事特种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和生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操作、检修、维护等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合法合规、科学管理。

第四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岗前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并且定期进行复审。

第五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严格遵守特种设备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六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的部门应当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工作考核,确保其运行作业的安全可靠。

第七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加强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定期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积极参与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

第九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十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维护单位的形象,服从管理,认真履行职责,严守工作纪律。

第二章岗前培训与考核第十一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岗前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应包括:特种设备操作理论、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知识、应急处置等内容。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组织进行,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结果都应有明确的记录。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应由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组织,考核合格者方可颁发相关证书。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复审,以确保其技能水平和业务水平。

第十六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复审合格之前不得擅自进行特种设备作业,违者将受到相应处罚。

第三章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七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反操作程序和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公司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公司设备副总是特种设备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全面负责。

第五条生产技术处负责特种设备的基本维护管理及报废的管理,负责联系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

第六条设备所在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负责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三章作业人员管理第七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年满 18 周岁,且符合相关岗位的身体条件;(二)经体检健康合格,无妨碍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疾病;(三)初中及以上学历;(四)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五)具备相应特种设备的操作资格证书。

第八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一)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二)作业前应进行设备检查,确认设备安全可靠;(三)作业时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用品;(四)作业过程中应保持精神集中,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处理;(五)作业结束后应关闭设备电源,确保设备安全。

第九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四章操作资格证书管理第十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特种设备的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应作业。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有效期为 5 年,过期应重新参加培训和考试。

第十二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在证书有效期内,定期参加复审培训,确保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三条公司应定期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纠正,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三篇)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三篇)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确保特种作业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电梯、锅炉等。

第三条本单位应建立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并将制度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条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五条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应以安全为前提,加强预防性维修和日常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第二章设备管理责任第六条本单位应设立特种作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作业设备的全面管理。

第七条特种作业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一)制定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二)组织特种作业设备的安全运行培训和考核;(三)定期对特种作业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四)组织对特种作业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五)组织特种作业设备的事故调查和整改;(六)建立特种作业设备的档案和管理台账。

第八条特种作业设备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第九条特种作业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考核,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设备操作证,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条特种作业设备的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进行操作、维修或改装。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设备的维修工作应委托正规的专业维修公司进行,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设备的维修记录和维修报告应及时记录并归档,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报告有关部门。

第三章设备管理措施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定期制定特种作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特种作业设备的定期检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设备主要部件的检查和测试;(二)设备润滑、冷却等系统的检查和修理;(三)设备安全装置的检查和测试;(四)设备操作系统的检查和测试;(五)设备电气系统的检查和测试。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保障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特种作业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车辆等。

第三条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提高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特种作业设备的综合管理工作,包括设备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改造、报废等环节。

第六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特种作业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设备档案管理、使用记录、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等。

第七条操作人员负责特种作业设备的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八条保卫部门负责特种作业设备的现场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在安全环境下运行。

第九条设备供应商负责提供合格的特种作业设备,并按照规定进行安装、调试。

第三章设备购置与安装第十条特种作业设备购置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设备性能应当满足生产需求。

第十一条购置特种作业设备应当经过招标或者比选,确保设备质量和价格合理。

第十二条购置的特种作业设备应当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安全技术规范等。

第十三条特种作业设备安装前,应当对安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安装作业安全。

第十四条安装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按照安装技术规范进行安装作业。

第十五条安装完成后,应当进行验收,确保设备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第四章使用与维护第十六条特种作业设备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操作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应当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八条特种作业设备应当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作业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各级单位的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

第三条:特种作业设备是指具有特殊用途的设备,涉及高处作业、爆破作业、起重作业、电梯等。

特种作业设备的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等。

第二章:设备购置和验收第四条:设备购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选型、招投标。

第五条:设备购置时应当明确设备的功能、技术指标、安全要求等,确保设备满足工作要求。

第六条:设备购置后,应当进行验收。

验收主要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检测、质量检验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设备使用第七条: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当进行岗前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安全事项等。

第八条:设备使用时应当遵守使用说明书上的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操作和违规使用。

第九条: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当熟知设备的安全系统和保护装置的运行原理,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第十条: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当及时报告,不得擅自修理或继续使用。

第十一条: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当切断电源、关闭设备,并做好设备的清理和封存工作。

第四章:设备维护保养第十二条:设备维护保养应当按照设备的保养手册和操作规程进行,定期检查、保养设备。

第十三条:设备的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润滑、紧固、更换消耗品等。

保养工作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

第十四条:设备维修工作应当交由经过培训合格的维修人员进行,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行设备维修。

第五章:设备检验检测第十五条:设备的定期检验检测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六条:设备检验检测工作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性检测、安全防护装置检测等。

第十七条:设备检验检测合格后,应当颁发检验证书,由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备案。

第六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八条:设备管理人员应当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设备的使用方法、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操作规程等。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确保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特种作业的安全进行,规范特种设备及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行为,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特种设备的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三、特种设备管理1.特种设备的鉴定与备案(1)特种设备应经过合格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2)鉴定合格后,应备案登记,并如实记录设备的型号、规格、安装地点、制造商、安装日期等信息。

(3)特种设备安装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报告。

2.特种设备的操作要求(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证。

(2)操作人员在操作特种设备时,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3)特种设备操作过程中,应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要求进行,保养记录应详细而真实。

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1)特种设备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进行检验。

(2)检验结论应及时整理和记录,并在设备上明显位置标注检验日期和结论。

4.特种设备的事故与故障处理(1)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2)电气故障、泄漏等紧急情况的处理,应按照设备相关的应急预案进行。

(3)对特种设备的事故和故障应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1.特种作业人员的选拔与培训(1)特种作业人员应根据相关岗位要求进行选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2)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3)特种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1)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岗位上,应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不得违章作业。

(2)特种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保证个人安全,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3篇)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使用的各类特种设备以及从事各类特种作业的人员。

第三条本单位各级领导及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并对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条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管理第五条本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备案,建立设备档案,并定期进行检测、维修、验收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六条特种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技术人员的检查和验收,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安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七条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证书,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严禁无证、无照操作特种设备。

第八条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必须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九条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加强,设备要定期检查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

第三章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第十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条件,持有相应的证书,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工作。

第十一条特种作业人员在从事特种作业工作前必须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掌握特种作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知识。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人员在从事特种作业工作时必须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作业,严禁违章作业和超负荷作业。

第十三条特种作业人员在从事特种作业工作时必须按照作业计划和作业程序进行作业,严禁随意更改作业内容和作业方式。

第十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要求,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做到预防为主,保证作业工作的安全进行。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一)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目的为了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提高本公司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避免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三级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教育、外来人员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训考核要求。

3、职责安全部门应根据各部门、各经营岗位上岗资格条件及培训要求,提出并组织实施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年度培训计划,由总经理批准。

4、内容(一)本单位新进员工必须进行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率应达到100%,培训学时24个学时。

(1)一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8h,其教育内容: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定;2)本单位的性质、经营特点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消防知识及有害气体防护常识;4)职业安全卫生有关知识;5)本单位和同行单位的典型事故教训。

(2)二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8h,其教育内容:1)本单位概况,经营特点,主要设施设备的危险源和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2)本单位安全经营实施细则及各岗位安全上岗规程;3)安全设施、工具、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器材、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等;4)以往的事故教训。

(3)三级安全教育。

由班长或班组安全员负责教育,可采取讲解和实际经营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时间不少于8h,经班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经营服务。

1)本岗位的经营程序及经营特点和安全注意事项;2)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本岗位用电设备、工具的性能和安全装置、安全设施、安全监测、监控仪器的作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方法;4)发现紧急情况时的急救措施及报告方法。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考核情况,要逐级填写在三级安全教育卡片上,建立安全教育档案。

三级安全教育、考核合格,经公司安全部门效果评估后,方可上岗作业。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分配工作,否则由此而发生的事故由分配及接受其工作岗位的部门领导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作业设备管理制度
一、特种作业设备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技术鉴定,定期检查,保证一定的备件储备。

维护保养应采用预防性保养。

购置时必须进行技术论证,档案齐全,确保完好率在95%以上。

1、特种作业设备购置必须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特种作业设备的使用、保养、管理落实到具体人员。

3、特种作业设备严格按规定进行保养。

4、特种作业设备必须符合作业安全要求规定。

5、特种作业设备的关键零件要保持一定的储备。

6、特种作业设备的档案要齐全,图纸、资料、检查和维护记录完整。

二、设备的检查及维修
1、定期检查
(1)每月对特种作业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并做记录。

(2)每半年对闲置,封存特种作业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并做记录。

(3)每年对所有设备检查,鉴定一次,并做记录。

2、设备定期维修
(1)由设备操作者对设备进行使用前和使用后保养。

(2)每季度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按保养规定内容例行保养。

(3)每年按年度维修计划对设备进行维修。

(4)维修保养情况应保持记录。

3、持证上岗
(1)特种作业人员凭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操作,无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得上岗进行操作。

(2)特种作业操作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

兰州服务中心安委会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