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教学设计
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

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涉及第四章《生活中的工具》第二节《工具用处大》。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方法,并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避免在使用工具过程中发生意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及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PPT等。
2. 学具:安全剪刀、胶棒、小锤子、螺丝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安全剪刀、胶棒为例,讲解它们的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工具,讨论其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4. 动手操作(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如用小锤子敲打钉子、用螺丝刀拧螺丝等。
5. 安全教育(5分钟)讲解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伤到自己或他人。
六、板书设计1. 《工具用处大》2. 内容:(1)生活中常见的工具(2)工具的用途(3)正确使用方法(4)安全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找出家中的工具,并记录它们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寻找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并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同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安全教育:在使用工具过程中如何确保幼儿的安全。
3. 动手操作:确保幼儿在操作工具时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4. 作业设计:作业的实践性和互动性,以及答案的合理性和指导性。
《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工具用处大”。
通过学习各种工具的特点及用途,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用途,增强对工具的认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各种工具的用途和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剪刀、钳子、锤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工具模型,供幼儿观察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破损的玩具,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这个玩具坏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修理它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各种工具,讲解它们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如:剪刀:可以用来剪纸、剪线等。
钳子:可以用来夹取东西,如摘掉玩具上的小零件。
锤子:可以用来敲打钉子,固定物品。
3. 随堂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工具模型,让幼儿观察并动手操作,尝试找出工具的正确用途。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找到的工具用途,讨论各种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1. 工具名称及图片:展示各种工具的名称和图片,方便幼儿记忆。
2. 工具用途:列出各种工具的用途,强化幼儿对工具作用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工具,并写上它的用途。
答案示例:(图片:钳子)用途:可以用来夹取东西,如摘掉玩具上的小零件。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用途描述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我家的工具箱”主题活动,让幼儿收集家里常见的工具,并与同伴分享。
(2)组织幼儿参观社区维修店,了解各种工具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二十三节《工具用处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用途,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并能正确使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工具(如锤子、钳子、螺丝刀等)、操作卡片。
2. 学具:每组一套工具模型、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里有哪些工具,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
2. 新课内容(10分钟)(1)教师展示实物工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教师通过操作卡片,讲解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工具。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工具模型和画纸。
(2)让幼儿观察工具模型,并在画纸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工具。
(3)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说说所画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一个简单的工具使用问题,如:“如何用钳子夹起一块小石头?”(2)引导幼儿思考并给出答案。
(3)教师示范正确操作方法,并讲解操作要点。
5. 随堂练习(5分钟)(1)发放操作卡片,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个工具使用任务。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2)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正确使用工具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工具用处大》2. 内容:(1)生活中常见的工具:锤子、钳子、螺丝刀等。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工具用处大》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工具用处大》一、课程概述本次科学课的主题为《工具用处大》,是一节大班教学的优质科学课。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工具的作用、分类和用法,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物品使用时的科学原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课程设计1. 教学目标•知道工具分类和不同的工具的作用;•了解工具的使用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能够将已知工具用于相关场景,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相应的科学原理。
2. 教学内容(1)工具分类介绍工具的分类,包括手工具和机器工具。
手工具包括手持工具和带手柄的工具,机器工具包括手动机器和电动机器。
(2)工具的作用介绍不同种类的工具及其用途,如钳子,榔头,剪刀,螺丝刀等。
(3)工具的使用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了解工具使用的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包括需要使用的工具,注意力集中,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4)工具的科学原理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各种工具的科学原理,例如杠杆原理、浮力原理等。
3.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通过猜谜游戏的形式,告诉学生今天的主题为“工具用处大”,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导入新知识先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工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各种工具的外形和作用,从而认识到工具的分类。
(3)实验探究以“浮力原理”为例,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到浮力与物体的大小和密度有关。
在实验的过程中,穿插说明和操作演示。
(4)巩固与延伸让学生将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随机提几个物品,让学生想一想如何使用工具才能取得该物品,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工具的使用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4. 教学评价通过每节课的小结反思和学生的反馈,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对于没有掌握的内容,需要针对性地进行重复讲解和引导。
三、教学反思此次科学课的主题是融入到社会实践中的,注重学科交叉和实践性。
但是,突出实践性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掌握重点的情况下,还需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辨能力。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更需要注重突出主题,全面展现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教学

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工具用处大”。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工具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锤子、剪刀、钳子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学会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锤子、剪刀、钳子、螺丝刀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型工具、纸张、螺丝、螺母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创设一个实践情景,如修理玩具、剪剪纸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这些活动中需要用到哪些工具?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工具,讲解它们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让幼儿初步了解工具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并尝试使用工具解决问题,如:如何用螺丝刀拧开螺丝?5. 情景再现(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新情景,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工具用处大》2. 板书内容:常见工具:锤子、剪刀、钳子、螺丝刀等工具用途:修理、剪裁、拧紧等使用方法:握、按、拧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有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并尝试用这些工具解决问题。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其他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结构5.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开放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课时《工具用处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工具的用途,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生活中常见工具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途。
2.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发现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常见工具(如锤子、剪刀、扳手、螺丝刀等)、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2. 学具:每组一套工具模型、画纸、画笔、操作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使用工具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工具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展示(10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工具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演示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幼儿观察、思考。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剪刀为例,讲解其用途和使用方法,引导幼儿关注剪刀的安全使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发操作卡片,让幼儿选择正确的工具完成指定任务。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7. 创意实践(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工具,并分享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工具用处大2. 板书内容:工具名称:锤子、剪刀、扳手、螺丝刀等工具用途:敲打、剪裁、拧紧、旋开等注意事项:安全使用,防止受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家里的工具,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2. 答案:工具名称:爸爸的螺丝刀、妈妈的剪刀、爷爷的锤子等工具用途:修理电器、剪裁衣物、敲打钉子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思考、实践,使他们对工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工具用处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工具的用途,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生活中常见工具的名称和用途,能正确使用工具进行简单操作。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品质,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并能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常见工具(如螺丝刀、锤子、剪刀、钳子等)、教学课件、挂图。
学具:每组一套常见工具、操作卡片、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幅修理家具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人在做什么。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中使用工具的经历,引导幼儿关注工具的使用。
2. 教学新课(10分钟)(1)教师出示各种工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通过课件展示,让幼儿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
(3)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工具及其用途。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修理自行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2)教师示范使用工具修理自行车,讲解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操作,让幼儿使用工具进行简单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操作错误。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工具用处大》2. 主要内容:工具名称:螺丝刀、锤子、剪刀、钳子等工具用途:修理家具、自行车、剪裁、拧螺丝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找出家中的工具,并说说它们的用途。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充分参与课堂,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 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难点:让幼儿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工具的图片、实物或模型,如锤子、螺丝刀、胶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工具用处大”,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环节:a. 教师展示各种工具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b. 教师讲解每个工具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工具的作用。
c.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让幼儿观察并学习。
d.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使用工具完成简单的任务。
3. 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幼儿认识到工具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工具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2. 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幼儿对工具用途的理解程度。
3. 家长反馈:教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使用工具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六、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工具:锤子、螺丝刀、胶水、剪刀、尺子等。
2. 了解工具的用途:锤子用于敲打,螺丝刀用于拧紧螺丝,胶水用于粘贴,剪刀用于剪切,尺子用于测量。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展示各种工具的实物或模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工具的形状和用途。
2. 实践操作法:教师引导幼儿亲自动手使用工具,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讨论法: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幼儿的思考和交流。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工具的实物或模型,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认识工具:教师逐一介绍每种工具的名称和用途,让幼儿了解工具的作用。
3. 实践操作: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工具,并指导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工具》,详细内容为: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各种工具的特点和用途,提高他们对工具的认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工具,注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常见工具(如锤子、钳子、螺丝刀等)、图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简单工具(如小锤子、小钳子等)、手工材料(如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参观“小小工具箱”,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工具。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工具,讲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工具,讨论并分享该工具的用途。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使用工具的不当之处。
4. 小组合作(10分钟)(1)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利用工具完成一个简单的小制作。
(2)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1)邀请各小组分享自己的作品,介绍使用工具的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工具名称:锤子、钳子、螺丝刀等2. 工具用途:砸、夹、拧等3. 注意事项: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家里的工具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家里的工具,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锤子:用来敲打物体,如敲钉子。
钳子:用来夹取物体,如夹住螺丝。
螺丝刀:用来拧紧或松开螺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各种工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但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部分幼儿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
《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

《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工具》,详细内容为: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工具。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常见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锤子、螺丝刀、钳子、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工具、操作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画有各种工具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几种常见工具,如锤子、螺丝刀、钳子等,讲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套工具,根据操作卡片上的提示,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学会的工具使用方法,讨论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情景剧表演(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幼儿将所学工具的用途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六、板书设计1. 工具名称:锤子、螺丝刀、钳子、剪刀等。
2. 工具用途:敲打、拧紧、夹取、剪切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工具,并描述它们的用途。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尝试使用工具,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生活技能。
同时,引导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使用工具的安全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
一、教学难点解析1. 理解工具使用方法(1)直观演示:教师以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工具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用途。
(2)操作体验:组织幼儿分组操作,亲身体验使用工具的过程,加深对工具使用方法的理解。
(3)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感受,讨论使用工具的注意事项。
《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教案:《工具用处大》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工具用处大》一章。
该章节主要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展开,包括工具的分类、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工具的作用,培养幼儿对工具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作用;2. 学会正确使用工具,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作用;学会正确使用工具。
难点:了解工具的分类,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工具实物(如锤子、螺丝刀、胶水等);工具图片;PPT课件。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工具箱,内含各种工具模型;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坏了的木偶,向幼儿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让这个木偶重新变得完好无损吗?”引导幼儿思考工具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工具的认识(5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工具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工具的名称。
(2)教师讲解工具的作用,如锤子用来敲打,螺丝刀用来拧紧螺丝等。
3. 工具的使用方法(5分钟)(1)教师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如何正确使用锤子、螺丝刀等。
(2)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工具。
(3)幼儿分组进行实践,尝试修复坏掉的木偶。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工具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工具的名称。
(2)教师提出一个关于工具使用的问题,让幼儿回答。
5. 作业布置(5分钟)(1)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到的工具及其作用。
(2)让幼儿尝试在家中正确使用工具,如帮助家长修理玩具等。
六、板书设计工具的分类:手工工具、电动工具等工具的作用:敲打、拧紧、切割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确操作,注意安全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种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锤子(用来敲打)、螺丝刀(用来拧紧螺丝)、胶水(用来粘贴)2. 请描述一下如何正确使用锤子。
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的教案

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的教案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的教案(精选11篇)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工具,体验和和感知工具与人们的关系。
2.能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常见的工具,用时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1.一篮黄、绿混合的豆子,一篮米,四个装着棉球的小口瓶子,四个掉了螺丝的玩具。
2.收集一些常用的工具,如:榨汁机、鞋刷、老虎钳、打印机、镊子、起子、筛子、漏斗等工具。
3.幻灯片。
4.《幼儿画册》第三册调查表。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个用透明胶带密封的大纸箱,神秘地告诉幼儿:听说某某班的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能干。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大箱的东西想请你们帮帮忙。
都是些什么呢?2.在幼儿期待中,教师努力想徒手打开箱子,但未成功。
教师向幼儿寻求帮助:“谁有好办法能帮老师打开箱子?”引导幼儿回忆相关生活经验。
(可以用小刀、剪子……)3.教师使用小刀打开了箱子,幼儿初步感知工具的作用。
二.发现问题,大胆猜想。
1.教师从箱子里取出一系列材料,请幼儿帮忙完成四个任务:“在三分钟的时间里把黄豆和绿豆分开,把棉球从瓶子中取出,把米装进瓶子,把玩具修好。
”(材料:一篮混合着黄豆、绿豆的豆子,几个装有棉球的小口瓶子,掉了螺丝的几个小玩具以及脱落下来的小部件,小螺丝,一盆大米和一些饮料瓶。
)2.幼儿分小组自由选择一项任务,徒手操作。
3.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没能完成任务?”4.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让我们能比较容易地完成这些任务呢?”三.操作体验,验证猜想。
1.教师逐一出示并介绍:榨汁机、鞋刷、老虎钳、打印机、漏斗、筛子、镊子、起子、塑料小篓子等小工具。
“这些工具中哪一件可以帮助你完成任务?”2.幼儿分组讨论,选择工具。
3.幼儿使用工具操作,记时音乐和上次相同。
四.依据记录,交流分享。
1.请幼儿用记录表记录、交流使用工具的情况。
2.教师和幼儿讨论两次操作的体会和认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工具用处大》一章。
本章节主要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展开,包括工具的分类、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锤子的用法、剪刀的用法、螺丝刀的用法、胶水的用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工具的名称和特点,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工具,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和分享。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各种工具的名称、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工具的实物或模型,如锤子、剪刀、螺丝刀、胶水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工具箱,内含各种工具的模型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木头房子,告诉学生房子坏了,需要修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工具来修理房子。
2. 工具介绍:教师逐一展示各种工具,如锤子、剪刀、螺丝刀、胶水等,引导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3. 工具特点和用法讲解:教师讲解每种工具的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边讲边示范。
4. 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工具使用练习,如用锤子敲敲打打,用剪刀剪剪贴贴,用螺丝刀拧拧转转,用胶水粘粘贴贴等。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有关工具使用的问题,如“怎样用剪刀剪出一个小鸟?”引导学生思考并演示。
6.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关于工具使用的练习题,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
六、板书设计工具名称特点用法锤子剪刀螺丝刀胶水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或身边的工具,了解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用法,并和家长分享。
2. 请学生尝试用学到的工具制作一个小作品,如用剪刀剪出一个动物,用胶水粘贴一幅画等,并拍照留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工具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工具?3. 学生对工具使用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否高涨?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了解学生在家庭中使用工具的情况。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同工具的名称和功能。
2.能够简单地运用这些工具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
3.学习一些日常生活中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本次科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工具的分类学习不同工具的名称和分类,如锤子、螺丝刀等。
2.工具的用处通过观察、实地操作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用法,如锤子用来敲钉子,螺丝刀用来拧螺丝等。
3.工具的制作让幼儿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制作一些手工制品,如剪纸、折纸等,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更好的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方法。
三、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1.观察并认识不同工具的名称和分类。
2.让幼儿发表一下对不同工具的作用和用途的猜测,让幼儿通过猜测与探究来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方法。
3.让幼儿合作讨论并发表一下对制作手工制品的认识和体验。
第二步:探究1.让幼儿在做手工制品的过中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
2.通过不同的实验让幼儿感受到使用不同的工具所带来的不同的功能和效果。
第三步:展示1.让幼儿展示他们所做的手工制品,并介绍他们所使用的一些工具和工具的用法。
2.通过展示,让幼儿在自己所制作的实物中发现不同的工具,并自然而然地发现不同工具的不同用途。
第四步:1.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回答所学的问题和体验所得。
2.让幼儿回答以下问题:–今天你学到了哪些工具?–你发现了不同工具之间的差别和用途吗?–你有哪些关于工具使用方法和技巧的经验?–当你对工具使用不熟练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四、教学反思本次科学活动的课程设计能够让幼儿深入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通过手工制品的制作,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到各种工具的不同用途。
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幼儿集体合作,互相帮助,并通过交流和展示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学习经验。
通过回顾,让幼儿能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关于工具使用方法和技巧。
但是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情况,课程内容需要更加简单易懂、有趣、实践性和安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活动名称: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活动课时:1课时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各种常见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使用工具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工具使用的欲望。
活动准备:1. 各种工具实物或图片,如锤子、螺丝刀、钳子、剪刀等。
2. 工作场景布置,如建筑工地、修理店等。
3. 安全提示标志和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工具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工具的名称。
2. 讲解:教师讲解各种工具的用途,如锤子用于敲打,螺丝刀用于拧紧螺丝等。
3. 实践:教师创设工作场景,让幼儿分组尝试使用工具,如在建筑工地用锤子敲打砖块,修理店用螺丝刀拧紧螺丝等。
4. 总结:教师组织幼儿交流使用工具的心得,引导幼儿认识到工具的用处。
二、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各种工具。
2. 实践操作法:教师创设实践场景,让幼儿亲身体验使用工具的过程。
3. 交流讨论法:教师组织幼儿交流使用工具的心得,促进幼儿相互学习。
三、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使用工具时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提供合适的工具和任务。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工具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2. 搜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听取幼儿对活动的反馈,了解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意愿。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内容1. 认识更多工具:让幼儿继续学习认识更多工具,如扳手、锯子、电钻等。
2. 工具使用场景:让幼儿了解不同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场景。
3. 安全使用工具:教育幼儿在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七、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各种工具的图片,让幼儿认识和学习新工具。
幼儿园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精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工具用处大》,主要内容涵盖了第二章“身边的工具”和第三章“工具的演变”。
通过学习,使幼儿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及其作用,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及其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及其作用。
难点:让幼儿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工具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工具模型,如剪刀、锤子、螺丝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修理玩具,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修理玩具需要哪些工具?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2. 工具的认识与分类(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工具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工具的名称。
然后,让幼儿将工具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类别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3. 工具的使用方法讲解(5分钟)通过视频或实物演示,讲解每种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学具中的工具模型进行简单的制作或修理。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的使用方法。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工具的图标,并标注工具的名称。
在旁边列出工具的作用和特点。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或周围环境中使用的工具,并和家长一起讨论这些工具的名称、作用以及使用方法。
2. 请幼儿尝试使用家里的工具进行一个小制作或修理,记录下过程和成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醒幼儿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发生意外。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尝试制作一个工具箱,将课堂上学习的工具放入其中,并附上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方便幼儿随时复习和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一、活动名称:工具用处大二、活动目标:1. 了解工具的种类及其用途。
2. 能够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3. 培育幼儿的察看本领和动手实践本领,提高细节把控本领。
4. 启发幼儿对于技术的探究和制造意识。
三、活动内容及方法:1. 四个环节:成员介绍、工具探究、制作剪纸、呈现工具用途。
2. 成员介绍:老师介绍本身的工作,引导幼儿说说本身会使用的工具。
3. 工具探究:老师放置不同的工具,引导幼儿们找寻各种工具,并予以其描述和表现机会。
例如:锤子、钉子、剪刀、扳手、尺子等。
4. 制作剪纸:引导幼儿运用上一环节所学,将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拿来,在工具的帮忙下制作剪纸作品。
供应应幼儿不同的剪刀、指甲钳、体积齐全的纸片,要求幼儿用心制作,可以搭配爱好的颜色和图案。
5. 呈现工具用途:幼儿呈现本身的作品,并用语言描述,介绍制作所需的工具用途及其优点。
四、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的反思:1. 活动的准备不充分。
老师未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导致组织过程中有些混乱。
2. 活动内容设计不够细致、完整。
老师需在活动方案中供应更认真的讲解,使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工具相关学问,提高他们的赏识水平。
3. 活动流程可以进一步优化。
对于幼儿的时间和精力的把握,老师足以进行响应性、快捷性的更改和调整。
4. 活动评价和反思还不够充分。
老师在活动后应当积极地反思,并整理出活动内容的细节部分,以便今后能够更加认真地布置课程。
5. 活动对于幼儿的影响良好。
《工具用处大》这个主题使幼儿大大增长了视野、丰富了认知层次,耐性、细致、专注的行为也得以影响,幼儿更简单把握科学学问并践行各种技能。
幼儿园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工具,了解它们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工具的兴趣,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工具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比较不同工具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工具的图片或实物,如锤子、螺丝刀、钳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工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基本环节:a. 教师讲解工具的作用,如锤子用于敲打,螺丝刀用于拧紧螺丝等。
b. 幼儿分组讨论,观察和比较不同工具的特点。
c. 教师引导幼儿操作工具,如用锤子敲打报纸团,用螺丝刀拧紧螺丝等。
3. 巩固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工具分类游戏,加强幼儿对工具的认识。
4. 结束环节: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使用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工具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2.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比较和操作工具的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内容1. 工具的分类:手动工具、电动工具、测量工具等。
2. 工具的安全使用: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工具的作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际操作演示。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工具,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工具的形状和作用。
2. 操作实践法:教师引导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工具,增强实践体验。
3. 游戏教学法:教师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工具知识。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工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基本环节:a. 教师讲解工具的分类,如手动工具、电动工具等。
b. 幼儿分组讨论,观察和比较不同工具的特点。
c. 教师演示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让幼儿了解正确操作工具的注意3. 实践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工具,如用锤子敲打钉子,用螺丝刀拧紧螺丝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工具用处大》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胶水、剪刀等。
2. 了解工具的用途,如修理物品、装饰环境、制作手工艺品等。
3. 学习使用工具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工具及其用途,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使用工具,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工具的图片或实物,如锤子、螺丝刀、胶水、剪刀等。
2. 准备一些损坏的物品,如玩具、衣物等,供幼儿修理。
3. 准备一些制作手工艺品的材料,如纸张、彩笔、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一些损坏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问题?你们知道怎么修理吗?”2. 认识工具:教师展示各种工具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工具的名称。
3. 了解工具用途:教师简要介绍各种工具的用途,如修理物品、装饰环境、制作手工艺品等。
4. 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如修理损坏的物品、制作手工艺品等。
5. 交流分享:教师组织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如认识各种工具及其用途,学会使用工具等。
7. 作业:教师布置一道简单的动手操作题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工具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等。
3. 搜集幼儿在交流分享中的发言,了解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也能有机会接触和使用工具。
2. 组织幼儿园的社区活动,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体验工具的作用。
3. 与相邻班级开展合作活动,让幼儿在团队合作中发挥工具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工具用处大》一章。
本章节主要围绕工具的种类、用途和特点展开,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活动,使幼儿了解各种工具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认识各种常见的工具,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幼儿认识各种常见的工具,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难点:使幼儿能够运用观察、操作和实践的方法,了解工具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工具的图片、实物或模型;教学视频或PPT;操作材料。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段关于工具使用的教学视频或PPT,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视频中出现的工具名称和用途。
如:锤子用来敲打,螺丝刀用来拧螺丝等。
2. 工具认识(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工具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工具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如:锤子有长长的柄和尖尖的头部,用来敲打钉子;螺丝刀有螺旋形的柄和金属头部,用来拧紧螺丝等。
3. 操作实践(5分钟)教师发放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尝试使用工具进行操作。
如:用锤子和钉子组装一个小木屋,用螺丝刀拧紧螺丝等。
4. 创新展示(5分钟)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工具或物品。
如:用纸板制作一个,用泥巴捏出一个城堡等。
六、板书设计工具名称特点用途锤子长长的柄敲打钉子螺丝刀螺旋形的柄拧紧螺丝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常用的工具,了解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并画下来。
答案:略2. 请幼儿思考一下,还有哪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把它画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使幼儿认识了许多常见的工具,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
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接触很多工具(铅笔、橡皮、水果刀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幼儿对工具的认识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工具的具体用途、种类还不是很了解。
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展示各种工具,初步感受工具的种类很多。
2、在观察操作尝试中感知工具的作用很大,发展综合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幼儿收集各种工具。
老师和幼儿到室外寻找特殊的工具。
2、卷笔刀、削苹果机,刨子,开瓶器。
以及相对应的辅助用品。
活动过程:
一、尝试操作使用工具
1、师:“前几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今天让我们就来试试这些工具,看看它们有什么用。
”(幼儿分别操作工具,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二、交流工具使用方法
1、师:“刚刚小朋友都使用这些工具,请你来说说你使用了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
2、幼儿讲述使用过程和方法。
3、教师小结:这些工具有的是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有的是在学习中用到的。
4、师:“桌子上还有一些工具请你看一看,玩一玩,它有什么用?”
5、分类并认识字卡。
师:“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工具,按照不同的用途帮它们分分类。
”(幼儿操作)
师:“你为什么把这些工具都放一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出示字卡:学习工具、生活工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
4、再次分类及巩固。
教师出示有字卡的篓子,请幼儿再次分类。
师:“桌上还有一些工具我请几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名称和用途,并将它们分分类。
(个别幼儿讲述、操作)
5、引导幼儿认识一些特殊工具
师:“老师这还有两样工具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农作工具并认识字卡。
6、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很多的工具它们有学习工具、生活工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农作工具。
还知道了他们各自的用途。
三、总结认知激发探索。
出示锯子,提问幼儿这是什么?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
教育幼儿要爱观察,爱探索,长大发明各种有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