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蜗牛(一)》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以下是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学目标:1.经历有目的的、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述的活动过程。

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可观察的内容。

2.体验研究小动物的乐趣。

3.了解蜗牛的身体特点和蜗牛的食物。

教学准备:1.每组四只蜗牛,四个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一张塑料片。

2.教师准备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图片、食物(香蕉、苹果、菜叶、面包、洋葱、大蒜)。

教学过程:一、引入。

同学们,原来观察过蜗牛吗?这节课中,让这些蜗牛成为我们的朋友,让我们来了解和观察一下蜗牛吧。

二、蜗牛身体的观察。

·1.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蜗牛的身体是怎么样的。

对于蜗牛的身体,我们可以观察什么呢?☆头、腹、尾、壳。

投影出示:放大的蜗牛图,认识蜗牛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怎样观察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顺序、放大镜)3.学生分组观察蜗牛,教师巡视。

4.投影出示蜗牛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三、蜗牛壳的观察。

1.对于蜗牛的壳,你有什么发现?☆壳比较硬。

☆壳上有弯曲的线。

师:这是一条怎样的线?(螺线)☆跟田螺、螺蛳的壳差不多。

2.对于壳上的螺线,我们还可以观察什么?☆螺线旋了几圈?3.讨论:我们怎样数?请学生上台数出一圈。

学生数螺线的圈数。

☆螺线的展开方向。

4.螺线的方向是这样的。

(做动作、图画、语言)师板书:像这样顺时针方向展开的螺线我们称为右旋,逆时针方向展开的螺线我们称为左旋。

·5.你的蜗牛是左旋的还是右旋的?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和现象有螺线出现?出示螺线图。

6.我们一起来画一只蜗牛。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1.为了把蜗牛饲养好,我们经常给蜗牛喂食物,那么你估计蜗牛喜欢吃什么事物呢?为什么这样想?☆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2.刚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估计了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1教材说明:本课教材中的蜗牛主要是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动态的蜗牛,并添画环境。

教学目的: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1、导语: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

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3、新授:(1)讲解怎样画蜗牛。

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

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

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

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

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抬头的;向前爬的;向后爬的;低头的。

(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

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

(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

科学《蜗牛》教案8篇

科学《蜗牛》教案8篇

科学《蜗牛》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活动方案、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activity pla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科学《蜗牛》教案8篇写教案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与家长和同事进行沟通和合作,促进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教案能够提供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科学《蜗牛》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一、教学目标1.认识蜗牛的外部特征。

2.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认识蜗牛的外部特征。

2.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蜗牛模型或图片。

3.实物蜗牛(优先选择活蜗牛)。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用课件播放蜗牛的图片或展示实物蜗牛,让学生观察并简单描述。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蜗牛有什么特殊的地方?(3)引出新课题目:蜗牛的外部特征。

2.学习新课(1)使用课件展示蜗牛的外部特征,强调蜗牛头部、足部、壳和触角。

(2)教师解释蜗牛的每个部分的作用和功能,并与学生互动讨论。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并书写与蜗牛相关的词汇。

3.实践与探究(1)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室内的蜗牛展览区,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

(2)学生分组,轮流观察蜗牛并记录它们的行为。

(3)学生们将观察到的现象和行为进行整理和总结。

(4)学生报告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并交流彼此的发现。

4.巩固与拓展(1)教师对学生进行回顾和巩固,重点强调蜗牛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归纳。

(3)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深化学生对蜗牛的了解。

六、课堂小结(1)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强调学生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

(2)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家附近是否有蜗牛,并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七、板书设计蜗牛的外部特征- 头部- 足部- 壳- 触角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在引入新课时用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新课时通过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实践与探究环节则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课后任务能够整合学生对蜗牛的学习,并能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物多样性的奇妙之处。

科学《蜗牛》教案5篇

科学《蜗牛》教案5篇

科学《蜗牛》教案5篇科学《蜗牛》教案篇1一、设计意图曾看到国外一位教授对他的学生讲过:“你们将来教美术,目的不应该是造就几个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国民,让他们从最平凡的东西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东西创造美;更使他们感受美。

”我觉得,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中,她能激发人们的情绪情感,与学前儿童的认识心理特征和情绪特征完全吻合。

在《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情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因而,我根据季节特征及孩子们生活的经验选择设计了《雨天的蜗牛》。

该活动是融渲染、剪、粘于一体的美术综合活动,在塑造和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认识蜗牛,从而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帮助。

并在此过程中使幼儿认识巩固了空间方位,建立几何形体的概念,发展小肌肉动作进一步培养了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从幼儿发展水平及认识能力出发,我为本活动制订了两条目标: 1、学习用渲染、剪纸、粘贴的方法来表现雨天的蜗牛。

2、感受色彩的美,增强动手能力。

由于在日常美术活动中较多地是进行一种技能或方法的学习,而在本活动中,巧妙地综合了各种美工手段,所以将本活动的重点定于“学习用渲染、剪纸、粘贴的方法来表现雨天的蜗牛”.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潜移默化与暗语引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师讲述、示范引导中使幼儿主动地感受、感觉各手段的运用,使之表现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虽说日常活动中也时常渗透着剪,但这一材料的提供都画有实线或虚线,而在本活动对幼儿的要求更上一层(空白色纸上剪出大、小圆及长方形)。

对幼儿的剪能力又有了新的挑战,因此将“学习在正方形的纸上剪大小不同的圆”定为难点。

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眼神、动作、手势的提示使幼儿了解剪圆的方便方法,并在自己操作中探索、寻求更佳的方法,从而突破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流程本活动主要分二个环节,第一环节以教师示范为主,第二环节在幼儿自主操作,探索创作中展开。

蜗牛(一)-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蜗牛(一)-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蜗牛(一)-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形成观察和发现蜗牛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蜗牛呼吸、移动、觅食等生活特性。

二、教学重点1.蜗牛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观察和发现蜗牛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科学实验认识蜗牛呼吸、移动、觅食等生活特性。

2.学生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发掘科学现象。

四、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实验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引入生活场景,介绍蜗牛的了解情况,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出没情况、形态特征等。

2. 概念及知识点讲解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讲解蜗牛的形态特点、性格等方面的知识点。

3. 实验环节1.学生分小组,进行蜗牛观察实验:分别观察蜗牛的活动时间、行动方式等基本特征。

2.学生参与呼吸实验:通过观察水中的蜗牛是否呼吸和消耗氧气,发现蜗牛呼吸现象。

3.参与蜗牛觅食实验:观察蜗牛对口香糖的反应,了解蜗牛觅食特性。

4. 总结学生小组发表实验结果,展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给予评价和总结。

6. 拓展练习1.向学生介绍蜗牛的分类、分布与生长发育情况。

2.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调查蜗牛的生长环境。

六、教学评估1.学生实验报告。

2.学生口头表述。

3.学生课堂表现。

七、教学反思该节课通过实验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积极发掘、体验蜗牛的生活习性等特性,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并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

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增强了学生自我探究和发现的能力,同时也更好地培养了其实践、探究、发现、创造的能力。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蜗牛(一)》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蜗牛(一)》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五、说教法学法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 学习过程,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蜗牛的身体构造的图片和蜗牛爬行的影像,使学生对蜗牛 的身体各部分的构造、蜗牛到底是怎样运动的,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吸引了学生 的眼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当中,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课堂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了 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思绪活动进入了正轨,学生思路清晰而有条理,发现学生对蜗牛 依然是兴趣盎然、气氛热烈,令我颇为欣慰。
二、说学情
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它行动缓慢,易于观察研究,因 此非常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研究活动。蜗牛身体柔软,身体外面有壳 ,这是学生所熟知的,但除此之外,学生对蜗牛的了解却不多,因为不 曾细致观察过。因此,学生对蜗牛的认知并非一张白纸,学生对蜗牛的 认知是有发展空间的,这就是本课的教学基础。本课教学,将发展学生 观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和能力。
头——尾
有序观察,整体——局部,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把着力点放在“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上,新 的课程标准把认识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采 用了观察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 个和谐、愉悦的环境,学生能够在自主的空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堂课中来, 经历一次“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们认真地去观察,探究、 想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②观察要耐心,要安静;
③看不清楚时,可借助放大镜;
④如实记录发现,可写可画。
7、学生观察蜗牛,记录发现,提出新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 交流和记录情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doc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doc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2.体验研究小动物的乐趣。

3.了解蜗牛的身体特点和蜗牛的食物。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黄瓜、苹果、菜叶、面包或馒头;某些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头之类的。

3.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物体的图片,如海螺壳、盘状的蚊香、旋涡、牵牛花的缠绕茎、葡萄的攀缘茎触须等。

4.准备几个开拓新的观察内容的关于蜗牛壳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观察过蜗牛吗?能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吗?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二、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

1.观察蜗牛的准备。

区分蜗牛的壳和蜗牛的身体,确定蜗牛的身体为本次观察的重点;确定"了解蜗牛的身体,回答'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的问题"为观察目的; 2.提出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的要求: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部。

重点观察头部,观察头部的眼睛、触角和嘴。

3.进行分组或个人的观察活动。

4.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的身体。

尝试按一定顺序,有一定条理,有重点地描述蜗牛身体的特点。

三、蜗牛壳的观察。

1.观察蜗牛壳的讨论。

观察过蜗牛壳吗?蜗牛的壳是怎样的?蜗牛壳的观察会有多少观察内容? 2.蜗牛壳上的螺线的观察和讨论。

蜗牛壳螺线的观察的内容。

螺线形状的观察描述和螺线名称。

螺线旋了几圈?怎么数?螺线的展开方向,左旋和右旋。

3.左旋蜗牛和右旋蜗牛;头发的旋涡;海螺、牵牛花等等自然界的左旋和右旋。

4.从一条螺线的观察内容到蜗牛壳的其他观察内容--提出观察蜗牛壳的新的问题,发现蜗牛壳的更多的观察内容。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1.蜗牛怎样吃食物?观察吃菜叶的蜗牛,观察吃黄瓜的蜗牛。

观察蜗牛的齿舌。

描述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2.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讨论:看看我们为蜗牛准备了几种食物,要想知道蜗牛会在这几种食物中选择哪一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活动:在蜗牛的周围放一些食物,观察蜗牛朝什么方向爬,去吃什么食物。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2.体验讨论小动物的乐趣。

3.了解蜗牛的身体特点和蜗牛的食物。

教学预备:1.每组四只蜗牛,四个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一张塑料片。

2.老师预备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图片、食物(香蕉、苹果、菜叶、面包、洋葱、大蒜)。

教学过程:一、引入。

同学们,原来观看过蜗牛吗?这节课中,让这些蜗牛成为我们的伴侣,让我们来了解和观看一下蜗牛吧。

二、蜗牛身体的观看。

1.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蜗牛的身体是怎么样的。

对于蜗牛的身体,我们可以观看什么呢?☆头、腹、尾、壳。

投影出示:放大的蜗牛图,熟悉蜗牛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怎样观看呢?☆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挨次、放大镜)3.同学分组观看蜗牛,老师巡察。

4.投影出示蜗牛图片,让同学对比图片,根据肯定的挨次,说一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三、蜗牛壳的观看。

1.对于蜗牛的壳,你有什么发觉?☆壳比较硬。

☆壳上有弯曲的线。

师:这是一条怎样的线?(螺线)☆跟田螺、螺蛳的壳差不多。

2.对于壳上的螺线,我们还可以观看什么?☆螺线旋了几圈?3.争论:我们怎样数?请同学上台数出一圈。

同学数螺线的圈数。

☆螺线的绽开方向。

4.螺线的方向是这样的。

(做动作、图画、语言)师板书:像这样顺时针方向绽开的螺线我们称为右旋,逆时针方向绽开的螺线我们称为左旋。

5.你的蜗牛是左旋的还是右旋的?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和现象有螺线消失?出示螺线图。

6.我们一起来画一只蜗牛。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看。

1.为了把蜗牛饲养好,我们常常给蜗牛喂食物,那么你估量蜗牛喜爱吃什么事物呢?为什么这样想?☆同学沟通自己的想法。

2.刚才同学们依据自己的阅历,估量了蜗牛喜爱吃什么食物。

那我们怎样来证明蜗牛喜爱吃这些食物呢,怎样喂这些食物呢?☆老师鼓舞同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观看:蜗牛是怎样发觉食物?蜗牛选择怎样的食物?蜗牛怎样吃食物?3.各组领取食物,同学观看蜗牛吃食物。

4.同学沟通观看到的现象及自己的想法。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能够观察蜗牛,描述蜗牛的外形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课件、幻灯片、蜗牛模型、纸张、铅笔、色彩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和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蜗牛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蜗牛的好奇心。

然后问学生:“你们见过蜗牛吗?它们长什么样子?它们的生活习性是什么?”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Step 2:观察和描述蜗牛(15分钟)将一只蜗牛模型放在教室中央,让学生小组围绕模型观察。

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进行观察,其他同学记录下观察到的蜗牛的外形特征,并给出描述。

观察时间结束后,学生依次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观察结果。

Step 3:课堂探究(10分钟)老师向学生提问:“蜗牛是怎样行走的?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

Step 4:小组合作活动(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份纸张和铅笔。

要求每组选择一个小组成员,这名同学在纸上画出一只蜗牛的形状,然后小组其他成员根据观察到的蜗牛的外形特征,用色彩笔给出具体的描述。

最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修正描述内容。

Step 5:展示和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组画的蜗牛形状和描述贴在黑板上,与全班分享。

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作品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交流和学习。

Step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总结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做出总结。

Step 7: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寻找蜗牛并观察,然后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述蜗牛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小组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和展示分享,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真实的蜗牛和自主绘制蜗牛的形状,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蜗牛的外形特征,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教科版科学三上《蜗牛一》教案 (2)

教科版科学三上《蜗牛一》教案 (2)

教科版科学三上《蜗牛一》教案 (2)一. 教材分析《蜗牛一》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蜗牛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文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蜗牛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但对于蜗牛的认识相对较少。

在生活经验方面,部分学生可能接触过蜗牛,但对其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对蜗牛的基本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蜗牛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蜗牛的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描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图片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蜗牛的特点。

4.实验法:进行蜗牛爬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蜗牛的生活习性。

六. 教学准备1.蜗牛的图片和实物。

2.实验器材:蜗牛、观察箱、计时器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蜗牛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蜗牛爬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蜗牛的生活习性,观察蜗牛的形态特征。

4.巩固(5分钟)讨论:蜗牛的形态特征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帮助蜗牛生活的?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蜗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何关爱蜗牛?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蜗牛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2课 《蜗牛(一)》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2课  《蜗牛(一)》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2课《蜗牛(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通过一次次的亲历活动,学生的科学态度得以端正,科学探究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对学生来说,喜爱动物之情是与生俱来的。

秋天是动物活动频繁的季节,也是观察研究动物的好时机。

学生们在观察大树等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

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熟悉但又没有仔细关注过的小动物。

学生观察的困难在于能否找到蜗牛的身体各部位,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观察蜗牛的爬行状态。

【教学目标】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按照教科书介绍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猜谜语(出示课件)师: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猜个谜语。

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生:蜗牛。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蜗牛。

(板书:蜗牛)(设计说明:用猜谜的形式导入新课既生动有趣又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储备,同时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2.蜗牛的生活环境师:我们每一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一只小蜗牛,哪一位同学愿意来说一下你们在什么地方捕捉到小蜗牛?生:在花坛里,在草丛中。

师:我们捕捉到蜗牛的地方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是充满阳光还是比较黑暗的?生:阴暗、潮湿。

师: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设计说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捕捉蜗牛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初步感知蜗牛的生活习性)二、观察蜗牛的身体1.如何观察师:通过捕捉蜗牛,我们知道它生活在阴暗潮湿。

那么关于蜗牛,你们想要了解什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一)》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主题《蜗牛(一)》,选自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教材通过观察和探究蜗牛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本节课是学生对蜗牛的初步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和探究。

但他们对于蜗牛的了解有限,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蜗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难点:观察和描述蜗牛,以及对蜗牛生活习性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蜗牛,培养观察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蜗牛标本、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观察日记本、画笔、彩泥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蜗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同学们,你们见过蜗牛吗?蜗牛有什么特点?”2.呈现(5分钟)展示蜗牛标本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蜗牛的外形和生活环境。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特点,如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让学生观察蜗牛,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蜗牛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描述错误,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蜗牛为什么能伸出缩进壳里?蜗牛是怎么运动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蜗牛的生活习性。

5.拓展(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蜗牛的了解。

如:“你们在哪里见过蜗牛?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蜗牛三年级教案(共12篇)

蜗牛三年级教案(共12篇)

蜗牛三年级教案〔共12篇〕篇1: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教学目的:科学概念: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别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方法:观察与讲解结合学法: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教学准备】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历和发现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老师讲授:蜗牛睡觉休眠了,它会用黏液膜封住壳口,不再活动。

问2:蜗牛睡觉了怎么让它醒过来?学生答复:轻轻摩擦、轻敲、浇水- 解决:将蜗牛放入水中,蜗牛由于呼吸受到阻碍,就会完毕休眠开场活动,并努力爬出水面。

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多媒体展示4.老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如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5.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结合蜗牛的身体特征和多媒体课件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并提出新的问题,蜗牛能长时间放在水里吗?四、继续观察蜗牛〔多媒体展示,观看视频材料〕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

教科版科学三上《蜗牛一》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蜗牛一》参考教案

蜗牛(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科学课程教材中动物单元的第二课,属于观察事实性学习的内容,属于认识自然事物为中心的一类课。

设计此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经历有目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活动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可观察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小蜗牛有所了解,蜗牛怎样吃东西、怎样运动、怎样选择食物等会让他们很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述小蜗牛,懂得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基本方法,初步的观察、比较、描述能力是学生学习本课的基础。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经历有目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可观察的内容。

知识与技能:按一定顺序观察,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观察描述蜗牛的身体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研究小动物的乐趣,培养珍惜小生命的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蜗牛头部、腹部、尾部和头部的眼睛、触角、嘴的观察。

教学策略:1.以学生自主观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的形式。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观察方法。

3.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研究的兴趣。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观察描述——归纳整理——应用发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蜗牛,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苹果、菜叶、面包、洋葱。

3.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你知道的蜗牛是怎样的?谁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二、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1.同学们,今天就和蜗牛做朋友,先让我们了解它的身体是怎样的,对于它的身体,我们观察它的什么?2.提出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的要求: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部。

重点观察头部及头部的眼睛、触角和嘴。

3.学生进行分组观察活动。

4.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的身体。

尝试按一定顺序,有一定条理,有重点地描述蜗牛身体的特点。

板:头、腹、尾(展示图片)三、蜗牛壳的观察1.对于蜗牛的壳,你有什么发现?(壳较硬、有弯曲的线(板:螺线)、跟田螺的壳差不多。

三年级上册蜗牛教案

三年级上册蜗牛教案

三年级上册蜗牛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蜗牛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蜗牛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蜗牛的生长发育过程。

3. 蜗牛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过程。

2. 帮助学生理解蜗牛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图书、图片和视频资料关于蜗牛的基本信息。

2. 活蜗牛和蜗牛壳等实物。

3. 硬纸板、颜料、画笔等制作蜗牛模型的材料。

4. 实验器材和实验指导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蜗牛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发学生对蜗牛的兴趣。

2. 让学生观察活蜗牛和蜗牛壳,让他们亲身感受蜗牛的特点。

3. 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生长发育过程,并讨论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课时1. 引导学生思考蜗牛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让他们了解蜗牛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

2. 利用实验器材和实验指导书,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蜗牛的行为和影响。

3. 让学生用硬纸板、颜料和画笔等制作蜗牛模型,加深对蜗牛的了解。

第三课时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蜗牛模型,并分享他们对蜗牛的认识和体会。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蜗牛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蜗牛的生存环境。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蜗牛的了解更加全面,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了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地探索和实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

小学教学三年级教案科学上册2.2《蜗牛一》教案新版教科版

小学教学三年级教案科学上册2.2《蜗牛一》教案新版教科版

蜗牛(一)【教课目的】科学看法1、蜗牛的特色表此刻它的运动、身体结构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响,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闪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样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涛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印迹。

过程与方法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察看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仔细的察看。

2、经历对蜗牛进行细节、印迹察看的过程;对蜗牛壳的察看、比较、描绘的过程;对蜗牛运动的察看、研究、设计方案的过程。

3、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依据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察看记录。

感情、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察看研究蜗牛的兴趣;鼓舞学生在课外时间连续察看与研究蜗牛的活动;培育学生认真仔细、脚踏实地地察看态度,做到不打搅、不损害小动物。

【教课要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响等方面的察看活动。

【教课难点】学生察看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察看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课准备】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索、玻璃、饲养槽。

2、与学生同样的但大一号的资料。

【教课过程】一、蜗牛的生活环境课前提晨安排到四周找寻蜗牛,以备上课研究。

1、教师提示学生沟通在哪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环境有什么特色,以及对蜗牛的其余方面的认识。

2、关注:学生捉蜗牛能否损害蜗牛和其余动植物。

3、设计企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察看蜗牛的身体。

1、关于蜗牛我们能够把它分为哪几个部分?(学生边说边指一指)12、我们要察看蜗牛的身体,你准备如何察看?你打算用如何的次序进行呢?组织议论察看蜗牛的身体的次序,议论纪录的方法。

3、出示察看要求:1)用放大镜察看2)挨次察看蜗牛的头部、腹部、尾部、认真察看蜗牛的头部有什么?3)实时记录察看到的内容,能够用绘图的方式。

4、学生疏组察看,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问题。

5、沟通报告,整理察看状况。

关注:学生在察看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察看过程中沟通和记录状况。

设计企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色。

教科版科学三上《蜗牛一》简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蜗牛一》简案

第二课蜗牛(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蜗牛,经历自己感兴趣的实践过程。

2、了解一些有关蜗牛身体及吃食物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
蜗牛身体结构、
【教学难点】:蜗牛怎样吃食物
【教学准备】: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记录笔纸、供蜗牛食用简单的食物、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见到过蜗牛吗?说说蜗牛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

二、观察蜗牛身体
1、分发蜗牛给学生
2、提出按一定顺序来观察蜗牛的身体
3、小组观察、讨论交流
4、尝试描述蜗牛各部分的特点
三、蜗牛壳的观察
1、师述:关于蜗牛壳,你能观察到那些信息呢?引导讨论蜗牛的好处,蜗牛壳上螺线的秘密,蜗牛壳与蜗牛身体的重要关系。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2、提问:蜗牛如何进食,你看到过吗?清学生简单描述一下。

3、验证观察:蜗牛吃食物。

师准备几样食物:要想知道蜗牛会选择哪几样食物,将蜗牛放入食物盒里观察,同时观察它是如何进食的。

4、交流:蜗牛靠什么来吃食物?它最喜欢吃哪些食物?
5、延伸:很远的地方的食物蜗牛发现吗?
五、交流小结
说出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说出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板书设计
蜗牛
身体(头部腹部尾部)壳(螺线左旋右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饲养蜗牛
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3.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4.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最好结合起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同一时间段内完成)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
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来源: .Com]
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蜗牛(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来源:学。科。网]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