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重点区域经济学重点一、简述经济区域的内涵与特点答:(一)经济区域的内涵:经济区域是指一国之内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担负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
(二)经济区域的特点1.经济区域是一个空间范畴,泛指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载体;2.经济区域应具有必要的地域构成要素,是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经济上较为完整的地区;3.经济区域是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赋予了相当权益的经济共同体;4.经济区域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通常按同质性方法和集聚性方法把区域分为同质区和极化区以及基于两者的规划区。
二、简述经济区域的构成要素答:(一)经济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要素在特定区域空间上不断运动聚集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能量的点,一般表现为各级各类城市。
(二)经济腹地:载负着具有内在联系的经济运动,且这些经济运动具有共同指向、共同经济中心的地域范围。
(三)经济网络:经济区域中维系经济中心和经济腹地的联系渠道。
三、简述经济中心的含义答:(一)经济中心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要素在特定区域空间上不断运动聚集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能量的点,一般表现为各级各类城市。
(二)经济中心的意义和作用1.经济中心的意义:经济中心是经济区域区别于自然区和行政区的重要标志。
2.经济中心的作用:集聚作用与扩散作用。
(三)经济中心的空间特征1.经济中心具有层次性(1)不同层次的区域有不同层次的经济中心;(2)同一个城市可以有不同层次的中心地位;(3)特定范围形成不同等级的中心,构成规模等级体系。
2.经济中心具有选择性(1)经济中心必须凝聚相当的经济能量,而且这种能量凝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行政命令的结果;(2)在我国,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常常重叠,这是一种特有的现象。
3.经济中心不是地理中心或几何中心四、什么是同质区与极化区?答:(一)同质区的概念:同质区是指根据区内某些重要因素的一致性和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地域合理规模: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2、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结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
3、区域竞争力:一个区域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发展实力的强弱程度。
4、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网络中的企业、大学、研究结构、政府等网络节点在融入区域创新环境过程中组成的能够促进创新产生的系统。
5、中心城市:在特定区域内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并且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作用的大城市。
6、地区生产专业化:生产在空间上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的生产形式,是区域产业发展经常采取的一种产业配置的形式。
7、区域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保持持续竞争力、发展力所具备的物质、文化、社会环境。
它是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和参加要素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支持、产生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
8、统筹城乡发展:是从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的过程中,国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使城市和乡村相互兼顾,并对农村有所倾斜的二者协调共进的一种策略选择。
9、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0、增长极模式: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
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二、单选题1、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2、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部分)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2,经济区位: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
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3,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4,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5,二元产业结构:就是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同时并存的现象。
6,区域: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的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或异质相关联的地域单位。
7,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8,极化效应:指伴随主导产业或推动型产业在一定地域形成,从而使其它产业在周围地域集中的现象,也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
9,均质区域:根据区域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区域。
10,极化区域:根据若干异质部分在功能上紧密联系进行划分的区域。
11,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
12,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13,区域经济发展: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
第一章导论1.简述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①自然条件的不同:区域差异可以理解为“级差收益”②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的优化配置③生产要素的不均衡分布和不完全流动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①规模经济②聚集经济(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空间成本(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2.区域有什么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特征:地域性;独立性;开放性;综合性。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2010/12/28区域经济学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5分)选择题(15分)判断是非(15分)简答(15分)4小题综合分析(40分)共4大题,要求运用区域经济有关原理,解释经济现象。
☆为理解并记忆,其它主要是理解。
第一章绪论☆基本概念: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学区域:1地球表层的一个部分;人类活动的空间形式;2、一种空间集合体。
按某些性质由人为确定。
经济区域:为便于管理经济活动,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空间范围。
常由一个以上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区域经济学:1、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
2、区域经济学:研究资源(包括要素、市场)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问题。
3、核心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机制、格局、调控)重要知识点:区域经济学的三块基石:1.资源禀赋;2.集中经济;3.运输和通讯成本区域经济学渊源:区位论第二章区位论☆基本概念:区位区位论区位三角形布局指向性中心地区位:人类活动的空间。
区位论: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空间的理论。
包括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和空间经济活动的组合。
区位三角形:工业生产成本最小的区位,即运费最小地点应是原料产地、燃料产地、销售市场的重力中心布局指向性: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业布局所反映出某种特点的倾向。
中心地:区域的中心点,为区域居民提供有中心功能的商品和服务。
重要知识点: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要求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现实农业区位现象。
理论前提:“孤立国”假定、匀质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周围农业以中心城市为市场、农业企业化经营、马车运输,运费受农产品重量和市场距离的影响。
利润导向,运费为主要成本因子:农业生产的利润V=P-(C+T),其中P为农产品价格,C为生产成本,T为运费。
市场距离↗,运费↗,利润↘,直至为02.☆工业区位论的三个区位因子:运输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集聚指向型三种布局指向的企业类型运输指向型产业:主要由运费高低决定某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分原料地和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劳动力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最大时,产业区位选择首选劳动力因素集聚指向型产业:如果集聚所节约的费用大于因离开运费最小或劳动力费用最小的位置所追加的费用,则其区位由集聚因素决定。
区域经济学考试要点
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 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 度。(√)
根据赫希曼非均衡增长理论,政 府投资的重点应是对经济增长带 动作用强劲的制造业。(×)
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在新开发的地区,行政原则起着主 要作用。(×)
根据两个地区的内部的相同性 和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区域的 划分,这种划分方法形成的区域是 系统区。(×)
美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经 验有 地区协调 、法律保障、 市场机制 和规模经营。
Q 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 先考虑的是寻求 运费 的最 低点,其次是 劳动费 的最低 点。 区域定位是区域发展战略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区形象塑 造的首要内容,它包括 区域功 能定位 和 区域形象 定位两 个方面。 区域经济合作的对象是生产 要素,包括资金、技术 、劳力 和 信息 等。 区域经济学形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 艾萨德 和 胡佛 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作出了突 出贡献。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 以归纳为 经济稳定化 、 资 源配置高效化 和分配公平 化。 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中心是 产权安排和交易成本,其特点是 产权安排的 区域合理化 和交 易成本的 区域最小化 。 区域经济资源包括资金、 劳 动力 、技术 和区位资源。 区域开发包括 开发模式构 建 、 产业部门更替 和产业 部门间转移三部分。 区域开发是人类 开发利用 各种资源 、 谋求区域经济增 长 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 发的前提下,各地区实现 相互 促进 、 相互适应 和相互依
从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内容 看,主要包括 工业贸易合 作 、资金合作、劳务合作 和 科学技术合作。
从我国电力生产和电力结构 来看,西部是我国 水力资源 最丰富的地区,中部是我国煤炭 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东部则是我 国 电力工业 最发达的地 区。
区域经济学期末重点
名词解释1.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据的场所。
2.区域经济开发:结合本区域经发展以及地域条件的特点,建立开发战略和发展规划,以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优化。
3.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区域社会综合指标的提高。
4.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
5.扩展效应:发达地区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向周围扩展,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也带动起来的一种效应。
6.大范围的扩展: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全国行政区域城市系统顺序蛙跳式地向广大地区扩展。
7.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8.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享有更优惠政策的地区。
9.基础部门:指那些向城市域外“出口”产品和劳务从而为城市带来收入的部门。
10.关税同盟:统一的外贸税率和实行共同的外贸政策的经济共同体。
判断改错题1.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丰富,具有比较优势,而资金比较紧缺和科技水平较低,具有相对劣势的区域,如果形成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就是比较合理的。
( )ד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改为“自然资源密集和劳动力密集型”2.产品循环说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
()ד产品循环说”改为“雁行形态说”3.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平衡的。
( )ד平衡的”改为“不平衡的”4.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对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或地区存在辐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或地区对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或地区不存在辐射。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考试: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学》第四章考试: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100分)1、经济群落是区域产业的组织形式属于()。
【单选题】(5分)A.宏观B.微观C.中观D.国家正确答案: B2、一般来说,商品经济的发展同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是()。
【单选题】(5分)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相互交织关系D.相互竞争关系正确答案: A3、乘数在数量上等于城市整体部门与城市基础部门之比,在现实中一般用两部门之间的测度指标是()。
【单选题】(5分)A.就业量B.收入量C.产值量D.利税量正确答案: A4、不属于当前我国大城市发展方针的是()。
【单选题】(5分)A.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B.合理发展中等城市与小城市C.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D.促进建制镇的适当集中正确答案: D5、城市的基础部门是指为增加城市收入的产品和劳务部门是在向城市()。
【单选题】(5分)A.外“出口”B.内“进口”C.郊区生产正确答案: A6、出于计算上的需要,计算区位商时一般使用的间接计算是()。
【单选题】(5分)A.就业量指标B.收入量指标C.产值量指标D.利税量指标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区位商是指某区域某行业就业人员数与该区域全部行业就业人员数之比和全国该行业从业人员数与全国所有行业就业人员数之比相处所得的商。
间接使用的是就业量指标,直接使用的是产值量指标。
7、截至,我国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少个? 【单选题】(5分)A.30个B.78个C.156个D.174个正确答案: C8、目前世界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
【单选题】(5分)A.亚太经合组织B.北美自由贸易区C.欧盟D.联合国正确答案: C9、当两个国家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程度密切时,两国的贸易结合度()。
【单选题】(5分)A.小于0B.大于0,小于1C.等于1D.大于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贸易结合度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指标,用来衡量两国在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贸易结合度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1. 区域发展历程区域经济学理论渊源最早可因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论最早可追溯到康提隆、斯密、毕什等讨论运费、距离、运输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其后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得出农产品种类围绕市场呈环带状分布理论化模式。
19世纪80年代,龙哈德提出由原料产地、燃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构成的“区位三角形”。
其后德国地理学家韦伯建立了推理和应用的区位论体系,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的20世纪三十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把区位论由古典学派转换为近代学派,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
经济学家廖什把企业的生产区位与其市场组合起来,并把生产消费放在市场区位中进行研究,到20世纪40年代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现代区位论与之前的相比扩大了研究范围、动态化、进行中长期分析,最终产生了区域经济学。
2. 如何进行区位决策(结合小组作业)选择商圈——考虑因素【市场需求(客流量、销售额、顾客群体)、发展潜力、集聚效应、成本(运输成本、材料费用、租金、劳动力成本)、外部条件(交通条件、竞争者拦截、地理位置)】调研步骤:选定商圈—查阅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实地发放问卷并回收—整理分析调查问卷—撰写实践报告区位概述:历史悠久、四周景区环绕、创意文化商业街、零售业(手工制品)与餐饮业(特色北京小吃)为主、主打北京文化。
3. 判断某地区位选址(参照中心地理论)第一章(非导论)距离中心地远近(是否超过服务范围)4. 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工业园区划分原因举例第二章ppt1)经济特区:深圳1979年7月深圳成为第一批试办经济特区,在对外贸易活动中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享有减免关税等优惠政策,以期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办法、扩大出口、增加就业、拉动国内经济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的特点有:交通方便,靠近港口,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促进海外经济往来;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推行开放政策,并采用减免关税的办法,此外,区内企业享有相当的自主权且特区行政管理机构有权制定因地因时制宜的特区管理条例,使深圳成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相较于内陆大多城市比较发达、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先进。
区域经济学重点
高婷婷区域经济学重点第一章:1、区位论的概念、发展:1)以单个厂商区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2)研究①古典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韦伯、克里斯、廖什区位:厂商生产活动的位置;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的核心问题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单个厂商发展为地区总体经济结构;理论推导转向区域模型;从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不仅考虑生产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到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2、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以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从古典的单个厂商生产组织研究扩展到产业区位分析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和区域经济配置。
3、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1)区域结构2)区域经济活动组织3)区域地域结构及其组成单元4)区际分工与联系5)区域经济政策4、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和层次,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3)科技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选择最佳区域经济模式,提供了最好的区域经济环境;4)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区域经济学(新区域经济观):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5、区域经济(名词):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第二章1、基本概念:区位: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区位决策:决策主体的区位决策过程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2、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绝对优势理论;1)地域分工理论(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相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大国经济的区域发展规律):①无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增长极理论②有时间变量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3)经济增长理论4)现代区域经济理论①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综合发展战略理论②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③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④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与增长极理论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第三章: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合作,相互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部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复习重点
企业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协调或减低风险优势。
(2)为什么要到国外投资?
内部化优势:为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不确定性,将所有权优势转移至国外子公司,而不是转让、出售或租赁给外国企业。
(3)应选择什么样的区位投资?
区位优势:拥有前两项优势的企业,必须从全球角度考虑,充分利用东道国区位优势(包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市场潜力、外资政策等)。
(2)外部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外部效应):分
本地化经济:单一产业集中带来的成本节约
城市化经济:多样化产业集中带来的成本节约
第三节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1.中心地:区域的中心点,为区域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功能。
2.市场区: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3.门槛人口(Threshold population):中心地存在所需最低顾客人数。
4.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三个层面):
(1)不同城市的选择:
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
总体消费能力
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
(2)城市内部某一区域的选择:
服务区和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
竞争企业的量与质
到达该服务设施和路线状况
该区域扩展方向
(3)具体地点的确定:
综合成本
相邻企业基本情况
交通状况
停车场的充足性
第一章绪论
1.区域:地球表面特定范围的空间;人为划定以整体考虑的空间集合体。
2.经济区域及其划分类型:
均质区:按照其内部特征的相似性划分
结节区:按照其功能一体化程度划分
规划区:从政府政策制定的角度划分
3.经济学: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
4.区域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分支;资源要素(包括市场)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区域经济学重点
1.三个理论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不可移动、流动受限)(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空间集中经济,源于规模经济、聚集经济)(3)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储存、运输成本、空间成本)2.新经济地理学的三个命题?如何理解?三个命题: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运输成本(1)收益递增。
由于生产规模的夸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经济规模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2)不完全竞争模型。
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创立的不完全竞争模型,被克鲁格曼引入到区域经济的分析当中,例如,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
(3)运输成本。
假设以保罗·萨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形式存在,即假设只有制成品有运输成本,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中都有一部分丢失了,而不是设计一个单独的运输业的存在。
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一外围模型”。
这个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及其区域经济政策的经济学科。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区位理论2、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开发3、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4、区际经济分工与合作5、区域空间网络结构6、经济区划7、区域经济政策4.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确定主导产业的依据:(1)较高劳动力专门化率,即区位商>2(2)产业规模足够大,区域内增加值比重较大(3)较高产业关联度,能够强力带动区域内部其他产业的发展(4)市场潜力较大,具有实际和潜在巨大需求和高收入弹性(5)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能够合理配置资源,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趋势: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1)区域经济发展初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判断、简答、论述1、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
(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
(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
(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
(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2、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1).需求潜力大。
主导产业的产品应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具有较大量、长期、稳定的需求。
当然首先是针对国内市场。
市场需求是所选择的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
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导产业很快就会衰落。
(2).技术进步快且适用性强。
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特别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所选择的主导部门应当能够集中地体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我国受科技和教育水平的制约,整个产业技术水平还很低,不能过分追求高技术。
我国技术与经济发展本来就有多层次的特点,技术进步也具有不同层次的内涵,并非一定具有最高水平。
所以,我国选择主导产业,必须考虑到技术发展的多层次性和协调性,选择具有启动关联作用的“适用技术”。
(3).部门带动性强。
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它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它应具有较大的前、后向联系和影响,通过这种关联产生对一系列部门的带动与推进作用,并使这些部门派生出对其它部门的进一步促进作用,从而产生经济发展中的连锁反应和加速效应。
(4).就业效果好。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相对过剩,这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另一方面也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因此,我们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这样可以既缓解就业压力,又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利益优势。
(5).有进口替代或出口创汇能力。
虽然我国主导产业应以国内市场作为主体市场,但在开放条件下,还必须具有国际竞争意识,重视国际贸易的作用。
主导产业应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有外向发展潜力,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从而既增加有效供给时间,又可为国家换取外汇。
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还应注意选择那些有一定技术基础,但产品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产业加以重点扶植,尽快实现产品的进口替代,并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转化、创新能力,闯出一条“进口依赖——进口替代——出口创汇”的道路。
3、生命周期理论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生命周期是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是指从产业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
一般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
对一个地区来讲,只有懂得产业生命发展周期,才能了解产业发展规律,针对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产业规划,制定产业政策。
通过对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产业生命周期机制三个方面对产业生命周期进行研究,掌握产业生命周期规律,了解各种因素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影响,正确判断产业所处阶段,认识产业在不同阶段的特征。
才能做出正确的产业战略,区域战略,企业战略,实现真正的产业结构调整。
能否抓住产业生命周期规律是一国经济能否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
4、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是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期性、决定全局的谋划和规划。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发展战略是关注城市中整体和长远发展影响的问题,进行重大、全局、决定性意义的规划。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分析初步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市为纽带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尽管如此,但是由于中国工业化刚刚起步,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准仍有较大的差距。
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处于由初期起步阶段向中期加速发展阶段转换的时期,伴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的发展也必将与世界性潮流接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1. 城市化水平较低。
2. 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分布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带,东中西三大地带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在城市化发展上亦呈现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3.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仍然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滞后使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4.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过剩,就业不足问题在一段较长时间仍将困扰着我国。
城市对劳动力需求增长幅度相对减缓,城市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1. 提高和完善大城市,同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就业潜力巨大、对城市人口增长贡献率大、容纳农民的成本相对较低、比小城镇节约土地,在资金、人才、信息、交通、市场、管理、效率等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
2.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在我国的城镇体系中处于中间环节,起到了联系大城市和小城镇的作用;中小城市点多面广,承上启下,联系广泛,规模适中,因此,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对缓解大城市人口和承载压力及促进小城镇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促进区域城市化发展,城市的集聚效应不仅在于城市的规模,更重要的在于城市的区域联系。
加强中心城市的改造与扩展,建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
如此才能最终实现中国城市化的目标。
5、述梯度开发理论模式及在中国的应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领域适用广泛的一种学说。
其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经济技术梯度差异的国家或地区由高至低的产业梯度转移现象,为了争取发展中的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必然会加速自己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
我国区域间产业联系与发展存在产业由东南沿海向东北和北部沿海向中向西进行逐级升级转移承接!的现象,通过采用不同模式的产业转移,东南沿海乃至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可以为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腾出空间,加速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成为我国制造业的领头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区域资源共享,区域经济协调,尽量使整个国民经济均衡、持续、健康发展。
6、举例说明区域分布的模式有哪些模式有四种,金字塔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就是以特大城市上海为核心,周围的中小城市以不同距离围绕上海呈环状集中分布。
多核型,多核型城市体系的特点是区域内的核心城市有多个,他们的规模、引力和影响范围相当,共同对区域内的其他中小城市发挥空间作用,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就是代表。
网络型,珠江三角洲内核心城市深圳,广州,香港的性质和规模相近,彼此作用难分高低;这三个城市之间以及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密切。
带状型,就像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沿长江沿岸,形成的在空间上一字排列、首尾衔接的带状结构城市体系。
7、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内容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应生产那些能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
要素禀赋论认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两个前提条件是: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配置不一样。
8、产业布局指向的标准产业布局指向是指产业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的作用下,产业布局所反映出某种特点的倾向。
可以分为能源指向,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劳动力指向,自由指向。
现代区位理论中对产业布局指向的标准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和聚集效益。
现代产业布局既是一个市场均衡问题,又是一个区域均衡问题,实质上是成本均衡问题。
无论是古典的区位理论还是现代区位理论,距离以及由距离所造成的运输费用,始终是布局指向的关注与关键所在。
现实中具体区位的选择是将上述三个方面标准与区域总体发展的要求结合,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做出产业布局的最终选择。
9、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内容核心观点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不具备全面发展的资本和资源,均衡发展是行不通的,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或区域,以此带动和扩大其他产业或区域经济的发展。
非均衡发展主张首先发展一类或几类有带动性部门,通过这几个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按发展阶段的适用性,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倒“U”型理论为代表。
10、梳理古典区位论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和市场区位论,主要是由德国经济学家创立和逐步完成的。
19世纪初由德国经济学家屠能奠基,经过韦伯较为系统的研究,克里斯泰勒和廖什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区位理论是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各个具体企业微观的区位选择为主要研究对象理论。
(1)农业区位论:冯·杜能1826年撰写了名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
在该书中,杜能认为,在这些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先是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
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2)工业区位论: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要求人们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
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问题。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ber,1909)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所,即生产费用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的地点。
区位三原则:运输、劳动力、集聚。
杜能和韦伯主要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对象,进行静态的、微观的研究,而且成本-效益分析为主,形成了区位理论的成本学派。
(3)城市区位论:1933年,克里斯泰勒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将区位理论扩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场研究,建立了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三原则:市场、交通、行政中心地区位理论(多中心网络结构)理论,利润最大化为标准的市场区理论,从单纯生产扩大到市场,从单个厂商扩大到整个产业从区位到区域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向:增长极理论、累积因果理论、核心——外围模型、区域发展的政策干预。
(4)市场区位论:在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勒施在1939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将利润原则应用于区位研究,并从宏观的一般均衡角度考察工业区位问题,建立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业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论。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将区位研究与贸易和区域分工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般区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