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变形缝2级交底

合集下载

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改建铁路成都至昆明扩能改造工程米易至攀枝花段垭口隧道出口施工技术交底编制:复核:接收:编制单位:中国路桥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MPZQ-2 标工程经理部二 0 一四年七月十日三级技术交底记录施工单位 :中国路桥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MPZQ-2工程经理部2021 年 7 月 10 日工 S35表 01工程名称垭口出口分局部项工程施工缝技术员交底内容:明确垭口隧道出口防水层施工作业的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标准隧道衬砌施工作业。

一、交底说明本交底适用于垭口隧道出口暗施工缝防水施工。

二、技术参数〔1〕隧道衬砌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按 2 道计列,贯穿整条隧道;拱墙环向施工缝采取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按 10m一道计列;仰拱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按 10m一道计列;沟槽分段施工接头处于水沟周边设一道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防水处理,按左右侧纵向洞身方向每10m各计列一道;变形缝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止水带 +聚乙烯泡沫塑料板 +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嵌缝材料进行防水处理,变形缝里程详见桐梓林隧道设计图。

〔2〕变形缝宽度 2cm。

三、施工工艺流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工艺流程图四、施工方法及考前须知(1)止水带施工:(1〕止水带〔条〕的设置类型:隧道衬砌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遇水膨胀止水条;隧道衬砌环向施工缝〔包括仰拱及底板出环向施工缝〕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沟槽分段施工接头处于水沟周边采用一道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防水处理;变形缝处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止水带 +嵌缝材料〔聚硫密封膏〕。

环向施工缝布置如图 1 所示,纵向施工缝布置如图 2 所示,变形缝布置如图 3 所示。

图 1 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示意图图2纵向施工缝防水构造示意图图 3 变形缝防水构造示意图〔 2〕中埋式止水带的定位安装: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线重合。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8-2011

《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中,防水材料施工环境气温条件: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冷粘法、自粘法不低于5℃,热熔法不低于-10℃;有机防水涂料:溶剂型-5~35℃,反应型、溶乳型5~35℃。

《GB50208-2011》主体结构防水工程和细部构造防水工程应按结构层、变形缝或后浇带等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GB50208-2011》地下建筑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适用于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地下混凝土结构。

不适用于环境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

《GB50208-2011》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经试验确定。

《GB50208-2011》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其含气量宜控制在3%~5%。

《GB50208-2011》地下建筑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mm~14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GB50208-2011》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控制,泵送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GB50208-2011》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后制作,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GB50208-2011》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采取材料选择、温度控制、保温保湿等技术措施。

在设计许可的情况下,掺粉煤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龄期宜为60d或90d。

《GB50208-2011》地下建筑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分项工程检验批的抽样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 处。

变形缝及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变形缝及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变形缝及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1. 变形缝施工技术交底1.1 定义变形缝是指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中,由于温度变化、材料收缩、荷载作用等原因,使结构产生变形,从而在某些部位形成的缝隙。

1.2 施工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了解变形缝的设置位置、尺寸、构造要求等。

2.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1.3 施工工艺1.清理缝隙:将变形缝内的杂物、油污、水分等清理干净,确保缝隙干燥、整洁。

2.安装填充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如橡胶条、泡沫条等,填充变形缝。

3.铺设防水层:在填充材料上铺设防水层,确保防水层覆盖缝隙,并与两侧结构牢固粘结。

4.施工面层:在防水层上施工面层,如混凝土、沥青等,确保面层与两侧结构平齐。

1.4 质量控制1.检查缝隙清理情况,确保干燥、整洁。

2.检查填充材料安装是否牢固、均匀。

3.检查防水层铺设是否完整、无破损。

4.检查面层施工是否平整、光滑。

2. 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2.1 定义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而在某些部位设置的缝隙。

2.2 施工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了解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尺寸、构造要求等。

2.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3 施工工艺1.清理缝隙:将施工缝内的杂物、油污、水分等清理干净,确保缝隙干燥、整洁。

2.安装模板: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施工缝的模板,确保模板牢固、平整。

3.浇筑混凝土: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振捣质量。

4.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4 质量控制1.检查缝隙清理情况,确保干燥、整洁。

2.检查模板安装是否牢固、平整。

3.检查混凝土浇筑是否密实、振捣均匀。

4.检查养护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3. 结论变形缝和施工缝的施工质量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本技术交底进行施工,确保缝隙的设置合理、施工质量优良。

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三者的区别

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三者的区别

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三者的区别
当一个建筑物的规模很大,特别是平面尺寸很大时;或者是当建筑物的体型比较复杂,建
分的结构类型不同,因而其质量和刚度也明显不同时;或者是建筑物的建造场地的地基土质比较复杂、各部分土质软硬不匀、承载能力差别比较大时,如果不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的话,就可能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建筑物的沉降和地震作用等原因,造成建筑物从结构到装修各个部位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整个建筑物的倾斜、倒塌,造成彻底的破坏。

为避免出现上述严重的后果,常常采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建筑物的相应部位设置变形缝。

所谓变形缝,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整体的建筑物从结构上断开,划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结构单元,两个独立的结构单元之间的缝隙就形成了建筑的变形缝。

设置了变形缝之后,建筑物从结构的角度看,其独立单元的平面尺寸变小了,复杂的结构体型变得简单了,不同类型的结构之间相对独立了,每个独立的结构单元下的地基土质的承载能力差距不大了。

这样,当环境温度的变化、建筑物的沉降、地震作用等情形出现时,建筑物不能正常使用、甚至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等后果就可以避免了。

当然,建筑物设置变形缝使其从结构上断开、被划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结构单元之后,在变形缝处还要进行必要的构
围护功能的实现)上仍然是一个整体。

的产生和发展。

垂直于结构的纵轴线;3)施工缝应避开结构的薄弱环节;4)施工缝的设置应考虑施工简便易行。

临时变形缝即行消失,建筑物即成为连续整体的无变形缝结构。

一般情况下,按照所起的
附楼之间的后浇带主要作用为解决高层和低层之间差异沉降量,兼作解决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应力;办公楼两端的后浇带主要解决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应力。

防水施工技术交底

防水施工技术交底
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在所有施工缝、变形缝部位骑缝铺设加强层,施工加强层宽度50cm,变形缝加强层宽度1m,其中施工缝加强层与防水层自粘满粘,变形缝两侧各10cm范围内防水层表面的隔离膜不应撕掉(即此范围防水层与加强层不粘贴),其它部位满粘粘结。
底板防水层铺设完毕,除掉卷材的隔离膜,并立即浇筑50mm厚C4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侧墙防水层应采用现有模板临时保护,避免防水层受到破坏。
⑴止水带采用钢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间距40cm,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浇筑混凝土时固定点脱落导致止水带倒状、扭曲影响止水效果。
⑵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均采利排出。
⑶止水带现场仅允许出现对接接头,“丁字、十字”接头必须采用工厂接头,对接接头应采用现场热硫化接头。
(2)施工缝、变形缝处防水:施工缝设中埋式止水带,变形缝采用350mm×10mm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和350mm×10mm的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加强防水。
1、底板及侧墙防水施工
底板及侧墙混凝土为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铺设预铺式防水卷材时,平面部位采用空铺法铺设,立面采用机械固定法铺设。
涂料防水阴阳角过度构造详图
涂刷大面的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多道涂刷(一般3~5道),上下两道涂层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每道涂层实干后,才可进行下道涂膜施工。
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施作防水层的保护层,平面保护层采用7cm厚的细石混凝土。详见下图:
涂料防水构造详图
涂料防水施工缝预留部分施做详图
防水层破损部位应采用相同材质材料进行修补,补丁满粘在破损部位补丁四周距破损边缘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0cm,补丁胶粘层应面向现浇混凝土。
3) 注意事项

变形缝及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变形缝及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纵向施工缝施工工艺:凿除浮粒及杂物→刷涂混凝土界面剂→安装止水条→浇筑混凝土
1、环向施工缝按一个衬砌台车长度设置,墙体纵向施工缝不宜留设在剪力
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壁的交接处;
②、纵向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涂刷混凝土界面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交底人: 复核人:接收人:
变形缝(沉降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隧道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即明暗洞交接部位所形成的接缝,称为沉降缝。
变形缝设置里程:DK14+417、DK14+840、DK14+862、DK15+408
三、施工工艺
1、施工缝
环向施工缝施工工艺:在先浇筑混凝土留置的施工缝处安装止水胶→固定止水带→绑扎钢筋→拼装模板→端头模处安装止水带及设置止水胶凹槽→浇筑混凝土
变形缝及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24(总4页)
技术交底书
交底单位名称:沪宁城际铁路工程站前I标4队架子1队编号:HNCJ-Ⅰ-4-JSJD--24
工程名称
南象山隧道
设计文件图号
/
施工部位
施工缝及变形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交底日期
2008-12-28
技术交底内容:
一、交底范围
南象山隧道施工缝及变形缝施工技术交底
二、设计参数
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工程名称
南象山隧道
设计文件图号
/
施工部位

建筑中的各种缝

建筑中的各种缝

建筑中的各种缝一、定义1.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⑴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⑵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⑶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⑷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⑸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⑹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楼梯上三步的位置,并垂直于踏步板.⑺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⑻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2. 变形缝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1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垂直缝隙,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差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从基础顶面至屋顶延结构断开.2沉降缝: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为30~70毫米.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借以避免各段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裂缝.通常设置在建筑高低、荷载或地基承载力差别很大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在新旧建筑的联接处.3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条规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避免采用本规范第节规定的不规则建筑结构方案,不设防震缝;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砌体建筑,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是纵横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在设防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建筑宜设防震缝:1建筑立面高差在6m以上.2建筑有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差较大.3建筑各相邻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此时防震缝宽度可采用50-100mm.缝两侧均需设置墙体,一加强防震缝两侧房屋刚度.防震缝要沿着建筑全高设置,缝两侧应布置双墙或者双柱,或一墙一柱,使各部分结构都有较好的刚度.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统一布置,并满足防震缝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设防震缝时,基础可以不分开.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三缝合一:缝宽按照抗震缝宽度处理;基础按沉降缝断开.3.结构缝系指为避免温度胀缩、地基沉降和地震碰撞等而在相邻两建筑物或建筑物两部分之间设置的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等的总称.4.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5.分格缝为了减少裂缝,在屋面找平层、刚性防水层、刚性保护层上预先留设的缝,刚性保护层仅在表面上作成V形槽,称为表面分格缝.设置一定数量的分格缝可将单块混凝土防水层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少其伸缩和翘曲变形,可有效地防止和限制裂缝的产生.分格缝应设置在装配式结构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与立墙的交接处.分格缝的纵横间距不宜>6m.屋脊处应设一纵向分格缝;横向分格缝每开间设一道,并与装配式屋面板的板缝对齐;沿女儿墙四周也应设分隔缝.其它突出屋面的结构物四周均应设置分格缝.6.温度缝:即伸缩缝.7.诱导缝:诱导缝是上海地铁采用的一种方法,在原设置伸缩缝的地方作好防水处理,并在结构受力许可的条件下减少这部分1m左右位置上的结构配筋,有意削弱这部分结构的强度,使混凝土伸缩应力造成的裂缝尽量在这一位置上产生.采用这一措施后,其他部位混凝土裂缝明显减少,这一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尚不能令人满意.二、区别与联系1.伸缩缝和后浇带:伸缩缝的设置距离一直是防水工程界关心的问题,目前就这一问题的探索和实践一直十分活跃,但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国外对伸缩缝间距的规定有三种情况,一是前苏联、东欧、法国等国家,规定室内和土中的伸缩缝间距约为30—40m,而英国规定处于露天条件下连续浇筑钢筋混凝土构造物最小伸缩缝间距为7m;二是美国,没有明确规定伸缩缝的间距,而只要求设计者根据结构温度应力计算和配筋,自己确定合理的伸缩缝间距;三是日本,虽有要求,如伸缩缝间距不大于30m,施工缝间距为9m,但设计人员往往按自己的经验和各公司的内部规定进行设计.国内规定伸缩缝间距为30m,但由于地下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在城市中建设的地下工程工期往往有一定的要求,加上多设缝以后缝的防水处理难度较大,因此工程界采取了不少措施,如设置后浇带、加强带、诱导缝等,以取消伸缩缝或延长伸缩缝的间距.后浇带是过去常用的一种措施,这种措施对减少混凝土干缩和温度变化收缩产生的裂缝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但由于后浇带需待一定时间后才能浇筑混凝土,故对工期要求较紧的工程应用时受到一定限制.加强带是工程界使用的一种新的方法,它是在原规定的伸缩缝间距上,留出lm左右的距离,浇筑混凝土时缝间和其他地方同时浇筑,但缝间浇筑掺有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宝鸡、沧州、济南等地采用这种方法后,伸缩缝间距可延长至60—80m.哈尔滨在混凝土中采用掺FSl01外加剂措施后,伸缩缝间距达到80—100m.2.变形缝:伸缩缝、防震缝基础部位可不断开;沉降缝基础部位必须断开;3.施工缝与后浇带:施工缝和后浇带基本不属于同一范畴,关联在于设置后浇带会人为的形成施工缝.。

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

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

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项目名称】:XXX工程【项目地点】:XXX地区【设计单位】:XXX公司【施工单位】:XXX公司【监理单位】:XXX公司【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施工缝概述施工缝是为了适应建筑物的变形而设立的缝隙,通过构筑施工缝,可以避免由于建筑物的变形而产生的裂缝、渗漏等问题。

1.1 施工缝分类根据施工缝的功能和形式,施工缝可分为以下几类:- 结构缝:用于隔离主体结构中不同功能的部分,防止由于结构振动引起的损伤。

- 伸缩缝:用于承受建筑物的伸缩变形,防止由于温度、潮湿等因素引起的结构变形。

- 接缝:用于连接不同材料、构造部分或施工过程中的拆除和重建。

1.2 施工缝的选择原则在选择施工缝的位置、形式和类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 结构合理性: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结构设计和建筑功能的要求,避免对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影响。

- 变形能力:施工缝应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能够容纳建筑物的变形,避免因变形而导致的损害。

- 美观性:施工缝的设置应考虑建筑物外观的美观性,使其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

- 施工工艺:施工缝的设置应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性,避免施工难度过大或造成施工质量问题。

二、施工缝具体细化2.1 结构缝结构缝一般设置在不同结构部件之间或不同功能区域之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墙体缝:用于隔离不同墙体或墙体与结构之间的变形,一般沿墙体延伸方向设置。

- 梁柱缝:用于隔离梁和柱之间的变形,一般设置在柱和梁的连接处。

- 屋面缝:用于隔离不同屋面板材之间的变形,一般沿屋面板的延伸方向设置。

- 地面缝:用于隔离不同地面材料之间的变形,一般沿地面延伸方向设置。

2.2 伸缩缝伸缩缝主要用于承受建筑物的伸缩变形,一般设置在以下几个方面:- 垂直伸缩缝:用于承受建筑物纵向伸缩变形,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纵向的中心位置。

- 水平伸缩缝:用于承受建筑物横向伸缩变形,一般设置在建筑物横向的分界处。

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

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书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技术交底一、适用条件、X围施工缝及变形缝是隧道防排水的薄弱环节,施工缝分为环向及纵向两种。

二、施工缝、变形缝的止水原理二缝(施工缝、变形缝)是混凝土与混凝土界面之间的缝隙,在混凝土界面嵌入止水材料时,止水材料和混凝土之间同时也形成了新的界面(缝隙),因此,二缝的止水都是界面缝隙的止水,在考虑了混凝土与混凝土界面缝隙的止水后,必须解决止水材料自身和混凝土界面的密封止水,同时必须满足土木工程止水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施工缝缝隙一般都不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和投入使用后,存在少量混凝土伸缩变形,沉降变形,相应止水材料也要适应这些变形,才能达到止水目的。

与施工缝相比,变形缝缝隙较宽,要考虑采用吸水膨胀率较大的遇水膨胀止水材料。

三、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技术要求1、施工缝、变形缝的防水应满足施工方便、检修容易、适应变形、防水可靠的要求。

2、边墙纵向施工缝设于隧道轨顶标高上返150mm-300mm,环向施工缝根据台车长度确定,断面变化处、明暗分界处及抗震设防段设置变形缝。

3、由于区间标准断面使用台车,无法设置钢边橡胶止水带,环向施工缝采用双道止水胶+注浆管。

4、纵向施工缝采用的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50mm,厚度不小于30mm。

5、变形缝采用的背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6、背贴式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8mm,凸高不小于30mm。

四、施工缝防水处理1、边墙、拱部环向施工缝处理由于区间标准断面使用台车,无法设置钢边橡胶止水带,环向施工缝采用双道止水胶+注浆管作防水处理。

2、仰拱环向施工缝处理仰拱环向施工缝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做防水处理。

见下图:3、纵向施工缝处理纵向施工缝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

见下图:五、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一)、接头类型与结构形式结构防水由土工布缓冲层、ECB防水层、施工缝防水及防水混凝土组成。

纵、环向施工缝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防水,接头分为普通“一”字型、“十”字型、“T”型接头。

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

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

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第一篇范本】施工缝及变形缝技术交底1.施工缝技术交底1.1 施工缝的定义施工缝是在建造物中设置的用于防止结构变形引起的开裂和损坏的缝隙。

其主要目的是允许建造物在受力或者温度变化时发生弱小的变形而不会导致结构破坏。

1.2 施工缝的分类1.2.1 结构缝结构缝是为了适应建造物内外各种应力的变化而设置的缝隙。

根据缝隙的位置和形态,结构缝可分为纵向缝、横向缝和倾斜缝。

1.2.2 地下室缝地下室缝是在地下室结构中设置的缝隙,用于容纳地基沉降和地下水压力引起的结构变形。

1.2.3 建造缝建造缝是为了适应建造物内外温度变化引起的线膨胀或者收缩而设置的缝隙。

常见的建造缝有墙体缝、梁柱缝和楼板缝等。

1.3 施工缝的材料和施工方法1.3.1 缝材的选择缝材的选择需要考虑材料的密封性、耐水性、抗渗漏性和耐久性等因素。

常用的缝材有聚氨酯密封胶、硅酮密封胶和聚硫胶等。

1.3.2 施工方法施工缝的施工方法包括切割缝、浇注缝和填充缝。

切割缝适合于混凝土结构,可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浇注缝适合于地下室结构,可用模板进行浇注;填充缝适合于墙体和梁柱等结构,可用密封胶进行填充。

2.变形缝技术交底2.1 变形缝的定义变形缝是为了容纳建造物在受力或者温度变化时引起的变形而设置的缝隙。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结构破坏和保护装饰材料免受损坏。

2.2 变形缝的分类2.2.1 结构变形缝结构变形缝是为了允许建造物在受力作用下发生的伸缩、收缩或者扭曲等变形,使结构能够自由运动。

结构变形缝可分为纵向变形缝和横向变形缝。

2.2.2 装饰变形缝装饰变形缝是为了适应建造物内外装饰材料的伸缩变形而设置的缝隙。

根据缝隙的位置和形态,装饰变形缝可分为墙面变形缝、天花板变形缝和地面变形缝。

2.3 变形缝的材料和施工方法2.3.1 缝材的选择变形缝的缝材需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耐久性和防水性。

常用的缝材有橡胶缝带、塑料缝带和金属缝带等。

2.3.2 施工方法变形缝的施工方法包括胶带铺设、胶带粘贴和胶带镶嵌等。

施工缝与变形缝处理技术交底

施工缝与变形缝处理技术交底

施工缝与变形缝处理技术交底范本1(正式风格):1. 缝的类型及作用1.1 施工缝施工缝的作用是用来分割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减少收缩和温度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1.2 变形缝变形缝的作用是用来容许混凝土结构在受到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其他外部因素影响时发生一定的变形,减小结构受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2. 施工缝的处理技术2.1 缝的规划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时,要合理确定施工缝的位置和间距,并根据混凝土的材质和结构要求确定缝的宽度。

2.2 缝的填充材料施工缝需要使用防水、耐久、耐磨、耐腐蚀的填缝材料进行填充,填缝材料的选择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2.3 缝的处理方式施工缝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充、密封、加强等,具体处理方式应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3. 变形缝的处理技术3.1 缝的规划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时,要合理确定变形缝的位置和间距,并根据混凝土的材质和结构要求确定缝的宽度。

3.2 缝的填充材料变形缝需要使用柔性、耐久、耐久、耐腐蚀的填缝材料进行填充,填缝材料的选择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3.3 缝的处理方式变形缝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充、密封、加强等,具体处理方式应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

4.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施工缝施工缝是指用于分割混凝土结构的缝,其作用是减少结构的应力和防止裂缝的产生。

5.2 变形缝变形缝是指用于容许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的缝,其作用是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减小结构受力。

---范本2(活泼风格):1. 缝的类型及作用1.1 施工缝施工缝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作业而设置的缝,它可以分割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减少收缩和温度应力,防止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1.2 变形缝变形缝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为了容许混凝土在受到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其他外部因素影响时发生一定的变形而设置的缝,它可以减小结构受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2. 施工缝的处理技术2.1 缝的规划在确定施工缝的位置和间距时,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材质和结构要求,合理规划缝的宽度,确保施工缝能够起到预期的作用。

变形缝及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24

变形缝及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24

变形缝及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24模板一:变形缝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前准备1.确认变形缝的位置和长度。

2.检查变形缝的材料和设备是否齐全。

3.清理变形缝周围的杂物和灰尘。

4.确定施工人员和负责人。

二、施工工序1.标记变形缝的位置。

2.使用甲方提供的工具和材料,打开变形缝。

3.清理变形缝内的杂物和灰尘。

4.根据变形缝的宽度和深度,选择合适的填缝材料。

5.将填缝材料均匀地填充到变形缝中。

6.使用填缝工具将填充材料压实。

7.清理多余的填充材料。

8.根据需要,对变形缝进行密封处理。

三、施工注意事项1.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佩戴防护用具。

2.施工时要保持整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

3.严格按照甲方的要求和相关规范执行施工工艺。

4.及时上报施工进度和质量问题,并与甲方进行沟通。

四、施工验收1.施工完成后,与甲方进行验收。

2.检查变形缝的填充材料是否均匀,是否压实。

3.检查变形缝的密封效果是否良好。

4.检查施工现场的整洁程度。

附件:变形缝施工图纸、填缝材料清单、安全注意事项法律名词及注释:1.变形缝:建筑物或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适应因温度、震动等因素引起的形变的缝隙。

2.填充材料:用于填充变形缝的材料,通常为弹性体材料。

3.密封处理:对填充材料进行密封,防止渗漏或水分进入。

4.施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由相关方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确认。

模板二: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前准备1.确认施工缝的位置和长度。

2.检查施工缝的材料和设备是否齐全。

3.清理施工缝周围的杂物和灰尘。

4.确定施工人员和负责人。

二、施工工序1.标记施工缝的位置。

2.根据施工缝的宽度和深度,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

3.使用甲方提供的工具和材料,打开施工缝。

4.清理施工缝内的杂物和灰尘。

5.将施工材料均匀地填充到施工缝中。

6.使用施工工具将填充材料压实。

7.清理多余的填充材料。

8.根据需要,对施工缝进行密封处理。

三、施工注意事项1.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人身安全,佩戴防护用具。

变形缝施工技术交底

变形缝施工技术交底

1.编制依据:1.11.21.41.52、工程概况钢材采用HPB235(Q235)级(Ф),HRB335(20Mns;)级(),HRB400(20MnS;v)级()。

筏板后浇施工缝构造外墙后浇施工缝构造3.变形缝、施工缝节点做法 3.1 地下室后浇带地下室后浇带做法如下图所示,后浇带的防水砼施工应符合:(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砼龄期达到2月后再施工。

(2)水平后浇带浇筑砼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铺水泥砂浆或刷砼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砼。

(3)垂直后浇带浇灌砼时,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涂刷砼界面剂并及时浇筑砼。

(4)后浇带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将止水条牢固地安装在两侧砼表面。

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质量应符合附下表。

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物理性能(5)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砼,其强度等级高一级两侧砼。

(6)后浇带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

3.2 地下室外墙施工缝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设置在基顶以上300mm 导墙体处和地下二层楼板上下表面,共三处。

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地下室外墙与地下二层楼板相交处的上下表面水平施工缝做法如下图所示,后续施工的墙体(楼板)再施工前与外墙厚度之中加遇水膨胀止水条。

3.3地下室与地下车库接口处变形缝地下二层与北侧地下车库接口处变形缝及44~45轴沉降缝的平面形式及做法见下图,止水带物理性能应符合下表。

立 墙耐老化要求的接缝用止水带。

3.4地下室外墙支模螺栓、过墙管防水做法地下室外墙支模螺栓、过墙管防水做法如下图所示,中间焊接3厚钢止水环(过墙螺栓的用方形40×40;过墙管的用圆形)。

A金属盖缝板多层板,遇钢筋锯豁口木方支顶加固3.5墙体垂直施工缝:墙体垂直施工缝留置在后浇带处,采用双层钢板网并绑扎固定于墙体竖筋上。

3.6顶板施工缝:顶板施工缝留置在后浇带上处,绑顶板底筋前,先用同下排下铁钢筋保护层厚度相同、3cm 宽通长木条钉在顶板上;绑完顶板钢筋后,用多层板封档砼留置施工缝,木档板遇纵向钢筋锯豁口,用木楔固定。

后浇带、施工缝、变形缝

后浇带、施工缝、变形缝

后浇带、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后浇带是为了防止房子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断裂.而防止不均匀沉降通常采取沉降缝做法,但是沉降缝涉及到防水、结构、外观形象等问题.所以后浇带是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而替代沉降缝用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比原规范严格,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建筑物超长、错层、施工期间温差大等原因需要设“缝",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建筑、结构及设备设计带来许多困难,特别是建筑立面及基础防水等不容易处理。

因此,近年来,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常采取有效措施,能不设缝就不设缝,能少设缝就少设缝,尽量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置伸缩缝。

当遇到上述情况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

在适当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的各项措施中,常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这种后浇带可称之为收缩后浇带.另外,当建筑物存在较大的高差,但是结构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例如高层建筑主体和多层(或低层)裙房之间,也常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这种后浇带称之为沉降后浇带.还有,由于施工期间温差比较大,建筑物比较长,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伸缩后浇带”。

现就后浇带的设置和设计,简单谈谈看法。

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混凝土规9。

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缝施工技术交底一、引言施工缝是指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顺序或施工方法的需要,在结构、装修或其他方面产生的缝口。

施工缝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为了确保施工缝的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本文将对施工缝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和交底。

二、施工缝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和功能,施工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结构缝、伸缩缝、装修缝和功能性缝。

结构缝用于解决建筑物在运行中由于张力、变形等因素产生的应力集中问题;伸缩缝主要用于解决建筑物由于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结构位移问题;装修缝主要用于装饰面材料之间的连接与固定;功能性缝则是针对具体功能要求而设立的缝口,如声音隔离缝、防水缝等。

三、施工缝的施工技术1. 施工缝的设计和定位在进行施工缝的施工前,需要进行仔细的设计和定位。

首先,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确定施工缝的数量和宽度;其次,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施工缝的位置,避免将施工缝设置在不易处理的位置,如墙面角部和门窗洞口等。

2. 施工缝的处理材料选择根据施工缝的不同功能和要求,选择相应的处理材料。

通常情况下,结构缝使用聚合物胶水、水泥浆等进行填充和封闭;伸缩缝常使用弹性胶条、橡胶垫等材料进行封闭;装修缝则使用膨胀胶条、填缝剂等材料进行处理。

3. 施工缝的施工工艺(1)清理施工缝: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缝进行清理,将杂物、灰尘等清除干净,以保证施工缝的质量。

(2)施工缝处理材料的预处理:按照处理材料的要求进行预处理,如胶条的浸泡或填缝剂的搅拌等。

(3)施工缝的填充与封闭:根据施工要求,将选定的处理材料填充到施工缝中,并利用专用工具进行整平和修饰,保证处理材料与周围材料的连接紧密。

(4)施工缝的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施工缝进行表面处理,如刷涂防水涂料、抹灰等。

四、施工缝的质量控制施工缝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为了确保施工缝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施工缝的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把控,保证施工缝的填充材料、封闭密实度和表面处理的质量。

隧道施工缝、沉降缝技术交底

隧道施工缝、沉降缝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适用范围万福隧道施工缝、沉降缝施工、采用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60-2009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12 )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60-2009 ) 三、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3.1 施工缝施工3.1.1 纵向施工缝施工边墙水平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加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防水。

纵向施工缝施工示意图1、钢边止水带施工钢边止水带安装前,先加工钢筋卡,钢筋卡长度要适宜,以止水带的一半高度为准。

浇注砼前将钢筋卡安装固定在混凝土厚度的中间部位,间距50cm一个,安装后要求钢筋卡在同一高度、同一水平直线上。

钢筋卡安装完成后进行止水带的安装,将止水带安装在钢筋卡的卡口里,并确保埋置深度为止水带高度的一半。

止水带安装完成后应牢固、平顺,不得翻滚、纠结,不得在浇注砼时发生偏移、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

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安装示意图3.1.2 环向施工缝施工环向施工缝防采用中埋钢边橡胶止水带加背贴橡胶止水带防水。

示意图如下:防水板052≥焊接背贴式止水带 初期支护先浇混凝土 后浇混凝土环向施工缝防水示意图中埋式止水带 LL1、外贴止水带施工外贴式橡胶止水带采用粘接法与防水层连接。

拱墙外贴止水带施工前按设计安装位置在防水板上画出安装线,并将按照线内的防水板擦洗干净,并涂刷粘结剂将止水带牢固粘结在防水板上。

止水带安装后其位置应准确,表面平展,不得有纠结、凸起等现象。

2、中埋止水带施工安装前先加工钢筋定位卡,并沿衬砌端头模板上环向每隔0.5 ~1.0m 的钢筋孔,将制成的钢筋卡穿过挡头模板,内侧卡紧止水带的一半,另一半平靠在挡头板上,待砼凝固拆模后拆除挡头模板,将止水带拉直,然后拉直钢筋使其牢固定位止水带。

3.2 变形缝施工隧道变形缝全换设置。

采用全环外贴橡胶止水带+全环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嵌缝材料(聚苯板和双组分聚硫密封膏),示意图如下:1、外贴止水带施工外贴式橡胶止水带采用粘接法与防水层连接。

一二三级技术交底模板范本

一二三级技术交底模板范本

一二三级技术交底模板范本
技术交底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向施工人员进行的
技术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的交代。

一般来说,技术交底模板包括一、二、三级技术交底内容。

以下是一般技术交底模板的范本:
一级技术交底:
1. 工程概况,对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工程名称、位置、施工单位、施工内容等。

2. 安全注意事项,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交代,包括
施工人员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紧急处理措施等。

3. 质量要求,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进行交底,包括材料选用、施工工艺、验收标准等。

二级技术交底:
1. 施工工艺,对具体的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交底,包括施工步骤、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2. 设备使用,对施工中需要使用的设备进行说明,包括设备的
操作方法、维护保养、安全注意事项等。

3. 质量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详细交底,包
括验收方法、验收标准等。

三级技术交底:
1. 特殊工艺,对特殊的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交底,包括特殊材
料的使用、特殊工艺的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

2. 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进行交底,包括现场秩序、安全防护、卫生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3. 紧急处理,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交底,包括火灾、事故、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应急预案。

以上是一般技术交底模板的范本,具体的内容可以根据工程的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综合管沟变形缝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管沟变形缝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管沟变形缝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项目施工单位:XX施工公司施工地点:XX地点施工日期:XX年XX月XX日二、施工内容:1.综合管沟变形缝施工技术2.布置变形缝的位置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数据和设计要求,确定变形缝的布置位置。

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按照道路平面布置的的中心线进行布置。

变形缝的间距应根据地基的变形情况进行合理设置,一般为30-50米。

3.变形缝的尺寸和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基变形情况,确定变形缝的尺寸和使用材料。

一般情况下,变形缝的宽度为30-50毫米,深度为地面下150-200毫米。

变形缝材料可以选用橡胶材料或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变形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4.变形缝施工步骤(1)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面洁净;(2)在预定位置进行标线,并进行辅助测量,确认变形缝的位置和长度;(3)开凿变形缝槽,槽宽槽深符合设计要求;(4)清洁槽底和槽面,确保材料牢固粘贴;(5)在变形缝槽底部涂抹底胶,并在涂胶的同时按压变形缝材料,确保贴合紧密;(6)将变形缝材料按需求切割成合适长度,使用胶粘剂粘贴在槽面上;(7)将槽面材料压实,并封闭两端,以确保有效的防水和防尘;(8)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面整洁。

三、施工要求:1.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内容和要求;2.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3.施工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遵守施工现场管理规定;4.施工结束后,必须清理施工区域,保持施工现场整洁;5.施工期间如有疑问或问题,及时与施工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施工区域;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安全帽、工作服和防滑鞋;3.使用工具和设备时,必须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施工安全;4.搬运重物时,必须采取正确的姿势,避免腰部受伤;5.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和障碍物造成安全隐患;6.如遇天气恶劣或其它意外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后浇带变形缝及施工缝的区别

后浇带变形缝及施工缝的区别

后浇带变形缝及施工缝的区别关于变形缝和后浇带一、后浇带1后浇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 ;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2、后浇带的作用2.1、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

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

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

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1)调压力差。

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调时间差。

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3 )调标高差。

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2.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

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

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 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交底记录隧道技术交底记录编号CLZQ6-1-CZS1#JK-防排水-02 工程名称川主寺1#隧道进口交底级别Ⅱ级工序名称施工缝、变形缝施工工艺部位名称防水和排水(内容)施工单位隧道第一架子队二衬工班交底日期交底内容:1、适用范围: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川主寺1#隧道进口工区的施工缝、变形缝施工。

2、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施工工艺2.1、施工缝、变形缝处理暗洞施工缝环向、纵向采用背贴式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变形缝环向采用背贴式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填缝材料+防水密封材料。

明洞施工缝环向拱墙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仰拱采用背贴式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纵向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变形缝环向采用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填缝材料+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防水密封材料。

2.2、材料类型2.2.1、橡胶止水带和钢边止水带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作。

2.2.2、环向施工缝采用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6mm。

纵向施工缝采用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10mm。

2.2.3、变形缝采用的钢边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6mm。

2.2.4、背贴式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4mm,凸高不小于30mm。

2.2.5、填缝材料采用聚硫建筑封膏B类一等品或优等品。

2.2.6、防水密封材料采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

以上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拱墙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图仰拱(底板)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图纵向施工缝防水构造图明暗衬砌相连处变形缝防水构造图不等厚衬砌相连处变形缝防水构造图等厚衬砌变形缝防水构造图2.3、止水带施工 2.3.1、 施工工艺流程: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包括钻钢筋孔、安装及固定钢筋卡、固定止水带等环节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所示: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工艺流程图2.3.2、 施工方法及步骤 (1)立模,挡头板穿入固定钢筋;(2)安置橡胶止水带(一侧弯折)及浸沥青木丝板; (3)浇筑一侧砼; (4)拆模;(5)拉直止水带另一侧并固定(回填浸沥青木丝板); (6)立模浇筑另一侧砼; (7)凿除浸沥青木丝板5cm ;(8)用压注枪压入聚硫双组分密封膏(压实抹平)。

2.3.3、止水带(条)的施工要求: A 、素砼止水带的安装和固定施工准备在台车挡头板上设置钢筋卡底座安装背托钢筋及钢筋卡固定止水带灌注防水混凝土 加工背托钢筋及钢筋卡结束方案一:挡头模扳由两块组成,止水带从中间穿过。

素混凝土中采用钢筋卡固定止水带,钢筋卡采用φ6钢筋制作,第一节衬砌通过铁丝将钢筋卡固定在挡头模板上,钢筋卡按环向间距0.3m设置;在第二节衬砌时扳直钢筋卡垂直固定第二节衬砌内的止水带。

方案二:止水带垂直弯曲,一端垂直挡头模板,一端紧贴挡头模板(涂抹上脱模剂),待第一节衬砌完后将紧贴模板止水带弯入第二节衬砌。

素混凝土中采用钢筋卡固定止水带,钢筋卡采用φ6钢筋制作,第一节衬砌通过铁丝将钢筋卡和止水带固定在挡头模板上,钢筋卡按环向间距0.3m设置;在第二节衬砌时扳直钢筋卡将一起弯入的止水带垂直固定在第二节衬砌内。

素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方案一示意图1素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方案一示意图2方案一的钢筋卡大样图素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方案二示意图1素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方案二示意图2方案二的钢筋卡大样图B、钢筋混凝土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施工主要有两种施工方案。

方案一:挡头模扳由两块组成,止水带从中间穿过。

钢筋混凝土中采用特殊箍筋+铁丝来固定止水带,第一节衬砌通过铁丝和特殊箍筋将止水带固定在U形空内,特殊箍筋设置间距同环向箍筋间距;第二节衬砌通过在衬砌挡头钉水泥钉、铁丝及铁丝箍筋将止水带垂直固定在U形空内。

方案二:止水带垂直弯曲,一端垂直挡头模板,一端紧贴挡头模板(涂抹上脱模剂),待第一节衬砌完后将紧贴模板止水带弯入第二节衬砌。

钢筋混凝土中采用特殊箍筋让止水带垂直安置在混凝土中,其余止水带的固定同素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方案一示意图1钢筋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方案一示意图2钢筋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方案二示意图1钢筋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方案二示意图2特殊箍筋大样图○1止水带应妥善固定,宜采用专用的钢筋套或扁钢固定。

○2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3变形缝与施工缝均用背贴式(中埋式)时,相交部位宜采用十字配件。

仰拱、拱墙施工缝与纵向施工缝交叉时应做好搭接措施防止渗漏水。

○4止水带在转角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转角半径不小于200mm。

2.3.4、质量要求○1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按衬砌厚度的一半确定,应施工缝或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2止水带径向位置,允许偏差为正负5cm,纵向允许偏离中心正负3cm。

○3止水带应固定牢固、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4止水带应采用焊接,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焊接方法见下图。

粘接前应做好接头表面的清刷与打毛,接头处选在衬砌结构应力较小的部位,粘接采用热硫化连接的方法,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焊接缝宽不小于5cm。

○5止水带的外观质量要求热硫化连接热硫化连接热硫化连接搭接对接(推荐形式)≥10cm复合接(推荐形式)≥10cm 热硫化连接2.4、止水条2.4.1、施工要求①止水条安放前,先已浇筑混凝土端部充分凿毛、清洗干净。

②止水条在衬砌台车移动前4h 左右安装,安装前最好先在凹槽内涂抹一层氯丁胶粘剂,止水条顺凹槽拉紧嵌入,确保止水条与槽底密贴,并用水泥钉固定牢固,同时在端部混凝土面上涂抹一层界面剂。

③止水条若有搭接,则可将止水条切成对口三角形,用氯丁胶水粘结。

接口处不得有空隙。

④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施工应采用预留槽嵌入法,其接头处应重叠搭接后在粘结固定,沿施工缝形成闭合环路,期间不得留断点,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mm 。

2.4.2、质量要求○1止水条不得受潮,安装前应进行检查。

○2制品型止水条接头应重叠搭接后再黏结固定,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cm 。

○3制品型止水条定位后至浇筑下一段砼前应避免被水侵泡。

○4设置止水条的环向施工缝宜在端面预留浅槽,槽应平整,槽宽应比止水条宽1-2mm,槽深应为止水条厚度的二分之一。

2.5、嵌缝材料双组份聚硫密封膏①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并涂刷与嵌缝材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②嵌缝时应先设置与嵌缝材料隔离的背衬材料。

③嵌缝应密实,与两侧粘接牢固。

2.6、变形缝施工变形缝缝隙较宽,选择变形缝防水材料时,除了选用中埋式钢边止水带止水外,还考虑到止水带有限的压缩变形能力和弹性变形能力以及与混凝土之间的密封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完全填充和密封其变形范围以外的孔隙,为此,又选用了一种具有“双重止水功能”的外贴式止水带作补充,外贴式止水带通过与防水板进行焊接以此进一步达到防水效果,以及在明洞处加设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变形缝的设置与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变形缝的位置、宽度、构造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②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③缝底应先设置外贴式橡胶止水带;④嵌缝应密实。

变形缝施工流程图3、施工缝与变形缝防水质量检验标准3.1、施工缝防水3.1.1、施工缝所用的止水条、止水带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相关性能指标试验。

3.1.2、止水带的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厚度不得有负偏差。

止水带的表面不得有开裂、缺胶和海绵状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施工准备 在挡板上设置凸条浇筑防水混凝土 拆模后清理预留槽口 嵌入、固定止水条 设置注浆管道 安装质量检查 浇注下循环混凝土 注浆结束 合格不合格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3.1.3、止水条的宽度、厚度和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不得有开裂、缺胶等缺陷。

制品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应具有缓膨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相关指标试验、尺量。

3.1.4、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构造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3.1.5、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边墙纵向施工缝不应留置在剪力和弯矩最低处或底板与边墙的交接处,而应留置在高出底板顶面不小于30cm。

(2)施工缝距预留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cm。

(3)设置止水条的环向施工缝,在端面预留浅槽,槽应平直,槽宽比止水条宽1-2mm,槽深为止水条厚度的1/2.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

3.1.6、施工缝的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先浇筑的混凝土必须在达到强度后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凿毛使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

人工凿毛时混凝土应达到2.5MPa,风动机凿毛时混凝土应达到10MPa。

(2)纵向施工缝后浇混凝土前,在凿毛的混凝土表面铺一层不大于30mm的(3)环向施工缝后浇混凝土前,在去除表面浮浆和杂物,设置制品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或中埋式止水带,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剂,及时浇注混凝土。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1.7、止水带的安装、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止水带固定牢固、平直,不得有扭曲现象。

(2)止水带安装径向位置允许偏差±5cm,纵向位置允许偏离中心为±3cm。

中埋式其中心线应与施工缝(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3)止水带接头连接应采用焊接或设计要求,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4)背贴式止水带与防水板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3.1.8、止水条安装、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止水条不得受潮,安装前应进行检查。

(2)止水条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制品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接头应重叠搭接后再黏接固定,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mm。

(4)制品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定位后至浇筑下一环混凝土前,应避免被水浸泡。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3.1.9、施工缝防水效果应良好,无渗水。

检验方法:观察。

3.2、变形缝防水3.2.1、变形缝所用止水条、止水带等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等的检验应符合验标的规定。

3.2.2、变形缝嵌缝材料所采用的嵌缝板、密封料的品种、规格、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相关性能指标试验。

3.2.3、变形缝的位置、宽度和构造形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3.2.4、变形缝止水带、止水条防水施工的检验符合3.1.7和3.1.8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