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陈太丘与友期》的背景、情节、人物形象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读懂文章,了解情节,把握主旨,塑造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通过《陈太丘与友期》的阅读,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人物的意义和影响,认识到历史的可贵性,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文章的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难度,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法、讲授法、历史教学法,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进行阅读理解的讲解和导读。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阅读、视频、图片展示等教具来介绍《陈太丘与友期》的背景和历史情境,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起源和作者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思考。

2、分析情节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文章的情节,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把握故事情节的脉络和主要内容。

3、解析人物形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深入了解故事的主人公陈太丘和友期的性格、行为特点等,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主旨。

4、历史背景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探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发生的事情,并进一步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5、总结通过对故事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让学生能够合理利用自己阅读的知识,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

6、反思通过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阅读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能够更好地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五、教学评价1、课堂作业:让学生分阶段地进行阅读,同时配合阅读题目的讲解,完成一些阅读理解的课堂作业。

2、课堂提问:随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力。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优秀8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优质课教案篇一《智取生辰纲》是一篇从文学名著《水浒传》中节选出来的文章。

在课本中是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并且文白参半,方言较多,这些都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

另一方面,文章情节跌宕起伏,饶有趣味。

以前讲解这样的课文,我总是在字词上花费较多时间,担心学生会在这方面遇到很多困难。

但是,我发现,这样讲授课文,会影响学生阅读的完整性,从而减弱他们对于文章的兴趣。

因此,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主要的考虑是,如何在不占用很多课堂时间的情况下,让学生读懂文意。

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激发学生兴趣上面,培养他们对于小说阅读的兴趣,进而更主动地进行语文的学习。

想节省课堂时间,就必须做好预习的工作。

我布置学生回家预习课文,疏通字词的读音,认真阅读课文的注释。

课堂讲授的时候,我把生字词讲解的任务分配给了学生,安排一位学生把他认为需要注意的生字词点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更好地达到裨补缺漏的效果。

适当地点拨稍难的几个生字词后,我发现学生基本上能够弄懂文章的大意。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在几个方面做了准备:1、补充跟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课前,我查阅了很多《水浒传》的资料,特别是跟这一部分有关系的,经过筛选与提炼,在讲课的时候,给学生补充了杨志的生平资料,关于花石纲的小故事,用贴近学生的语言讲给他们听。

我感觉到,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对于杨志这个人,对于课文的故事都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2、运用多种素材:小说这种文体,可以容纳相当广泛的内容,讲授小说的课堂也应该丰富多彩。

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展示了描绘课文情节的邮票,杨志的画像,电视剧里相关的录象,使学生头脑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加栩栩如生,更加吸引人。

3、重点突出:整节课围绕“智”字进行,让学生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分别概括双方的智慧所在。

在故事中双方智慧碰撞的同时,学生的智慧也在课堂中激荡,体会到了智慧带来的乐趣。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三、教学方法:朗读、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讨。

四、教学过程:一。

设置情境,激情导入:上个星期,我和一个朋友约好早晨8点出发爬山,可时间到了,他还没来,我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古代有一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是怎么做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课题:陈太丘与友期二、检查学生预习课文到底讲了什么内容?预习时看懂了吗?请一生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仔细听,若有出入,等这个同学讲完后指出。

三、朗读课文,疏通词句。

1、边朗读,边口译全文。

要求:先自由读,易于品味、揣摩(1)联系前几篇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借助下面注释,运用手头的古汉语字典,可运用加字法、换字法;同时,把原文省略的的成分补充上去。

(2)自己无法解决的,前后桌可以相互探讨。

(3)还是无法解决的,圈出来,等会儿集体交流、探讨。

2、疑难字词交流。

补充: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3、请一生口译全文。

其他同学仔细听,用铅笔画出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等会儿交流讨论。

4、自由朗读全文,看是否还有词句上的疑问。

同时根据对句意的理解处理朗读节奏。

5、集体朗读。

6、分角色朗读。

(注意二人前后语气的变化)四、课堂讨论:1、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1)陈太丘:“太丘舍去”——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2)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惭,下车引之”——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知错能改(3)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入门不顾”(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守信识礼,(聪明机灵)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陈太丘与友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八篇课文。

一个七岁的小孩,用他的聪颖和机智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批评了友人的“无信”“无礼”。

本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如何教学,促进学生学好本文,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好品质,是老师思考的重点。

因此,本课作为文言文阅读在第一册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的学习,创造性地学习。

2、设计理念本课从学生的整体感悟出发,以诵读和小组合作、讨论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课文的意思,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谈谈对人物的理解,并能当堂背诵,在背诵中积累语言。

教师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做出个性化的评价,培养学生多角度阅读的习惯.。

3、教材分析《陈太丘与友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八篇课文。

本单元总的教学目标,是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陈太丘与友期》出自《世说新语》“方正”门。

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护父亲的尊严,机智应对父亲的朋友的责难的故事。

篇幅短小,语言简洁隽永,耐人寻味,很适合七年级学生学习。

4、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但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文言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信”与“礼”观念。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文本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信”与“礼”观念。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教案
这篇文章是讲那个聪明的小朋友(元方)?还有那位人物(客人)?
请学生据书中句子说说客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从“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说明他粗野无理,不讲礼节,缺乏教养。

从“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说明他言而无信。

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他诚恳认错,知错勇改。

元方又是怎样的孩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说明他很有教养,是个知书达礼的人。

(很懂事,大人气。

很尊敬父亲,当他人辱骂父亲时,他据理反驳。

可以看出父子情深。

)“元方入门不顾”,可以看出元方也失礼了,客人已经知错就改,向他表示歉意,而元方不理睬,这不也失礼吗?学生讨论
言之成理即可。

五、创编拓展
1、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及其思想感情,尽量表现出人物的性情特征。

2 、以艺术创编的方式,通过合理想象,对原故事人物、事件作合乎逻辑的丰富和补充,甚至改编。

3、学生自由组合,演员人数自定,可用现代语言,也可用文言。

六、总结从这篇文章里我们不单学到了诚信、有礼还学到宽容、和谐、感恩、让我们一起“创建和谐校园,树诚信学风,都做感恩学子”
课后习题
1、下面各组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
定) 、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顾(照料) 是日,饮酒乐,天雨
(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2、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道德观念;
(2)运用朗读、复述、分析等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品质;
(2)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自身修养。
4.教学重点: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汉族书面语言的一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陈太丘与友期》这个具体的案例。文章通过陈太丘与朋友之间的约定,展示了诚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诚信观念如何影响人际关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诚信问题,成功引起了他们对文章的兴趣。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对一些句式结构和词语含义的理解存在困难。
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或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更多有趣的方式,如引入故事、漫画等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对于难点部分,如一词多义、古汉语句式等,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诚信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演示文章中的故事情节,体验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为《陈太丘与友期》。

二、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本文内容,并能结合实际进行深刻地思考。

2.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友谊意识。

三、教学重点:
1. 正确理解本文内容,并能结合实际进行深刻地思考。

2. 体会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友谊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环节
1. 通过投票的方式,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友谊的看法,以此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让学生讨论一下,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什么是友谊?
(二)正文阅读环节
1. 师生共同阅读本文,让学生细读本文,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本文的内容。

2. 师生一起探讨本文中的关键词,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深刻地思考。

(三)小结环节
1. 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友谊意识。

2.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友谊的体会,并以此激发学生关注友谊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课文阅读课,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师生共同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正确理解本文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深刻地思考。

最后,通过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友谊意识。

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3篇

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3篇

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篇6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统编教材七上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第二则,是一篇精读课文。

在单元主题上均围绕着丰富多样的亲情去写的。

作为人间最真挚而又美好的亲情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单元教学的要点:在继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到作品人物间的浓浓亲情,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一篇,它之所以不被放在“夙惠”门是因为:文中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

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懂得为人的道理。

“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

二、学情分析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本文是学生继《咏雪》之后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尽管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有限,但该文内容浅显,且故事性强,学生在多读之中能够感悟大意,借助详细的注解基本上能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美德可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较为封闭见识浅薄的农村学生,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和知识有必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训练或推荐来完成。

至于文言文的快速背诵要有技巧,这一点也需要有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善于抓住关键词快速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不同方式的朗读,及自主学习感悟故事内容;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

(3)情感与态度:传承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优良品德。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积累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学习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良好美德。

四、教法、学法1,教法(1)激趣导入法,用解题激趣导入新课,渲染氛围。

(2)诵读法,采用不同形式的诵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体会人物的情感。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优秀4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优秀4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能准确识别并翻译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2.能用现代文翻译全文。

3.通过朗读、讨论等说出文中儿童所具有的品质。

4.学习古代少年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1.用现代文翻译全文。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他们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难点:能准确识别并翻译文言文中的省略句。

教学设计:一、导入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

(请一位学生讲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孔融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很懂事,四岁的他就已经知道人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他的家乡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

课本翻开至《陈太丘与友期》。

二、整体感知1.范读: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

2.请学生自己找出本文应注意的字词:舍(she)不(fou)3.学生自由朗读4.齐读三、疏通文意1.刚才同学们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进行了朗读,但是对于有的语句的停顿,可能同学们还有疑问,为什么在这里要断句呢?这就需要对文意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下面,我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小组内的同学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小组内四人讨论合作解决。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2.质疑(关于字词句)【明确】期日中:约定;太丘舍去:离开(区分古今异义);过中不至:到;去后乃至:才;相委而去:丢下、舍弃;下车引之:拉;君、家君、尊君3.文言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简洁,正因为如此,有的内容因为与上文重复,作者就会将其省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文言文初学者,像我们各位同学,带来一些阅读困难,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我们试着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4.这句话只是一个例子,文中还有几处省略的地方,请同学们拿起笔,将本文中你认为是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陈太丘与友期行》。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与友期行”、“太丘”、“待其母”等。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境,增强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信、友善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组织学生进行背诵,加强记忆。

2. 课文解析:(1)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与友期行”、“太丘”、“待其母”等。

(2)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如陈太丘的宽容、友人的诚实等。

(3)探讨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如诚信、友善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

(2)分析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探究,发现课文中的奥秘。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图片,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增强体验感。

(3)情景模拟: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测试评价:定期进行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陈太丘与友期》教案、教学设计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需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提交作业时,请注意字迹清晰,书面整洁。
3.作业完成后,请认真检查,确保无误。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优秀作业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言文阅读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实施: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人物形象、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收获。同时,教师对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文言文。
3.课后作业布置: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翻译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等,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友谊等价值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3.情境创作:以《陈太丘与友期》的故事情节为背景,创作一个现代版的相似故事,要求故事情节合理,能够体现诚信、友谊等价值观。
4.文化比较:查阅资料,比较古代与现代交友观念的差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5.课堂笔记整理:请学生整理本节课的课堂笔记,包括重点词汇、句式、人物形象分析等内容,以巩固学习成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古代文化常识;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及其所体现的道德观念。
2.难点:深入理解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将古代文化背景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进行批判性思考。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内涵。
2.针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教师应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案-陈太丘与友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陈太丘与友期》的文章内容。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寓意,理解陈太丘与友期的交往过程。

(3)学会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陈太丘与友期》。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友谊的可贵和诚信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章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2)文中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学习。

2.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对文章寓意和主旨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陈太丘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学生对友谊和诚信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文中生僻词语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

(2)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4.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友谊和诚信的价值观念。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强调友谊和诚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2.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3. 选择一篇类似的古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内容与策略1. 内容概述:本节课将继续学习《陈太丘与友期》,重点分析文章中的对话描写,以及陈太丘与友期的性格特点。

《陈太丘与友期》(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6篇

《陈太丘与友期》(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6篇

《陈太丘与友期》(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6篇《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期”、“委”、“去”、“引”、“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结合解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争取能背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3、情感与态度:认识中华民族讲“信”重“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诵读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人物。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1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与约会有关的故事。

大家想一想,我们与朋友约会必须做到什么?(守时)。

鲁迅先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可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鲁迅先生这样有时间观念。

就像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迟到不说,还骂人,结果被一个小孩数落了一顿。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认识一下这个小孩吧。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

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文章的节奏、语气、重音。

2、学生朗读没有标点的课文,然后同学评议朗读情况。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提醒字音:不通否是通假字。

联系以前学过的通假字:“项为之强”中“强”通“僵”,“诲女知之乎”中“女”通“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知”通智。

3、全班朗读。

过渡:要想读得更好,还要明白课文内容。

可能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一些字词句的翻译还不太明白,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解决。

三、译后再读。

合作学习。

1、要求:学生对照解释,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

2、课件展示重点字词,让学生翻译,以抢答的形式作答。

(1)字词:与有期行:动词:约定期日中:名词,约定的时间尊君在不:通“否”,在问句尾表示询问的意思门外戏:玩耍相委而去:放弃;离开下车引之拉入门不顾:回头看(2)句子①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太丘放弃等候就离开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陈太丘与友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陈太丘与友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陈太丘与友期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一):教材分析1.新课标要求构成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本事, 这是篇课内阅读课文, 要求学生经过学习有自我独特的见解, 感悟浓浓的父子情, 亲情是人间真挚而完美的#39;感情, 这一单元体现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 从而引起我们的共鸣。

2.本节课要学生学习元方小小年纪就明白维护父亲的尊严, 感悟亲情, 明白诚信与礼貌的重要,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1.课文短小精悍却反映了道理, 要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 自我感悟出道理。

并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从文言字词到感悟, 再到进一步谈自我的看法。

3.学生认知障碍点:如何看待元方的做法, 构成自我的见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本事:积累文言词语, 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理解课文资料, 并争取能背诵。

过程和方法:读并体会故事的资料及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感知资料, 准确理解课文资料。

诵读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对诚信与礼貌的感悟。

教学难点:领悟深刻的做人道理教学过程导入:这节课教师想领同学们再次走进精典故事, 去认识一位小朋友, 它穿越时空, 沿着中华文化的长河正向我们走来, 让我们一齐去见见他好不好?[引出课题}这是一篇文言文, 究竟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我们来读懂它初读感知1、学生朗读, 同学评价2、齐读译后再读, 合作学习1、对照注释边读边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2、落实重点词句3、学生讲故事4、引导朗读, 注意停顿与重音, 把握感情, 师生点评。

学生互相挑战诵读, 熟读背诵。

品味探究1、读了这篇课文, 你悟到什么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3、如果是你怎样办设题意图:经过对问题的品味探究, 让学生了解资料, 构成自我对课文深刻道理的理解, 对父子情的感悟, 明白诚信与礼貌的重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教师点拨: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尝试用诚信、宽容、理解的方式去与人沟通课堂小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传统, 为人真诚守信。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7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7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作者可爱的小编飞白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7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点评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公开课篇一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字词,翻译并且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时的语气、停顿,并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白“做人做事讲诚信”是立世之本的人生哲理。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通过品味人物语言从不同的标准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分析。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聪明机智的孩子,同学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吗?(同学回答,教师总结)有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曹植作《七步诗》、王冕四岁学画、王羲之七岁通书法这些都是大家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伴着古人的脚步走进另一个孩子—元方的世界,看看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二、读古诗,品诗味1、了解作者刘义庆和《世说新语》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

小说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选自“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2)作者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洲)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洲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2、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朗读课文,然后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对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由教师总结,读的时候不仅仅要把字音读准,同时还要注意停顿以及感情,较后全班齐读。

(暂设5分钟左右)课堂细节:为什么同学们“尊君在不”要读成“fǒu”?指出这是通假字,请同学们思考下,在我们学过的文章中还有哪些是通假字?《童趣》中“项为之强”,《论语十则》中“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2.结合文中人物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为人之道。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为人之道。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2.结合文中人物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为人之道。

三、课文探究:
(一)独立自学一:
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需要特别注意的字或词语并加以解决。

提示: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朗读的停顿。

2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的表现!
(二)独立自学二:
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提示:文言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
留:人名,地名等。

例:元方陈太丘(人名)
补:补出省略成分。

例:去后(友)乃至
借助课下注释和《古汉语常用字典》等工具书加以解决。

5分钟后期待你精彩的展示!
(三)引导探究:
文中人物形象鲜明,请你说说元方和友人是什么样的人。

提示:圈点勾画出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关键词语和语句来分析。

3分钟后期待你的回答!
小组辩论: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四、学以致用:
结合本节课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翻译下面短文。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①与诸②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③,诸小儿竞④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⑤。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注释:①〔尝〕曾经。

②〔诸〕众,一些。

③〔折枝〕压弯(折)了树枝。

④〔竞〕争着。

⑤〔信然〕真是这样。

五、课堂小结:我的收获
学生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六、当堂清学:学生完成清学稿。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陈太丘与友期》。

2.完成巩固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