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Histology)与胚胎学(Embryology)是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两门

合集下载

医学英语快速记忆-后缀

医学英语快速记忆-后缀

医学英语快速记忆-后缀后缀在缀合法中只起改变词性的作用,不改变词根的含意。

现将常用后缀分一般英语后缀及医学英语后缀两部分来说明。

因词性不同、后缀可分为名词性、形容词等。

一、名词性后缀1、-age为抽象名词后缀,表示行为,状态和全体总称,percentage百分数,百分率,voltage 电压,伏特数,lavage灌洗,洗,出法,gavage管词法,curettage刮除法,shortage不足,缺少。

2、-cy表示抽象名词,accuracy准确,精确度,infancy婴儿期。

3、-ence、-ance表示性质和动作,difference不同,interference干扰,干预,influence 影响,感化,occurrence发出,出现,violence激烈,暴力,existence存在,significance意义,意味。

4、-ency、-ancy抽象名词后缀,difficiency不足,不全,tendency趋势,趋向,frequency 频率,pregnancy妊娠,emergency紧急,急救,fluency流利,流畅,sufficiency足够,充足,constancy坚定,经久不变。

5、-er表示……人、……者,diameter直径,receiver接收者,接受者,carrier携带者,beginner初学者,创始人,reader读者,shutter 快门,goiter甲状腺肿。

6、-ics 表示……科学,psdiatrics儿科学,psychiatrics精神病学,obstetrics产科学,orthopdics矫形科学,auristrics耳科学,gnathostomatics口腔生理学,andriatrics男性医学,男性科。

7、-ian表示人称名词,physician医师,内科医师,technician技术员。

8、-ication由动词变化而来的抽象名词,常译为……化,simpliffcation简化,calcification 钙化,classification分类,分级,communication交流,交往。

组胚名词解释最终版

组胚名词解释最终版

组胚名词解释最终版组胚名词解释最终版▲表示重点中的重点1.▲histology(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这门学科是随着显微镜的出现、在解剖学的基础上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形成的。

解剖学主要是在系统和器官水平上研究机体的结构,组织学则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研究2.▲PAS—periodic acid Schiff reaction(PAS 反应):即过碘酸希夫反应,可用来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糖链。

可形成紫红色反应产物。

3.▲in situ hybridization(原位杂交技术):即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可用来检测基因的有无及在转录水平检测基因的活性。

原理是用带有标记物的已知碱基顺序的核酸探针,与细胞内待测的核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特异性原位结合,即杂交,然后通过对标记物的显示和检测,而获知待测核酸的有无及相对量。

4. pseudostratified(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主要分布于呼吸管道,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中柱状细胞最多,表面有大量纤毛。

这些细胞形态不同、高矮不一,核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上,但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因此在垂直切面上观察貌似复层,而实为单层。

(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

微绒毛直径约μm,长度因细胞种类或细胞生理状态而有很大差别.微绒毛使细胞表面积显著增大,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纤毛):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指状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电镜下,可见纤毛中央有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有9组二联微管二联微管一侧伸出两条短小的动力蛋白臂。

纤毛向一定方向节律性摆动,把上皮细胞的粘液及其吸附的颗粒物质定向推送。

junction(缝隙连接):又称通讯连接,相邻细胞膜高度平行,细胞间隙约3nm,胞膜中有许多规律分布的柱状颗粒,称连接小体,它们聚集为斑状,是细胞间直接交通的管道。

分子量小于1500D的物质,包括离子、cAMP等信息分子、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可在细胞间流通,使细胞在营养代谢、增殖分化和功能等方面成为统一整体。

组织与胚胎学课程介绍

组织与胚胎学课程介绍

组织与胚胎学课程介绍组织与胚胎学课程介绍组织学(histology)与胚胎学(embryology)是医学课程中的基础学科。

组织学着重研究人体细微结构及与其机能的关系。

胚胎学则着重研究人体结构发育分化的程序和生长变化的规律性。

组织学定义:组织学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人体微细结构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人体的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发育分化形成的,而器官系统则又是由几种不同组织发育分化所构成。

所以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系统三部分。

1、细胞(cell)定义:是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一切生物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分化的形态学基础。

结构特点:人体具有多种(210多种)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细胞。

功能特点:执行着多样的机能活动。

它们在身体内互相调节和互相合作,以维持整体的生命活动。

2、组织(tissue)形成:在胚胎发育时期形成。

组成:由一些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细胞间质)所组成。

分类:由于细胞的种类和特性不同,组织也相应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器官和系统(organ and system)形成: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由几种不同的组织发育、分化和互相结合所形成。

器官的组织特征:也是在胚胎发育早期从几种不同组织发育分化和互相结合形成的,成体的各个器官和各种系统均各有其细微结构的组织特征,并执行一定的功能。

组织学的研究,就是阐明在正常情况下,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其生理活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的相互关联和意义。

成体各器官、系统分别具有其细微结构的组织特征,执行着特定的功能。

如:口腔、食道、胃、肠等均由不同的组织发育、分化和结合而成,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但却执行着共同的功能,即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除糟粕。

胚胎学在医学中称人体胚胎学(human embryology)。

定义:是研究人体发生、生长发育及其机理的学科。

研究内容:生殖细胞形成、受精、卵裂、植入、三胚层形成与分化、胎膜与胎盘、器官系统的发生与功能的建立、先天畸形等。

学习部2018版必修课总结——组织学与胚胎学

学习部2018版必修课总结——组织学与胚胎学

学习部2018版必修课总结组织学与胚胎学本册主编: 2016级临床三班夏华钦本册副编: 2016级临床二班朱玲玲2016级临床四班苏昊2016级临床四班任捷2017级医学检验谭忠州学习部2018版必修课总结编委会(按拼音排序):蔡晨希陈佳慧陈琦婧陈雪龙陈一铭代妮妮龚晨郭思琦郭心卉郭翼宁侯郡潇胡雪嫣胡玉鹏黄博轩金昭郎敏李兮爔刘潇阳刘宇廷柳诗雅麻宇颉潘孟乔彭可心任捷苏昊苏坤旂孙小砚谭忠州汪星霖王海旭王宇鑫王振帆王志坤吴雪玲吴冶君夏华钦熊淑婷虞千瑶曾巧珠张嘉昕张健维张蔚张燕丽张钰洋张庄宜周佐邑朱玲玲目录一. 学科总介绍 (1)二. 学习感想 (3)三. 备考方法 (10)四. 备考资料 (12)一.学科总介绍(一)学科特点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你们接触到的第一批跟医学直接相关的医学学科,也是最基础的一门,为以后的病理学等相关医学科目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组胚从九月份开始上课,到十一月份结课,每周两节主课,一节实习课,大概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而在第十三周左右就会迎来组胚的期末考试,当然呢也是你们第一门医学专业课考试。

这门课分为两个部分:组织学、胚胎学。

组织学占主要部分,胚胎学为次要(从书本的厚度分布就可以看出来)。

组织学(histology)与胚胎学(embryology)是相互关联的两门学科,我国医学教育习惯地将它们列为一门基础课程。

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它是以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为基本方法的,故又称显微解剖学(microanatomy),是医学科学中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学习医学科学必须首先熟悉人体的结构、组成及其基本生命现象,而组织学从微观水平阐明了机体的结构与相关功能,为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以及临床医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胚胎学主要是指人体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出生前发生、发育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包括出生前发生、发育过程,受精过程,胚泡形成与植入,胚层的形成和分化。

胚胎学为妇产科学、男性学、生殖工程学、儿科学等临床学科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也是计划生育与优生学赖以发展的学科之一。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要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要名词解释

【绪论重要名词】1.组织学(histology):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相关功能的科学。

2.组织(tissue):由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组织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器官。

人体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型组织。

3.HE染色法(HE staining):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

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4.嗜酸性(eosinophilic):易于被伊红等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酸性。

在HE染色中,嗜酸性通常表现为红色。

5.嗜碱性(basophilic):易于被苏木精等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碱性,在HE染色中通常为蓝色。

6.胚胎学(embryology):研究人个体发生及发育规律的科学。

7.光镜结构(light microscopic structure):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称为光镜结构。

8.电镜结构(electron microscopicstructure):用电子显微镜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电镜结构,也叫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

9.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是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组织中肽和蛋白质的技术。

10.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在细胞或组织结构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用标记的已知碱基序列的核苷酸片段(探针),按碱基配对原则,与待测细胞或组织中相应的基因片段相结合(杂交),所形成的杂交体(Hybrids)经显色反应后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内相应的mRNA或DNA片段。

【上皮组织重要名词】1.内皮(endothelium):是贴衬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细胞很薄,表面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以及内皮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它们研究生物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深入了解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和生理机制。

本文将介绍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一、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组织学是研究生物体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通过组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细胞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生理和功能。

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

组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常规染色、特殊染色、显微镜观察等。

常规染色包括用碱性染料如血红素染色剂来染色细胞核,用酸性染料如伊文斯蓝来染色细胞质。

特殊染色是为了突出某些特定的细胞或组织结构,如透明质酸染色用于显示软骨组织,乌尔三氏染色用于显示胶原纤维等。

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组织切片,我们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组织的排列方式。

二、胚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胚胎学是研究胚胎发育过程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受精卵发育为成体的整个过程,包括受精、器官形成、胎儿发育等。

胚胎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的发育机制、疾病的发生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胚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显微镜观察、实验操作和遗传学研究。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观察到受精卵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过程。

实验操作包括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用以模拟和控制胚胎发育的环境条件。

遗传学研究则用来探索胚胎发育的遗传机制,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敲除等技术手段研究特定基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的重要性组织学和胚胎学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知识和实验手段。

在医学方面,通过观察和分析异常组织和胚胎发育,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进程,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观察组织切片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癌症、感染等疾病,而胚胎学研究可以揭示某些遗传疾病的致病机制,为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组胚考试名词和简答汇总教材

组胚考试名词和简答汇总教材

组胚名词解释内部资料,仅供参考!1.组织学(histoiogy):是研究正常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包括细胞基本组织及器官和系统3部分。

2.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生物个体发生、生长及其发育机制的一门科学。

3.HE染色法: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法。

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因此,HE色法可将组织中各中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显示出来。

4.内皮(endothelium) :分布于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5.间皮(mesothelium):是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脏层和壁层的单层扁平上皮。

6.微绒毛(microvillus) :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微细指壮突起,在电镜下清晰可见。

7.横小管(transverse tubule):又称T小管,是肌膜向肌质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故称为横小管。

8.肌节(sarcomere):相邻两条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

每个肌节包括½I带+A带+½I带,是肌纤维舒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9.闰盘(intercalated): 由相邻两个肌纤维的分支处伸出许多短突相互嵌合而成。

10.三联体(triad):骨骼肌肌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横小管,肌浆网在两条横小管之间形成纵小管,并在近横小管处膨大为终池。

一条横小管与它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的结构,称为三联体。

11.尼氏体(nissl body):光镜下,尼氏体呈嗜碱性斑块或细胞粒。

电镜下,为密集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

12.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是神经元胞体内的细丝状结构。

电镜下观察,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微管组成,故它是神经元的细胞骨架结构。

神经丝和微管还与胞质内的物质输送有关,在屠输送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组织胚胎学介绍

细胞组织胚胎学介绍
所以人体胚胎学实际是研究人体在胚期和 胎期的生长、发育,它所涉及的时期可以说是 从受精开始,终止于出生。胎儿的诞生只不过 是在人体的生长发育中环境的明显变化,人体 本身的生长发育并不因诞生而停止。 胎儿诞生 后,不只是身体的长高、长大,而且还要发生 一系列的重要变化。
因此,从广义的角度讲,研究人体的发生、 发育的科学,应称为人体发生学(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一、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一)组织学(histology) 定义: 组织学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人体微细结构的一 门学科。 研究内容: 人体的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发育分化形成 的,而器官系统则又是由几种不同组织发育分 化而成。 因此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和器 官系统三部分。
又称为电镜,多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其分辨率 为0.2nm,比光镜高1000倍,可放大几万倍到几十万倍。 因此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胞的更微细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技术
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标本(切片)是最常 用的方法。
组织学的标本制作比较复杂,基本包括以下 几个主要,即步骤:取材、固定、脱 水、
电镜下所见的结构称超微结构(ultrastructure)。
超微结构被金属所染部位,在荧光屏上显得暗,图象较黑,为电 子密度高;反之则称为电子密度低。
被检结构与重金属盐相结合的称正染色;被检结构本身不与重金 属盐结合,而其周围着重金属盐的称负染色。一般染色都是正染 色。
透射电子显微镜,示淋巴细胞超微结构
二、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

组胚

组胚

组织胚胎1、组织学(Histology)研究动物机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

2、胚胎学(Embryology)是研究动物体发生发育规律的学科。

(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内容1. 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细胞是畜体形态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畜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分化的形态基础。

因此,只有在研究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的基础上才能学习基本组织。

(2)组织是由一些来源相同,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

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基本组织就是研究上述四种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的。

(3)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发育分化和互相结合形成的,成体的各器官均有其微细结构的组织特征和功能活动特点。

器官组织就是研究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各器官的微细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组织胚胎学中常用的长度单位1m=1000 mm(毫米) 解剖结构肉眼观察器官与组织1mm=1000µm(微米) 显微结构光镜观察组织与细胞1 µm =1000 nm(钠米) 亚微结构电镜观察细胞与细胞器1 nm=1000 pm(皮米)超微结构超高压电镜观察分子三、1、HE染色:苏木精将嗜碱性物质(DNA、RNA)染成蓝色或用伊红将嗜酸性物质(线粒体、溶酶体)染成红色2、PAS反应:即过碘酸雪夫氏反应(PAS),是一种组织或细胞化学染色法,常用于显示糖类成分的存在,应用过碘酸和雪夫试剂使紫红色的化合物沉淀在糖元、多糖或糖蛋白存在的部位,从而说明这些成分的分布。

1、线粒体:光镜下呈线状、粒状,为氧化供能的单位。

电镜下由两层单位膜构成,外膜光滑,包裹着整个线粒体内膜内折形成嵴,内膜表面还附有许多棒球状的基粒。

是氧化供能的单位。

功能:进行生物氧化、提供能量2.内质网:由单位膜构成的管网状、囊泡状或扁平囊状的膜相结构。

根据表面有无核糖体附着分为粗面和滑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平行排列的扁平囊状,膜上有大量核糖体附着。

组织学与胚胎学-(1)

组织学与胚胎学-(1)

(1)透明软骨 hyaline cartilage
A 软骨细胞 chondrocyte:分泌基质、 产生纤维
软骨陷窝 同源细胞群 B 基质 ground substance:半固态, 化学成分为蛋白多糖和水
软骨囊
C 纤维 fiber:II型胶原蛋白构成的胶 原原纤维。纤维和基质折光率一致 。
3.软骨的生长 附加生长 appositional growth :骨原细胞→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
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
蛋白质分泌细胞(浆液 细胞) 糖蛋白分泌细胞(粘液 细胞) 类固醇分泌细胞
第三章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结缔组织
细胞
细胞间质
基质、纤维、组织液
特点: 1、细胞成分少,间质成分多
2、细胞没有极性,分散存在于细胞间质中
3、分布广泛,结构和功能多样,具有支持、连接、充填、营养、保 护、修复、防御等功能
疾病时发生水肿或脱水。
2、基质
连接蛋白
蛋白多糖
Proteoglycan
透明质酸

轴心蛋白质

硫酸软骨素、硫
酸角质素等

糖蛋白 glycoprot-ein
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 软骨粘连蛋白、细胞外粘连蛋白
参与分子筛组成,影响细胞附着、运
动、生长、分化等
3、细胞 cell (1)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合成和分泌纤
维和基质 纤维细胞
(2)脂肪细胞 fat cell:合成和储存脂肪
(3)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un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cell:
(4)巨噬细胞 macrophage:来源于血液中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后增殖分化 为巨噬细胞。 A:趋化性和变形运动 B:吞噬作用 C:参与免疫应答 D:分泌功能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标准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英文名称:《Histology and Embryology》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54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18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中《组织学》《Histology and Embryology》它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学科,隶属于医学的形态学范畴。

《胚胎学》(embryology)主要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制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组织学与胚胎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科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在充分认识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现象、病理过程和先天畸形发生及防治。

因此,学生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为后续的基础医学、临床专业等各门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以学生为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全程贯彻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等教学新理念思想。

2.教学内容设置上,学生除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思维和方法。

3.教学方法突出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灵活利用案例法教学、团队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现代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克服学习中困难。

4.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2个问题:(1)结构与功能关系人体所有的结构和功能都是密切相关的,有功能就需要什么样的结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决定它能完成什么样功能。

使学生看到结构联想其功能,知道功能就明白需要什么结果。

(2)理论联系实际,明确学习目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应结合临床工作的需要和实际应用,重要的知识点均有“临床病例”和提出相关问题,在每一章节都引入与本章知识密切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科研进展、医学史、医学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拓展”,进一步引导学生课后学习、思考、讨论,同时,加深在专业课中培育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精神的理念。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名词解释及相应的英文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名词解释及相应的英文

1、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相对机体进行的研究。

2、HE染色:用苏木精和伊红的染色方法为HE染色。

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主要使细胞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3、微绒毛(microvillus):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绒毛轴心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丝向下连于胞质顶部的终末网;在某些细胞,大量微绒毛整齐排列,形成光镜下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微绒毛可以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4、纤毛(cilium):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较粗长的突起,能节律性定向摆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纤毛中央为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有9组双联微管。

纤毛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能节律性定向摆动,可把被吸入的灰尘和细菌等排出。

5、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又称闭锁小带。

这种连接呈点状、斑状或带状,位于相连细胞间隙的顶端侧面。

紧密连接除有机械连接作用外,还可阻挡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经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具有屏障作用。

6、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多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紧密连接的下方,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此处相邻细胞间有15-20nm宽的间隙,间隙内充满细丝状物质,横向连接相邻细胞膜。

细胞膜的胞质面上有薄层致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构成终末网。

中间连接除有黏着和连接相邻细胞的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7、桥粒(desmosome):又称粘着斑。

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间,呈斑状链接,细胞间隙宽约20-30nm,其中含有低密度的丝状物,中央有致密的中间线,细胞膜的胞质面有附着板,上附角蛋白丝。

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细胞连接。

8、缝隙连接(gap junction):又称通讯连接,这种连接呈斑状。

此处细胞间隙仅2-3nm,内有等间隔连接点,胞膜中有规律分布由6个亚单位并和组成的连接小体,相连两细胞膜中的连接小体对接,成为细胞间直接交通管道,利于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交换及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组织学和胚胎学

组织学和胚胎学

第二节组织学和胚胎学(Histology and Embryology)一、组织学(Histology)组织学是研究有机体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一门形态科学,医学组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体,并借助于对高等动物的研究,协助探讨和解释由人体研究所得的知识。

利用刀、剪等器械对有机体外形和内部结构的肉眼研究为解剖学,早在在公元二世纪时即已开始。

自显微镜发明后,使用显微镜对有机体器官微细结构的研究,原称显微解剖学,是属于解剖学的一部分。

英文tissue(组织)一词来自法文的tissu,其原意为编织物。

此词由法国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Bichat(1771~1822)首先用于生物学中。

他认为肉眼解剖有机体所分离的膜和脏器,是多种不同性质和质地的编织物。

他称这些编织物为tissu(组织),并提出人体由20多种组织组成,但他未做过显微镜的观察。

其后,显微解剖学家Mayer(1829)创用histology(组织学)一词。

此词源于希腊文,由histos(组织)和logos(科学)二字组成,意即研究组织的科学。

此后由于显微镜的改进,一些学者对有机体的微细结构做了许多观察,将人和高等动物的组织归纳为四类,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这个见解得到许多学者赞同,至今仍然成立。

这四类组织起源于胚胎发生时的外、中、内胚层,各具有特定的构造和机能特点,按一定的配布样式结合成各器官和系统,再由这些器官和系统进而组成完整的有机体。

起初,“组织学”同“显微解剖学”是有区别的。

“组织学”着重于研究有机体的组织,而“显微解剖学”是研究各器官的微细结构。

以后由于研究的进展,认为这样的划分并无必要,于是将组织学和显微解剖学合称组织学。

组织学的建立和发展使有机体复杂的微细结构得以从四类组织的概念上进行分析,从而使有机体微细结构的研究有了基本的指导概念。

Schleiden和Schwann(1839)同时创建了“细胞学说”,阐明细胞是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功能和发生的基本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700157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课程负责人:朱帆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54
学分: 4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八年制
教学目的:
(1)系统地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其营养、代谢、生长以及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和生态分布等方面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

(2)较全面的了解微生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

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为口腔医学专业七八年制的专业基础选修课。

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基础,主要阐述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微生物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利用这些知识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使微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考核形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前导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
教材:
微生物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沈萍,陈向东主编,2006.
主要参考书目:
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主讲教师:朱帆,乔治,李冬青,刘东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