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吏三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2012.12喻文辉“三吏”“三别”的思想内容组诗“三吏”“三别”包括《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六首诗歌,是杜甫现实诗歌的代表作。
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邺城战役之后,此战以唐军的溃败而告终。
为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使人民蒙受了深重的苦难。
诗人杜甫此时正从洛阳探亲归来,返回途中,亲眼见到了种种抓丁拉夫惨象,写成这组诗篇。
诗人在组诗中既揭露了兵役制度的黑暗腐朽,又不得不挥泪劝勉人民投入这场拯救民族的战斗中,心情是痛苦的,也是矛盾的。
在组诗中,诗人在揭露兵役黑暗、同情人民的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浓浓的爱国情,诗中也反映出并歌颂了广大人民同仇敌忾,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
《新安吏》写的是未成年男子被征,揭露兵役的黑暗。
诗中写道:“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反映“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
诗云:“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潼关吏》表现的主题则较为特别,意在警告潼关守将切勿轻易出关迎敌。
诗云:“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请嘱守关将,慎勿学哥舒!”《新婚别》写一个“暮婚晨告别”的青壮年男子被抓去当兵,时间的特殊性带来了主题的深度。
全诗以新娘子的口吻写成,它是诗人的呼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呼声,通过娘子的口发出的爱国号召。
组诗“三吏”“三别”的艺术特色1、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
在《无家别》里,写战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
2、寓主观于客观。
诗作将诗人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来。
这是杜甫叙事诗的最大特点。
在《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独与老翁别”。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占有重要地位。
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巅峰。
唐朝国运几近三百年,流传下来的诗歌将近五百首,不同时代风格各异,独领风骚的代表诗人近百人。
璀璨明星之中,杜甫诗歌达到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的最高峰,他的“三吏”、“三别”是现实主义诗歌之杰作,如同史诗般傲然屹立于中国诗坛。
透过这些诗篇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苦难,也看到了诗人痛苦思索的历程和内心尖锐的矛盾。
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和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成为后世竞相学习的典范。
关键词:杜甫三吏三别思想性艺术性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他一生历经唐朝由盛至衰的蜕变,虽出生官宦之家,但到他这一代已完全无所倚仗。
仕途受阻,求官未果,除短时间有过极低的职位外,一生基本上生活于社会底层。
长年累月避乱求存、投亲靠友的生活经历,使他得以亲眼目睹国破家亡、民生疾苦、官吏凶残的悲惨现实。
在“三吏”、“三别”里,杜甫以他独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将他所处的时代生活状况真实而艺术地记录了下来。
“三吏”、“三别”有如一幅幅悲壮的历史画卷,将一幕幕历史活剧呈现在我们面前,与丰富的历史典籍相互印证,长存于五千年中华文化史册之中。
一、“三吏”、“三别”深刻的思想内容杜甫真正无愧于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称号,是由于他往往能够从极平凡的题材联系到现实,揭示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吏”、“三别”正是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安史之乱时期朝廷征召军士、百姓骨肉分离的悲惨场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三吏”、“三别”成诗于唐肃宗二年(公元759年),时值安史之乱最残酷的时期,正逢官军大败于邺城,溃不成军,死亡遍地,到处抓丁。
杜甫目睹官吏横暴民生疾苦、老百姓家破人亡的社会现实,忧心如焚。
空前的浩劫,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形成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的高潮,写下了这些不朽的名篇。
“三吏”是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杜甫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其精湛卓越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凝练、精工的语言,沉郁顿挫为主的多种艺术风格,兼擅众美的诗歌体裁,以及诗人崇高的人格和博大的襟怀,都堪称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光辉典范。
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主要体现在杜甫为数众多、质量很高的叙事诗(或以叙事为主的诗)上面。
首先,杜甫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加以艺术的概括,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殷勤劝饮的田父,天真稚气的儿童,潇洒狂放的饮中八仙,舞剑酣畅淋漓的公孙大娘,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飘逸不群的李太白,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扬国忠兄妹,烧杀掠夺的安史叛军,昏庸无能的朝廷大臣-----组成了一个人物形象画廊。
如此众多的、真实、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劳动人民的形象),是杜诗的杰出贡献。
其次,杜甫善于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描述中,让人物和事实说话,自然感人。
如《丽人行》这首诗通过对“游曲江”这一典型情节的客观描述,讽刺了杨国忠兄妹势焰熏天、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
诗歌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语,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其他如《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都出色地运用了这种艺术手法。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
无论是独白(如“三别”)还是对话(如“三吏”),都精彩传神。
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通山县洪港中学成淳勇【内容提要】: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诗史”。
其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年代,尤其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杜甫的大量诗歌都描绘出了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图画。
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间,他生活在那个“万方多难”时代的底层,他了解战乱中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疾苦,因此他的大量诗歌都反映了他爱国忧民的思想。
杜诗里悲剧题材的诗歌较多,这样又形成了他独特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
为了真实形象地反映现实,他的诗歌多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三吏”、“三别”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写下的不朽诗篇,它们也是杜诗的代表作。
本文就从爱国忧民、沉郁顿挫、现实主义等三个方面对“三吏”、“三别”作一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爱国忧民安史之乱沉郁顿挫“三吏”“三别”现实主义一、导言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我国文学史和诗歌史上,杜甫是公认在诗歌创作上具有集大成及承前启后作用的一位,他的作品以最广泛深刻地反映着他的生活的时代和社会著称。
人称“诗史”、“诗圣”。
杜甫前半生处于玄宗执政时期,这个阶段由于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朝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后安史之乱则更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杜甫也亲历了困顿之苦,体察人民的痛苦生活。
他的作品广阔真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中的社会面貌,慨叹人民在战乱中遭受的痛苦,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交织在他的作品里,大量地反映在他的诗歌中。
杜甫的作品很少有孤立地描写景物或抒写内心情感而不牵涉到当时时局与社会的。
他的作品是一幅天然的历史画卷。
因此,杜甫生前,人们就用“诗史”称呼他。
如果说“诗史”是从历史价值角度评价杜甫的话,那么“诗圣”则是一个全面的评价了。
唐代是古诗的鼎胜时期,各种新旧体诗歌达到成熟的阶段,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人风起云涌,时代需要一个人来对已有成就加以总结并进一步推向高峰。
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
1、杜甫诗歌的叙事手法:杜甫的叙事诗善于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描写,以严谨的结构和精湛的语言技巧表达深刻的思想。
例如《兵车行》、《丽人行》等,都展现了杜甫叙事诗的高度艺术成就。
2、杜甫诗歌的抒情手法:杜甫的抒情诗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为特点,其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语言引人深思。
例如《登高》、《赠卫八处士》等,都表现了杜甫抒情诗的独特魅力。
3、杜甫诗歌的写景手法:杜甫的写景诗以生动的描写和细致的刻画为特点,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精确的语言技巧表现自然景色的美妙之处。
例如《望岳》、《登岳阳楼》等,都展示了杜甫写景诗的独特风格。
4、杜甫诗歌的社会关怀:杜甫的诗歌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表达了对人民疾苦和社会不公的关注和担忧。
例如《三吏》、《三别》等,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5、杜甫诗歌的文化传承:杜甫的诗歌在传承古代文化方面具有重要贡献。
他借鉴了前人的诗歌技巧和文学传统,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和思想深度的诗歌作品。
例如《泊秦淮》、《江南春》等,都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之,杜甫作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歌在叙事、抒情、写景、社会关怀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记录。
论杜甫三里三别
论杜甫“新题乐府”的艺术创新———以“三吏”“三别”为中心〔摘要〕本文以杜甫的“三吏”“三别”为中心,论述了杜甫“新题乐府”的艺术创新。
首先,它发扬汉乐府的优良传统和创作精神,在诗歌形式上既具有继承性,又表现出伟大的开创性;其次,它深化了乐府诗的思想内容和现实意义,具有反映生活的典型性与深刻性;再次,它吸收和运用古乐府的艺术优长的同时,又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创造,在叙事方式、人物描写、语言运用等方面显示出鲜明特色,具有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关键词〕新题乐府“三吏”“三别”艺术创新杜甫的“新题乐府”诗,是对传统乐府的体式开拓和艺术创新,集中代表了杜甫诗歌的创作成就,鲜明体现了作为“诗史”的思想高度与时代特征,在杜甫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汉武帝正式创立乐府官署,乐府作为一种新的诗体也开始了它的历史行程(虽然当时“乐府”只是朝廷主管音乐的机构名称而并非诗体名称,但这种诗歌样式是伴随乐府机构而出现的)。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当时所采集的“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等民间歌谣,“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而且“可以观风俗,知薄厚”①,对这类被后人称之为“乐府诗”(或乐府民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表现功能作了简要的评述。
汉乐府中的部分民歌,如《战城南》、《东门行》、《妇病行》等,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民众心声,显现了乐府诗的本质特征,成为了汉乐府中的精髓。
因此,“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乐府的创作传统,也是“乐府诗”的精神内核,更是后世乐府诗、特别是“新题乐府”诗的创作准则。
基于乐府诗的这种重要特征,我们认为,作为“新题乐府”首先必须继承汉乐府的优良传统和现实精神,否则,就抛弃了乐府诗的本源,丧失了汉乐府的实质。
杜甫的“新题乐府”之所以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并奠定了“新(题)乐府”的创作格局,根本原因即在于它充分地显扬了“汉乐府”的这一创作精神与本质特征。
【从“三吏”、“三别”看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杜甫的三别三吏
【从“三吏”、“三别”看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杜甫的三别三吏杜甫写作“三吏”、“三别”是在乾元二年,即公元759 年,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爆发五年,神州大地已经是“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乱恐怖景象。
杜甫正是在这兵荒马乱之际离开华州去洛阳。
他一路上耳闻目睹了人民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到处是紊乱与不安。
在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时,更是看到了“老翁”、“中男”、“新娘”等人的愁眉苦脸、悲泣哀叹,他们在官吏的残暴驱使下,忍受极大痛苦和悲伤,但却无处申诉。
这一切给了他强烈的震动,激起他内心深广的忧愤。
一、忧国当杜甫看到中原一带兵事不息,人民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渴望能早日平定叛乱,恢复生产和社会稳定时,他心中的忧国之情被激起,十分担心国家安危,因此,当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杜甫不得不鼓励人们去从军,为国而战,坚守自己的国土。
正如作者在《新安吏》中写道: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另外在《新婚别》中,杜甫赞扬新婚之妇深明大义,而且更把诗中的新娘写成鼓励爱人去参军,离别时说:“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戌行。
”作者认为虽然新婚时刻固然可贵,但是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应当不要顾念个人的欢乐,这可见杜甫伟大的爱国之情。
“正由于热爱祖国,杜甫一方面对人民所受兵役的痛苦表示无限同情,一方面又不得不含着眼泪劝勉人民忍受这些痛苦去承担兵役,效命疆场。
” 而且《垂老别》中的老战士子孙阵亡殆尽,老妻又缺衣少食,自己却愤然投军,诗人塑造了一个正直豁达大度,又富有爱国心的老翁形象。
诗人这种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使得“三吏”、“三别”不再是一味地反战、控诉,而是有控诉也有维护,有哀悯也有赞颂。
作者认为只要为国而战就是值得称赞的,这也可以体现出杜甫的忧国之情所在。
伟大的艺术史诗——论杜甫乐府诗“三吏”“三别(之一)
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伟大的艺术史诗
——论杜甫乐府诗“三吏”“三别"(之一)
夏松凉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近年来理论界,论及杜甫诗歌常常涉及他的一些近体名篇,而对他的乐府名篇《三吏>《三别>则较少涉及 ((石壕吏)除外)。本文相对这两组诗的思想和展开全面深刻论析。本篇首先论术组诗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意义。认为它们 从不同例面反映安史之乱后的唐代社会现实,构成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集中反映诗人对平叛此次战争态度,和表现
收稿日期:2001一05—11 作者简介:夏松凉(1938一)。男,汉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
万 方数据
6
第3期
夏松凉:伟大的艺术史诗——论杜甫乐府诗”三吏“‘三别”(之.)
2001
震动.十民逃散。这时杜甫正在洛阳探亲,相州败后,他随流民回华州任所。,一路上,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 地,目睹了这场战争带给广大人民的深重灾难,激起他内心的无比痛苦。回华州后,他就把沿途的见闻感 受,经过艺术概括提炼,写成了这一组千古传颂的诗篇。诗中通过石壕老妪、新婚丈夫、末成年的“中男”、 “子孙阵亡尽”的老翁和无家而别的士卒被强征入伍的几个场面的刻画,通过诗中人物的痛苦倾诉,高度概 括地反映出战乱和兵役的极端残酷,反映出人民苦难达到无比深重的地步,以及广大人民惨痛至极又悲愤 至极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六首诗在艺术手法卜继承了古乐府的 传统,通过人物的言行用I故书的典型情节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在结构上,诸篇联系紧密,浑然一一体,但又各 写・事,独立成篇。
万 方数据
7
第3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l
所见以例其余,为当时痛哭而道也”(《青城说社》)..所论本篇思想内容,甚为正确但必须指出的是关于老 妇形象的塑造:一个农家老妇,在如狼似虎的差吏面前,居然主动请求承担为戍守河阳兵士作“晨炊”任务, 确实使人惊叹.浦起龙称赞她“其胆智俱不可及”(《读牡心解》)。“三吏”“三别”虽然是作者“事至东都,目击 成涛”,有许多真实的事实,但它们又是诗人在真实现实生活基础上的高度的艺术概括,因此,在老妪(《石
杜甫叙事诗的艺术成就
二、杜甫叙事诗的艺术成就在杜甫以前,文人写的叙事诗是很少的,而杜甫则在诗中大量运用叙述手法,以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即事名篇。
可以说叙事技巧在杜甫手中达到了高度成熟,具体看来有以下几点: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催典型的艺术概括。
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相似的遭遇,而“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的范例。
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十分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
第二,杜甫的诗叙事,常融入强烈的抒情。
多数的叙事诗,他其实是作为抒情来写的,例如《羌村三首》,记回鄜州省家事,写重逢如何悲喜交集,写与家人、邻里如何在这悲喜中相见,那种悲哀、同情、无可奈何,都交错在一起。
可以说,杜甫将客观的真实的叙述与主观的强烈的抒情融为一体,他的一些诗,很难分出是抒情还是叙事。
有时还杂以议论,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长篇如此,短篇也如此,有赋的铺排、散文的句法,也有抒情诗的意境创造。
杜甫的诗歌记述的是时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画面,而抒发的是一己情怀,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空前的,是诗歌表现方法的一种转变,是杜诗异于盛唐诗的地方。
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自,并顾全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这类作品很多,如《新婚别》写一位新娘子的独白,使我们读起来,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第四,采用俗语。
这是杜诗语言的一大特色。
杜甫在抒情的近体诗中即多用俗语,但在叙事的古体诗中则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重要。
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的人民生活,采用一些俗语,自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的个性化。
比如同是一个呼唤妻子的动作,在《病后过王倚饮赠歌》一诗中,杜甫用的是“唤妇出房亲自馔”,而在《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却用的是“叫妇开大瓶”,“叫妇”这一俗语,便显示了田父的本色。
三吏三别读后感
三吏三别读后感
“三吏三别”是中国古代文人杜甫的作品,它们描绘了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这些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展现了杜甫的爱国忧民思想。
首先,“三吏三别”中的诗歌主题是悲惨和痛苦的,它们展现了安史之乱时期人民所经历的苦难和黑暗。
杜甫深入到社会底层,亲身体验到人民的疾苦,这种体验不仅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反映,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想和人生观。
其次,杜甫在“三吏三别”中运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
这种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最后,“三吏三别”中的诗歌也体现了杜甫的爱国忧民思想。
他关心国家和人民,对统治集团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深感痛心。
这种爱国忧民的思想不仅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
在阅读“三吏三别”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杜甫的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的诗歌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也是对人类苦难和黑暗的深刻反思。
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人民疾苦和国家命运的关心和思考。
总之,“三吏三别”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们具有极
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从三吏三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从三吏三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众所周知,与李白的浪漫主义相对,诗圣杜甫的创作则带有明显的写实特点,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
与此同时,杜甫异常重视诗歌的艺术性,即所谓“毫发无遗憾”。
因此,其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大抵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而尤其以叙事诗最能表现其艺术特色,这里我们从他的代表作“三吏”、“三别”来作简单分析。
首先,杜甫诗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千百年来,杜甫诗歌一直让人感到心惊而魂悸,秘密也就在于此。
比如《无家别》中,写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以及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着极其广泛的显示内容。
读其《新婚别》,虽然是诗人运用自身的想象,构造出新嫁女子的形象,但其遭遇,不得不说在当时是非常可能出现的。
这种一个家庭的不幸,所反映出整个大唐王朝的不幸,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不仅传神地表现社会生活,也概括劳苦人民的无穷辛酸和灾难。
其次,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杜甫诗歌笔力浑厚,文气充沛,意象广阔,这在他的大多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而他又善于刻画描写,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化在客观的描写中,寓主于客的表现手法。
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石壕吏》。
全诗描写了石壕村中抓壮丁的场景。
村中男丁稀薄,官吏又苦苦逼迫,最后老妇人不得已只得跟随差吏从军。
这一幕幕凄苦的景象,在我们现今看来,是应当加以大量充斥了个人情感和道德倾向的指责和批判的。
而在诗人的笔下,却除了“吏呼一呵怒”二句微微透露其主观感受外,其余文字都是从客观的角度展现整个状况。
诗人将自己的爱憎之情隐藏,转为用事物的本身去感染读者,虽是客观叙述,但深藏了杜甫的斥责和讽刺,寓讽刺于叙事,更突出情感的真挚和哀伤。
杜甫善于细节描写,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的细节。
例如《石壕吏》用“老翁逾墙走”,表现官吏频繁征兵抓人给人民带来的恐惧心理和民不聊生的痛苦。
浅论“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精神
浅论“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精神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时期,生活颠沛流离,饱受磨难。
这就使他在思想上进一步接近了人民,从而用诗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年代、那个社会的现实,因此他被誉为“诗圣〞。
而他的诗歌也因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被称为“诗史〞。
纵观杜甫的诗歌,显著的特点就是对祖国政治、人民生活的热切关心,表达了当时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其代表作“三吏〞、“三别〞就鲜明地表达了这一特点。
“三吏〞、“三别〞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
那是公元759年,诗人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强征兵役的惨状、修关备胡的情形,于是挥笔写下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篇—“三吏〞、“三别〞。
“三吏〞、“三别〞深刻地揭露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精神上的痛苦,从而揭露了封建国家和人民的利害冲突,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成为了辉煌的现实主义诗歌。
从思想内容上看,其现实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面对现实,讽喻时事。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特定历史时期,安史之乱之前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各种阶级矛盾日趋激化,这时人心思乱。
安史之乱便正是各种矛盾冲突的集中表现,它导致唐朝社会江河日下,一撅不振。
面对现实的黑暗、政治的腐败,杜甫感慨颇深。
他没有丝毫的回避,而是大胆地揭露矛盾,讽喻时事,用自己的笔触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现实。
“三吏〞、“三别〞就是主要通过强征兵役的惨状来表达对统治阶级的祸国殃民的罪行的强烈憎恨之情。
由于安史之乱迟迟得不到平息,唐军又屡屡失利,损失沉重,不得不再三补充兵源,以致兵源日趋枯竭。
?新安吏?中就写到连未成年的中男也被强征人伍。
作者既深表震惊,“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又深表同情,“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愕。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叮至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又改为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叮本来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而现在连“绝短斜的中男也被强征人伍,从中不难看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说起可能大家都知道他被称为“诗圣”但他诗歌的艺术成就大家知道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一)抒写理想壮志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
在这样的家庭文化传统对杜甫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早时,杜甫生活在盛唐时期,那时候的杜甫一心追求仕途,有着伟大的理想壮志。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出自杜甫诗《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是杜甫一生执着追求的政治理想。
在杜甫名篇《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二)批判朝政和统治阶层《兵车行》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
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即写实精神。
在忠诚于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还有他对于战乱以及朝廷腐败带给下层人民百姓的痛苦。
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
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还有《丽人行》,全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描写出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
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三)表现战乱“三吏三别”也是杜甫的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
论“三吏”“三别”的意旨与艺术特色
论“三吏”“三别”的意旨与艺术特色作者:刘畅旸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11期【提要】“三吏”“三别”是杜甫叙事诗的代表作。
759年,杜甫由洛阳回华州任所,目睹了唐军被安庆绪叛军打败后,战争对人民的巨大影响。
本文拟在分析“三吏”“三别”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从语言特色、叙事视角和环境描写等角度分析该组诗的写作手法与艺术特色,同时对“三吏”“三别”所表达的丰富意旨进行深入挖掘。
【关键词】“三吏”“三别” 意旨艺术特色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变,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开始。
759年,杜甫由洛阳回华州任所,目睹了唐军被安庆绪叛军打败后,战争对人民的巨大伤害,感慨万千,写下了作品“三吏”“三别”。
这一组诗在艺术手法上比起杜甫之前所做的叙事诗有着独特之处,同时杜甫在此之中所表达的家国情感也更具复杂性。
下文拟从“三吏”“三别”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与意旨三个层面对这组诗进行剖析。
一、“三吏”“三别”的写作背景安史之乱的爆发将统治阶级的腐朽之处完全暴露出来,其时国家为了战争,对人民进行的压迫剥削,使人们民不聊生。
兵士溃散,前线节节失利,大唐王朝呈现出一种风雨飘摇的景象。
安史之乱爆发时期,杜甫刚被贬了官职。
杜甫在“房琯事件”中上书言事,对皇上所犯的错误直言不讳,致使皇上的暴怒,由左拾遗将他贬为华州司工参军,发配于华州。
公元758年,大将李光弼和郭子仪分别率领军队讨伐安庆绪,但两人“皆元功,难相邻摄”,结果唐军先胜后败,伤亡惨重,“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而后“诸节度使各溃归本镇”。
其时诗人由洛阳回华州任所,途中经过潼关等地,目睹因为战争的缘故,人民饥寒交迫,在自身温饱无法保证的情况下还要遭受官吏的搜查、征点,面临与家人的分别,可谓惨绝人寰,民不聊生,故写下了“三吏”“三别”。
二、“三吏”“三别”的艺术特色“三吏”“三别”组诗中,“三吏”以杜甫的角度写出诗人在洛阳至华州途中的所见所闻,以第三人称叙事为主,描写客观事物,同时寓主观于客观,表述个人情感。
《三吏三别》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三吏三别》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三吏》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分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新安吏》这首诗的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
《石壕吏》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潼关吏》这首诗借潼关吏之口描述潼关天险,表达了诗人对当初桃林一战溃败的遗憾,希望守关将士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好好利用潼关天险保卫长安的安全。
《新婚别》这首诗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赶赴战场,新娘虽然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样认识到,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必须作出牺牲。
于是,她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参军,同时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
《无家别》这首诗叙写了一个邺城败后还乡无家可归、重又被征的军人,通过他的遭遇反映出当时农村的凋敝荒芜以及战区人民的悲惨遭遇,对统治者的残暴、腐朽,进行了有力的鞭挞。
《垂老别》这首诗通过描写一老翁暮年从军与老妻惜别的悲戚场景,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人民遭受的灾难与统治者的残酷,而且也忠实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精神。
《三吏三别》这组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这些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为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范文大全)
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范文大全)第一篇: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三吏”、“三别”是杜甫叙述诗的代表作,“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与《无家别》。
杜甫写作“三吏”、“三别”的时间是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是时唐朝平叛官军九节度之师与安史叛军交战于相州而遭大溃败,杜甫正是在这相州大溃败大混乱之际离开洛阳返回华州。
在他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沿途耳闻目睹男女老少被捕捉充当兵士役夫的惨痛景象,到处是惊惶恐怖和悲哀叹息,人们遭受极大痛苦和悲伤却无处申诉。
这一切给了他强烈的震动和深刻的印象,触发其内心深广的忧愤。
公元759年3月,杜甫在回到华州之后,将他一路上亲身感受到的人民悲惨遭遇,经过艺术提炼有计划地写成了《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不朽的现实主义杰作,其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人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法使诗的主题思想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下面我将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
一、对现实生活的概括杜甫的叙事诗,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概括。
选取生活中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角,对其加以叙述描写,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如《垂老别》中,写战争接连不断,杀伤之多的惨状很具有典型性,“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无家别》中,描写战后归乡,乡里的面目:“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田园房舍只残留一片野草,人宅已成狐穴,荒无人烟、无人居住。
还有,诗中描写士兵未尽到儿子应有的孝心和责任的诗句,也具有深广的现实内容,“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壑。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全诗情景交融,以景暗示自己的伤感和无奈,以一人之苦反映了当时所有百姓的痛苦。
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还表现在杜甫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
在一两句诗中。
如《无家别》中,“久行见空巷,日瘦气凄惨。
三吏三别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成熟
三吏三别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成熟杜甫的“三吏”“三别”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
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体现了其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在内容选择上,“三吏”、“三别”,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立足于现实生活;在人物塑造上,这六首诗也具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的特点。
由此可见,三吏三别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成熟。
“三吏”、“三别”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思想深邃的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
诗人在组诗中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成功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作了高度集中的典型概括,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可以说“三吏”、“三别”深刻地表现了诗人面对现实,讽喻时事的勇气,表现了诗人忧国爱民的情怀,从而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
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
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 摘要] 杜甫的叙事诗在现实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他汲取了《诗经》、《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现状作了真实写照, 开创了把现实生活高度艺术化的新风格; 三吏、三别是其叙事诗的代表作, 诗人在这组诗中通过典型化、寓情于物、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景物描写叙事化这些艺术手法写出了时代的悲剧、人民的痛苦。
《三吏》、三别为杜甫叙事诗的代表作。
肃宗乾元元年( 758) 六月, 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二月至东都洛阳, 不久自洛阳回华州, 就一路所见写成这组诗)新安吏潼关吏6、5石壕吏6( / 三吏0) , 5垂老别6、5新婚别6、5无家别6 ( / 三别0)。
[ 1] 歌颂爱国的思想、同情人民苦难和揭露封建压迫是此组诗的主题, 是诗人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艺术体现, 故而此组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还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诗人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法使诗的主题思想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场景的典型化场景是由人、事、场面所构成。
在/ 三吏0、/ 三别0中诗人善于选择和概括典型的事件、人物、场面,写出典型场景, 以个别反映一般。
5石壕吏6选择/ 乱抓人0这一典型事件, 而所抓者又是烈士之家。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祥注》中说:“古有兄弟, 始遣一人从军, 今驱尽壮丁, 及于老弱,诗云: 三男戌, 二男死, 孙方乳, 媳无裙, 翁逾墙, 妇夜往, 一家之中父子兄弟, 祖孙媳妇, 惨酷至此, 民不聊生极矣, 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哉! 0[ 2] 唐制规定妇女依法不服兵役, 尽管老妇屡述家庭苦情, 希望可以免征, 但出乎意料( 老妇和诗人) 仍不于难。
由此可见战乱带给人民的灾难之深和当时统治阶层暴虐对待人民之甚。
5新婚别6诗人抓住新婚离别这一典型事件。
这组诗中的典型事件概括了当时人民痛苦生活的全貌, 反映了社会现实) ) ) 战乱烽火到处都是, 人民妻离子散, 统治阶层残暴无比。
浅议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浅议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社会、政治、人生哲理等多个领域,表现出了深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杜甫的诗歌在艺术成就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杜甫的诗歌注重现实主义的描写。
他以饱满的情感和犀利的笔触,刻画出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展现了人们的苦难与生活的艰辛。
他的作品中,描绘了农民的困境、官员的腐败、战争的残酷等社会现象,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其次,杜甫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
他对当时社会的不公平、腐败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切。
他通过自己的诗歌,呼吁社会改革,倡导公正和中庸之道,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对民生的关注。
此外,杜甫的诗歌还展现出了深邃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他对人生的终极命运和生死的思考,赋予了他的诗歌以悲壮的气质和宏大的思想。
他的诗作中常常反映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和对世事无常的思索,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杜甫的诗歌语言优美,表达精确。
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
他的诗句用字
简练、精准,行文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善于运用音韵和节奏的变化,使诗歌更具有韵律感和音乐性,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诗,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杜甫的诗歌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现实的真实描写和批判,深邃的思想内涵,优美的语言表达。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位思想家和社会观察家,他的诗作不仅具有时代特色,也具有普世价值,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宝藏。
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
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三吏”、“三别”是杜甫叙述诗的代表作,“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与《无家别》。
杜甫写作“三吏”、“三别”的时间是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是时唐朝平叛官军九节度之师与安史叛军交战于相州而遭大溃败,杜甫正是在这相州大溃败大混乱之际离开洛阳返回华州。
在他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沿途耳闻目睹男女老少被捕捉充当兵士役夫的惨痛景象,到处是惊惶恐怖和悲哀叹息,人们遭受极大痛苦和悲伤却无处申诉。
这一切给了他强烈的震动和深刻的印象,触发其内心深广的忧愤。
公元759年3月,杜甫在回到华州之后,将他一路上亲身感受到的人民悲惨遭遇,经过艺术提炼有计划地写成了《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不朽的现实主义杰作,其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诗人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法使诗的主题思想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下面我将浅析“三吏三别”的叙事艺术。
一、对现实生活的概括杜甫的叙事诗,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概括。
选取生活中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角,对其加以叙述描写,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如《垂老别》中,写战争接连不断,杀伤之多的惨状很具有典型性,“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无家别》中,描写战后归乡,乡里的面目:“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田园房舍只残留一片野草,人宅已成狐穴,荒无人烟、无人居住。
还有,诗中描写士兵未尽到儿子应有的孝心和责任的诗句,也具有深广的现实内容,“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壑。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全诗情景交融,以景暗示自己的伤感和无奈,以一人之苦反映了当时所有百姓的痛苦。
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还表现在杜甫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
在一两句诗中。
如《无家别》中,“久行见空巷,日瘦气凄惨。
”这样的景象之所以触目惊心不仅是因为它描写了士兵战罢无家可归的痛苦,还在于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黑暗,不体恤百姓,仅一“瘦”字写尽了满目荒芜,凄惨宛然在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吏三别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众所周知,与李白的浪漫主义相对,诗圣杜甫的创作则带有明显的写实特点,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
与此同时,杜甫异常重视诗歌的艺术性,即所谓“毫发无遗憾”。
因此,其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大抵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而尤其以叙事诗最能表现其艺术特色,这里我们从他的代表作“三吏”、“三别”来作简单分析。
首先,杜甫诗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千百年来,杜甫诗歌一直让人感到心惊而魂悸,秘密也就在于此。
比如《无家别》中,写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以及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着极其广泛的显示内容。
读其《新婚别》,虽然是诗人运用自身的想象,构造出新嫁女子的形象,但其遭遇,不得不说在当时是非常可能出现的。
这种一个家庭的不幸,所反映出整个大唐王朝的不幸,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不仅传神地表现社会生活,也概括劳苦人民的无穷辛酸和灾难。
其次,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杜甫诗歌笔力浑厚,文气充沛,意象广阔,这在他的大多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而他又善于刻画描写,将自己的主观意识融化在客观的描写中,寓主于客的表现手法。
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石壕吏》。
全诗描写了石壕村中抓壮丁的场景。
村中男丁稀薄,官吏又苦苦逼迫,最后老妇人不得已只得跟随差吏从军。
这一幕幕凄苦的景象,在我们现今看来,是应当加以大量充斥了个人情感和道德倾向的指责和批判的。
而在诗人的笔下,却除了“吏呼一呵怒”二句微微透露其主观感受外,其余文字都是从客观的角度展现整个状况。
诗人将自己的爱憎之情隐藏,转为用事物的本身去感染读者,虽是客观叙述,但深藏了杜甫的斥责和讽刺,寓讽刺于叙事,更突出情感的真挚和哀伤。
杜甫善于细节描写,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的细节。
例如《石壕吏》用“老翁逾墙走”,表现官吏频繁征兵抓人给人民带来的恐惧心理和民不聊生的痛苦。
《新婚别》中的“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反映了新娘子内心的悲伤和希望能平平淡淡地与丈夫一起生活的单纯愿望。
还有《垂老别》中,对老翁心理细腻的刻画,表现人物时而沉重忧愤、时而旷达自解的复杂的心理状态。
再次,杜甫诗歌具有高度凝练准确与丰富多彩的语言。
汉代乐府诗歌中,常常用人物个性化的独白和对话展现人物现象。
譬如《西洲曲》和《孔雀东南飞》等。
杜甫吸取了这一创作经验,在其诗歌中加以应用,并且不避俗语,使得形象鲜活。
这一点在《新婚别》中尤能得到体现。
全诗写的是一位新娘子独白。
既有对丈夫的埋怨和不满,又有自叹身世的凄苦和不幸,既有女子的羞涩于矜持,又有鼓励丈夫的坚强与贤德。
让人读来未闻其声,已见其人。
又如其中“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将得”两句,反映了古代淳朴人民嫁鸡随鸡的简单要求,因为写的是底层人民,诗人用这样的语句,更使得这一形象生动,鲜明。
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性和亲切感,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而在《潼关吏》中,则夹带了问答的形式。
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态。
诗人问到“修关还备胡”,然而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
对话中神情毕现,形象鲜明,关吏的答话中,给读者留下守关唐军坚韧不拔、英勇沉着的印象。
最后提一下,杜甫还完善了多种诗歌体式。
他不仅擅长七律,五律,五绝,七绝等各种近体诗歌形式,也精通于三吏、三别这一类的古体诗。
他灵活运用伸缩性较大的五、七言古体和律诗来创作叙事诗歌,从而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也发展了各类诗歌体式。
总而言之,上述艺术成就,使杜甫诗歌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现实主义的发展高峰,并形成了其独特的“沉郁顿挫”风格,开拓了诗歌的境界,为后世表现现实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