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
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ppt 40页)
• 关于学者上电视后自主性的丧失,西方学者早已做 过相关论述。布迪厄指出“上电视的代价,就是要 经受一种绝妙的审查,一种自主性的丧失,其原因是 多种多样的,其中之一就是主题是强加的,交流的环 境是强加的,特别是时间也是限制的,种种限制的条 件致使真正意义上的表达几乎不可能有。”¹而深 度介入电视的中国学者王鲁湘也坦率承认“主体 立场的丧失是知识分子进入电视的一个必然代价 。你要转换到这个角色,就必须接受这个条件。以 中国目前情形,任何一个媒体的话语空间都是有限 的,电视的话语空间更狭窄一些。”这样的反思是 必要的,但是,进入《百家讲坛》的学者却大都没有 做过这样的反思。易中天倒是说过:“学者和电视 台的对接,做好了是‘双赢’,学术扩大了传播范围 ,电视提高了文化品位;做坏了就是‘双输’,学术 失去了自身品质,电视失去了广大观众。”但这样 的思考应该是平面化的应景之作,它没有体现出一 个学者的思想深度和思考水平。
研究兴趣大都集中在史料的开掘与整理上 。如早期文章《清入关前满洲的社会经济 形态》(载《社会科学辑刊》1984年第连期) 、《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载((前线》 1984年第6期),中期文章((戚继光籍贯考》( 载《文史哲》工991年第3期)和近年文章《 于谦后裔的文化轶事》(载((紫禁城》2001 年第1期)等,大都是对历史知识和人物掌故 等方面的介绍、考证、辨析。
• 凌燕、李正国:《学者+电视=?》,载《青年记者》 2001
反思
• 在第一种方式中,学者应该只是创意策划的参与者之一, 他们的点子或许催生了某类电视节目,却不能保证电视节 目按其预想的构思发展。
• 第二种方式无须多谈,因为所谓撰稿大都是命题作文,学者 在既定的主题之下展开思考,可供其发挥拓展的空间已非 常有限,很可能他只能在写作技术的层面尽其才尽其用。
社会政策过程
敌国当时的评论:
甲午战争期间一日本将领的评价:“至清 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 盖其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所由致也。夫 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 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陛 擢。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夫济足实 效?”(《中日战争》,第一册,196页)
特殊的发展水平:外向型
从部分项目和地区的优惠到普惠于全体公 民;
从善于试点到善于普及 从满足于抓典型到下功夫于抓整体
管理方式
从被动地安全管理和监督到面向社会的公 开与透明
发展社会对话 关注社会舆论 以社会接受的方式与社会进行沟通
(九)我国社会政策制定的改革和完善之三:技 术、程序与细节的不断改善
细节决定成败的意义; 关键细节:标准、统计、通报与程序设计;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细节性管理规范的建立。
从最需要的地方开始 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开始 从最有能力解决的地方开始 从最有效果的地方开始 从最有战略意义的细节开始
(八)我国社会政策制定的改革和完善之二:政策制定机 制的创新
1.政策管理从一般原则指导到日常管理; 2.从部分项目和地区的优惠到普惠于全体公民; 3.从被动地安全管理和监督到面向社会的公开与透明
(二)社会政策制定的四类要素:根据参与 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作用划分:
行政管理机构:政策产出的整体组织;
不同类型的领导者:提供政策的方向;
不同级别的管理者:决定政策的执行力;
各个利益集团:以不同的方式给予政策的 制定过程发生影响。
(三)社会政策制定的六个阶段: 社会问题产生:问题为政策之母; 政府机构做出反应:反应方式决定质量; 行政人员讨论方案:讨论办法决定公平度 决策者通过政策:通过的程序决定权威性 行政机构贯彻执行:执行规则决定普及度 全社会综合评估:实践的检验。 问题→反应→方案→决策→执行→检验
九十年代文学
1998年的长篇创作,据统计有800
部左右。最值得关注的长篇,主 要是《尘埃落定》《人寰》《故 乡面和花朵》《第二十幕》和 《高老庄》。
阿来的《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
社1998年3月 ),从一个似乎是傻子 的土司小少爷的角度看取人生,提供 给人们的生活画面与经验,都颇为陌 生而新鲜。除丰厚的人性深度和奇崛 的象征意蕴之外,其复合式的感觉和 通感式的语言,也加重了作品独树一 帜的意味。
《尘埃落定》,于2000年荣获第五
届茅盾文学奖。评委认为这部小说视 角独特,“有丰厚的藏族文化意蕴。轻 淡的一层魔幻色彩增强了艺术表现开 合的力度”,语言“轻巧而富有魅 力”、“充满灵动的诗意”,“显示了 作者出色的艺术才华”。
严歌苓的《人寰》写一对文坛老友的恩
恩怨怨,有意味的是,她以两个面和心 不和的老友的利用与反利用,控制与反 控制的人生和心理的较量,以小见大地 折射了非常态的人际关系及其孵化这一 切的不正常年代的历史侧影。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获奖作品为四 部长篇小说, 贾平凹的《秦腔》、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麦家的《暗算》、 周大新的《湖光山色》。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张炜《你在高原》(10卷)作家出版社,2010.3 ; 刘醒龙 《天行者》《十月》2009.4期 ;人民文学 出版社 2009.5 莫言《蛙》,《收获》2009.6期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9.12 毕飞宇《推 拿》,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9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3
刘震云的《故乡面和花朵》以宏大的篇
章结构来进行纯粹的个人叙事,生活的 纷繁无绪与叙说的随心所欲相得益彰。 其叙述语言如同梦呓、不迁就读者和长 达两百万字,可以说都颇不寻常。
第六讲:宋明理学与政治
张载建立以气为一元本体的宇宙观。“太虚者,气之体” (《张子全书· 正蒙· 乾称 篇》)
二程进一步援佛、道入儒,建立了理学体系,认为世界的本原以“理”或“天理”为 核心,理是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由它派生和主宰万事万物。“阴阳,气 也,形而下者也。道,太虚也,形而上者也” (《二程粹言》卷上)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二程粹言》卷上);“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 数……数者气之用也”(《二程粹言》卷下),由此,像、气、数都是理的派生物, 而不是世界的本原,一切具体形态皆归于天理。天理称为世界万物的本原。
“新儒学”一词来指称与传统儒学风格与旨趣极为不同的宋明儒学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继承宋明儒学而形成的“现代新儒学”,也是因接 续宋明儒学而得其名的 。
新儒学的“新”的特定意义,以朱熹的概括为例,是说儒学的发展在秦以后 消沉了和走样了,儒学的道统中断了。“自孟子既没,而世不复知有此学” 、 “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 (《朱文公文 集· 答陈同甫》)
(三)宋明理学的发展线索与代表人物
1、历史发展线索(理学的派别)
按照各学派在理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我们可以分出理学中的主流派和非主流派。所谓 主流派,包括在理学中居于正统地位的程朱道学一派,与程朱相抗衡而同居于理学中 心地位的陆王心学一派及以张载、王廷相、王夫之等为代表的张王气学一派。所谓非 主流派,是指在当时影响虽著于一时,然而在理学流传发展中未能居于主导地位的其 他学派,如司马光的涑水学、二苏(苏轼、苏辙兄弟)的蜀学、胡宏和张栻为代表的湖 湘学、吕祖谦的婺学等。同时,还有一些学派在严格的意义上并不属于理学,而是与 理学的主张相对立的,但从他们学说的创立、其与理学家的争辩和对理学发展的影响 来看,也在理学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像王安石的新学,陈亮、叶适的功利之学等便 是如此. 其次,仅就道学、心学和气学三派来讲,他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都是儒学如 何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存在与发展,特别是如何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和落实儒家思 想的价值。但三派哲学的解决方式和侧重点不同。其中,道学侧重于从哲学上论证儒 家伦理纲常的永恒性和至上性,在实践上强调对于儒家伦理纲常价值的认识和内化; 心学侧重于说明道德的内在根据与道德主体性,在实践上强调道德的外化和践履。气 学的立场则接近于道学,但在哲学论证的方式上又有自己的特点。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管理考博真题、参考书、联系导师、申请材料、..
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管理考博真题、参考书、联系导师、申请材料、考核内容一、招生目录工商管理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120202企业管理不区分研究方向英语管理学企业管理招生方式:普通招考每个院校的考博时间是不一样的,加之每个专业博士招生人数有限,建议大家一定要多选择几个院校进行备考,一般而言,选择2-3个院校比较合适,毕竟考博和考研不同风险更大一些,不像考研只要分数够高就能被录取,考博不是,每个导师基本招生一个人,如果今年你所报考的导师有意向的考生那基本就没戏了,无论你考第一还是第几名,这都不重要了。
另外院校的选择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比如可以选择北大、南开,首师大、中财,矿大、地大等三个档次的院校。
考博主要看本硕学校、外语成绩、科研论文、科研奖项、以及博士期间的修习计划及个人陈述等相关材料。
从2021年开始,除了社科院等个别院校之外,其他院校考博都是采取“申请-考核制”,如果想过材料这一关,就需要充分的准备,尤其是研究计划和学术简历。
有些院校内部信息官方是不会公布的,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可以找专业的老师给你指导。
再者就是最好能够有一两篇论文,其中一篇如果是核心的话,材料关基本就能过了。
不管是博士招生是申请考核制还是考试制,论文都是硬实力。
所以有读博意向的硕士期间一定要不遗余力发论文,多出科研成果。
最好是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
名校博导名额紧张,基本都是1-2个。
每年报考前导师可能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1年2年甚至3年,所以有志读博的一定要要做规划。
提前联系导师,可以了解导师对于学生在专业课之外的技能的期望(比如发论文能力、英文教材翻译能力、模型分析能力等),这样给自己1年的时间向这个方向去靠拢,都有可能会在复试面试中作为加分项。
复试占的分数比重大,然而只有短短的20分钟,主要问问题的还是你所报考的导师,所以提前联系,定期汇报,可以给老师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
第六讲 墨子及墨家学说
第六讲墨子及墨家学说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核心时代,在这个时代,除了儒家,道家之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墨家学说。
据《庄子》﹑《韩非子》等文献记载,墨家学说是由墨子所创立,其弟子和后学所推进和弘扬,并足以与儒家学说分庭抗礼,又相互补充的“显学”。
用孟子的话说,时下“朱杨,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
又用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的话说:“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
所以,我们在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墨家学说,给予去粗取精的消化理解,增强智慧和文化知识素养。
一.墨子其人,其说墨子,姓墨名翟,生卒年不详。
据晚清著名墨学大师孙诒让考证,其生卒约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之间,当代国学大师任继愈说约在公元前480年至前420年之间。
尽管说法不一,但墨子是紧接着孔子而活跃于中华大地的第二文化巨人,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墨家学说是适应当时时代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从社会的阶层来说,墨子是一位“士”(知识分子)。
成为一位学派首领以后,他又是一位对当时时代的社会需要有深思熟虑的理性自觉的士。
正如墨子自己所言:“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吾安敢废此”(《贵义》)据《吕氏春秋·当染》篇记载,周王朝礼官史角的后代居住在鲁国,墨子曾向其学习。
又据《淮南子·要略》记载,墨子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认为儒家的礼节仪式繁琐而不易实行,“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
故对儒学采取有保留的批判态度,在肯定孔学中有“当而不可易”(适当而不能改变)的真理成分的同时,又提出一套系统的﹑有独自特点的学说,即墨学。
墨学与先秦其他主要思想学说相比,更多地带有平民色彩。
在一定意义上说,墨学是一种平民的显学。
大量资料表明,墨子具有突出的平民的形象和思想品格。
老百姓,劳动者当时一般称为黎民,黔首,就是说长得比较黑,大约与劳动中风吹日晒有关。
习教案++第六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第六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要点】一、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1)原因: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的展开(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4)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付诸实践2.康梁维新思想(1)思想主张: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否定君主专制,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合理性。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君主专制,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思想。
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2)实践活动:戊戌变法3.维新思想的作用(1)主张君主立宪,倡导政治改良,推动学习西方的深入。
(2)促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的高涨。
(3)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二、新文化运动1.原因(1)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打破封建思想束缚(2)辛亥革命使西方人文精神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袁世凯厉行专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兴起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倡导民主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1917年,蔡元培在北大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促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3.内容(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民主和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形式上提倡白话文,内容上主张文学应注入新内容、新思想 (4)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高举社会主义旗帜,进入新时期4.作用(1)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宣传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3)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5.局限(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
访谈法-与观察法
例如:“你的意思是。。。。。。。。?”
“请再说下去”
“为什么你这样认为呢?”
6.录音要征得对方的同意7.记录要不动声色,不引起访谈对象的怀疑8.访谈时间不要过长
第六讲调查研究之观察法
一、概念和特点1.定义:
(17)店内货架,橱窗,门面招牌,地面整洁(18)货品摆放整齐,货架不空置,货品及模特无污渍,无损坏(19)试衣间整洁,门锁安全,设施齐全(配备衣钩,拖鞋)(20)灯光明亮,音响适中,温度适宜,走道通畅(无杂物堆放)
一、访谈法含义及特点:1.含义:
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3)邮寄调查的优缺点
邮寄调查的优点:
邮寄问卷法很容易,只需一个人便能寄出一千封问卷
比较起来,邮寄问卷的费用较低,如果回收率很高的话,邮寄问卷的成本可能只是电话访谈的2/3而已。
在邮寄问卷中可以询问很多的问题,如果是一份A4大小纸张,问卷的题目可容纳20至30题。
邮寄问卷可以询问较长系列的层级式问题,即使是在个人访谈中,这些问题最好还是由受访者自己来填写。
(8)主动热情地介绍商品的特性,面料及洗涤方式(9)鼓励顾客试穿,乐意陪顾客到试衣间,并将待试服装为顾客准备好(10)告诉顾客售后服务的内容,包括:免费修改裤长,更换颜色,尺码等
神秘顾客调查项目
(11)如果服装不合适,则主动,热情地给顾客更换或介绍其他商品给顾客试穿.(12)如试穿满意,顺便向顾客介绍,配搭其他商品和饰品(13)服饰配搭恰到好处,令顾客满意(14)在不需同时接待其他顾客时,陪同顾客到收银处付款,并说致谢语(15)顾客离店时,有营业员能立即主动地对每位离店顾客说送别语(16)在收银台附近,整洁摆放或张贴着"顾客服务热线"的标牌
事务文书范文
事务文书范文篇一:事务文书写作例文第一部分事务文书写作情况反映参考例文:情况反映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农民利益得不到满足,引发了农民上访,甚至对抗事件。
该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农村稳定。
河北北焦村土地征用基本情况为:第一,几乎所有耕地都已被占用,目前仅余30多亩耕地;第二,农民获得补偿费用过低,无法满足农民的损失。
……我国政府已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范了审批权,并对补偿作了新的承诺:补偿已达到法定上限但仍不足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政府可以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
也有专家认为将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个大类进行交易,可以使农民得到应有补偿。
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参考格式1:会议名称:×××××× 会议时间:××××××会议地点:×××××× 会议主持人:×××记录人:×××出席与列席会议人员:××× ××× ×××。
缺席人员:×××会议主持人审核签字:主要议题:××××××发言记录:×××。
×××。
×××。
×××。
× ×。
会议记录参考格式2:× × 局办公会议记录时间:××××年×月×日×时地点:安全生产管理局第一会议室出席人:××× ××× ××× ××× ××× ××× ××××缺席人:××× ×××主持人:王××局长会议议题:××××××××××××主持人发言:××××××与会者发言:×××。
第六讲 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
萨特与电视
在对所有媒体的介入中,萨特与电视的关 系最为疏远和冷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萨特之所以远离电视,不愿意以个人的身 份在电视上露面,部分原因在于他害怕给 人造成一种支持某个官方组织的印象,而 根本原因则是他意在以此行动反抗法国政 府对视听媒介系统的垄断控制。 陈丹青提供了错误信息。
思想型学者既能让思想照亮学问,又能让学 问滋养思想,他们不光是专业领域中的领跑 者,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的思考者和发言人。 于是既有专业修养又有现实关怀,既能在专 业领域中说话又能在公共领域中发言等等, 就成为思想型学者的主要特征。
思想型学者的谱系
“五四”时期:鲁迅、胡适。 1950-60年代:陈寅恪、顾准。 1980年代高尔泰、李泽厚、刘再复等。 1990年代李慎之、王元化等。 他们的思想溢出了狭窄的专业范围,成为 知识界乃至全社会的宝贵财富。
陈的两本书
陈的言论所带来的问题
同样是上电视,西方学者与中国学者有何不同? 西方学者如萨特等人是作为知识分子介入电视 的,中国的学者在进入电视时究竟以何种身份 出场?知识分子固然不应该拒绝媒体,但为什 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却会对作为电视的媒体存有 戒心?
我们固然可以假定鲁迅、胡适活到今天可 以坦然上电视,但他们上的是谁的电视? 是中央电视台还是鲁迅、胡适等智识阶层 开办的电视?《百家讲坛》能够接受鲁迅 的价值观吗?鲁迅在《百家讲坛》之类的 电视节目中能够寻找到自己的话语表达空 间吗?
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 《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 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 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 作· 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 《品人录》以及《帝国的惆怅》等。
第六讲 反社会行为
二、反社会行为的心理根源
1、会生物学 2、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习论
1、社会生物学
社会生物学的观点主要认为: 亲社会行为来自人类保存和传递种群遗传基因 的生物本能。 反社会行为则来自在保存种群基因的过程中, 当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本能地表现出 攻击性反应。例如,为了繁衍后代和种群群体 的利益,工蜂和兵蚁都会本能地牺牲小我,舍 生忘死;母兽为保护幼兽与敌兽厮杀。
其次,社会文化的污浊和媒介的误导造 成青少年道德滑坡。青少年由于受不良影视 和网络文化的影响,长期浸淫于这种不良文 化氛围中,青少年就会过多摄入其中传递的 错误信息,引起社会化的偏向,使他们的行 为失去准则,从而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发 生。 最后,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加重加快社 会环境的恶化。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导致了 社会自力约束和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助长 了青少年大胆涉足一些对他们不宜的领域, 一些青少年因此迈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二)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念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价值观的 庸俗化。社会和经济的转型使一部份人的价值观转为唯 利是图、明哲保身,个人主义代替了集体主义。其结果 是,社会出现一种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窘境,公德成 了一个遥远的名词。青少年正日益成为这种社会价值观 的牺牲品,他制约了青少年的正常社会化。因此,社会 要建立有效自我约束的公德机制,在保障包括青少年在 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免受不良社会环境侵害方面发挥良性 自我纠正、自我监督、自我制约的体系。要树立正确的 社会价值观,有效批判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 的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重塑社会公德,为 青少年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女性青少年涉案原因和领域增多
传统上,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 两种:财产问题和感情问题。但现在多了 一个新的问题:性乱问题以及暴力倾向和 团伙犯罪增多。
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
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在现如今的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专家学者上电视分享他们的知识和观点。
这些学者的到来不仅使得电视节目更加有深度和专业性,同时也提供了观众们与知识分子交流的平台。
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尽管电视节目中有了这样的学者,但真正能代表知识分子的却很少。
这引发了一些人对知识分子参与电视节目的缺席的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知识分子的定义。
知识分子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批判思维能力的人,他们在学术研究、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成就和影响力。
然而,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上电视并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他们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和创作中,为社会带来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因此,知识分子的缺席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或意愿参与电视节目,而是因为他们更专注于更具深度和长久性的工作。
其次,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定位也与知识分子的缺席有一定关系。
众所周知,电视节目的制作周期短、观众要求简单、娱乐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它们更适合传递流行的、容易被接受的信息。
而知识分子的研究领域往往比较专业和复杂,内容深入,并不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因此,知识分子在这样的电视节目中可能难以发挥其专业知识和才华,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更能够展示他们真正水平的论坛和媒体。
此外,知识分子对于电视节目参与的考量也值得一提。
电视节目往往注重短期效果和观众的反应,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并产生虚假的观点和信息。
而知识分子更加注重真实和长远的影响力,他们宁愿选择那些能够真正传递他们的核心观点和价值观的平台。
因此,他们通常选择写作书籍、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参与电视节目。
综上所述,知识分子的缺席并非意味着他们对电视节目没有兴趣或参与能力。
相反,他们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和创作中,为社会带来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电视节目的制作特点和知识分子的考量也影响了他们在电视节目中的参与。
但无论如何,我们仍然应该珍视知识分子的贡献,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交流平台,让更多人能够受益于他们的智慧与思考。
第六讲: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 改组派与蒋介石的争斗
北伐之后,‚中国国民党已被军阀、官僚、政 客、买办、劣绅、土豪所侵蚀盘踞、盗窃、把持, 孙总理之三民主义,已被他们所篡改……今日南京 的中央,已成为一切反动势力的大本营……我们要 继续革命,必须重新整饬担任革命的中国国民党大 本营,必须反对南京的反动中央和最近善后会议式 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并且不犹疑的继承第一第二次 代表大会的系统而重新改组中国国民党。‛
《统一与军队管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东方杂志第31卷第24号,1934年
12月16日
“本党若干执行委员对孙中山的原则和政 策的解释,在我看来,是违背了孙中山的意思 和理想的。‛‚如果党内领袖不能贯彻他的政 策,他们便不再是孙中山的真实信徒;党也不 再是革命的党,而不过是这个或那个军阀的工 具而已。党就不成为一种为中国人民谋未来幸 福的生气勃勃的力量,而会变为一部机器、一 种压迫人民的工具、一条利用现在的奴隶制度 以自肥的寄生虫。‛‚对于本党新政策的执行, 我将不再参加。‛
“必以至大至久之恒心与毅力,肃 清潜伏之共产分子,绝其根 株,‛‚第一期清党自打倒共产党 领袖及其著名活动分子入手……其 二期须普及一般跨党分子。‛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 案史料选编(下),第602-606页。
“过去的清党,只是把不良分子清出党 外就完了。我们这次清党,是进一步把 共党的死灰都要送还俄罗斯,不能让它 遗留在中国的。干脆地说,这次的清党, 就是要消灭共产党。‛
1917年11月7日起义在彼得格勒取得成功, 当晚宣告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 埃政府成立。 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最先进最革命的理 论是正确的。无产阶级在没有根据地,没有 军队,没有农民支持的情况下依靠中心城市 工人阶级的武装起义就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并夺取政权。
大学语文第六讲(陈寅恪) 2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
罗海燕 2013.10.30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
王国 维
陈寅恪Βιβλιοθήκη 、王国维之死• 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号观堂,现代学者, 为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自沉二北京昆明湖。 • 生平著作共六十馀种,研究领域涉及文学、戏曲、甲骨文、 金文、音韵学、汉晋简牍以及历代石经的考释等,丏均有 划时代的伟大贡献。著作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 1. 结合这篇碑铭,谈一谈佝对当前学术腐败的认识。 • 2. 这篇文章在今天还有价值吗?他的现代意义在?
• 四、新旧文化激变中的悲剧人物说。 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感情与理智相 矛盾;缺乏积极行动的精神;追求完美之理想的 执着精神。 • 五、悲观主义哲学呾因病厌丐说。 萧艾《王国维评传》:叔本华唯意志主义悲观哲 学;自小失母;多病缠身。 • 六、综合原因说。 蒋复璁《追念逝世五十年的王静安先生》:近因; 远因。 • 七、民国“丐变”的必然结果说。 蔡苏龙《王国维自沉原因新探》。
• 八、梁启超阴谋说。 • 九、中西文化冲突的悲剧说。 周一平、沈茶英《中西文化交汇与王国维学术成 就》:学术上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而在政 治和伦理上却拒绝西方文化,学术思想与政治和 伦理观念背反,成为一个畸形文化人,最后不堪 忍受苦痛。 • 十、共产党迫害说。 王世昭《中国文人新论》:出于对共产党的深恶 痛绝而投水自尽。
陈三立 陈宝箴
陈寅恪
• 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柏林大学,苏黎丐大学、 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1914年一戓爆发后回国。 1918年冬再度出国游学,在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 梵文呾巴利文。 • 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1925年回国,受 聘为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教授。 • 1937年抗日戓争爆发 • 1939年,在亍南昆明西南联大讲授“两晋南北朝史” 课。 • 1945年,左眼失明。9月,前去英国治眼疾,却因 耽搁太丽,无法痊愈,仅一眼能见微光。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
• 1928年10月—1930年5月 • 毛泽东的四篇理论文章: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反对本本主义》
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 这个名称,而叫它做 “本本主义”
油画:《南昌起义》
1928年4月 南昌起义部队
到达井冈山
这是朱德在起义 时用的驳壳枪
•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 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 中国共产党以行动对敢不敢坚持 革命作出的第一个回答。
八七会议
•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在汉口举行的中 共中央紧急会议。
基本认识
• 中国共产党走武装革命的道路是被迫选择的。 • 毛泽东后来说:“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
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 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 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 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 • 革命新道路的探索,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 革命的结果; • 在新的实践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了集 体的勇气和智慧。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红色政权 存在发展
的条件
客观 条件
主观 条件
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良好的群众基础 3.继续发展的革命形势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共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
工农武装割据
三者密切结合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革命根据地
基本内容 主要形式
战略阵地
井冈山土地法 (1928年12月)
•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国民党新军阀对中心城市 统治大大加强的形势下,
第六讲 英美新批评
约翰·克罗·兰色姆(John Crowe Ransom,1888— 1974),20世纪著名文艺 批评家,诗人,文学理论 “新批评”派领军人物,生 前曾长期担任美国梵德比尔 大学文学教授。
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和文 艺评论家。有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 它观察到的事物》、《诗选》、《四 个四重奏》等。代表作为长诗《荒原》 他的最主要的文学批评文章有《传统 与个人才能》(1917)、《批评 的功能》1923《诗歌的用诗和批 评的用诗》(1930),
二、瑞恰兹:
瑞恰兹:(1893-1980)英国人。就学、任教于剑桥 大学,1903年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燕朴荪的老师。 1.误读的原因: 瑞恰兹的阅读试验 他认为,他的学生(普通读者也一样)在评论这些隐 去作者名字的诗篇时之所以会发生偏差,是由于一系列 障碍造成的。他把这些障碍归纳为十类: (1)难以辨别出诗的明白含义。 (2)缺乏感受诗意和诗形的能力.只注意语词系列, 忽略了诗的形式和展开 是理智和情感的结合。 (3)不能形成有效的想象或者干脆胡思乱想而干扰了 对诗的阅读。 (4)不相干的记忆插入。
雷纳·韦勒克(René Wellek 1903年8月22日—1995年11月1 日),出生于维也纳,文学批评家, 比较文学家。1946年任教于耶鲁 大学。在耶鲁大学,创办比较文学 系并任系主任。他与沃伦合著《文 学理论》,系统化研究文学理论的 一批著作之一。代表作为八卷本 《现代文学批评史》(1750-1950 年。
陈述、正话反说、语体的模仿。
五:燕朴逊
1.复义七型: 燕卜荪对“复义” 下了一个不很严格的 定义:“能在一个直 接陈述上添加细腻意 义的语言的任何微小 效果。”后来他对该 定义加以修改,成为: “任何语义上的差别, 不论如何细微,只要 它能使同一句话有可 能引起不同的反应。” 他经过细致归纳,把 文学中的复义分为七 种类型。
第六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基本经验
这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民主党派的建立
党派名称 中国致公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成立时间 1925年10月 1930年 8月 1941年 10月 1945年 12月 1945年 12月 1946年 5月 1947年 11月
农民群众对共产党 的拥护,团结在党的 周围,成为打败蒋介石、 建立新中国深厚的 群众基础。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政治上 继续专制独裁镇压民主势力 经济上 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 进一步确认美国在中国特权
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国民党伪“国大”通过了 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 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 主张“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 制度逐步形成
四、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及基本经验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敌我力量的变化 解放军
1948.8,解放军已发展到 280万人。解放区235万平 方公里,人口1.68亿
事实表明,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战 线上,国民党政府都打了败仗。这个政府 已经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
李公朴
闻一多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中国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组成部分。 阶级构成 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 主张———— 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 ,但都主张 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 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知识分子与电视的关系
我国知识分子与电视关系初探摘要:随着《百家讲坛》《世纪大讲堂》等学术类电视节目的热播, 传统的精英知识分子开始走出象牙塔,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体进行文化传播。
随着这种传播的不断深入,以及所谓“学术明星”的出现,使得知识分子与电视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改变,知识分子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不再是“缺失”的角色。
此时,如何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性,知识分子又应如何利用大众传媒传播自己的学术研究就成了需要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知识分子电视冲突与融合文献综述:在以往对知识分子与电视关系研究的相关资料中,研究重点大都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分子的“明星化”以及所谓“学术明星”现象。
如《三联生活周刊》上刊登的文章《“学术超男”易中天》。
二是知识分子与现代传媒的关系。
如龙小农的《知识分子与现代传媒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本文从明晰知识分子的概念出发,着重探讨在现代传媒不可拒绝的传播优势中,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应该怎样有效的使用大众传播工具表达自身,以及如何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特性。
一.概念的明确在现实中,知识分子是一个由众多具有多样背景和性格的人构成的庞大群体,知识分子队伍本情况复杂多变。
因此,对众多作为个人的知识分子,当然不可以用一成不变的单一方式来看待。
但是,若以“知识”为根据,以精神生产的本性和规律来理解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那么如何看待知分子,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或普遍的原则和方法可以遵循的。
识”和“专业”的关系。
“知识分子”是对担当社会精神文化生产职责的人们的一个整体称呼,而每一个知识分子作为人,则因为他与某一方面精神生产即“专业”知识劳动的联系,才成为知识分子。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由于受西学影响,朦胧地把知识分子与知识阶层区别开来,如称知识分子为“学界分子”,称知识阶层为“知识界”等。
直至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上才正式用“知识分子”,和“知识阶层”两词。
1933 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明确规定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阶层,属于“脑力劳动者”。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6讲 课题13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2.基层教化
宋朝
北宋吕大钧创造了乡约,其撰写了《_吕__氏__乡__约__》
(1)明后期,乡约改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 明朝 (2)六谕主劝谕,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3)明朝儒学士人常引用《大明律》解释六谕
乡约基本延续明朝模式,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 清朝
雍正帝的《_圣__谕__广__训__》,也常引用《大清律例》
(1)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思 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评价 (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 制的愿望
辨析比较 法家的“法治”与“依法治国”
(1)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中央集权,刑律成为 镇压人民、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2)“依法治国”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否定任何特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以法治吏,维护统治: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 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 防止权力滥用。
时期
概况
宋朝 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以唐律为制定蓝本,如《_天__圣__令__》
元朝 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 明朝
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_律__例__合__编__的体例
清朝
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_大__清__律__例__》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时期 特点
表现
律令 秦汉
合一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制成《九章律》 (3)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1)原因: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律令儒 魏明帝设律博士,专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 魏晋 家化 (2)表现: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的原则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丹青的说法
孔子要是活到今天,绝对霸占电视台;胡 适、鲁迅、陈独秀活到今天,坦然上电视。 转型中的社会与知识分子为什么要拒绝媒 体?大家不去塑造媒体,必定被媒体所塑 造,这是不言而喻的。听说易先生的节目 被嘲骂,那么其他节目怎样?很高明、很 清雅、很严肃吗?
我来开一份小小的名单:二战前后欧美一流 知识分子、艺术家、学者,都曾经高度重视 媒体。譬如大诗人庞德、大哲学家萨特和西 蒙娜· 德· 波伏瓦、大学者约翰· 伯格、大哲学 家及思想史家以赛亚· 伯林等等,均深度涉入 公众媒体,不仅利用,那还是他们在事业盛 期或晚年的重要工作。萨特失明衰老后,放 弃写作,全力主持电视节目,向全国和全欧 洲人民说话,一说就说了10年。约翰· 伯格 在BBC主持多年系列节目,几乎影响到70年 代后的欧美文化形态。
学者进入《百家讲坛》属于哪种方式
第四种方式:表面上有 自主性,实际上是自主 性的丧失。 “培训主讲人”——培 训主讲人编剧能力,让 他们把自己的学术成果 变成“剧本”。而马瑞 芳则把这种“培训”比 作一张“魔鬼之床”, 凡是不合乎尺寸的都得 用力打磨。
三、学问型学者走向前台学问型学者重知识的累积,重史实的考辨; 他们经过长年累月的积淀或许可以成为某 一领域的专家,但其学术研究却并不具有 生成思想的功能,或者毋宁说他们的学术 研究路径已经掐断了学术生成思想的可能 性。这样的学问型学者做好了可以成为钱 钟书式的人物,通今博古、满腹经纶;做 不好只能成为匠人。
思想型学者既能让思想照亮学问,又能让学 问滋养思想,他们不光是专业领域中的领跑 者,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的思考者和发言人。 于是既有专业修养又有现实关怀,既能在专 业领域中说话又能在公共领域中发言等等, 就成为思想型学者的主要特征。
思想型学者的谱系
“五四”时期:鲁迅、胡适。 1950-60年代:陈寅恪、顾准。 1980年代高尔泰、李泽厚、刘再复等。 1990年代李慎之、王元化等。 他们的思想溢出了狭窄的专业范围,成为 知识界乃至全社会的宝贵财富。
易自称自己是独立知识分子,不是公知
“我就是个‘出来打酱油的’,路见不平插 句嘴。”易中天说,他更愿意把自己看成 “独立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每天都 得看新闻,每件事似乎都必须发言表态, 他觉得被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需求绑架。 “是非已经够多的了,再‘公共’一把, 还活不活呀!” (“我本来就是流寇一个”——易中天交 代流窜路线图【南方周末】)
第三,当萨特没办法改变媒体的现状时, 他则以拒绝合作相抗争,以此表明一个作 家/学者的姿态和立场。他的远离电视很 大程度上便可说明这一问题。 如与法国电视二台的合作最终未成功。 电视台要求拍成纪录片;但萨特坚持这是 电视戏剧节目。
第四,更重要的是,萨特之选择、亲近、 介入媒体并取得成功,其实还隐含着作家、 学者身份向他所谓的“新知识分子”身份 转换的诸多秘密。 他所寄予厚望的是能够投入战斗的“新知 识分子”。若要成为这样的知识分子,自 己必须首先行动起来;而介入、征服、使 用大众传媒便是付诸行动的重要标志。
《百家讲坛》所选中的学者却大都是学问型 学者,阎崇年、易中天、王立群是这样,其 余如刘心武、于丹、纪连海、毛佩琦、孟宪 实、马瑞芳、隋丽娟、马骏等人也莫不如此 (有的甚至连学问型学者也算不上)。 参看:肖鹰:《中国学者为何“不学而 术”?——兼谈“于丹现象” 》
《百家讲坛》节目定位的结果,传达出一个 重要信号: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状况中, 电视其实是拒绝或者排斥思想型学者的,它 们不可能给这样的学者提供一个展示其思想 的平台。与此同时,由于央视及《百家讲坛》 强大的传播功能,它又给公众造成了如下假 象:所谓的学者就等于于丹之类的人,他们 伶牙利齿会“说书”,但是却没有思想。
未解决的问题:学者上电视
相关说法: 2005年:《清十二帝疑案》的热播初步打通 了电视传播学术的“肠梗阻”,“学者使电 视深刻,电视使学者浅薄”正在成为过去时。 2006年:“让一部分学者先明星起来” ; “学者与电视结合的形式将成为今后电视节 目发展的新趋势之一” 在相关调查中,有44.0%的人认为我们的社 会需要明星学者。
专业化和体制化本来就是知识分子的大敌, 而越来越汹涌的商业化进程又把他们卷入 其中,这时候,电视等强势媒体乘机而入, 极力劝诱他们叫卖自己的知识,以便踏上 时代的娱乐战车 。
陈的两本书
陈的言论所带来的问题
同样是上电视,西方学者与中国学者有何不同? 西方学者如萨特等人是作为知识分子介入电视 的,中国的学者在进入电视时究竟以何种身份 出场?知识分子固然不应该拒绝媒体,但为什 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却会对作为电视的媒体存有 戒心?
我们固然可以假定鲁迅、胡适活到今天可 以坦然上电视,但他们上的是谁的电视? 是中央电视台还是鲁迅、胡适等智识阶层 开办的电视?《百家讲坛》能够接受鲁迅 的价值观吗?鲁迅在《百家讲坛》之类的 电视节目中能够寻找到自己的话语表达空 间吗?
一、萨特与媒体关系再思考
Michael Scriven, Sartre and the Medi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3
萨特与平面媒体
从1944年到1980年,萨特在《战斗报》 《费加罗报》《解放报》《快报》《法兰 西晚报》《新观察家周刊》等报纸发表过 大量专题性的时政文章。 1970年-1974年,他还担任过革命性报纸 《人民事业报》《我控诉》等报纸的主编 或编辑。
1970年波伏娃与萨特在街头叫卖散发《人民事业报》
1945年,萨特创办并主 编评论杂志《现代》编 辑部成员有波伏娃、雷 蒙· 阿隆(Raymond Aron)、米歇尔· 莱里 斯、梅洛-庞蒂、阿尔 贝发· 奥利维埃和让· 波 朗等。
萨特与广播电台
通常被概括为四个时段: 第一,1947年创办《现代论坛》广播并在其 上发表9个广播讲话 第二,于1950年录制《法兰西的未来》的广 播讲话; 第三,1968年“五月风暴”的高潮中,接受 “卢森堡广播电视台” 的访谈; 第四,1973年,接受《透视》节目尚塞尔的 采访,意在宣传介绍萨特等人自己创办的 《解放报》。
萨特与电视
在对所有媒体的介入中,萨特与电视的关 系最为疏远和冷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萨特之所以远离电视,不愿意以个人的身 份在电视上露面,部分原因在于他害怕给 人造成一种支持某个官方组织的印象,而 根本原因则是他意在以此行动反抗法国政 府对视听媒介系统的垄断控制。 陈丹青提供了错误信息。
萨特介入媒体成功的原因
首先,萨特的成功就是因为这个人是萨特, 而不是阿隆、梅洛-庞蒂或加缪。 由于其影响,萨特在1940-1970年已成为 成为知识界乃至全社会的一位斗士般的人物, 卡里斯玛型(charisma)人物。
其次,萨特的成功固然与他自己的不懈努力 有关,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到那种相对宽 松的社会政治环境。 许多激进的、甚至是反政府的文章可以轻易 面世(比如,1972年10月,萨特与《人民事 业报》的同事写了一篇《我们控诉共和国总 统》的文章,并在《人民事业报》第29期增 刊刊出)
西里奈利《现代》时指出:“杂志既是知识 界的心,又是知识界的肺,一些更为持久的 精神时尚和思想现象,有时就是在杂志上得 以形成和传播的。” “杂志能使他成为一种类型知识分子的代表, 能帮助他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因为一般 说来,控制一份杂志,是获得成功的另一种 有效手段。由于期刊的特点所带来的灵活性, 以及‘(它)所刊登的文章的思想同一性’, 杂志理所当然地成了‘在文化和思想领域里 最适合影响别人的工具。’”
四、知识分子缺席电视的原因
知识分子缺席电视应该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而不光为中国所独有。经过1968年的“五月 风暴”之后,从左拉到萨特所树立的知识分 子形象受到重创。于是,福柯所谓的“普遍 知识分子”已死,鲍曼所谓的“立法者”的 知识分子形象遭人诟病。 知识分子经过这次集体“转业”之后,已经 进入了各种体制之中,成为各种类型的专业 人士。
1989年之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演变史与1968 年后的西方世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经历了1990年代知识分子阵营的分化、同 时也经历了“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的 过程之后,原来那些热衷于思考社会问题的 知识分子大都在专业和体制中找到了自己的 合适位置,他们也逐渐丧失了人文关怀和社 会批判的基本冲动。
二、中国学者上电视的文化语境
关于学者上电视的相 关思考及讨论是从 1990年代后期开始 的。 1999年,随着一些 专家学者被请进电视 台,特别是随着余秋 雨在电视台的频频露 面,关于学者上电视 的负面议论开始形成。
学者介入电视的三种方式
一是创意策划。凭借感觉给节目出点子,提 想法。 二是撰稿,这算是一种深度介入,其作用等 同于枪手。 三是做嘉宾,如《实话实说》中的学者嘉宾 和《今日说法》中的法学专家,其作用也各 不相同。
但《百家讲坛》开发出来的却是他另一知识 谱系(如《品人录》和《帝国的惆怅》)中 的东西,而他这方面的研究与阎崇年的路数 亦大体相似,即也是重历史知识的介绍和辨 析。 易中天有思想,但并非严格意义的思想型学 者,而是学问型学者。 但2009年以来他在《南方周末》、《南方 都市报》所发表的文章,让我改变了对他的 看法。
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 《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 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 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 作· 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 《品人录》以及《帝国的惆怅》等。
易中天先生的主攻方向是美学、文艺学研究, 这从其学术著作中已可见一斑,从其发表的论 文中亦可发现其逻辑线索(如最早的论文是 《刘勰论美的原则》,其后有《重新寻找文艺 学体系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 与展望》,《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 践美学”》,《论审美的发生》等)。 这一研究谱系表明,易中天在1980-1990年代 的美学、文艺学研究中尽管成绩不算突出,但 也呈现出一种形而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