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之误区及处理初探

合集下载

财产赠与的常见法律问题有哪些

财产赠与的常见法律问题有哪些

财产赠与的常见法律问题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财产赠与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可能发生在亲属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

然而,很多人在进行财产赠与时,往往没有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问题,这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纠纷和困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财产赠与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财产赠与。

财产赠与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行为。

这里的财产包括动产(如车辆、金钱、首饰等)和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

一、赠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赠与合同是财产赠与的重要法律依据。

一般来说,赠与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

但需要注意的是,赠与合同的成立并不意味着立即生效。

在某些情况下,赠与合同可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生效。

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办理登记手续的财产赠与(如房屋赠与),只有在办理了相关的登记手续后,赠与合同才生效。

此外,如果赠与合同中约定了生效条件(如受赠人达到一定的年龄或完成某项任务),那么只有在条件成就时,合同才生效。

二、赠与的撤销赠与人在一定条件下有权撤销赠与。

根据法律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也就是说,如果赠与的财产还没有交付给受赠人,赠与人通常可以反悔。

但如果是为了公益事业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赠与人就不能随意撤销了。

此外,如果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也可以撤销赠与: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需要注意的是,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三、赠与财产的权利瑕疵赠与人应当保证赠与的财产没有权利瑕疵,即赠与的财产不存在被抵押、查封、扣押等限制转让的情况。

如果赠与的财产存在权利瑕疵,导致受赠人无法正常使用或处分该财产,赠与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财产赠与中的赠与人和受赠人的刑事责任

财产赠与中的赠与人和受赠人的刑事责任

财产赠与中的赠与人和受赠人的刑事责任财产赠与作为财产转移的一种方式,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然而,如果在财产赠与交易中涉及到违法行为,赠与人和受赠人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

本文将就财产赠与中赠与人和受赠人的刑事责任进行探讨。

一、赠与人的刑事责任赠与人在进行财产赠与时,如果其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首先,赠与人在财产赠与中存在着欺诈行为时,其可能面临诈骗罪的指控。

欺诈行为包括了虚假陈述、隐瞒真相、伪造证据等手段,旨在欺骗受赠人进行财产赠与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假借投资、借贷、担保等名义行骗的;(二)假冒国家机关或者组织的工作人员,行骗数额较大的;(三)与人合谋,情节较轻,数额较大的;(四)多次作案,或者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其次,赠与人在财产赠与中如果实施了伪造、变造文书等行为,有可能涉嫌犯罪。

我国刑法对伪造、变造文书的行为予以了明确规定,这些行为属于伪造证据罪。

根据刑法规定,伪造证据罪是指伪造、变造,公司伪造,诈骗性安全交易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证据,用以损害国家、社会或者其他公民的财产利益,数额较大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因此,赠与人如果存在伪造、变造文书等行为,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最后,如果赠与人在财产赠与中实施了侵占、盗窃等犯罪行为,也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侵占、盗窃等犯罪行为构成了我国刑法中的财产犯罪,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占财物,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赠与人在财产赠与中如果涉及欺诈、伪造证据、侵占、盗窃等犯罪行为,将面临相应的刑事责任。

财产赠与的利与弊深入分析

财产赠与的利与弊深入分析

财产赠与的利与弊深入分析财产赠与作为一种财产转移方式,既能带来一定的利益,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弊端。

本文将对财产赠与的利与弊进行深入分析,从多个角度探讨其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

一、利:个人财务规划与家庭关系1. 实现财产转移与规划:财产赠与是一种有效的财务规划方式,可以让人在生前安排自己的财产,合理分配财富,减少以后继承纠纷的风险。

2. 促进家庭和睦:通过财产赠与,避免了财产继承引发的家庭争产,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减少家族矛盾。

3. 传承家族文化与财富:财产赠与可以帮助家族更好地保持并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确保家族财富在后继者手中得以保留和发展。

二、利:资产配置与税务优惠1. 资产配置多样化:通过财产赠与,可以实现家庭财产的多样化配置,降低不同资产类别风险,提高整体收益水平。

2. 减轻负担与税收优惠:及时将财产赠与,可以减轻个人负债压力,避免传统继承方式中产生的高额遗产税等税务负担。

三、弊:不确定性与公平问题1. 不确定性因素:财产赠与存在着无法预测的风险,如赠与对象的能力不足或不负责任的使用,可能导致财产浪费、亏损或不当使用。

2. 公平问题:财产赠与可能引发家族内部的不平等感,导致家庭成员间产生嫉妒和争斗,破坏家庭和谐。

四、弊:风险控制与法律问题1. 风险难以控制:财产赠与后,赠与者将失去对财产的控制权,难以预测后续的财产变动与运营状况,存在一定风险。

2. 法律纠纷与遗产争议:若财产赠与过程中存在合法性或有效性上的问题,可能引发争议,甚至导致法律纠纷,给赠与人和受赠人带来不便。

综上所述,财产赠与作为一种财产转移方式,既有利于个人的财务规划与家庭关系的维护,也有助于资产配置的多样化与税务优惠。

然而,财产赠与的过程中也存在不确定性与公平问题,可能导致风险难以控制与法律纠纷。

因此,在进行财产赠与时,个人应权衡利弊,进行综合考虑,并遵循法律规定,确保赠与的合法有效性。

这样才能实现财产赠与的最大利益,促进个人与家庭的长期发展和和谐。

赠予的正确理解

赠予的正确理解

赠予的正确理解赠予是一种表达情感、关心和友好的方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赠予的正确理解是指在赠予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现出自己的意图和心意,使受赠者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和关怀。

赠予的本质是一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行为。

无论是送礼物、赠送财富,还是给予帮助和关爱,都是出于对受赠者的关心和照顾。

这种关心和照顾不仅仅体现在实物上,更重要的是在于对受赠者的关怀和心意。

赠予的正确理解首先要考虑到受赠者的需求和喜好。

只有真正了解受赠者的需要,才能选择到合适的礼物或帮助方式。

这需要我们关注受赠者的生活、兴趣爱好以及实际困难,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赠予。

赠予的正确理解需要注重礼物的价值和意义。

赠予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交流,更是一种情感和心意的传递。

无论礼物的价值大小,都应该在其中体现出自己的真心和关怀。

有时候,一件简单的小礼物,也可以代表着对受赠者的深深祝福和关爱。

赠予的正确理解还需要注重赠予的方式和态度。

赠予应该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不应该有任何强迫或索取回报的意味。

我们应该真心实意地希望能够帮助到受赠者,而不是出于任何其他目的。

同时,赠予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礼仪和尊重对方的意愿,不给对方造成任何困扰或不愉快。

赠予的正确理解还需要注重时间和场合的选择。

赠予应该是恰到好处,不过分也不过于简单。

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合,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赠予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在生日、节日或重要纪念日等特殊的时刻,赠予一份特别的礼物,会更加意义深远。

赠予的正确理解还需要注重对赠予的思考和策划。

我们应该在赠予之前充分考虑到对方的需求和喜好,以及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条件。

只有在充分思考和策划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到赠予的正确理解,并真正传递出我们内心的情感和关怀。

赠予的正确理解是一种真诚和关心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送礼物、赠送财富,还是给予帮助和关爱,都应该从受赠者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方式和礼物,并注重赠予的方式和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出自己的心意和关怀,使受赠者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和友好。

撤销赠与案例

撤销赠与案例

撤销赠与案例在法律上,赠与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财产无偿地转让给另一个人的行为。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赠与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撤销。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撤销赠与的案例。

首先,有一位老人在生前将自己的房产赠与了儿子。

然而,老人在赠与行为时并未经过公证,且在赠与时并未考虑到自己的生活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发现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困难,无法支付生活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赠与的诉讼,要求收回房产并获得生活保障。

法院会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审理,并可能做出撤销赠与的判决。

其次,有一位女士在婚前将自己的一部分财产赠与了未来的丈夫。

然而,在婚后,丈夫出现了不忠行为,导致夫妻感情破裂。

女士希望撤销赠与,并要求返还财产。

在这种情况下,女士可以依据法律规定提起离婚诉讼,并在诉讼中要求撤销赠与。

法院会根据夫妻双方的财产情况和感情状况做出相应的判决,可能会支持女士的撤销赠与请求。

另外,还有一位企业老板在生意上与合作伙伴签订了合同,将一部分股权赠与给了合作伙伴。

然而,随着合作关系的变化,老板发现合作伙伴并不忠诚,并且存在违约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可以依据合同约定或者相关法律规定,提起撤销赠与的诉讼,并要求返还股权。

法院会根据合同约定和双方的行为情况进行审理,并可能做出支持老板的撤销赠与的判决。

总的来说,撤销赠与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法律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

在撤销赠与的案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诉求,同时也需要遵循法律的规定和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地解决纠纷。

希望以上案例对大家有所启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撤销赠与的相关法律规定。

赠与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赠与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赠与合同纠纷如何处理财产所有⼈将⾃⼰财产赠与他⼈的,要和受赠⼈签订赠与合同。

受赠财产所有权发⽣转移的,财产赠与就算完成。

⽽赠与⼈有撤销财产赠与权利的,那么赠与合同纠纷要怎样处理?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赠与合同纠纷如何处理赠与合同纠纷是民事纠纷,可以由当事⼈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

《中华⼈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适⽤范围⼈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本法的规定。

《中华⼈民共和国仲裁法》第⼆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三条下列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政机关处理的⾏政争议。

⼆、赠与合同撤销的情形有哪些赠与⼈可以撤销赠与的法定情形有如下三项:1、受赠⼈严重侵害赠与⼈或者赠与⼈的近亲属。

其要点,⼀是受赠⼈实施的是严重侵害⾏为,⽽不是轻微的、⼀般的侵害⾏为;⼆是受赠⼈侵害的是赠与⼈本⼈或其近亲属,包括配偶,直系亲属(⽗母、⼦⼥、祖⽗母、外祖⽗母、孙⼦⼥、外孙⼦⼥等),兄弟姐妹。

如果侵害的是其他亲友则不在此列。

2、受赠⼈对赠与⼈有扶养义务⽽不履⾏的。

其要点在于:⼀是受赠⼈对赠与⼈有扶养义务。

⼆是受赠⼈对赠与⼈有扶养能⼒,⽽不履⾏对赠与⼈的扶养义务。

如果受赠⼈没有扶养能⼒或者丧失了扶养能⼒的,不产⽣赠与⼈撤销赠与的权利。

3、受赠⼈不履⾏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其要点在于:⼀是赠与合同约定了受赠⼈负有⼀定的义务。

⼆是赠与⼈已将赠与的财产交付于受赠⼈。

三是受赠⼈不履⾏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在附义务的赠与中,受赠⼈应当依约定履⾏其所负义务。

在赠与⼈向受赠⼈交付了赠与的财产后,受赠⼈如不依约履⾏其义务,赠与⼈可以撤销赠与。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赠与合同产⽣的纠纷是民事纠纷,所以当事⼈可以⾃⾏协商解决纠纷,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民法院起诉。

如何处理赠与合同纠纷

如何处理赠与合同纠纷

如何处理赠与合同纠纷有⼀些⼈会因为⼀些原因将⾃⼰的财产赠与给他⼈,赠与财产会签订赠与合同,合同签订之后要按照合同内容履⾏,不能违反,但现实中有不少⼈会因为合同的问题⽽产⽣纠纷,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赠与合同纠纷呢?下⾯就由店铺⼩编来告诉你。

⼀、如何处理赠与合同纠纷先⾃⾏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或者仲裁条款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也没有仲裁条款,可以到法院起诉。

1.当事⼈应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愿协商解决。

这种解决纠纷的⽅式,⽆须任何第三⼈介⼊,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有利于双⽅当事⼈的和谐。

因此,纠纷发⽣后,当事⼈应把“协商”作为解决纠纷的⾸选途径。

2.第三⼈居中调解。

合同发⽣纠纷,当事⼈可以请协议条款约定的单位或⼈员居中进⾏调解。

这种调解不同于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中以调解⽅式结案的调解。

3.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合同的双⽅当事⼈如果不愿意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仲裁或诉讼。

4.向⼈民法院起诉。

合同发⽣纠纷后,当事⼈⾃⾏协商、调解不成的,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事后⼜没达成仲裁协议的,则可以向⼈民法院起诉。

⼆、赠与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赠与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权利⼈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之⽇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权利受到损害之⽇起超过⼆⼗年的,⼈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的申请决定延长。

看了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发⽣赠与合同纠纷之后,可以先由双⽅当事⼈协商解决,如果⽆法协商,可以申请调解,或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没有仲裁条款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如果⼤家还是⽆法解决,可以咨询我们店铺律师了解。

财产赠与中的赠与人不当行为问题

财产赠与中的赠与人不当行为问题

财产赠与中的赠与人不当行为问题财产赠与一直是社会中一种常见的财产转移方式,通常是一种无偿的、自愿的行为。

然而,有时候赠与人的行为可能存在不当或不合法的情况,这给赠与双方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矛盾。

本文将探讨财产赠与中赠与人的不当行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赠与人的不当行为1.1 恶意隐瞒财产情况在进行财产赠与时,赠与人可能通过隐瞒部分或全部财产情况来达到自己的私利目的。

例如,赠与人可能故意隐瞒自己的其他财产,只将数量有限的财产赠与给受赠人,以此隐藏真实的财富规模。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受赠人的权益,也违背了财产赠与的原则。

1.2 强制要求受赠人做出某种行为赠与人有时可能通过强制要求受赠人做出某种行为来获得财产赠与。

例如,赠与人可能要求受赠人在赠与后为其提供某种特定的帮助、服务或者牺牲某些权益。

这种情况下,赠与人违背了自愿性原则,将赠与行为变为交换行为,从而干扰了受赠人的合法权益。

1.3 非法限制受赠人对财产的支配权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同时,有时会提出一定的限制条件,限制受赠人对财产的支配权。

这些限制可能包括对特定用途的限制、禁止出售或转让、限制财产的继承等。

虽然赠与人有权对自己的财产赠与行为做一定的约束,但过于苛刻的限制可能导致受赠人在实际使用和处置财产时面临困难,进而损害受赠人的权益。

二、解决赠与人不当行为的方法2.1 强调赠与人义务的法律规定为了防止赠与人行为不当,相关法律应强调赠与人的义务与责任。

例如,可以规定赠与人在进行财产赠与前需如实告知财产情况,并明确赠与行为的自愿性。

同时,应明确禁止赠与人通过限制或强制要求受赠人做出某种行为来获得财产。

只有强调赠与人的义务,才能真正保障受赠人的权益。

2.2 加强赠与行为的监督与约束为了避免赠与人的不当行为,可以加强对财产赠与行为的监督与约束。

相关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负责审查与监督赠与合同的签订与执行。

此外,也可以要求赠与人对财产赠与行为进行公示,提高透明度,并加大对赠与人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以遏制不当行为的发生。

赠与合同中三个常见问题

赠与合同中三个常见问题

赠与合同中三个常见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赠与合同经常被用到,例如亲友间互相赠送礼物或财物等。

但赠与合同涉及的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常常会产生许多疑问。

以下是赠与合同中三个常见问题的解答。

问题一:什么是赠与合同?赠与合同是指自愿行为人将财产权益转移给他人,并且不要求对方支付任何价款或报酬的法律行为。

通俗地说,赠与合同就是任一方自愿无偿将财产转让给既定的另一方。

在民法上,赠与合同属于自由财产转移行为。

但是,因为该表现是单方面的,所以赠与合同需要经过被赠与人的同意和接受。

如果被赠与人未接受,则该赠与行为是无效的。

问题二:赠与的财产需要办理转移手续吗?需要的。

一般而言,赠与方在赠与给接受方财产后,由于财产所有权并没有正式转移,因此需要按照法定或协议规定,办理相应的转移手续。

对于不动产的赠与,赠与人需要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手续。

赠与人需要将不动产权利证书转让给接受人,并办理过户手续,才能正式转移所有权。

对于动产的赠与,例如存款、股票等,赠与人需要将相关证书转让给接受人,并沟通转移相关手续。

问题三:赠与合同是否可以变更或撤销?可以,但是变更或撤销需要经过双方的同意摘要或者根据法律规定。

如果赠与合同中附有条款,例如在某段时间内限制撤销或变更,则根据条款执行。

在一般情况下,赠与人有权在赠与之前任何时候撤销赠与,但是赠与合同中可能附加了某些限制。

赠与方在撤销赠与之前,需要给被赠与人通知,并且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赔偿账单,因为赠与没有法律上的退款。

总体上,赠与合同需要在双方充分了解法律规定和执行要求的情况下签署,协议内容要明确清晰、合规合意。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和风险的赠与合同,双方在签署前需咨询律师或专业的法律顾问。

认识并理解赠与

认识并理解赠与

认识并理解赠与赠与,是指财产所有人无偿将财产转让给另一方的行为。

作为法律范畴的赠与,是指自愿将自己的财产转让给他人,对方不需要支付任何报酬。

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分析赠与的定义、种类、要件以及涉及的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认识赠与赠与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一种财产权利的有限方式转让形式。

赠与是出于对他人的善意或感激之情而进行的权利转移,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赠与是建立在自愿行为的基础上,要求赠与人意思表示真实、自由,并符合法定要件。

第二部分:理解赠与的种类赠与可以分为无偿赠与和有偿赠与。

无偿赠与是最常见的形式,即赠与人不获取任何利益,将财产无条件地转让给受赠人。

有偿赠与则是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同时,要求受赠人支付一定的报酬。

根据赠与人的意愿和双方的约定,赠与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如直接交付财产、签订赠与合同等。

第三部分:了解赠与的要件赠与作为一种法律行为,需要满足一定的要件。

首先,赠与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具有完全的意识和行为能力;其次,赠与的财产必须合法、具有明确的所有权;再次,赠与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愿,不受任何欺诈、胁迫等因素的影响;最后,赠与的财产必须实际交付给受赠人,形成对财产的实际支配。

第四部分:涉及赠与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赠与时,双方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赠与人应保证自己有权处分赠与的财产,并避免赠与给未成年人或无行为能力人。

其次,受赠人应了解赠与的财产状况,避免赠与过程中出现纠纷。

最后,赠与人和受赠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签订赠与合同,并注明赠与的财产种类、数量以及具体的约定内容。

总结:赠与作为一种财产权利的有效转让形式,是社会交往中常见的行为。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赠与的定义、种类、要件以及涉及的注意事项。

只有在理解并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赠与才能有效、合法地进行。

赠与不仅展示了赠与人的善意与慷慨,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赠予协议中的权益赠与事宜

赠予协议中的权益赠与事宜

赠予协议中的权益赠与事宜在赠与协议中,权益的赠与是协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本文将探讨赠予协议中的权益赠与事宜,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

一、权益赠与的定义和种类权益赠与是指赠与人将自己拥有的权益无偿转让给受赠人的行为。

在赠与协议中,常见的权益赠与包括但不限于财产权益、股权、知识产权等。

1. 财产权益的赠与财产权益赠与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权益赠与给受赠人。

这可以是无形的财产权益,例如赠与人将其在某个公司的股权赠与给受赠人;也可以是有形的财产权益,例如赠与人将其拥有的房屋赠与给受赠人。

2. 知识产权的赠与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权益,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在赠与协议中,赠与人可以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赠与给受赠人。

这种赠与可以是全权赠与,即赠与人将所有权益都转让给受赠人;也可以是部分赠与,即赠与人将部分权益赠与给受赠人。

二、权益赠与的法律规定在赠与协议中,权益赠与的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规范。

下面介绍一些相关的法律规定:1. 赠与行为的自由原则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赠与是自愿的行为,受赠人不得强迫赠与人进行赠与行为。

赠与协议中的权益赠与事宜必须基于赠与人的真实意愿,否则可能引发争议和纠纷。

2. 权益的转移和登记权益赠与协议成立后,赠与人应当将权益的所有权转移给受赠人,并及时进行权益登记。

这样可以确保权益的合法性和受赠人的权益得到保护。

3. 知识产权的转让登记对于知识产权的赠与,在赠与协议成立后,双方还需要完成相应的转让登记手续。

例如,对于专利权的赠与,双方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权转让登记申请,确保权益转让的效力。

三、赠予协议中权益赠与的操作流程在赠予协议中,权益赠与的操作流程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编写赠与协议书赠与协议书是权益赠与的书面证明,在协议书中应当明确双方的身份、赠与的具体权益、赠与的条件和方式等内容。

协议书可以由双方协商编写,也可以委托专业律师起草。

2. 确定权益的评估和转让价值在协议书中,双方需要明确赠与的权益的评估和转让价值。

赠与权法律规制分析

赠与权法律规制分析

赠与权法律规制分析摘要:赠与权是指在不取得价款或对价的情况下,自愿将自己的财产给与他人的一种法律行为。

赠与权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法律问题和风险。

因此,对赠与权进行规制是必要的。

本文从给与人的权利和义务、赠与的效力和条件等方面对赠与权的法律规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赠与权,法律规制,效力,条件,案例正文:一、给与人的权利和义务赠与权的行使主体为给与人,赠与的财产属于给与人的财产,因此,赠与人在行使赠与权时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及相关道德准则。

同时,给与人还应具备以下权利和义务:1.权利(1)自由决定财产的给与对象和给与数额。

(2)保留赠与财产的托管或使用权。

(3)申请撤销赠与合同,但需证明赠与行为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情形。

2.义务(1)行使赠与权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2)对赠与财产应当妥善保管,确保其安全。

(3)在赠与合同生效前,应当向受赠人充分告知赠与财产的状况和相关权利义务。

二、赠与的效力和条件赠与合同属于不可撤销的合同,一般情况下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即可生效。

赠与合同的效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赠与财产的实际拥有人为赠与人。

2.合同的书面形式,一般要求赠与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3.赠与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和自由性。

4.赠与的财产实际交付给受赠人。

5.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婚前财产赠与应当符合相关民法规定。

除此之外,赠与合同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自愿性:赠与必须是自愿的,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强迫或欺诈行为。

2.公平性:赠与的数额应当是合理、公正的,且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3.合法性:赠与的财产必须是合法的,不能损害公共利益。

4.有效时间:赠与合同应当明确赠与财产的交付时间和方式。

案例:2015年,小张将自己的一套房产赠与给未成年的女儿小芳。

但由于小芳年龄太小,无法独立管理房产,小张又没有进行财产托管,导致双方出现争议。

最终法院判决,小张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房产进行妥善管理,或者寻求其他合法方式处理。

赠予协议范本如何处理赠与财产的债权问题

赠予协议范本如何处理赠与财产的债权问题

赠予协议范本如何处理赠与财产的债权问题一、引言赠予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书,用于明确一方自愿将其财产赠予另一方的意愿和相关条件。

然而,在赠与过程中,人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赠与财产的债权问题。

本文将探讨赠予协议中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二、赠与财产的债权问题在赠予过程中,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转让给受赠人,从而导致财产的权属发生变动。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赠与人在赠予后完全失去了与该财产相关的一切权益。

1. 保留财产权益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赠与人可以在赠予协议中保留对财产的一定权益,如使用权、收益权等。

这意味着赠与人虽然将财产赠予给受赠人,但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权益。

2. 赠与财产的债权在赠与协议中,债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考虑。

赠与财产的债权是指赠予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要求受赠人返还财产的权利。

(1)民法总则中对债权的规定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赠与人可以要求受赠人返还财产的情况包括:受赠人不履行约定的赠与条件;受赠人丧失承诺资格或者承诺的权益重大损失;赠与财产的合法来源发生了变化等。

(2)在赠予协议中规定债权条款为了明确赠与财产的债权问题,赠予协议中可以明确规定双方在特定情况下的权利和义务。

例如,规定受赠人在特定情况下应返还财产或偿还相应价值等。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赠予协议中如何处理赠与财产的债权问题,以下是一个具体案例的分析。

假设A先生赠予B先生一套房产,赠予协议明确约定,如果B先生在未来五年内将房产转让给第三方或抵押出去,A先生有权要求B 先生返还房产或支付相应的赠与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赠予协议中明确了A先生在特定情况下的债权,即要求B先生返还房产或支付相应价值。

这一条款的存在,保护了A先生的权益,同时也提醒了B先生在未来行为方面的责任和限制。

四、总结赠予协议是处理赠与财产的债权问题的重要法律文书。

通过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在特定情况下的权益和义务,可以有效处理赠与财产的债权问题。

同时,赠与人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协议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赠与法赠与行为的法律规范

赠与法赠与行为的法律规范

赠与法赠与行为的法律规范赠与是指自愿将财产无偿移转给他人的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财产转让方式。

在赠与行为中,赠与人主动放弃自己的财产权利,而受赠人则获得了相应的财产权益。

为确保赠与行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法律对赠与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

一、赠与的合法要素赠与作为一种财产转让行为,必须具备合法的要素。

首先,赠与行为必须是自愿的,不得受到欺诈、威胁或强迫等不正当手段的影响。

其次,赠与行为必须是合法的,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最后,赠与行为必须是具体的,包括明确确定财产的种类、数量以及转让的方式等。

二、赠与的财产范围赠与的财产范围包括不动产、动产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不动产赠与主要包括土地、房屋等,赠与人需要将相应的权利证书或登记证明移交给受赠人。

动产赠与主要包括货币、车辆、家具等,赠与人需要通过书面赠与凭证或交付物品的方式进行转让。

另外,赠与人还可以将合法财产中的其他权益、收益权等赠与给受赠人。

三、赠与的法律效力赠与行为经过合法的赠与意思表示和受赠人的接受,即产生法律效力。

一旦赠与行为成立,赠与人的财产权益将自动转移给受赠人,受赠人成为该财产的合法所有人。

另外,赠与产生的财产权益不得以其他形式转让给他人,赠与人也不得要求受赠人退还赠与的财产。

四、赠与的法律限制在赠与行为中,法律对赠与的行为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首先,赠与人在赠与行为中应当遵守法律的规定,如不得以违法、损害他人利益等方式进行赠与。

其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时应当考虑到自己的生活需要和合理的财产转移,不得将自己财产转移至没有后续生活保障的地步。

最后,法律对赠与人的家庭成员进行了一定的保护,赠与人对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进行赠与时应当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公平原则进行。

五、赠与行为的证据和保全为了确保赠与行为的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赠与人在进行赠与行为时可以选择采取一些保全措施。

例如,赠与人可以将赠与行为的相关文件进行公证或者签订书面的赠与协议,以确保赠与行为的证据存在。

赠与合同中三个常见问题

赠与合同中三个常见问题

赠与合同中三个常见问题赠与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即赠予人将一定财产无偿赠与受赠人,其中包括赠与契证、监护赠与、父母赠与等。

尽管赠与合同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列举了三个常见问题。

1. 赠与的形式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要求赠与合同需要符合法律要求,否则会导致合同无效。

首先,赠与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必须写明赠与的财产种类、数额和交付的时间、地点等内容。

当然,如果赠与的财产是权利或债权,也可以在书面上签署赠与合同。

如果赠与的形式和内容不符合法律要求,就有可能导致赠与合同无效。

例如,如果赠与手续不完整,比如没有在公证处办理赠与手续,赠与的合同就是无效的。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赠与的财产已经不属于赠予人的财产,赠与合同也是无效的。

2. 赠与财产是否存在争议或限制赠与财产的合法性是赠与合同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赠与财产可能会存在争议或限制,比如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不清楚,或者赠与的财产存在债权的限制。

在这些情况下,赠与财产的合法性就有可能受到质疑。

当赠与财产存在争议或限制时,就需要赠与人对财产的所有权做出明确的声明,否则受赠人可以利用这种不明确的状况来要求解除赠与合同。

此外,如果受赠人知道赠与财产的问题,但还是接收了赠与,那么在未来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

3. 赠与的税务风险和成本赠与合同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税务风险和成本。

赠与财产的过程需要缴纳一定的税费,如果赠与人或受赠人对税务的要求不清楚,就存在风险。

因此,赠与合同需要明确说明税务要求和费用,以便赠与双方避免任何税务风险和成本。

此外,赠与合同还需要注意,如果赠与双方都在美国境内并且赠与财产的价值超过1万美元,那么双方需要向美国国税局申报。

否则,如果在未来赠与人去世并且受赠人通过继承获取财产,则需要缴纳相应的财产税。

结论赠与合同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其中包含了许多风险和成本。

因此,在签订赠与合同之前,赠与人和受赠人应该仔细考虑各自的权益和风险。

解析赠与纠纷的答辩状

解析赠与纠纷的答辩状

解析赠与纠纷的答辩状尊敬的法官:我是被告人的代理人,我在此向庭上和尊贵的法官提交本案的答辩状。

我将针对原告提出的赠与纠纷问题进行阐述和辩论,以期证明被告无罪。

请尊敬的法官予以审慎考虑。

一、关于赠与意愿的问题被告坚决否认原告所声称的赠与行为存在强迫、欺骗或误导情况的指控。

根据赠与行为的法律定义,赠与是指自愿转移财产给他人,并不具有追索权的行为。

被告在此强调,赠与行为是基于自愿、真实和合法的意愿进行的,没有任何违背法律、欺骗或误导的情况。

为了证明被告的赠与行为并非受到强迫或欺骗,我们提供了相关证据。

首先,我们呈交了被告的书面赠与声明,明确表明被告自愿将财产转移给原告。

其次,我们还提供了多份证人证词,证明了被告的真实意图并排除了他人的干预,证人们证明赠与是基于被告的个人意愿进行的。

基于以上证据,我们有理由相信,被告的赠与行为是完全自愿和真实的,不应被视为违法或欺诈行为。

二、关于赠与对价的问题原告声称被告曾表示对其提出赠与的财产要求回报,主张赠与行为应视为一项交易,并要求对价返还。

对此,我们提出反驳。

赠与与交易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其本质和法律后果也完全不同。

赠与是出于慷慨心肠或特殊感情而将财产无偿转移给他人,而交易则是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基于互惠的原则进行的财产交换。

在本案中,赠与是以无条件和无对价的方式进行的,被告并未要求对价或提出任何交换的条件。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再次提供了被告的书面赠与声明,其中明确写明了被告无条件地将财产赠与给原告,并没有提及任何交换要求。

此外,我们也呈交了亲友证人证词,证明赠与行为不存在任何交换、要求对价的情况。

综上所述,被告在赠与行为中并未提出任何交换要求,赠与纯属出于个人意愿,无需向原告返还任何对价。

三、关于赠与财产归属的问题在本案中,原告还质疑赠与财产的有效归属。

我们认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赠与一旦完成,赠与财产的所有权即刻转移给受赠人,成为其合法的财产。

赠与行为的完成并不需要受赠人的同意,只要赠与人完成转移财产的意愿和实际行为,赠与即有效。

赠与合同纠纷7篇

赠与合同纠纷7篇

赠与合同纠纷7篇第1篇示例:赠与合同纠纷是指在赠与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因双方在权利义务关系上产生争议导致合同无法得以顺利履行,进而引发纠纷。

赠与合同是指出于善良或亲情等为赠与人财物的一种合同形式,赠与人无偿将自己的财物转让给受赠人。

在这种合同中,赠与人并不求取对价,而是出于一种善意或亲情的动机。

赠与合同纠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赠与人在签订赠与合同后反悔不愿继续履行。

这种情况下,赠与人认为在签订合同时没有考虑清楚,后悔赠与财物给对方,想要撤销合同。

但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赠与合同一旦成立即不可撤销,除非双方约定或另有法律规定。

赠与人的反悔是不合法的,如果受赠人坚持要求履行合同,赠与人则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种情况是受赠人未能按约履行义务。

在赠与合同中,虽然赠与人不求取对价,但受赠人也有相应的义务需要履行。

受赠人需要对赠与财物进行保管或维护,不能滥用赠与财物等。

如果受赠人未能按约履行义务,赠与人则有权要求受赠人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要求解除合同。

第三种情况是赠与财物出现纠纷。

在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将自己的财物转让给受赠人,但如果转让的财物出现纠纷,例如赠与财物存在权属纠纷、财产纠纷等,双方通常会发生争执。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需要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争议,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在赠与合同纠纷中,双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争议: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协商解决。

在发生纠纷时,双方可以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避免走上法律诉讼的道路,减少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调解解决。

如果双方无法在协商中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帮助解决纠纷。

调解是一种非诉讼的解决纠纷方式,通过专业的调解员帮助双方找到共同利益,达成和解协议。

第三种方式是通过法律诉讼解决。

如果经过协商和调解仍无法解决纠纷,双方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在法律诉讼中,双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做出裁决,强制执行合同。

陈律师简介——精选推荐

陈律师简介——精选推荐

陈光华律师的简历一、个人情况简介陈光华,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分会理事;天津商法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应用法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主要著作:《物权变动要件论》 (独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第1版)。

《法律行为要件论——以物权法律行为为实证》,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1版。

在《法学论坛》,《现代财经》,《法学杂志》,《理论与现代化》,《湘潭大学学报》等多家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

论文《论我国立法的必然选择》在2005年“全国博士论坛”被推荐为民商法学科代表论文。

2002年11月15日获得中共湖南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工会举办的高等学校教师演讲比赛一等奖。

主持并参加过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之研究。

曾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法律援助案件,被湖北卫视制作为电视专题片,选为“武汉大学法律诊所式教学与法律援助国际研讨会”的观摩案例,受到与会各国专家的称赞,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受聘担任Counsel of Attorney in Olson Nicoud —Gueck,L.L.P.(U.S.A),与美国律师合作在美国办理国际贸易纠纷、民事、商事纠纷案件案件多起;熟谙离岸公司的设立、运作、投资、融资、合资合作、资产调度;国际进出口业务的税收方案设计;跨国公司的融资和资产运作;境内外公司联合改制以及境内外公司之间的资金跨境安全运作。

接受“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China Export & Credit Insurance Corporation)”的专项委托前往美国办理国际贸易纠纷案件。

二、非讼法律实务业务领域曾从事多年的民事、商事、刑事、行政案件以及企业改制上市的法律实务工作。

在北京、上海、新疆等十余省市独立主办或参与承办许多国内刑事大要案、民事、经济大案。

1、关于企业经营与改制:熟悉企业改制,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调整、重组、购并、资产置换、股权转让、证券发行与上市、资产证券化等方面业务。

赠与合同的生效条件与风险

赠与合同的生效条件与风险

赠与合同的有效性条件与潜在风险一、赠与合同概述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无偿将自己的财产转移给受赠人,而受赠人接受赠与的合意。

该合同形式上要求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赠与合同的生效条件1. 意思表示的真实赠与合同的成立需要双方当事人真实、明确的意思表示。

赠与人要明确表示赠与的意图,受赠人要表明愿意接受该赠与。

2. 合同形式的要求根据《民法典》规定,某些赠与合同(如房地产赠与)需采取书面形式。

在法定形式要求下,缺失相关书面文件则合同无效。

3. 赠与物的特定性赠与的标的物需明确、具体,才能确保赠与合同的有效性。

若标的物不确定,赠与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4. 赠与人的能力赠与人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否则其所签订的赠与合同将可能因无效而不产生法律效力。

三、赠与合同的风险1. 赠与人的反悔风险赠与人在赠与后,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试图撤回赠与。

该情况下受赠人需要提前进行必要的法律保护。

2. 受赠人未履行义务的风险有些赠与合同可能约定受赠人需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若其未按约定执行,赠与人有可能会面临经济损失。

3. 外部法律风险在涉及赠与的财产中,若存在抵押、查封等法律情况,赠与的合法性和效力可能受到影响,造成赠与人和受赠人的法律风险。

4. 税务风险贈与合同可能涉及赠与税的问题,未按照规定申报或缴纳赠与税款可能引发税务惩罚。

四、总结赠与合同作为一种常见的财产转移方式,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其有效性。

同时,双方应在签署合同时预见可能的风险,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范。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签订赠与合同的当事人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凡有 这类字 眼 的行 为便被认 定 为赠
与 行 为 。 现 就 人 们 最 常 见 的 几 类 名 为 赠 与 或 给 奖 , 实 不 具 备 赠 与 的 无 偿 性 同 中 ,双 方 当 事
与 ,我们虽 不必 断言 无商不 奸 ,但切 不 人 明 确 无 误 地 在 一 方 的 合 同 义 务 中 规 定 了应 向对方赠 与或无 偿给 付一定 的财 产
不 可 分 割 的 组 成 部 分 。现 实 生 活 中 出 现
个 无 偿 的 捐 赠 法 律 关 系 ,两 种 法 律 关 系
高” 。或者 是高 出商品 单卖 时的售 价 , 或者是 本欲 降价处理 的 商品并 未 降价 出
售 。经 营 者 只 是 通 过 附 赠 行 为 吸 引 或 者 诱 使 消 费 者 对 自 己 的 商 品 产 生 兴 趣 以 获 得 争 取 消 费 者 放 弃 从 他 处 购 物 而 选 择 与
山东经济学院 宋 焱 中 财 政 大学 f 华 南 经 法 东光
【 摘 要 】本 文 将 有 赠 与之 名 而 无赠 与之 实的 行 为 归 纳 为 配 售 性 赠 与 、 给 奖 性 赠 与 和 义 务 性 赠 与 , 并 分 别 进 行 了分
析 :揭示 了双务有偿 和有偿 合 同之 义务的 实质 。提 出 了在法律上 处理 这类 “ 象赠与” 关 系的 建议 以及进行 制度设 计 表
乎 是半 卖半送 或者降价
上操作 而言 ,经营者 都 是将 商业赠 品 的
价 值 计 入 主 商 品 的 经 营 成 本 之 中 ,而 不 是计 入经 营者销 售主商 品所得 的利 润之
2 给 奖式 赠 与
给 奖 式 赠 与 即 以 给 予 奖 品 的 方 式 所
中,价 格上 由商 品之 外 附有赠 品 ,往往
上 是 对 双 方 因 此 所 享 有 的 权 利 和 所 承 担
的 义务 的 不 确 切 表 达 。
以对赠 品不负质 量保 证责 任为 由推脱 其 对 消 费者 应尽 的法律 义务 其 中尤具 欺
诈 性 的 是 所 谓 的 买 一 赠 一 ,乍 看 上 去 似
另 一 种 义 务 性 赠 与 则 更 具 有 争 议 性 。在 双 务 有偿 合 同 中 , 虽 然 明 确 了 一 方 将 特 定 的 财 产 于 特 定 的 时 间 无 偿 甚 至 无 条 件 地 捐 赠 给 另 一 方 ,但 明 文 规 定 该
维普资讯
技 术 经 济 与 管 理 研 究 20 年 第 5 02 期
T c n e o o c & Ma a e n sa c O 0 2 e h o c n mis n g me t Re e r h N 5 2 0
赠 与 之 误 区 及 处 理 初 探
使 得 商 品 的 价 格 比 没 有 附 赠 品 时 为
为 的 赠 与 。有 奖 销 售 已 是 人 们 生 活 中 司 捐 赠 是 否 是 一 方 的 合 同 义 务 。许 多 人 因 空 见 惯 的 现 象 ,几 乎 成 了 商 业 性 活 动 的 此 认 为 ,在 一 个 有 偿 合 同 中 又 包 含 了 一
中 有 免 费 的 午 餐 。较 之 直 接 降 价 处 理 而 或 者 在 一 方 的合 同 权 利 中 规 定 有 权 要 求 言 ,许 多经 营者 往 往 更 喜 欢 选 择 “ 赠 对 方 无 偿 给 付 一 定 的 财 产 ,约 定 的 “ 赠
征的行为分述如下 ,以就教于大方 。
时 所 应 坚持 的 原 则 。
【 关键词 1表 象赠与 ;双务有偿 ;处理建议 ;制度设计
实 践 中 ,人 们 判 断 赠 与 的 标 准 往 往 定 位 在 “ 与 ” 、 “ 赠 ” 字 眼 的有 无 赠 捐
们 可 以相 信 , 为 减 少 亏 损 或 盘 活 资 金 以 用 词 不 当 的 简 单 问 题 。 但 是 实 践 中 ,最 获 得 更 好 的 盈 利 机 会 ,经 营 者 可 能 暂 时 常 产 生 纠 纷 且 难 以 解 决 的 正 是 这 类 赠 亏 本 抛 售 或 降 价 处 理 ,虽 然 消 费 者 可 以 得 到 降 低 差 价 的 好 处 ,但 是 降 价 并 非 赠 可 期 望 在 以 逐 利 为 宗 旨 的商 业 经 营 活 动 与 。义务 性赠与 实际上 可 以分为 两种 ,
l 配售 性 赠与
这 类 赠与最 为常 见 ,不论 大街 或大
巷 ,凡 有 商 业 店 铺 之 处 , 人 们 随 处 可 见 买 商 品 可 得 赠 品 的 广 告 , 如 买 衬 衣 赠 领 带 ,买 领 带 赠 别 针 ,买 微 波 炉 赠 与 专 用 碗 、碟 , 以 及 其 他 的 买 一 赠 一 。 其 中 , 最 让 消 费 者 心 动 的 是 :似 乎 可 以免 费 得 到 另 一 件 商 品 或 好 处 。 其 实 ,事 实 并 非 如 此 , 国 内早 有 人 指 出 : “ 会 计 实 务 从
与 ” 的方 式 ,因为 在赠 品出现 质量 问题
售 出 去 之 后 ,一 些 不 良 的 经 营 者 , 正 是
与 ” 已 经 成 为合 同 双 方 商 定 合 同 条 款 ,
或 者将有 质量 问题 的商 品瞒天 过海地 搭 确 定 相 互 的 权 利 、 义 务 内 容 的 必 要 条 件 。此 情形下 的赠 与或无 偿给予 ,实际
较 多 的 有 奖 销 售 , 主 要 包 括 有 奖 销 售 商
虽共存 于一 个合 同之 中 ,但 应分别 适用
法 律 , 分 开 处 理 。 但 是 ,这 种 意 见 往 往 忽 略 了 有 偿 合 同 之 一 方 提 供 的 捐 赠 条 件 对 该 有 偿 合 同之 订 立 和 履 行 的 重 大 影 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