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1)》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课题: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过程】
第2课时【教学目标】
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过程】。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3、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激发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标导入导入: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

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作者简介: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

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苏州人。

其早期小说有《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等,“九·一八”事变后,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

他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二、让学反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邱壑(hè)模(mú)样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镂(lòu)空蔷薇(qiáng wēi)2、解释下列词语。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清楚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3.掌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美在西湖,苏州美在园林。

苏州园林众多,风格不同,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不同的园林风格。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一起来欣赏苏州园林,感受一下苏州园林的美。

(板书课题)【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他二三十年代的作品很多,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散文集《脚步集》,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

他创作态度严谨,作品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被称为“优美的语言艺术家”。

【新课讲授】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它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明确: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建筑上的什么特征(共同特征)来写?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这些特征从整体上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局部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明确:整体:四个“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局部: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字词,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和课前查资料体悟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

2、通过讨论完成对文章结构和作者情感的把握,以及对5、6段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⑴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⑵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⑶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2、难点:⑴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⑵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园林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文体及作者1.文体:说明文2.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三、字词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轩榭xuān xi 嶙峋 lín xún 池沼zhǎo 模样mú阑干lán 鉴赏 jiàn shǎng 斟酌zhēn zhuó丘壑hè镂空 lòu2.词语解释⑴因地制宜: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⑵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⑶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

⑷败笔: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分。

⑸嶙峋:枯瘦的样子。

四、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苏州园林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3.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讨论并归纳:1.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邱壑、嶙峋、镂空、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

(2).学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巩固对上一单元所学的说明方法的掌握。

能力目标(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 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写作说明文时不仅能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更能合理地使用说明顺序,使文章引人入胜。

(3). 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祖国灿烂的园林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2). 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阅读教学法、“圈点法”(3).学生展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

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

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

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

二、作者简介及题解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学习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2.划分结构层次,以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略我国江南园林建筑的风貌,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并能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法制目标:渗透《文物保护法》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描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先学”环节:(一)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

2.借助字典解决课文中出现的字词。

(1)辨明字音: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邱壑(hè)模(mú)样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镂(lòu)空蔷薇(qiáng wēi)(2)辨明词义,并造句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池沼:天然的水池子。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2.通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知识链接:1、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门窗的图案美
园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 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 的上品。
讲究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
和砖有是以同 檐,些不及, 漏淡 室 刺 门 极 苏 一灰 内 眼 窗 少 州 律色 墙 的 栏 使 园 淡和 壁 颜 杆 用 林 灰白 下 色 大 彩 与 色色 半 。 多 绘 北 。对 截 墙 漆 。 京
1. 亭台轩榭的布局(第3段) 2. 假山池沼的配合(第4段) 3. 花草树木的映衬(第5段) 4. 近景远景的层次(第6段)
然后从三个细微方面说明:
1. 角落的布置(第7段) 2. 门窗的雕琢(第8段) 3. 油漆的调配(第9段)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苏州园林绝不讲 究对称,好像故意避 免似的。
• 我国的建筑 •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 图案画 • 庄重严肃
廊子
花墙
苏州园林的设计追求图画美, 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 还注意了以下细节:
角落的修饰
门窗的图案
色调的处理
在每一个角落都 注意图画美
都是工艺美术的 上品
极少用彩绘
角落的构图美
到部极游类芭竿了墙窗木山墙几 美看小览,蕉竹,壁正香虎上丛 的, 范者 无。子 给, 对。 或蔓 书 阶 享也 围即 非诸或 补太 着如 者延 带 砌 受能 的使 是如几 上单 白果 蔷着 草 旁 。得 局就 要此棵 几调 色开 薇爬 。 栽
• 苏州园林
• 绝不讲究对称 作比较
• 美术画 • 自然之趣
打比方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欣赏苏州园林的假山艺术

河道模样
桥梁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 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精品课件
去不了,怎么办? 学习叶圣陶《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滥觞(开始)于春秋时期,形 成于唐五代,成熟于两宋,兴旺鼎盛于明清,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处园林数百处,1958年普 查发现,当时尚存名胜174处,苏州园林是中 华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在世界园林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解题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 写的序,但本文不是介绍苏州某 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 的总体特征来说的,所以也是一 篇说明文。
既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 又对苏州园林作出客观评价。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点题: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总说: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图 画
分 近景远景的层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园说 林
园林角落的配置 门窗雕琢的匠心 色彩选配的协调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三题
1、“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典范、样本的意思。说明苏州园林具
有广泛的代表性。
2、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 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图案画更类似数学中的“几何图形”, 看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是对称的,比较刻板。 而美术画是艺术创造,更注重个性,不讲究对 称,有自然之趣和艺术之美。
1、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2、简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1、 总——分
2、逻辑顺序(先概括后具体 由主到次 由大到小)
第二课时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举例说明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 法。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 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市优质习题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市优质习题课件

)琢磨功夫都
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雕镂
(12)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zhēn zhuó(
)着光和影,
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斟酌
(13)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míng yàn(
)照眼。
明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 远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荫,又有花儿映. 衬. ,把整个山峰 打扮得分外妖娆。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 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 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 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 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拓展阅读
1.《北京的园林》 2.《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3.下面两则材料体现了北京奥运的理念,请把它探究归纳出来,并从本 文中找出一则相应的材料补充在后面。(4分) 材料一:国家体育场是一个不完全封闭的“鸟巢”,这样的设计既能使 空气流通,又能为观众和运动员遮风挡雨。 材料二:在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上,网球运动员将可以使用“鹰眼”挑 战裁判员的判罚,这将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引入这一技术。 理念: 科__技__奥__运___
7. 选文第1段中的最后一句引用了诗句“鱼戏莲叶间”,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4分) __①__更__好__地__表__现__了__苏__州__园__林__池__沼__的__布___置__合__乎__“__图__画__美__”__这__一__特__征__;_____ __②__引__用__诗__句__充__分__调__动__读__者__的__想__象__力___,__使__说__明__文__语__言__更__生__动__,__可__读_____ __性__更__强__;__③__将__生__动__说__明__与__平__实__说__明___相__结__合__,__体__现__了__说__明__文__语__言__的_____ __多__样__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依据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

所以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乐学,会学, 更应考虑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形成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又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教材分析《苏州园林》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叶圣陶老先生为介绍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文,也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整体建筑特征的典范说明文。

从说明内容的角度来说,读者能从中获得欣赏中国园林的审美方法;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本文提供了非常典范的说明文结构范式和言语范式。

本节教学内容确定为《苏州园林》中对“苏州园林”特征的说明。

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句间逻辑关系的深刻把握,让学生深刻领会“苏州园林”这一说明对象的鲜明特征。

在理解特征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在说明过程中传递出的对苏州园林的深深眷恋。

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经过训练,已经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初步具有合作探究精神。

学生阅读说明文时,已经能清晰把握阅读思路: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找方法、品语言。

但对说明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缺乏深入思考,更不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作者对苏州园林的眷恋之情。

在教学实施中,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学生为本,关注阅读过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要求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发现问题,发表见解。

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学生间的展示与评价,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点拨,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对苏州园林特征的说明。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2)阅读科技作品,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2、学情分析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说明文,所以本节课的内容不必过深,但是也必须要让学生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等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

对于了解说明文语言特点,我采用同学们熟悉的散文做对比,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3、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特点的说明文。

本文先概括总写了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又从各个方面加以说明。

这样先总后分的抓特征,再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苏州园林》,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能力的佳作。

【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中心句,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

3、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顺序。

4、体味文章语言的多样性,揣摩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理清文章的结构和顺序。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语言的多样性,揣摩用词的准确性。

【评价任务】针对目标一:1、预习检测2、听读课文1、2段,学习字正腔圆的朗读。

3、用教师范读、学生范读、齐读的方式读3-10自然段。

针对目标二:1、找出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句子。

2、找出说明苏州园林整体地位的句子。

3、学习中心句的特点,勾画出3-9自然段的中心句。

针对目标三:小组合作解决一下三个大问题:①文章的1、2段和后面的段落是什么结构关系?第5段的中心句和其他句子什么关系?②文章的3、4、5、6段顺序能否互换?它和文章的哪句话是对应的呢?③有人认为:1-6段将苏州园林介绍的很详尽了,那7-9自然段有用吗?针对目标四:1、通过与散文片段的对比,初步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通过两个具体句子,进一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古典园林。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11.整体感知内容,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体会苏州园林的美。

2.把握文本结构,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3.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赏析本文语言。

一、导入新课《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从桥上走下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

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园林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现在,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赏析苏州园林图片,概括其特征播放苏州园林图片,请同学们赏析图片,说说:苏州园林美吗?美在哪里?它具有哪些令你难忘的特征?【教学提示】赏析园林,学生对苏州园林形成初步印象,有利于课文教学。

此外,学生在描述苏州园林的特征时,也会有一定的说明顺序,教师宜予以关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标导学二:初读课文,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1.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标本。

“标本”的意思是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它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明确:第二自然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也是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目标导学三:细读课文,明确说明结构1.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明确:四层内容: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分组讨论: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的内容与第二自然段是什么关系?明确:第二自然段是总说,第三至六自然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说明详细。

3.课文第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些是局部介绍,属非重点,写得简略。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师:我们来总结说明文段里的中心句的特征。
明确: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师:那么,综合起来说就是“中心句是一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整而简洁的句子”。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
投影:
课文主要内容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释义:
重峦叠嶂
自出心裁
因地制宜
俯仰生姿
别具匠心
研判学习起点或思维障碍点
初二的知识点相对初一来说更加繁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更大的挑战。部分同学会产生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差。但是,对于问题的思考常常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对于说明性文本这种相对较为枯燥的文本的学习,他们显得较为“麻木”,不排斥,但也不感兴趣,只是觉得可有可无,很枯燥无聊。
1、指出说明方法 2、分析说明效果 3、概说对象特征
这句\段话采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简明科学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鲜明生动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这句\段话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了。
明确: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第十段为最后一个部分,其余是第二部分。
师:大家有异议吗?没有,这是非常明显的“总—分—总”结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我们再把第二部分的内在顺序理一理。
明确:第二段为一层,其余第二层。因为第二段是说的苏州园林的总的特点,其余是分说。
师:这里也是一个明显的“总—分”结构,那么,第二段的第二层七段之间,是不是可以继续分出层次来呢。试试看,要说出分层的标准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6、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苏州园林假山池沼的配合着意于图画美。
7、“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8、“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中“这”指代的内容是:放几块石头,或种些花草
教学
回顾
作业
批改
小结
领导
审阅
意见
第周2课时年月日制定


苏州园林
课型
新授课




1、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重点
难点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特点;
2、 理清行文思路,明确说明顺序,;
2、首句的“假山和池沼”能否换成“池沼和假山”?为什么?
不能这是一个段首中心句,它规定了下文展开的先后顺序。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4、文中概括假山特点的句子是: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5、池沼的相同点不同点分别是:
相同点: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不同点:有的宽畅,就作为全园中心,有的成河道,就安排桥梁。
(1)“……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概括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2)“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介绍体现这一特点的四个方面。
(3)他们唯愿……。”
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导入新课引发兴趣1、面对美丽的大自然,人们总会惊叹它的鬼斧神工古代诗人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当代诗人贺敬之:“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万态桂林的山。

”世上还有许多人类的智慧构建的景观,它们巧夺天工,堪称人间奇迹。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圣陶先生介绍这类景观的说明文——《苏州园林》。

这是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名篇——《苏州园林》(板书)。

3、简介作者。

了解叶圣陶先生的其他方面(点击课件)步骤2自学课文出示自学要求:(点击课件)1、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词语。

2、思考: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3、提出有关课文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步骤3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讨论小结1、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事物——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内容,即第二段中“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总说)2、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写了哪几层内容?(分说)四层内容: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3、课文第3、4、5、6、段内容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第2段是总说,第3、4、5、6段是分说。

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上述四方面是重点,作者详细说明。

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这些是局部介绍属使学生掌握本文先总说,后分说,再总结的结构方式。

学生上台表演。

(三人一组,自由结合)5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生:准确。

如第一段中“鉴赏”一词,运用非常准确。

周密。

如“务必..站在哪个..使游览者无论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精炼。

如第7段中的“栽”、“蔓”、“补”几个动词用得非常好。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

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稗益。

【学情分析】这是初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说明文,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等,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其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课文、分析品味语言、鉴赏美的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激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增强学习信心,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抓住文中关键语句,明确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顺序。

2.品味文章语言,从中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体会叶圣陶先生字里行间的自豪感,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课前准备】1、扫除字词障碍2、布置学生预习说明文的文体常识。

【教学课时】:共1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苏州园林的视频,谈谈你的感受。

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苏州园林。

二.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抓住文中关键语句,明确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顺序。

2.品味文章语言,从中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体会叶圣陶先生字里行间的自豪感,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读读写写:丘壑斟酌蔷薇蔓延藤蔓lín xún( ) yìng chèn ( )yībàng( )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四.整体感知:两分钟速读课文一、二段,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中的地位如何?(用一句话概括)2.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概括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逻辑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总到分,由主到次,由大到小。
五、品析语言
1、准确严密的语言风格。
(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允许欠美伤美的败笔。
“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是为了突出苏州园林的特色。
(2)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强调“大多安排桥梁,但并不全是”,用词非常准确。
点题: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①
总说:完美的图画。②
分说:
大处讲究: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③
假山池沼配合的艺术美④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⑤
近景远景的层次美⑥
细部注意:每个角落布置的图画美⑦
门窗图案美⑧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⑨
结语: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⑩
5、为了说明这幅美丽的“图画”,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的?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
引用:引用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说明事物特征。
做诠释: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
摹状貌: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
(4)说明顺序: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①从原因到结果 ②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主要到次要 ④从简单到复杂
⑤从整体到局部 ⑥从概括到具体
败笔:某件事中做得不完美的部分,或泛指某个物件中不好的部分。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运用得是否适当。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3、文体知识:
(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说明文是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结构、用途等或解说事理的文章。
(2)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重修饰
门窗重图案
色调重配合


逻 辑 顺 序


课堂小结
本文语言准确生动,严密精 练,表现力很强,使文章充满 情趣、画意。作者为我们解说 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同时赞美 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园 林艺术的高超水平。
结束语:
我们的文化古迹,如诗如画。 希望同学们能时时刻刻带着一颗 欣赏的心去观察和思考,用我们 的智慧和力量去传承中华文化的 火种,自觉珍惜和保护文物古迹, 珍惜文化遗产,让民族的、世界 的瑰宝万古长存!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引子——各地园林的标本(点题)
总说——一幅完美的图画 亭台轩榭的布局
品读课文
品读课文,揣摩下列句子意思:
1.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 是美术画……
(“图案画”和“美术画”有什么区别?)
明确:图案画更类似数学中的“几 何图形”,看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是 对称的,比较刻板。而美术画是艺术创 造,更注重个性,不讲究对称,有自然 之趣和艺术之美。
品读课文,并揣摩下列句子意思:
蔷薇( qiáng wēi) 雕镂( lòu )
斟酌( zhēn zhuó)
自出心裁( cái ) 重峦( luán )叠嶂( zhàng )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苏州园 林的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 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 一幅完美的图画。
细读课文
一、概括园林之美
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答案:——“决不讲究对称”。
2.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答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
美术画……” 3.本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案: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作比较(古代宫殿和苏州
园林)
2.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 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明确:“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 是,尽管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 但实际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只是缓冲了一 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 览者跟前,而是渐次展开,使游览者在心理 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学习写说明 文。
4.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爱国的情感。
作者介绍
叶圣陶(1894~1988), 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 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他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 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 的建设有重大贡献。20世纪20 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的重要 阶段。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 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 《叶圣陶全集》。
1、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描绘的苏州 园林的总特征,初步了解课文说明的顺序。
3、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激发热爱祖国 灿烂文化的感情。
1.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描述的苏州园林的 特征,学习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 表的苏州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
苏州园林不仅是中国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
给下列红色的重点字注音:
丘壑( hè )
嶙峋( lín xún )
依傍( bàng)
蔓延( màn 979 年第4期。原题为《拙 政诸园寄深眷——谈 苏州园林》。其实它 是一篇序言,但却有 题目,从“深眷”二 字可见作者对苏州园 林的喜爱之情。
名胜介绍——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十大名胜之一。起于秦汉, 繁荣于唐宋,全盛于明清。
苏州园林的真正含义远非苏州的园林,它 已成为江南私家花园的总称。其中著名的有宋 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 清代的留园,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苏 州 园 特征 林
分说
大处讲究
细处注意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园林角落的配置 门窗雕琢的匠心
色彩搭配的协调
结语——不止以上这些(总结)
园 林 精 巧 主美 丽 , 园 艺 水 平 高 超 次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体 现了其什么特点?
①第3段:亭台轩榭不讲究对称(自然之趣) ②第4段:假山池沼(自然美) ③第5段:花草树木(图画美) ④第6段:花墙和廊子(景致美) ⑤第7段:每一个角落(图画美) ⑥第8段:门和窗(图案美) ⑦第9段:极少使用彩绘(色彩美)
二、精读园林之美
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答案:——“着眼在画意。”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案: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3.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答案:“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有 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