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素质检测试题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九年级 语文(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1.(本题8分)古诗文默写。
中国是诗文的国度,也是酒酿的故乡,《行路难》中,面对精心陈列的饯行酒,李白却“① ,② ”,其内心愁苦,可见一斑;《水调歌头》中,苏轼在中秋夜举杯遥祝,希望普天之下家家团圆,“③ ,④”,其乐观博爱,明月可鉴;《岳阳楼记》中,文人骚客“登斯楼也,则有⑤ ,⑥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其愉悦心境,隔空可感;《湖心亭看雪》中,张岱与亭中客人共饮三大白,难怪舟子感慨“⑦ ,⑧ ”,其故国之思,令人叹惋。
二、诗歌鉴赏(共8分)浣溪沙① 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②,牛衣③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④,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①公元1078年,徐州春旱,太守苏轼曾率众求雨。
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
此为词人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所作。
②缫车:缫丝所用的器具。
③牛衣:蓑衣,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④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
漫,随意。
2.(3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词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 .上片写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点染出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风俗画。
C .“村南村北响缫车”通过写嘈杂的“缫车”声,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烦躁郁闷之情。
D .这首词上片写景,重在路途之声;下片记事,重在行人之态。
3.(5分)这首词清新朴实,明白如话,“敲门试问野人家”中“试问”两字就让词人形象栩栩传神。
请结合本句内容,分析词人形象。
三、文言文阅读(共26分)(本题26分)【甲】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测试卷一、读·书(12分)1.【书法国粹传承千年颂】本次朗诵大会的主题是“吟诵经典,诗意飞扬”。
根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最适合填入宣传展板上方框内的“诗”字是()(2分)2.【诗文诗词歌赋万古扬】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体会忧乐情怀。
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围绕主题“纵情山水,游目骋怀”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
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二、读·思(38分)[一]以书为友,一生受益;以书为伴,一生充实。
为响应山西省“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的号召,复兴中学开展了以“书香校园共享读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一:材料解读——读书有情怀】材料一:对于太原市民来说,城市书房的概念已不再陌生。
截至目前,太原市已有16家城市书房,它们分布在街道、社区、景区,乃至商圈,让喜爱阅读的市民在家门口也能浸润书香,打通了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材料二:太图城市书房郝庄馆坐落于郝庄镇党群服务中心旁,是山西省首家24小时无人值守的智慧城市书房,为前来阅读的广大市民提供了智能便捷、舒适静谧的阅读空间。
市民通过刷读者证或人脸识别即可快捷入内,体验阅读、借还、续借、图书查询以及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一证通用、通借通还”等便利服务。
3.周末,小语来到太原市一家城市书房,那里的阅读环境、书香氛围都让他觉得很好。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城市书房,他在班级公众号上推送了上述材料。
请你根据推文内容概括城市书房的两个特点,方便其他同学更好地了解城市书房。
(2分)【活动二:参与讨论——读书有见解】4.小语分享了“城市书房”的相关信息后,有的同学说:“现在数字阅读那么方便,谁还去城市书房读纸质书啊。
”为此同学们围绕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请你完善下面的讨论。
(2分)小文:我更喜欢数字阅读。
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海量资源能让我乐享阅读。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脚踝(huái)颤栗(lì)拮据(jié)呕心沥血(lì)B. 倔强(jiàng)脊梁(jǐ)脚跟(jiǎo)眼睑(jiǎn)C. 荒谬(miù)窒息(zhì)纨绔(kù)哄堂大笑(hōng)D. 纳闷(mèn)暴露(lù)粗犷(guǎng)沉湎(miǎ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畸形锐不可当一曝十寒脍炙人口B. 拾人牙慧不堪设想风声鹤唳狐假虎威C. 休戚相关珠光宝气颠扑不破油光可鉴D. 锐不可挡融会贯通一丝不苟贻笑大方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严峻形势。
B. 文艺工作者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作品,必须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从中汲取营养。
C.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D.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电子产品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4.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了词人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B. 《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绚烂多彩的春景图。
C. 《济南的冬天》以济南冬天特有的山、水、雪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D. 《雨的四季》通过对雨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B.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C.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D.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6.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精编】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精编】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阴霾(mái)烙印(lào)浑身解数(jiě)屡见不鲜(xuān)B.社稷(jì)袅娜(nuó)睡眼惺忪(xīng)退避三舍(shè)C.躯壳(ké)藩篱(fān)叱咤风云(chà)忧心忡忡(zhōng)D.缄默(jiān)归省(shěng)咬文嚼字(jué)气冲斗牛(dòu)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A.迫不及待流言蜚语芸芸众生仗义直言B.幅员辽阔一泄千里明察秋毫应接不暇C.集思广益真知灼见再接再励闲情逸致D.融会贯通金榜题名以逸待劳山清水秀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B.禁毒是全民舍生取义....的任务,因为毒品危害个人健康,破坏家庭幸福,扰乱社会秩序。
C.在火车站办理临时身份证明不用再花钱拍照,这项让旅客一文不名....的规定值得赞扬。
D.经过工作人员不知所措....的努力,遵义市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顺利举办,圆满落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点亮24小时城市书房”活动,把城市书房建设成为传播文化的平台,给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
B.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望新中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内心都会激发爱国的情愫在升腾。
C.在扶贫攻坚中,大规模的异地扶贫搬迁,改变的是当地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态保护的良机。
D.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将推动人类社会迎来共创分享的新智能时代。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宋朝欧阳修最懂得读书的dì,他说:“读书趋简要,言说去杂冗。
”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既指出读书贵在于精,又chǎn míng了著书立传必须言简意gāi的道理。
【答案】谛阐明赅【解析】解答时,要结合语境,准确写出汉字,做到书写规范,结构匀称。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
“确实是的,真是美极了!”B.《乡愁》选自《余光中选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余光中(1928-2017),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诗人、散文家。
C.吟诵《重修望海楼记》,怎能不唤起我对家乡的爱,怎能不激起我建设家乡的豪情呢。
D.春天,一批批候鸟来到泰州,各处湿地,成片林,城市公园,都可看到它们的身影。
【答案】B【解析】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逗号,因此B项中的“,”需要去掉。
标点符号是中考常设的考点之一,只要平时多积累,熟记标点符号的用法,日常学习中规范使用,并且学会总结考试命题中常设的错误类型,才能在做题时准确找出错误所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B.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C.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D.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必须从整体入手,要紧扣文体特点,联系人物生活的环境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任何断章取义....的分析都是不可取的。
【答案】B【解析】B项,“不可理喻”意思是不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
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
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当。
故B项错误。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áo)黎.明(lí)呢喃.(nán)飘逸.(yì)B.旁骛.(wù)佝.偻(jū)亵.渎(xiè)浪荡.(dàng)C.箱箧.(qiè)瞥.见(piē)汲.取(jí)宽宥.(yù)D.压榨.(zhà)麾.下(huī)轻觑.(qù)坍.塌(d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海峡天骄红装素裹断章取意B.腐烂冠冕丰功伟绩富丽堂皇C.柔嫩趣味矫揉造做絮絮叨叨D.枉然忘想自惭形秽金戈铁马3.下列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B.地理老师讲课抑扬顿挫、强聒不舍....,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C.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B.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C.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艾青诗选》,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6.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可以细致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野草》2. 《水浒传》中绰号“智多星”的是?A.宋江B.吴用C.林冲D.武松3.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 下列成语中,与“杯弓蛇影”意思相近的是?A.草木皆兵B.风声鹤唳C.画蛇添足D.守株待兔5. 下列哪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到来?A.立春B.惊蛰C.清明D.谷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两表”指的是《出师表》和《陈情表》。
()3. “五岳”中的东岳是泰山。
()4.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七十二变。
()5. 词语“滥竽充数”出自《战国策》。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学而不思则____,思而不学则殆。
”2. “青青子____,悠悠我心。
”3. 《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____。
”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____则灵。
”5.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因。
2.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3. 请解释成语“胸有成竹”的意思。
4. 请简述《背影》一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情节。
5. 请列举出唐代诗人杜甫的三个代表作品。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虽然……但是……”的关联词造句。
2. 请将下列句子改写为反问句:“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3.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他一定会来。
”4. 请用“如果……就……”的关联词造句。
5. 请仿写句子:“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岳阳楼记》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九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羡.慕/亵.渎濡.养/妇孺.皆知 B .矗.立/踌躇. 脏.物/相得益彰. C .飘逸./游弋. 汲.取/可望而不可即. D .麾.下/灰.烬 坍.塌/殚.精竭虑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骈进 百废具兴 剪影 李代桃僵 B.枉然 心无旁鹜 摇曳 不二法门 C.鲜妍 荡然无存 昵喃 强聒不舍 D.箴言 彬彬有礼 嘟囔 正襟威坐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有些人往往是话说得富丽堂皇....,行动上却总是见不得阳光,最终落得被人唾弃的下场。
B .稳住消费、继续做大消费“蛋糕”,对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C .我们最喜欢的体育课,竟然被数学老师鸠占鹊...巢.,拿来评讲作业了。
D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写作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 .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 .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学校将开展“自强不息”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8分)(1)【内涵我诠释】参照示例,探究自强不息的内涵,填写下表。
(2分)(2)【采访我提问】为了弘扬当代自强不息精神,你所在的小组将采访下面的自强模范——余木兵,为完善采访提纲,请你围绕“自强不息”拟写两个采访问题。
(2分)采访提纲采访主题:挖掘当代自强不息的内涵兵,一片普通的棕树叶,余木兵老人拿在手里,手指上下翻飞,将棕树叶拉、叠、剪、穿、扯……短短两分钟,便变成一只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蚂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乡市实验中学片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素质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23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语文是滋味甘chún()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充满了中华民族的ruì()智;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xīn()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
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juàn()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国词。
2.古诗文名句填空。
(6分)(1)_____________,北斗阑干南斗斜。
(《月夜》)(2)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
(《商山早行》)(3)晏殊在《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长飞絮轻”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为下阕人物的活动营造了美好的氛围;(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以梅喻自己,表达作者高洁、坚贞的品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朝代)的。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文言词语(6分)(1)会天大雨()(2)度已失期()(3)广故数言欲亡()(4)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5)以头抢地耳()(6)长跪而谢之()5.名著阅读。
(5分)(1)下面是《水浒传》中武松一步步走上反抗道路的几个过程,请选出先后排列次序正确的一项()(2分)A.大闹飞云浦——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醉打蒋门神B.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除恶蜈蚣岭C.血溅鸳鸯楼——斗杀西门庆——除恶蜈蚣岭——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D.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2)看下面的外貌描写回答问题。
(3分)“眼如丹凤,眉似卧蚕。
大耳垂珠,唇口方正。
额阔顶平。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
志宇轩昂,胸襟秀丽。
”这段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_(人物)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1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5—12题。
(一)栀子(12分)(1)父亲去世后不久,我接母亲来北京同住。
她带着放暑假的19岁的弟弟一起来,他们是我生命中所剩余的最重要的两个人。
(2)那是炎热的下午,母亲乘坐的高速大巴刚刚抵达。
她穿着碎花的细软棉布裤子,白色钩针短袖上衣。
身边一大堆的行李。
弟弟抱怨,买那么多的海鲜干货,怕你在北京吃不到。
还带了很多零食,仿佛要去春游。
母亲在旁边略带天真地笑。
(3)穿过车流疾驶的马路时,我紧紧攥住她的手。
她的手温软而干燥。
(4)父亲走后,母亲的身体开始一蹶不振,失眠,头晕,眼睛流了太多泪,看书开始戴眼镜,也害怕坐飞机。
(5)童年的时候,她总是独自带着我去电影院看电影。
曾经的她是这样聪慧丰盛的女子。
明眸皓齿,漆黑发丝,以及近乎残酷的倔强,这些她后来都给了我。
父亲和她之间的感情,始终很淡。
他们像大部分的中国夫妻,在责任感和彼此依赖的惯性中共同生活了30年。
30年后的母亲,在开始苍老的时候,却突然孤独。
(6)有时候我会觉得你父亲还是在,不能相信他就这样丢下我不再管。
母亲轻声地对我说。
我点头。
深夜母亲独自一人,躺在充满了回忆的空落落的房间里,总是听到父亲用钥匙开门的声音。
很多往事只属于她自己。
身边的人可以有陪伴,却不会得到任何安慰。
(7)这样的孤独我能够感知。
但什么都不能够为她做。
(8)母亲随手拎着的小包里插着一朵洁白的栀子,带着清脆的绿叶。
这是母亲最喜欢的花。
夏天盛开的时候,有馥郁芬芳的芳香。
乡下外婆家的院子里,就有一棵很大的栀子树。
母亲倒空了一个矿泉水瓶子,让我去灌自来水,把花朵插起来。
花瓣已经有点蔫黄,但芳香依然充盈了整个狭小的房间。
(9)这是难得的一家人团聚的时刻,唯独缺少了父亲。
心里温暖而又黯然。
(10)一整夜的黑暗中,栀子花都在吐露着芬芳。
(11)母亲在16年前曾来过北京。
这次来,只因为她的女儿客居在此。
我带她去故宫,给她拍照片。
透过镜头看到母亲,面容里有憔悴的优雅。
她站在那里的样子,身体微微有些僵硬。
照相机后面的我眼含热泪。
(12)我不能解释这种感觉。
仿佛每一个时刻都会成为最后。
就像父亲在机场等待我晚点了的飞机。
我拎着包走到出口处,看到他的笑容。
(13)我们又坐在广场上看孩子们放风筝。
暮色的天空一片金红。
我把手搭在母亲的后背上,偶尔轻轻地抚摸她。
母亲一直淡淡地笑,让我知道她有我和弟弟在身边,这一刻她很好。
她也曾对我说,想起父亲来心里疼痛难受。
我却不愿意告诉她,深夜失眠的时候,想起父亲的脸,去卫生间用冷水洗澡,对着镜子泪流满面。
(14)这样的想念。
只因为心里的爱。
(15)15岁的时候,在整个动荡不安、桀骜不驯的青春里,一直对家庭和父母充满叛逆和反感。
10多年之后,在时光中辗转反侧,经历了诸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逐渐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唯一不会有条件和计较的感情。
但他们却已经苍老,并开始离去。
(16)我一直都在想,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获得,一种最为持续和长久的温暖。
(17)深夜和母亲睡在我北京的公寓里的大床上,看到母亲变胖的身体。
她年轻时曾这样苗条结实。
美丽的躯体蜕变出两条生命。
这是不惜代价的彻底的感情。
(18)每一个做女人的都会这样做。
这是她们共同的幸福和痛苦。
而我亦同样渴望。
(19)世间如此寂静而漠然。
而我们却要获取深爱。
(20)陪母亲散步,北京明亮干燥的阳光和绿树阴中清脆的鸟鸣让人觉得舒服。
母亲说,如果每个星期天你都能陪我就好了。
我说,会的。
我要照顾你,到老。
(21)带她去最好的餐馆吃饭。
母亲不管到哪里都只爱吃清淡简单的食物。
带她去百货公司,给她买昂贵的护肤品,买她喜欢的绣花鞋和真丝裙。
母亲都收下了。
回到家里,却硬要塞给我两千块钱。
我们差一点又吵起来。
一直是彼此相爱的,但因为个性太相似,比如总是不愿意麻烦别人,总是不让自己亏欠别人哪怕一点点,总是倔强,总是太过为别人考虑……所以,在太长久的时间里,我们总是分开的,不在一起。
(22)因为弟弟要提前补习,他们很快要回去。
终于说服母亲坐飞机。
只要两个小时就可以到家。
路上一直劝慰她,坐飞机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到了更年期的母亲,有时候是会像孩子一样天真而唠叨。
母亲穿着碎花真丝连身裙,拎着随身小包,戴着耳环。
入了安检之后,在那里抬起头寻找登机口的指示牌。
我踮着脚一直张望,看到她沿着正确的方向去了,放下心来。
母亲在转弯处又回头来寻找我。
我们彼此挥了挥手,母亲笑,然后离开。
我往回走,穿越喧嚣嘈杂的机场人群,终于难过地流下泪来。
(23)我们只在一起共度了7天。
她回家的时候,父亲离开刚好两个月。
6.文中共写了母亲的三次笑,试找出其中的一处,并说说你的理解。
(3分)摘抄:理解:7.如果将第20段画线句改为“我说,会的。
我要照顾你到老。
”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
(3分)8.在前文中找出与第21段画线句相呼应的语句。
(2分)9.文章结尾第23段有两句看似平常的话:“我们只在一起共度了7天。
她回家的时候,父亲离开,刚好两个月。
”你认为是否多余?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4分)(二)关于茶文化的主题阅读(9分)材料一:《中国茶》①中国茶种类繁多,花色品种齐全,品质风格独特。
其中,名优茶品种就有600多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与之相提并论。
②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
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观外形、评内质。
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香气高、滋味醇、汤色清是好茶;反之,条索松、嫩度差、锋苗少、色泽涩、香气淡、滋味杂、汤色浊,是劣茶。
③有了好茶,还要有好的水质、好的器具和合适的冲泡方法,才能沏出色香味俱全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茶。
泡茶用水一般宜用软水,烧水宜用硬质木炭或电,忌用有烟气及异杂味的燃料。
冲茶水温要适当,高档茶水温控制在85℃左右,中、低档茶可用93℃—100℃水冲泡。
冲泡时间与水温有关,85℃水温以4分钟为佳,沸水冲泡只需2分钟。
据试验,93'C、 3分钟可作为冲泡的最佳温度和时间来掌握。
为便于观赏,细嫩茶特别是毫尖茶宜用玻璃杯沏茶;其它茶应首选紫砂茶具,次选白瓷茶具,最次是保温杯.塑料杯、热水瓶等。
冲泡时先冲入茶具容量的三分之一,然后迅速滤去,以清除杂质污物,接着便可将茶具冲满,并用杯盖或壶盖将面上的泡沫刮去,冲沏即告完成。
④中国茶艺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茶艺的最高境界是人与景、物的形神结合。
饮茶是要在“品”字上下功夫,要以文化素养和灵感培养为基础。
对于善饮茶者,只要呷上一口便会顿觉满口清香、香冲脑门,并会产生肺腑空灵的感觉;再呷一口便觉疲惫全消、神清气爽;再慢啜细品,胸中似有一股太和之气冉冉升起,继而如风生两腋而飘然欲仙,心中的块垒愁楚便会一并消失。
⑤中国是茶的故国。
优越的生态条件,使之富含近5 0 0种营养保健成分,应该成为人类最佳的纯天然营养保健饮品:让我们在继承优秀茶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为饮茶的进一步普及和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共同作出努力吧!材料二:饮茶的发源时间(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
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
《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
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
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
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材料三:唐·元稹一字至七字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解读赏析: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