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课时)

合集下载

劳动教育初中地理教案

劳动教育初中地理教案

劳动教育初中地理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习惯。

3. 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2. 劳动的种类和方式3. 地理环境与劳动的关系4. 学生参与劳动的实践环节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劳动有什么认识和看法?二、讲授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创造财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

2. 讲解劳动的种类和方式,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以及各种劳动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3. 探讨地理环境与劳动的关系,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的劳动生活和生产方式。

三、课堂互动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经历和感受,互相交流对劳动的认识和看法。

四、实践环节1.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小劳动,如清洁教室、整理书籍等。

2. 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经历和感受。

二、讲授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环境对劳动的影响,如气候、地形、资源等因素。

2. 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的劳动生活和生产方式,探讨地理环境对劳动的制约和影响。

三、课堂互动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地理环境进行劳动生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互相交流对地理环境与劳动关系的认识。

四、实践环节1.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户外劳动实践活动,如植树、清理校园等。

2. 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际操作,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教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课时1 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1。

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

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

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2。

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3.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承转)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我们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1.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2.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正常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3。

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自然界)4.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两次)(师问)谁来总结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生答)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

教师总结:针对工业产品的不同,对原料加工的次数也有多有少.提问: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教师总结:工业生产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每个加工阶段都形成相应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间又通过产品发生联系.有的工业产品需要多种零部件共同装配合成,所以往往与许多工业部门发生联系。

地理教学设计范文

地理教学设计范文

地理教学设计范文一.教材湘教版二.章节第一章第一节三.学时1个学时四.课程标准解读“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课标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学生需先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之后,学生需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增长模式的特点;最后学生需学会运用资料判断不同地区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的分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2.难点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六.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

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某某某片、动画等材料。

2.案例分析法。

通过文字和某某某片材料,让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七.教学过程【引入】“世界70亿人口日”20xx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70亿。

10月31日,丹妮卡·卡马乔在媒体聚光灯的环绕下,于31日零点前2分钟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一家医院降生。

她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人口增长】1.人口增长历程2、衡量人口增长速度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地区一年内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阅读教材P3,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①工业化程度较高,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并接受系统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比较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出生率降低;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人们逐渐消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③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易于接受少生、优生和优育的新观念。

相反,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影响人口增长因素①生物学规律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某某某策、社会保障等。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1)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1)
工业部门有( C )
①时装公司②软件开发公司③有色金属冶炼厂④手机装配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下图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要在ABCD四地区建火力发电厂、 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火 力发电厂应布局在何处?
(1)自来水厂建在 C ,
理由 河流上游,水质好 。
动力
土地
工厂
厂址
原料
水源
政府政策 劳动力
工业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 土地 、水源、 原料 、动力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交通运输、劳动力 、
技术、政策等。
2.工厂进行区位选择的目的是什么?
运输 市场
动力
土地
工厂
厂址
原料
水源
政府政策 劳动力
涟水水厂临废黄河分布,现 在假如你就是水厂厂长,请 问:工厂如此区位选择的目 的是什么?
工资

3
5
12

4
5
16

6
5
11

6
5
7
(1)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该产业最好建在( D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下表是某产业建厂的几个预选地点与成本分析表,据此答题
工厂地点
甲 乙 丙 丁
原材料运费 3 4 6 6
成本分析 加工费
5 5 5 5
工资 12 16 11 7
(2)如果该公司吸引外资投资,那么,在乙地适宜发展的
为扶持电子、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除了制定税收、贷款、 扶持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外,还在行政服务、外资政策和进出口等方面对入住软件技术 园区的企业实行优惠待遇,使入园公司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节课的要求是“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1]。

本节的要求是“说明”,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归纳工业区位因素,并学会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另一个关键词是“结合实例”,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某区域工业发展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全面、动态地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

二、教材分析本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主要讲述了产业区位因素,包括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本节在前面“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引导学生学习不同产业区位选择的异同,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渗透人地协调观念,也为下一节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节重点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在分析区位选择时,不能死背教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本节教材设置了大量案例和图文资料。

因为冬奥会,首钢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学生相对熟悉且感兴趣。

因此“首钢搬迁”案例作为本节的素材。

在教材案例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关于首钢前世今生的学习资料,通过整合资料,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链,通过学生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完成对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以及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两大目标的理解。

让学生学会从从动态的角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利于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工业的相关知识,对于工业也有一些生活常识,而且通过前面“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学习,学生对区位的概念和农业的区位因素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工业奠定了基础。

工业(第2课时)(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工业(第2课时)(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中国工业的分布
活动 读图,结合教材内容,说说我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1.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 分布稀疏。
2.中部工业中心密集。
3.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 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 地。
中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沿海多,内陆少
中国工业的分布
四大工业基地
1.辽中南地区 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2.京津唐地区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沪宁杭地区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珠江三角洲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中国工业的分布 钢铁工业
为什么说钢铁工业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
钢铁工业为机械工业、建筑业等提供原材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中国工业的分布
活动 读图说出我国有哪些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并总结分布特点
中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在东部沿 海的有鞍山、唐山、邯郸、莱芜,张 家港和上海等;在中部地区的有太原、 武汉,湘潭、新余、马鞍山等;在西 部地区的有包头、攀枝花。
A.沿海
B.沿江河
C.沿铁路线 D.沿内陆地区
2.下列工业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基地的是( A )
A.广州
B.武汉
C.成都
D.兰州
3.目前我国第一大能源是( A )
A.原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电
4.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 B )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水资源丰富③海陆交通便利④人口稀少,劳动力资源不足⑤科
技力量雄厚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中国工业的分布 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
工业区
发展条件
主要工业部门 工业区特点 工业中心
辽中南 京津唐
①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②便利的交通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案 -高一地理下学期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案 -高一地理下学期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教学目标1.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2.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3.理解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体会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提升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水平,树立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重难点1.熟练掌握影响工业选择的区位因素。

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例证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章丘亲有“铁匠之乡”的美誉,古有“章丘铁匠遍天下”之说。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初,章丘境内总人口约73万人,约有38万人以打铁为生。

章丘手工铁锅制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多遍火候,在1000℃左右高温锤炼,经数万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

2018年2月,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渐受冷落的章丘铁锅受到关注,一时间章丘铁锅被“抢光”,出现章丘“无锅”的情况。

那为什么章丘铁锅会渐渐被冷落,又是因为什么原因重新受到关注呢?[新课教学]:一、工业区位因素师: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工业区位及其变化。

首先看ppt 上的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图,总结一下工业生产活动的概念。

同学1: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燃料、电能等)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这就是工业生产活动。

师:总结的非常准确,请坐。

下面继续看ppt,这是四种工业指向类型,我们一起说出答案吧!是的,甲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乙为技术指向性工业,丙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丁为市场指向型工业,另外还有一种类型为动力指向型工业。

原料指向性工业的意思为靠近原料的工业类型。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些案例来分辨这些类型。

请同学来回答一下吧。

生:①为技术指向性工业,②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③为市场指向型工业,④原料指向型工业。

师:回答的非常准确。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工业区位因素。

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了农业区位因素,那么在分析区位因素时应从哪些方面分析呢?生: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2022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教案:3.2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3课时张君) 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教案:3.2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3课时张君) 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3讲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前预备】查找信息:利用网络、报刊书籍查找或者向亲戚伴侣了解两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在进展过程中会带来怎样的污染?其中应包括轻重工业、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

【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教学内容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学情诊断思考:象农业生产一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先请你结合生活体验归纳有利影响。

同学思考回答。

工业生产制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宝,极大地转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让同学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培育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力量。

学习目标呈现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②快速说出关键词明确目标,提高同学的有意留意。

其次部分:新授内容设计探究活动1: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并完成分析: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______性。

由于人类对_______、_______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严峻的__________,并直接破坏__________。

ks5u内容解析]教材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图中几个世界工业密集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大、种类多,表达了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明确的相关性。

可见,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酸雨等严峻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生态环境。

探究活动2: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ks5u内容解析]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工业的快速进展导致资源的供需冲突日益突出,加上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利用,破坏了资源的再生功能,加速了资源的耗竭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破坏(见表1)。

以常见的采煤炭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为例来说明,为引入后面的污染治理打下基础。

针对以上问题,对资源的开发要适度合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其补给、再生和繁殖需要的时间。

《第4章第三节工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中图七下

《第4章第三节工业》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中图七下

《工业》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作业,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 认识不同类型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4. 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本课内容,了解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思考工业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课堂笔记整理:学生需整理课堂上学到的关于工业的分类、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等关键信息,形成系统的笔记。

3. 案例分析: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工业案例(如某一地区的工业园区或某一类型的工业),分析其发展背景、主要产业、分布特点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4. 思考题: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5. 作业报告:将预习、课堂笔记、案例分析以及思考题的内容进行总结,形成一份简短的作业报告。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预习任务需在课前完成,并准备在课堂上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理解。

2. 课堂笔记整理需做到条理清晰,要点明确,能反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3. 案例分析需真实具体,注重分析工业的实际状况,应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尽量做到详细、深入。

4. 思考题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问题,并尝试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5. 作业报告应简洁明了,能清晰地反映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依据以下标准进行:1. 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课堂讨论的参与度;2. 课堂笔记的完整性和条理性;3. 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4. 思考题的回答是否具有思考深度和现实意义;5. 作业报告的简洁明了程度及内容的深度。

五、作业反馈本次作业完成后,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肯定,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高三一轮的地理复习,初步掌握了高考范围的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高三一轮的地理复习,初步掌握了高考范围的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高三一轮的地理复习,初步掌握了高考范围的地理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地理的二轮专题复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本屇选修地理的学生有75名,但这批学生的基本素质不高,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仍明显的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还很不扎实,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了。

初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还不全面,联系区域地理进行学科内综合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学生的地理学习上还缺少方法。

好在经过上学期的一轮复习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这也为今后的复习减轻了些难度。

教材分析: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自2004年江苏省自主命题,今年是自主命题的第二年,高考平稳过渡后难度一定会有所提高。

而高三地理的复习内容多,任务重,学生要在本学期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包括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在内的高中地理必修、选修教材的内容的复习,同时还要补充江苏乡土地理专题内容,二轮复习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时间紧,如何抓住重点,同时又能突破学生复习的难点,并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突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基本理论和规律的掌握及当前人地关类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教学任务及总要求:1.复习地球和地图的基本地理工具知识,这是学习初高中地理的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地球形状、大小和运动的有关知识;2.复习高中地理上下册必修和选修一二册课本,认识地理环境的构成及一些基本规律,原理,使学生全面认识如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3.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主要措施:1.为充分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益,精心备课,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充分挖掘大纲,进一步处理好重点和难点,强化对初中的地理教学一一落实知识重点及难点的解决途径,加强教学的针对性;2.充分利用现有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3.针对江苏省自主命题的形势,加强省内兄弟学校的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4.精讲精练精批精评,以巩固和强化重难点知识,突出双基训练,以高考题为切入点,熟悉各种高考题型,以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高中地理教案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高中地理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 学科:高中地理3. 课时:2课时(90分钟)4. 年级:高中一年级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能分析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工业生产的概念与特点2. 工业生产的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 我国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特点5. 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直观认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工业生产的兴趣。

2. 讲解工业生产的概念与特点,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3. 分析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4. 案例分析: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发展的优势与限制。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讲解工业生产的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工业生产。

3. 分析我国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特点,让学生认识我国工业生产的地域差异。

4. 讲解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引导学生关注工业生产的环境问题。

5.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工业生产概念、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掌握情况。

B2-3-1.2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B2-3-1.2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滴雨,林下阴暗潮湿,动植物繁多,树上猩猩、猿猴 不停攀援,地下河马、大象时常追逐。 当地部族每二、三年就要另选地块砍伐森林开荒种
地,重复着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过程。

绳索、帐篷、雨衣、雨靴、汗巾、方便食品、饮用 水、蚊帐、驱蚊剂、蛇药、GPS„„ 废止迁移农业的生产方式,发展热带经济林。 ) 2、分析水稻种植业的优点,并据其现状提出改进措 施。 (水稻种植业的主要优点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生产 规模小,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和商品率较低,水利 工程不能满足灌溉需要。需要扩大规模,提高机械化 水平,发展科技,培育优良品种,加大农田水利建 设。 ) 3、读图 3-1-13“小麦-牧羊混合经营生态模式” , 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越性。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采用小麦种植和牧羊业混合经 营方式。好处主要有三:一是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 草或休耕,牧草是绵羊的主要饲料,麦秸除少量补充 饲料外大都秸秆还田,羊粪都作为有机肥料,保持了 土壤的肥力,形成了良性生态系统。二是 1-5 月犁 地、播种,10-12 月收割,是小麦种植的忙碌季节, 此时绵羊在牧场或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是牧羊业的 闲暇时间。6-9 月是小麦的生长季节,工作量小,刚 好为绵羊配种或剪羊毛。在时间上可以做到忙、闲错 开。三是农场主可以根据政策和市场需求,调节种植 与放牧的规模,收入比较稳定。 ) 4、读图 3-1-14“美国本土农业专业化地区分布” 及有关材料,说出美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析 “小麦区”的形成和发展条件,思考发展商品谷物的 好处。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商品谷物农业--小麦区和玉米 带、混合农业、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等。 小麦区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气候温和,雨热同 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广人稀,交 通便利,市场广阔,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工业区位因素。

一、工业区位因素:先从工业生产一般过程开始,然后是工业区位因素列举及分析,最后通过“分析顺德家具产业集聚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的活动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教材先从科学技术进步对区位因素产生的影响进行概述,然后分析原料、信息、市场、运输等变化如何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说明区位因素的变化及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活动“以首钢搬迁为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工业生产条件差异及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综合思维:运用工业区位理论,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合理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3.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能够总结不同区域的工业及影响因素。

4.人地协调观:分析合理布局工业,减轻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热情高,基础知识较薄弱。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工业区位因素难点: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的分析五、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思考回答:上节课我们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怎样地变化?教师提示、补充、纠正学生的回答。

(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的记忆)板书:第二节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回忆、思考、积极回答2展示学习目标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工业生产条件差异及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2.综合思维:运用工业区位理论,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合理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3.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能够总结不同区域的工业及影响因素。

4.人地协调观:分析合理布局工业,减轻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听讲、对重点内容做笔记2新课展示工业的相关概念预习p63教材内容,结合幻灯片:提问:工业生产一般过程是怎样的?(请同学用语言表达)教师展示幻灯片:总结: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燃料、电能等)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第三章 第二节 工业地域

第三章 第二节 工业地域
返回
工业分散 工业分散是指工厂企业之间、工业区之间趋远的现象,
工业联系能够导致工业分散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业分散现
象都是工业联系的结果。工业分散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老工 业区处于饱和状态,如再设新的工厂,就会出现环境污染、交
通拥堵等问题,因此一些新建企业就要建在新区,甚至于一些
老企业也迁到新区;这种分散现象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更多 是环境等原因。二是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
集聚目的


沿海地区一些多
利用廉价
劳动力
中的地区,或有 传统工艺技能的 地区,或科技人
共同利用人力或
技术优势
层建筑的标准厂 房内,有服装、 鞋帽、雨伞、箱
员密集的地区
利用交通 港口和铁路枢纽 利用便利的交通 枢纽 附近 运输条件
包等多种工厂
上海宝钢,日本 港口附近的工业 区
返回
集聚因素
集聚地区
原料基地;同 一个地区可能
返回
[跟随名师· 解疑难] 世界主要工业区
世界上的工业区多而复杂,且成因各异。世界上大部分工
业活动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且主要集中在为数不多的 几个主要的工业区。它们是欧洲西部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
罗斯—乌克兰工业区、中国-日本工业区。
工业区 形成条件 工业部门 发展特点 丰富的煤炭、石油 等资源;便利的水 纺织、钢铁、 欧洲西 陆运输条件,多优 机械制造、 工业化最早的地区; 部工业 良港湾;工业基础 石油、化学、 现代工业高度发达 区 好,科技力量雄厚; 电子等 市场广阔
欧洲西部工业区 北美工业区 (2)主要的工业区 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 中国—日本工业区
返回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

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二,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

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高中地理_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型:复习课内容: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授课人:教学设计一、【考纲展示】: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考试预测】:根据高考文综考试说明·地理部分和全国高考地理大纲(新课标)变化解读,我们可以看出,本部分内容的考试范围较往年保持不变,依然是作为基础进行考察,考试内容包括: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产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纵观近几年考题,我们发现这部分知识,每年都有考察,而且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有出现。

结合上面情况组内老师进行了精心的集体备课,经过认真探讨后,对本单元的知识复习,我们做出以下部署:1、紧靠大纲,夯实基础。

引导学生熟记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与特点,重要的工业区的分布与特点,重点掌握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2、本单元与现实生活,历史、政治结合密切,有些知识需要从历史上寻求帮助,如三次产业革命的始建于标志,殖民扩张与英联邦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这就要求学生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客观理性的把握本部分知识点。

三、【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4、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5、结合实例,说明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难点】: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农业地域类型。

3、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4、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1、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混合农业的特点。

3、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讨论法六、【教学内容】:七、【教学过程】导入:直接点出本节复习内容课堂讲解:第一步:结合课前填充的基础知识提纲,小组学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同桌作为小组,快速回扣)第二步:重点突破:【?重点是什么】核心知识,重点突破(让学生黑板板出,小组更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2、归纳辽中南地区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并简述其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该区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既有鞍山、本溪、抚顺、沈 阳等多个工业枢纽,又有若干有色金属、煤炭、菱煤矿等矿山工业 区以及一系列不同规模的工业城镇。
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造船工业
采掘工业 钢铁工业 飞机制造 机械制造
三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你发现上图中有什么疏漏吗?应怎样修改?
1.2 主要工业类型(参考课本 P68)
工业类型 原料指向型 市场指向型 动力指向型 劳动力指向 型 技术指向型 区位选择原则 接近原料产地 接近消费市场 接近能源供应地 接近劳动力充足 的地方 接近高等院校科 研院所和科技发 达地区 工业特点 主要工业部门
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5、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6、综合整治的措施
原料、动力(燃料)、 劳动力、市场、技术、 交通运输、资金 政府政策、工业惯性、 文化环境 环 境 需 要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4、环境因素
不同时期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是 不同的
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和市场因素是影响工业区
位的最重要因素。例如,钢铁工业。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 因素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素质等 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一批新 兴工业区。例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等 。 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业区位也 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地域的形成 2、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3、工业集聚
4、工业扩散的原因
5、工业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1、工业地域的形成
由于工业联系和集聚效应的作用,工业生产在
空间上便形成工业地域。
2、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1)工业的产品联系 (2)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3)信息上的联系
工业 部门
生产 规模
等传统工业为主,
以大型工业企业为
轴心,逐渐发展起
来的工业地域。
工业 分布
2、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传统工业为主,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
3、传统工业区分布
例: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东北部
4、鲁尔工业区
区位优势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充足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4)、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5)、良好的社会环境
2、发展背景和主要部门
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 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业 3.“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 “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 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
4.刺激“硅谷”迅速崛起的区位因素有: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3)有高等院校(人才集中、科技发达)。斯坦 福大学在“硅谷”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4)便捷的交通。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高 速公路贯穿全境。 (5)军事订货(市场稳定)。美国国防部一直维 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 以上因素中,除军事订货外,其他因素基本上是高 技术工业区的共性因素。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
整治措施 效益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煤炭和钢铁工业部门数量 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 剧减,生产规模扩大,社 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会经济结构比例协调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 业平衡发展
原料指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 接近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型 接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指向 接近劳动力充足的 地方 型 技术指向型 接近高等院校、科
研院所和科技发 达地区
工业特点
原料运输成本高 或不宜长途运输 产品运输成本高 或不宜长途运输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主要工业部门
②⑩
①④ ⑦ ③⑧⑨ ⑤⑥
问题:
1、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 的主要条件。
形成初期,该区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 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为本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 富的能源和原料。 区内有发达的水路运输条件、陆上公路、铁 路网密集,临海地区拥有众多港口,有利于原燃 料和工业产品的运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此外,本地区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农业基础 较好,有辽河等河流经过,水资源丰富。 人口比 较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历史较长, 工业基础好。
大气污染
水污染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一些高科 技产品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请 大家阅读73页的内容,了解一 下这些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 辐射污染 噪声污染
世界主要工业区
(工业地域)
一、传统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的概念
一般是在丰富 的煤、铁资源基础 上,以纺织、煤炭、 钢铁、机械、化工
发展 基础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 富的地区 以纺织、钢铁、机械、 煤炭、化工为主 大型化,生产大批 量标准化产品 高度集中以降低运 费和能耗
新兴工业
(二)、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1.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具有五个特点。 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的比较: 高技术工业 科技人员比例 高 传统工业 低
产品增加值
生产增长速度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这类工业对生产技术要求高。经过严格的训 练,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能够操作机器的 高素质的工人才能够上岗生产的企业。例如, 计算机产业,精密仪器。
完成下列表格:
①啤酒厂 ②甜菜制糖厂 ③皮鞋厂 ④石油化工 ⑤生物工程研究所 ⑥飞机制造工业 ⑦炼铝工业 ⑧电子装 配厂 ⑨普通服装厂 ⑩水果罐头厂
工业类型 区位选择原则
1、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且深刻地影 响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2、随着世界各地的工业普遍发展,工业生产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工业生 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 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人类对 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 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3、防治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协 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内容。
1、原料指向型工业
它的区位选择原则是接近原料产地,指那些原 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过高的工业。 例:制糖厂(甘蔗等)。
想想还有哪些工业部门属于这一类型。
2、市场指向型工业
它的区位选择原则是接近市场。 请大家对照原料指向型工业说说它的工业特点 ?
产品不便于远距离运输或者运输成本高,或是 加工后产品体积增大不方便运输的工业。如饮 料厂、家具厂、印刷厂和食品厂。
3、动力指向型工业
这类工业主要指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能源,企业为降低成本,就 把工厂建在动力能源丰富的地区。例如, 炼铝厂一般选在水力发电站周边地区。
4、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这种工业主要指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多,但技 术含量不高的企业。想想有哪些部门?
例:服装厂,电子装备厂
5、技术指向型工业
油漆涂料厂
玻璃厂 汽车制造厂
电子元件厂
齿轮厂 橡胶厂
发动机厂
3、工业集聚
(1)工业集聚的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
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 (2)工业集聚的原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 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 源消耗等。 (3)工业集聚的意义: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案例分析】
“亚洲硅谷”班加罗 尔
试分析班加罗尔迅速发展的优越区位因素?
(二)、“亚洲硅谷”-----班加罗尔
1、位置及地位 位置----印度南部 地位----世界文明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生产计 算机软件号称“亚洲硅谷” 2、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1)、政府政策的支持 (2)、技术力量雄厚 (3)、信息通达性好
4、工业扩散的原因
(1)工业部门过分集中,出现用地紧张、水电
供应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难等问 题。 (2)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 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等。
5、工业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工业的集聚与扩散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
发展的: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表 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空间集中;到工业化 后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分散,即向工业基础 较落后的地区扩散。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减少运费,少占土地,降 低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运输信息便捷,提高生产 效率 促进可持续发展 节约资源,生态和社会效 益明显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英 国 工 业 区
美国工业分布地区变化其
美国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
二、新兴工业区
(一)、新兴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
新兴工业区主要有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 地区、德国南部(慕尼黑)地区、美国“硅 谷”、印度的班加罗尔、日本的九州岛(硅 岛)、英国的苏格兰地区等。新兴工业区的 “新”,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时间新。多自20世纪50年代(或之后) 开始形成。 2.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且没 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表现在既不接 近原料地,也不接近市场。 3.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技术要求高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的 材料二:印度班加罗尔的地理位置图 经济、文化中心之 一。 班加罗尔以计算机软件业闻名遐迩,产品远销科技 发达的美国、日本以及欧盟国家,号称“亚洲谷”。 班加罗尔现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②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③这里的技术力量雄厚,拥有班加罗尔大学以 及国家科学研究所、拉曼研究所、国家宇航研究实 验室、国家动力研究所等,每年输出上万名软件人 才。通过先进的地面卫星站可随时与世界各地交流 ④ 信息通达性好 信息。 ⑤政府政策 为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除了 制定税收、贷款、投资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外,还在 行政服务、外资政策和进出口等方面对入驻的企业 实行优惠待遇,使入驻公司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⑥交通便捷 同时政府投资建设了高水平的飞机场(航空港)。 ⑦ 此外,当地政府法规严明,社会治安和劳资 关系良好,居民热情好客,一流信息技术专家云 环境良好 集,研究氛围宽松等。 这些都成为班加罗尔软件业吸引资金、技术 和人才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