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三章认识电路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 第三章认识电路-路的组成、状态、电路图-教科版

【考点精讲】1. 电路的组成:最简单的电路至少有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四部分。
(1)电源是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
如:电池、发电机等。
(2)用电器是指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可以输送电能。
2. 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画电路图要讲究“分布匀别拐角;走直线拐直角;沿电流依次画;图与物相对应”。
连接实物电路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注意顺序:电源正极→开关→用电器→电源负极;注意交叉: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一般要求导线不能交叉,注意合理安排导线的位置,力求画出简洁、流畅的实物图。
【典例精析】例题1小灯泡的结构如图甲,按图乙中()图连接能让完好的灯泡发光甲乙思路导航: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
当然,在没有开关的情况下,也能直接使电路处于工作状态。
为使灯泡发光,应将金属螺纹壳和金属触头分别接在干电池的两极上,构成通路,C图正确;A图中金属触头与干电池的正负极相连,灯泡没有接入电路,电路是短路,灯泡不发光;B图中金属触头和干电池的正极相连,没有构成通路,灯泡不发光;D图中金属触头与干电池的正极相连,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也造成电源短路,灯泡不发光。
答案:C例题2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只闭合S2时,铃响灯不亮B. 只闭合S1时,灯亮铃不响C. 同时闭合S1、S2,铃响灯不亮D. 同时闭合S1、S2,灯亮铃不响思路导航:只闭合S1时,电流将依次通过电铃和灯泡,二者均会工作;若只闭合S2,则电路是断开的,用电器都不能工作;若同时闭合S1、S2,则电铃被短路而不能工作,电路中只有灯泡发光。
答案:D点拨:解决此类电路图分析问题,关键是弄清在不同的开关状态下,电路的“走向”,根据是否有电流通过,即可判断用电器是否工作;另外要注意电路中的短路现象。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串联和并联

怎样画并联电路图或实物图?
合
分
合
分
按照如图的实物连接图画出对应的规范电路图
练一练
1. 实验暗盒的表面有两个灯,当开关合上两 灯都亮,断开开关两灯都熄灭,小明说这两 个灯一定是串联,对吗?你将怎么判断?
2.如图所示,两灯泡属于并联接法的是( C)
2.如图所示,只闭合S2,L1、L2是 串 联; 当闭合S1、S3,断开S2时L1、L2是 并 联.
3、如图所示,甲图是 串联 连接,开关K闭合
, L2灯亮L1
亮 ,(填“亮”或“不亮”,下同)灯 ;乙图是 并联 连接,开关K断开,灯L1
,灯不L亮2
。亮
甲
乙
4.小明发现家里的卫生间安装了照明灯和换气扇(可画成电动机), 它们既可同时工作又能各自独立工作,他想知道它们的电路是怎样
5.教室里日光灯的连接是怎样的电路图?
生活中绚丽的彩灯
要求:
1、电源不能短 路 2、连接电路时 要断开开关!
S S
L1 L2
L1 L2
L1
L2
S
S
S
L1
●
●
●
L2
L1
●
L2
L1
S1
●
S2 ●
L2
S
L2
L1
L2
L1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再接到电源
两极就构成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的连接
S
L1
L1
●
●
L2
L2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再接到电源两极 就构成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连接
L2所在的支路
干路 L1所在的支路
节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是如何流过电路的呢?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第三章认识电路PPT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四、原子构成初步及对静电现象的解释
原子核(正电荷) 1.原 子 (呈中性) 电 子(负电荷)
2.摩擦起电的原因
电子的得失
得到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
3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 心的原子核和核外 绕核高速运转的电 子所组成
(1)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正电荷数与核外 电子负电荷数相等。
+1 1
+8 2
6
氢原子
氧原子
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因此,不同 原子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不同。
(2)两个物体摩擦时,它们的原子靠得很近,
一种物体的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另一原子失
去电子带正电。
–
+ ++
– ––
–
两物体摩擦时 –
+ +
+ +
++++
+
–
–
–
––
(失3)去摩电擦子而起带电正实电质:并不是创造得了到电电子荷而,带只负是电电 子在物体之间发生了转移,使正负电荷分开。
原子核绸→木条→ 胶木→松香→硫磺
方法二:利用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荷的工具----验电器
(1)验电器的主要构造: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片
想一想 : 这两只验电器金属箔片张
开的角度不同表明什么?
金属箔片上所带电 荷的多少不相同
摩擦起电的奥秘就隐藏在原子结构 中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 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 子内部结构的秘密。通过卢 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我们 正确地认识到原子的核式结 构。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摩擦起电PPT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3、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 4、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主学习:
1、摩擦过后的物体具有什么性质,什么是摩 擦起电?
2、自然界有几种电荷,是怎么规定的? 3、摩擦后的物体是怎么带上电的?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
球等,不特指某一物体.
探究合作二
实验现象:两根用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靠近相互排斥;两 根用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靠近相互排斥;丝绸摩擦后的玻
璃棒和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靠近相互吸引。
分析论证: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所 带的电荷是不同的。后来科学家用各种物质相互摩擦做了 大量实验,发现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的, 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反之也成立。
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的转移
小结:
1、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 小物体的性质
2、自然界有且仅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为正电荷,用毛皮 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为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课堂练习: D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小球是
() A.带正电 B.不带电 C.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2、用丝绸吊起三个通草小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 则它们可能是: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4、摩擦起电的原因
补充: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带电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 不带电物体接触,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 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 (或负电)。(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电路的连接

L2
尾首
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干路、支路之分。
2、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也一定通过另一个用 电器,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不 能工作,所有的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3、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开关所起的作用与 开关的位置情况表示出来的图就是电路图。
会画电路图是学好电学的基础,要画好电路图要注意 以下五点:
1、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不能自造符号;
2、要注意所画符号和实物图的对应性; 如:符号中的开关的状态应注意与实物一致
3、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使之均匀分布在电 路中,具有对称性。特别注意:元件符号一定 不能画在电路的拐弯处(除变阻器以外);
4、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楞有角,导线要横 平竖直,力求把电路图画得简洁、美观、大小 比例适当;
5、利用图表分析电路的三种状态,力求电路图 正确无误。
电路的连接 串连电路:把用电器逐个按顺序连接起来的电路
分析: 各用电器首尾连接;
各用电器彼此相互影响。
首:电流流进用电器 尾:电流流出用电器
尾
L1
首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电路的识别PPT

是( C )
A.S1、S2都断开,L1、L3串联 B.S1、S2都闭合,L2、L3并联 C.S2断开,S1闭合,L1、L3串联 D.S2断开,S1闭合,只有L3能发光
练习3:(拓展题)学好科学需要联想和比较。联系人体部分血液循环模式
图(如图所示),下列电路连接方式与之最类似的是( A )
例5: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____S_1_、__S_3_____闭合时,L1、L2并联;当 开关_____S_2_、__S_3____闭合时属于串联电路的是( B )
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是( D )
例3:分析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L1、L2串联 B.L1、L3串联 C.L1、L2、L3串联 D.L1、L2、L3并联
练习1: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要使两个小灯泡L1和L2串联,应( B )
练习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若将S1、S2都断开,则__L_1_、__L_2_、__L_3____ 灯亮,它们是___串_____联的;(2)若S1、S2都闭合时,____L_1_、__L_2_、__L_3____ 灯亮,它们是___并_____联的;(3)若只闭合S1,____L_3___灯亮;(4)若只闭
合S2,____L_1____灯亮。
练习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若要L1、L2串联,则需闭合开关___S_2___, 断 开 开 关 ____S_1_和__S_3____ ; (2) 若 要 使 L1 和 L2 并 联 , 则 需 闭 合 开 关 _______S_1和__S_3____,断开开关_____S_2____;(3)若同时闭合S1和S2,此时电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电路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的电路。 +-
实物图 画电路图的要求
电路图
(1)画成矩形,横平竖直 (2)元件符号不能画在角处 (3)连接元件的导线不能断开
电路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通路、开路和短路的电路图 1.通路:接通的电路。 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使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 跟电源正负极连接起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 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2) 知道什么是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 其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的作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
电路的连接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介绍日常生活 中的各种电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各种电源
干电池 氧化银电池 蓄电池 硅光电池 锂电池 学生电源 燃料电池 发电机
各种用电器
电视机 电冰箱 洗衣机 电风扇
台灯
微波炉 电脑
电烤箱
各种开关
按钮开关 接线开关 单刀开关 空气开关 声控开关 光控开关 感应开关 温控开关
二、通路、开路与短路
通路:闭合开关,有电流通过用电器, 接通的电路。
D.洗衣机、收录机、空调
动手做 连接电路 设计一个双向开关电路,可以接通和断开其中任何一个灯泡。
提示:先把其中一盏灯接入电路,使其发光。
三、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电路。 (1)横 平 竖 直 画成 矩形 。
(2)元件不能画在 转角处。(3)连接元件的导线不能 断开 。
1.请分析如下电路图,指出连错的导线, 并改正。
2.请分析如下电路图,指出连错的导线 ,并改正。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电路-PPT

记忆好方法:类比法
电 类 比 成
•电 路可类比成水路 •电 源可类比成水源 •用电器可类比成用水户 •开 关可类比成水阀(水龙头) •导 线可类比成水管
水
•电 流可类比成水流
做一做
1、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B、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C、电流沿着“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 D、用电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电路三种状态
合作探究:这样的电路用电器工作吗?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闭合电路) 特点: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会工作
合作探究:这样的电路用电器工作吗?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也叫断路 特点: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合作探究:能这样连接吗?
3、短路:用导线直接把电源两端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点:电路中有很大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可能损 坏电源甚至造成火灾
﹣
太 阳
能
电
池
板
注:电源在工作时把其他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用电元件,消耗电能。
电饭堡
电视机
洗衣机
电风扇
电脑
冰箱
注:用电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他能
3.开关:控制电路(或电流)的通断。
注:开关的两种状态:断开与闭合
4、连接各元件,输送电能的元件
叫导线
动手画:画出电流的流动路径
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其他各元件流 回到负极
学习目标
• 1.初步认识电路的组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 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 2.知道什么是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生活中的电
动手做:让灯泡亮起来
试着把它们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光,并能控制它的亮灭。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电现象

金属球 金属杆
(九)小结
•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 工作的.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同___种__电荷 互相排斥,___异__种_电荷互相吸引.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
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 ––
–
+ ++
– 当两物体摩擦时 –
+ +
+ +
++++
+
–
–
–
––
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有多余 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二)摩擦起电的原因
•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 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 问题: 是不是任意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 会起电呢?
(二)摩擦起电的原因
• 原子结构图:如右图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 子带负电. • 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 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 体也呈电中性.
–
+ ++
–
–
核外电子 原子核
(二)摩擦起电的原因
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 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引入新课 自然界及生活中的电现象:
静电现象、带电体: 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静电现象,带了电的物体叫做
带电体.
• 带电方法: 1、摩擦起电; 2、接触带电.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认识电路电路

复备
课后反思:
3.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
(1)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2)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
(3)这种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绕坏,是不允许的
解释短路的含义和在电路中的实际情况在的部分短路。
4.学生看书中电路元件的符号。
5.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学科
物理
课题
电路
主备人
刘斌
课时安排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型
新课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路的组成,
2理解通路,开路,短路,
3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重点
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画电路图
教学方法
实验讲授讨论
教具
电池两节,电灯、开关、导线若干根,电路常用元件示教板一块,投影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设计
一.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观察小灯泡是否能继续发光,将小灯泡换成电铃,重复上面的实验,通过观察实验,上学生思考讨论:一个正确完整的电路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①示范:画出图4-4的电路图(图4-5)。
②让同学画出用电铃做实验时的电路图。让同学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③变换一下图4-4实验中元件的位置,再让同学们练习画出电路图。注意纠正错误的画法。
④根据同学们画电路图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二.新课讲授。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认识电路1、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毛皮带等量的正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互相吸引的还有一带电一没电)3、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获得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可能是负电荷,也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正极是碳棒,负极是锌筒;水果电池的铜片为正极。
7、电路就是用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
8、电路的三种状态: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②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正极通过导线回到电源的负极。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持续电流形成的必要条件:有电源;电路连通9、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状态的图叫做电路图。
10、把元件逐个按顺序首位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特征:①只有一个电流路径②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③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无论它在什么位置)实例:节日用的小彩灯11、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PPT

彩灯增添节日喜庆气氛,美化我们的生活 这些灯是怎样连接的呢?
实验探究 串联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实验完毕,必须断开开关。
实验探究 串联电路 S L1 L2
实验探究 串联电路
故障检修:确定故障点位置,在安全电压时,也可以 不切断电源进行检查。检查小灯泡是否损坏,可以用 换接法。
练习
2.某品牌滚筒洗衣机,筒门处有开关S1,筒门关闭时S1闭合,筒 门打开时S1断开。筒门开关S1和控制开关S2必须同时闭合时,洗 衣机才能正常工作。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模型是( D)
练习
3.如图,是市售的一种智能电压力锅,它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 当锅内压强过大 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R都会停止工作。压强过 大时开关S1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S2自动断开。下列四幅图 中,能正确表示这一智能化的是( B)
练习
6.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 为副裁判。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前面的 按钮。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前面的按钮 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以下符合这一 要求的电路 是( ) B
练习
7.如图所示是一种声光报警电路。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下列 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D A.只闭合S2时,铃响灯不亮 B.只闭合S1时,灯亮铃不响 C.同时闭合S1、S2,铃响灯不亮 D.同时闭合S1、S2,灯亮铃不响
s1 s2
并联电路中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小结
串、并联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
连接方式 电流路径
按顺次首尾连接 一条(无分支)
并联电路 并列连接 多条(有分支)
用电器是否相互 影响
用电器互相影 响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电路

3、短路:(两种) ⑴电源短路: 用电器不工作却很安全,电源会烧坏 ⑵用电器短路: 被短路的不工作,其他仍工作
三、电路图: 用规定的电路元件符号把电路的 连接情况表示出来的图。
1、元件符号
2、电路图画成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 能画在电路拐弯处,导线不交叉
四、电路的连接(两种)
⒈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4、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电路就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 的电流的路径。(四个基本组成,缺一不可)
二、电路的状态:(三种状态) 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
特点:有电流通过用电器,用电器能工作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特点: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常见的断路故障:接线柱松了、接触不良、 灯丝烧断了等
一个个连到电源负极
2、串联电路的特点:
2、并联电路:用电器并列接在两点间的电路
合L1 点
L2
实物图 首首连接、尾尾连接 互不影响
干
★电路图
S路
S1
开 分点 关
S2SL1源自S1支路开关S2 L2
连接方法:先串后并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1、断路特点: 支路断开,其他支路用电器照 常工作。干路断开,所有用电 器都不工作
一、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四大部件) 1、电源:提供电能 (1)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2)电源的能量转化:其他形式的能→为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
(1)常见的用电器:电灯、电炉、电视机、 电铃、电冰箱等 (2)能量转化: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铡刀开关、 (插线板上的)按钮开关等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认识电路第1节 电现象

4.运输油的油罐车底部都拖有一根铁链,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油和油罐的摩 擦会使油和油罐带上电荷,当电荷积累 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 电火花,将汽油点燃。铁链是导体可把 所带电荷传导到大地。
5.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则( B )。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的方向。
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极流向-极。
1.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__正___电荷与电子所带的__负___ 电荷在数量上_相__等_;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2.摩擦起电并不是_产__生__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_转__移___。 3.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电子从_玻__璃__棒__转移到_丝__绸__,玻璃棒 因__失__去__电子(选填“失去”或“得到”)而带__正___电; 丝绸_得__到__电子而带__负___电。
整个队伍突然 跳了起来
这说明电荷有了 定向移动。
◆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是存储电荷的装置,是一种电荷的 容器,它不能产生持续电流。
那么人们是怎样得到持续电流的呢?
启发
1780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发现, 用连接起来的两个不同金属棒接触一只 死青蛙的腿,蛙腿会像触电一样抽动。
第1节 电现象
自然界及生活中的电现象:
◆静电现象
观察: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 摩擦橡胶棒,然后靠近纸屑,会看 到什么现象?
纸屑被橡胶棒吸引
九年级物理-第三章-认识电路-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三章认识电路重点1:电路知识点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2)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3)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控制电路连通、断开。
观察:观察教室电路。
看看这个电路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思考:家庭用电器与演示实验中所用的开关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此不同的开关?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练习题: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电路图是()知识点二: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①电源短路: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_连接起来。
用电器不能工作,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②用电器短路(局部电路短路):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两端连接,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不能工作,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
知识点三:电路图(1)、使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的电路叫做电路图。
(2)、识记电路元件的符号。
(3)、画电路图的要求:导线要横平竖直,呈长方形,各元件分布均匀,拐角处不画元件。
美观、简洁、直观。
【当堂训练】1、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后,则( )A.灯亮,铃不响B.灯不亮,铃不响C.灯亮,铃响D.灯不亮,铃响2、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的正确电路是()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电灯L1、L2都不亮。
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
对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灯L1断路 B.灯L2 断路C.开关S接触不良D.灯L2 短路重点2:电路的连接知识点一:串联电路(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_______________首尾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认识电路1. 电现象1.已知A球带正电,从图示现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球带负电 B.B球不带电 C.C球带正电 D.C球带负电或者不带电2.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时,纸屑被吸起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吸引铁屑D.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着许多细微脏物3. 现有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一根与这根橡胶棒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绝缘金属棒,如果两棒仅在某一带电部位相互接触,则()A.两棒所带电荷全部中和,它们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B.两棒所带电荷不发生中和现象,它们各自所带的电量保持不变C.两棒所带电荷部分中和,它们仍带等量的异种电荷,但每棒电量减少D.金属棒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而橡胶棒仍带少量的电荷【趣味物理】摩擦可以起电,摩擦后的正、负电荷是被束缚在带电体上的,所以,人们称之为静电荷,简称静电。
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相互作用,最常见的是:带静电的物体会吸附灰尘和油污,严重的静电还会干扰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静电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静电,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气,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比如,静电印花、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和静电分选技术等,甚至在宇宙飞船上也安装有静电加料器等静电装置。
【创新拓展】(1)小芳同学是个非常喜好干净的女孩,有一件事总是让她头疼,当她穿上一些自己喜欢的化纤衣服时,这些衣服很快就会粘上一些灰尘,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2)说说你所知道的利用静电的一些实例?参考答案1. D思维点睛:(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解析:A带正电,A与B互相排斥,所以B带正电;B、C互相吸引,则C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2. C思维点睛: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物体由于带点而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现象。
判断是否为摩擦起电现象时要看到现象的本质。
解析: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时,纸屑被吸引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故A不符合题意;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摩擦带上了电,放电产生的劈叭声,B不符合题意;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吸引铁屑,该现象说明了钢针具有了磁性,故C符合题意;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着许多细微脏物,这是摩擦起电的缘故,故D不符合题意。
3. C解析:当带有异种电荷的绝缘金属棒与带有负电荷的橡胶棒接触时,橡胶棒与金属棒接触部分上的负电荷会跑到金属棒上发生中和现象,但由于橡胶棒是绝缘体,其他部位的负电荷不能在橡胶棒上自由移动,所以不会跑到金属棒上发生中和现象,因此发生中和现象的只是橡胶棒上的部分电荷。
由于两者原来带的电荷量相同,中和掉相同电荷量的电荷后,剩余的电荷量仍然相同,但比原来要少,故选C。
【创新拓展】思维点睛:这是一道考查摩擦起电现象和静电的利用的信息给予题,根据我们对于摩擦起电现象的理解和静电的利用来作答。
答案:(1)化纤衣服上的静电会吸引灰尘。
(2)静电印花、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和静电分选技术。
1. 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B.电源的作用是给用电器供电,提供持续的电流C.只要能使用电器工作的电路就是一个完整的电路D.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和断2. 如图所示的电线杆上装有“小风车”,风车在微风中能不停地旋转,且旋转叶片的一面还装有反光的小镜子.关于这样的“小风车”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测定风向B.测量风速大小C.警示此处有电D.驱赶小鸟,避免小鸟在上面做窝而导致电路短路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
某一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的故障,他将导线接在L1两端时,发现L2亮,灯L1不亮,由此判断()A.灯L1断路B.灯L1短路C.灯L2断路D.灯L2短路4.一个轻质的弹簧,上端悬挂,下端与水银槽中的水银面接触。
将上述装置接在电路中,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趣味链接】二极管是一种电学元件,它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性。
如图甲所示是二极管的实物图和它的电路图符号。
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下面通过简单的实验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方法是:将二极管与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串连接在干电池两端。
闭合开关后,若灯泡亮,表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相当于电路中的通路状态;若灯泡不亮,表明二极管的连接方式如图丙所示,这种连接方式相当于电路中的断路状态。
这个实验很直观地说明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拓展延伸】把二极管、小灯泡、电池、开关分别连接成如图甲、乙所示电路,请分别说明闭合开关后甲、乙电路中的小灯泡是否发光?1. C解析:最简单的完整电路应包括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电源是提供电能和持续电流的装置;开关是用来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故选C。
2. D解析:鸟筑巢收集来的筑巢材料中可能有一些导电的物质,如铁丝等,置于高压线上会引起线间或线塔(地)间短路;小风车旋转时有一面还有强烈反光,能起到更佳的惊鸟效果。
3. A思维点睛:图示电路中两盏灯都不亮,则一定是断路故障。
将导线接在断开的灯两端,另外一盏灯可以发光。
解析:闭合开关时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中应有断路存在,或是两灯均短路;用导线接在L1两端时,发现灯L2亮,灯L1不亮,说明这时电路已形成通路,即L2及开关应是正常的,则不可能为两灯均短路,故只能为灯L1发生了断路,故选A。
4. 闭合开关后,可看到弹簧的下端离开水银面后又回到水银中,并不断重复这种过程。
当有电流通过弹簧时,构成弹簧的每一圈导线周围都产生了磁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各圈导线之间都产生了相互的吸引力,弹簧就缩短了;当弹簧的下端离开水银后,电路断开,弹簧中没有了电流,各圈导线之间失去了相互的吸引力,弹簧又恢复原长,使得弹簧下端又与水银接触,弹簧中又有了电流,开始重复上述过程。
【拓展延伸】因为甲图中的电流是从二极管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的,所以甲图中的小灯泡发光,乙图中的小灯泡不发光。
思维点睛:根据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进行分析,即电流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接反后电路则不会形成通路。
3. 电路的连接1. 有两只小灯泡并联在由两节干电池供电的电路中,且都发光,如果其中一只小灯泡突然坏了,则出现的现象是()A.另一灯泡仍发光,亮度不变B.另一灯泡仍发光,亮度变暗C.另一灯泡仍发光,亮度会有所增加D.另一灯泡也不发光2. 如图所示,当两个开关都闭合后,两盏灯都能发光的电路是()A B C D3. 分析图中各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所形成的电路情况,正确的是()A.只闭合S2、S3时,灯L1、L2串联B.只闭合S1时,灯L1、L2串联C.只闭合S1、S2时,灯L1亮L2不亮D.同时闭合S1、S2、S3时,灯L1、L2并联4.电路a、b间三个用电器的连接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三个用电器是串联的B. 三个用电器是并联的C.三个用电器既有串联也有并联D.L1、L2及L2、L3间发生了短路,因此a、b间也是短路5. 如图所示是一个简化的电冰箱电路图,学习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知识,你能看懂这个电路图吗?其中M是压缩机用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电路图中的灯泡L与电动机M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判断方法。
【趣味链接】小明学习了电路的知识后,他认为“短路”总不是好的,因为短路会使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易烧坏电源。
但小明想,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那么短路是否也能被利用呢?他了解到在近几年发生过的几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人们曾使用过一种叫做石墨炸弹的武器破坏对方的供电设施。
这种炸弹不会造成人员伤亡,而是在空中爆炸时散布一种石墨丝,这些极细的石墨丝是一种导体,容易导电,飘落到电线等供电设备上会造成短路从而使供电设备瘫痪。
小明又想,在做电学实验时,短路能否被利用呢?一次,他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闭合S时发现L1与L2都不亮,小明检查电路后发现各点连接无误,他想是否是电灯的灯丝断了?如果用导线连接每一个灯泡两端的接线柱,能否判断电路故障?于是他用一根导线连接a、b两接线柱,果然发现L2亮了,但L1没亮,他认为L2是完好的,可能是L1的灯丝断了。
于是他又用导线连于b、c两点间,发现L1不亮,于是他断定L1的灯丝断了。
接着他换上一个完好的灯泡处于L1处,闭合开关后两灯果然亮了。
【拓展延伸】通过上述的实践过程,用电路图画出短路的几种情况,并简要说明每种情况对电路元件或电路造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1.A解析:因为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所以其中一只小灯泡突然坏了对另一只灯泡没有影响,仍然正常发光,亮度不变,故选A。
2. D解析:A. 两个开关都闭合后,右边灯泡被短路,故A不符合要求;B. 两个开关都闭合后,会造成电源短路,两灯泡均不能正常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C. 两个开关都闭合后,右边灯泡被短路,故C不符合要求;D. 两个开关都闭合后,两灯泡并联,两盏灯都能发光,故D符合要求。
3. B解析:只闭合S2、S3时,灯L1、L2并联,A不符合题意;只闭合S1时,灯L1、L2串联,B符合题意;只闭合S1、S2时,灯L2有电流通过,灯泡正常发光,灯泡L1被短路,不发光,C不符合题意;同时闭合S1、S2、S3时,电源被导线短路,灯泡都不亮,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 B思维点睛: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与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首尾相接;另一种是并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并列连接。
解析:假设a端为正极,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路中电流有三条流通路径,因此三个灯泡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5. 猜想:灯泡L与电动机M是并联的。
判断方法:当听不到电动机的压缩声时,打开冰箱门看灯是否亮。
解析: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关联,同时工作并同时停止工作;另一种是并联,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各自独立工作。
【拓展延伸】解:(1)如图甲所示,用导线把L2的两端b、c连接起来时,用电器L2短路,灯泡L2不亮,L1比原来更亮;(2)如图乙所示,用导线把L1的两端a、b连接起来时,用电器L1短路,灯泡L1不亮,L2比原来更亮;(3)如图丙所示,用导线把a、c连接起来时,相当于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端连通,造成电源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会烧坏电源,且两灯泡均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