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三(改3)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二次备课
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14—33)二、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
三、发展性目标:1、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四、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教学难点: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五、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5以内个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因为5以内各数,再整数集合是最为简单的几个,由于数小,抽象程度低,儿童理解比较容易。
大部分儿童在入学以前对5以内的各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根据1—5各数的特点和儿童的生活经验,所以把1—5各数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是教学时间大大缩短。
认数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
是本册教材的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在本单元已经明显体现。
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分散写数字的难点,使学生认数字的时候,有比较多的时间练习书写数字,可以更好的掌握数字的写法。
注意将数和图形适当联系。
一方面,结合认数和加减法计算出现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作为实物教具;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直观的反映出某些图形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
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导论: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围绕数与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操作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等内容展开学习。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一章:认识1-9和10以内的数1.1 认识1-9和0- 知识点:学会认识数字1-9和0,学习数字的发音和写法。
- 学习活动:观察数字卡片、玩数字拼图游戏、模仿老师写数字。
- 学习目标:掌握数字1-9和0的认识和发音。
1.2 认识10以内的数- 知识点:通过十宝珠、数字拼图等教具,认识和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
- 学习活动:用十宝珠数数、玩数字排列游戏。
- 学习目标:认识并能够用十宝珠、数字拼图等教具展示10以内的数。
1.3 数的图形表示- 知识点:通过图形和手指表示数的大小和顺序。
- 学习活动:用手指数数、用图形表示数的大小。
- 学习目标:通过手指和图形表示能够比较和排序数的大小。
第二章:认识11-20和20以内的数2.1 认识11-20和10以内数的关系- 知识点:通过拼图和教具,认识11-20和10以内数的关系。
- 学习活动:用数字拼图拼出11-20的数、用教具进行比较和排序。
- 学习目标:认识11-20的数,并理解11-20和10以内数的关系。
2.2 认识20以内的数- 知识点:通过计数游戏、拼图和教具,认识20以内的数。
- 学习活动:进行数数游戏、用教具展示20以内的数、用数字拼图进行练习。
- 学习目标:掌握20以内的数,能够用教具和拼图展示和组合20以内的数。
2.3 数的分解和组成- 知识点:通过数的分解和组成,加深对数的认识。
- 学习活动:用教具进行数的分解和组成练习。
- 学习目标:运用数的分解和组成,加深对数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章:数字的比较和排序3.1 数字的大小比较- 知识点:通过比较数字大小和排序活动,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 学习活动:进行数字大小比较和排序游戏。
一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三篇)
一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今年我教一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及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工作。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没有形成,同时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要两面都要俱到。
二、全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全册教学要求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1~5的数字认识、数数、写数、加减法运算等基本知识。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童趣,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能力,但对于1~5的数字认识、写数、加减法运算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算能力较弱,需要教师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5的数字认识、数数、写数、加减法运算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5的数字认识、数数、写数、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写数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认识数字和加减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实物等直观物品,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字和加减法运算。
4.分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实物、图片、PPT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小棒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1~5的数字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数字间的规律,自然引入1~5的数字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1~5的数字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总结:可以按顺序写,从1开始写,不容易遗漏,也不容易出错。
(二)5的组成1.学习5的分与合。
(1)写出5的分与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三)巩固练习1.基础应用。
(1)猜一猜。
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
(2)对口令。
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第2题,完成对2、3、4组成的复习。
(3)说一说下面的图表示什么意思,再填空。
2.解决问题。
(1)能一样多吗?以独立书写的形式完成教材23页第3题,并说明原因。
(2)怎样就公平了?更改23页第4题变成6个人,左边2个人,右边4个人,问题是怎样就公平了?以全班讨论的形式完成这道关于6的组成。
(四)全课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习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三单元主备人:张小平投放日期:2019年9月9日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三单元主备人:张小平投放日期:2019年9月9日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三单元主备人:张小平投放日期:2019年9月9日。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3.1立体图形的认识单元说明:“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为了分散难点,这一单元只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
建议如下: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利用已有知识发现新知识;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4.重视对“成长小档案”中内容的研讨,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题名称】第1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7页--69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猜一猜、搭一搭等活动,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这些图形,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一般形状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教具和图片教学课件:《》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
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玩一个猜谜语游戏(课件出示谜语)小小一个长方体,肚里装着尺和笔,小朋友们来上学,把它放进书包里。
打一学习用品,猜一猜是什么?学生:文具盒。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包括数的认知、数的比较和数的运算。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知a. 数的认知的重要性和应用;b. 数的读写;c. 数的比较和顺序。
2. 加法和减法运算a.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b. 0-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c. 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3. 数的分解a. 数的分解与组合的概念;b. 数的分解和组合的方法;c. 数的分解和组合的应用。
4. 数量和数值关系a. 数量的认知;b. 数量和数值的关系;c. 数量和数值的应用。
5. 图形与空间a. 图形的认知和分类;b. 图形的属性和特征;c. 图形的应用。
6.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a.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b. 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和解决;c. 实际问题的数学推理和验证。
三、教学方法:1. 情境化教学法: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演示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四、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数的认识a. 导入:用天气预报来引出数的概念;b.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数的概念和数的读写;c.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和情境化教学法;d. 教学活动:教师用示例向学生介绍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并让学生互相报数。
2. 第二课时:加法和减法运算a. 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为例;b.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0-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c. 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d. 教学活动:教师用示例向学生介绍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游戏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本(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本一、基本情况本班共有____人,其中男生____人,女生____人。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对数学学习有很高的兴趣,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较好,能够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班中部分学生的听讲习惯不是很好,注意力很难集中,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要走加大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后,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县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
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数学中的加法运算
- 掌握小于20之内的加法运算
- 运用加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内容
1. 数字0-20的认识和书写
2. 加法运算符号的认识和使用
3. 小于20之内的加法运算练
教学步骤
步骤一:数字的认识和书写(15分钟)
1. 准备数字卡片,展示数字0-20,并向学生解释每个数字的含
义和书写方法。
2. 请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大声读出每个数字,然后在纸上书写数
字零到二十。
步骤二:加法运算符号的认识和使用(10分钟)
1. 向学生展示加号“+”的符号,并解释它表示加法运算。
2. 请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用手指做出加法符号“+”的手势。
步骤三:小于20之内的加法运算练(25分钟)
1. 准备一些认识数字的卡片和计算题目卡片。
2. 将数字卡片随机分发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抽取一张数字卡片,并在黑板上写出这个数字。
3. 准备几道小于20之内的加法题目,例如:2 + 3 = ,4 + 5 = ,7 + 8 = ,等等。
4. 让学生根据题目上的两个数字,使用加法进行计算,并在纸
上写出答案。
5. 鼓励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与同桌讨论。
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小于20之内的加法运算。
通过数字的认识
和书写,加法运算符号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小于20之内的加法运
算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了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需要
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帮助他们提高快速计算的能力。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单元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4-33页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学习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单元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2、使学生知道5以内各数的顺序和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演示、动手操作学具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5以内各数,并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知识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4-16页)一、教学目标:1、认识1-5各数,会用1-5各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地读、写1-5这5个数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1-5各数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1-5各数的基数含义和数的排列顺序。
四、教学准备:教具:教学情境图、1-5的数字卡片。
学具:1-5的数字卡片,学具圆片若干、小棒若干。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你们去过农村吗?今天就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农村的美景。
请看(出示课本第14-15页的情境图)。
2024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
2024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一年级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预期的要求,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学习活动。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还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过程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关注更多的是让他们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下去,并逐步引导他们的思维想象、体验所获得的成功给予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共有____个单元,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统计;第九单元:乐园-总复习,另外还包括两个数学广场和两个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小小信息员。
三、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
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6、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____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7、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3)(2021年整理)
(完整word)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3)(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3)(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3)(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一、口算。
(每小题2分,共26分)6-5= 8-6= 3-2= 6+2= 4+4=1+4= 9-0= 4+5= 5-5=4+( )=8 6-()=1 ()-2=5 3+4<()二、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其中第6题各3分,共30分)1、2、按顺序填数3、7的后面一个数是( ),前面一个数是()。
4、在〇里填上<、>或=6〇9 8—0〇0 9-7〇2+17〇8 7〇1+6 7+2〇9+05、.(1)一共有()只小动物,(2)排第4 ,排第(),(3) 前面有( )只小动物, 后面有( )只小动物。
(4)从右边起圈出3只小动物。
6、排一排3 1 61 3 52 9 7( )>()>( )>()>()>( )三、比一比、填一填(共12分)1、(1)在多的后面画√。
( )( )(2)在最短的后面画√.( )( )( )(3)哪个人高,在高的下面画√。
一年级优生竞赛测试卷一、填空题。
(1).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2).3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3).苹果比梨多( )个,桃比苹果少( )个,梨比桃多( )个.去掉()个苹果,去掉( )个梨,三种水果的个数就同样多.(4)两个十是( ),这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位是十位.(5)被减数是14,减数是3,差是( )。
一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一上 第三单元 第3课时 拼一拼
第3课时拼一拼1.通过拼组活动,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2.在拼组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意识,建立空间观念。
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理解相同的面才能进行拼组。
多媒体课件,球、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学具若干。
新课导入教师依次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让学生集体回答。
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体)这个呢?(正方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拼一拼这些图形。
新知探究师:在你准备的学具中,选择几个相同的图形,自己试着拼一拼。
出示【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学生进行拼组,教师巡视观察。
集体汇报。
预设:我是用2个圆柱拼的,拼成了这样一个大的圆柱。
师:那如果用3个圆柱拼呢?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圆柱,如果不能直接说出,可以让大家再拿一个圆柱拼一拼。
追问:4个圆柱呢?(拼成一个更大的圆柱。
)师:看来用几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只能拼成更大的圆柱。
那有没有用其他图形拼的?预设:我是用长方体拼的。
2个同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长方体。
师:那用3个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怎样拼?4个呢?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几种拼组情况:用3个长方体拼成的图形:用4个长方体拼成的图形:师:看来,用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
教师着重说明一下,因为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比较特殊,所以用4个长方体这样拼摆时,可以拼成一个正方体。
师:大家拼组长方体时,我注意到你们都是把相同的面拼在一起的,为什么呢?预设:拼立体图形时,面和面要紧密相连,这样才能使拼成的立体图形更稳固。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拼正方形。
你们都是怎样拼的?预设1:我用2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了一个长方体。
师:用2个相同的正方体拼组图形,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课件呈现2种拼法。
预设2:我用3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了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
师:用3个相同的正方体拼组图形,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课件呈现3种拼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三》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之前学过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运算练习,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基本运算规则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存在问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练习三》。
2.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3.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5只小鸟和3只小鸟,问学生:“一共有几只小鸟?”引导学生进行10以内的加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生完成后,进行讲解和点评。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加减法游戏,每组学生轮流进行运算,其余学生进行监督和评价。
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心得(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观摩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在教研活动期间,我们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
全体一年级数学教师共同研讨了本学期将要教授的教材内容,分析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1)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分析(2)教学目标的制定(3)教学方法的运用(4)教学评价的实施通过集体备课,我们明确了教学方向,为接下来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2. 观摩研讨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组织了观摩研讨活动。
活动中,我们分别观摩了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并针对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研讨。
以下是观摩研讨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观摩的课堂中,教师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在教授“认识数字1-10”时,教师通过游戏、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数字。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们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异,设计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操作教学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如在教授“认识图形”时,教师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图形。
3. 专题讲座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我们邀请了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一年级数学教学理念(2)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3)一年级数学教学评价通过专题讲座,教师们对一年级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分类与整理知识点1.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
2.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学习要求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学习建议1.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注重操作,让孩子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孩子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要结合知识内容本身的灵活性,注意开展开放性、探索性的学习。
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让孩子真正地活动起来,孩子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能更牢固地掌握选择分类标准、正确分类的方法,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识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1、学会把物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整理。
①学习按单一标准分类、整理。
单一标准下的分类就是以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它们划归为一类,它的分类结果是一定的,不可改变的。
②学习按不同标准分类。
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就是事物之间有几个相同的属性,我们分别以某些属性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
不同标准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1)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2)根据事物的功能和用途(个别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可以玩、可以用)进行分类。
(3)根据概念,即根据客观事物抽象出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2024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教解析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原教材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图形拼组
例3:看谁搭得高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新教材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看谁搭得高
例3:图形拼组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新教材
认识
问题的解决
图形的关系
例1:认识立体图形
例2:看谁搭得高
例3:图形拼组
二 教学内容
3.对比与分析
主题图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区别:第一题连一连中删 掉了圆柱形的饼干,正方 体改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 魔方。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区别:第二题的中减少了一个 长方体,增加了一共有( ) 立体图形。答案是10个,原本 是11个,这也是放在十以内数 的认识之后教材的另一改变。
二 教学内容
练一练
没有变化
二 教学内容
二 教学内容
例1:做一做第1题。 区别:第1题是旧教材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 第1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 游戏的范例,要求学生在看不见实物 的情况下,按指定的图形名称摸实物。 使学生通过触摸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 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增强空间想 象能力。 教学建议:在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立 体图形的认识。可以根据特征拿物体、 根据物体说特征的方式加深对立体图 形的认识。
二 教学内容
相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例3:图形拼组(用相同的图形) 区别:例题中新增8个小正方体拼成 的大正方体。对话中增加了“我用” 两个字。 设计意图:原教材只学习五以内的认 识,现在是学完10以内的认识后, 结构上更加合理。 教学建议:拼组出新的图形,进一步 直观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不相同图形之间的关系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进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进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视察现实事物,渗透运用意识;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进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爱好的产生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
(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爱好,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爱好的坚持1、初步感知(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换后集体交换(2)描写:光辉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轻巧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很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座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换(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换(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共10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0课时)本文为word格式,方便下载后编辑,模块丰富,可灵活组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0课时)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0课时)第一课时:1-5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感知数的顺序.逐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3、4、5的。
)2.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四、开放性活动.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小组交流。
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
小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期末检测三
一填空
2、6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3、15前面第3个数是( ),后面的2个数是( )( )。
4
= 12
+
>12
17-3>
5、和1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6、从前面数老虎排第6,从后面数它排第5,一共有( )只动物排队。
7、17是( )位数,它的( )位上是1,( )位上是7。
8、△○○△○○ 第10个图形是( )。
9、把 0、6、17、15、8、20,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 )>( )>( )>( ) 10、比18多2的数是( ),比15少3的数是( )。
11、比一比。
长的画“√” 短的画“○” 重的画“△” 轻的画“○” 12、◇ □ △ ☆ ○ ▲ ◇ □ ☆
一共有( )个图形,从左数▲排第( ),从右数▲排第( )。
▲左边第2个图形是( ),请把▲右边的3个图形圈出来。
13、小刺猬吃了12个 ,小松鼠吃的个数比小刺猬多的多, 小松鼠吃了多少个?用“○”表示。
二、 闯过计算关 1.直接写得数
3+4= 0+9= 11-9= 4+3+8= 10-5= 12-5= 18-8= 11-9+6= 2+9= 3+8= 20-0= 4+5-9= 13-7= 18-9= 12+5= 18-6-9= 5+8= 9+6= 6+6= 7+8+0= 2.帮小鸭子找家。
(连线)
6+7 17-9 7+8 12-4 10+6 4+9
3.看图列算式。
?个
=
=
三 统计图形,回答问题。
比 多几个? (个) 比少几个? (个) 1.原来有15条鱼,送给小丽一些,送给小丽多少条? 2. 小兔
3、小红和小云一共做了16朵花,小红做了7朵,小云做了几多?
4、花坛里有黄花5朵,红花6朵,白花3朵, (1)花坛里一共有多少朵花?
(2)如果摘走8朵,还剩几朵花?
5、
8元5元1元15元4元
(1)买一个和一根需要多少钱?
(2)一辆比贵多少元?
(3)小红拿15元买一个,找回多少钱?
6、小红有18朵花,小云有12朵花,小红给小云()朵花,她们就同样多?(用○代替画一画)
小红:
小云:
7、小明左面有8人,右面有5人,这一排一共有()人?
(用○代替画一画)
8、有15个小朋友排队,从前面数小云排第6,小云后面有()人?(用○代替画一画)
9、从前面数小文排在第7,从后面数他排在第4,这一队一共有()人?(用○代替画一画)
10、白兔拔了12个萝卜,给了灰兔2个后,它们俩的萝卜就一样多了。
灰兔原来有()个萝卜。
11、有16个同学排队,小方右边有5人,他左边有()人。
12、有18个同学站两排,前排站了6人,后排要到前排()人,两排人数才能一样多。
13、动物们排队,从前面数小老虎排第3,他后面还有7只小动物,这队一共有()只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