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十八讲 化学实验复习(学案设计)

十八讲 化学实验复习(学案设计)

第十八讲 化学实验车 琳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高考考点1. 了解化学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主要用途,在实验设计中能正确选择仪器;了解仪器的主要规格、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能正确识别和绘制常用仪器及装置图。

2.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中学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有:药品的取用、加热、溶解、过滤、蒸发、分液和萃取、蒸馏、渗析、升华、滴定等。

3. 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4. 教材中的定量实验包括:(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酸碱中和滴定。

(3)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4)中和热的测定。

通过以上几个定量实验初步掌握测定原理、方法、实验误差分析及实验数据处理的技能。

本讲序列 【阅读议点】(一)常用化学仪器:1. 容器⎪⎩⎪⎨⎧气瓶不能加热:试剂瓶,集瓶,锥形瓶,蒸馏烧瓶可间接加热:烧杯,烧埚,蒸发皿,燃烧匙可直接加热:试管,坩2. 计量仪器⎪⎪⎩⎪⎪⎨⎧温度计管精量器:容量瓶,滴定粗量器:量筒称量:托盘天平3. 分离仪器⎩⎨⎧干燥管普通漏斗,分液漏斗4. 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5. 夹持仪器:铁架台(铁夹、铁圈、滴定管夹)、试管夹、坩埚钳、泥三角、三角架。

6. 其它:水槽、玻璃棒、研钵、石棉网、镊子、药匙、冷凝管、牛角管、玻璃导管、干燥管、U 型管、启普发生器、止水夹。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注:以下是每个操作的要点或注意事项,具体内容详见教材。

1. 药品的取用:(1)固体⎩⎨⎧放,三慢竖块状:镊子,一横,二横,二送,三直立粉末:药匙或纸槽,一(2)液体⎩⎨⎧方滴加滴加:滴管直立,正上入心,紧挨瓶口,缓慢倒倾倒:塞倒放,签向手2. 称量:(1)称质量:——托盘天平调平、左物右码、称量纸或玻璃器皿、归零。

精确度:0.1g(2)量体积——量筒、滴定管、移液管 读数时放平稳,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相切。

精确度⎪⎩⎪⎨⎧等规格:滴定管:等,一般规格:量筒:量程的mL mL mL mL mL mL mL 50,25,01.0100,50,10,55013. 溶解:⎪⎩⎪⎨⎧气体:防倒吸酸入水,快搅拌的稀释液体:注意浓需玻璃棒固体:先研碎,仪器还:42SO H4. 加热:(1)给液体加热的容器:烧瓶、烧杯、蒸发皿、试管(不超过容积的1 / 3)。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

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5篇】初三化学总复习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

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第八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

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实践”报告宜昌市九中班组组长组内成员探究时间一、探究时参考信息1.碳酸钠(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八章 第五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案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八章 第五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案

第五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梳理基础一、实验方案的设计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遵循的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简约性。

答案:科学性 安全性 可行性2.化学实验设计的步骤。

(1)认真审题,明确实验____________,找出实验________。

(2)根据实验原理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________和操作________。

(3)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______和________,并运用________、计算、图表、推理等方法处理有关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得出正确的________。

答案:(1)目的 原理 (2)仪器 药品 装置 步骤 (3)现象 数据 分析 现象 数据 结论二、实验方案的评价1.从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方面对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做出判断,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2.从实验设计的“安全性”方面对实验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________、能否发生________或着火事故等做出判断,并提出________措施。

答案:污染 爆炸 改进3.从实验设计的“简约性”方面判断实验经济上是否合算,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并优化实验方案。

1.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能改进简单的实验方案。

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铜与浓H2SO4反应时,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答案:√2.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灼烧至固体发黑,测定值小于理论值()答案:×3.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答案:×4.向0.1 mol/L 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答案:×5.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答案:√解析: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浓硫酸因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炭化,浓硫酸因强氧化性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所以蔗糖固体变黑膨胀,A正确;Al放入浓硝酸,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Al钝化,阻碍反应继续进行,B错误;Na放入无水乙醇中,会与活泼性较强的羟基反应,置换出氢气,C正确;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和氢气,D错误。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酸碱滴定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滴定管和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实验;2. 熟悉酸碱滴定反应的特点及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3. 掌握实际应用中酸碱滴定分析的方法及技巧。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滴定管、烧杯、容量瓶等;2. 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水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实验器材,保持清洁;b. 使用滴定管精确地量取指定体积的试剂。

2. 确定滴定前找到试剂的适量取样点,并装入滴定瓶中。

3. 酸溶液的滴定:a. 用滴定瓶从底部滴加盐酸到溶液中,同时轻轻摇动容器,使试剂均匀混合;b. 滴加过程中,每滴1-2滴,摇动的幅度适度,注意加滴速度;c. 当滴定剂滴加到一定程度时,即滴定终点。

4. 确定滴定终点的判定:a. 通过颜色变化来判定滴定终点,使用酸碱指示剂;b. 一般滴定终点为溶液中颜色的明显改变。

5. 滴定计算:a. 根据滴定初始值和体积计算出滴定的一定的体积;b.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含量。

四、注意事项:1. 滴定过程中要保持试剂均匀混合,发现溶液不均匀时,应加以调节。

2. 滴定定量时要用干燥的试剂,并精确地读数。

3. 滴定终点的判定要准确,避免过滴和欠滴的情况。

教案二:制备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 学习氢氧化钠的制备方法;2. 了解氧化反应的特点;3. 掌握实际应用中氢氧化钠制备的方法及技巧。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量筒、容量瓶、玻璃棒等;2. 试剂:氧化铝、金属钠、水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实验器材,保持清洁;b. 准备容量瓶并标定,使其准确度为0.01mol/L。

2. 氧化铝的制备:a. 称取一定质量铝粉放入坩埚中,并在热板上加热燃烧一段时间,得到氧化铝;b. 冷却后,将氧化铝转移到密封瓶中。

3. 氢氧化钠的制备:a. 在准备好的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注入一定质量的氧化铝,摇晃溶解;b. 当溶液温度降低到室温时,过滤溶液,得到氢氧化钠溶液。

初中全套化学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全套化学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全套化学实验教案设计
实验名称:氧气的制取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掌握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材料:烧杯、试管、锌粉、硫酸、火柴、蜡烛。

实验步骤:
1. 将锌粉放入烧杯中。

2.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

3. 将试管倒立放入烧杯中,使试管的口部浸入到锌粉之中。

4. 在试管的一端点燃蜡烛,使热气气体升起。

5. 观察试管口部是否冒出气泡,用火柴点燃气泡,看是否可以继续燃烧。

6. 实验结束后,关闭试管口,将试管拿出,继续观察试管口外的气泡。

实验原理:硫酸和锌的反应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出能量。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让硫酸溅到皮肤上。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试管口,以免溢出氧气。

3. 在进行实验时,要保持实验室的通风良好。

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可以观察到试管口外冒出的气泡,用火柴点燃气泡,可以继续燃烧。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掌握氧气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技巧。

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013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复习

2013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专题复习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题型解读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能根据提供的药品、仪器依据实验原理、实验目的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明确科学探究的要素;会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实验设计与评价是中考的重、难点题型,也是热点题型。

侧重于考查同学们是否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是否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1)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仪器和药品等)及规格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⑤实验现象及结论。

(2)对于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的题一般可以按以下思维程序进行:1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或假设);②根据实验原理(或假设),选择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③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④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3)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可信、绿色环保。

(二)实验方案的评价(1)对于给出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评价方案的合理性,推断实验中的现象和分析。

归纳出结论(或规律)的题,可结合有关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从实验的原理、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考虑方案的合理性,描述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的结论。

(2)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要全方位综合评价。

如看方案是否科学合理、具有严密性,操作是否安全简单易行;是否节约试剂、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等。

此外解题时要仔细审题,针对题意,运用评价的各个标准逐步逐项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

二、中考典例1.以物质的制取、性质实验为背景的实验设计例1.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整理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整理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整理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金属与酸发生化学反应,掌握金属与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材料:锌、铜、铝、盐酸、硫酸、试管、试管夹、滴管、燃烧器、酒精灯等。

实验步骤:
1. 将锌片、铜块和铝箔分别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2. 分别向三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和硫酸,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
3. 记录金属与酸发生化学反应时的现象;
4. 根据实验结果,归纳金属与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原理:金属与酸反应是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产生新的化合物和气体。

实验要点:注意安全操作,避免酸和金属接触皮肤和眼睛,小心操作火源。

实验内容和结果:
1. 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试管温度升高,试管外壁起雾;
2. 锌与硫酸反应:同上;
3. 铜与盐酸反应:不发生明显反应;
4. 铜与硫酸反应:生成气泡,试管温度稍微升高,试管外壁起雾;
5.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气泡较大,试管变热,试管外壁起雾;
6. 铝与硫酸反应:同上。

实验结论:锌、铝与盐酸、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盐类。

铜与盐酸、硫酸并不产生明显反应,可能是由于铜的活泼度较低,不能与酸反应。

注意事项:实验前需穿戴实验服,戴实验手套;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溅出酸液;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注意实验室卫生。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气体的制备复习教案[考试目标]1.掌握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2.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3.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4.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5.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要点精析]一、气体的制备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示意图典型气体O2、NH3、CH4H2、CO2、H2S H2、CO2、H2S、SO2、NO、NO2、C2H2、O2、NH3、Cl2、HCl、COCH2=CH22.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1)O22KClO3 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O2↑(2)NH3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NH3·H2O NH3↑+H2O(3)CH4 CH3COONa+NaOH Na2CO3+CH4↑(4)H 2 Zn+H 2SO 4(稀)=ZnSO 4+H 2↑ (5)CO 2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6)SO 2 Na 2SO 4+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 (7)NO 2 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8)NO 3Cu+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9)C 2H 2 CaC 2+2H 2O →Ca(OH)2+CH ≡CH ↑ (10)Cl 2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11)C 2H 4 C 2H 5OHCH 2=CH 2↑+H 2O(12)H 2 S FeS+H +=H 2S ↑+Fe 2+3.收集装置(1)设计原则:根据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注:以上三种方法所得气体均不纯净:排气法所得气体中含有空气、排水法所得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要得到纯净的气体可以用球胆或塑料袋或注射器收集。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学案:11.4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学案:11.4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四节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①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②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正确。

④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①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②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③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

④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⑤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以上只是解答综合实验设计题的一般思考方法。

在解答过程中,应根据实验设计题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作出正确的回答。

在解题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处理,弄清是对实验的那一方面进行探究,然后深入分析实验,依据题目中提出的实验假设或自行提出的实验假设,合理运用化学知识,巧妙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现象的客观事实对实验进行探究性验证。

3. 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6)实验注意事项;(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顺序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查→加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以性质为主的探究类综合实验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以性质为主的探究类综合实验

第71讲以性质为主的探究类综合实验[复习目标] 1.能根据不同情景、不同类型实验特点评价或设计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案。

2.建立解答探究类综合实验的思维模型。

类型一物质性质的探究1.物质性质探究类实验的类型(1)根据物质性质设计实验方案(2)根据物质的结构(或官能团)设计实验方案2.探究实验中常见操作及原因操作目的或原因沉淀水洗除去××(可溶于水)杂质沉淀用乙醇洗涤a.减小固体的溶解度;b.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的杂质;c.乙醇挥发带走水分,使固体快速干燥冷凝回流防止××蒸气逸出脱离反应体系;提高××物质的转化率控制溶液pH 防止××离子水解;防止××离子沉淀;确保××离子沉淀完全;防止××溶解等“趁热过滤”后,有时先向滤液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再“冷却结晶”稀释溶液,防止降温过程中杂质析出,提高产品的纯度加过量A试剂使B物质反应完全(或提高B物质的转化率等)温度不高于××℃温度过高××物质分解(如H2O2、浓硝酸、NH4HCO3等)或××物质挥发(如浓硝酸、浓盐酸)或××物质氧化(如Na2SO3等)或促进××物质水解(如AlCl3等)减压蒸馏(减压蒸发) 减小压强,使液体沸点降低,防止××物质受热分解(如H2O2、浓硝酸、NH4HCO3等)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离子的水解(如加热蒸发AlCl3溶液时需在HCl气流中进行,加热MgCl2·6H2O制MgCl2时需在HCl气流中进行等)配制某溶液前先煮沸水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防止××物质被氧化反应容器中用玻璃管和大气相通指示容器中压强大小,避免反应容器中压强过大1.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以验证Fe3+、Cl2、SO2氧化性的强弱。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复习课化学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初中化学课程的重点知识。

2.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
1. 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

2. 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复习常见化学实验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2. 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化学复习课程的PPT课件。

2. 学生准备化学课程的笔记和作业。

3. 实验室准备常见的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

教学过程:
1. 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方程式。

2. 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性质。

3. 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并观察实验结果。

4. 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5.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化学知识运用练习。

6. 总结复习课程的重点知识,澄清疑惑。

教学反思:
这堂化学复习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清晰明了,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化学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和综合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验教学和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复习教案主题:物质的特性与变化一、复习目标:1. 理解物质的特性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2.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3.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

二、重点内容:1. 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2.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导电性等;3. 物质的用途:金属、非金属、合金的用途;4.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5. 物质的分类:金属、非金属、气体、液体和固体。

三、复习方法:1. 阅读教材相关知识点;2. 反复做题目,加强记忆;3. 实验探究,加深对物质特性的理解;4. 参加讨论,交流观点。

四、复习计划:第一天:复习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阅读相关教材内容,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概念;- 背诵并总结常见物质的性质,如金、铁、铜等;- 做相关题目,加深对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第二天:复习物质的用途和变化- 探究金属、非金属、合金的用途;- 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讨论物质的分类和特性,加深对物质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天:复习归纳总结- 回顾前两天的学习内容,归纳总结重点知识点;- 加强做题练习,检验学习成果;- 探讨物质特性与变化的关系,拓展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五、复习评估:1. 完成相关练习题目;2. 参与实验和讨论活动;3. 能够对物质的特性与变化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六、注意事项:1. 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操作,加深理解;2. 多与同学交流讨论,扩展思维;3. 及时总结归纳,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初中的化学实验设计题教案

初中的化学实验设计题教案

初中的化学实验设计题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加热过氧化氢制备氧气,观察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材料:过氧化氢溶液、试管、试管夹、架子、酒精灯、玻璃棒、木楔、点火器、水盆。

实验步骤:
1. 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试管中,填满试管的一半。

2. 将试管夹夹在试管上,并将试管倒置放在试管夹上。

3. 在试管底部加热,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直至试管内有气泡产生。

4. 用木楔把试管垂直挺起,使试管口冒气。

5. 用点火器点燃试管口冒的气体,观察燃烧现象。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过氧化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注意保持实验场地整洁。

2. 加热试管时,要避免试管碰撞或开孔,以免发生意外。

3. 燃烧氧气时,要保持安全距离,注意不要靠近试管口。

实验结果:观察到氧气的性质,包括氧气能激发火焰,燃烧更加旺盛,有一定的活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制备了氧气并观察了其性质。

氧气是一种能激发火焰的气体,
对于生活中的燃烧反应有很重要的作用。

中考化学复习第16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中考化学复习第16讲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8 (2015杭州)小金在实验室分别用甲盐的晶体配制了溶
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和30%的B溶液,但忘了贴标
签,请你运用两种不同的科学原理,分别设计两个简单
实验来判别这两瓶溶液。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和明确
的判别依据。有下列仪器、物品供选择:量筒、天平、
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漏斗、玻璃棒、滤
B.过量的Fe2O3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 C.过量的Fe粉和ZnCl2溶液混合后,过滤 D.过量的CuCl2溶液与Fe粉混合后,过滤

1.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D )
选项 A B C D
物质 水和氯化钠溶液
氧气和氮气 纯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鉴别方法 加热蒸干 用燃着的木条 灼烧闻气味 观察颜色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的 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 __因__为__在__实__验__过__程__中__有__氯__化__钠__生__成__________。
返返回回
考向2 实验方空气案污的染评及价防治 2.1(2014化学,2分)图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__加__入__甲__盐__少__的__是__B_溶__液__________________。
判别依据:___饱__和__溶__液__的__定__义_____。
返回
方案2:_取__等__量__的__A__、__B_溶__液__于__两__个__烧__杯__中__,__向__溶__液__中____ __加__等__规__格__的___两__块__新__鲜__胡__萝__卜__,__先__萎__蔫__的__为__B_溶__液___。 判别依据:_外__界__溶__液__浓__度__越__大__,__植__物__细__胞__失__水__越__快__,______ __则__新__鲜__胡__萝__卜__萎__蔫__得__越__快__(其__他__方__案__及__相__应__的__判__别__依__据__,_ __合__理__均__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复习学案33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复习学案33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6)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如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接成连通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住一支小试管等。
(7)拆卸时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实验仪器的拆卸要注意安全性和科学性,有些实验为防止“爆炸”或“氧化”,应考虑停止加热或停止通气,如对有尾气吸收装置的实验,必须将尾气导管提出液面后才能熄灭酒精灯,以免造成溶液倒吸;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先熄灭加热氧化铜的酒精灯,同时继续通氢气,待加热区冷却后才停止通氢,这是为了避免空气倒吸入加热区使铜氧化,或形成易爆气体;拆卸用排水法收集需要的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时,需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才能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吸;拆下的仪器要清洗、干燥、归位。
(2)操作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溶液A(溶质是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__。
(3)写出检验滤液中是否含铁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H2的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时,除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一个不用量气管,而用中学常用仪器来测量H2体积的装置,应用的仪器(自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气后,如果同时点燃A、F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200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200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本章知识梳理1、高中化学实验概况:2、考试大纲的要求①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②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③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④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⑤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A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B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C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⑥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本章复习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5.掌握化学实验记录的基本要求,并能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第一课化学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础,也是历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考核的一个重点。

在高考化学实验复习备考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基本实验的复习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对教材中关于萃取、分液、过滤、蒸发等操作,托盘天平、容量瓶及滴定管的使用,物质量浓度的配制,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的复习和巩固,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注重通过实验逐步培养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和通过实验现象去探讨实验原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基本实验中逐步走向实验的综合化,达到实验能力的逐步提高,实验意识的逐步加强。

知识要点一、化学仪器的使用(一)能直接加热的仪器(二)计量仪器(三)用作过滤、分离、注入容液仪器(四)干燥仪器(五)其它仪器(六)夹持仪器铁架台、铁夹、试管夹、滴定管夹、坩埚钳、三角架、泥三角、镊子、石棉网等。

初中化学实验研究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研究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研究复习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酸碱中和实验
2. 氧气制备实验
3. 碳酸氢钠分解实验
三、实验步骤:
1. 酸碱中和实验:
a. 准备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 将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用滴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观察产生的现象。

c.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氧气制备实验:
a. 准备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含过氧化氢的过氧化氢溶液。

b. 将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杯中,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产生的气体。

c. 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到试管中,用火柴点燃观察。

d.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氧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3. 碳酸氢钠分解实验:
a. 准备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b. 将碳酸氢钠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加热蒸发至干燥,观察产生的现象。

c. 记录实验结果,计算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实验后要及时清洁实验器材,并做好实验记录。

3. 实验结束后要向老师汇报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进行总结。

五、实验评价:
本次实验主要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实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初中化学复习课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复习课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复习课教案设计
主题:化学复习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能够回顾并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化学知识,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
1. 化学元素、化学物质和化学式
2. 化学反应与方程式
3. 酸碱中和反应
4. 化学键
5. 溶液浓度计算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利用化学知识中常见的实验现象或物质特性进行问答,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复习知识点(15分钟)
运用多种方式如口头讲解、举例说明等对上述五点内容进行复习,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并巩固知识点。

3. 练习与讨论(20分钟)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并相互交流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4. 知识检测(10分钟)
进行一次简单的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错误。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指出需要加强的地方。

教学资源:
1. 教师PPT
2. 复习资料
3. 练习册
4. 小测验题目
评价方式:
1. 学生课堂表现
2. 练习册完成情况
3. 小测验成绩
注意事项:
1. 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教学内容和流程清晰明了。

2. 要注重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

3. 保持课堂秩序,确保学生学习效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复习教案
临沂高新实验中学尹克平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以铁的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为主线,加深对Fe、Fe2+、Fe3+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复分解反应知识的明白得。

能力培养:训练依照实验目的及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确定实验的观看重点,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的实验技能。

科学情感:培养依照实验的要求,设计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两种实验方案的实验能力。

科学方法:培养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合理、周密、安全的实施化学实验。

重点、难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介绍】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在化学科学的发觉中起到过专门重要的作用。

如镭和碳-60的发觉等。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对实验进行的一种规划,要紧内容是什么?
学生活动
【回答】依照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进行的一种规划。

【引入】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是:
1.以还原铁粉为原料制备Fe〔OH〕2并观看它在空气中的氧化过程。

2.红砖中氧化铁成分的检验。

读题、摸索。

【启发】我们先对第1个课题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方法依次地进行讨论。

1.分析实验的化学原理
【讨论】
2.确定实验的具体步骤
【讨论】
①将还原铁粉氧化Fe2+的溶液;
②用Fe+的溶液与碱溶液反应生成Fe(OH)2沉淀;
③使Fe(OH)2在空气中氧化成Fe(OH)3。

将Fe→Fe2+,能够采取几个方案?试加以比较。

3.比较实验的不同方法:
【实验】①Fe→Fe2+
方案一:将过量还原铁粉跟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
方案二:将过量还原铁粉跟FeCl3溶液反应
【设咨询】在实际操作中,哪个方案更好些?
什么缘故两个方案都要加入过量的铁粉?
【回答】学生1:方案二比方案一更好些,后者比前者反应的时刻短。

学生2:加入过量的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成Fe3+。

【归纳】看来,反应时刻的长短取决于药品的选择,产物的成分与药品的用量紧密相关,这些差不多上实验方案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倾听、经历。

4.将Fe2+→Fe〔OH〕2时,加入NaOH溶液能够采取几个方案?试加以比较。

【实验】②Fe2+→Fe〔OH〕2
方案一:将胶头滴管插入Fe2+的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NaOH溶液。

方案二:将NaOH溶液直截了当滴入Fe2+的溶液中
【设咨询】上述两个实验方案观看到的现象一样吗?
【回答】学生3:方案一能够看到白色沉淀,方案二看不到白色沉淀。

【归纳】实验方案的设计中要注意操作方法的设计,它会直截了当阻碍到实验的成败。

倾听、经历。

【设咨询】为了在短时刻内能够观看到Fe〔OH〕2氧化过程中的颜色的变化能够采取几个方案?试加以比较。

【实验】③Fe〔OH〕2→Fe〔OH〕3
方案一:给盛有Fe〔OH〕2沉淀的试管微热。

方案二:将试管倾斜,使白色沉淀贴在试管壁上。

方案二不需加热,而且能够细致地观看到颜色的变化过程。

【归纳】
条件的改变会阻碍实验结果,这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规律,关键是要查找合适的方法和途径。

倾听、经历。

请同学们依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如下:
«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以还原铁粉为原料制备并观看它在空气中的氧化过程。

实验目的:
1.分析并选择以铁粉为原料制备Fe〔OH〕2的最正确方案。

2.认识Fe、Fe2+、Fe〔OH〕2的还原性以及Fe3+的氧化性。

实验原理:
用还原铁粉与FeCl3溶液反应得到FeCl2溶液;胶头滴管插入FeCl2溶液的液面下,逐滴滴入NaOH溶液,生成Fe〔OH〕2沉淀;将试管倾斜,使沉淀贴在试管壁上,观看其氧化过程。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胶头滴管。

还原铁粉、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FeCl3溶液。

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实验分析〔略〕
【启发】红砖是由粘土烧成的一种常用建筑材料。

红砖的颜色是因为含有氧化铁而造成的。

下面我们侧重讨论第2个课题的实验原理。

【讨论】检验红砖中氧化铁成分的实验原理。

【结论】依照氧化铁跟酸反应生成Fe3+,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能够检验出红砖中含有氧化铁。

【归纳】设计性质实验方案的思路是:
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和组成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依照物质的性质特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倾听,经历。

【设咨询】跟氧化铁反应的酸,你认为选哪种酸合适?简要讲明理由。

【回答】学生4:我认为应该选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或稀硫酸。

假如选氧化性酸硝酸或浓硫酸,就无法判定Fe3+是红砖中原先就有的,依旧被氧化得到的。

【设咨询】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讨论】讨论后派代表回答,其他人给予补充完善。

依照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
依照实验特点,设计实验装置,画出实验操作中的装置图;
依照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明确观看重点和本卷须知。

【评判】对同一个实验,尽可能多设计几个实验方案,对比选择出最正确方案。

请同学们依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
设计检验红砖中氧化铁成分的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方案,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