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经脉
功夫百科-十二经脉
功夫百科-十二经脉指人身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包括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阳、足阴、足厥阴、足少阴共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运行于一身内外,遍布各处,不论是四肢、躯干、内脏无所不到。
这十二经脉同人体内的脏腑均各有联系,是人身血气外运、内外统一的主要循环通路,所以又名为十二正经,并以此构成经络学说的主体。
古人观察天地间阴阳的变化和其大小的发展过程,发现阴阳的消长各可分为三个阶段。
阳的方面:少阳是阳气之始,太阳是阳气之盛,阳明是太少两阳相合而成;阴的方面:少阴是阴气初生,太阴是阴气隆盛,厥阴是太少两阴之交尽。
这样这将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再配属手足而成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合为十二经。
这种阴阳的概念与人体的部位和脏腑的属性相配合,以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腑为阳、脏为阴作原则,结合经络的循行分布与内脏的关系,定出了十二经脉的名称。
例如循行于上肢有关,所以定名为手太阴肺脏有关,所以定名为手太阴肺经;循行于上肢外侧前缘的经脉,因其和大肠经。
其余类推。
十二经脉都有一定的顺逆循行方向,并且相互衔接彼此通气。
据古籍载,“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这种循行的走向规律,若以躯干为中心,则手三阳、足三阴自肢体的远端行向躯干,是向心性的经脉;手三阴、足三阳自躯干部走向四肢远端,故是远心性的经脉。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十二经脉可以沟通表里内外和通行营卫气血,沟通四肢百骸、头面躯干,五官九窍,将人身组成一个上下左右、内外统一的有机活体,十分重要。
根据经脉和脏腑的关系,还可以探究和判断人的病理状态,在临床上有诊断必治疗的重要价值——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
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十二经络,经络分类名。
指十二经及其脉络。
《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手三阳(指尖到百会穴)1.食指到百会穴大肠经2.无名指到百会穴三焦经3.小拇指到百会穴小肠经手三阴(从胸到指尖)1.胸到大拇指肺经2.胸到中指心包经3.胸到小拇指心经足三阳(从百会穴到脚)1.脚的分界线外侧1寸胃经2.脚外踝胆经3.脚外踝1.5寸膀胱经足三阴(从脚到腹部)1.腿分界线内侧1寸脾经2.脚内踝肝经3.脚内踝1.5寸肾经具体脉络肺经呼吸系统、甲状腺、皮肤大肠经结肠、直肠、上呼吸道(副鼻窦、咽喉为主)颜面下部皮肤、口腔胃经胃、乳腺、膝关节脾经免疫、内分泌、肿瘤、结石心经心脏、血管、大脑、神志小肠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肩关节膀胱经脊椎、泌尿、生殖系统、关节肾经生殖、泌尿系统、腰、脑、耳、骨骼系统心包经心脏、血管三焦经淋巴系统、炎症胆经胆囊、胆道、神经、微血管、呼吸肝经肝脏、眼、生殖器、神经、筋膜规律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内经十二经脉详解
内经十二经脉详解内经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它关于经脉的论述可以说是相当详尽。
而经脉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的十二条主要经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内经对于这十二条经脉的叙述。
1. 太阳经:太阳经是十二经脉中最为外侧的一条,从大拇指开始,贯穿整个手臂,再经过颈部、面颊,最后到达头发际。
太阳经主要与外感病有关,如感冒发热、头痛等。
2. 太阴经:太阴经从足大趾开始,贯穿整个腿部,再经过腹部、乳房,最后到达喉咙。
太阴经主要与内脏病有关,如胃病、喉炎等。
3. 少阳经:少阳经是太阳经和阳明经之间的一条经脉,在头部分为三支。
少阳经主要治疗头面部疾病,如头痛、眼痛等。
4. 少阴经:少阴经从足小趾开始,贯穿整个脚背,再经过肝、心、肾三脏,最后到达喉咙。
少阴经主要与心、肾、肝三脏相关疾病有关,如胸痛、失眠等。
5. 厥阴经:厥阴经从足小趾开始,贯穿整个脚背,再沿腿部向上,到达腹部、胸部,最后到达颈项。
厥阴经主要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如胃病、泻痢等。
6. 阳明经:阳明经从足大趾开始,贯穿整个腿部,再经过胃部、肠道,最后到达鼻子。
阳明经主要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如胃病、便秘等。
7. 阳维脉:阳维脉是从脚心开始,贯穿整个身体的一条经脉。
它主要起辅助作用,调节其他经脉的机能。
8. 阴维脉:阴维脉和阳维脉类似,从脚心开始贯穿到膝关节,最后分为两条支脉到达大腿内侧。
9. 任脉:任脉从下丹田开始,贯穿整个身体,到达上唇。
任脉主要调节体内气血循环,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
10. 督脉:督脉是从会阴开始贯穿到任脉的尾端。
督脉主要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有助于维持健康体质。
11. 冲脉:冲脉是从股窝开始贯穿到下腹部,与生殖系统有关。
12. 带脉:带脉是从肚脐开始,沿腰部和背部贯穿到会阴,与生殖系统相关。
总之,十二经脉是中医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在平时进行正确护理和调节,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十 二 经 脉
肝经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中医
中医
十二经脉命名
十二经脉的名称
据:手足之别、阴阳之分和脏腑归属三个方面而命 名。命名原则如下: 内属阴,外属阳 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 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 上属手,下属足 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手经” 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足经” 脏属阴,腑属阳 阴经隶属于脏;阳经隶属于腑。
10
鼻旁
头 心面中
肺 中 目手太阴肺经 里 手阳明大肠经
同
表 足阳明胃经 名 里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食指端
足四大趾端 手肢小指端 足末小趾端
手无名指端
端
足少阳胆经
足大趾端
足厥阴肝经
11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食指端
肺
2
三阴、三阳
太阳 少阳 阳明 六腑
少阴 厥阴 太阴 五脏
3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的分布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阴经 行内侧,阳经行 外侧)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前缘
手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上肢 后缘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中线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前缘
足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下肢 后缘
大肠
心 小指端 小肠 心包 无名指端三焦
鼻翼旁 心中 目内眦 胸中
目外眦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2013年09月12日15:54 新浪健康微博我有话说(1人参与)人体十二经脉和子午流注人体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其实这就是子午流注,具体如下:1.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黄帝内经·经脉(12)原文
黄帝内经·经脉(12)原文经脉(12) [3]巅同癫字。
[4]霍乱病名。
其发作时上吐下泻,挥霍缭乱,故名霍乱。
[5]鼓胀就是腹胀如鼓的意思。
[6]闭癃闭,就是指大便闭结;癃,就是指小便不通。
【白话解】足太阳膀胱经别出的络脉,名叫飞扬。
它在足之上方、距离外踝七寸的部位从本经分出,由此而别行并走向足少阴肾经的经脉。
倘若它发生病变,其属于实证的,就会出现鼻塞不通,头背部疼痛等症状;而其属于虚证的,就会出现鼻塞或鼻出血。
对于以上这些病证,都可以取用足太阳膀胱经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飞扬穴来进行治疗。
足少阳胆经别出的络脉,名叫光明。
它在足之上方、距离外踝五寸的部位从本经分出,由此而别行并走向足厥阴肝经的经脉,然后再向下走行,而联络于足背部。
倘若它发生病变,其属于实证的,就会出现下肢厥冷的症状;而其属于虚证的,就会出现下肢痿软无力以致难以步行,以及坐下后就不能再起立等症状。
对于以上这些病证,都可以取用足少阳胆经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光明穴来进行治疗。
足阳明胃经别出的络脉,名叫丰隆。
它在足之上方、距离外踝八寸的部位从本经分出,由此而别行并走向足太阴脾经的经脉;它有一条别行的支脉,在丰隆穴处别行而出,然后就沿着胫骨的外缘向上走行,一直走到头项部,与其他各经的经气相会合,然后再向下走行,并最终联络于咽喉部。
如果它的脉气向上逆行,就会导致咽喉肿闭,突然失音而不能言语等病证。
如果它的经脉发生病变,其属于实证的,就会出现神志失常的癫狂证;而其属于虚证的,就会出现两足弛缓不收,小腿部肌肉枯痿等症状。
对于以上这些病证,都可以取用足阳明胃经的络脉从其本经所别出之处的络穴--丰隆穴来进行治疗。
足太阴脾经别出的络脉,名叫公孙。
它在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远的地方从本经分出,由此而别行并走向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它有一条别行的支脉,向上走行,进入腹部而联络于肠胃。
如果它的脉气厥逆上行,就会导致吐泻交作的霍乱证。
十二经脉
symmetrically a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head, trunk and four limbs and go through the
whole body.
躯干部:前面4条经脉,7条线;后面2条经脉,5条线 In the body trunk
胃经
经络腧穴学
Theory of Meridians & Acupoints
十二经脉
Twelve Regular Meridians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 韩江余
十二经脉的概念
•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
(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肮)、 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
外侧 The lateral aspect 阳明(前缘) Yangming --- (the anterior border) - 少阳(中线) Shaoyang (the midline) ----
内侧 The medial aspect 太阴(前缘) Taiyin (the anterior border)
厥阴(中线) Jueyin (the midlinie)
少阴(后缘) 太阳(后缘) Taiyang Shaoyin ---- (the posterior border) (the posterior border)
注:下肢在内踝上8寸以下,足厥阴在足太阴之前, 在内踝上8寸以上,遵循规律。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⑵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⑺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Twelve Meridians
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并GIF图
一、LU(Lung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左右各11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回过来沿胃上口过膈肌,入属肺,从肺系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出腋下,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前,沿上臂前侧下行至肘横纹,沿小臂前侧的桡侧缘入寸口、过大鱼际,沿大鱼际边缘出手大拇指桡侧之少商穴。
其分支从前臂列缺穴处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经气会于手阳明大肠经商阳穴相接。
二、HT(Heart)手少阴心经左右各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起自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
其直行主干从心系上肺,向下斜出于腋下,沿上肢内侧后边,至肘中,沿前臂内侧后边,到手掌后豆骨突起处进入掌内后边,沿小指桡侧到达其末端,经气于少冲穴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连。
其分支从心系向上夹着食道连于目系,即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三、PC(Pericardium)手厥阴心包经首穴天池,末穴中冲。
左右各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起于胸中,出来归属于心包,贯穿横膈,联络上、中、下三焦。
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到达两肋部,在腋下三寸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
沿上臂内侧中线,进入肘中,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过腕部,进入掌中,沿中指到达其末端中冲穴;另一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经气会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四、LI(Large Intestine)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各20穴(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督脉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中医学关于“十二经脉”的简述
中医学关于“十二经脉”的简述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组成。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直行主干,为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脉,为十二脏腑所属络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核心部分,故又称“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止,有一定的循行路径和分布规律,有一定的走向及交接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有表里关系,各有专属的穴位。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规律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而组成,命名原则如下。
上为手,下为足: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
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
内为阴,外为阳:分布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阴经”;分布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称“阳经”。
按照阴阳三分法,阴分为三阴:太阴、阴、少阴;阳分为三阳:太阳、阳明、少阳。
手足各有三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手足各有三阳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
脏属阴,腑属:十二经脉与六脏六腑各有特定的配属关系,六阴经属于脏,并冠以所属脏之名,如内属于肺则称“肺经”;六阳经属于腑,并冠以所属腑之名,如内属于胃则称“胃经”。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注: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
在内踩尖上8寸处交又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十二经脉走行方向的规律,《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
”手三阴经起于胸中,循上肢内侧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起于手指端,循上肢外侧,走向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循下肢外侧,走向足趾端;足三阴经起于足趾端,经下肢内侧走向腹部、胸部。
三、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端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端交接;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端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端交接,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交接。
十二正经
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在头面部的分布(胸腹前),太阳经行于后(背后),少阴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行于腹十二正经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1]。
手太阴肺经症。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金。
本经从食指桡下贯膈肌,属于大肠;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明胃经。
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土。
本经从鼻旁迎香开始,上至鼻根中,向旁边交会足太阳膀胱经,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中,出来夹口出,走到大趾的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火。
手少阴心经自少冲,交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颌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bladder meridian or bladder channel of foot Taiyang)与足少阴肾肌部,出于外踝后方的昆仑,沿足外侧缘到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交于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水。
本经从足小趾手厥阴心包经[11]。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相)火。
本经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12]。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相为表里。
为十二正经之一。
五行属(相)火。
本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阳经之后,进入锁骨上窝;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浅出耳前,到达外眼角后方;它的另一条支脉,从外眼角分出,下向面动脉部,会合手少阳三焦经到目下,向下经下颌角、颈部,与主干在锁骨上窝处会合,由此下向胸中,贯穿膈肌,联络肝脏,属于胆,从锁骨上窝下向腋部,经胸侧、浮肋,与前支经脉在髋关节部的环跳会合,由此合而向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图)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组图)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的循行(一)手太阴肺经1.循行部位:手太阴肺经起于中脘部,下行至脐(水分穴)附近络于大肠,复返向上沿着胃的上口,穿过横膈膜,直属于肺,上至气管、喉咙,沿锁骨横行至腋下(中府、云门二穴),沿着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至肘中,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进入寸口,经大鱼际部,至拇指桡侧尖端(少商穴)。
2.分支:从腕后(列缺穴)分出,前行至食指桡侧尖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二)手阳明大肠经1.循行部位: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挠侧尖端(商阳穴),沿食指挠侧上行,经过合谷(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至肩前,经肩盂穴(肩端都),过肩后,至项后督脉的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前行内人足阳明经的缺盆穴(锁骨上窝),络于肺,下行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2.分支:从缺盆上行,经颈旁(天鼎、扶突)至面颊,入下齿龈中,复返出来夹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人中),左脉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三)足阳明胃经1.循行部位: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穴),上行至鼻根部,旁行人跟内角会足太阳膀胱经(睛明穴),向下沿鼻的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龈内,复出绕过口角左右相交于颏唇沟(承浆穴),再向后沿着下颌出大迎穴,沿下领角(颊车穴),上行耳前,经颧弓上行,沿着前发际,到达前额(会神庭穴)。
2.分支面部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旁进入缺盆,向下通过横膈,属于胃(会任脉的上脘、中脘),络于脾。
缺盆部直行脉:从缺盆下行,沿乳中线下行,夹脐两旁(沿中线旁开二寸),至鼠蹊部的气冲(又名气街)穴。
胃下口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附近分出,沿腹腔深层,下行至气街穴,与来自缺盆的直行脉会合于气冲(气街穴)。
再由此斜向下行到大腿前侧(髀关穴);沿下肢外侧前缘,经过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行至足背,进入第二足趾外侧(厉兑穴)。
针灸学十二经脉图解
阳经与阳经:同名阳经在头 面部交接。
阴经与阴经:在手心或足心 交接。
经脉流注顺序
手太阴肺经-手 阳明大肠经-足 阳明胃经-足太
阴脾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
厥阴肝经
手少阴心经-手 太阳小肠经-足 太阳膀胱经-足
少阴肾经
手太阴肺经
03
十二经脉的穴位分布
分布:分布于头部、躯干和四肢
交接:手三阳经在头部交接,足 三阳经在足部交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走向:手三阳经由手走头,足三 阳经由头走足
对应关系: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 分别对应人体阴阳五行
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起于大趾末端,沿内侧赤白肉际,过内踝前缘,沿胫骨内缘上行,在内踝 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 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向上沿足背内侧进入足离骨经内踝前1寸处,向上 在大腿内侧中点,私处毛际部和小腹,向下经过崩直走阴部。
足少阴肾经:起于小趾下边,斜走足心沿内踝尖渗入足跟,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穿过私 处,至腹部从脐两旁。向上穿过膈肌到肺。
02
十二经脉的交接和流注
经脉交接规律
阴经与阳经:互为表里的阴 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血
手三阳经
分布:手三阳 经分布于上肢
外侧
走向:手三阳 经从手走头, 依次经过手太 阳小肠经、手 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手三阳 经主要治疗头 面、目、咽喉、 神志病以及经 脉循行部位的
其他病证
配穴:手三阳 经的配穴多用 于治疗头面、 目、咽喉、神 志病以及经脉 循行部位的其
(word完整版)人体十二经络详解
人体十二经络详解提到经络,相信很多的伙伴都看过电视或者武侠小说,像什么任督二脉啊,练功时头顶冒烟啊,气沉丹田啊,什么哭穴和笑穴啊,相信这些大家都不会陌生。
其实很多的武侠小说都给中医和经络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我们揭开后就能发现其中那些很实用、很重要的经络和穴位。
人体内的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有“径"的含义,也就是路,指的是大并且深的直行主干;络,有“网"的意思,指的是分支,小并且浅的横行支脉。
二者合称为经络,就像纵横交错的道路,运行着体内的气血,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在中医看来,很多人老是头痛、腰腿痛、肩颈痛或者老觉得身体的某个地方发酸、发麻等、运动后手臂酸痛等,通过各种刺激(针法、灸法、推拿)后很快就恢复了,就是因为通过刺激穴位或者沿着经络按揉恢复了经络的畅通,使人身体的气血能正常地流通,从而各种症状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或者减弱,达到了通则不痛的目的。
为了预防我们身体疾病的发生,为了及时知道身体哪儿堵住了,我们就得知道经络到底在哪里。
人体的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经络的命名是结合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
脏,有储藏人体内一切营养物质的作用,属阴,共有六个,即心、肝、脾、肺、肾、心包;腑,有消化、输送、排泄的功能,共有六个,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
如手太阴肺经等。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分布于上肢的称手经,循行分布于下肢的称足经。
分布于四肢内侧的称为阴经,属脏;分布于四肢外侧的称阳经,属腑。
经脉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具体方向:手之三阴胸走手、手之三阳手走头、足之三阳头走足、足之三阴足走胸.每一条经络都对应着每一个时辰:1、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2。
十二正经简介及速记歌诀
十二正经速记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子午流注经络走向: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肺气推陈出新。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此“长生十二灯”分别是:双足涌泉、会阴、关元、命门、膻中、至阳、天目、玉枕、百会、双手劳宫。
关元、会阴、命门合起来是精鼎。
至阳与膻中合起是气鼎。
天目、玉枕、百会合起是神鼎。
1.手太阴肺经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穴位:手太阴经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
2.手阳明大肠经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神经精神方面病症,某些热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接(口)禾髎,鼻旁五分号迎香。
3.足阳明胃经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
人体12经脉循行和365个穴位2021年09月12日15:54 新浪健康微博我有话说(1人参与)人体十二经脉和子午流注人体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局部,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其实这就是子午流注,具体如下:1.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人体经脉十二经脉经八脉全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沿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上行,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处,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至腕入寸口上鱼际,沿鱼际边缘,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
分支是从手腕的前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该经脉腧穴是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共11穴,左右合22穴。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应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分。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展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
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建议饮食多项选择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如果留心的朋友可能会觉察,有慢性支气管炎、咽炎、哮喘的病人在清晨时病症会比拟严重在中医来讲是肺经之态。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
分支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两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穿插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
该经脉腧穴有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手五里、臂臑、肩、巨骨、天鼎、扶突、禾、迎香,共20穴,左右合40穴。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人体十二条经络图
肾经功能与主治
滋养肾脏
肾经作为肾脏的直接通道,可以滋养肾脏,促进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
调节水液代谢
肾主水液代谢,肾经通过调节肾脏功能,可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 衡。
强健腰膝
肾经循行经过腰膝部位,通过刺激肾经穴位,可以强健腰膝、缓解腰 膝酸软等症状。
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肾经与泌尿生殖系统密切相关,通过刺激肾经穴位,可以治疗尿频、 尿急、尿痛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下行耳后
从耳后下行至颈部,与身体侧面相 交。
沿身体侧面下行
胆经沿着身体侧面下行,经过季胁 、髋关节、大腿外侧、小腿外侧直 至足部。
胆经主要穴位
风池穴
位于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 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肩井穴
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 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环跳穴
位于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 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 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
处。
胆经功能与主治
调节肝胆功能
胆经与肝胆相连,通过刺激胆 经可以调节肝胆功能,促进胆
汁分泌和排泄。
缓解头面部症状
胆经经过头面部,可以缓解头 痛、目痛、耳鸣等症状。
治疗下肢痿痹
胆经沿着下肢外侧循行,可以 治疗下肢痿痹、麻木等症状。
调畅情志
胆主决断,与人的情志活动密 切相关,通过刺激胆经可以调 畅情志,缓解焦虑、抑郁等情
连舌本散舌下
连舌本,散舌下。其胃部支脉 向上再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 ,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脾经主要穴位
隐白穴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02
太白穴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 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01
人体十二条经络[高清](内容详细)
7
主治疾病
• 主要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感冒、支气管炎、 发烧、头痛;头面部疾病的面神经炎、面 瘫、耳鸣、耳聋;其他疾病的神经性皮炎、 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医学精制
8
• 商阳 位置食指指甲跟外侧 作用便秘 • 合谷 位置拇指、食指掌纹端
作用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 牙痛
• 温溜 位置拇指侧,腕横纹上四寸 作用骨外旁此为聚阳气穴,可补阳气 (如
• 血海 位置掌心按在膝盖上,拇指尖处 作用治疗出血症,贫血症,血瘀症
医学精制
21
手少阴心经
• 心经的循行置
医学精制
22
心经始于极泉穴,结束于少冲穴
治疗疾病
• 治疗心血管病的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 缓;神经及精神疾病的失眠健忘、神经衰 弱;
医学精制
23
心经主要的穴位
• 极泉穴 位置腋窝下正中 作用调节心律,探知心血管方面的问题(探知方
• 下巨墟 位置上巨墟下三横指 作用治疗小肠方面疾病、小腹痛
• 丰隆 位置外脚踝尖上8寸旁开1指 作用去除高血脂化痰穴,可化有
形及无形之痰。注意此穴在胃经旁找(离 穴不离经)。
• 内庭
医学精制
16
小贴士
1、揉肠胃先揉左腿,会对脾胃调节更好一 点; 2、肝胆经从右边开始揉; 3、一美容捷径:敲打面部(十指肚,由 双眼下至下巴),脖子、胸前至腿根(用 掌),腿正面外侧及小腿胫骨外侧的整个 胃经(用空拳)。
• 少商 位置拇指外侧指甲根处 作用治疗咽喉痛的要穴,宜刺血(外感风寒或肾
虚引起的通治)
医学精制
5
手阳明大肠经
功能 • 打通大肠经可有效防治皮肤疾病, • 可以帮助人体增强阳气 • 把多余火气祛掉,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简述
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简述一、十二经脉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归属于肺脏,从“肺系”(指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于侧胸上部,浅出体表的中府穴,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心经及手厥阴心包经的前面(天府、侠白),向下直达肘窝中的尺泽穴,沿着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经渠、太渊),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的少商穴。
①手腕后方的支脉:从列缺穴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的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径相连接。
2、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末端的商阳穴,沿着食指的桡侧缘,向上经过第一、二掌骨之间合谷穴,进入伸拇长肌腱和伸拇短肌腱之间的凹陷处的阳溪穴,沿前臂外侧前缘(偏历、温留),至肘部外侧的曲池穴,再沿臂外侧前缘(手五里、肩臑nao),上肩部的肩髃yu穴,沿肩峰前沿,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大椎穴(“手足三阳经聚会处”),复折向前下方进入锁骨上窝的缺盆穴,联络肺脏,向下通过横膈,归属于大肠。
①缺盆部支脉:上行颈部(天鼎),贯穿面颊,进入下齿中,回绕至上唇(会地仓),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至鼻翼两旁之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承泣穴相接。
3、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的迎香穴,夹鼻上行到鼻根部,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脉交会于睛明穴,向下沿着鼻柱的外侧承泣等穴,进入上齿龈内巨髎liao穴,回出环绕上唇(会人中穴),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任脉经的承浆穴,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穴,上行到耳前下关穴,经过上关穴(足少阳经),沿发际,到达前额头维后与神庭(督脉)相接。
①面部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过人迎穴,沿喉咙,进入缺盆穴,向下通过横膈,归属于胃(会上脘、中脘),联络脾脏。
②缺盆部直行的支脉,由缺盆穴浅出旁开4寸向下,经过气户、乳中等穴,到挟脐旁开2寸的不容、天枢等,进入腹股沟中央处的气冲穴。
③胃腹内支脉:起于胃的下口幽门部位,向下沿腹腔内,浅出腹股沟中央的气冲穴与主干相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髋关节前髀关穴,直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等穴,通过膝部的犊鼻穴,沿胫骨外侧前缘足三里等,下经足跗(背)的解溪、冲阳等穴,到达足第二趾外侧端的厉兑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脉歌诀
手太阴肺经穴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
十二经脉
又次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手阳明大肠经穴歌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
曲池肘髎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起,天鼎浮突接禾髎,终以迎香二十止。
足阳明胃经穴歌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
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起,天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
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足太阴脾经穴歌
足太阴脾由足拇,隐白先从内侧起,大都太白继公孙,商丘直上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
血海箕门冲门前,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连,胸乡周荣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手少阴心经穴歌
手少阴心起极泉,青灵少海灵道全,通里阴郄神门下,少府少冲小指边。
手太阳小肠经穴歌
手太阳穴小肠经,少泽先行小指末,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贞,
臑俞天宗秉风合,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髎入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穴歌
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攒竹曲差参,眉头直上眉冲位,五处承光接通天,络却玉枕天柱边,
大杼风门引肺俞,厥阴心督膈肝胆,脾胃三焦肾俞次,气大关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后下,
会阳须下尻旁取,还有附分在三行,魄户膏肓与神堂,譩譆膈关魂门当,阳纲意舍及胃仓,
肓门志室连胞肓,秩边承扶殷门穴,浮郄相临是委阳,委中在下合阳去,承筋承山相次长,
飞扬跗阳达昆仑,仆参申脉过金门,京骨束骨近通谷,小趾外侧寻至阴。
足少阴肾经穴歌
足少阴肾二十七,涌泉然谷照海出,太溪大钟连水泉,复溜交信筑宾立,阴谷横骨趋大赫,
气穴四满中注得,肓俞商曲石关蹲,阴都通谷幽门直,步廊神封出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
手厥阴心包经穴歌
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郄门认,间使内关输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
少阳三焦所从经,二十三穴起关冲,液门中渚阳池立,外关支沟会宗逢,
三阳络入四渎内,注入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穴,天髎天牖经翳风,
瘈脉颅息角耳门,和醪上行丝竹空。
足少阳胆经穴歌
足少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至,阳白临泣开目窗,正营承灵脑空是,风池肩井渊腋长,辄筋曰月京门乡,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市中渎,阳关阳陵复阳交,外丘光明阳辅高,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侠溪窍阴闭。
足厥阴肝经穴歌
足厥阴经一十四,大敦行间太冲是,中封蠡沟伴中都,膝关曲泉阴包次,五里阴廉上急脉,章门过后期门至。
任脉穴歌
任脉中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两阴间,曲骨之前中极在,关元石门气海边,阴交神阙水分处,
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联,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端。
督脉穴歌
督脉行脉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长强,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筋缩至阳归灵台,
神道身柱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
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