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悌2

合集下载

弟子规—(二)出则悌

弟子规—(二)出则悌
长辈呼叫人时,自已听见了,要替长辈 去传唤,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时,自己应当 回来报告长辈,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 出 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则 悌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出 则 悌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 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 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 ,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 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 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出 则 悌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人呼,即代叫;人不在,己先到。
出 则 悌
在吃饭的时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 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 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
出 则 悌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出 则 悌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 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
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 ,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 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 出 好。
则 悌
进必趋则 悌
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点,动作表现得很 礼节,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 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 左右移动。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己 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 出 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友爱。
则 悌
弟子规
柒陆
余 力亲 学仁 文

泛 爱 众
肆 叁贰
出 信谨 则

壹目

录 则

目 录
出则悌
总 叙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弟子规》之出则悌(二)

《弟子规》之出则悌(二)

《弟子规》之出则悌(二)【诵读声声】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问题引路】同学们,在家里吃饭时,你们做到了让老人先吃,自己再动筷吗?跟弟弟、妹妹相处时,你会因为自己是哥哥姐姐,就霸道地与弟弟妹妹抢玩具和好吃的吗?平时的生活中,你有因为某一样东西,而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争吵甚至打架吗?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弟子规》出则悌的第二部分,一起来感受古人兄弟姐妹之间礼让、团结的做法和晚辈尊敬长辈的优良美德吧!【为你解读】“出则悌”这一部分讲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相处,不对财物斤斤计较,怨恨就无从生起。

值得注意的是,“财物轻”不是单方面的“轻”,而是双方面的“轻”。

一方面,自己不要凡事都从财物方面考虑,觉得吃亏、不公而心生怨气;另一方面,也不要主动去侵占其他兄弟姐妹的财物,或占些小便宜,使对方不满和心生怨恨。

怕吃亏和主动去占便宜都会影响兄弟姊妹间的亲情,影响相互之间往来。

兄弟之间讲话也要留心、谨(jǐn)慎,不要说过激、太过伤人的话语,也不讲得太过火,因为讲话往往无意中会伤了人心。

当我们讲话不留神的时候,可能讲了一句话,刺痛了对方的心,对方起了怨恨,我们自己还不知道。

所以言语方面要非常注意,兄弟之间,讲话时多给对方一分尊重,互相恭敬,互相能够容忍对方的过错。

这样自然就不会刺痛对方而产生怨恨。

同时,这意义也要延伸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斤斤计较,不讲伤人的话,多宽容,多恭敬,那么人人之间也就相处得和谐融洽。

言语在孔门4科里面排在第二位,这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能忍让,就能化干戈怒气于无形之中。

其实,在忍当中不但能扩宽自己的心量,也会唤醒对方的惭(cán)愧(kuì)之心。

因为,毕竟当人在发脾气的时候,往往都是比较情绪化,等他冷静下来,就会觉得自己理亏。

所以,这一忍,忍出了自己的德行,也忍出了对方的惭愧,而且更保持了彼此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或饮食,或坐走。

弟子规出则悌篇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篇全文

弟子规出则悌篇全文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重,怨何生,言语木叶,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短呼人,即代叫做,人无此,己即为至。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短,疾渐趋揖,短无言,脱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公,幼勿挤,长者挤,命实乃挤。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渐趋,脱必迟,问及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兄道友,弟道孝,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

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

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搞哥哥的如何去跟弟弟相处。

“弟道孝”,弟弟又必须如何去看待哥哥。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和睦。

搞哥哥的必须和睦弟弟,搞弟弟的必须谦卑自己的兄长,除了姊妹,彼此都必须互相的认同。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

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怄气,也是不孝。

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存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

李绩当时已经便宜为像是宰相那么小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料他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起去,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着火了。

我们想一想,当姐姐年纪这么小了,李绩年纪也非常大、也已经旧了,他还能够这样看待自己的姐姐,真的就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

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欢迎阅读参考。

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

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

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

“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

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

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怄气,也是不孝。

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

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

我们想一想,当姐姐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姐,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弟子规讲义——出则悌(二)

弟子规讲义——出则悌(二)

出则悌引子〈出则悌〉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我们在“入则孝”的部分讲完了孩子在家里应该怎么和父母相处,应该遵守哪些规矩礼节。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出则悌”的学习。

什么是“悌”呢?“悌”的本意是“敬爱兄长”,泛指“尊敬长辈”。

“出则悌”讲的是,家中的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以及我们和长辈在一起应该遵守什么规矩。

“悌道”实际上就是“孝道”的延续,因此古人往往把“孝”“悌”并称,作为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并视之为做人的根本。

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悌”呢?在古代,《弟子规》要求孩子和长辈在一起的时候,遵守哪些规范?注意哪些礼节?而我们今天和长辈交往的时候,又应该遵守哪些礼节呢?我们来看《弟子规》在“出则悌”的部分是怎么要求的。

、传统中国的家族意识非常强,一个家族几百口人住在一起。

包括爷爷奶奶、叔叔大爷、表哥表弟都住在一起。

“悌道”对于维系传统社会家族和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可是在现代社会,像中国古代那样庞大的家族已经很少了。

现在我们的家庭一般就是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三口人,我们小朋友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很多人都没有兄弟姐妹,那这是不是就是说“悌道”这种传统美德,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用了呢?当然不是,在现代社会中“悌”的思想更应该推广为同学、朋友之间的尊重友爱。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家要好好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解释: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弟子规-悌2

弟子规-悌2












弟 希

子 之

规 艺
第术 七幼 讲儿
园 国 学 课

弟子规—感恩歌曲
跪 羊 图
弟子规-复习
xiōngdàoyǒu dìdàogōng xiōngdìmù xiàozàizhōng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cáiwùqīng yuànhéshēng yányǔrěn fènzìmǐn
看一看
通过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
延伸:
1.理解,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写(说)日记
感 谢 您 的 关 注












(代替长辈传唤, 寻找那个人)
如何叫?信息要明确 。“×××,谁在哪里 找你……”
人不

长辈要 找的人
(如果那个人不在的话)
己即到
自己
马上,立刻
回到长辈身边
(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 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问答题:遇到这些情况,你怎么处理?
1 你喜欢吃鸡腿。妈妈又买回来了,怎么做? (夹给给父母吃) 2 晚上你比爸爸妈妈早睡觉。睡前应该干些什么? (做好自己的事情、帮助父母check某个房间的灯和用电设备)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长与幼
入则孝、出则悌 对待家人:孝 (孝敬父母, 长辈…) 走出家门:悌( 尊敬, 友爱同学, 朋友…)
思考:哪些人是“长”?
长辈、老师、单位领导、邻居……

弟子规“出则悌”拼音版

弟子规“出则悌”拼音版

【chū zé tì】【出则弟(悌)】xiōnɡdào yǒu dìdào ɡōnɡxiōnɡdi mùxiào zài zhōnɡ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cái wùqīnɡyuàn héshēnɡyán yǔrěn fèn zìmǐn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huòyǐn shíhuòzuòzǒu zhǎnɡzhěxiān yòu zhěhòu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zhǎnɡhūrén jídài jiào rén búzài jǐjídào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chēnɡzūn zhǎnɡwùhūmínɡduìzūn zhǎnɡwùxiàn nénɡ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lùyùzhǎnɡjíqūyīzhǎnɡwúyán tuìɡōnɡlì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qíxiàmǎchénɡxiàchēɡuòyóu dài bǎi bùyú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zhánɡzhělìyòu wùzuòzhánɡzhězuòmìnɡnǎi zuò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zūn zhǎnɡqián shēnɡyào dīdībùwén quèfēi yí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jìn bìqūtuìbìchíwèn qǐduìshìwùyí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shìzhūfùrúshìfùshìzhūxiōnɡrúshìxiōnɡ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弟子规“出则悌”每一句的解释】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弟子规一二及翻译

弟子规一二及翻译

《弟子规》原文及解说〈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说: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

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

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

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

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

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同‘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只要有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

(此处引用古代“二十四孝“中的黄香的典故)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

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

弟子规(入则孝 出则悌 谨 诵读版)

弟子规(入则孝 出则悌 谨 诵读版)

谨:之一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谨:之二
臵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谨:之三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谨:之四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苟私藏 亲心伤
入则孝 :之四
亲所好 亲所恶 身有伤 德有伤 力为具 谨为去 贻亲忧 贻亲羞
入则孝 :之五
亲爱我 亲憎我 亲有过 怡吾色 孝何难 孝方贤 谏使更 柔吾声
入则孝 :之六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Hale Waihona Puke 出则悌 :之一兄道友 兄弟睦 财物轻 言语忍 弟道恭 孝在中 怨何生 忿自泯
出则悌 :之二
或饮食 长者先 长呼人 人不在 或坐走 幼者后 即代叫 己即到
出则悌 :之三
称尊长 对尊长 路遇长 长无言 勿呼名 勿见能 疾趋揖 退恭立
出则悌 :之四
长者立 长者坐 尊长前 低不闻 幼勿坐 命乃坐 声要低 却非宜
出则悌 :之五
进必趋 问起对 事诸父 事诸兄 退必迟 视勿移 如事父 如事兄
总叙 入则孝、出则悌 谨
总叙
弟子规 首孝悌 泛爱众 有余力 圣人训 次谨信 而亲仁 则学文
入则孝 :之一
父母呼 父母命 父母教 父母责 应勿缓 行勿懒 须敬听 须顺承
入则孝 :之二
冬则温 晨则省 出必告 居有常 夏则凊 昏则定 反必面 业无变
入则孝 :之三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谨:之五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弟子规2

弟子规2

弟子规2(出则悌)润水《弟子规》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译文:为兄为姐的准则,是要友爱弟弟妹妹;为弟为妹的准则,是恭敬哥哥姐姐。

如果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对于他们共同的父母而言,孝道也在其中了。

润水说:兄弟姐妹各自履行好各自的准则,去爱对方,则没有不和睦的。

而兄弟不和,最难受的当属他们的父母,这就像是自己身上的手足相残。

在现代的职场和官场,一个老板/领导最难受的也是手下间的不和。

在其中打拼的我们能否体会到这点呢?《弟子规》出则悌(续)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译文:如果兄弟间都重视感情,而看轻财物,他们之间的怨恨从何处生起呢?如果双方都少说几句,不要到最后说出了伤人的话语,兄弟间的憎恨自然也就消失。

润水说:兄弟姐妹间,深仇大恨无从谈起,他们间的怨恨与矛盾,大多是从财物与言语上生起。

他拿了我的东西,我占了他的地盘,这些细小的财物如何能比上手足之情?他说了我一句,我也要骂回来不吃亏,继而引出伤人的话语,甚至肢体伤害。

这不更是祸从口出么?《弟子规》出则悌(续)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译文:不管是饮茶,就餐,还是入座,行走。

都要遵从长幼顺序,让长辈和兄长先行,吾等小辈在后。

润水说:在儒家文化的体系中,预设了不同人的优先顺序,及其该尽的责任,这就是人伦。

目的是让社会按照这一规则有序,而良好的运行。

长者先,幼者后这一伦理的设定,既给长者提供了优先权,也给长者加与了持家,谋断,承担一切的责任。

黑社会组织能维系稳定,靠的就是兄弟人伦,如若弟者想僭越此规则,祸乱就会不可收拾地铺开。

《弟子规》出则悌(续)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译文:长辈呼唤某人的时候,要帮长辈叫他过来;此人不在的时候,自己就要跑到长辈跟前,问是否可以效劳。

润水说:小时候我们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

父母在老远就呼喊某个小孩的名字。

听见了的,就会对他说:"喂,你妈叫你!"。

人不在这儿的,我们就会跑过去告诉长辈:"某某某不在,啥子事?"去年回家,我也是要找某个小孩。

弟子规全文带解释

弟子规全文带解释

弟子规全文带解释弟子规全文带解释导语:《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弟子规全文带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教育孺子的最佳读物。

弟子的意思是指学生,规就是规范。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

」,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

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如果在孩子在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

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

《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

弟子规——第二课:出则悌

弟子规——第二课:出则悌
第二课:出则悌



兄道友 财物轻 或饮食 长呼人 称尊长 路遇长 骑下马 长者立 尊长前 进必趋 事诸父
地道恭 怨何生 或坐走 即代叫 勿呼名 疾趋揖 乘下车 幼勿坐 声要低 退必迟 如事父
兄弟睦 言语忍 长者先 人不在 对尊长 长无言 过犹待 长者坐 低不闻 问气对 事诸兄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要 低一些。但若低到尊长听不清 楚的程度,那也是不适宜的。
进必趋 退必迟 问气对 视勿移 在见尊长时,要快步走上 去,告退时,要缓慢退出。长 辈问话的时候,要站起来回答, 眼睛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和他 人的父辈时,应像对待自己的 父亲一样;对待堂兄表兄和他 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 的兄长一样。
孝在中 怨自泯 幼者后 己即到 勿见能 退恭立 百步余 命乃坐 却非宜 视勿移 如事兄
兄道友 兄弟睦

地道恭 孝在中
作哥哥的要爱护弟弟,作 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 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 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怨自泯 如果彼此都把财物看得轻 一些,不贪图钱财,兄弟间就 不会有怨仇。说话时都够互相 忍让一点,多替对方着想,忿 恨自然会消除。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在路上遇到尊长时,要快 步迎上去行礼问候。如果尊长 一时还没有说什么,就要退在 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等候指 示。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遇到尊长时,骑马时要下马, 乘车时要下车。等尊长走过百 步以外后,自己才能上马或上 车离开。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假如长辈站着,晚辈就不 可以坐下。长辈坐下后,让你 坐时,你才可以坐下。

《弟子规》第二篇——出则悌

《弟子规》第二篇——出则悌

《弟子规》第二篇——出则悌【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是同气连枝,血浓于水,是同一个父母所生,所以兄弟很有可能是陪我们一生走过最长路的亲人。

法昭禅师曾经写了一篇描述兄弟情谊的一首词,叫做「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同气连枝各自荣」,兄弟就好像同一棵树延伸出来的树枝一样。

「些些言语莫伤情」,人与人相交往,家里的人最常沟通就是用言语,所以言语当中要柔软,要和谐,绝对不要讲话很冲。

所以,我们《弟子规》才说『言语忍,忿自泯』,人与人的冲突,一半以上都是因为什么?言语不合。

「一回相见一回老」,确确实实我们上了三、四十岁以后,每次看到兄弟姐妹都会有这么一点感觉,你的白头发多了一点。

所以「能得几时为弟兄」,我们愈大代表人生的路就走得快到尽头了,要好好珍惜这段情谊。

所以「弟兄同居」,一起居住,「忍便安」,懂得互相忍让,谦让。

「莫因毫末起争端」,不要因为小小的事故就起了争执。

「眼前生子」,眼前兄弟姐妹都生孩子了,他们又各有兄弟姐妹,我们上一代应该做出兄友弟恭的榜样,才能「留与儿孙」做好榜样看。

法昭禅师这首诗词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

这首让我想起了杨淑芬老师曾经跟我提到,她说确实兄弟姐妹是同气连枝,她就会去想到怎么样让父亲非常的欢喜快乐。

她说唯有子孙贤孝,子孙都有很好的发展,才能让她的父亲非常宽慰。

由于她有这一分心,希望她父亲、母亲这棵大树枝叶能够愈来愈茂盛,所以她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教导她的甥侄辈读圣贤的经典,还写书法。

杨老师有十八个甥侄辈的晚辈,总共十八个,十八个人都被她教过。

由于她有这一分心,他们的下一代非常优秀,很多是老师,还出了几个医生。

确实,一个家族能好,必然是长辈要怎么样?要带头示范,要真心付出。

所以兄友弟恭,不只是在他们那一辈,还把这一分兄友弟恭延伸到哪里?下一代子孙。

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

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

弟子规完整篇带译文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中的“出则悌”是儒家传统伦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强调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之道。

在“出则悌”中,要求做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懂得恭敬哥哥姐姐。

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具体来说,“出则悌”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尊敬长辈。

见到长辈时,应快步走上前去,告退时,要缓慢退出。

与尊长说话时,要站起来回答,眼睛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

2. 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

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辈时,应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3. 生活中的细节。

在用餐、就坐或行走时,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

不论用餐、就坐或行走,都不应斤斤计较或争吵。

在言语上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

出则悌全文及翻译

出则悌全文及翻译

出则悌全文及翻译《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1、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做兄长的要关爱弟弟,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

兄弟之间和睦友爱,孝道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2、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在关涉利益的财物方面看得比较轻,哪里还会产生怨气呢?在言语交谈方面说得有度有礼,怨愤自然会消失无踪。

3、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吃喝用饭的时候,或是坐下行走的时候,都要让长辈在前,由长辈先开始,让晚辈在后,由晚辈后进行。

4、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长辈呼唤人,应立即代替长辈传唤,要是那人恰好不在,那自己应立即到长辈面前告知,并询问长辈自己能否帮忙。

5、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称呼尊敬的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讳;在尊敬的长辈面前,不要显摆自己的本领。

6、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在路上碰见长辈,要快速地走上前去作揖致礼,长辈如果没有说什么以示训诫,那便在行礼完毕后后退几步,在一旁恭敬地站着。

7、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遇见长辈的时候,如果在骑马那就应该下马,如果在乘坐马车那就该下车,等长辈经过了依然要在原地等候目送,直到长辈离自己百多步的距离以后才继续自己的行程。

8、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长辈站着的时候,晚辈不能坐着。

长辈坐下了,晚辈得了长辈的吩咐准许才能坐下。

9、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在尊敬的长辈面前,说话的声音要低沉,不能喧闹,但也不能低弱到听不见的程度,那样反而不适宜。

10、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前去面见长辈时,一定要快步走向前;跟长辈告退时,一定要慢慢地往后退下。

长辈问话,一定要站起来恭敬地回答,视线不能随意转动、飘忽不定。

11、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对待别人的父辈叔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辈叔伯一样;对待别人的兄弟姐妹,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完整版)-精选.pdf

弟子规全文带拼音(完整版)-精选.pdf

dì zǐ guī弟子规zǒng xù 【总叙】dì zǐ gu? shang r?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fàn ài zh?ng ?r q?n r?n yǒu yú lì z? xu? w?n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rù z? xiào【入则孝】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ng fù mǔ z? xū shùn ch?ng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dōng z? wyn xià z? qìng ch?n z? xǐng hūn z? dìng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jū yǒu cháng y a wú biàn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shì su? xiǎo wù shàn w?i gǒu shàn w?i zǐ dào ku?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gwù su? xiǎo wù s? cáng gǒu s? cáng q?n x?n shün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q?n suǒ hào lì wai jù q?n suǒ wù jǐn wai q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shyn yǒu shüng yí q?n yōu d? yǒu shüng yí q?n xiū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q?n ài wǒ xiào h? nán q?n zyng wǒ xiào füng xián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q?n yǒu gu? jiàn shǐ gyng yí wú sa r?u wú shyng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jiàn bú rù yua fù jiàn hào qì suí tà wú yuàn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q?n yǒu jí yào xiün cháng zh?u ya shì bù lí chuáng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süng sün nián cháng byi ya jū chù biàn jiǔ r?u ju?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süng jìn lǐjì jìn ch?ng shì sǐ zht rú shì shyng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chū z? tì 【出则弟】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cái wù q?ng yuàn h? shyng yán yǔ rtn fan zì mǐn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hu? yǐn shíhu? zu? zǒu zhǎng zht xiün y?u zht h?u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zhǎng hū r?n jí dài jiào r?n bù zài jǐ jí dào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chyng zūn zhǎng wù hū míng duì zūn zhǎng wù xiàn n?ng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lù yù zhǎng jí qū y? zhǎng wú yán tuì gōng lì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qí xià mǎ ch?ng xià jū gu? y?u dài bǎi bù yú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zhǎng zht lì y?u wù zu? zhǎng zht zu? mìng nǎi zu?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zūn zhǎng qián shyng yào d? d? bù w?n qua fyi yí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jìnbìqūtuìbìchíwan qǐduì shìwùyí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shìzhūfù rúshìfù shìzhūxiōng rúshìxiōng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jǐn【谨】zhüoqǐzǎoya miánchílǎoyìzhìx?cǐshí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ch?n bì guan jiünshùkǒu biànniàohuí zh?jìng shǒu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guünbìzhang niǔbì j i? wàyǔlǚjùjǐnqia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zhìguünfúyǒu ding wai wùluàndùnzhìwūhuì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y?guìji?búguìhuá shàngxúnfan xiàchan jiü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duìyǐnshíwùjiǎnz? shíshìkt wùgu?z?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niánfüng shào wùyǐnjiǔ yǐnjiǔzuì zuìw?i chǒu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bùcōngr?ng lìduünzhang y?shyn yuán bàigōng jìng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wùjiànyù wùbǒyǐ wùj?jù wùyáob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huǎnjiy lián wùyǒushyng kuünzhuǎnwün wùchùl?ng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zhíxūqìrúzhíyíng rùxūshì rúyǒur?n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shìwùmáng mángduōcu? wùwai nánwùq?ng l?a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d?u nàochǎng ju?wùjìn xi?pìshì ju?wùwan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jiüng rùm?n wan shúcún jiüngshàngtáng shyng bìyáng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r?n wan shuí duìyǐmíng wúyǔwǒ bùfyn míng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y?n gr?n wù xūmíng qiútǎngbùwan jíw?i tōu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jia r?n wù jíshíhuánh?u yǒují jia bùnán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xìn【信】fánchūyán xìnw?i xiün zhàyǔwàng x?kt yün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huàshuōduō bùrúshǎow?i qíshì wùnìng qiǎo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jiünqiǎoyǔ huìwūcí shìjǐng qì qia jia zh?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jiànwai zhyn wùq?ng yán zh?wai dì wùq?ng chuán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shìfyi yí wùq?ng nu? gǒuq?ng nu? jìntuìcu?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fándàozì zh?ng qit shū wùjíjí wùm?hū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bǐshuōcháng cǐshuōduǎn bùguünjǐ m?xiánguǎn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jiànr?n shànjís?qí z?ng qùyuǎn yǐjiànj?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jiànr?n a jínai xǐng yǒuz?gǎi wújiüjǐng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w?i d?xu? w?i cáiyì bùrúr?n düng zìlì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ru?y?fú ru?yǐnshíbùrúr?n wùshyng q?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w?n gu?nùw?n yùla sǔnyǒulái yìyǒuqua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w?n yùkǒng w?n gu?x?n zhíliàngshìjiànxiüng q?n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wúx?n fyi míngw?i cu? yǒux?n fyi míngw?i a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gu?n?ng gǎi gu?yúwú tǎngyǎnshì zyng yìgū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fàn ài zh?ng【泛爱众】fánshìr?n j iy xūàitiün tong fù dì tong zài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xìnggüozht míng zìgüo r?n suǒzh?ng fyi màogüo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cáidàzht wàng zìdà r?n suǒfú fyi yándà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yǐyǒun?ng wùzìs? r?n suǒn?ng wùq?ng z?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wùchǎnfù wùjiüopín wùyàngù wùxǐx?n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r?n bùxián wùshìjiǎor?n bùün wùhuàrǎo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r?n yǒuduǎn qia m?jiy r?n yǒus? qia m?shuō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dàor?n shàn jíshìshànr?n zh?zh? yùs?miǎn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yángr?n a jìshìa jízh? s han hu?qit zu?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shànxiüngquàn d?jiy jiàn gu?bùgu? dàoliǎngku?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fánqǔyǔ guìfyn xiǎo yǔyíduō qǔyíshǎo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jiüngjiür?n xiünwan jǐ jǐbúyùjísùyǐ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yn yùbào yuànyùwàng bàoyuànduǎn bàoyn cháng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dàibìpú shyn guìduün su?guìduün cí?r kuün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shìfúr?n x?n bùrán lǐfúr?n füng wúyán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q?n r?n【亲仁】t?ng shìr?n lai bùqí liúsúzh?ng r?n zht x?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guǒr?n zht r?n duōwai yánbúhuì sa búmai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n?ng q?n r?n wúxiànhǎo d?rìjìn gu?rìshǎo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bùq?n r?n wúxiànhài xiǎor?n jìn bǎishìhuài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yú lì xu? w?n【余力学文】búlìxíng dànxu?w?n zhǎng fúhuách?ng h?r?n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dànlìxíng bùxu?w?n ran jǐjiàn mai lǐzhyn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dúshūfǎ yǒusündào x?n yǎnkǒu xìnjiy yào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füng dúcǐ wùmùbǐ cǐwai zhōng bǐwùqǐ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kuünw?i xiànjǐny?ng gōng gōng fūdào zhìsa tōng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x?n yǒuyí suízhájìjiùr?n wan q iúqua yì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fang shìq?ng qiángbìjìng j?ànji? bǐyànzhang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m?m?piünx?n bùduünzìbújìng x?n xiünbìng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lia diǎnjí yǒu ding chù dúkànbì huányuánchù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su?yǒují juànshùqí yǒuquy huài jiùbǔzh?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fyi shang shūbǐngwùshì bìcōngmíng huàix?n zhì 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wùzìbàowùzìqì shang yǔxián kt xúnzhì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第一章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则告,反必面,居有长,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恶色,柔吴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礼尽,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第二章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第三章章谨朝早起,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至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捡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务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闻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明,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第四章章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宁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且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第五章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归,道两亏凡取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望,抱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第七章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第七章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涩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凊,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爆,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学好语文的方法和技巧一、学好课本知识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

弟子规出则悌

弟子规出则悌
弟子规
入则孝 出则弟
入则孝
父母呼___父母命___ 冬则温___晨则省___ 事虽小___苟擅为___ 亲所好___亲所恶___ 亲爱我___亲憎我___ 谏不入___号泣随___ 丧三年___居处变___
父母教___父母责___ 出必告___居有常___ 物虽小___苟私藏___ 身有伤___德有伤___ 亲有过___怡吾色___ 亲有疾___昼夜侍___ 丧尽礼___事死者___
第二篇 出则悌
5. 称尊长 6. 路遇长 7. 骑下马
勿呼名 疾趋揖 乘下车
对尊长 长无言 过犹待
勿见能 退恭立 百步余
第二篇 出则悌
8.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9.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10.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程门立雪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游酢(zuò)、 杨时见程颐于洛(今 洛阳),时盖年四十 矣。一日见颐,颐偶 瞑坐,游酢与时侍立 不去。颐既觉,则门 外雪深一尺矣。”
出则悌
兄道友 财物轻 或饮食 长呼人 称尊长 路遇长 骑下马 长者立 尊长前 进必趋 事诸父
弟道恭 怨何生 或坐走 即代叫 勿呼名 疾趋揖 乘下车 幼勿坐 声要低 退必迟 如事父
兄弟睦 言语忍 长者先 人不在 对尊长 长无言 过犹待 长者坐 低不闻 问起对 事诸兄
孝在中 忿自泯 幼者后 己先到 勿见能 退恭立 百步余 命乃坐 却非宜 视勿移 如事兄
《弟子规》
第二篇 出则悌
1.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2.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
兄弟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伸:
1.理解,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弟子规生活力行表。写(说)日记
感 谢 您 的 关 注
为 万 世 开 太 平
为 往 圣 继 绝 学
cá qīng yuà sn nzì
言语忍 忿自泯
长与幼
入则孝、出则悌 对待家人:孝 (孝敬父母, 长辈…) 走出家门:悌( 尊敬, 友爱同学, 朋友…)
思考:哪些人是“长”?
长辈、老师、单位领导、邻居……
本课内容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即:立刻、马上

代:做事情应十分 谨慎。代表长辈做 事,更应十二分恭 敬谨慎

如何叫?信息要明确 。“×××,谁在哪里 找你……”
(代替长辈传唤, 寻找那个人)

长辈要 找的人


(如果那个人不在的话)

自己

马上,立刻

回到长辈身边
(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 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或饮食 或坐走(吃饭或者走路时)
长者先 幼者后(长者优先, 小辈在后)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
思考: 吃饭的时候,是谁给谁挟菜?
家里有好吃的,留给谁吃?
你知不知道长辈们爱吃的东西?
互动活动:
除了饮食和坐走,还有哪些事需要
长者先,幼者后?

长辈

呼唤的方式:当 面、电话、敲门 ……

(听到长辈在呼唤,即使没有叫你,也要主动提供帮助)
为 万 世 开 太 平
为 往 圣 继 绝 学
希 望 之 星 艺 第 术 七 幼 讲 儿 园 国 学 课 堂
弟 子 规
弟子规—感恩歌曲
跪 羊 图
弟子规-复习
xiōngdà oyǒu dì ogōng xiōngdì xià izhōng dà mù ozà
兄道友 财物轻
弟道恭 怨何生
兄弟睦
孝在中
4 家人在餐厅聚餐。散席时,该怎么做? (和爸妈打声招呼,最后走,看有无衣服、手机等物品落在餐桌上) 5 放学了,你走得比较晚。语文老师路过教师,看见黑板没擦干净。随口问一 句谁是值日生。你怎么应答? (回答老师:今天的值日生是……。他们去……了。这个黑板我会擦干净。事 后提醒相关同学。)
看一看
通过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
问答题:遇到这些情况,你怎么处理?
1 你喜欢吃鸡腿。妈妈又买回来了,怎么做? (夹给给父母吃) 2 晚上你比爸爸妈妈早睡觉。睡前应该干些什么? (做好自己的事情、帮助父母check某个房间的灯和用电设备) 3.外婆打电话来,爸爸上班,妈妈去买菜了。怎么接电话?
(和外婆说明父母的去向。询问外婆找父母什么事,告诉外婆会让妈 妈回电。妈妈回来后禀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