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唐诗五首》ppt完美课件1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 (共5张PPT).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 (共5张PPT).ppt
12 唐诗五首
野望
王绩
• 引入
•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 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 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 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 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朗读背颂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比一比,赏一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使至塞上
(王维)
——五言律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 诗派的代表作家。被后人誉为诗佛。蒲州(今山 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中进 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今山 乐长青县)作司库参军。
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 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 归宿的向往。
你知道吗
•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认为:“唐人七言 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 明代学者王夫之评价该诗,“鹏飞象行, 惊人以远大”。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 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 找到慰藉,所以最后 说:“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说自 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 ,只好追怀古代的隐 士,和伯夷、叔齐那 样的人交朋友了。
点评
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 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 律诗之一。王尧yao衢qu曰:此诗格调最 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 了然矣。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1)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3.唐诗五首(1)ppt课件
第13课 唐诗五首
王绩 崔颢 王维 李白 白居易
新课导入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 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唐 诗的魅力。
学习目标
1.识记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背诵这五首诗。 2.积累优美的诗句,体会诗歌的意境,学会把握 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 3.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只剩下,仅留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离开,离去。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意:
3.尾联运用典故有何表达作用?
借“采薇”的典故,表现诗人知 音难觅、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之情。
主旨归纳
描写了山野秋天傍晚的景色,在萧瑟、 恬静的景色中透露出诗人孤独抑郁、彷 徨苦闷的心情。
根据诗意背诵诗句。
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东皋薄暮望, 徘徊不定不知该去何方。 徙倚欲何依。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树树皆秋色,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山山唯落晖。
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 鹤矶上。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奇姿雕甍,重檐翼舒,气 势轩昂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 现于缥缈的烟霭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 自古就有“天下绝景”之誉,曾与湖南的岳阳楼、 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中间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 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 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 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 活跃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晚秋图, 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 恰到好处。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优秀课件1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优秀课件1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优秀课件 1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优秀课件 1
古诗炼字技巧法 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抓住“字与意”的关系,从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 及该词所蕴含的丰富内涵、高远的意境、所寄托的深邃思想等方面进行品 味。步骤:①析词义:解释字词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②找修辞:分析该字 运用的修辞手法,结合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回答;③绘画面:描绘了怎样的 意境;④达感情: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6.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 技术的 发展, 大力推 动科学 进步和 创新。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 社会主 义文化 强国的 必由之 路。
1.读准字音
东皋.( ɡāo ) 落晖.( huī ) 鹦.鹉.( yīnɡ wǔ ) 沙堤.( dī )
薄.暮( bó ) 驱犊.( dú ) 都.护( dū )
徙.倚( xǐ ) 采薇.( wēi ) 燕.然( yān )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优秀课件 1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优秀课件 1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优秀课件 1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优秀课件 1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心怀壮志的青年李白,从清溪,至 三峡,下渝州(《峨眉山月歌》),之后渡荆门,向楚地进发,此即本诗所述情形。 诗歌写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又饱含着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 情。 《钱塘湖春行》:写于诗人任杭州刺史期间,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 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野望》中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有什么含意? 答案:诗人在这田园生活中,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很陌生。他只好向前贤那里寻 找慰藉,放声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叔齐。此联首尾呼应,运用典故,抒 发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2.赏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诗的妙处。 答案:两句诗对仗工整,各用一个词“历历”“萋萋”,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有 节奏感、音乐美。写出登楼所见明丽之景,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部编版《唐诗五首》PPT优秀课件1

部编版《唐诗五首》PPT优秀课件1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 首之钱 塘湖春 行 (6)(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 首之钱 塘湖春 行 (6)(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 首之钱 塘湖春 行 (6)(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 首之钱 塘湖春 行 (6)(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 首之钱 塘湖春 行 (6)(共33张PPT)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
年),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1):能否将“几处”改为“处处”, “谁家”改为“家家”?
因为初春时节飞鸟不多, “几处”、 “谁家”分别对应“早莺”和“新燕”。 (逻辑)
漫步西湖,见到这些属于春天的新事 物,表达出诗人对初春的欣喜之情。 换了之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思想感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 首之钱 塘湖春 行 (6)(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 首之钱 塘湖春 行 (6)(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 首之钱 塘湖春 行 (6)(共33张PPT)
讨论:颔联好在哪里?
修辞 炼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 首之钱 塘湖春 行 (6)(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 首之钱 塘湖春 行 (6)(共33张PPT)
五颜六色的野花 使人眼花缭乱 mò 淹没,盖住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36张PPT)

古诗词默写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 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2.小结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 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 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 ”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 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 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 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 一格。
第12 课 唐诗五首
古诗词默写
3 4
一、助学资讯 1.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 西河津)人,唐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 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风显然有别。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少 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 ,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 职,世称王右丞,素有“诗佛”之称。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 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宋代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 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古诗词默写
三、使至塞上▪王维
一、词语积累 征蓬(pénɡ) 候骑(jì) 燕然(yān) 单车:一辆车,表明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 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长河:黄河。 居延:地名。此处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负责侦查、通信的骑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1)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1)
尾联,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 怅惘。
《野望》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
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或“远近相映”“光色相融”) 的表现手法,颔联写诗人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 夕阳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中牧人和猎人的出现,使静谧 的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 的情调中,流露羁縻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 “诗仙”之称。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 九十多首,其诗风飘逸奔放,别具一 格。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 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
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所以把蜀地当作 自己的故乡, 他有不少诗篇反应出对蜀中生活的怀念之 情。这一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 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 故地游览。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 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岸齐平。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首联,大处着笔,前一句点出钱 塘湖的方位和四周的景象,后一 句写出春天湖面的特点。
颔联,“莺争暖树”“燕啄春泥” 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人于隋末举孝廉,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 简傲嗜酒,屡被弹劾。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乡,其 后浪迹中原、吴越间。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太乐 丞。后弃官归田,躬耕东皋。这首诗作于唐代初年, 诗中显露出诗人避世退隐的心态。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感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颈联,景物描写,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生

人教部编版《唐诗五首》ppt-优秀版1

人教部编版《唐诗五首》ppt-优秀版1

课后作业布置
作业: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之 《渡荆 门送别 》 课件(共26张PPT)
谢谢
归纳总结
意境高远,风格雄健,极具画面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
真如画,犹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 画。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之 《渡荆 门送别 》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之 《渡荆 门送别 》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之 《渡荆 门送别 》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之 《渡荆 门送别 》 课件(共26张PPT)
精读品味
1. 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答案】“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 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 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之 《渡荆 门送别 》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之 《渡荆 门送别 》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13课《唐诗五 首》之 《渡荆 门送别 》 课件(共26张PPT)
研读探究
【手法探究】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诗人是怎样做到情景 交融的?
【答案】诗歌从乘舟远游写起,第一、二句点题:诗人 远离蜀地,乘船沿江游览楚地。中间四句描写景物,描 绘长江之水出山之后的壮阔气象:长江出山,水面宽广, 景象雄奇,使人顿感前程开阔。山峦追随原野,渐渐消 失,长江奔赴旷野,滔滔不绝。月亮倒映在江水中,就 像天上飞来一面镜子,云气簇拥,就像海上结成了海市 蜃楼般的奇景。这四句写景层次分明,且景中寓情,反

部编版语文《唐诗五首》ppt1

部编版语文《唐诗五首》ppt1
1.根据书下注释翻译整 首诗。 2.勾画重点词。 3.明白诗人所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课件(共2 1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课件(共2 1张ppt )
【注解】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 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 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 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 已乘白云去。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 悠。” 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白云朵朵漂浮 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样能骑上黄鹤,腾 云驾雾,即刻回故乡。承上联进一步写岁月 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人生短促,世事茫茫.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课件(共2 1张ppt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2 《唐诗五首》之《黄鹤楼》课件(共2 1张ppt )
崔灏
黄鹤楼
唐--崔颢
(七言律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
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 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 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 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 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 《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 就也未提及 。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 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 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 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 回故里。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 多的主要原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 (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 (共44张PPT)

修辞
仍:仍然,依旧。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拟人
怜:喜爱。
情感
思乡之情
1.怎样理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诗人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 图。一个“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 换、推移,生动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
“入”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水流入 原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诗句也蕴含着诗人 喜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乐观向上。他是 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代表诗作《静夜思》《行路难》《望庐山瀑布》 《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 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背景链接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自古即 有楚蜀咽喉之称。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 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 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结构梳理
首联:地点时令 寺亭、水云
钱 塘 颔联:绘春景 莺、燕 湖 春 行 颈联:绘春景 花、草
动物 植物
喜 爱 西 湖
尾联:抒真情 行不足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这五首唐诗。 2.背诵这五首诗。以其中一首诗为例,说说 律诗在对仗、押韵等方面的特点。
整体感知
归依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秋天的色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即黄色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现代诗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 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 我怀想采薇之人愿隐居在山冈。
出出“使汉途塞中”路,过像居振延翅。北我飞像的飘“飞归的雁蓬”草一越样过进边入塞“,胡如 天归”雁,飞暗入写胡出人诗居人住被的排地挤方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公开课课件1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公开课课件1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公开课课件1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公开课课件1
注释 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徙倚(xǐyǐ):徘徊,来回的走。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公开课课件1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公开课课件1
品悟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
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
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
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
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
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
对仗的意思: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
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
面。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
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
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
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
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
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
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
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
事过典故。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
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词语。
它的历史可以追Biblioteka 到文字产生前,它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早于文字就在民间口头流
传了。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公开课课件1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公开课课件1
部编人教版-唐诗五首PPT公开课课件1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4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4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古诗赏析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_______诗。 首联交代了________和________ 。
古诗赏析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交代了出使原因和目的地 。
古诗赏析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 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黄鹤楼
崔颢
作者介绍
崔颢(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
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 唐玄宗开元(713—741)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 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唐玄宗天宝(742—756年) 初年,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 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 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 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全唐诗》 存其诗四十二首。
古诗赏析
2.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 作者什么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诗人的喜悦心情。
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情中有景,全诗情景交融,对尽 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 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 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 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 白沙堤。
渡荆门送别
李白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
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 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 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 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 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 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 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 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唐诗五首部编版1课件

唐诗五首部编版1课件
《唐诗五首》部编版1课件
无功
东皋子
无功 东皋子
博陵崔氏
全唐诗
崔颢集
博陵崔氏 全唐诗 崔颢集
摩诘
摩诘居士
孟浩然
诗佛
青莲居士
太白
诗仙
杜甫
摩诘 摩诘居士 孟浩然 诗佛 青莲居士 太白诗仙 杜甫
乐天
香山居士
诗魔
乐天 香山居士 诗魔
《唐诗五首》部编版1课件
《唐诗五首》部编版1课件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唐诗五首》部编版1课件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唐诗五首》部编版1课件
《唐诗五首》部编版1课件
《唐诗五首》部编版1课件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1.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渡荆门送别 1.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___渡__远__荆__门__外____,___来__从__楚__国__游___” 一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2.诗中“___山__随__平__野__尽____,___江__入__大__荒__流____”一联用变动的视角来描 写景物的变化。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 是:__月__下__飞__天__镜_____,__云__生__结__海__楼_____。 4.诗歌中巧妙抒发诗人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___仍__怜__故__乡__水____,____万__里__送__行__舟___。
续表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主旨理解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Hale Waihona Puke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春泥。 赏析:这两句诗着意描绘出莺莺 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 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 马蹄。赏析:以 “乱”“浅”“渐欲”“才能”, 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准确生动 地把诗人边行边看到的早春气象 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首二句交代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其写作的地点,并说 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 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 “单车”二字引发出来的。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 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可见 诗人这次出使心境不佳。 (4)《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 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 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
黄鹤楼所见,由虚幻的传说转为眼前的 面为背景,由写传
所见景物,由虚到实,描绘了一个空明、说中的仙人、黄鹤
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 及黄鹤楼,转而写
铺垫。(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 诗人眼前登黄鹤楼
使人愁。赏析:尾联以“愁”收篇,准 的所见,描绘了一
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 个空明、悠远的画
(2)《黄鹤楼》:崔颢是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 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他这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 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这首诗是吊 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 兴大作,脱口而出。本诗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3)《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737),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 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 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这是一首纪行诗,记述 了诗人这次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3.“__树__树__皆__秋__色____,___山__山__唯__落__晖___”写出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 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孤寂苦闷的心绪。 4.“__相__顾__无__相__识____,__长__歌__怀__采__薇____”表现了诗人在现实中孤独无依, 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希望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的孤寂情怀。
3.请把王维的《使至塞上》默写完整:__单__车__欲__问_边____,__属_国__过__居__延____。 __征__蓬__出_汉__塞______,___归_雁__入__胡__天_____。__大__漠__孤__烟__直_____, __长__河__落_日__圆______。__萧__关__逢__候__骑_____,__都__护__在__燕__然_____。 4.请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__渡_远__荆__门__外____,__来_从__楚__国__游___。 __山_随__平__野__尽______,__江__入_大__荒__流______。_月__下__飞__天__镜______, __云__生_结__海__楼______。__仍__怜_故__乡__水______,__万_里__送__行__舟______。 5.请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孤__山__寺_北__贾__亭__西__,水__面__初__平_云__脚__低_。 _几_处__早__莺__争_暖__树____,_谁_家__新__燕__啄__春_泥____。__乱__花_渐__欲__迷__人__眼__, _浅__草__才__能__没__马__蹄__。__最__爱__湖__东__行__不__足_,__绿__杨__阴_里__白__沙__堤__。
(三)使至塞上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 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_征__蓬__出__汉__塞_____,___归__雁___入__胡__天_____。 2.《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___大__漠__孤__烟__直______,_长__河__落__日__圆________。 3.通过“__大__漠__孤__烟__直_______,___长___河__落__日__圆_____”一句,诗人把自己 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
《野望》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 言律诗。诗风质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 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 情。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 写景,经过以情写景、借景言情层层深 化的描写,把诗人的孤寂彷徨之情与笼 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地联结起来,给 读者带来直接的艺术观感和美的愉悦。 诗中所蕴含的不尽之意,更使人们长久 地咀嚼、回味。全诗语言质直清新,自 然流畅,言浅意深,句句有力,为唐诗 及后代诗歌语言的创新开辟先路。
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表 面,烘托了诗人的
达乡愁,情景交融。
思乡之情。
续表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主旨理解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通过写诗人出使
至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
13 唐诗五首
目录
01 名师导学 02 名师导练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1)《野望》:
王绩所处的社会环境是隋末唐初的不稳定时期,是朝代更迭的动乱时期。 一介书生,一位官卑位轻的前朝遗臣,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处境是非常艰 难的,心态也是比较复杂、矛盾的。因此王绩向往陶渊明式的田园归隐 生活,选择了归隐之路。其归隐之路是孤寂无依之路,不是带有山林野 趣,闲情逸致的。其诗同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文学风习大异,他的诗多 以田园山水为题材,其中透露出避世思想,在闲适隐逸中寄托郁郁苦闷 的感慨。本诗洗尽铅华,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清新的气息,是王绩的代 表作之一。
(二)黄鹤楼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感慨物是人非的诗句是: ___黄__鹤__一__去__不__复__返___,__白__云__千__载__空__悠__悠____。 2.运用对偶,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__川__历__历__汉__阳__树__,_芳__草__萋__萋__鹦__鹉__洲_。 3.“__日__暮__乡__关__何__处__是__?__烟__波__江__上__使__人__愁__”一句将乡愁之情与日暮之 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 思之情。 4.“__昔__人__已__乘__黄__鹤__去__,_此__地__空__余__黄__鹤__楼___”抒发了诗人对于人去楼空、 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赏析:“尽”字化静为动,给人 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 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入” 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 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 和昂扬的激情,力透纸背,用语 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 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 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 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 五言律诗。此诗由写远游 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 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 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 象奇伟,想象瑰丽,表现了 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次离别家乡,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 “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 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72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 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 魔”和“诗王”之称。他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琵琶行》等。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 命为杭州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这首 《钱塘湖春行》当作于长庆年间(约823年)的春天。
续表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主旨理解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前写景,
赏析:颈联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 后抒情,以开阔的
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
2.诵读赏析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主旨理解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 何依。 赏析:“欲何依”,化用 曹操《短歌行》中的“月 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 三匝,何枝可依”,表现 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 落晖。赏析:山林秋色暮 景图,光与色,远景与近 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 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 杭州西湖的七律诗。此诗 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 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 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 诗结构严谨,衔接自然, 对仗精工,语言清新,堪 称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