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双链断裂修复通路与遗传性乳腺癌的关系

合集下载

DNA损伤修复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DNA损伤修复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DNA损伤修复与遗传疾病的关系DNA是我们体内所有基因的载体,DNA损伤修复是一个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当DNA受到损伤并未得到及时修复时,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都是遗传性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本文将探讨DNA损伤修复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DNA损伤修复的类型DNA可以受到多种类型的损伤。

细胞中有多种机制用于修复这些损伤,包括:直接行动型损伤修复(Direct action repair)、DNA碱基切换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肟类损伤修复(Oxidative damage repair)、DNA链中补丁型损伤修复(Mismatch repair)和双链断裂型损伤修复(Double-strand break repair)等等。

直接行动型损伤修复,是机体内最简单的DNA损伤修复方式,需要通过基因表达和功能基因调节进行修复。

碱基切换修复则是DNA碱基上的氧化、脱氨和脱甲基等反应造成的DNA结构改变,通过一个酶修复,能有效地去除或修复DNA中的氧化基团、脱氨基团和烷基,以此保持DNA未受损伤的准确性。

肟类损伤修复与碱基切换修复非常相似,只不过这种损伤是由人体内自由基产生而不是他物所造成的,肟类损伤修复需要通过维生素C及其他重要物质进行修复。

DNA链中补丁型损伤修复则是消除各种DNA序列不一致的修复机制。

所谓双链断裂型损伤修复,如同名称所表明的,就是当DNA出现双链断裂时的修复机制。

当我们受到辐射等对DNA有强烈影响的事件时,双链断裂型损伤修复便起到了重要作用。

DNA损伤的影响DNA损伤起到了决定性的角色,它能够影响包括DNA复制、细胞分裂和分子发育等等方面。

如果出现DNA突变,这就会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结果,其中既包括可治愈的癌症,也包括无法治愈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有机脑疾病等重大疾病。

‘神经退化’的常见症状,如记忆力的减退、运动能力的退化以及老年痴呆症等,是由于人体细胞DNA和其他脑部细胞DNA损伤的结果。

DNA双链断裂和修复

DNA双链断裂和修复

DNA双链断裂和修复DNA是生命的基础,它是由四种不同的碱基组成的,分别是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DNA构成了一个个序列,这些序列组成了我们的基因和染色体。

DNA双链断裂是DNA分子中发生的一种破坏,它在遗传学和癌症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NA双链断裂的原因DNA双链断裂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辐射、紫外线、化学药物和细胞自我修复不良等。

人为因素包括医疗放射线、化学药物和基因改造等。

无论何种原因,DNA双链断裂都会对细胞和组织造成影响。

DNA双链断裂对细胞的影响DNA双链断裂对细胞会造成两个主要的影响:细胞自我修复和基因改变。

首先,细胞自我修复是指细胞对DNA双链断裂的修复能力。

当DNA双链断裂发生时,细胞会先尝试进行自我修复,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但是,如果这种自我修复失败,就会导致病理性细胞死亡。

其次,DNA双链断裂对细胞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基因改变。

基因改变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发生,包括点突变、插入、缺失、倒位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等。

这些基因改变是癌症和其他遗传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DNA双链断裂的修复DNA双链断裂的修复主要有两种机制: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和同源重组(HR)。

NHEJ是指两个不同的DNA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片段的过程。

这种机制适用于DNA断裂较小的情况下,但它会导致点突变、插入、缺失和细胞周期的延迟等问题。

在HR机制下,DNA双链断裂的修复通过寻找相同序列来进行。

这种机制利用了相同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或相邻的同源染色体。

此机制的优势是,它能够更好地保持DNA序列的完整性,但它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

DNA双链断裂和人类健康DNA双链断裂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癌症治疗中,一些放射性和化学疗法是通过导致DNA双链断裂来杀死癌细胞的。

此机制通过破坏DNA分子,从而使癌细胞无法自我修复,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

在遗传疾病中,许多疾病都与DNA双链断裂有着密切的关系。

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它记录着生命的重要信息。

然而,DNA会在生命进程中遭受各种损伤,如化学物质、放射线等的影响。

这些损伤可能导致DNA的基因序列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细胞功能。

为了保证DNA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细胞被赋予了多种DNA损伤修复机制,而其中双链断裂修复机制是细胞中最主要的一种。

DNA双链断裂是指两条对立股的DNA链同时断开的情况。

由于双链断裂损伤会引起细胞凋亡或癌症等疾病,因此细胞中有多种途径来修复双链断裂。

最常见的修复机制是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和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

NHEJ是在细胞缺乏DNA同源片段的情况下执行的修复机制。

NHEJ修复机制首先利用各种酶类将断裂末端吻合在一起,并在DNA末端创造出缺失的部分,进行连接恢复自身完整性。

但是,NHEJ修复机制的精度较低,其在缺乏同源片段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插入或删除的错误。

相反,HR修复机制则需要同源DNA作为模板。

HR修复机制可以在DNA双链断裂的同时进行,从而避免了插入或删除的错误。

HR修复机制的步骤分为两个阶段:首先,DNA双链断裂将形成两个悬浮的双链DNA,并获得第三个暂停DNA双链,其中HR重组蛋白由于搜寻到同源片段而承认其中一个末端。

然后,紧密贴合的单链DNA从其中一个断裂DNA链的某处放大成长,直至涉及底下的同源模板,从而延伸HRDNA重组柄。

在HR重组柄的扩增过程中,来自另一条DNA链的信息网络将被拆除,并重新整合到HR重组柄中,以自BRCA1或BRCA2等蛋白质的协助,以绘制HR重组指南。

最后,HR重组柄在重组合后形成新的DNA双链,并在DNA损伤修复过程后恢复完整性。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DNA双链断裂的修复机制的改变至关重要。

癌细胞因其复杂的变异和快速增殖的特性而需要大量的DNA修复,而双链断裂修复的效率和准确性则直接影响着治疗的结果。

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多态性对癌症易感性影响

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多态性对癌症易感性影响

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多态性对癌症易感性影响概述癌症是一种导致世界各地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疾病,而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DNA损伤修复是一种重要的维护基因组完整性的机制,在DNA复制和细胞分裂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存在于个体基因组中的多态性可能对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功能产生差异,从而影响机体对癌症的易感性。

DNA损伤修复基因和癌症易感性DNA损伤是由自然环境和内源性因素引起的细胞DNA的损伤。

人类细胞具有多种基因参与维持DNA完整性,尤其是在DNA损伤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包括BRCA1、BRCA2、TP53、XRCC1、XRCC3等。

这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导致DNA修复功能缺陷,进而增加个体对癌症的易感性。

BRCA1和BRCA2基因是乳腺癌和卵巢癌等遗传性癌症的主要致病基因。

研究表明,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与癌症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这些突变和多态性可能导致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的紊乱,增加遗传性癌症的风险。

同时,BRCA1和BRCA2基因的多态性也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早发性相关。

TP53基因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突变在多种癌症中普遍存在。

TP53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导致蛋白功能异常或使其易于突变,从而增加癌症的风险。

研究显示,TP53基因的多态性与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易感性相关。

XRCC1和XRCC3基因是DNA损伤修复系统中重要的成员。

XRCC1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导致基因产品的功能性缺陷,影响DNA单链断裂的修复。

XRCC3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影响DNA双链断裂的修复。

这些多态性可能增加个体对多种癌症的易感性。

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方法研究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对癌症易感性的影响涉及基因组测序、多态性分析和功能性研究等多个方面。

基因组测序技术可以鉴别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常见突变,帮助识别癌症易感个体。

多态性分析可以确定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缺失等变异,并研究其与癌症的关联。

DNA修复机制与抗肿瘤治疗的关系

DNA修复机制与抗肿瘤治疗的关系

DNA修复机制与抗肿瘤治疗的关系癌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遗传物质——DNA上的突变有关。

DNA突变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也可能是由化学物质、辐射等外界因素所致。

而人体内存在着多种机制来修复这些DNA上的损伤,从而保障细胞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DNA修复机制与抗肿瘤治疗的关系。

一、DNA修复机制DNA分子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鳞状细胞)、糖基、磷酸基组成的一条长链。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的DNA 会不断地复制、修复和重组。

但在这个过程中,DNA可能会受到不同的损伤,如单链断裂(SSBs)或双链断裂(DSBs)等。

细胞为对抗这些损伤,发展了不同的修复机制:1. 核苷酸切除修复(NER)NER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机制,主要用于修复辐射、化学污染和紫外线等技术损伤。

NER由两个不同的亚型组成,分别是全局基因组NER(GG-NER)和转录主导器NER(TC-NER)。

GG-NER主要负责捕获DNA中存在的一些损伤,如环氧化物、芳香族NC、多环芳香族等,而TC-NER主要是为了修复DNA中出现的跨链联合,减少光损伤和暴露卡宾一氧化物造成的毒性。

2. 同源重组修复(HR)HR是一种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主要用于修复一些严重的损伤,比如双链断裂。

在细胞的内涵体中,双链断裂行为是非常少见的,因为连续的链上的DNA全是非常脆弱的,容易发生不同的损伤。

此外,为了维持细胞的稳定性,HR是DNA重构的一个必要步骤,因为它可以修复一些错误的DNA重组。

3. 错配修复(MMR)MMR是一种拥有多重功能的DNA修复机制,主要用于修复DNA链上非匹配的碱基或破损的拔刀形二核苷酸(奇妙的拔刀形二核苷酸是指在DNA链上中断,定位在两个反向镜像中间,用于复制一个DNA子链或整合一个RNA补丁)。

它对于修复基因经常出现的突变很重要,因为这些突变会影响基因的功能和细胞死亡率。

二、DNA修复机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

DNA损伤修复机制及其相关致癌基因研究

DNA损伤修复机制及其相关致癌基因研究

DNA损伤修复机制及其相关致癌基因研究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负责传递和保持遗传信息。

然而,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DNA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如果DNA损伤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就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因此,了解DNA损伤修复机制及其相关致癌基因的研究对于防治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DNA损伤主要包括自然衰老和环境诱导两种。

自然衰老是由于DNA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的错误操作累积而引起的。

环境诱导的DNA损伤则包括化学物质、辐射和氧自由基等对DNA的损害。

这些损伤会导致DNA发生碱基缺失、碱基氧化和DNA链断裂等损伤形式。

针对DNA损伤,细胞内存在多种修复机制,包括直接修复、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等。

直接修复是一种较为简单的修复方式,适用于一些小范围的损伤。

碱基切除修复是最常见的修复机制,其通过识别并切除损伤的碱基来修复DNA。

核苷酸切除修复则是针对更大范围的损伤,通过去除损伤部位的碱基链段并重新合成新的DNA链来修复。

重组修复主要用于修复DNA的双链断裂。

DNA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如何应对DNA损伤,还有助于认识与癌症发生相关的基因突变。

事实上,与DNA修复相关的多个基因已被研究人员发现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一个重要的DNA修复相关基因是P53。

P53是一种抑制性转录因子,它在DNA损伤发生后能调节多个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进入修复状态或凋亡。

多项研究发现,P53突变是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突变之一。

P53位点突变会导致细胞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下降,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

因此,深入研究P53基因及其突变对于抑制癌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另一个与DNA损伤相关的基因是BRCA1和BRCA2。

这两个基因在DNA双链断裂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会导致DNA修复过程中的错误,并增加患者患上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因此,对于BRCA1和BRCA2基因的研究能够为乳腺癌和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DNA损伤修复及癌症发生机理

DNA损伤修复及癌症发生机理

DNA损伤修复及癌症发生机理DNA是构成一个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分子,它的完整性对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至关重要。

然而,DNA会经常受到内外部因素的损伤,如辐射、化学物质和代谢产物等。

为了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和整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细胞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DNA损伤修复机制。

当这些DNA损伤修复机制发生缺陷或失调时,将会导致DNA的错误修复或未修复,进而引发突变和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DNA损伤修复主要包括直接损伤修复、错配修复、核苷酸切割修复、交联修复和重组修复等几个主要机制。

直接损伤修复是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修复机制,它主要在DNA链发生损伤时,通过原位修复恢复DNA链的完整性。

错配修复则主要是指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碱基替换错误时的修复机制。

核苷酸切割修复主要用于修复单链和双链DNA断裂,并且在维持染色体结构和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交联修复用于修复由DNA分子间的交联引起的损伤。

而重组修复则主要涉及到受损的DNA链的重组和修复。

在DNA损伤修复的过程中,有一些特定的蛋白质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

例如,PARP(聚合酶1)在某些基因组损伤条件下发挥重要作用。

它能够修复DNA链断裂,并参与错误拼接的过程。

另外,TP53蛋白也扮演着维护基因组安全的关键角色。

当检测到严重的DNA损伤时,TP53会停止细胞周期进程和修复过程,以防止错误修复引起的突变。

然而,当DNA损伤修复机制发生缺陷时,细胞的基因组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威胁,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癌症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其中基因突变是癌症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DNA损伤修复机制的异常功能可以导致DNA损伤和突变的积累,从而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

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这两个基因在DNA双链断裂的切割修复中发挥关键作用。

当BRCA1和BRCA2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导致DNA断裂的错误修复和不稳定性,从而增加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在DNA损伤修复中的肿瘤抑制作用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在DNA损伤修复中的肿瘤抑制作用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在DNA损伤修复中的肿瘤抑制作用概述BRCA1基因位于人类第17号染色体上,是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的易感基因。

BRCA1蛋白质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DNA损伤应答和修复、细胞周期进程、基因转录等。

其中,BRCA1主要通过参与DNA双链断裂修复过程来发挥肿瘤抑制作用,是DNA修复途径的重要成员之一。

BRCA1的DNA双链断裂修复作用DNA双链断裂在生物体内常常是一种严重的损伤事件,若不及时得到修复,将会导致细胞凋亡、产生基因突变等。

BRCA1是通过参与DNA双链断裂的修复过程来发挥其肿瘤抑制作用的。

BRCA1与复制蛋白在DNA复制过程中,若出现双链断裂,需要通过非同源端连接和同源重组来进行修复。

BRCA1在该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旦发现双链断裂,BRCA1能够协同复制蛋白、切除酶和重组酶,促进双链断裂的修复。

同时,BRCA1还能够调节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减少。

BRCA1与细胞周期BRCA1除了在DNA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还能够调节细胞周期的进程。

具体而言,BRCA1能够与细胞周期蛋白CDK2、CDK4和p21等进行直接交互,从而影响CDK激酶的活性,最终影响细胞周期的进程和调控。

BRCA1与转录调控除了在DNA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中起作用,BRCA1还能够通过参与基因转录的过程来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进行调控。

研究表明,BRCA1可以调控多个基因的转录,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抑制肿瘤的发展。

BRCA1在DNA修复中的临床应用BRCA1的肿瘤抑制作用和其在DNA修复中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研究。

作为一种DNA修复途径的成员,BRCA1的异常表达将会导致DNA修复失效,从而对肿瘤的预测和治疗产生重要作用。

BRCA1与乳腺癌乳腺癌是因为一些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肿瘤。

而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在其他易感基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在乳腺癌家族簇中,携带BRCA1突变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80%以上。

DNA修复机制与遗传性疾病的关系

DNA修复机制与遗传性疾病的关系

DNA修复机制与遗传性疾病的关系引言:DNA修复机制对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和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然而,当DNA修复过程出现障碍或发生错误时,可能会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DNA修复机制与遗传性疾病之间的关系,着重介绍几个已知的遗传性疾病,并讨论其与DNA修复机制的关联。

一、DNA修复机制的概述DNA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分子。

然而,由于环境因素和内源性损伤的存在,DNA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形式的损伤,如碱基损伤、单链断裂和双链断裂等。

为了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细胞演化出了多种复杂的DNA修复机制。

主要的DNA修复机制包括:1. 直接修复:通过直接移除DNA中的损伤修复碱基,最典型的例子是甲基化修复。

2. 不同型链断裂修复:将DNA末端暂时附着到其他分子上,然后使用受损DNA链作为模板进行重建,最常见的机制是同源重组。

3. 引物依赖性修复:通过依赖引物DNA分子的存在来重建受损的DNA 链,最典型的例子是核碱基切除修复。

二、DNA修复机制与遗传性疾病的关联1. Bloom综合征Bloom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表现为短身材、面部特征异常和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

该疾病主要由于Bloom综合征蛋白(BLM)的缺陷引起。

BLM是负责DNA双链断裂修复的蛋白,它可以帮助重组酶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正确定位。

当BLM功能受损时,DNA双链断裂修复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2.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是与家族性乳腺癌和卵巢癌高度相关的基因。

研究表明,BRCA1和BRCA2蛋白负责DNA双链断裂修复的过程。

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细胞对DNA双链断裂的修复能力下降,易导致基因组突变和癌症的发生。

3. 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严重免疫系统疾病。

近期的研究发现,HIV感染可以影响DNA修复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HIV感染会抑制DNA修复酶的活性,导致细胞未能及时修复受损的DNA,进而增加了基因突变和有害变异的风险。

DNA修复能力与癌症发生关联性分析

DNA修复能力与癌症发生关联性分析

DNA修复能力与癌症发生关联性分析引言:癌症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癌症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包括环境因素、基因突变和DNA修复能力等。

DNA修复能力是细胞内维护基因组稳定性的一项重要功能,它可以修复DNA中的损伤,防止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本文将探讨DNA修复能力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

1. DNA修复能力的概述DNA修复系统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分子机制组成,可以修复DNA中的不同类型的损伤,包括单链断裂、双链断裂、碱基损伤等。

DNA修复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细胞的遗传稳定性和基因组的完整性。

细胞内存在多种不同的DNA修复机制,包括碱基切除修复、错配修复、直接反转修复等。

2. DNA修复能力与癌症发生的关联性许多研究表明,DNA修复能力与癌症发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一些DNA修复基因的突变会破坏细胞的修复能力,导致DNA损伤的积累。

这些累积的DNA损伤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不稳定性,进而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

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癌症患者的DNA修复能力普遍较低。

这可能是由于某些癌症细胞对DNA损伤的高敏感性,导致修复能力降低。

一些研究甚至认为,通过调节DNA修复能力,可以提高治疗癌症的有效性。

3. DNA修复能力与癌症治疗的关系近年来,研究人员对DNA修复能力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有效的癌症治疗通常会对细胞的DNA造成损伤,并抑制其修复能力。

化疗药物和放疗通过干扰DNA修复过程,直接杀伤癌细胞。

然而,一些研究也发现,部分癌症细胞具有较强的DNA修复能力,从而对治疗产生耐药性。

这使得人们认识到,在癌症治疗中同时针对DNA修复过程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治疗DNA修复过程的新靶点,并开发针对DNA修复能力的抑制剂。

4. DNA修复能力与预防癌症的关系除了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DNA修复能力还与预防癌症密切相关。

DNA修复与癌症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DNA修复与癌症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DNA修复与癌症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近年来,DNA修复与癌症治疗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DNA是细胞内重要的遗传信息载体,但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DNA可能会受到损伤或突变。

细胞内的修复系统能够识别和修复这些损伤,维持DNA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然而,在癌症发生和发展过程中,DNA修复系统的功能常常受到异常改变,导致DNA损伤的积累和不稳定。

因此,研究DNA修复与癌症治疗的关系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DNA修复与癌症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

首先,癌症细胞通常具有较高的突变率,这与其DNA修复能力受损有关。

DNA修复系统的不正常功能可能导致DNA损伤无法得到有效修复,从而促进突变的积累和癌症的发生。

例如,研究发现,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这是因为BRCA1和BRCA2基因是参与DNA双链断裂修复的关键基因,其突变会导致DNA修复受损,促进癌症的发展。

其次,修复系统也可以成为癌症治疗的靶点。

癌症治疗中常用的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都是通过对DNA造成损伤来杀灭癌细胞。

然而,一些癌细胞可能会通过增强DNA修复的能力来逃避治疗的攻击。

因此,针对DNA修复系统的药物靶向治疗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一些针对修复系统的抑制剂已经被发现,并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例如,PARP(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抑制剂已经在治疗BRCA突变相关的卵巢癌和乳腺癌中取得了重要的临床效果。

PARP抑制剂能够干扰DNA修复的过程,增加DNA损伤的积累,从而加强化疗药物的疗效。

此外,研究还发现一些与DNA修复相关的新的治疗策略。

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某些癌症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最近的研究发现,DNA修复功能异常的癌细胞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更为敏感。

这表明DNA修复与免疫治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DNA损伤修复机制及其与人类健康风险相关性分析

DNA损伤修复机制及其与人类健康风险相关性分析

DNA损伤修复机制及其与人类健康风险相关性分析引言DNA是构成生命的基础分子,但在日常生活和环境中,它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损伤。

DNA损伤是指DNA链上的碱基发生改变、缺失或损坏,导致DNA序列的改变和功能缺失。

如果不修复,DNA损伤可能会引发遗传疾病、肿瘤发生等严重后果。

因此,了解DNA损伤的修复机制及其与人类健康风险的相关性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DNA损伤的类型及其源头DNA损伤可以来源于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包括自然代谢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DNA复制时的错误等。

外源性因素包括化学物质、辐射、病毒感染等。

DNA损伤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单链断裂、双链断裂、碱基损伤、交联等。

每一种损伤类型都需要不同的修复机制来修复。

DNA损伤修复机制DNA损伤修复机制可分为直接修复、错配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四类。

1. 直接修复(Direct repair)直接修复是指通过酶催化直接将DNA损伤修复为其正常状态,不需要改变DNA序列。

例如,光修复酶可以修复由紫外线引起的嘧啶二聚体化损伤。

2. 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错配修复是一种依赖于DNA复制和修复机制的修复方式。

当DNA复制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碱基配对错误。

错配修复机制通过辨认新合成链和模板链之间的不同,选择正确的碱基进行修复,以保证DNA在复制过程中的准确性。

3. 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核苷酸切除修复机制主要用于修复较大的DNA损伤,如由紫外线引起的一对多碱基损伤或其他外源性因素引起的损伤。

该修复机制通过识别并去除损伤周围的一段DNA序列,然后利用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合成新的DNA链。

4. 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重组修复机制主要涉及双链断裂的修复。

在这个修复过程中,细胞会寻找相同或相似的DNA序列作为模板,并利用同源重组的方式恢复断裂的DNA链。

DNA 同源重组修复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DNA 同源重组修复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DNA 同源重组修复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邱宇凡;胡蕴慧;张瑾【摘要】Double-strand DNA breaks ( DSBs) are the most dele-terious events in eukaryotic cells , and there are two major path-ways for repairing them: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 HR ) and non-homologous DNA end joining ( NHEJ ) .BRCA1/2 proteins are key factors in HR repair pathway for DSBs and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BRCA tumor suppressor network , which maintains genomic integrity and stability .Pathogenic mutations of core genes in this network may damage the DNA repair process and increase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This review summarizesthe current repor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and mutations of the key factors in DNA HR repair asso-ciated tumor suppressor network , and aims at promoting the pre-vention,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precision treatment of th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aforementioned mutations .%双链断裂是真核细胞最严重的DNA损伤类型,主要依赖同源重组途径进行修复。

DNA修复与癌症的关系

DNA修复与癌症的关系

DNA修复与癌症的关系DNA是构成我们遗传信息的基础,它决定了我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然而,生命过程中,DNA遭受各种损伤,包括自然衰老、环境污染和各种化学物质等。

这些损伤可能导致DNA发生各种错误,如结构变化、点突变、缺失、插入或删除等等。

如果这些错误无法及时修复,就有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DNA修复机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它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子机制来纠正DNA上的损伤,这些机制不仅包括基本的催化修复过程,还包括检测、信号转导、DNA复制和细胞周期控制等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一些关键的蛋白质、酶和分子参与其中,它们以高度调控的方式协同工作,确保DNA修复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然而,当DNA修复机制发生异常或失调时,就会导致各种严重的生物学后果,包括遗传疾病、免疫系统缺陷、神经退化和癌症等。

实际上,这些异常多数是由基因突变或表达模式改变引起的。

例如,在 DNA损伤检测和信号转导过程中,若某些关键基因出现突变或失调,就有可能导致这些信号传递过程受阻,从而导致DNA修复机制失调。

这种情况下,受损的DNA将无法得到及时和有效的修复,从而可能导致癌症细胞的自由增长和扩散。

现有研究表明,癌症形成的过程中,DNA修复机制失调和突变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例如,在胃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类型中,DNA修复机制的失调和突变是常见的现象。

因此,在研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理解DNA修复机制和其与癌症的关系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多种DNA修复基因和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碱基切除修复(BER),同源重组修复(HR),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等。

这些基因和机制相互作用,并导致DNA修复网络结构的建立。

如果这些网络中的关键成分受到突变或失调,就可能导致DNA修复机制失调和DNA损伤积累。

这时,若癌细胞正常细胞一样被DNA损伤侵害,就会通过检测和信号转导机制来触发DNA修复反应。

DNA修复机制对细胞遗传稳定性的保护作用

DNA修复机制对细胞遗传稳定性的保护作用

DNA修复机制对细胞遗传稳定性的保护作用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DNA则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细胞需要保持其遗传物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正常的生物功能和传代。

然而,DNA面临着众多的损伤威胁,包括自然损伤和外部的致突变因素。

为了保护细胞的遗传稳定性,细胞拥有一套复杂而精确的DNA修复机制,以修复各种DNA损伤和突变,维持DNA序列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这些DNA修复机制是细胞生存和遗传传递的关键因素。

DNA修复机制主要分为三类:直接修复、错配修复和切割修复。

直接修复主要修复那些较小的DNA损伤,这一过程不需要切除或取代任何碱基。

直接修复机制通常包括光修复、甲基化修复和咬合修复等。

光修复是一种常见的直接修复机制,它能够修复太阳紫外线引起的嘧啶二聚体并将DNA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甲基化修复则能够修复DNA中的甲基化损伤。

咬合修复则是一种随机的直接修复过程,通过将损伤的链两端咬合在一起来修复DNA。

错配修复是修复DNA中的碱基错配和小片段插入/删除错误,以确保DNA的序列正确性。

这一修复过程通过特定的酶和蛋白质来修复碱基对之间的无序匹配。

错配修复机制中的重要蛋白质包括错配修复蛋白Msh2-Msh6(MutS)和錯配修复蛋白Mlh1-Mlh3(MutL),它们可以识别和纠正错误配对。

切割修复机制主要修复更严重的DNA损伤,例如双链断裂和复杂的损伤。

切割修复过程中的关键酶包括核苷酸交换修复和非同端连接蛋白复合体。

双链断裂修复是一种复杂的DNA修复机制,分别包括非同端连接(NHEJ)和同源重组修复(HR)。

通过这些修复机制,细胞可以有效地修复DNA双链断裂和其他严重的损伤。

DNA修复机制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DNA修复机制可以修复各种类型的DNA损伤,包括紫外线损伤、环境致突变物质引起的化学损伤等。

这些损伤如果不得到修复,就会导致DNA序列异常和突变,进而可能导致细胞的突变和转化。

其次,DNA修复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染色体完整性和结构稳定性。

DNA修复机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DNA修复机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DNA修复机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DNA修复机制是维护细胞基因组完整性的一项重要生命活动。

DNA分子在细胞内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损伤或突变,如果没有足够的修复机制,就会导致细胞死亡或癌变。

因此,研究DNA修复机制与肿瘤的关系,对于防治癌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DNA修复机制的类型DNA修复机制可以分为直接修复、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重组修复和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等多种类型。

直接修复是指通过直接将DNA损伤区域用酶或其他特殊蛋白质直接修复的方式。

比如,嗜酸菌的光诱导酶,可以直接修复UV 辐射对DNA分子所造成的损伤。

错配修复是指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错误配对而引起的修复。

DNA多聚酶ε和DNA多聚酶δ等核酸蛋白质能够在DNA复制时识别错误配对,并进行及时修复。

碱基切除修复是指将DNA中受损的碱基切除、修复或置换的方法。

碱基切除修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单核苷酸修复、长链修复和烷基化基修复。

其中单核苷酸修复主要是通过一些辅助因子的介入来进行的。

重组修复是指当DNA在复制或修复过程中发生损伤时,通过某种方式重组或替换DNA的损伤部分。

重组修复通过介导非同源DNA的重组来恢复DNA序列,其中,同源重组和非同源重组是两种常见的重组修复方式。

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是指当DNA发生双链断裂时,通过将非同源DNA端连接起来来稳定DNA结构。

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对于保持基因组稳定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癌症发生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DNA修复与肿瘤的关系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复制,由于复制过程中存在很多环境因素的干扰,如辐射、化学药品等,就存在损伤或改变DNA序列的风险。

如果细胞没有足够的DNA修复机制,DNA就会在不停地积累突变,这样就容易导致癌症的发生。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往往存在某种DNA修复机制的缺陷,或者一种或多种DNA修复基因发生突变而不再起到正常的DNA修复作用。

如BRCA1、BRCA2等基因突变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及其相关基因研究

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及其相关基因研究

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及其相关基因研究DNA是人体细胞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包含了细胞中遗传信息的全部内容。

然而,DNA双链断裂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细胞DNA损伤现象,它可以由天然辐射、化学物质、毒素、药物和丝酶等诸多因素引起。

如果未受修复,DNA断裂可能导致细胞死亡或致癌突变。

因此,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人类体内,有许多基因编码着参与DNA双链裂解修复机制的蛋白。

这些蛋白在不同的修复通路中发挥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将损坏分子剪切开来然后重组起来。

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多个基于不同修复通路的DNA修复基因。

核酸外切酶1(NX1)是一种DNA损伤检测蛋白,其主要功能是感知并响应DNA双链断裂。

当DNA发生双链断裂时,NX1可以定位到断裂处并切开DNA双链,从而启动修复过程。

在治疗某些人类恶性肿瘤时,NX1成为一个治疗靶标,因为这些肿瘤细胞的DNA双链修复能力较弱。

另一个与DNA修复相关的基因叫做BRCA1。

在人体中,BRCA1突变会增加乳腺癌、卵巢癌和其他类型的癌症风险。

实验证明,BRCA1的一个主要作用是协调DNA修复过程。

不同于NX1,BRCA1不直接参与DNA切割,而是作为一个信号传递器,促进DNA修复复杂物质的招募和协调。

这个过程可以保证双链断裂在正确的序列上相连。

与BRCA1类似,一种叫做BRCA2的蛋白也能够协调DNA修复过程。

BRCA2是一种重要的DNA招募蛋白,它被证明与XRCC3、RAD51和RAD54发挥协同作用,在细胞DNA双链断裂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BRCA2主要作用是帮助招募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到双链断裂处,以实现DNA修复。

此外,ATM基因和ATR基因也参与了DNA双链断裂修复过程。

ATM基因编码了一种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响应DNA双链断裂,并增加细胞DNA修复通路的活性。

在DNA修复过程中,ATM被激活并成为一个重要的信号传递器,它向其他DNA修复相关的蛋白传递信号并调节DNA修复通路的活性。

DNA修复机制以及DNA损伤与癌症的关系

DNA修复机制以及DNA损伤与癌症的关系

DNA修复机制以及DNA损伤与癌症的关系DNA修复机制是人类身体防御机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持人体生命健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环境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人体的DNA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引发癌症等疾病。

本文将就DNA修复机制与DNA损伤及其与癌症的关系展开探讨。

DNA修复机制是什么?DNA是构成人体遗传基因的基本单位,又称为脱氧核糖核酸。

DNA扮演了人体存储遗传信息的重要角色,它记录了人体发育和生长的每一个环节。

但是,DNA所承载的信息并非不可动摇。

人体内外部环境因素,如紫外线、细菌、辐射等,都会导致DNA受到不同范围和程度的损伤。

幸运的是,人体内部拥有专门的细胞保护机制——DNA修复机制。

DNA修复机制是一种复杂而多元的生化过程,主要由一系列专门的酶和蛋白质协同工作完成。

它们能够在DNA受到环境或内外因素损伤后,快速对DNA进行修复。

DNA修复的成事率不仅决定了人体内部先天的抗病能力,而且与一些复杂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DNA修复机制的几种类型人体内部的DNA修复机制大致可分为七种,分别是: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链断裂修复、相互重组修复、非同源末端连接、氧自由基修复和交联修复。

这七种机制分别为人体维修不同类型,不同成因产生的DNA损伤提供不同的修复机制。

举个例子,碱基切除修复主要用于修复由紫外线照射引发的DNA嘧啶基础的乙酰化,而链断裂修复则主要用于修复由化学物质与辐射引发DNA的双链断裂。

在DNA修复机制的作用下,人体能够快速迅速的对各种不同类型的DNA损伤进行修复。

DNA损伤与癌症的关系DNA是人体存储遗传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细胞命运不可变的基因遗传载体。

然而,DNA的损伤却是引起一系列细胞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变异有可能导致细胞的自我修复失衡,致使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表明,DNA修复机制失衡或缺陷可能是癌症的重要促发因素之一。

这是因为一旦DNA受到损伤,细胞会迅速启动DNA修复机制,对DNA损伤进行修复。

DNA修复与细胞恢复能力

DNA修复与细胞恢复能力

DNA修复与细胞恢复能力DNA修复与细胞恢复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它对维持生命的稳定和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DNA是生物体内的基因遗传物质,负责传递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功能的正常运作。

然而,DNA在生物体内存在各种损伤和突变的风险,比如放射线、化学物质和内源性产物等。

当DNA受到损伤时,细胞能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修复机制来修复受损的DNA,以维持基因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DNA修复的能力对于细胞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

若细胞无法完成有效的DNA修复,损伤的DNA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癌症、遗传性疾病等。

所以,细胞的DNA修复能力对于维持个体和种群健康至关重要。

DNA损伤与修复的机制非常复杂,如同一台精密的修复机器。

主要的DNA修复途径包括碱基修复、拼合修复和重组修复等。

其中,碱基修复是最常见的一种DNA修复机制。

碱基修复依赖于一系列酶的协同作用,用于修复因化学物质、辐射或氧化产物等损伤导致的单个碱基的损害。

拼合修复是修复双链断裂的主要机制,它可以通过链接两端的DNA片段来恢复完整的DNA双链。

重组修复则负责修复严重的DNA双链断裂以及DNA间的交换。

DNA修复的过程一般分为识别、修复和检查等步骤。

首先,细胞需要识别和定位DNA中的损伤点。

这一步骤通常由一种名为DNA损伤识别蛋白的酶来完成。

一旦损伤点被识别,细胞便会启动相应的修复机制。

修复的具体方式取决于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修复过程中,一系列酶相互协作,通过剪切、连接和合成等方式,修复DNA,使其恢复原貌。

修复完成后,细胞进行检查,以确保修复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修复结果不符合要求,细胞会启动更严格的检查机制,以避免因错误的修复导致的更严重的问题。

细胞的DNA修复能力是通过调控一系列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这些基因参与了DNA损伤的感应、信号传导和修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细胞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来增强或减弱DNA修复的能力。

许多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或改变在DNA损伤修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NA修复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DNA修复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DNA修复与肿瘤发生的关系DNA修复是细胞内最基本的生物学过程之一。

DNA修复能够修复DNA链的破损,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促进正常的细胞生长,维持细胞的基本功能。

然而,DNA修复的功能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

当DNA受到非常强烈和复杂的内外部因素干扰时,DNA 修复的能力就会受到损害。

如果DNA不能修复,或者DNA修复被破坏,就会增加肿瘤的风险。

DNA修复与肿瘤的关系已经成为了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

研究人员逐渐发现,DNA修复与肿瘤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理解DNA修复与肿瘤的关系。

一、 DNA修复阻碍肿瘤发生DNA修复酶是一类十分重要的修复酶,它们能够修复DNA链上的单、双链损伤、交叉结等形式的损伤,保证DNA的完整性。

此外,DNA修复酶还能够检测和修复DNA链上的DNA损伤和病变,抑制肿瘤细胞的出现。

例如,几乎所有的DNA修复酶都能够参与对紫外线辐射的反应,阻止细胞受到紫外线伤害。

就拿胰腺癌来说,胰腺癌的发生与DNA修复酶缺失有关。

在这个过程中,DNA修复酶成为了胰腺癌的独立因素。

由于胰腺细胞的DNA修复酶能力下降,导致肿瘤细胞质量的不断增长,最终形成肿瘤。

二、DNA修复调控肿瘤的发生DNA修复代谢活动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十分显著。

在人类基因组中,有许多与DNA修复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作用是保证DNA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防止有害变异的发生,并防止癌细胞的出现。

DNA修复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DNA损伤的积累,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

DNA修复代谢活动对肿瘤发生的影响变化范围广泛,从细胞凋亡、微小元件到肿瘤预测标记等各方面。

在胃癌、乳腺癌、肝癌等癌症中,DNA修复酶缺陷的频率都很高。

与此同时,许多细胞中的DNA修复基因出现突变,这意味着DNA修复机制无法正常开展,肿瘤细胞的数量将继续增加。

三、DNA修复与肿瘤治疗DNA修复抑制剂是一种治疗特定肿瘤的药物,它能够阻碍DNA修复酶的活动。

DNA修复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中DNA修复酶的代谢活动,破坏DNA的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8・ 6
21 0 2年 3月第 1 7卷 第 3期
Hale Waihona Puke C ieeC i c l n o g , a . 0 2 V 1 1 , o 3 hn s l ia O c l y M r 2 1 , o. 7 N . n o
细胞癌 、 结直肠癌 的发病 风险增高 相关 。D A损伤修 复 N 相关基 因的表达缺失 和表达产 物失 活而 引发 的基 因组不 稳 定也是导致乳腺癌发生 的重要原 因[ 。D A损伤修 复基 因 9 N J 多态性作 为个体损伤修复能力差异 的分 子遗传学基础 , 既是 乳腺癌的遗传 易感 因素 , 也为乳腺癌靶 向治 疗提供 了新 的途 径 , 为当今 医学研究 的热点 。 成
t r e ia iest S an a 0 3 Chia a y M d c lUnv ri y, h gh i2 04 3, n
C r sodn uh r A G Y -e E mal yj w 0 5 @1 3 cr or p n i a to :W N af , — i: ai a 4 9 6 .o e g i e n
多 D A损 伤因子诱 发 , 电离辐射 、 扑异 构酶抑 制 剂 、 N 如 拓 自 由基以及 D A复制过程 中复制叉破坏停滞 。D A双链 断裂 N N 如果不能正确修 复 , 可导致 遗传 变异 或 细胞死 亡 。真 核 细胞主要通过同源重组和非同源末 端连接修 复 , 此外单 链退 火(i ̄ — rne n el g SA) 同源 重组 的 特殊 情 况 , s es addan an ,S 是 n t i 起 辅助作用 。 同源重组和非同源末 端连接 这两种 机制 的根本 区别是 对于 D A同源性的依赖及 修复精确程度 的不 同。因为是 利 N 用未受损害的姐妹染色单体作为模 板 , 同源重组能保证 较准 确的修复 , 非同源末端连 接 由于不使 用 同源 序列 , 易产 而 容 生错误 。有 同源性 的 D A双链 断裂修复 ( R和 SA) N H S 通
【 bt c】 H r ir be tac , hr ti db f i ll ti , itaad ayos ,s ol gnre o A s at r e da r scne ca c re ya l u en ba r r n t i m sy ee t fm e ty a r a e z m i c s r g le l n e l e t a adr
【 yWo d 】 H rd a rat acr D A dul s adbekrpi ptw y Snl n c o d o m rh m Ke r s eei r bes cn e; N obe t n ra ea ah a ; ig ul t epl op i ty r r e ei y s
功能相关 的链 交联 剂和 P R — 抑 制剂 为 B C A Pl R A相关遗传性乳腺癌 的治疗提供 了新 的途径 。本 文就 D A双链 断裂修复通路 N 相关基因 的突 变与遗传性乳腺癌发病 的关系作 一综述 。
【 关键词 】 遗传性乳腺癌 ; D A双链断裂修复通路 ; 单核苷酸多态性 N
rn inai g a e i lc td i r dipo iin t e s a e h o h c r mo o a nsa lt Th ne sr n r s —i kig a e t ig orsg ln r mp iae n p e s sto o br a tc nc rtr ug h o s m li tbii y. e i trta d c o s ln n g ns
【 摘
要 】 遗 传性 乳腺癌具有家族聚集 、 早发 、 双侧 等特点 , 多为易感基 因发生胚 系突变所致 。D A损伤修复是 哺乳 动 N
物细胞保证 遗传物质稳定性 的重要机制 。双链 断裂是最严重的 D A损伤之 一 , 复过程涉及 同源重组 和非 同源末端连接 通 N 修
路 。D A双链 断裂修复或信号传导相关基 因或蛋 白功能缺陷可 以诱导染 色体不 稳定而增 加乳腺 癌的易感 性。与 D A修 复 N N
中 图分 类 号 :7 7 9 R 3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4 0 2 1 ) 3— 2 7— 5 10 0 6 ( 02 0 0 6 0
As o i to f DNA u e sr nd br a e a r p hwa nd he e iar e s a e s ca i n o do bl t a e k r p i at y a r d t y br a tc nc r
X C 5 X C 1的变异 多态性分别与 口腔癌 、 R C 、R C 神经胶质瘤 、 肝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资助项 目( 17 15 8 12 1 ) 海 市卫生局科研 资助项 目( 09 1 ) 8 0 2 7 ,10 0 0 ; 2 0 13
l 通 讯 作 者 , ,alyj w 0 5 @ 1 3 Cn E一 i:ai a4 9 6 .Ol n e
上保证 了遗传物 质的稳定性 。针对不 同的损伤类型 , N D A修 复机制 涉及碱基 切除修复 ( E 、 苷酸切 除修复 ( E 、 B R) 核 N R)
错配修 复( MMR 、 ) 同源 重 组 ( R) 非 同 源 末 端 连 接 ( H J H 、 N E) 等 4。D A双 链 断 裂 ( S 是 最 严 重 的 D A损 伤 , 以通 N 3 D B) N 可
vl s o o gu eo bnt nadnn o o gu n iigptw y h ee n rt n’ yfnt n e t S ea— ov m l o s cm i i n oh m l osedj nn ah a .T egnsadpo is ds ci srle t D Brp i eh o r ao o o e u o ado
过 同源重组和非 同源末端连接通路修复 。 D A修复基 因是一类易感基 因, N 其多态性是生物体普遍 存在的现象 , 可以改变个体对 损伤 D A的修 复能力 , N 而修复 能力下降或缺乏 可导致 基 因组 不稳定 以及 肿瘤 的发生 。近
期多项研究表 明 ,N 双链 断 裂修 复基 因 K 8 、 A 5L 、 DA u0 R D 1 1
e 综合征等 。 r s D A损伤修复是 哺乳动物细胞 防御机制 的重要部分 , N 可
以 逆转 由机 体 内外 环 境 因 素 所 致 的 D A 突 变 , 很 大 程 度 N 在
性 , 有早 发 、 且 双侧 、 中心病 灶等特 点 , 多 其发病 的遗传 因素 多为易感基 因的胚系 突变… 。乳 腺癌家 族史 是重 要 的危 险 因素 , 家系调查成为遗 传性 乳腺 癌风 险评估 的重 要组 成 。 对于乳腺癌患者 , 合并有下列病 史情 况时应考 虑是否 为遗传 性乳腺癌并 做相应 检测 :0岁之 前发病 的早发性乳 腺癌 ; 4 合 并 有卵巢癌 ; 双侧 乳腺 癌或 单侧第 二 原发乳 腺癌 ; 有德 系犹 太人血 统 ; 男性乳腺癌 ; 家族几代 中多个成 员患乳腺 癌 ; 族 家 成 员曾检测 出乳 腺癌 易感 基 因 1 B C 1 或 乳腺 癌 易感 基 (R A ) 因 2 B C 2 基 因突变 ; (R A ) 家族成员 中存在 已明确 的遗传性疾 病综合 征 , C w e 如 o d n综合征 、i amei 合征 、e tJg— L— u n 综 r f P uz eh —
1 遗传性 乳腺 癌易 感基 因
1 1 高外显率 突变基 因 高外显率 突变在人群 中虽然发生 . 少, 但携带者的相对危险度较非携带者高 5至 2 以上 。 0倍 与遗传性乳腺癌 关系最 密切 的是 B C 1 B C 2 为肿瘤抑 R A/ R A , 制基 因。B C 1 B C 2突变对遗传性乳腺癌 的发生起重要 R A/ R A 作 用。对于 B C 或 B C 2突变携带者 , R A1 RA 一生 中患乳腺癌 的风险为 4 % ~8 % , 0 5 明显 高于普 通人 群大 约 1% 的乳 腺 3 癌发病风险 。这些 突变 出现 的频率 在不 同人群 中差 异很 大 , 中德 系犹太人 的 B C 1 B C 2突变率 明显高 于其 他 其 R A/R A 种 族 ,常 见 突 变 有 B C 115 e G、B C 15 8 is R A —8 d l A R A — 2nC、 3 B C 26 7 d l … 。除 B C 1 B C 2外 , 遗 传性 乳 R A —14 e T等 R A/R A 与
具 有明确遗传 因子 的乳 腺癌称作 遗传性乳 腺癌 ( e d— hr i e t ybes cne, B , a rat acrH C) 占全 部 乳 腺 癌病 例 的 5 ~1 % 。 r % 0
与 散 发 性 乳 腺 癌 相 比 , 部 分 遗 传 性 乳 腺 癌 具 有 家 族 聚 集 大
t e g r i e mu a in o u c p i i t e e h e ml tt f s e t l y g n .Ac u aeDNA d ma e rp i i mmai n c l st ei o tn c a im oe s r h n o s b i c r t a g e ar n ma l el i h mp r t a s a me h n s t n u et e
a dP n ARP l ib b t r so i td w t NA rp i f n t n r v d e a o te t ame t f RC r lt d h r dt r ra t a c — n i i s a s c ae i D e ar u c i sp o i e an w w y t e t n o h o h r o B A— ae e e i y b e s n — e a c e . I h sp p r t e rl t n hp b t e h tt n o e e n ov d i o b e s a d b e k r p i p twa n h ah g n ss f r n t i a e , h eai s i ewe n t e mu a i f n si v le d u l t n r a e ar ah y a d te p t o e e i o o o g n r h r dt r r a tc n e l b e i w d e e i y b e s a c rwi e rv e e . a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