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_中文版NCCN指南(2016+v
【放疗 靶区 勾画 课件】乳腺癌术后放疗

改良根治术后内乳照射——随机研究结果
总生存率
外 象 限
内
内乳放疗
象
化
限
疗
中
内乳放疗
央
区
Int J Radiation Oncol Biol Phys 86(5):860-866, 2013
乳腺癌术后内乳预防照射的前瞻性研究结果
2003-2007,3089例早期LN+乳腺癌术后,前瞻性基于人群的队 列研究 右乳癌行内乳照射,左乳癌未行内乳照射,中位随访8.9年
-
改良根治术后常规放疗技术
胸壁:电子线或X线切线 (垫bolus) 锁骨上下:X线/或混合射线
引流口?
CT定位 锁骨上胸壁放疗——体位和中心标记 肩背垫15度斜板使胸壁平坦
CT定位 锁骨上胸壁放疗——体位和中心标记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部位
内侧组:91%,外侧组:75%,颈静脉角:66%
景灏等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5;93(2):268-76
改良根治术后——内乳照射(TOMO)
改良根治术后——内乳照射
IMRT
TOMO
乳腺癌保乳术后 放疗技术和靶区勾画
保乳术后放疗范围
腋窝淋巴结 4个阳性:全乳+锁骨上区 内乳 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全乳 锁骨上区 内乳 腋窝淋巴结阴性:全乳 SLN1-2个阳性,低危患者:全乳放疗
高危患者:全乳+腋窝 锁骨上区放疗
①CT定位,剂量评估,降低心肺剂量 ②预防剂量46-50Gy/23-25f,常规分割 ③锁骨上腋窝区域,处方剂量深度取决于病人的解剖 ④借助于内乳动静脉确定内乳区域 ⑤新辅助化疗病人的放疗指征和照射部位取决于化疗前的临床分
一大波最新版NCCN全面来袭!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细胞肺癌( 2017.V7 )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k. 细胞肺癌( 2017.V6 )大波最新版 NCCN 全面来袭!我们“肿瘤指南者”后台专业博士团队在紧急翻译、解析 新版更新内容的同时,在程序后台更改必要的逻辑流程,让 使用者在指尖滑动中,已经达到与新版 NCCN 同步的境界! 为了方便英语水平好, 对 NCCN 有充分兴趣花力气研读的使 用者,我们提供了新版 NCCN 的下载地址:1. 肺癌 NCCN 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中文版 2018.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非小细胞肺癌中文版 ( 2018.v1 )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非小细胞肺癌中文版 ( 2017.v9 )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非小 细胞肺癌中文版( 2017.v8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非小细胞肺癌中文版( 2017.v7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非小细胞肺癌中文版( 2017.v6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非小细胞肺癌中文版( 2017.v5 NCCN 临床实践指南:2017.v4 )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2018.V2 NCCN临床实践指南: 2018.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2017.V8 -- —k.NCCN 临床实践指南: 2017.V5NCCN 临床实践指南:非小 细胞肺癌( 2017.V4 )3 食管癌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食管癌中文版 (2017.V4 )NCCN 临床实践指南:非 2017.V3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 —k.-- —*细胞肺癌( 2016.V1NCCN 临床实践指南:-- —k.-- —* 细胞肺癌( 2016.V2NCCN 临床实践指南:-- —k.-- —* 细胞肺癌( 2016.V3NCCN 临床实践指南:2016.V42 .胃癌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胃癌中文版( 2017.V5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胃癌中文版( 2017.V3NCCN 临床实践指南: 胃癌中文版( 2017.V2NCCN 临床实践指南: 胃癌中文版( 2017.V1NCCN 临床实践指南: 胃癌中文版( 2016.V3NCCN 临床实践指南:胃癌( 2017.V5NCCN 临床实践指南:胃癌( 2017.V4NCCN 临床实践指南:胃癌( 2017.V3NCCN 临床实践指南:胃癌( 2017.V2NCCN 临床实践指南:胃癌( 2017.V1NCCN 临床实践指南:胃癌( 2016.V3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胃癌( 2016.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胃癌( 2016.V1 )5.结肠癌 NCCN 临床实践指南:结肠癌中文版(2018.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结肠癌中文版( 2017.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食管癌中文版( 2017.V3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食管癌中文版( 2017.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食管癌中文版( 2017.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食管癌( 2017.V4NCCN 临床实践指南: 食管癌( 2017.V3NCCN 临床实践指南:食管癌( 2017.V2NCCN 临床实践指南:食管癌( 2017.V1NCCN 临床实践指南:食管癌( 2016.V24.乳腺癌 NCCN 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中文版(2017.V3) NCCN 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中文版( 2017.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中文版( 2017.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中文版( 2016.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 2017.V3NCCN 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 2017.V2NCCN 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 2017.V1NCCN 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 2016.V2NCCN 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 2016.V1NCCN临床实践指南:结肠癌( 2018.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骨肿瘤( 2016.V1) 8.肾癌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肾癌中文版 2018.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结肠癌( 2016.V2 )6. 直肠癌 NCCNl 临床实践指南:直肠癌中文版2017.V4 )NCCNl 临床实践指南:直肠癌中文版( 2017.V3 )NCCNl 临床实践指南:直肠癌中文版( 2017.V2 )NCCNl 临床实践指南:直肠癌( 2017.V4 )NCCNl 临床实践指南:直肠癌( 2017.V3 )NCCNl 临床实践指南:直肠癌( 2017.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直肠癌( 2016.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版:结肠癌 -直肠癌( 2016.V2 ) 7 骨肿瘤 NCCN 临床实践指南: 骨肿瘤中文版 (2018.V1 ) NCCN 临床实践指南:结肠癌( 2017.V2 ) NCCN 临床实践指南:结肠癌( 2017.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结肠癌( 2018.v1 )NCCN临床实践指南:骨肿瘤( 2016.V1 ) 8.肾癌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肾癌中文版 2018.V2 ) NCCN 临床实践指南:骨肿瘤中文版( 2017.V1 )NCCN临床实践指南:骨肿瘤( 2018.V1 NCCN临床实践指南:骨肿瘤( 2017.V1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肾癌中文版( 2018.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肾癌中文版( 2017.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肾癌( 2018.V3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肾癌( 2018.V2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肾癌( 2018.V1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肾癌( 2017.V2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肾癌( 2016.V29.宫颈癌NCCN 临床实践指南:宫颈癌中文版 (2018.V1 ) NCCN 临床实践指南:宫颈癌中文版( 2017.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宫颈癌( 2018.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宫颈癌( 2017.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宫颈癌( 2016.V1 )10.甲状腺癌NCCN 临床实践指南:甲状腺癌中文版2017.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甲状腺癌中文版( 2016.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甲状腺癌( 2017.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甲状腺癌( 2016.V1 )11.肝癌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肝癌中文版( 2017.V4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肝癌中文版( 2017.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肝癌( 2017.V4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肝癌( 2017.V3 )12.卵巢癌NCCN 临床实践指南:卵巢癌中文版 (2017.V5 )NCCN 临床实践指南:卵巢癌中文版( 2017.V3NCCN 临床实践指南:卵巢癌中文版( 2017.V2NCCN 临床实践指南:卵巢癌中文版( 2017.V1NCCN 临床实践指南:卵巢癌( 2017.V5 )NCCN 临床实践指南:卵巢癌( 2017.V3 )NCCN 临床实践指南:卵巢癌( 2017.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卵巢癌( 2017.V1 )13、软组织肉瘤NCCN 临床实践指南:软组织肉瘤中文版( 2018.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软组织肉瘤中文版( 2017.V2 )14、胃肠道间质瘤NCCN 临床实践指南:胃肠道间质瘤中文版( 2018.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胃肠道间质瘤中文版( 2017.V2 )15、黑色素瘤NCCN 临床实践指南:黑色素瘤中文版2018.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黑色素瘤中文版( 2018.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黑色素瘤中文版( 2017.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黑色素瘤( 2018.V2 )NCCN 临床实践指南:黑色素瘤( 2018.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黑色素瘤( 2017.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软组织肉瘤( 2018.V1 )NCCN 临床实践指南:软组织肉瘤( 2017.V2 )。
2020NCCN乳腺癌中文版指南2020V1修订

NCCN 指南——乳腺癌 2020.V1
乳腺癌
2020 V1—2020.01.15
译者提醒:上述知识无需通篇记忆,按照患者病期和治疗情况,选择“进入系统”开心使用吧!
版权所有,禁止用作任何商业用途
更新Leabharlann NCCN 指南——乳腺癌 2020.V1
2020.v1 版乳腺癌较 2019.v3 版的更新要点 一、总体修改
新增下列的流程:仅有有限的数据支持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治疗/靶向治疗,而且仅在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身上考虑 2.新增脚注 tt:没有相关的常规浸润的包裹性乳头状癌(EPC)被分期为 pTis,因为其行为类似于 DCIS(根据 AJCC)。实体乳头状癌(SPC)应该根据 WTO 标准被 指定为原位或侵袭性的,但这两种形式的肿瘤预后都较为良好。
NCCN 指南——乳腺癌 2020.V1
六、BINV-4 1.组织学进行修改。 七、BINV-5 1.移除脚注: 小叶和导管混合型癌以及化生型癌依据其导管成分进行分级,治疗也以此分级为依据。对于化生性癌,组织学分级对预后的影响是不确定 。 但是,化生性癌明确的组织亚型要求肿瘤中>10%的该组织,且亚型是一个独立的影响预后变量 八、BINV-6 1.修改脚注 kk: 其他预后基因被认为可用来帮助评估再复发的风险,但未证实可预测化疗的疗效 2.修改脚注 II:组织学级别较低且无淋巴血管侵犯的 T1b 肿瘤患者应接受单一内分泌治疗,因为 TAILORx 试验不包括此类肿瘤患者。 3.修改脚注 mm:TAILORx 的一项探索性分析显示,在复发评分在 16-25 分的 50 岁或以下的女性中,年轻患者接受化疗有潜在的好处。 九、BINV-9 1.新增脚注 ss:在少数有高风险特征的病人中(如:年轻女性组织学分级高级),可以考虑辅助化疗(2B 类)。见 BINV-L 十、BINV-10 1.下方的流程修改
乳腺癌辅助化临床路径

乳腺癌辅助化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乳腺癌辅助化疗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腺癌(ICD-10:C50.801,C50.802 C50.803,C50.804伴C50.900),符合以下条件:1.腋窝淋巴结阳性。
2.腋窝淋巴结阴性但伴有高危复发因素者:如①年龄<35岁②肿瘤直径>2.0cm③核分级为Ⅲ级④有脉管癌栓⑤Her-2阳性(指免疫组化3+或/和荧光原位杂交有扩增)。
注:对于Her-2阳性,同时LN阳性或淋巴结阴性的T 大于0.5cm的患者,建议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和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1.症状:发现乳房肿块。
2.体格检查:乳房触诊及腋下淋巴结触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情况。
3.一般情况评估:体力状态评估。
4.实验室检查:乳腺B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EA、CA125及CA153等。
5.病理诊断为乳腺癌。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801,C50.802 C50.803,C50.804伴C50.900),乳腺癌疾病编码。
2.原发灶根治术后,无远处转移或准备入院检查排除远处转移。
3.符合化疗适应证,无化疗禁忌。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2-4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基线及每3月复查时检查项目:Her2检测(基线);肿瘤标记物如CEA、CA125、CA153;胸片或胸部CT、腹部或/及盆腔超声或增强CT/MRI、乳腺及腋下锁骨上淋巴结超声和心脏超声、乳腺钼靶或MRI(每年一次)。
2).每周期化疗前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提示肿瘤有复发时,可进行相关部位CT或MRI;2)骨扫描;3)合并其他疾病相关检查。
NCCN+临床实践指南关于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部分解读(共32张PPT)

手术应在保证肿瘤局部完全获得清除,而其他转移灶不会立即威胁生命的情况下进行。 新版指南建议对于激素受体阴性而仅限于局部骨或软组织转移,或无症状内脏转移的病人,无论其HER-2 受体状态; 新版指南指出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但不可治愈。 新版指南指出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但不可治愈。 既往行保乳手术的局部复发的病人应该实施乳房切除术加Ⅰ、Ⅱ水平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如果以前没有实施腋窝清扫)。 既往行乳房切除术的病人:应进行局部复发病灶手术切除(如果可以在非高创伤的状况下完成手术)和区域胸壁及锁骨上区的放射治疗(
• 对于既往曾接受保乳手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有限的数据支持 80%可进行再次前哨淋巴结活检。然而,专家组的共识是:既 往保乳治疗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局部复发的大多数病人首选的 手术方法是乳房切除术和Ⅰ、Ⅱ水平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但可 以考虑行再次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代替腋窝清扫术。
1.3远处转移病灶的局部处理: 新版指南建议如果出现下列临床状况如脑转移、软脑膜及脉络膜转移、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诺塞麦与颌骨坏死(osteonecrosisof the jaw,ONJ)的发生有关。 同时处理高钙血症等骨骼相关事件。
• 既往行保乳手术的局部复发的病人应该实施乳房 (2)含曲妥珠单抗治疗而进展的HER-2 阳性病人,卡培他滨联合拉帕替尼治疗也是一个选择。
Ⅳ期、转移复发乳腺癌是晚期乳腺癌,属于不可治愈的疾病。 既往行单纯乳房切除术 共有808 例病人参加了这项试验。
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牙周病和牙脓肿。
2.2 内分泌治疗: 新版指南建议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
(PR)阳性病人是初始内分泌治疗的适宜人群; 二线内分泌治疗后,没有高水平的证据来帮助选 择内分泌治疗的最佳顺序。
病例讨论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患者,女性,45岁,发现左乳肿物,无疼痛,无乳头溢液。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0cm×5cm×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右乳未触及明显肿物。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肿大。
乳腺X线摄影: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影,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女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发现左乳肿物,无疼痛,无乳头溢液。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0cm×5cm×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右乳未触及明显肿物。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肿大。
乳腺X线摄影: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影,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征。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初步诊断为左乳癌。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
术后可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发现左乳肿物较早,无远处转移征象,属于早期乳腺癌。
因此,可以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等。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等高危人群,应该加强自我检查和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癌。
病例讨论乳腺癌是一例早期左乳癌的病例。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术后可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采取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等。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强调对人民负责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它赋予了少数民族更多的自治权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要鼓励广大信教群众信仰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正确答案是:A.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指南-2023标准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指南1范围本文件涵盖了截至2023年6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已批准49个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含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的全程化药学服务的内容。
本文适用于所有开展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药学服务的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Breast Cancer(Version4.2023)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3)《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1年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是一种用于衡量医疗干预对患者生命质量的经济学评价指标。
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通过将治疗或干预的成本与其所带来的效果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其相对效益和经济效果。
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缩率语全称AI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BMD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CDBC乳腺癌伴随疾病(Concomitant Disease of Breast Cancer)CDK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E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HC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HDAC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R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phosphatidylinositide3-kinase)PKB蛋白激酶B抑制剂(protein kinase B)P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Tdp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WHO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5概述目前,国内上市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药物按照作用机制可分为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AI)、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LHRH)类似物、孕激素类药以及靶向治疗药;靶向治疗药又包括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和CDK4/6抑制剂类药物。
nccn乳腺癌中文版指南乳腺癌指南

临床研究
中国乳腺癌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涉及早期诊断、新辅助治疗、辅 助治疗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05
CATALOGUE
nccn乳腺癌指南在中国的应用和实施
nccn乳腺癌指南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nccn乳腺癌指南的推广和应用 对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 有重要意义。
肿瘤生长。
放疗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 保乳手术后,需要进行 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受 体,采用靶向药物进行 治疗,以提高疗效和降
低副作用。
乳腺癌的随访和监测
随访频率
建议术后定期随访,一般前2年 每3-6个月一次,之后每年一次
。
随访内容
包括体检、乳腺X线检查、B超等 ,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
1 2 3
指导临床实践
nccn乳腺癌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乳腺癌的 诊断、治疗和管理的详细指导,确保了治疗的标 准化和规范化。
提高诊疗水平
通过遵循nccn乳腺癌指南,医疗机构可以确保乳 腺癌患者得到最佳的诊疗服务,从而提高诊疗效 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推动研究进展
nccn乳腺癌指南的更新和改进是基于最新的医学 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因此它也推动了乳腺癌领 域的研究进展。
复发和转移风险高
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和转移风险较 高,需要更加关注患者的长期生存和 康复。
心理和社会支持不足
乳腺癌患者需要更多的心理和社会支 持,但目前这方面的服务相对较少。
中国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中国乳腺癌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涉及基因突变、表观 遗传学、肿瘤微环境等方面。
中国乳腺癌中心静脉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

3 推荐意见5: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 穿刺过程中发生少量气胸,首选临床观察,定期复查 X线胸片,大量气胸可行胸 腔闭式引流。
➢ • 出现血胸后应立即停止穿刺置管,监测生命体征,同时行胸腔穿刺引流。误穿 动脉后局部压迫穿刺点 直至出血停止。
➢ • 静脉港输液植入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降低相关血流感染并发症这一做法缺少 证据支持,专家组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
输液港相关推荐意见
3 推荐意见1:适证
3 推荐意见2:入路选择
3 推荐意见2:入路选择
3 推荐意见2:入路选择
➢ 颈内静脉置管到胸壁港体的距离较远,穿刺点导管经 皮下隧道连接注射座易形成锐角导致输液不畅,将置 港囊袋定位于穿刺点皮肤切口外侧可减少其发生。
➢ 隧道针穿刺时起点取置港皮肤切口最外侧点,并与穿 刺点皮肤切口最外侧连接建立皮下隧道(图1)。
中国乳腺癌中心静脉血管通路 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
目 录
证据等级及推荐强度 中心静脉通路的选择 输液港相关推荐意见
1
证据等级及推荐强度
1 证据等级及推荐强度
➢ 证据等级 参考GRADE系统,结合中国临床研究特点,将证据等级分为Ⅰ、Ⅱ、 Ⅲ、Ⅳ 4类, 专家组优先选择Ⅰ类和Ⅱ类证据纳入指南评价体系
➢ 手臂港相比胸壁港可降低动脉误穿、气胸、夹闭综合 征等并发症。
➢ 手臂港因置港部位隐蔽,不存在改变乳腺癌病人穿衣 习惯、暴露植入港体部位等问题,病人感受相比胸壁 港更佳。
3 推荐意见3:导管尖端位置
3 推荐意见4:导管尖端定位方法
专家组推荐中心静脉通路建立应采用术中透视或术后胸片检查明确导管尖端位置。前瞻性对照 研究结果表明应用 ECG 定位能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异位风险,且不延长操作时间,高效 经济。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学习要点

2024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学习要点2024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学习要点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疗水平,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每年都会发布最新的乳腺癌诊疗指南。
本文将介绍2024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的学习要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乳腺癌的最新诊疗方法。
1、早期诊断和筛查早期诊断和筛查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的关键。
本指南强调了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的重要性,包括自检、医生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遗传史、既往乳腺疾病史等,应增加检查频率,以尽早发现潜在的病变。
2、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本指南详细介绍了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分子分型和生物学特征,强调了准确诊断的重要性。
同时,指南还介绍了最新的基因检测技术,如下一代测序(NGS)等,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肿瘤的遗传特征,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本指南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病理类型等因素,详细介绍了各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4、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是乳腺癌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本指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子分型,详细介绍了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和副作用。
特别是针对HER2阳性患者,指南强调了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的重要性。
同时,指南还介绍了免疫治疗等新兴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成果。
5、心理支持和康复心理支持和康复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指南强调了心理医生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
此外,指南还介绍了康复阶段的注意事项,如运动锻炼、营养支持和性生活指导等,以帮助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总之,2024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的学习要点包括早期诊断和筛查、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心理支持和康复等方面。
晚期乳腺癌全程管理理念

28个月
29个月
95%CI
23-40
24-47
2年OS
57%
57%
Log rank=0.36 P=0.547
PFS
OS
蒽环治疗史不明确旳晚期乳腺癌患者 一线化疗希罗达®可替代蒽环类与紫杉类联用
XT
ET
P值
TTP
11月
10.6月
NS
OS
35.7月
37.6月
NS
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未报道
9%
未提及
晚期乳腺癌可单药 “维持治疗”
“联合化疗有效旳患者,假如因为不良反应不能继续耐受联合化疗者,能够考虑原先联合方案中其中一种单药进行维持治疗,以尽量延长疾病控制时间。”
——2023年《复发转移乳腺癌化学治疗基本原则》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91(2): 73-75.
PFS-从随机开始
PFS-从初始诱导治疗开始
2023-10(10个月后) “右上腹胀痛一月余”入院,多发肺转移 肝转移 肝穿刺病理:转移性腺癌 IHC:ER(-),PR(-),HER-2(-)
MBC治疗模式
1线化疗 肿瘤负荷达最小时 继续化疗 延长PFS甚至OS
诊疗
缓解或稳定
PD
死亡
1线化疗 (4-6 周期)
停 Xeloda +粒细胞刺激因子 不断 Xeloda +粒细胞刺激因子 Xeloda减量 +严密观察 对症
第二周期剂量调整
Xeloda 减量 DOC 减量 都减量
疗效:肺部病灶CR
化疗前
化疗四面期后
疗效:肝部病灶PR
化疗前
化疗四面期后
维持治疗
Xeloda 1000mg/m2 bid d1-14 21天反复 4个周期 II度手足综合征 Xeloda 825mg/m2 bid d1-14 21天反复 16个周期 I度手足综合征 每21天反复 20个周期 (15个月)
NCCN乳腺癌中文版指南2019v1

NCCN 指南——乳腺癌 2019.V1
2.更新临床分期来包括所有适合术前全身治疗的患者 3.修改链接对于可能切除的肿瘤:见术前系统治疗:乳腺和腋窝评估(BINV-12) 4.新增链接对不可切除的肿瘤:见术前系统治疗(BINV-15) 5.移除下列的栏目:如果保乳手术没有可能且患者仍需要化疗时,术前全身治疗仍是可选择则的。这对于 ALND 抵抗的患者可能会有较好疗
效 (T2,N0,M0;T3,N0,M0;T3,N1,M0) 十、BINV-12 1.修改页面标题:有机会手术者:术前治疗前的乳房和腋窝评估 十一、BINV-13 1.修改页面标题:有机会手术者:术前治疗和对手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的反应 2.任何时候确认的疾病进展,增加肿块切除术不可行。 十二、BINV-14 3.修改页面标题:有机会手术者:术前全身治疗后的系统治疗 4.乳房切除术后:乳房切除术后推荐进行全乳腺的辅助照射伴或不伴瘤床的推量照射 十三、BINV-15 5.修改:缓解改成:术前全身治疗后缓解且肿瘤可手术 6.修改:未缓解改成:术前全身治疗后不缓解且肿瘤仍不可切 除 十四、BINV-16 1.修改页面标题:不可手术者或局部晚期乳腺癌(非炎性):术前全身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十四、BINV-17 1.监测/随访推荐按照下列的顺序排列
NCCN 指南——乳腺癌 2019.V1
乳腺癌
2019 V1—2019.03.14
译者提醒:上述知识无需通篇记忆,按照患者病期和治疗情况,选择“进入系统”开心使用吧!
更新
NCCN 指南——乳腺癌 2019.V1
2019.v1 版乳腺癌较 2018.v4 版的更新要点 一、移除 LCIS-1(小叶原位癌)的页面,具体见 NCCN 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指南 二、DCIS-1 1.修改栏目:遗传性乳腺癌高风险患者应接受遗传学咨询。(BINV-3,-11,-18 同样修改) 2.新增肿块切除,不进行淋巴结清扫+乳腺局部加速照射(APBI) 3.脚注 j 修改:导管原位癌保乳手术后行全乳放疗可降低约 50%的同侧复发风险。复发中约一半为浸润性乳腺癌、一半为导管原位癌。许多因素决定局 部 复发风险:肿块可触及、体积大、分级高、切缘近或阳性、年龄小于 50 岁。对部分患者,如认为复发风险低,可仅接受手术治疗。三种局部治疗方 案患者 生存率无明显差别。对于部分低风险的 DCIS 的患者,如果满足 RTOG 9804 临床试验中所有低风险 DCIS 的定义,可以考虑对患者使用 APBI。RTOG 9804对 低风险 DCIS 的定义包括:筛查出的 DCIS,细胞核等级低到中级,肿瘤大小≤2.5cm 以及手术阴性切缘>3mm。 三、BINV-1 1.重新组织临床分期和检查 2.新增栏目:查体评估腋窝淋巴结,必要时使用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技术,对可疑淋巴结进行经皮活检。 3.修改脚注 a:对老年患者的评估和管理见 NCCN 老年患者肿瘤指南 四、BINV-2 1.腋窝淋巴结阴性修改:全乳放疗±瘤床增量照射 。中央/中心肿瘤或高危患者肿瘤>2cm 时,考虑腋窝清扫部位以外的区域淋巴结放疗。 五、BINV-3 1.新增脚注:见男性乳腺癌的注意事项(BINV-J)(BINV-5 到-10 以及 BINV-22 同样修改) 六、BINV-4 1.组织学类型新增:乳头状 七、BINV-5 1.肿瘤≤0.5cm,移除微浸润。(BINV-8,-9 同样修改) 2.修改脚注 ff:ER 阴性改为激素受体阴性,ER 阳性改为激素受体阳性 八、BINV-6 1.建议考虑 21-基因 RT-PCR 检测(1 类)。 九、BINV-11 1.将标题从“可手术的疾病”改为“术前全身治疗前的检查”
NCCN结肠癌中文版指南V1修订

NCCN结肠癌中文版指南V1修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也在不断地发展。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结肠癌治疗指南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
最近,NCCN结肠癌中文版指南V1也进行了修订,以更贴近中国的临床实践和患者需求。
修订版指南主要对结肠癌的诊断、分期、治疗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和改进。
在诊断方面,修订版指南强调了结肠镜检查的重要性,并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基因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预防结肠癌。
在分期方面,修订版指南引入了新的分期标准,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在治疗方面,修订版指南详细介绍了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并针对不同分期和患者情况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治疗建议。
修订版指南还增加了随访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与之前的版本相比,修订版指南具有以下特点:它更贴近中国的临床实践,考虑到了中国患者的特点和需求。
它引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它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为具体和实用的指导。
NCCN结肠癌中文版指南V1修订版的发布为中国的结肠癌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实用的指导。
通过不断学习和应用该指南,医生和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结肠癌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肿瘤的前列。
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诊断和治疗乳腺癌,NCCN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发布了《乳腺癌指南(中文版)》,并在近期完成了第一版的修订。
修订版指南在保持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对一些章节进行了更新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临床实践。
以下是修订版指南的主要更新内容:强调了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指南建议,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包括乳腺B超、乳腺X线摄影等。
同时,对于有家族遗传史或既往病史的女性,应提前进行筛查。
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

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1.疾病诊断:参照《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国版)》,参见/cn,病理学诊断为必须条件。
2.病期诊断根据临床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七版癌症分期标准作出分期诊断。
3.证候诊断(1)气滞痰凝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心烦易怒。
或口苦咽干,头晕目眩。
舌象:舌苔薄白或薄黄。
脉象:脉弦滑。
分析:本型多见于进展期乳腺癌患者。
辨证属肝郁不舒,气滞痰凝。
(2)冲任失调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头晕目眩。
或月经失调,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目涩,口干。
舌象:苔少有龟裂,舌质红。
脉象:细数无力分析:多见于进展期乳腺癌,辨证属肝肾阴虚,冲任失调。
(3)毒热蕴结证乳房肿块迅速增大,疼痛或红肿甚至溃烂翻花,分泌物臭秽或伴有倦怠乏力,食少纳差等。
或发热,心烦,口干,便秘。
舌象:舌质暗红,舌苔黄白或黄厚腻,脉象:弦数或滑数分析:本型已属乳癌局部晚期,多见于炎性乳腺癌,或胸壁多发卫星结节乳腺癌患者,局部分期多为T4c或T4d,病情进展呈现邪实或正虚邪实情况。
(4)气血两虚证疲倦乏力,精神不振,恶心,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干少津,二便失调,白细胞下降等。
舌象:舌淡,苔薄白。
脉象:脉沉细弱。
分析:多见于化疗后患者以及晚期乳腺癌患者。
(5)气阴两虚证乏力、口干苦、喜饮,纳差,乏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
舌象:舌质干红,少苔或薄苔。
脉象:脉细数或弦细。
分析:多见于放疗后患者以及晚期乳腺癌患者。
(6)瘀毒互结证肿瘤增长迅速,神疲乏力,纳差消瘦,面色晦暗。
或伴有疼痛,多为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或伴有乳房肿物坚韧,若溃破则腐肉色败不鲜。
舌象:舌淡或淡暗,苔白脉象:脉细数或弦细。
分析:此型患者多见于晚期肿瘤出现远处转移以及乳腺局部肿瘤进展迅速。
二、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气滞痰凝证治法:舒肝理气,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海藻、昆布、柴胡、青皮、郁金、连翘、白芍、云苓、半夏、浙贝、草河车、山慈菇、白芷等。
前哨淋巴结活检解读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Galimberti V, et al. Lancet Oncol. 2013.
前哨淋巴结阳性的处理-(EORTC 1098122023 AMAROS)
前哨淋巴结阳性 腋清 VS 腋窝放疗??
Mila Donker,, et al. Lancet Oncol. 2014.
精选ppt课件最新
临床诊断 时淋巴结 阳性
FNA或细针 活检阳性
FNA或细针 活检阴性
临床分期 I、IIA、 IIB和IIIA
T3,N1,M0
临床诊断 时淋巴结 阴性
前哨淋巴 结定位和 切除
前哨淋巴结 阴性
前哨淋巴结 阳性
I/II级腋窝淋巴结清扫(见 腋窝淋巴结分期)
满足以下所有标准:
• T1或T2肿瘤 • SLNs1或2+ • 保乳治疗 • 计划全乳放疗 • 未行新辅助化疗
28
01
3:对于可手术的乳腺癌,下列情况下临床医生可以提供SLNB 3.1:多中心肿瘤,intermediate, moderate 3.2:DCIS施行全乳切除术,insufficient, weak 3.3:既往接受过乳腺和/或腋窝手术,intermediate, strong 3.4:新辅助全身治疗, intermediate, moderate 4:对于早期乳腺癌和有下列情况时,临床医生不应该施行SLNB 4.1:大的或局部晚期(T3/T4)乳腺癌, insufficient, weak 4.2:炎性乳腺癌, insufficient, weak 4.3:当计划BCS的DCIS,insufficient, strong 4.4:妊娠, insufficient, weak
随机
SLNB+/-ALND N=7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CCN对证据和共识的分类
1类 2类 3类 2A类
基于高水平证据(如随机对照试验)提出的建议,专家组一致同意。 基于低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一致同意。
2B 类
基于低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基本同意,无明显分歧。
基于任何水平证据提出的建议,专家组意见存在明显的分歧。
除非特别指出,NCCN对所有建议均达成2A类共识。
切缘状况
一小部分表面上单纯DCIS的患者在最后手术的时候可能发现具有浸润性癌。因此,如果表面上单纯DCIS准备接受全乳切除术或解剖受累部位切除术将 来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患者,应该认真考虑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i见放疗原则(BINV-I) j完全切除应通过切缘分析与标本摄影。只要仍然不确定切除是否充分,则应该进行切除术后乳腺钼靶摄影。 k在全乳切除或者再次切除过程中,发现有浸润性疾病的患者,应进行I期或II期的分期,同时包括淋巴结分期。 l见保乳治疗需要放射治疗的特殊考虑(BINV-G) m肿块切除术后的全乳放疗可以降低DCIS复发风险约50%。大约一半的复发是浸润性癌,一半是DCIS。影响局部复发的因素有:可触及的肿块,较大的 尺寸,更高的等级,接近或牵涉的边缘,年龄<50岁。如果患者和医生认为个体风险为“低,”一些患者可能只需要切除。数据评估显示,三个局部治 疗对患者生存无影响。 n见术后乳房重建的原则(BINV-H)。 DCIS-1
对于临床I-IIB类患者,如果出现症状或体征,应增加检查: g • 全血细胞计数 • 肝功能检查,碱性磷酸酶 • 如果出现局部骨痛或碱性磷酸酶升高,行骨扫描检查 • 如果出现碱性磷酸酶升高、肝功能异常、腹部不适症状或腹部盆腔 体检异常,行腹部±盆腔CT或MRI检查 • 胸部CT检查(如果出现肺部症状) 如果患者为IIIA期(T3,N1,M0),可考虑以下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 • 肝功能检查,碱性磷酸酶 • 胸部CT检查 • 腹部±盆腔CT或MRI检查 • 骨扫描或sodium fluoride PET/CT h (2B类) • FDG PET/Cti,j(可选,2B类)
PET/CT显示骨转移,则基于PET-CT,不再需进行骨扫描或 sodium fluoride PET/CT。 iFDG PET/CT可以同时用作CT诊断。PET或PET/CT扫描并不适用于临床I、 II或可切除的III期乳腺癌的分期。在常规分期检查结果难以判断或者存在疑 问,特别是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患者中,FDG PET/CT可以很有效地协助诊 断。。 jFDG PET/CT除了应用于标准的分期研究之外,还能够检测出局部晚期乳腺 癌病例中未被怀疑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 BINV-1 k见NCCN老年肿瘤治疗指南为特殊治疗考虑
(BINV-B)
e使用MRI并没有显示出增加阴性切缘或者减少转变为全乳切除的可能性。目前缺乏改善长期预后的数据。 f对于希望保乳的患者,可行再次切除以得到切缘阴性的结果。对于不适合保乳手术的患者应该行全乳切除术。 g见DCIS的切缘状态(DCIS-A) h对于表面上单纯DCIS或者钼靶检测DCIS微钙化的患者,在没有浸润性癌证据或证明腋窝转移性疾病的情况下,不应施行彻底的腋窝淋巴结清扫。但是,
h如果行FDG
见局部治疗 (BINV-2) k
a这个部分认同美国病理学院的病理协议对乳腺各种浸润性和非浸润
性乳腺癌的报告。 b见HER2检测原则(BINV-A) c见NCCN遗传/家族性高风险评估指南:乳腺和卵巢 d见乳腺癌专门MRI检测原则 (BINV-B) e见生育和节育(BINV-C) f见NCCN 忧伤管理指南 g常规的系统分期不适合没有症状的早期乳腺癌
存优势尚未被证实,但是个体风险和获益的考虑也是很重要的。(见NCCN 降低乳腺癌风险指南)
DCIS-2
DCIS的切缘问题
关于导管原位癌中阴性病理切缘的定义还存在很大分歧。分歧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疾病存在异 质性、难以区分增生的不同状况、切缘位置的解剖考虑,以及缺乏有关导管原位癌预后资料的前瞻 性资料。
导管原位癌 0期 Tis,N0,M0a
• • • •
病史和体检 双侧乳房X线摄片 病理检查b 明确肿瘤雌激素 受体状态 • 遗传性乳腺癌高 危患者应接受遗 传学咨询c • 乳腺MRId,e(可选)
见术后治疗(DCSI-2)
a见NCCN乳腺癌筛查和诊断指南 b这个部分认同美国病理学院的病理协议对乳腺各种浸润性和非浸润性乳腺癌的报告。 c见NCCN遗传/家族性高风险评估指南:乳腺和卵巢 d见乳腺癌专门MRI检测原则
源自英文 版 v.1.2016
仅供内部学习使用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
由21个居世界领导地位的美国知名癌症中心所组成的一个非营利联盟组织, 旨在全心致力于对癌症患者医疗管理品质及效率的提升。 NCCN 提供给医疗保健系统决策者极具价值之重要资讯,《NCCN肿瘤学临 床实践指南》为全球肿瘤临床应用最广的指南。
DCIS-A
分期
I期 T1,N0,M0 或 IIA期 T0,N1,M0 T1,N1,M0 T2,N0,M0 或 IIB期 T2,N1,M0 T3,N0,M0 或 IIIA期 T3,N1,M0 • • • • • • • •
检查
病史和体检 双侧乳房X线摄片,乳腺超声检查 病理检查a 明确肿瘤ER、PR及HER-2状态b 遗传性乳腺癌高危患者进行遗传学咨询 乳腺MRI d (可选),特别对于经X线摄片查出的隐匿性肿瘤c 必要时进行生育咨询e 心理评估f
而数据显示能够达到切缘阴性的手术切除是不足的。目前并没有数据支持放疗在这方面的意义。
c在一个粗针穿刺活检中出现多灶性或者广泛的小叶原位癌(>4个终端导管小叶单元),可能会增加手术切除中发现浸润性癌的几率。
LCIS-1
诊断
检查
初诊治疗
肿块切除f,g,不进行淋巴结 处理h+全乳放疗i,j,k,l,m(1类) 或 全乳切除±前哨淋巴结活 检h,k±乳房重建n 或 肿块切除f,g,不进行淋巴结 处理h,不进行放疗i,j,k,l,m (2B类)
临床分期为I、IIA、IIB 或 T3,N1,M0 期患者的局部治疗k
≥4个阳性腋窝淋巴结 全乳放疗加或不加瘤床的光子r 近距离治疗或电子束 的推量照射(1类),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内乳淋 巴结,以及有任何转移风险的腋窝区(1类)。 如果有化疗指征,放疗应在化疗后进行。 全乳放疗加或不加瘤床的光子r,、近距离治疗或电子 束的推量照射(1类)。积极考虑锁骨上/下淋巴引流 区、内乳淋巴结,以及有任何转移风险的腋窝区。 如果有化疗指征,放疗应在化疗后进行。
监测/随访
• 每6~12个月进行病情随 访并行体格检查,持续5 年,以后每年1次 • 每12个月进行1次乳房X 线摄片(如果行保乳术, 则在放疗后6-12个月行 乳房X线摄影检查[2B类]) • 如果应用内分泌治疗, 则根据NCCN乳腺癌降低 风险指南进行监测
o对于使用他莫昔芬的患者,不推荐行CYP2D6基因检测。 p现有数据表明,内分泌治疗可以降低保乳手术后同侧乳腺癌复发风险,和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术后的ER阳性的原发肿瘤对侧乳腺癌复发风险。尽管生
• • •
Hale Waihona Puke 专家普遍认为,大于10 mm的切缘属阴性(但此切缘宽度也许过大,而且可能影响美观) 小于1 mm的切缘被认为不足够 对于范围在1~10 mm之间的切缘,一般切缘越宽,局部复发率越低。但是对于位于乳腺纤维-腺 分界部位(如靠近胸壁或皮肤)的肿瘤,手术边缘不足1mm并不一定要进行再次手术,但可以 对肿块切除部位进行较大剂量推量照射(2B类)。
行手术切除
小叶原位癌 不伴其他癌
导管原位癌 (DCIS)
见NCCN DCIS指南 (DCIS-1)
初次活检为 手术活检a,b,c
浸润性 乳腺癌
见NCCN浸润性乳腺 癌指南(BINV-1)
a小叶原位癌由初次活检(粗针或手术)或者最终切除发现,同时伴随或不伴随其他增生性改变(非典型导管或小叶增生)。 b一些变种的小叶原位癌(多形性小叶原位癌)可能与导管原位癌有相似的生物学行为。临床医生可以考虑彻底切除多形性小叶原位癌(切缘阴性),然
诊断
检查
降低风险措施
降低乳腺癌风 险的咨询,见 NCCN乳腺癌 降低风险指南
监测
根据 • NCCN乳腺癌降低 风险指南 以及 • NCCN乳腺癌筛查 和诊断指南进行 监测
活检为粗针 穿刺活检 ( 非手术活 检)a,b 乳腺活检发现的 小叶原位癌 0期 Tis,N0,M0 • 病史和体检 • 双侧乳房X 线摄片 • 病理检查
IA期: T1、N0、M0 IB期: T0、N1mi、M0 T1、 N1mi、M0 IIA期: T0、 N1、 M0 T1、 N1 、M0 T2、 N0、 M0 IIB期: T2、N1、M0 T3、N0、M0 IIIA期: T0、N2、M0 T1、N2、M0 T2、N2、M0 T3、N1、M0 T3、N2、M0 IIIB期: T4、N0、M0 T4、N1、M0 T4、N2、M0 IIIC期: 任何T、N3、M0 IV期: 任何T、任何N、 M1 M0:无远处转移的临床或影像学证据 M1:通过传统临床和影像学方法发现的远处转移和/或组织学证实超过0.2cm的转移灶
紫色:T3(肿瘤最大 直径>50mm)
黄色:Tis(原位癌)
红色:T4(肿瘤无论 大小,直接侵犯胸壁 和/或皮肤)
绿色:T1(肿瘤最大 直径≤ 20mm)
黑色:已远处转移
蓝色:T2(肿瘤最大 直径>20mm,但 ≤ 50mm)
TNM分期
T1:肿瘤最大直径≤20mm Tlmi:肿瘤最大直径≤1mm Tla:肿瘤最大直径>1 mm,但≤5 mm Tlb:肿瘤最大直径>5mm,但≤10mm Tlc:肿瘤最大直径>10mm,但≤20mm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T2:肿瘤最大直径>20mm,但≤50mm N1: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pN1;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灶2.0 mm T3:肿瘤最大直径>50mm N2a:同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他 组织固定 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 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 T4: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 皮肤结节)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为固定或相互融 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 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 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 pN2b: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 转移 任何T 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 转移 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N3b: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 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pN3:≥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