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年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创新问题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的辨与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an.2021/No.1本刊特稿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的辨与思刘同舫[摘要]辨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诸多思想误区,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和推动实践发展的根本前提。
追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必须矫正传统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倾向,着力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总原则和主要内容,强化其整体性和发展性;解答“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审慎对待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思辨主义的倾向,应以辩证的态度、坚定的信仰和实践的立场予以克服;坚持学术研究与现实观照的内在统一、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的内在统一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是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路径'[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辨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理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持续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必然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始终是我们必须不断思考、回应的时代问题和理论课题。
长期以来,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的反复思索和理论探索过程中形成了诸多不同见解,其中既有直指主题、切中要害的认识,也存在模棱两可、立场不明的观点,甚至出现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
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进行深度探究与回应纠偏,矫正对此问题的各种误判和曲解,澄清和修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存在的偏狭认知和非科学倾向,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的根本前提,对于坚持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历来是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都曾直接或间接地予以回应和解答。
马克思主义随时代发展而更新和变革的理论本质决定了对其理解与阐释必然是与时俱进、常提常新,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追问的回顾,已然成为探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
从回忆抗战到研究抗战——刘大年抗战史学研究再探讨
2 0 1 4年 2月
Fe b . 2 01 4
从 回忆 抗 战 到 研 究 抗 战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刘大年抗 战史 学研究再探讨
朱春龙
( 北京师范大学 历 史学院, 北京 1 0 0 8 7 5 )
摘
要: 作为中国近现代 史学中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刘大年 晚年 1 0 余载主要致力于抗战史的回忆与研究。 他的
述 的这些言行无疑深深刺痛着 “ 战士型学者 , 学者 型 战士 ” [ z 的刘 大年 , 鞭 策着他 转 而从 事抗 战史 的研
士论文 《 刘大年史学研究》 ( 山东 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 ,
2 0 1 0年 4月 ) 等。 笔者在史学界前人研究成果 的基础 上 ,主要从刘大年 回忆抗 战到研究 抗战这两方 面及
作者简介 : 朱春龙( 1 9 8 6 一 ) , 男, 安徽宿松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所博士生 , 主要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
6 2・
了刘 大年 深深 的历史 责任感 和社 会责任 感 。而且 , 当时 国际 、国 内学术界对抗 日战争研究有着 严重 的
学术偏差 和不 足 ,刘 大年 以史家 的责任感 和勇气指
日本侵 略论 ’ , ‘ 大 东亚 战争肯定 论 ’ , 等等 ” … 。 而
在 当时 日本学界 ,也有相 当一部 分有学术 良知 的正
直学 者 , 如 田中正俊 , 他在《 战争 ・ 科学 ・ 人》 一书 中 ,
以客观冷静 的态度 追述了其“ 曾以一个 2 1 岁的青年 被作 为 ‘ 学徒 兵 ’ 驱赶上战场 , 历尽艰难 ” 而来华 参加 战争 的人生 经历。 同样 , 作为这场战争亲历 者的刘大 年 ,在读 了田中正俊的追述文字后 ,深有 感触地指 出, “ 新增加 的了解何 止 限于文字所 述” _ 】 】 2 ” 。 以上所
2014年第三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学科
项目名称 《资本论》哲学的新解读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当代解读 时间与实践——一种生存论的元实践学 导论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技术思想比较研究 唯物史观创新研究 辩证法视域中的马克思社会建设逻辑 马克思的分配正义观念 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消费社会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科学论中“实践转向”的哲学意义 赛博技术伦理问题研究 现代工程批判 网络环境下当代科学交流体系的重构 境界形而上学 春秋公羊学史
附件一
2014年第三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马列科社 7 8 9 10 11 12 13 14 党史党建 15 16 17 18 学科 项目名称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视野下的劳动法“倾 斜保护原则”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研究 马克思新世界观阐释形式问题再研究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公平分配理论研 究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 探索 陈云哲学思想研究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公平问题研 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改善长效机制 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 与应对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改善公民权利状况 的实践及经验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研究 中巴关系研究(1951—1965)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传统及其当代延 展 马克思历史决定论内在融贯性与本质研 究
法学
环境规制研究 环境资源犯罪常规性治理研究 数字网络时代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 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研究 罪刑均衡的理论基础与动态实现 惩罚性赔偿研究 刑事被追诉人权利救济制度研究 腐败案件特别程序研究 西方刑法思想的起源与进化 欧洲私法一体化研究 私法国际统一化基础理论研究 现代国际私法体系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与形成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与形成李洪岩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建立于20世纪的20年代,形成于30年代。
其后,得到深入发展,逐步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
走向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基本脉络。
马克思主义史学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建立与形成,从根本上说,乃是国际形势于国内形势相互作用的结果。
众所周知,中国具有悠久的史学传统。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整体社会形态发生转变,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史学也开始了向近代形态和路向的转向。
这一转向过程,初期以龚自珍、魏源、徐继畲为代表,中期以王韬、郑观应、黄遵宪为代表,而最后于20世纪初年形成以粱启超为代表的所谓“新史学”。
“新史学”形成后,由于国内形势的发展过于迅猛,加之它自身也有不少缺陷,因而存活的时间并不长,接着,中国发生辛亥革命,国际上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际与国内两大因素相互交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和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从国际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把中国带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创造了前提,从国内说,相继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将马克思主义在知识界传播开来,为唯物史观与中国现实和历史的结合奠定了思想的和社会的基础。
在这样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就具备了外部的和内部的现实条件。
五四运动后,以列宁为代表的新兴苏维埃政权实行以世界革命理论为指导的对华友好政策,适应了当时中国的迫切需要。
于是,马克思主义不仅在思想和思潮的层面得到进一步张扬,而且逐步进入现实政治领域。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政治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得以建立的最直接的政治组织基础。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就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而成长,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实行国共合作政策,于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开展了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大革命运动,又称“国民革命”。
《历史研究》的片断历史
维普资讯
研究人员。 二十年后, 笔者采访就职澳洲某大学的
叶晓青 , 她说: 是《 历史研 究》 帮助我把 研究历史变成一种 职业。 在这之前 , 究历 史在我是一个非常私人的 研
事情 , 职业且不说 , 发不发表都不要 紧。由于我和 《 历史研究》 这段 关系, 使我走上可以以此谋 生的
发表这篇文章时没有做什么修 改 , 只删掉了 “ 胡 绳同志是我尊敬的前辈” 几个字 。可能是尹达主
4 巍 黄春 秋 2 0 年 第 1 6 07 期
《 历史研究 》 这种对待青年作者的态度被继 承和发扬下来。 新时期 的《 历史研究 》 是一幅多姿 多彩的画卷 ,着力培养青年作者仍是其中可圈可 点的一页。 这些青年作者在老编辑左步青 、 章鸣九 的记忆 中, 印象最深的就是叶晓青。 叶晓青原是上海一家银行的职员。 18 年第 6 《 90 期 历史研究 》 发表了姜铎 的文 章《 要恰当地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 重点是 , 强调洋务运动负面的作用。 姜文发表以后 , 编辑部 收到了叶晓青寄来 的文章 ,与姜铎商榷 ,洋洋洒 洒, 有两万多字。 责任编辑章鸣九~看就估计到作 者是个年轻人 , 整篇文章尚未达到发表的水准 , 但 他发现其中有一段是谈科技 的,讲洋务运动中引 进科技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 观点比较新 , 于 是 回了一封长信 ,建议作者专就科技问题展开讨 论 。叶晓青根据编辑部 的意见撰写了 《 近代西方 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 ,又改了两三遍 ,发表在 《 历史研究 》 92年第 1 ,在学界引起很大反 18 期 响, 并获得 《 历史研究 》 第一届优秀论文奖。后来 叶晓青又送来她的第二篇文章 《 西学输入和 中国 传统文化 》 编辑部将这篇文章打印出来, 。 分别寄 给李时岳 、 章开沅、 林增平 、 李侃 、 陈旭麓 、 夏东元 、 胡滨 、 唐振常等等十几位近代史学界的著名学者, 请他们提意见。 这十几个人都 回信 了, 对文章予以 肯定 , 也都提出了意见。 叶晓青根据这些意见作了 修改 , 文章发表在 18 年第 l , 93 期 反映甚佳 。 这两 篇文章改变 了一个青年人的人生轨迹 ,叶晓青从 位银行职员变成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专业
回顾与思考--70年来中国史学史学科的轨迹及未来发展
回顾与思考70年来中国史学史学科的轨迹及未来发展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文革”前十七年,中国史学史经过短暂的沉寂,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兴起,并有初步的发展;第二阶段是“文革”十年,这是学科建设的停滞时期;第三个阶段是自“文革”结束到20世纪末,是学科恢复和开拓新局面的时期;第四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近20年,学科在走向成熟的同时,也面临着变革和更化。
关于中国史学史学科的未来发展,本文提出“经典史学史”概念,从近年的史学史研究中概括出几个范式,主张从六个方面推进学科建设。
关键词:四个阶段经典史学史多元范式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梳理70年来中国史学史学科走过的道路,既是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年份,也是以此为契机对本学科做一定意义的总结和反思。
史学史本身是一门高度自觉的学科,20世纪末以来,史学史界的同仁们经常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特别是逢国家政治生活需要纪念之年份,这种总结和反思一般比较多。
应该说,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史学史学科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
纪念主题不同,总结和反思的视角会有差异,但都会从不同 的视野增进对自身的认识,进而推动本学科更加有效的进步。
对70年中国史学史学科走过的历程,我们可以划分出四个阶段。
从新4史学理冷与史学史学刊中国成立到“文革”是第一个阶段;“文革”十年是第二个阶段;“文革”结束到20世纪末是第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是第四个阶段。
下面依次概述这几个阶段的成就和特点,并就未来学科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第一阶段:沉寂、兴起及初步发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无论是对中国而言,还是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来看,这都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开端,中华民族从此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政治、经济、学术、社会生活等,无不进入开辟新时代的洪流。
深化历史认识关注时代主题
封建文化崩溃的必 然 性, 但 是 同 时 又 同 情 与 封 建 文 化 ‘共 命 则 同 尽’ 的 王 国 维”, “很 有 可 能, 正是认识与感情的矛 盾, 使 他 晚 年 在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面 前 停 住 了”。① 陈 寅 恪 的 治 学 经 历 也 证 明: 他早年受 《资本论》 的影响,治 学 中 不 乏 历 史 辩 证 法, 得 以 在 新 中 国 成 立 前 的 史 学 界 “冠 绝 群 伦”,也比西方汉学家们 “高出一头”;可惜, “晚 年 在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面 前 停 住 了 ”, 反 映 在 治 学 上则是难以超越自己,再攀高 峰。 如 历 史 学 家 刘 大 年 指 出 的, 陈 寅 恪 “一 方 面 对 隋 唐 史 等 做 了 有价值的研究,一方面又在 《柳如是别传》 那 样 的 著 作 里, 表 现 了 可 观 的 繁 琐 哲 学”。 “费 去 近 十年功夫,篇幅长至八十几万字,就是发现了这么一点所谓 ‘真理’,只能令人 遗 憾 地 感 到 作 者 浪用了自己的才华。”② 有论者考证,在王国 维、 陈 寅 恪 接 触 《资 本 论》 之 前, 留 学 美 国 的 国 学 大师马一浮,从1903年就 开 始 搜 集 和 研 读 《资 本 论》。 斯 舜 威 在 《光 明 日 报 》 (2012 年 7 月 5 日) 发表 《马一浮与 〈资本论〉》 一文,认为 “马一浮是将 《资本论》 引进中 国 的 第 一 人”。郭 继民在 《一代儒宗马一浮》 中也认为,“据目前的资料显示,马一浮是将 《资本论》 原 版 引 入 中 国的第一人。”③ 马一浮漂洋过海访求 《资本论》 的 佳 话, 从 一 个 侧 面 折 射 出 唯 物 史 观 的 魅 力 以 及对他治学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百年流变观后感
马克思主义百年流变观后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思想体系和社会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实践价值。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流变和发展。
通过对这一时期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百年流变观可分为两个阶段:革命时期和和平时期。
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激进力量,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而在和平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更加关注国家治理、社会福利和发展问题,对于社会主义构建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百年流变观涵盖了思想内涵、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三个维度。
在思想内涵方面,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核心原则,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也逐渐扩展了其研究领域,加强了对人类解放和全球化问题的思考。
在理论发展方面,马克思主义逐渐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唯物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等新概念和理论观点,使其思想更加丰富和深入。
在实践运用方面,马克思主义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形成了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路径,为社会主义构建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百年流变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中,马克思主义被系统地应用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变革,探索出苏联模式和中国模式等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在欧美和发展中国家,马克思主义被广泛研究和借鉴,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参考。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适应各个国家和地区具体情况的能力,可以为各国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第四,马克思主义百年流变观的意义在于对当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尽管马克思主义在过去的百年间经历了多次的流变和发展,但其作为一种反对剥削、追求社会公平的思想和实践体系,仍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面对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和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能够为我们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
对当前几种错误观点的评析
对当前几种错误观点的评析2015-07-14 08:46来源:《红旗文稿》作者:梅荣政我们党一贯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发展态势积极健康向上,主旋律响亮,正能量强劲。
这是观察和评估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首先要看到的基本的、占主导的一面。
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斗争复杂的一面,特别是那些干扰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错误观点,更值得关注。
本文就四种错误观点作如下评析。
一、“苏马非马”“苏马非马”的基本观点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斯大林时期经过整理、理解、取舍、发挥后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马克思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与列宁的很多思想也不同;苏联的马克思主义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以及附加在马克思名下的错误观点;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接受的就是作为“非马”的“苏马”,这是造成中国革命建设失误的主要原因。
所以,“苏马非马”论者认为:“从改革开放伊始就提出一项基本任务:批判‘苏马’,回到原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去”。
在这里,“苏联模式”被篡改为“苏联马克思主义”。
按“苏马非马”论的观点,“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的是“教条式的”、“附加了错误观点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改革开放前,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因而中国共产党也从来就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所以要来“正本清源”,走上“原本的马克思主义”道路上去。
主张这种错误观点的人,对于究竟什么是“原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却避而不谈。
我们知道,所谓“苏联模式”,作为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在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历史形态,是社会主义共同本质特征和苏联民族特色的统一体。
它既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教训。
“苏联模式”的成功经验又分为两部分:一是具有基本的性质,在人类历史现阶段有普遍意义。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即我们称之为“十月革命道路”的东西。
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_孙占元
综述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孙占元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
由于有关中国近代化问题涉及如何阐述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助于对近代中国发展趋向的认识与把握,进而从较深的层面拓展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领域并为当前的现代化事业提供历史的资鉴,因而逐步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
围绕着中国近代化问题,史学界主要就近代化的内涵、近代化的类型、近代化与争取民族独立的关系、近代化的层次、近代化与社会转型、与近代化有关的事件和人物的评价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取得了颇为丰厚的学术研究成果。
一、关于对中国近代化内涵的理解 中国近代化应指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化,这是史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
但是,怎样来表述中国的近代化,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中国近代化与英法等国近代化相比较有何特点,对于“近代化”、“现代化”概念与内涵究竟应该如何把握,这些问题在史学界存有不同的观点。
由徐泰来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记》按照中国近代化的历史线索描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80年间的近代中国历史。
徐泰来在该书“绪论”中指出,近代化是表示向近代文明变化、向近代文明过渡的概念。
它是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综合变化的历史过程,不能单纯把它理解为工业化。
近代化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即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在生产方式方面,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三是在政治方面,由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变化。
近代化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度的变化。
近代化的核心、本质是资本主义化。
所以,近代化可以叫做资本主义近代化。
苑书义通过对中国与英法等国近代化的比较,点明了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并把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110年的中国近代化历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分别其各自内涵的不同。
他指出,就英法等西欧国家而言,所谓近代化就是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
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等方面的变革。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研究(1949-1966)——基于对《历史研究》的考察杨凤城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研究(1949-1966)———基于对《历史研究》的考察杨凤城 付吉佐【摘要】新中国“前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经历了“百家争鸣”的初步繁荣、“史学革命”的实践受挫、“阶级分析”的僵化困顿三个发展阶段。
作为新中国史学研究的最权威刊物,《历史研究》见证了这一历程。
对“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研究、评价,关涉到当下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
因此,不能作简单的是非、成败评判,而应挖掘更多微观史料,通过实证研究丰富对“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认识,同时摒弃所谓“教条化”“政治化”的标签概括,区分“十七年”史学与“文革”影射史学的不同性质,科学认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
【关键词】《历史研究》;“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微观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0)06-0043-08作者简介:杨凤城,河北黄骅人,(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付吉佐,山东青岛人,(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的历程和经验研究”(17ADJ005)当前,学界对建国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围绕某一史学事件,如“五朵金花”“厚今薄古”等问题展开深入具体研究①;二是从宏观层面综述“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②。
前者丰富了独立史学事件的历史面貌,但由于重视个案,未能展现“十七年”史学发展的连续性。
后者从纵贯性角度概括描绘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但也存在“宏观分析的多,微观研究的少;理论评价的多,实证研究的少”③的缺憾。
鉴于此,本文试图做出补充研究:择取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历史研究》杂志为对象④,从其发展过程中,“以小见大”,呈现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经“百家争鸣”的初步繁荣、“史学革命”的实践受挫、“唯阶级分析”的僵化困顿三个发展阶段,既关照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纵贯性,又以微观视角、充足史料作辩证的实证研究。
浅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浅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李红林(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00)㊀㊀摘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其他基础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ꎬ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ꎮ总体来说ꎬ马克思发展史研究的方法论体现主要包含一个总方法和三个具体方法ꎬ本文将会对此进行分析ꎬ希望能够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略尽绵薄之力ꎮ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分析总方法具体方法中图分类号:A81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223-02㊀㊀一㊁一个根本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总方法是唯物辩证法ꎬ在研究自然㊁社会㊁思想㊁历史等领域ꎬ唯物辩证法这种哲学方法都有其独到之处ꎮ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它并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方法ꎬ更是理论㊁学说甚至是一个体系ꎮ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ꎬ是辩证法思想发展所建立的高级形态ꎬ更是一个具备开放性的理论体系ꎮ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是不可置疑的ꎬ是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ꎬ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方法之一ꎮ为什么唯物辩证法有这样高的地位和重要性?首先ꎬ是因为唯物辩证法是在不断发展和进行创新的ꎬ是辩证法继承和前进的成果ꎬ是辩证法的科学形态ꎮ辩证法最初是古代朴素辩证法ꎬ这种辩证法对于联系㊁运动㊁对立统一等方面进行了一种直观和猜测性的认识ꎬ缺乏了实践依据和论证ꎬ但是其合理之处得到了继承ꎮ而唯心辩证法认为人的精神或思维决定了客观世界的发展ꎬ这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前提ꎬ可是唯心辩证法揭示了运动和发展的关系ꎬ并将整个自然㊁历史㊁精神的世界解释为一个过程ꎬ使得唯物辩证法拥有了理论基础ꎮ所以ꎬ唯物辩证法是经过人们的不断实践和继承发展而来ꎮ其次ꎬ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ꎬ推动了辩证法实现革命性的历史变革ꎮ如今唯物辩证法已经拥有了一系列的科学体系ꎬ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ꎬ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中被反复运用和实践ꎮ最后唯物辩证法对自然㊁人类社会以及人的发展ꎬ都进行了科学的描述ꎮ唯物辩证法推动了自然界㊁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ꎬ是人类认识世界㊁改造世界最后的思想工具ꎮ对唯物辩证法认识越深ꎬ越是会发现ꎬ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和世界的发展规律都是在遵循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ꎬ无论我们人类对唯物辩证法有如何的认识ꎬ唯物辩证法思想都隐藏在社会㊁世界的发展进步之中ꎬ可以说ꎬ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其实都是在遵循唯物辩证法思想ꎮ坚持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世界进行认知和改造ꎬ可以使得人类㊁社会㊁自然都得到稳步的前进ꎬ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ꎮ二㊁三个具体方法(一)历史分析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客观的历史ꎬ应该客观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㊁应用和发展创新的历史过程以及其历史规律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随着时代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历史ꎬ应该有高峰也有低谷ꎬ是一个自我发现㊁自我发展的历史ꎮ所以ꎬ我们应在历史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行客观㊁科学的研究ꎮ运用历史分析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应该有一些认识和注意ꎮ第一ꎬ历史分析法分析问题应具体㊁动态㊁从历史角度来看待问题ꎬ静止㊁肤浅㊁抽象地看问题都是错误的ꎮ曾经出现过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甚至有过马克思主义错误论的观点ꎬ这其实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孤立㊁抽象认识后产生的错误结果ꎮ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应该具备这种动态的眼光ꎬ另外ꎬ由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ꎬ所以其中必然存在和当前实践不相符的情况ꎬ这就需要具备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特定历史条件相结合的能力ꎬ进行科学辨析ꎮ第二ꎬ历史和逻辑相统一是历史分析法的重点ꎬ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中心ꎮ历史是客观的ꎬ具有其过程性ꎬ历史方法多是对历史进行客观的描述ꎬ逻辑方法多是表现为人用思维根据客观历史进行分析ꎬ从而去获取历史发展的结果ꎮ第三ꎬ不要片面认识历史分析法ꎬ历史分析法不仅仅是单纯的研究历史ꎬ而是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进程进行全面认识和划分ꎬ从而更好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思想史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著作ꎮ(二)阶级分析法马克思主义研究关注的重大问题就是阶级斗争问题ꎬ阶级斗争在长久时间以来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的对象ꎬ并通过对阶级斗争的分析去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ꎮ阶级分析法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创ꎬ不过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ꎬ特别是当马克思主义围绕资本主义进行研究ꎬ并希望实现建立的无阶级社会后ꎬ阶级分析法越来越重要ꎬ甚至可以说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反映阶级斗争理论的历史ꎮ阶级分析法根据阶级之间的斗争理论进而研究社会历史现象ꎬ是一种科学方法ꎬ对人类研究和改造社会实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ꎮ阶级分析法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起到重要作用的原因有以下原因ꎬ首先ꎬ马克思职业产生于阶级生活当中ꎬ并以阶级斗争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行研究ꎮ另外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ꎬ因此从阶级分析法入手可以有效揭示相关问题ꎮ其次ꎬ阶级分析法研究马克思主义(下转第222页)322浅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基本方法㊀㊀作者简介:李红林ꎬ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ꎮ共产主义运动的复杂命运密切相关ꎮ一战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胜利ꎮ但是欧洲一些国家比如以意大利㊁匈牙利和奥地利㊁德国等为代表的国家及地区的无产阶级革命最终都走向了末路ꎮ一些革命家㊁思想家ꎬ比如卢卡奇㊁柯尔施等人开始对革命的失败进行总结ꎬ在这个过程中ꎬ一些不同的观点陆续产生:无产阶级阶级思想意识的缺乏是导致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ꎬ同时认为这也证明了第二国际的思想是不科学的ꎻ另外ꎬ也直接表明了俄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是不可复制的ꎮ因此ꎬ通过对上述状况的分析ꎬ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制订了以意识革命和文化革命为主要内涵的新的革命观ꎮ(2)二战后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困境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以及发扬光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ꎮ二战结束以后ꎬ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ꎬ西方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发生了声势浩大的科技革命ꎬ科技革命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ꎮ但是ꎬ科学技术的进步㊁生产力的提高ꎬ部分人们的富裕生活并没有带来整个社会的和谐ꎬ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并没有被解决ꎮ二战的发生使得孕育已久的西方文化危机ꎬ即技术理性的文化危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ꎬ一些革命家㊁思想界开始思索其中的原因ꎬ他们发现现代科技下的人们又一次陷入了某种文化以及历史的困境之中无法自拔ꎮ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针对上述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ꎬ并形成众多的专著ꎮ他们的专著所表述的观点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㊁观念等都被牢牢控制住了ꎬ人们的性格特征以及普遍的人性都被异化㊁分化了ꎬ健康的人㊁和谐的社会理应是奋斗的目标ꎮ三㊁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随着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史条件变化ꎬ试图把马克思对工业文明的批判推向深入的理论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所有不同的流派都共同分享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辩证法思想ꎬ尽管他们在许多方面告别了马克思㊁恩格斯的基本观点ꎮ作为一种狭义的哲学思潮ꎬ它承袭了马克思之资本主义批判立场和历史哲学前提ꎬ通过与当代西方哲学的积极对话并从中汲取新的思想资源ꎬ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内在逻辑极为紧张而外在表现十分庞杂的理论体系ꎮ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当作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ꎻ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则将之理解为主要是由知识分子实践的批判理论ꎮ四㊁结语综上所述ꎬ正是现代社会的一些重大变化以及历史原因才导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ꎮ也说明了 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一些观点㊁理论并非是虚无的㊁不切实际的ꎬ而是与社会现实相关联的ꎮ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热衷于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剖析和拆解ꎬ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资本主义自身存在的顽症和无法避免的弊端ꎬ他们提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或许在当时比较突兀ꎬ但是也确实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ꎮ参考文献:[1]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ꎬ1982:22-23.[2]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ꎬ2008.责任编辑:刘㊀健(上接第223页)发展史应该遵循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ꎮ马克思的分析法自身就是一个体系ꎬ它是阶级产生和划分的标准ꎮ一个阶级的产生和对立阶级是相对应的ꎮ所以ꎬ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ꎬ应该了解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ꎮ同时ꎬ通过研究阶级斗争来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行解释ꎬ阶级斗争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ꎬ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个阶级推翻了另一个阶级ꎬ进而产生更为先进的国家的过程ꎮ阶级斗争并没有毁灭人类社会ꎬ反倒使人类社会获得不断的进步ꎬ高级形态取代低级形态ꎮ所以利用阶级分析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意义ꎬ是将它当作一条线索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历史相连接ꎬ得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这一命题ꎮ最后就是我们要正视历史分析法的局限性ꎮ(三)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马克思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ꎬ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ꎮ比较分析法通常是指对相关的事物㊁现象之间比较或是具有明确要求㊁衡量标准的事物之间进行相对比较采取的方法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本身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史和经典著作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相关理论ꎬ这本身就是一种比较ꎬ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进行研究ꎬ就必须用到比较分析法ꎮ但是ꎬ在运用比较分析法的过程当中有几项注意:第一ꎬ坚决反对肤浅的历史对比以及毫无逻辑的对比ꎮ比如将古代无产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对比显然是忽视了历史ꎬ或是不考虑时代背景就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进行纵向对比的行为都是不当的ꎮ第二ꎬ使用比较分析法之前要全面掌握资料ꎮ若未提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相关思想理论进行了解和比较ꎬ就不能深入比较ꎬ最终很可能无法揭示其中的原理ꎬ甚至可能出现误读原著的情况ꎮ第三ꎬ在掌握全面资源的基础之上ꎬ比较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对材料进行堆积ꎬ而是应该在材料当中发现本质问题ꎬ寻找理论㊁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差异ꎬ总结其中存在的规律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就是要探寻马克思主义的产生㊁应用㊁发展过程及其一般规律ꎬ因此必须发现其中的异同和规律ꎮ另外ꎬ比较分析法并不是要对事物的差异性进行鉴别ꎬ而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ꎬ找到事物之间的矛盾ꎬ这样才是更加符合辩证法的比较分析方式ꎮ因此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仅仅要对不同派别的思想家的理论著作进行研究和分析ꎬ更是要将其中蕴含的优秀理念㊁思想进行提取ꎬ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ꎮ参考文献:[1]张艳丽.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课程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ꎬ2015(1):72-74.[2]刘宇奇.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认识和理解[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ꎬ2015(4):54.责任编辑:刘㊀健222现代交际 2018年7期。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认识和理解
浅谈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认识和理解浅谈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早已展开研究,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一门学科则是新近的事。
准确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于学好这一学科具有深进而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历史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当前,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发展的历程,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内涵,坚持好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的关键。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术研究的历程任何一个研究领域都必须经历-个从孕育、发展到成熟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不例外。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活动的中后期,他们就多次对自己的思想历程作了回顾和总结。
在1859年的《序言》中,马克思就对自己的思想发展历程和学术道路作了系统总结,对指导其学术研究的总的结果和研究斱法作了经典性的表述。
早在1964年,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幵丐部署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该研究所还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史》,1-4卷,、《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走向历史的深处》等一些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幵丐培养了一批丏门的研究人才。
在我国的一些重点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和中共中央党校等也都先后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相关研究所和研究室。
中共中央编译局偏重于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的研究,复旦大学偏重于西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等。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个二级学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五个研究领域戒斱向有着比较固定的研究对象,存在着比较明确的研究范围马克思主义通史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及其规律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期待讲述刘大年学术人生背后的故事刘大年
《期待讲述刘大年学术人生背后的故事:刘大年》摘要:社长的曾彦修对刘著《美国侵华史》提出尖锐批评,刘大年亦撰文回应,1957年10月11日,刘大年在《人民日报》发表《驳一个荒谬的建议》,对荣孟源加以批判,“文革”后刘大年为此公开道歉,刘大年基本认同胡绳的“三次革命高潮论”,但在其主持编纂的《中国史稿》第四册、《中国近代史稿》中,他融入了自己的探索与思考在学界近年绘制的现代中国的学术地图中,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傅斯年等及其所代表的史料考订派无疑居于显著位置;与此相对应,曾经主宰当代中国史坛数十年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则受到冷落,甚而有被边缘化之虞。
检视史学史著述,对于唯物史观派史学作全面的宏观综论诚然并不鲜见,而以史家为中心的典型个案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
在赵俪生看来,刘大年是新中国后史学界的“无冕之王”(《篱槿堂自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P131);据港台学人的观感,刘大年则“颇似中共史学界的发言人”(章群:《中共早期的历史研究工作》,学海出版社2000年版,P31)。
可见其在史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刘大年辞世十载后的2009年,由湘籍学者周秋光、黄仁国撰写的《刘大年传》(以下简称《刘传》)终于面世。
此书以近70万字的厚重篇幅、相当丰富的一手资料,追踪、剖析刘大年的生平与学术,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个案研究引人注目的新成果。
由于刘大年对新中国后的史学界影响甚巨,牵连至广,因此,该书不止于个人传记的意义,亦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笔者因研究当代史学史,对《刘传》的撰写早有关注,并与作者之一的黄仁国君有过讨论交流。
《刘大年传》从酝酿到撰成付梓,历时近15年,著者可谓锲而不舍,颇费心力。
与已有的马克思主义史家传记相比,此书最大特色在于资料翔实。
刘大年有极强的史料意识。
他精心保存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近千件信函手迹,公开出版的《刘大年来往书信选》收录其中487封,为当代中国学术史留存了弥足珍贵的史料,也为研究刘大年的学术人生提供了可靠依据。
刘大年与《评近代经学》
刘大年与《评近代经学》姜涛1999年12月28日,刘师大年先生逝世,享年八十有五。
在肃穆的告别仪式上,在低回的《在太行山上》的乐曲声中,一本本带着纸墨清香的题为《评近代经学》的薄薄书册(《明清论丛》第一辑抽印本),默默地奉献给与会的人们。
这是大年师生前亲自定稿的最后一部学术论著。
《评近代经学》并不是什么鸿篇巨制,最后改定稿的全文(连注释)只有75000余字,但却浸透着大年师多年的心血。
据我所知,大年师从动手写书稿,到最后改定成文,前后不少于十年时间,较大的改动多达十余次。
如1993年我帮助誊抄的那一稿,就有十几万字,题名《近代经学述评》,其篇章结构也和最后的改定稿不很一样。
文章(书稿)像这样的反复增删修改,对于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大年师自己在《引言》的开头说:王国维在告别他心爱的哲学研究时说:“余疲于哲学有日矣”。
近代经学这个题目,我捡起来,又搁下,反反复复,耗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
现在要作个了结。
不过没有可能像王国刘大年与《评近代经学》473维那样从此开个新的头。
① 近乎“谶语”的开场白,本身已道出了这薄薄书册的沉重分量。
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著称的学者,一个长年“在书斋里战斗”的战士⑦,为什么要在晚年耗费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近代经学?他又是如何对这个题目作“了结”的?这一事实本身就不能不引起史学界,尤其是研究近代史的人们的兴趣。
由于我在近年间曾零星地参与其事(主要是帮助查找和借阅过一些相关资料,不久前又对全文作了一遍较为细致的校正),现不揣谫陋,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汇报于后。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大年师与经学的渊源,可追溯到他的青少年时代。
刘大年是湖南华容人,1915年8月出生于一个小康的读书之家(土改时定为富农)。
6岁时入小学,后来大部分时间念私塾。
1929~1931年,湘鄂西苏区开辟至华容,少年时代的刘大年积极参加了土地革命运动,曾任少年先锋队秘书、总队长。
刘年贵发表的文章
刘年贵发表的文章摘要:一、引言:介绍刘年贵及其文章的重要性二、刘年贵的写作背景和动机三、刘年贵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述四、刘年贵文章的实践意义和启示五、刘年贵文章的局限性和不足六、结论:总结刘年贵文章的价值和影响正文:刘年贵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文章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刘年贵文章的背景、观点、实践意义、局限性以及价值,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刘年贵写作的背景和动机是他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在他的文章中,他以独特的视角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出许多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这使得他的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思想触动力。
在刘年贵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方面,他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见解。
例如,他主张……(此处具体阐述刘年贵的观点和论述)。
这些观点既具有理论创新性,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刘年贵文章的实践意义和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文章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其次,他的观点启发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某些传统观念;最后,他的文章鼓励我们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然而,刘年贵文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首先,他的观点可能过于理想化,难以在现实中完全实现;其次,他的论述有时过于抽象,缺乏具体的案例支持;最后,他的文章对于某些问题的探讨尚不够深入,可能无法满足部分读者的需求。
总的来说,刘年贵的文章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也为我们指引了实践的方向。
尽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但刘年贵文章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 思主义 为指 导 。 这 是 因为 , 整个马 克思 主义体 系 来看 , 致 广大 , 精 微 , ” 从 “ 尽 综罗 百 代 ” ① 为历 。作
史研 究指 导思想 的历史 唯物 主义 是 一个 科 学 理 论体 系 , 作 为一 个 体 系 整体 —— 不是 指 个 别 的局 “ 部 的论点 , 它是科 学真 理 。我们 说 的坚持 真 理 , 是 指 坚 持 这 个科 学理 论 体 系 ” ②身 为 近代 史 专 就 。 家 , 大年 强调 : 刘 中国近代 史研 究要 以马克 思主义 为指 导 。17 9 9年他 在 东京 大 学讲 学指 出 : 克思 马
稿 的核心 思想就 是在新 的历史 时期 如何坚 持 以马克 思主义 为指导 研究 中国近代 史 。 8 0年代 初开始 马克思 主义 在 意识 形 态 领域 的指 导地 位受 到新 的挑 战 。刘 大年 援 引 纽 约《中 报 》 9 9年 7月 1 18 3日社 论 : 中国“ 改革 开始不 久 , 整个社 会科 学界 , 括大学 的文科 教 学 , 直乱 成 包 简 了一锅粥 。那 时候 , 整个 的社会 科学 的前沿 , 即最 时髦 的 意识 形态 和 理论 , 也 无非 是 谩 骂 中国 的历 史, 指责 中 国的现实 , 化整 个 中华 民族 。谁 用 的辞 汇 新 鲜 , 骂 得 痛快 , 就会 成 为 名 人 , 为 丑 谁 谁 成
21 0 0年第 3期 总 19期 3
史 学史研 究
J OUR NAL OF HI T R1 S O 0GRA HY P
No 3, 01 . 2 0. S ra .1 9 e ilNo 3
刘 大 年对 马克 思 主 义史 学 创 新 问题 的思 考
洪 认 清
( 门理 工 学院 人 文社科 系 , 建 厦 门 3 12 ) 厦 福 604
‘ 秀’ 优 的理 论家 ” ② 史学 领域也 不例外 , 。 正如林 甘 泉致信 刘 大年所 说 : 如 今在 有 些人 眼里 , 克 “ 马
主义第 一次 使历史 研究 真正建 立在科 学 的基 础 上 。我 们 主张研究 中国近代史 要 以马克思 主义 为指
【 稿 日期 ] 2 1-40 收 0 00 -6 [ 金 项 目 ] 教 育 部 人文 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地 项 目“ 基 近代 以来 中外 史 学 交 流 研 究 ” 项 目编 号 0 JD 7 19 阶段 性 成 果 。 ( 7J 70 1 )
新 的 史学学术领 域 ; 建议 中央领 导 同志关注 开创马 克思 主义 史学新局 面 的问题 ; 鼓励 青年
学子 以创 新 的姿 态将 中国马克 思主义 史学发 扬光 大。 刘大年 的这 些探 索 对于我 们今 天正 确 处理 坚持 马克 思主 义指导 地位 与推进 史 学创 新 的关 系具 有重要 的启迪 意义。 [ 关键 词 ]刘大年 马 克思主 义 史学 创 新 [ 图分 类号 ]K 9 [ 献标识码 ] [ 中 02 文 A 文章 编号 ] 0 25 3 (0 0 0 -0 1 7 10 .3 2 2 1 )30 4 - 0
刘 大年 ( 9 5 19 ) 湖南 华容 人 。2 11- 99 , 0世 纪 5 0年 代起 历任 中 国科 学 院党组 成 员 、 译 局副 局 编
长、 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 会科 学部 学部委 员 、 历 史研 究》 《 副主 编 、 国社 会 科学 院 近代 史研 究 所副 所 中
长、 所长 , 第三 届至第 七届 全 国人 大代表 , 四届 至第七 届 全 国人 大 常委 会 委员 , 六 、 第 第 七届 全 国人
[ 者简 介 】 洪 认 清 (9 6一 ) 男 , 作 16 , 湖南 岳 阳市 人 , 门理 工学 院教 授 , 究 方 向 为 中 国 马克 思 主 义 史 学 史 。 厦 研 ①
②
《 史 研 究 的 指 导思 想 问题 》,刘 大 年 史 学 论 文 选集 》, 民出 版 社 18 历 《 人 9 7年 版 。 11 0年代 以后 , 马克 思主 义史 学 家刘大 年 注意 思考如 何 以 马克 思主 义为指 导推进 史学创 新的 问题 。他 强调要 以马 克 思主 义 引领 史 学创 新 ; 继承 古今 中外 在 的 一切优 秀 文化 成 果基 础上 实现 史 学创 新 ; 张 充分挖掘 利 用新 史料 , 主 密切 联 系实 际开辟
《当前 近 代 史 研 究 的几 个 理 论 问 题 》 《 大 年集 》 人 民出 版 社 2 0 ,刘 , 00年 版 , 2 第 6页 。
41
刘大年 对马克 思主义史 学创新 问题 的思考
导, 道理 就在这 里 。 刘 大年在 东京大 学的讲稿 后来编 为《 门谈史 录——论 辛亥 革命 的性 质》, ① 赤 讲
大 教科文 卫委 员会委 员 。刘 大年 在 中国近代史 、 学理论 等学术 领域 取得 丰硕 的研究 成果 , 史 他既精 于细密化 史事 考证 , 长于 深度理 论思 考 ; 又 其理 论探 索 的一个重 点就 是思考 如何在 新 的历史 条件下 推进 马克思 主义 史学 创新 , 建 中 国化 的马克思 主义 史学 创新体 系 。 构
一
、
以马 克 思 主义 引领 史 学 创 新 的方 向
1 .科 学 的历 史 研 究 必 须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为 指 导
18 9 3年刘 大 年撰文 论述历 史研究 的指 导思想 问题 : 一切 科学研 究 , “ 总是 在 某种 指 导思 想下 进 行 的 。社 会科 学是这 样 , 自然科 学也是 这样 。 区别 只在 于研究 者是 接受某 种坏 的时 髦哲学 的 支配 , 还 是接受 一种 建立在 通 晓思 维历 史和 成就 的基 础 上的理 论思维 的 支配 。科学 的历史研 究必 须 以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