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合集下载

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ppt课件

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ppt课件
走到极端就完全割断了作品与作家的联系、作品与社会的联系。单纯 的作家研究与单纯的作品本文的研究,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可观 的成果,但是它们的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的缺陷之一就是把 统一的文学活动分割成一个个静态的封闭圈子,忽视了文学活动的整 休性与动态性。姚斯的论文,开始打破这样一种僵硬的研究格局。
文学的接受历史亦应放在整个社会的“一般历史”中加以考察,要与 读者的整个生活经验与对世界的基本看法联系起来分析。
文学的功能是建筑在作品的社会效果上的。而作品的效果就体现在其 道德与美学的内涵为读者的能动接受与发现,它作为一种潜在引导力量, 能影响.改变人们的视界,最终导致对历史的改造。
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
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
战》
6
《挑战》鲜明地提出,文学研究“要求以讲生产的传统美学和讲接
受和效果的接受美学的论述一起作为基础’。
具体来说,就要把文学的活动看成“一种审美接受与生产的过程” .在姚 斯看来,整个文学活动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即作家(生产)—作品(本文)—读 者(接受,包括批评),这三个环节是一个动态的实现过程,其中介是作品 (本文)。作品的产生并不是文学活动的终点,而仅仅是文学活动的第一阶段; 作品的潜能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接受活动中才逐步得到实现,这是文学活 动的第二阶段。这两步,缺一不可。整个文学活动就是这两步的辩证统一。 这样,姚斯就打破了孤立地研究作家或作品的传统思路,建立起动态性总 体研究的新思路。其特点是:
《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汉斯.罗伯特.姚斯
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
战》
1
1967年,姚斯被聘为康斯坦茨大学的教授时,在就职 典礼上发表一篇演说:《研究文学史的意图是什么? 为 什么?》,引起轰动,后来这篇演讲稿发表出版时更名 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般认为是接受 美学的诞生宣言。在这里为了行文方便,以下简称《挑 战》。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解析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解析

1. 哲学背景: 1)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59-1938)现象学
现象学哲学提出“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所谓“回到 事物本身”,并不是指回到我们经验中的客观事物本身, 相反,胡塞尔恰恰认为,经验事实是不可靠的。 回到事物自身,首先必须排除对客体的自然态度,将超 出我们直接经验的事物放进“括号”里,以便使外部世 界变成我们自身意识的内容,在纯意识中把握“纯粹现 象”,把握“意向性客体”。 而“意向性客体”是靠对于意识活动本身和对客体具体 经验事实中不变成分的双重“洞察”获得的。
五、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
尧斯与伊塞尔: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接 受美学(“reception” theory)。 接受美学(Reception theory)20世纪60年 代在联邦德国展开对文学割裂社会历史的批评, 形成了这一理论。60年代的文学挑战了已有的 文学形式,提高了读者的介入力度。 尧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的挑战》(1967) 伊塞尔:《文本的召唤结构》(1970)
故事的叙述由受述者决定: The function of the narratee: It is hard to find the narratee while reading, sometimes from minor characters, or from some unimportant “signals”. In this case, the telling of the story is somewhat decided by the narratee ( like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 叙述活动本身生成读者:The narratives produce their own “readers”, “listeners”, who may or may not coincide with actual readers.

论姚斯的接受理论

论姚斯的接受理论

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姚斯的接受理论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指导教师:***20050612摘要接受理论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

自诞生以来,就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当今世界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作为接受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和重要理论家,姚斯在西方文论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所倡导的接受理论实现了西方文论的第二次转向。

本论文就试图对他的思想做较集中较全面的讨论。

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了姚斯的学术思想历程,目的在于突出他的接受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姚斯提出的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研究范式。

姚斯主张文学研究的重点是读者,读者是文学活动中的能动主体,他们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读者决定了作品的意义,艺术作品的本质在于读者的接受。

这一部分为他建构新的文学史做了铺垫。

第三部分详细阐述了姚斯的文学史理论。

他批判了以往的文学史观,注重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文学阅读实践,指出文学史是读者接受的历史。

他认为对于接受史应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方面来建构,并把文学史与“一般历史”结合了起来。

第四部分论述了姚斯对审美经验的看法。

姚斯强调审美经验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审美经验的基本感受是愉悦,要从审美经验的创造、美觉和净化三个方面把握审美经验的特征。

第五部分是姚斯对交流问题的看法。

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理论,姚斯逐步将接受理论发展成为一种对话和交流的理论。

作者——作品——读者之间不是一种僵化、被动的影响关系,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状态。

最后,本论文从整体上指出姚斯接受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以及其中相对不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文学史期待视野审美经验对话AbstractReceptiontheorytookitsoriginfromthelate60softhe20‘“centurywhich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world.Asthefounderandimportanttheorist,HansRobertJaussmadegreatcontributiontowestliterarytheory.Histhoughtsrealizedthesecondturnofliterarytheory.Thepaperisdividedintosixparts.Firstofa11,thepaperintroducestheprocessofthethoughtsofJaussinordertomasterthewholedirectionofhistheory.Secondly,Jaussattachedsufficientimportancetotheimportantpositionofreadersinliteraryactivities.Hesuggestedthatthereadermadedecisiontothetext.Textliesintheacceptanceofthereader.Accordingtothis,Jaussestablishedtheviewwhichregardedreaderasthecenterinthestudyofliterature.Thirdly,Jausscriticizedtheoldviewsofliteraryhistory.HepaidattentiontotheHorizonofExpectationandreadingpractice.Jaussputforwardthattheliteraryhistorywastheliteraryreceptionhistoryandeffecthistoryofreaders。

沃尔夫冈伊瑟尔

沃尔夫冈伊瑟尔

★★★★★伊瑟尔沃尔夫冈·伊瑟尔,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也是康斯坦茨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1969年的力作《本文的召唤结构》与姚斯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同为接受美学的奠基之作。

伊瑟尔的后期代表作是《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

相对于姚斯,伊瑟尔走的是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向,他更加忠实于文本分析,更加微观化和容易切入。

他是在英加登现象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召唤性,揭示出一个普遍性的事实:作为依赖于读者的再创造才能实现的本文,具有许多“空白”和“否定”,即作为本文中开放未决的可连接性的空白,作为“游移视点”的参照域内部的非主题性部分的“空缺”和“否定”。

在伊瑟尔的一生的研究中有三个领域:一、本文,二、阅读本文的进程,三、文学的传达结构。

它希望通过此不进能澄清意义是如何产生的,还要澄清文学对读者的影响。

在伊瑟尔的理论中有着如下几个关键词:一、读者读者作为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在阅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读者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现实的读者”,即从事阅读活动的具体的人。

而这种现实的读者又由普通读者、作家和批评家等组成。

二是观念的读者,是从现实的读者中抽取出来的抽象的读者概念。

观念的读者可以分为不同的两类,即“作为意象对象的读者”,和“隐含的读者”。

前者是指“作者在创作构思时观念里存在的,为了作品理解和创作意向的现实化所必需的读者”,而后者则指“作者的本文中所设计的读者的作用”。

在伊瑟尔看来,“隐含的读者”是指本文终预先被规定的阅读的行动性,而不是指可能存在的读者类型。

接受美学关于“观念的读者”这一概念相当重要,而“作为意向对象的读者”已被许多作家描述过。

伊凡·拉利奇曾相当生动的展示过这种境况:“当作家坐在一张白纸面前写作的时候,读者的影子俯身站在作家的背后,这个读者在那张白纸上打上他那看不见的磨灭不掉的标记,写上证明它的好奇心的证词,写上证明有一天他想拿起写完的作品先睹为快的难于表达的愿望和证词]。

15.3姚斯

15.3姚斯

姚斯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是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他早年在海德堡学习,师从海德格尔。

1953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海德堡、门斯特和吉森大学,1961年晋升为文学教授。

1966年起在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罗曼语。

姚斯的主要论著有《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1967)、《艺术史和实用主义史》(1970)、《风格理论和中世纪文学》(1972)、《审美经验小辩》(1972)、《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1977)、《在阅读视界变化中的诗歌文本》(1980)等。

姚斯在1967年就任康斯坦茨大学罗曼语教授时发表了题为《研究文学史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的就职演说,引起了一片轰动。

在这次著名的演说中,姚斯指出迄今为止的文学研究一直局限在文学的创作与作品的表现的封闭圈子里,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维度,即文学的接受维度。

他说:“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

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

”姚斯在《文学学范式的改变》一文中将迄今为止的文学研究方法归纳为三种主要范式:古典主义-人文主义、历史主义-实证主义和审美形式主义。

他认为这三种范式的主要的问题在于割裂了文学与历史、历史方法与美学方法的内在关联,他认为必须有一种新的方法将它们统一起来,以揭示文学史本身,他称这种方法为“接受美学”。

在他看来,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显示为紧密相关的双重历史。

其一是作品与作品之间的相关性历史,其二是作品与一般社会历史的相关性历史。

并且,文学作品的存在的历史同时也是作品与接受相互作用的历史。

过去,人们将文学作品看作是超越于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是先于读者的接受的,读者只是被动接受作品,与作品的存在无关。

因此,文学研究就局限于发掘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而文学史也只是文学事实的罗列史,读者一直在文学史的视野之外。

重温姚斯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重写

重温姚斯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重写

《 挑战》 虽然掀起 了一场接受美学的革命 , 但其 以读者为
中心建立 的理论 范式难免 片面之嫌 ,0世纪 7 2 O年代 的姚 斯
《 挑战》 文, 一 是姚 斯最有影响的著作。该 文确立 了以读
者为中 , t的接受美学理 论 ,实现了文学研究方 向的根本转 将研究 中心移到了审美经验 。在他看来 , l 审美经验才是接受 变。姚斯从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和社会学家卡尔 ・ 曼海姆所使 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 《 记录 了他在
之 日《 审美 经验论》 作家 出版社 )19 ( ;97年 , 该书 的全译本在
上 海 译 文 出 版社 出版 。 同样 是 19 年 , 斯 于 2 世 纪 8 年 93 姚 O O
流理论 。 他认识到仅仅将文学作品的接受作为研究对 象也是 代末 回顾接受美学发展历程 和展望文学美学未来的长文《 我 片面的 , 现在他更着重于把作家—作 品—读 者这一文学 总体 的祸福史 : 文学研究 中的一场范式变革》 随着《 也 文学 理论 的 过程作 为研究 的终极 对象去把 握审美经验 中人 与人 的深层 未来》 一书 的翻译而传播 到中国学界p 对姚斯本人及其学术 l 。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02 28(09 1一 07一O 10- 5920 )O 07 3


重温姚斯: 其学术思想及发展索要
新作 品的接受所需求 的‘ 视野的变化 ’ 之间的距离 , 决定着文
学作 品的艺术特性 。”l I l 这样 , 因为读者的期待视野决定了作 品的审美尺度和艺术特性 , 文学作 品的接受史就表现为期待
用的“ 期待视野” 概念入手进 行文学接受的研究 , 图通过期 试 待视野 的研究贯通文学接受 的主要问题 , 既把作家 、 品与 作 斯那里 , 期待视野主要指读者在阅读活动发生之前对作品显 现方式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他将作 品的理解过程看作读

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走到极端就完全割断了作品与作家的联系、作品与社会的联系。单纯 的作家研究与单纯的作品本文的研究,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可观 的成果,但是它们的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的缺陷之一就是把 统一的文学活动分割成一个个静态的封闭圈子,忽视了文学活动的整 休性与动态性。姚斯的论文,开始打破这样一种僵硬的研究格局。


文学作品的价值亦然,只有从它与读者的关系中,从它满足读 者“期待视界”的关系中产生。所以,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在诞 生的历史时刻,以某种方式满足、超越、辜负或驳斥它最初的读者, 这种方式显然为确定其审美价值提供了一种标准。”尧斯把读者对 作品的肯定与否定关系作为作品审美价值的一个主要尺度,显然说 出了一个简单而明了的真理。当然,由于文学鉴赏特别是读者群的 复杂性,不应把这个论点引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凡一时受众多读者 欣赏的价值一定高。 《挑战》把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无疑 是对文学研究领域的新开拓。

总体性动态研究的新思路
把读者提到一个突出重要的地位
把文学看成文学效果的历史
思想基础与局限
一.总体性动态研究的新思路

长期以来,西方文学研究的重点一直放在作家身上,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 潮起来以后更是如此。因为浪漫派把文学看成天才的思想感情的流露,所以文 学研究的重心更集中到作家身上,诸如作家生平及其社会、生活背景,作家的 思想和文学道路等。二十世纪起,随着现代派文学的崛起和科学主义哲学、美 学的勃兴,文学研究的重点逐渐发生变化,相当多的美学家与批评家开始把目 光转移到作品本身的研究。从形式主义、语义学、符号学、现象学一直到新批 评派、结构主义,都把作品本文的研究放在中心地位,重点探讨作品本文的语 言、意义、逻辑、主题、结构、形式等等,把作品看成一个自足的封闭整体。

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

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

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 过去的文学史是“根据伟大作家的年代 顺序直线性地安排材料,并且按照‘生 活与作品’的格式来评价他们”,只是 简单地堆积事实,读者永远采用千人同 一的接受模式。
• 文学史以读者为中心,“文学史研究必 须加强读者的接受研究,文学史是接受 的文学史”
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 “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接受有重大意义”
• 作者消失了? • 视角片面?
局限性
• 这个读者能够以开放的心态不断从文本中 发现新质,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系统中,使自己 的视野扩大;他能面对文本主动调动自己的 积累,对比后,发现新质;并在重新面对一个旧 的文本时否定错误的成见,接受新的真理。 • 读者都是理想化的吗? • 读者个体能力的差异性?
总பைடு நூலகம்
• 季羡林先生所说, “接受美学流行时 间比较长,流行地区 比较广,它之所以至 今流传不衰,是有道 理的。”

• 深入地研究,批判地接受
文学史是由“作者、作品、 读者”共同构成的创作与 审美历史,是作家与文学 接受者共同的理想史与艺 术史。
谢 谢!
期待视野
• “文学接受包括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两 种方式”
垂直接受 水平接受
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 “读者具有再创造的能动作用” • 读者作为了文学内在发展与一般历史之 间产生关系的中介
评价
1.思接千载 2. 视通万里 3.让生活中有文学梦
局限性
• “文学史研究必须加强读者的接受研究, 文学史是接受的文学史”“文学作品从根 本上讲注定是为这种接受者而创作的”
谈谈 《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
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

第十五章 读者接受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十五章  读者接受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伊瑟尔和姚斯被誉为读者接受文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们同在康斯坦茨大学共事,理论颇多接近,不同之 处在于姚斯从读者接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历史入手,而伊瑟尔认为读者 一定要与文本(text,又译作本文)联系在一起。如同 一些学者所指出的两者差别:“如果我们说姚斯研究的 是宏观接受,那么,伊瑟尔研究的则是微观接受。”( [
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
5、文学作品的“具体化”
文学作品的意义要在阅读活动中完成,这就要求将 未定点补充起来,形成完整的审美认识,补充未定点的 活动叫做文学作品 的“具体化”。
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
一个读者对文学作品的 解读就是一次具体化的过程, 不同的具体化既补充未定点, 增加了作品的内涵,又无法穷 尽未定点和空白点,所以具体 化的过程是不断地反复进行的 ,作品的意义也不断得以深化 。作品“活”在读者阅读的具 体化过程中,一旦具体化停止 了,作品的“生命”也就结束 了。
联邦德国]H.R.姚斯、[美]C.R.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7页。 )
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
3、伊瑟尔与英加登的关系
伊瑟尔受到英加登的强烈影响,他的读者接受文学 理论主要从现象学发展而来,强调阅读活动的重要性, 认为文学作品主要在阅读中展现自身的意义。
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
4、召唤结构
伊瑟尔的未定点概念更强调文本具有一种内在的 召唤结构,读者与文本是对话交流的关系,这种交流 存在于阅读活动中,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才完成整部 作品。伊瑟尔指出召唤结构由期待空白和否定两个部 分辩证地构成。
第一节 英加登与伊瑟尔
A.期待空白
首先,文本中存在着空白,只有靠读者的阅读才能 填补这些空白,但这些空白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随 着阅读行动而改变。伊瑟尔指出,虚构文本的空白具有 典型的结构,其功能在于引起读者的建构活动,这种活 动的实施使交互影响的文本内容变得明晰起来。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2).普林斯(Gerald Prince,professor of Romance languag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ritic of Narrative theory) 受述者:“narratee”
读者:Who is the “reader”? 受述者与读者的区别: Narratee and reader:The narratee may be
(批评不是去探究作者的意图,而是去感悟,去 意识作者的意识和作者的情感,使作品得到理解和 阐释。这种阐释带有批评者主观的意识。使批评者 的主观意识与作者的相互融合,进行沟通。)
伽达默尔认为,一个文本的意义永远是相对的, 它不可能为作者的意图所穷尽,而总是由阐释 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乃至全部的历史所决定。
我们被抛入世界之中,抛入时间和空间,没 有选择的自由,而同时这个世界又是我们的 意识所投射的世界。海德格尔认为,我们的 意识和思维总是存在于客观中,不能与客观 割裂,不可避免地溶于我们意识的对象。已经 在历史中,这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我 们的前存在决定了这一切,因此,历史不是 外在的,而是内在的。
inviting the readers’ collabor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meaning (James Joyce’s Finnegan’s Wake); “封闭的文本”:Some texts are closed, predetermining the readers’ response (detective fictions);
而“意向性客体”是靠对于意识活动本身和对客体具体 经验事实中不变成分的双重“洞察”获得的。
按照现象学的看法,人无法确知外界事物的存 在,但人能确定它们如何显现于我们的意识中。 意识活动和意识对象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只 有了解了我们的意识活动才能掌握外在世界, 因而必须把外在世界还原为意识内容:一切实 在事物都必须按照它们在我们心中的面貌作为 纯粹现象对待。

浅谈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的理论局限

浅谈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的理论局限

86美学2019/10《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作为接受美学的宣言,在文艺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它自身也有局限性。

我们将从下面几点分别进行论述。

一、对读者地位的过度抬高首先,姚斯将读者的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姚斯认为过去的文学研究方法——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形式主义的方法,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维度,也就是“文学的接受和影响之维”[1]23,忽视了这一重要维度的文学史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因为“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讲注定是为这种接收者而创作的”[1]23。

这就意味着,在作家、作品、读者这三个维度之中,读者的位置显然是最高的,读者不但可以对文本意义进行权威性阐释,甚至可以使文学作品获得历史生命。

正如姚斯所言:“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

”[1]24这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正是文学史得以构成的基础。

尽管强调读者有利于打破长久以来作家或者作品对意义阐释的权威,但过于强调读者也同样消解了文本的地位。

对于任何一部作品,读者都可以给出自己的解释。

因为读者的期待视野都存在差异,对作品意义的阐释也就千差万别。

既然姚斯否定了作品具有唯一中心意义,使得读者不必被动接受作品的意义,这也就肯定了读者阐释的合法性,同时表示着作品本身的无意义,作品的意义则是由于读者自身经验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符合的或是否定的——所决定的。

在这种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中,作家、批评家与普通读者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他们“首先都是读者”[2]142。

这就意味着批评家的观点并不会比普通读者高明多少,进而消解了批评的权威。

而对于文学批评来说总是要以一定的批评理论作为指导的,批评权威的消解也就意味着对理论本身的消解,而接受美学本身作为一种理论就显得十分可疑了。

或许我们可以用伊格尔顿的话对其提出质疑:“在谈论‘作品自身’时,在将其作为标准来衡量对于它的各种特定解释时,人们与之在打交道的东西是否不仅仅是自己的具体化呢?批评家是否在要求对‘作品自身’拥有某种上帝式的知识,即一种没有给予普通读者的知识,因此,这些读者只好满足于自己对于作品的必然片面的解释?”[3]强调读者有待于读者素养的浅谈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的理论局限文/韩延波摘 要: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首开接受美学之先河,其地位和影响力自是非同一般,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其自身的诸多局限。

浅谈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的理论局限

浅谈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的理论局限

浅谈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的理论局限20 世纪 80 年代初,伊格尔顿曾指出,随着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的诞生,使我们接触到一些一直使现代文学理论感到头疼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一个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什么?作者的意图与这一意义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相关?我们能够希望理解那些在文化上与历史上对我们都很陌生的作品吗?‘客观的’理解是否可能?还是一切理解都与我们自己的历史处境相联?”此类问题至今仍困扰着文学理论家,并随着伽达默尔解释学对“理解”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对文学作品意义的不懈探寻逐渐显现出来。

海德格尔哲学彰显了“理解”和“意义”的存在论维度,“意义”从根本上说并非外在于人的对象性存在,而是作为已经处于“领会”或“理解”之中的人的固有“姿态”或“关联”。

伽达默尔进一步揭示了艺术作品存在的“同时性”与其意义构成的时间性,将作品置于作者、读者、文本之间的间性领域,强调作品意义的不断构成和开放的本性。

这些无疑从根基处冲击了“一个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

一、文学作品意义问题文学作品意义问题的复杂性首先是意义本身的多层性。

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曾表示,意义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字的意义、一段语言的意义以及一个文本的意义。

文学作品的意义显现出来于读者的写作认知过程,而意义的各层面也随着时代发生变化且又在相同程度上交织于读者的认知中,影响着文学作品意义的形成。

传统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文学要解决的是如何认识现实的问题。

在这种观念下,文学作品的意义就被理解为作者寄托在作品中的原意,即作者意图。

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一般首先考虑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次追寻作者的生平生活经历,最后再通过作品去寻找作者寄寓于作品中的原意。

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掺杂作者的原意或受其意图影响,但简单地将文学作品的意义视为作者的意图或本义,无疑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作者的意图或原意是读者无法完全准确把握的。

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

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
——Hans Robert Jauss

1967年,姚斯被聘为康斯坦茨大学教授时, 在就职典礼上发表一篇演说:《研究文学史 的意图是什么? 为什么?》,引起轰动,后 来这篇演讲稿发表出版时更名为《文学史 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一般认为是接受 美学的诞生宣言。
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 过去的文学史是“根据伟大作家的年代 顺序直线性地安排材料,并且按照‘生 活与作品’的格式来评价他们”,只是 简单地堆积事实,读者永远采用千人同 一的接受模式。
文学史以读者为中心文学史研究必须加强读者的接受研究文学史是接受的文学史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接受有重大意义期待视野文学接受包括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两种方式垂直接受水平接受读者作为了文学内在发展与一般历史之间产生关系的中介1
谈谈 《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
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
评价
1.思接千载 2. 视通万里 3.让生活中有文学梦
局限性
• “文学史研究必须加强读者的接受研究, 文学史是接受的文学史”“文学作品从根 本上讲注定是为这种接受者而创作的”
• 作者消失了? • 视角片面?
局限性
• 这个读者能够以开放的心态不断从文本中 发现新质,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系统中,使自己 的视野扩大;他能面对文本主动调动自己的 积累,对比后,发现新质;并在重新面对一个旧 的文本时否定错误的成见,接受新的真理。 • 读者都是理想化的吗? • 读者个体能力的差异性?
总• 季羡林先生所说, “接美学流行时 间比较长,流行地区 比较广,它之所以至 今流传不衰,是有道 理的。”

• 深入地研究,批判地接受
文学史是由“作者、作品、 读者”共同构成的创作与 审美历史,是作家与文学 接受者共同的理想史与艺 术史。

接受美学——精选推荐

接受美学——精选推荐

接受美学六十年代中期起,一群文学史家与批评家对以往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重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他们大多活跃在西德南部博登湖边的康斯坦茨大学,后来被称为‚康斯坦茨学派‛。

这些学者经常聚会,讨论文学作品的‚接受‛问题。

当时年近花甲的尧斯注意到:‚形式—结构‛批评所赖以立论的作品的‚永恒‛性根本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1 31】因为作品的美、作品的价值只有在认为这些作品有价值的人眼中才是美、才是艺术品。

当然这种读者至上的接受理论,绝不意味着在接受过程中读者丝毫不受作品的影响和制约。

相反的,在另一个方面,与实际生活中的情景一相比较,小说的形象就会出现很多的‚空白‛,这是需要读者自己去填补的。

在这种‚空白‛的研究中,尧斯更倾向于分析作品的潜在含义如何在历史进程中被读者接受,因而他的学说被称为‚接受美学‛。

【1 39】接受美学作为一种理论形式出现,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学者R.C.霍拉勃所指出:‚从马克思主义批评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理域,无不接受了接受理论提出的挑战。

‛【2 282】尧斯也不无自豪的态度回忆道:‚后来,接受理论超越了所谓康斯坦茨学派,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一理论满足了人们在60年代由于对语文学学科的普遍不满而产生的潜在兴趣,这种兴趣由于大学生反对‘资产阶级学术’的抗议运动而变得更加强烈。

‛【3】当然,一种理论的诞生发展并不是尧斯一个人唱独角戏就可以完成的,尧斯在对接受理论的推崇时也没有忘记当初自己使其诞生时的自豪:‚这是一个由我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1967)和沃尔夫岗.伊瑟尔的《本文的召唤结构》(1970)所引起的运动‛。

【3】这里就提到了接受理论双壁的另一位,一个从解释新批评和叙事理论起步的英国文学学者——伊瑟尔。

霍拉勃对两人的区别进行了精辟的说明:‚尽管二者都把注意力从作者和文本转移到文本—读者的关系上,但重视文学理论的重建,他们各自采取的途径却大相径庭。

“接受美学”参考文献

“接受美学”参考文献

“接受美学”参考文献1.[德]姚斯著,王卫新译:《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见《读者反应批评》(汤普金斯等著,汤永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内容摘要】姚斯是读者接受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渊源自德国--阐释学,与60年代西方特别是西德的文学发展实际相联系。

在这篇文章中,姚斯认为在他之前文学史研究有四种类型:1.历史主义的文学史;2.实证主义的文学史;3。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史,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机械化;4.形式主义文学史;姚斯认为它们都在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里理解文学事实,而削减了文学的一维,即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这一维。

因此,应该把文学作品的历史序列作为文学史的关联来理解--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要想找到一个新的答案,那么,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就必须向接受美学和作用美学开放。

在他看来,把文学简单地描绘成创作史是不完备的,作品在历史流动中是否会作为文学传世是值得怀疑的。

文本只有被接受才成其为文学作品,所以文学的历史应该是一部接受史。

在这里他把社会学术语“期待视野”引入到文学领域,认为每个时代的读者的要求都各不相同,接受活动正是在这个期待视野基础上完成的,同样地,文学历史也是在期待视野的参与下完成的。

文中姚斯通过七个方面来表明他的观点:1.文学的历史性不是基于后来建立起来的“文学事实"的关联,而是基于由读者先前所获得的文学作品经验;2.分析读者的文学经验如果要避免陷入心理学至上论的泥淖,就应该在可以客观化的期望参照系统中去描述对一部作品的接收和一部作品产生的影响;3。

一部作品的能够这样重建起来的期望视野,使我们能根据这部作品对所设想的读者产生影响的方式和程度确定其艺术特点;4。

在历史上,创作和接受一部作品都面临着当时的期望视野。

期望视野的重建在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即提出问题,而对这些问题文本已经提供了一种回答,从而推断出过去的读者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这部作品的;5.接受美学的理论不仅允许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中去领会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还要求把单个作品放入其“文学系列”之中,以便在文学经验的联系中认识作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的勃兴,文学研究的重点逐渐发生变化,相当多的美学家与批评家开始把
目光转移到作品本身的研究。从形式主义、语义学、符号学、现象学一直到新
批评派、结构主义,都把作品本文的研究放在中心地位,重点探讨作品本文的
语言、意义、逻辑、主题、结构、形式等等,把作品看成一个自足的封闭整体。
走到极端就完全割断了作品与作家的联系、作品与社会的联系。单纯
精品课件
文学的接受是三维的。首先是”历时的“,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
代会引起不同的理解.评价与效果,一方面因读者的期待视界的变化,另
一方面则是作品的”潜藏含义“逐步为读者所发现。
接受又是“共时的”,同一部作品在同时代为不同的读者阅读,理
解与效果是不同的,同时代不同风格类型的作品实质上在文学发展的锁
链上又有着“历时的”的含义。所以接受是历时与共时的统一过程。
文学的接受历史亦应放在整个社会的“一般历史”中加以考察,要与
读者的整个生活经验与对世界的基本看法联系起来分析。
文学的功能是建筑在作品的社会效果上的。而作品的效果就体现在其
道德与美学的内涵为读者的能动接受与发现,它作为一种潜在引导力量,
能影响.改变人们的视界,最终导致对历史的改造。
精品课件
总体性动态研究的新思路 把读者提到一个突出重要的地位 把文学看成文学效果的历史 思想基础与局限
是文学活动的第二阶段。这两步,缺一不可。整个文学活动就是这两步的
辩证统一。这样,姚斯就打破了孤立地研究作家或作品的传统思路,建立
起动态性总体研究的新思路。其特点是:
精品课件
第一,用总体研究代替分体研究。
把对作家或作品本文的个体探讨综合起来,并顾及读者的接受,从而 形成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总体研究新格局。在论及“文学的 相关性”时,他提出了“期待视界”(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 这一重要概念。所谓“期待视界”,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 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 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开与结局’的种种期待”,在这个意义上作家通过作品预先规定了
读者的阅读方向,规定了读者“期待视界”作用的范围,另一方面,
是读者对作品的反作用。作品所提供的内容,在读者阅读中,“可
能被保持原样,也可能被改动,可能重新改变方向,甚至可能被令
人啼笑皆非地完成”。这就是作品与读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关
系。有助于我们在运动中揭示各环节的性质、功能与地位,更深刻、
孤立的文学作品是借助于作者与读者(包括批评家)的“期待视界”获 得关联与统一的。作者创作作品受自己期待视界的约束,还得考虑读 者接受的期待视界,读者、批评家的“期待视界”也决定了他们对作 品的取舍褒贬和接受程度,而接受的结果也会反馈给作者,或者会影 响到其他作者甚至后起的作者,对他们的创作产生某种制约。这样, 孤立的“文学事件”(作品)就在“期待视界”的作用下与作者、读者 统一起来了。
精品课件
一.总体性动态研究的新思路
长期以世纪浪漫主义
思潮起来以后更是如此。因为浪漫派把文学看成天才的思想感情的流露,所以
文学研究的重心更集中到作家身上,诸如作家生平及其社会、生活背景,作家
的思想和文学道路等。二十世纪起,随着现代派文学的崛起和科学主义哲学、
共同作用的结果。
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不是单方面的被动反应,而是以原先的经验所积累
的”审美的期待视界“为前提的,文学作品问世时以何种方式适应.超越.
辜负或驳斥读者的期待,就为确定其审美价值提供了标准。在世代相承的
接受链条中,一部作品的效果会发生巨大变化,而读者的期待视界也会在
创作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变与更新。
值是给定和永恒的。但事实上,作者也是一种能动因素,作家与作品在文
学史上的地位,作品能否流传下来,能否产生影响及影响的程度,与他们
是否为读者欣赏.接受.认可密不可分。文学作品的历史性离开接受者的能
动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文学史应是作家.作品.读者三者之间关系的历史,是文学被读者接受
和产生效果的历史。文学作品的价值与作家的历史地位是创作与接受意识
《挑战》首次全面的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特 别是向传统文学史的研究对象.重心.方法提出了有力的 挑战,引起了欧美文艺理论批评界和美学界的广泛注意。
精品课件
《挑战》的主要观点
传统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完全忽视读者这个重要因素,片面的把作家.
作品当作整个文学进程的核心与客观的认识对象,认为作品的思想艺术价
《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汉斯.罗伯特.姚斯
精品课件
1967年,姚斯被聘为康斯坦茨大学的教授时,在就职 典礼上发表一篇演说:《研究文学史的意图是什么? 为 什么?》,引起轰动,后来这篇演讲稿发表出版时更名 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般认为是接受 美学的诞生宣言。在这里为了行文方便,以下简称《挑 战》。
具体来说,就要把文学的活动看成“一种审美接受与生产的过程” .
在姚斯看来,整个文学活动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即作家(生产)—作品(本
文)—读者(接受,包括批评),这三个环节是一个动态的实现过程,其中介
是作品(本文)。作品的产生并不是文学活动的终点,而仅仅是文学活动的
第一阶段;作品的潜能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接受活动中才逐步得到实现,这
精品课件
第二,用动态考察代替了静态剖析
《挑战》不仅把文学活动三环节结合起来思考,而且把这三个环节作为
一个动态实现过程来把握。一部作品总是“通过种种预示,公开的和
潜藏的信号、熟识的特征、或含蓄的暗示,使其读者预先倾向于一
种非常独特的接受。它唤醒人们对已读过的东西的记忆,把读者带
到一种特有的情感态度,并随着作品的开端,唤起读者对作品‘展
的作家研究与单纯的作品本文的研究,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可观
的成果,但是它们的片面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的缺陷之一就是把
统一的文学活动分割成一个个静态的封闭圈子,忽视了文学活动的整
休性与动态性。姚斯的论文,开始打破这样一种僵硬的研究格局。
精品课件
《挑战》鲜明地提出,文学研究“要求以讲生产的传统美学和讲接 受和效果的接受美学的论述一起作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