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运营操作风险管理影响的思考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
上 级 行 上 级 行 经 营 部 门核 准;二 是 上 收 贷 款审批权 限。 商业银行 应逐 级上收一些新 增 贷款 审批 权 限;三 是 重新 进 行 贷 款 规 模 控制 。 强贷款发放规模控 制,不仅要停 加 止新发生信 贷业 务 , 而且还要在今后一段 时 间内,尽管贷款压降任务较重 ,仍然要 将 超 标 的 存 量 贷 款 压 缩 到 规 定 的 规 模 以 内 。 于 属 于 高 耗 能高 污 染 重点 企 业 以及 对 属 于 落 后 生 产 能 力 企 业 的 贷款 , 定压 缩 制 存量贷款计划 ;四是为有效控制 风险 , 对 教育 、纺织 、铜铅锌 、公路 等行 业实行信 贷政策底线管理; 五是对未通过环境评价 审批或者环保设施验 收的项 目, 不给予信 贷支持 ,已经发放 的贷款 ,坚决 回收;对 于 “ 区域 限批 ”地 区的新项 目,在 “ 区域 限 批 ”期 间不 给 予 任何 形 式 的 贷 款 ;对 于 涉及 生 产 已列 入 加 工 贸 易禁 止 类 目录 产 品 的企 业 , 格 把 握 准人 和审 批 , 制 贷 款 严 控 用途 , 对于 将贷款用于禁止 目录产品生产 的企业 ,坚决限期回收贷款 。 第三,加强客户贷前、贷中及贷后管 理 。具体措施 如下:一是对受出 口退税政 策影响的行业在信 贷总量上进 行控制 ;_ 二 是 对 市 场 适应 能力 较 强 的 企 业 ,高 信 用 等 级企业才可进行新增授信 ,其他新增客户 授信以低风险业务 、表外业务为主 ,以便 控制信贷风险及政策风险 ;三是对盈利能 力下降 ,资产 负债率偏高 ,受政策影响较 严重的企业贷款逐步压 缩推 出,对于加速 退出难度较大 的客户要提高授信条件 , 姐 提 高 利率 、 降低 担 保 率 、 加法 人担 保 等 ; 追 四是在信贷政策底线的基础上提高客户进 入门槛, 并加强存量贷款客户贷后管理 , 对 利润率下 降的客户加快退 出的速度。 为防范经济周期波动对商业银行信贷 资产 质量的不利影响 , 加快信贷结构调整
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业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业的影响改革开放30年,我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银行体系不断扩大,目前,已形成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外资银行在内的多重体系。
在银行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业整体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2008年末,资产规模超过62.3万亿元,增长率为18. 6% ,其中三家上市的大型国有银行的平均总资产超过万亿美元,预计净收入将同比增长可达到50%。
然而自11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给整个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带来挑战,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变幻莫测使得大多数银行在经营中感受到了压力。
宏观经济呈现这种周期性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企业,银行是典型的宏观经济周期行业。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将越来越多地通过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来实现,商业银行既是调控的对象,也更多地承担了调控工具的部分角色。
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而宏观形势变化所产生的风险,最终有很大一部分将由商业银行承担。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对银行业外部整体宏观经济环境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做一个整体的度量,即从世界经济形态、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融资结构、金融监管体系、银行业同业竞争市场格局以及外部环境带给银行业的挑战。
首先从整个世界经济形态来看,全球经济将进入缓慢复苏期,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正在改变低储蓄,高消费的增长方式,与此同时“美国消费,中国制造,中东和俄罗斯提供资源”的世界经济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
其次,新一轮的产业技术革命正在爆发,08年的金融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了以低碳经济和“物联网”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表明全球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调整已然势不可挡。
然而目前世界经济体表现出的贸易保护主义,全球流动性泛滥与欧洲的债务危机使得世界经济仍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次,中国经济仍旧保持平稳增长,并将以经济结构调整作为长期发展的核心。
宏观环境对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影响
宏观环境对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影响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也受到影响。
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和业务运营,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收益率和风险管理。
本文将主要讨论宏观环境对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影响,以及如何适应和应对宏观环境的变化。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
政府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资本要求和利率定价等方面造成影响。
此外,法律法规的变化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治理结构产生影响。
例如,金融监管机构可能会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以防止银行风险对金融稳定性造成的影响。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和汇率等,这些因素会对商业银行的运营和利润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
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率通常会促进银行贷款发放的增长。
相反,经济衰退和高通货膨胀率可能会使贷款违约风险增加。
此外,利率变化也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收益率和资金成本。
如果利率上升,银行的存款成本也会上升,对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
相反,如果利率下降,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润可能受到影响。
社会因素技术因素技术因素包括信息技术、自动化生产技术和通讯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产生影响。
例如,在数字化银行的发展里,要求银行提供更高效、更个性化和更智能的服务。
此外,云计算、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管理数据、提高决策效率和风险管理。
如何适应和应对宏观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需要适应和应对宏观环境的变化,以保持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应对措施。
1.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合规性管理。
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合规性管理,以应对外部因素的影响。
2. 创新产品和服务。
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3. 优化资源配置。
商业银行应优化资源分配,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宏观调控形势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论文
浅谈宏观调控形势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策略摘要:面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高攀的现状,2011年国家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紧缩型调控的力度加大。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是要妥善应对紧缩型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确保贯彻落实国家调控政策的同时,实现业务经营的有效发展,保证股东回报。
关键词:商业银行宏观调控发展策略abstract: in the face of economic sustainable growth, especially in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ighs, 2011 countries adjust macroeconomic policy, regulation of the jinsuxing intensified. for commercial banks, it is to properly deal with jinsuxing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to ensu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ntry in control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realiz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ensure shareholder returns.key words: the commercial bank macro-control development strategy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宏观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2011年是中国经济错综复杂的一年。
各种自然灾情、资本市场低迷、人民币升值速度较快等诸多因素,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背景下,上半年中国一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
2020年以来,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一定冲击。
对于经济有着极其敏锐的商业银行而言,客户端的变化同样也带来的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将促使银行进行传统经营模式反思,是其创新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方式的一次好时机。
在国家政策引导之下,商业银行应积极主动作为,在聚焦提升线上经营水平、创新业务模式、支持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推动银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一、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当前形势下,相对企业生存和个人生命来说,资产的增值、收益的高低等这些常常为银行净值客户所关注的指标不再是最重要;同样,贷款利息是否低、信贷政策是否有利于个人企业的生产生活,在信贷客户面前也不再作为关键字。
(一)银行零售业务面临明显冲击一是吸收居民储蓄存款面临挑战。
春节期间本应是居民返乡存定期、购理财的一个高峰期,俗称银行业的“开门红”、“春天行动”,这也是奠定银行整个年度储蓄存款情况的最佳时期。
当前时期,就存款与理财意愿对比来说,人们对资金持谨慎态度,较浮动理财产品,人们更愿意承担低风险,选择银行存款作为其未来几年投资的意向。
然而,由于人们减少外出、甚至自觉居家,银行大厅人流量同比锐减,银行存款增长的趋势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明显。
从复工复产分析,普惠小微企业面临巨大考验,一些个体经营者、普通合伙企业者预测2020年收入下降明显,其投资生产、贸易等均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是信用卡和消费贷业务受到影响。
历史数据显示,每年1-3月的消费贷款投放量占全年的比重较高。
但受外部环境影响,加之春节前居民积攒资金相对充裕,一季度信用卡、消费贷迎来了明显下滑。
但随着全球宏观形势越来越严峻,4-6月的个人消费贷款数字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没有完全复工,居民手中的现金并不能持续不断地满足其生活需要。
三是风险管控形势严峻。
企业复工复产不充分,居民收入来源收窄,生活消费支出较大,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生产经营类贷款、信用卡透支不良有所增长,给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带来较大挑战。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宏观经济调控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总量、结构、价格、就业等方面进行调控和管理,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等目的。
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货币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是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
对于银行业而言,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银行业的融资成本和释放流动性的影响,二是对资金运用的指导和约束。
具体来说:1、货币政策对银行融资成本和流动性的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整对银行的融资成本和流动性都会产生影响。
例如,在通货紧缩时期,央行会采取收紧货币政策,提高贷款基准利率,这会导致银行融资成本升高,导致银行业的利润率减少。
另一方面,在经济放缓、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央行会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增加银行的融资渠道,从而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提高利润率。
2、货币政策对资金运用的指导和约束货币政策还会通过改变市场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辅贷标准等手段,对银行的资金运用产生一定的指导和约束。
例如,央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投放规模、贷款结构等,从而实现对金融市场的调控;通过设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银行的存款吸收和贷款投放等,从而实现对银行的约束和引导。
二、财政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另一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税收等手段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对于银行业而言,财政政策对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银行业的资本运营和收益的影响,二是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影响。
具体来说:1、财政政策对银行资本运营和收益的影响财政政策的调整会对银行的资本运营和收益产生影响。
例如,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作为融资渠道的角色尤其重要。
宏观经济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商业银行是一个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银行业不断面临着来自宏观经济政策的挑战和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于了解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应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货币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一种调整货币供应量、改变利率水平以调节经济运行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变化货币政策对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变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货币政策调降利率时,商业银行的成本降低,提升存款利率较慢,但贷款利率下降相对明显,这样会带来大量的借款需求。
而当货币政策上调利率时,商业银行的成本上升,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会同步上升,这样会减少借贷需求,反过来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利润和业务量。
2. 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的流动性。
当货币供应量过多时,通胀风险会增加,商业银行需要提高利率吸收过剩资金,贷款需求减少。
而当货币供应量过少时,货币价值相对提高,商业银行贷款需求增加。
3. 风险控制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结构,导致借贷市场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增加。
对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控制,规范贷款流程,防范风险。
二、财政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对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进行调整和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的财政开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政府的财政开支对商业银行有着直接影响。
例如,当政府加大对基建、医疗等领域的投资,银行资金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对银行的资金监管造成压力;又比如,当政府出台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流动性增加,商业银行的存款等流动性资产需求减少。
2. 政府税收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政府税收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
例如,政府出台降低企业所得税率的政策,可以降低商业银行支付的税款水平,从而提高银行的净收益。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与对策
1 商业 银行 过 度 追 逐 大 客 户 与 部分 大 型 优 质 客户 流 动 性 、 闲置 、 债 倾 向弱 化 和 中小 企 业 普 遍 资 金 困 难 、 金 链 条 紧 张 负 资 矛 盾 并存 。
2 要 加 快 构 建 金融 稳 定 协 调 机 制 , 监 管 架 构 、 测 指 标 、 在 监 体 系 、 息 沟通 办 法 和 谅 解 备 忘 等 方 面 , 各 金 融 监 管 部 门间 信 与
|l
g
,|
。
. :
蠹 罄
甏。
抟 肇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与对策
建行 山东省分行公 司业务部 刘振勇
为有 效 控 制 固定 资产 投 资 的过 快 增 长 ,有 效 防 范 潜 在 的 恶性 通 胀 风 险 , 国家 相 继 采 取 了 一 系列 宏 观 调 控 措 施 。 过 一 通
贷 资源 的市 场 化 配 置 , 高 资金 回报 率 。从 信 贷 行 为看 , 现 提 表 为三 个 方 面 : 是 加 快 信贷 投 向 的 区域 性 调 整 。 商 业 银 行从 一 各 利 润 最 大 化 出 发 , 断 加强 信 贷 结 构 的区 域 调 整 , 不 新增 贷 款 向 质 量 优 质 区 , 润 中心 区集 中 的趋 势 进 一 步 显 性 化 。 是 利 率 利 二 市 场 化 观 念 有所 增 强 . 贷款 风 险定 价 机 制 初 步 形 成 。 ( ) 观调 控 政 策 实 施 对 商 业 银行 信 贷 经 营 的 负 面 影 响 二 宏
宏观调控下国有银行风险管理
宏观调控下的国有银行的风险管理探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采取适度的宏观调控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针对经济过热的现象采取了宏观调控政策,政策的实施给我国国有银行带来了影响,增加了银行的风险。
针对这些风险本文分别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提出风险管理的措施,期望对国有银行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宏观调控;国有银行;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3)03-0-01一、宏观调控对国有银行的影响在宏观调控中所采取一些调控政策,会给国有银行带来一些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第一,宏观调控加大了国有银行的信用风险。
对银行来说信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客户违约,造成银行无法及时回笼资金所带来的风险。
在宏观调控下国家颁布一些指令规定商业银行对部分企业减少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正常的生产、经营受到限制,很多企业由于资金得不到有效周转而发生破产,对银行来说企业破产就会形成大量的坏账。
第二,宏观调控下国有银行的利率风险加大。
利率的变化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可以从银行的利润和相关资产价格的波动方面加以分析。
总所周知,利息是银行收益的主要来源,利率的变化会给银行的收益带来巨大的波动,这种波动对银行自身来说打乱了财务预算,对外部来说收益的不断波动会给投资者到来不稳定的感觉,投资者为了减少收益的风险将资金转移到其他行业,进而又会使银行的存款率下降。
而宏观调控下加息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是指价格风险,由于利率上升会使得银行原先持有的贷款的市场价值下降。
第三,宏观政策下国有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增加。
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在面临负债的偿还和资产增加的情况下,无法及时融到资金所带来的风险,即在银行急需资金时无法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负债或者变现自身的资产来获得资金。
我国国有银行的流动性资产的来源主要是客户的存款,贷款的收回以及在货币市场上的借贷,但是在宏观调控下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量不断地增加减少了贷款的收回,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银行的流动性。
宏观审慎监管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控对策研究
金融观察Һ㊀宏观审慎监管下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控对策研究储㊀钰(广州应用科技学院ꎬ广东广州511370)摘㊀要:近年来国外金融危机频发ꎬ对我国新兴金融市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ꎮ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ꎬ但在金融危机面前ꎬ其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存在一些不足ꎮ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深化ꎬ结合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ꎬ不难发现ꎬ中国银行业存在诸多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ꎮ这给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制造了一些障碍ꎮ为此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和科学归纳的方法ꎬ对我国银行业存在的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分析ꎬ揭示了审慎监管的内涵和特点ꎬ并结合当前的政策背景ꎬ提出了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对策ꎮ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ꎻ系统性风险ꎻ银行业中图分类号:F8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21)25-0151-03Researchonthecountermeasuresofsystemicriskpreventionandcontrolinbankingindustrybasedontheperspectiveofmacro-prudentialsupervisionChuYu(GuangzhouCollegeofAppliedScienceandTechnologyꎬGuangzhouꎬGuangdongꎬ511370)Abstract:Inrecentyearsꎬtheforeignfinancialcrisisfrequentlyꎬalsohascertaininfluencetoourcountryemergingfinancialmarket.BankingfinancialinstitutionsarethemainbodyofChina sfinancialmarketꎬbutinthefaceofthefinancialcrisisꎬitsabilitytoresistsys ̄temicriskexistssomedeficiencies.Onthedeepeningofbankingsupervisionꎬcombinedwiththeframeworkofmacro-prudentialsupervisionꎬitisnotdifficulttofindthatChina sbankingindustryispronetomanysystemicrisks.ThishascreatedsomeobstaclesforthedevelopmentofChina sbankingindustry.ThereforeꎬthroughthemethodofliteratureanalysisandscientificinductionꎬthispaperanalyzesthesystemicrisksexistinginChina sbankingindustryꎬrevealstheconnot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prudentialregulationꎬandcombinesthecurrentpolicybackgroundꎬthispaperputs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forpreventingthesystematicriskofbanking.Keywords:macroprudentialregulationꎻsystemicriskꎻbanking一㊁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理论概述(一)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界定与来源1.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概述在金融领域ꎬ系统性风险是指国家因多种外部或内部的不利因素经过长时间积累没有被发现或重视ꎬ在某段时间共振导致无法控制使金融系统参与者恐慌性出逃(抛售)ꎬ造成全市场投资风险加大的现象ꎮ纵观我国整体金融体系布局ꎬ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ꎬ牵一发而动全身ꎬ起着不可替代的效果ꎮ同时ꎬ金融业监管当局与国民经济体系中其他诸如货币当局等金融机构联系较为密切ꎬ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ꎮ于是ꎬ资本主义国家常常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创造力与企业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ꎮ这就导致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集中体现在金融体系中ꎬ并将会在某个时间点爆发ꎬ结局也是显而易见的 最终发展为银行业危机ꎮ换句话说ꎬ银行业危机最终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增长ꎮ2.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传导途径研究表明ꎬ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一般通过资本流动性渠道和信息传导渠道两个方面进行风险传导ꎮ首先ꎬ当商业银行缺少资金时一般会通过同业拆借的方式去获得资金ꎮ这是因为如果银行无法偿还债务资金ꎬ出现资不抵债ꎬ将对自身的经营保障和流动性产生重大影响ꎮ资金的流动性将导致风险从一家银行转移到其他银行ꎮ其次ꎬ随着银行间支付结算机制的不断发展ꎬ跨行金融交易和商品的深入推进ꎬ资金传导网络日益多元化ꎬ为银行转嫁流动性风险提供了可能ꎮ商业银行的这种主要的传导途径具有流动性效应ꎬ很容易将风险在银行系统间进行转移ꎬ以至于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ꎮ最后ꎬ在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初期ꎬ个别行业的小型风险开始显露ꎬ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ꎬ主要关注自身的风险状况ꎮ当一家商业银行因受负面因素影响而资不抵债的消息传出时ꎬ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ꎬ参与者会尽快从中取出资金ꎬ以减少损失ꎮ由于信息收集具有较高的成151作者简介:储钰ꎬ男ꎬ汉族ꎬ安徽阜阳人ꎬ本科在读ꎬ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学生ꎬ研究方向:历史教学㊁金融学ꎮ本ꎬ且市场成员存在从众心理和羊群行为ꎬ随着这种负面消息在金融体系中的进一步传播ꎬ他们会对贷款资金采取同样的行动ꎬ导致风险通过信息传递系统传递给其他银行ꎬ从而影响整个金融渠道的运行ꎮ(二)宏观审慎监管的界定与特点1.宏观审慎监管概述在国际上ꎬ宏观审慎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提法ꎮ1986年ꎬ国际清算银行在其公开文件中正式引用了 宏观审慎 一词ꎬ以支持 整个金融体系和支付机制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ꎮ2000年ꎬ国际清算银行行长克罗克特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出将金融稳定划分为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两个层面ꎬ同时分别对应实施确保单个金融机构稳健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和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稳定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ꎮ此后ꎬ宏观审慎监管被纳入理论研究的视野ꎬ并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相关研究和政策报告中ꎮ近年来ꎬ全球金融危机频发ꎬ引发了学术界对金融监管的反思ꎮ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把重点放在了维护金融体系完整性方面ꎬ而宏观审慎监管在公众看来已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工具ꎮ不仅是金融市场ꎬ信贷市场㊁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体系都体现在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上ꎮ截至目前ꎬ现有研究主要从传统宏观货币政策面临挑战的角度探讨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ꎬ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在信贷层面对供给影响的差异ꎬ以及宏观审慎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ꎮ但从现有文献来看ꎬ当前研究在理论体系的完善㊁宏观审慎监管对银行经营活动的影响㊁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以及相关工具的融合等方面仍需深入ꎮ2.宏观审慎监管特点(1)系统性监管宏观审慎监管旨在缓解系统性风险ꎮ与单一混合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相比ꎬ宏观审慎监管强调对整个金融业和金融机构的监管ꎮ同时ꎬ要防止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和大规模的金融不稳定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影响ꎬ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ꎮ(2)宏观范围性宏观审慎监管的范畴是整个金融业ꎬ主要的监管对象是银行业和金融机构ꎮ与微观审慎监管不同ꎬ微观审慎监管体系是针对每一种监管类型而建立的ꎬ而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则是通过对市场结构和其他宏观层面要素的监管而建立的ꎮ(3)监管传导性宏观审慎监管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导性的监管模式ꎬ对不同经济周期的各类金融机构制定监管要求ꎬ在整体调控意义上对不同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ꎮ宏观审慎监管是建立在微观审慎监管的历史数据和数据解释绩效基础之上的ꎮ整个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是通过对单个实体的微观审慎监管建立起来的ꎮ(三)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内容通过国内外关于宏观审慎政策的分析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内容ꎮ一是宏观审慎研究ꎬ即结构性风险识别和评估ꎻ二是宏观审慎监管ꎬ即政策框架和监管维度ꎻ三是宏观审慎监管运行结构ꎬ即治理政策和治理结构ꎮ1.宏观审慎分析在国内ꎬ业内人士普遍认为ꎬ宏观审慎监管的初衷是防范系统性风险ꎬ评估金融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整体ꎮ在宏观审慎监管层面ꎬ通过数据收集㊁定性和定量分析㊁预警㊁宏观压力测试以及最终的跟踪和评估ꎬ建立和修正了金融体系中跨行业㊁跨市场的金融风险ꎮ2.宏观审慎监管对于调控政策ꎬ重点在于如何运用政策工具ꎮ宏观审慎监管已被巴塞尔委员会纳入«巴塞尔协议Ⅲ»ꎮ协议明确指出ꎬ应对系统性风险需要各国监管部门加强监管ꎬ政策工具应充分利用系统价值㊁逆周期资本㊁追加资本等宏观审慎监管机制ꎬ因此ꎬ宏观审慎监管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管的重中之重ꎮ3.宏观审慎监管组织框架宏观审慎政策是与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对独立和互补的ꎬ以促进金融稳定和增长ꎮ宏观审慎策略并不总是维护金融稳定和遏制系统性风险的政策ꎮ我们不仅需要审慎监管ꎬ还需要健全的货币和财政政策㊁强劲的宏观经济环境㊁健全的金融机构㊁健全的金融市场和有效的危机管理进程ꎬ以维持金融环境稳定ꎬ规避系统性风险ꎮ因此ꎬ宏观审慎政策只是维护金融稳定的行政安排和政策ꎮ二㊁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一)银行业的金融监管政策缺乏远见和缓解措施当今的银行业金融监管实行顺周期的金融监管ꎬ包括资本监管㊁信用违约㊁存款准备金等监管措施ꎮ目前ꎬ银行业资本监管面临的主要挑战是ꎬ由于银行业的资本和风险资本相互适应㊁相互协调ꎬ银行业通常采取限制信贷供应的办法ꎬ通过降低成本来满足宏观资本监管的预期和条件ꎮ因此ꎬ它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可获得的社会信贷减少ꎬ而且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ꎮ在银行内部ꎬ系统性风险的评价标准本身就是顺周期的ꎬ那么ꎬ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ꎬ就会导致经济收缩ꎮ(二)银行业宏观管理主体运作效率低下目前国内的金融业监管主体是 一行一委两会 ꎬ但是监管主体协调机制不完善ꎬ会由于缺乏沟通而引起监管缺位ꎮ具体来说ꎬ存在如下的问题:首先ꎬ权责不对应造成政策难以上行下效ꎮ在我国目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与下达政策ꎬ而各地央行的分行承担推行的责任ꎮ当分支行处理风险时ꎬ还需要层层上报得到总行的批准ꎬ这就会导致错过最佳的处置时机ꎬ影响政策实施效果ꎬ政策制定的初衷无法实现ꎮ其次ꎬ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ꎬ单独监管会造成监管盲点ꎮ目前ꎬ我国的分业监管模式将有利于监管专业化和趋同ꎬ并将实现分块监管ꎮ随着中国人民银行㊁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出现交叉ꎬ比如多重监管或行政真空ꎮ最后ꎬ金融机构内部监管缺失ꎮ目前ꎬ一些金融机构并不重视内部监管ꎬ取代金融机构内部监管的央行负责监管ꎮ这将导致央行大量使用监管资本ꎬ并逐渐缺乏自我监管ꎮ(三)银行业金融风险的事后监管需要加强为了保证监管的公信力和准确性ꎬ对宏观金融风险的事后监管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ꎮ当前ꎬ我国的事后风险监管机制亟待加强ꎬ特别是存在以下问题:首先ꎬ从行政角度看ꎬ事后宏观金融风险管理存在制度性缺失ꎮ目前ꎬ我国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ꎬ缺乏可接受的科学有效的风险等级和类型划分管理方法ꎮ其次ꎬ从监管技术的角度看ꎬ我国对事后风险评估的重视程度和专业性有待提高ꎮ目前没有定期㊁完整的系统性事后风险评估审计ꎬ风险监督只停留在账户查询和凭证审计上ꎬ监督耗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ꎬ监督效果较差ꎮ251金融观察Һ㊀三㊁加强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政策措施在 十三五 规划中ꎬ中国提出了宏观审慎管理结构的发展标准ꎬ要求建立符合当前金融环境的监管框架ꎮ通过财政政策㊁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与配合ꎬ形成一个连贯有序的格局ꎬ对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ꎬ关注由于监管不慎所产生的风险积累ꎮ因此ꎬ制定有效的监管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 加强前瞻性预期管理中国金融监管最关键的目标是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ꎬ优化金融作为实体经济血液的流动性支持和财富增值效应ꎮ如何加强我国的预警能力ꎬ是新兴发展中大国高效预警体系的重要任务ꎮ开展短期㊁中期和长期风险预警ꎬ监管要与金融业务的监管指标相配套ꎮ因此ꎬ需要加强对公司信用风险的及时监管ꎮ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严重程度ꎬ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确定相应的应对机制ꎬ并依法采取措施ꎬ增加信息报送频率ꎬ督促自查ꎬ要求充实风险管理力量ꎬ做好风险提示和通报ꎬ开展监管谈话㊁责令其暂停部分业务㊁限制其自有资金运用的规模和方式㊁责令其停止新设分支机构等监管措施ꎮ(二)夯实监管力度ꎬ促进银行业主动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首先ꎬ在风险转移过程中ꎬ国家应及时对系统性风险过大的银行进行分类ꎬ然后对风险溢出银行进行差别化管理ꎬ并在风险发生前㊁发生时和发生后采取系统的三级监管措施ꎬ进一步减少和遏制银行业产生系统性风险ꎮ二是从银行业自身来说ꎬ要加强自身建设ꎬ保证足够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的基础上严格遵守现行体制下的宏观审慎监管原则ꎬ增强风险承受能力ꎬ以减轻自身市场管理过程中极端负面外部冲击的影响ꎮ与此同时ꎬ商业银行应加强在受到外界影响之前对威胁的评估能力ꎬ提前制定风险管理步骤ꎬ建立银行业分业经营程序ꎬ以规避和化解各种系统性风险ꎬ遏制其进一步蔓延ꎮ(三)银行业金融监管要从注重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要不断加强与对外开放程度相适应的监管流程和方式ꎬ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全有序ꎮ金融市场开放的过程还包括金融监管从非审慎的数量约束向审慎的一致性方案的转变ꎮ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ꎬ必须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ꎮ与此同时ꎬ相关审慎监管可能会进一步加强ꎮ因此要结合我国实际ꎬ借鉴国外成熟的监管经验ꎬ弥补监管框架的不足ꎬ加强资本监管㊁行为监管和实际监管ꎬ确保监管能力与对外准入程度相一致ꎮ四㊁结语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 心脏 ꎬ要不断防范和化解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ꎬ做到经济的安全增长ꎬ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ꎮ而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ꎬ各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往来更加密切ꎬ银行间动态交易的系统性风险也会越来越大ꎮ因此ꎬ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银行业自身都要利用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ꎬ提升对系统性风险管控的意识ꎬ从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ꎬ最终实现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ꎮ参考文献:[1]高倩倩ꎬ范宏.中国银行系统的宏观审慎监管研究[J].运筹与管理ꎬ2020ꎬ29(3):158-168.[2]黄邦根ꎬ夏鸣ꎬ张梦婷.商业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效果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ꎬ2020ꎬ41(2):203-208. [3]侯璐.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的银行业系统风险防控对策研究[J].经济师ꎬ2020(5):109-110.[4]何东.如何有效地实施宏观审慎政策[J].新金融评论ꎬ2020(1):96-107.[5]李婧.金融稳定视角下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协调制度研究[J].国际经济法学刊ꎬ2020(3):114-127. [6]赵梓盈.国内外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简述[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ꎬ2020(4):166ꎬ158.[7]钟震.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研究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ꎬ2012(7):49-55.[8]薛怀秀.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生成与防范研究[J].市场周刊ꎬ2019(8):95-96.(上接第150页)的新领域新场景ꎬ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同时刺激更多金融领域的创新变革ꎮ(二)创新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物联网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一系列新的金融产品㊁模式以及金融理论ꎬ极大地刺激了金融领域的蓬勃发展ꎬ使得金融研究在挑战中发展ꎮ基于移动设备的广泛运用ꎬ大量行为数据由此产生ꎬ改善了以往无法获得数据的局面ꎬ通过建立模型等方式让以往难以预测的金融现象变得可以检测ꎮ相比于传统金融而言ꎬ行为金融科学性更强ꎬ其科学性在于意识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ꎬ从事金融活动的主体是极易做出 非理性 行为的实际人ꎬ人的各项金融活动始终影响着市场ꎮ在新金融科技的风口下ꎬ行为金融学也应不断创新以此适应金融市场变化ꎮ参考文献:[1]魏谙书.行为金融学在金融科技中的应用前景及相关建议[J].管理现代化ꎬ2019ꎬ39(5):1-3.[2]王靖一ꎬ黄益平.金融科技媒体情绪的刻画与对网贷市场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ꎬ2018ꎬ17(4):1623-1650. [3]PETERSEꎬSLOVICP.Thespringsofaction:affectiveandanalyticalinformationprocessinginchoice[J].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ꎬ2000ꎬ26:1465-1475. [4]林树ꎬ俞乔.有限理性㊁动物精神及市场崩溃:对情绪波动与交易行为的实验研究[J].经济研究ꎬ2010ꎬ45(8):115-127. [5]张文勇.行为金融学在我国保险市场的应用前景[J].焦作大学学报ꎬ2015ꎬ29(2):97-100.[6]王媛媛.保险科技如何重塑保险业发展[J/OL].金融经济学研究ꎬ2019(6):29-41[2020-02-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696.f.20200110.1107.006.html. [7]徐渊.金融科技重塑下的保险业与运营商的机遇[J].中国电信业ꎬ2018(12):78-80.[8]冯瑞琳.大数据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ꎬ2019ꎬ40(30):120-121.[9]周治富.互联网金融的内生成长㊁基本模式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南方金融ꎬ2017(6):17-26.351。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思考
关于我 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思考
口 龙 册青
摘 要 : 作 风 险 已 成 为影 响 商 业 银 行 稳 健 经 营 的 重 要 决 定 因 操 素 近 年 来 . 着 商 业 银 行 经 营规 模 和 交 易 范 围 的 扩 大 , 国 商 业 随 我
银 行 因操 作 风 险 引 致 的 损 失 日趋 严 重 。 文 从 防控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本
会 同 时 强 调 , 律 风 险 也 是操 作 风 险 的 题 中 之 义 。 是 , 略 性 风 法 但 策
险 和 声 誉 风 险 冈 具 有 非 操 作 性 和 不 可 汁 量 的 特 点 而 被 排 除 在 操
作 风 险 之 外 二 、 国 商 业 银 行 操 作 风 险 管 理 的 现 状 我 近 年 米 。 国 商 业 银 行 中 操 作 风 险 频 发 , 失 愈 来 愈 大 , 有 我 损 已 诸 多学者对我 国商业银 行操 作J 险损失 事件 的情况进 行 了研究 。 x I 本 文 在 相 关 学 者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媒 体 公 开 报 道 的 角 度 收 集 了我 从 国 商 业 银 行 部 分 操 作 风 险 损 失 数 据 , 该 数 据 选 择 了 自 19 9 5年 至
风 险 事 件 的 从 表 中 不 难 发 故 但
和 国 内 宏 观 调 控 的 影 响 , 利 于 经 济 的 长 远 发 展 和 税 收 收 入 的 稳 不 定 增 长 , 不 利 于 产 业 结 构 的 转 型 升 级 更 ( ) 关 政 策 建 议 二 相 1 加 快 发 展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 面 提 升 城 市 经 济 的 竞 争 力 和 税 、 全 收 可 持 续 增 长 的竞 争 力 大力发展 软件 、 融 、 化创 意 、 发 、 流 、 展 、 务 外包 、 金 文 研 物 会 服
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业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对银行业的影响改革开放30年,我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银行体系不断扩大,目前,已形成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外资银行在内的多重体系。
在银行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中国银行业整体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2008年末,资产规模超过62.3万亿元,增长率为18. 6% ,其中三家上市的大型国有银行的平均总资产超过万亿美元,预计净收入将同比增长可达到50%。
然而自11年下半年以来,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给整个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带来挑战,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变幻莫测使得大多数银行在经营中感受到了压力。
宏观经济呈现这种周期性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企业,银行是典型的宏观经济周期行业。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将越来越多地通过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来实现,商业银行既是调控的对象,也更多地承担了调控工具的部分角色。
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亦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而宏观形势变化所产生的风险,最终有很大一部分将由商业银行承担。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对银行业外部整体宏观经济环境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做一个整体的度量,即从世界经济形态、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融资结构、金融监管体系、银行业同业竞争市场格局以及外部环境带给银行业的挑战。
首先从整个世界经济形态来看,全球经济将进入缓慢复苏期,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正在改变低储蓄,高消费的增长方式,与此同时“美国消费,中国制造,中东和俄罗斯提供资源”的世界经济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
其次,新一轮的产业技术革命正在爆发,08年的金融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了以低碳经济和“物联网”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表明全球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调整已然势不可挡。
然而目前世界经济体表现出的贸易保护主义,全球流动性泛滥与欧洲的债务危机使得世界经济仍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次,中国经济仍旧保持平稳增长,并将以经济结构调整作为长期发展的核心。
财政专户对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及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
财政专户对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及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摘要】此篇文章旨在分析财政专户对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及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在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中,探讨了财政专户的定义及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正文部分从财政专户对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对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影响、商业银行运营模式调整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析。
结论部分对财政专户导致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整体而言,财政专户在宏观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本研究对这一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有助于深入理解财政专户对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
【关键词】财政专户、宏观调控政策、商业银行经营、影响分析、运营模式、挑战、机遇、综合分析、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财政专户是指政府为特定用途设立的专门账户,用于管理相关资金或资产。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财政专户在宏观调控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财政专户的建立旨在实现财政资金的专项管理和使用,确保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合理性。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状况和运营方式也受到财政专户的影响。
财政专户与宏观调控政策的密切关系在于,财政专户可以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工具之一,通过资金的调配和使用,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物价水平等宏观调控目标。
商业银行在财政专户下的经营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需要调整经营模式以适应财政专户的管理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财政专户对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及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深入分析财政专户的作用、商业银行在财政专户下的运营模式调整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财政专户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商业银行的经营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财政专户对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及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稳定的作用。
双支柱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双支柱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引言•双支柱调控政策概述•双支柱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双支柱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双支柱调控政策的未来发展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引言01 CATALOGUE研究背景与意义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风险承担水平是当前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问题之一。
双支柱调控政策是央行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风险。
研究双支柱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有助于深入探讨金融市场的风险传导机制,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目的探讨双支柱调控政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双支柱调控政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
研究目的与方法双支柱调控政策概述02CATALOGUE双支柱调控政策是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共同构成金融宏观调控的“双支柱”,其中,货币政策主要关注物价稳定,宏观审慎政策主要关注金融稳定。
双支柱调控政策旨在实现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以维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双支柱调控政策的定义双支柱调控政策起源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央行认识到货币政策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可能无法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因此需要引入宏观审慎政策来弥补这一缺陷。
在实践中,双支柱调控政策逐渐成为各国央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之一,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双支柱调控政策的历史与发展双支柱调控政策的目标与手段双支柱调控政策的目标包括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金融稳定。
其中,物价稳定是首要目标,而金融稳定则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来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以及金融市场上的杠杆率等指标。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而宏观审慎政策则主要通过限制信贷扩张、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等手段来控制金融风险。
政策变化对银行工作的影响与应对
政策变化对银行工作的影响与应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策变化成为银行工作中一大挑战。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政府政策的直接影响。
这些政策的改变可能对银行的运营、风险管理、业务发展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银行需要积极应对政策变化,灵活适应新的形势和变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不确定性和运营风险。
一、影响方面1. 利率政策的变化:政府的利率调整将对银行的贷款和存款利率产生直接影响。
高利率政策可能导致贷款需求下降,影响银行的贷款业务;而低利率可能导致银行利润率下滑。
银行需要根据利率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利率策略,平衡风险与利润之间的关系。
2. 资本监管政策的修改:政府对银行资本的要求和标准不断变化,银行需要根据政府监管要求调整自身的资本结构,满足监管要求。
资本充足性的要求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通过提高核心资本比率等指标,银行可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3. 财务规范政策的改变: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银行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产生影响,银行需要调整内部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及时。
同时,政府的财务监督和审计要求也是银行必须要满足的,因此,银行需要根据政策要求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二、应对策略1. 提高政策适应能力:银行应建立多元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政策的监测和分析,及时了解政府政策的动态变化。
同时,银行还应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以便更好地适应政策变化。
2. 加强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通过完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此外,银行还应加强员工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
3. 加大科技创新与战略转型力度:面对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变动,银行需要借助科技创新推动战略转型。
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提高业务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同时,银行还应根据政策变化调整自身的战略定位,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降低对传统业务的依赖。
政策变化对银行工作的影响与应对
政策变化对银行工作的影响与应对近年来,政策变化对银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府的政策调整、监管机构的改革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都对银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政策变化对银行工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政策变化对银行的经营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直接影响着银行的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以及货币政策。
政府可能会出台贷款利率下调的政策以刺激经济,这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利润。
此时,银行需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开展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贷款率,以保证盈利能力。
其次,政策变化对银行的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政府可能会出台金融创新政策,鼓励银行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银行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业务结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银行还需要加强与监管机构的合作,确保产品合规性,降低法律风险。
第三,政策变化对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政府可能会出台就业政策,对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银行需要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人员编制,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
此外,政策变化还可能导致银行员工的工作压力增加,银行需要加强员工关怀,提升员工福利待遇,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最后,政策变化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政府可能会出台风险防控政策,要求银行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监测和控制。
此外,政策变化还可能导致银行面临新的风险,如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银行需要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综上所述,政策变化对银行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银行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改革,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只有适应政策变化,灵活应对,银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银行业的监管与政策变化对行业的影响
银行业的监管与政策变化对行业的影响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储蓄、贷款发放、支付结算以及风险管理等重要功能。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监管与政策变化对行业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银行业的监管与政策变化对行业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监管对于银行业的影响银行业的监管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平,并确保金融机构运营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银行业监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银行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以应对各种风险的挑战。
银行在监管的压力下,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和偿债能力,以确保自身的稳定运营。
2. 业务范围的限制与调整监管机构对于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与调整,也对银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监管机构对银行的非主业务进行了限制,例如限制银行进行股权投资、参与金融衍生品等交易。
另一方面,监管机构通过政策调整来推动银行业务的创新发展,例如引导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3. 客户保护与权益维护监管机构加强了对银行客户权益的保护,规定银行要加强客户信息的保密和合法使用,严禁擅自泄露客户信息。
监管对于银行的投诉渠道及处理机制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以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二、政策变化对于银行业的影响政策变化是金融领域常见的现象,政策的变化对于银行业的发展和运营也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政策变化对于银行业的影响:1. 利率相关政策的调整利率相关政策的调整对于银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政策的利率变动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和存款利率支出。
政府调控的利率水平将直接决定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空间。
2.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会对银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例如,货币政策的宽松与收紧,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贷款成本。
财政政策的调整也对银行业产生重要影响,扩大财政支出可能带动经济增长,从而带动贷款需求的增加。
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随着全球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来自于市场、信用、操作、法律法规、声誉等多个方面,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成为了银行业务运营中的重要课题。
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增加了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
本文将从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交易或投资中所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多种不确定性和波动性,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利率变动、汇率变动等风险都在不断加大,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风险。
2.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在约定条件下未能履行还款责任所导致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集中度风险、不完全抵押风险等。
当前经济形势下,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下降等原因,债务人信用状况可能出现波动,信用风险也就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风险之一。
3.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或外部事件导致银行内部流程、系统或人为因素产生失误而导致的风险,例如欺诈、错误交易、系统故障等。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操作风险。
4. 法律法规风险法律法规风险是指由于法律法规变化或者违反法律法规而导致的风险,包括监管要求的变更、合规风险等。
当前,各国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金融机构更加严格地遵守法律法规,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法律法规风险。
5.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因为不当行为或者不当管理而导致的声誉受损,给银行形象和信誉带来的损失。
当前,社会舆论的监督愈发严格,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也在不断加大。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策略1. 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严格的审批流程、有效的内部监管和合规管理等,确保在业务运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 谢先 萍 曾 玲 内容摘 要 :本文拟从基 层商业银 行柜 台运 营操作层面探 讨 国家宏观 调控对商 业
银 行 运 崔 作; 理 的 影 响 , 及 时 规 避 柜 操 作 风 险 。 操 管 台
思 考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对商业银行 运营操作
风险管理 影响 思考
2 、融 资难 对 对私 客户 账 户管理
1 、宏 观政 策对 对公 客 户开 户的 影 响。 自然人组 建的 中小企 业开户增 加 ,异地企业开 户增加 ,增资扩股企 业 开户 增加 ,客 户账户性 质变化 ( 基
的影响。市场 上融资难 ,虽然其本 身
与对私客户账户 的管理没 有直接 关联 性 ,但是 当前 网络发达 。利用虚假短 息 、以高息 为诱 饵 网络诈 骗 ,使客 户 资 金受损失 的媒体 屡屡曝 光。一 方面 中小企业主 为保 企业 生存 ,千方百计 寻 找融资渠道 。经常收到 先通过个人 银 行账户 。向不法分子指 定账户 交纳
施 资 金诈 骗 活 动 ,齐 鲁银 行 案件 教
训 深 刻 ;境 外 资 金 流 入 、违 规 将 对
公存款 转对私存款 ,最后导致监 管部
门出面 调查 ,由操 作性风险升级 到合
规性风险 。
1 、产 品 与业务 流程 缺 陷。 当前
较 为突 出的风 险 ,如 网上银 行 、手机
银 行 、电话银 行等新渠道 资金汇划风
( )内部监 管考核的 变化诱发 二
的 柜 台操 作 事件 。
中小企 业生命周期短 、流动性大 、管 理不规范 的特点 ,经 常出现假票据 、
与客户 对接的服务流程 未精细设计 ,
造成柜 面操作缓慢 、客户抱怨 ,对客
服务大打折扣。
无效票据 、远期支票等 。给基层 商业
险 ,理财产 品 、信托产 品、现金管理 等 产品设计 中的风险。这 些业务和产
品 ,需要柜 台或虚t, 台来实施操作  ̄E J t 控制。 因基 层商业银行 在推广的过程 中 .风险提 示不够 、客 户操作培训 不
2 、易引发 违规 操作 导致 的 声誉
风 险。批量开户 、批量发卡 、对农户
使客 户反感引发客 户投诉媒体事 件 ;
变化 而带来的柜 面操作风 险
另 一 方 面 柜 台人 员 为避 免 遭 客 户 投
诉 。本应 严格执行 的法规制度 【 如反
当前 。基层 商业银行柜 台人 员多
元化结 构 。是柜面操作 风险必须 关注 的新特点 : 1 、柜 员年龄 老 化 ,人 员梯 队结
起 案件来看 ,外部不 法分 子也就是 通
过 基层银行 开户把关不严 、账户信 息 变 更把 关 不 严 ,钻 了制 度 执 行 的 漏
洞 ,加 之 银 行 内 部 人 员 内 外 勾 结 、银
贷投 放。这一 变化 ,对商业银 行柜 台 操作 而言 。出现 了新情况 、有了新特
点:
虚假信用卡 中已经爆发 。特 别是在校 大学生或年 轻人群体尤 为突 出,新 生 进入职场 的群体 ,频繁使 用身份证复 印件投简 历找工作 ,且 缺乏 自我保 护 意识。一旦 自 己申请办理 信用卡或房
屋 按揭贷款 时被银行拒绝 ,发现 身份 证被别人使 用 ,多数通过 网络媒体 发
面 个 别柜 员 为完 成 任务 ,受利 益 驱 动 ,强 卖保险产 品、强推信用卡 ,致
况 、基 层银行考核批 量代发量 、考核
信 用卡 有效发卡量 、考核柜 台人 员全 员营销存款量 、考 核柜面代销保 险产
品等等 ,这些考核 既是银行经 营管理 的必要形式 ,也是 银行经营 管理 中行 之有效 的举措 ,毋庸 置疑。这种 考核
银行柜 台操作风险控 制产生难度 。 同 时对 中小企 业银企对账 工作也提 出了
考 核商业银行 的存贷 比、考核 基
3 内部 监 管缺 陷 。内外 部 审计 、 对科技 开发的 系统 、系统创新 的业务 与产 品 ,缺乏必要 的审计监督 。隐藏 在商业 银行内部 的系统 性操作风 险很
理 也 带 来新 特 点 :
洗钱规 定 ) ,不认 真坚持执行 ,形成
合 规 风 险 。甚 至 引发 成 案件 。 ( )创 新 产 品 、创 新 业务 的 设 三 计 缺 陷 而 隐藏 的 商 业 银 行 柜 台操 作 风
险
1 、易引发 客户 资金 结算 清算 的
合 规性风险 。加大基层银行 某一时点 存 款 总 量 考核 或 储 蓄 存 款余 额 的考 核 。诱发基层 商业银行违规压 票或延
使基层 商业银行部分柜 面操作业 务本 由客户 自身完成 的职 责 。由银行 客户 经 理代 替 ,对 客 “ 过度 服 务 ” 、和 “ 服务 过度” ,形成 潜在柜 台操 作风 险 。同时商业银行 的产 品与业务 的创 新 ,更多强调 了银 行内部控 制 ,真正
交通环境 ,带来通讯 、供电线路等 损 坏 。通讯 中断 、停 电等事件造成 基层 商业银行清算结算不能正常进行。
创新是商 业银 行发展 的生命 力。
大部 分 银 行 的会 计 主管 都 在 4 岁 以 5 上 ,对新业 务 、新产 品 、新 系统 接受 能 力弱 ,因循守 旧,基 层银行柜 员面 临青黄不接的局面。
2 新老 柜 员之 间 同工不 同酬 。 、
上 ,也应针对 性研究 商业银行操 作风 险的新特点 、新 问题 ,剖析操作 风险
大 。客户 内部股 东异地化 增加 ,网上 银行 开户增加等 等 ,由于 客户信息 的 不对称 。给柜 台开户 时 “ 了解客户” 带来 了难度 。这种 变化趋势 ,正在从 沿 海 经 济 发达 地 区逐 步 向 中西 部 转
移 ,从 大城 市 向 中小 城 市 和农 村 转 移 。从 中小股份 制银 行 向国有控股的
时汇划 大额 资金 ,难 免也 会产生 结算 纠纷 。同时不法分子 利用银行考 核存 款 的软 肋 , 以帮 助 拉 存款 为名 。实
宏观调 控政策 的变化 ,使商业银 行更 加 注重 业 务 和 产 品 的 创 新 。但 在 创 新 过 程 中 ,产 品 、制 度 、流程 、系 统 设 计 的 缺 陷 ,也 引发 柜 台 操 作风 险事件 。
方面 是解决 民生就业 ,大 力扶持 中小
5 湖 北 农 村 金融 研 究 Q 1 6 o1年
第9 期
网络等途径 投诉银行 ,使 银行处于被 动局面 ,由一个简单 的操 作风险事件 引发成银行声誉风险事件 。 3 、科技 手段 更 新对 结算 方式 的 影响 。网上银行 、电话银行 、手机银 行 、电子票据等新业 务的逐步普及应 用 。资金汇划不 落地 ,票据业务 见不 到 实物 ,对商业银 行传统 的纸质 票据 清 算结算方式是 一个挑战 ;银 行系统 优 化 支 持 了批 量 代 收 代 付 业 务 发 展 。批 量 业务 中开 户 、 批量 签 约 、 批 量 划 转 ,成 为柜 台操 作风 险控 制 的 新 问 题 ;高 仿 真 技 术 的 广 泛 应 用 。对 银 行 传统 验 印技 术 、防伪 技 术 挑 战 ,如何 防范 客 户 资 金诈 骗 、 如何 防范不发分子洗钱 行为 、如何办 理 客户对账 、如何控制银 行 自身 的操
出现 如下新特点 :
( )外 部 环 境 的 变化 导 入 到 商 一
业银 行 柜 台操 作 风 险
一
方 面 国 家 治 理 通 胀 、 控 制 物
价 ,金 融 市 场 流 通 性 相 对 减 少 : 另 一
台 办理 客户 开 户 与 客 户 账户 信 息 变 更 ,提 出了新要 求 ,开户 资料 与变更
一
生 ,研究 的不 多。本 文拟从基 层商业 银行柜 台运营操作层 面进行探讨 ,以
引起商业银行和监管 当局 的重视 。
本账户 与一般账 户互转 )的增加 ,企
业 内部 股东 与法 定代表人调 整频率加
基层商业银行柜 台业务
面 临操作风 险新特点
当前基 层商业银 行柜 台操作风 险
加 中小企业和 “ 三农 ”的信 贷投放。 信 贷政策是一 紧一松 ,紧大企 业的银
行 融 资 、松 中小 企 业 和 “ 农 ” 的 信 三
款 、扶 持 中小企 业等一系列 宏观政策
的 出台 ,对金融行 业既是机遇 更多是 挑战 。银监会对 商业银行 实行 存贷比 的考核 ,人 民银 行对商业银行 实行窗 1 3指导 ,并几次提 高存款准备 率和存 贷款基 准利率 ,减 少金融市场 的流动
事 件 , 完 善 组 织 架 构 、 重 检 制 度 办
行 、电话银行 、手机银 行等交易 实行 交 易品种 、交 易限额控 制与管理 ;四
是 建 立 突 发 事 件 应 急 处 理 机 制 ,快 速
法、修改业务 操作流程 ,优化业 务系
大 银 行 转 移 。 因此 对 基 层 商业 银 行 柜
定数额保证 金 。再提供 贷款等诈骗
短信 ,银行对私 账户管理 的漏洞 ,也
就 成了不法分 子利用 的工具 ;另一 方 面 ,通胀压 力 ,民间资金 融资活跃 , 违 法高息集 资 ,往往通过 银行账户操 作 ,使 不 明真相 的对私客 户屡屡上 当 受骗 。 虽 然 这 些诈 骗 与 银 行 毫 无 关 系 。但是上 当受骗的客户 通过媒体 、
泄或投诉。
线 、多部 门、多 岗位 ,相互协 同配合
不够 ,引发柜面操作风险 。 2 、服务 设计 缺 陷。 客户 经理 上
门服务 、柜台延升 到客户端服务 ,致
作风险 ,基 层商业银行领 导普遍重视
不够 ,重推 广应用忽视风 险防控 ,尤
其是一线 临柜的操作人 员普遍准备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