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PDF.pdf
书山有路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鲁教基字〔2002〕19号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各市教育局、各大企业教育处:现将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01〕28号)转发给你们。
根据我省实验区的实际,我厅对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做了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请认真贯彻实施。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各实验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精心组织实施。
对实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我厅基础教育处。
附件: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书山有路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9年级授课时数为33周);3、表格内各门课的周课时安排为指导性意见,各实验区在执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020年整理)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doc
附件1
说明:1.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教材厅函[2017]6号)要求: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和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2.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3.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4.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有关要求,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完成前,原则上要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附件3
说明:1.普通高中2017级、2018级学生执行上表,2019级学生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
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
2.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五四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注:1.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该学年按33周计算上课时间)。
3.表格内各门课的周课时安排为指导性意见,各实验区在执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
4.地方与学校课程(含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包括国家要求开设的信息技术课课时。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2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规定,指导学校认真设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精神,现就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和中小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课时总数。
根据国家规定和山东实际,我省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和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综合使用,共占九年课时总量的%,按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6周计算,约为1600课时。
二、关于地方课程的范围。
我省的地方课程设置民族文化、社会探究、自然探究三个领域,每个领域下分设若干个课程科目,每个课程科目一般为18或36课时。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科目,作为地方课程设置。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以作为学校课程单独安排,也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安排。
三、关于地方课程的开发。
省教育厅负责制定地方课程科目方案,组织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学习指导书的审定,下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学习指导书目录》,负责编制《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供学校和学生选择地方课程时参考。
四、关于地方课程的设置。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从《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择部分课程作为地方课程。
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
附件 1 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
说明:1.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教材厅函[2017]6号)要求: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和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2.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3.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4.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有关要求,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完成前,原则上要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附件3
说明:1.普通高中2017级、2018级学生执行上表,2019级学生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为了确保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的顺利进行,山东省教育厅制定了课程安排计划表。
该计划表详细规定了各年级每周的课程数、每天的上课时间、节假日安排等。
课程安排计划表规定了各年级每周的课程数。
根据规定,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周总课程数为26节,其中语文10节、数学8节、外语4节、科学2节、体育2节。
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每周总课程数为30节,其中语文10节、数学10节、外语6节、物理3节、化学3节、体育4节。
每天的上课时间也有明确规定。
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天上课时间为上午8:00-11:30,下午1:30-4:30;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每天上课时间为上午7:30-11:30,下午1:30-5:00。
课程安排计划表还规定了节假日安排。
每年法定节假日共11天,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
另外,每年寒暑假各两周,寒假为1月20日至2月20日,暑假为7月1日至8月1日。
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各学校严格按照课程安排计划表执行,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
各学校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的制定是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
为了提高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计划表旨在规划并实施一系列的课程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广东省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
推动教育公平: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减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
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总6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鲁教基字〔2002〕19号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各市教育局、各大企业教育处:现将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教基〔2001〕28号)转发给你们。
根据我省实验区的实际,我厅对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做了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请认真贯彻实施。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各实验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精心组织实施。
对实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我厅基础教育处。
附件: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9年级授课时数为33周);3、表格内各门课的周课时安排为指导性意见,各实验区在执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强化课程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加强学科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THANK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为了更好地实施新的课程设置,山东省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课程评价和反馈机制,对于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及时调整和改进。未来课程发展方向源自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育质量,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课程设置内容
PART FOUR
课程门类与结构
必修课程:保障学生基本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特长发展
课程门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
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强制性的义务教育,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基本的教育机会,有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政策依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
课程设置目标
PART THREE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课程设置背景
Part Three
课程设置目标
Part Four
课程设置内容
Part Five
课程实施保障
Part Six
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
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第一章:学校课程设置1.1 小学阶段课程设置1.2 初中阶段课程设置第二章:小学课程安排2.1 小学一年级课程安排2.2 小学二年级课程安排2.3 小学三年级课程安排2.4 小学四年级课程安排2.5 小学五年级课程安排2.6 小学六年级课程安排第三章:初中课程安排3.1 初中七年级课程安排3.2 初中八年级课程安排3.3 初中九年级课程安排第四章:选修课程设置4.1 小学选修课程设置4.2 初中选修课程设置第五章:课程衔接与转换5.1 小学至初中衔接课程设置5.2 初中至高中衔接课程设置第六章:课程安排实施细则6.1 课程周学时安排6.2 课程教材使用规定6.3 课堂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第七章: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7.1 课程质量监控机制7.2 课程评价标准与方法第八章:附件8.2 部分课程教材8.3 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注释:1.小学阶段: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部分,包括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
2.初中阶段: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部分,包括初中七年级到初中九年级。
3.课程衔接与转换:指小学和初中之间,初中和高中之间课程的衔接与过渡安排。
4.课程周学时安排:指每个学科每周的学时分配情况。
5.课程教材使用规定:指对于每个学科所使用教材的规定和要求。
6.课堂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指对于每个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方式的规定和要求。
7.课程质量监控机制:指对于课程质量监控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8.课程评价标准与方法:指对于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的具体规定。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2:部分课程教材附件3: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义务教育:指国家对所有公民实行的基本教育制度,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
●阶段课程设置:指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对课程进行设置和安排。
●选修课程: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的非必修课程。
●衔接课程:指不同阶段之间的课程连接和过渡安排,确保学生顺利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
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五四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1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该学年按33周计算上课时间)。
3.表格内各门课的周课时安排为指导性意见,各实验区在执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
4.地方与学校课程(含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包括国家要求开设的信息技术课课时。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规定,指导学校认真设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精神,现就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和中小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课时总数。
根据国家规定和山东实际,我省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和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综合使用,共占九年课时总量的16.8%,按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6周计算,约为1600课时。
二、关于地方课程的范围。
我省的地方课程设置民族文化、社会探究、自然探究三个领域,每个领域下分设若干个课程科目,每个课程科目一般为18或36课时。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科目,作为地方课程设置。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以作为学校课程单独安排,也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安排。
三、关于地方课程的开发。
省教育厅负责制定地方课程科目方案,组织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学习指导书的审定,下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学习指导书目录》,负责编制《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供学校2和学生选择地方课程时参考。
四、关于地方课程的设置。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从《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择部分课程作为地方课程。
2(2020年整理).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doc
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五四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该学年按33周计算上课时间)。
3.表格内各门课的周课时安排为指导性意见,各实验区在执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
4.地方与学校课程(含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包括国家要求开设的信息技术课课时。
1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规定,指导学校认真设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精神,现就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和中小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课时总数。
根据国家规定和山东实际,我省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和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综合使用,共占九年课时总量的16.8%,按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6周计算,约为1600课时。
二、关于地方课程的范围。
我省的地方课程设置民族文化、社会探究、自然探究三个领域,每个领域下分设若干个课程科目,每个课程科目一般为18或36课时。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科目,作为地方课程设置。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以作为学校课程单独安排,也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安排。
三、关于地方课程的开发。
省教育厅负责制定地方课程科目方案,组织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学习指导书的审定,下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学习指导书目录》,负责编制《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供学校和学生选择地方课程时参考。
四、关于地方课程的设置。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从《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择部分课程作为地方课程。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必修课程课时安排
说明:1.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教材厅函[2017]6号)要求: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和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2.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3.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
4.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有关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完成前,原则上要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附件: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六三学制)
2.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必修课程课时安排
附件1
附件2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必修课程课时安排。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通知鲁教基字【2012】号各市教育局: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施已经十年,在我厅2002年颁布实施的《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鲁基教字【2002】19号)的基础上,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我厅根据我省基础教育实际,对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调整,制订了《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请认真贯彻实施。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各市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计划,精心组织实施。
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我厅基础教育处。
附件1: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附件2:课程设置调整说明及依据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附件1: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计划表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程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每学年按35周计;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设为两周,正常授课时数按33周计;3.表格内各门课程的周课时安排为指导性意见,各试验区在执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学年总课时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附件2:课程设置调整说明及依据一、本次课程设置调整遵循的原则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性。
2.均衡课程设置。
3.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4.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二、本次课程设置调整情况依据及说明调整依据: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中关于课程门类及所占课时数的比例。
2. 我厅关于课程设置的调研结果。
3. 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鲁基教字【2002】19号)文件。
4. 周总课时数与九年一贯课程设置的总课时数所占比例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
调整说明:1.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由原来的3课时均调整为2课时。
周课时数由原来的22课时调整为20课时,所占九年课程比例由原来的8.0%调整为7.3%,符合国家7~9%的比例要求。
2(2020年整理).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pptx
筹安排、综合使用,共占九年课时总量的 16.8%,按每学年上课时间为 36 周计算,约为 1600 课时。
二、关于地方课程的范围。我省的地方课程设置民族文化、社会探究、自然探究三个领域,每个领域下分
设若干个课程科目,每个课程科目一般为 18 或 36 课时。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科目,作为地方
山东省义务教育段课程设置方案
山东省义务教育五四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课程
小学
初中
占九年课时
周总课时(节)
一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计比例(%
品德与生活
33
6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3
3
2
8
22
2
2
2
2
8
7.9%
历史 历史与社会
地理Βιβλιοθήκη 2223
2
6 11
5
4.0%
科学
2
2
2
6
生物
3
3
1
7
科学
物理 化学
教师开发的学校课程方案应经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审议通过,或委托其它学校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审议通 过,并报学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六、关于学校课程的设置。学校要将本校开发的学校课程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择;并在学生选择的基础 上,确定学校课程的设置。学校课程设置的课时总量一般不要超过地方课程。
七、关于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撤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地方课程进行评价,淘汰不受学生和学 校欢迎的地方课程。学校也要对学校课程定期进行评价,取消不受学生欢迎的学校课程。
课程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以作为学校课程单独安排,也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安排。
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安排表
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安排表(试行)
说明:1、义务教育段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
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复习考试时间2周,其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实际上课时间为33周。
1-6年级每课时40分钟,7-9年级每课时45分钟。
《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鲁教基字〔2002〕19号)
2、高中段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
社区服务一般安排在课余时间、周末或节假日。
原则上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每周5天上课,周学时数不超过35。
每学时一般为45分钟。
高一、高二年级每周有3学时机动时间(含班团活动时间),学校可自主安排。
.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一、高二年级每周3学时,2学时在课内实施,一般连排使用;1学时安排在课余和假期时间进行,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鲁教基字〔2008〕21号)
3、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小学1-2年级体育课安排4节。
1-2年级地方与学校课程由省定的4节调整为3节。
4、6年级、8年级、高二地方课程增加一学期科学发展观教育小学10课时,中学15课时。
(鲁教基函【2009】39号)。
(2020年整理)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pptx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 素 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 基本 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 全面发 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 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 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 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 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 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 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 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1-2 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 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 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 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 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 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
山东省义务教育五四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山东省义务教育五四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该学年按33周计算上课时间)。
3.表格内各门课的周课时安排为指导性意见,各实验区在执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
4.地方与学校课程(含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包括国家要求开设的信息技术课课时。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规定,指导学校认真设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精神,现就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和中小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地方和学校课程的课时总数。
根据国家规定和山东实际,我省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中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和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综合使用,共占九年课时总量的16.8%,按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6周计算,约为1600课时。
二、关于地方课程的范围。
我省的地方课程设置民族文化、社会探究、自然探究三个领域,每个领域下分设若干个课程科目,每个课程科目一般为18或36课时。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科目,作为地方课程设置。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以作为学校课程单独安排,也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安排。
三、关于地方课程的开发。
省教育厅负责制定地方课程科目方案,组织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学习指导书的审定,下发《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学习指导书目录》,负责编制《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供学校和学生选择地方课程时参考。
四、关于地方课程的设置。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从《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择部分课程作为地方课程。
学校也可以把省定的地方课程科目作为学校课程的资源库,从中选择部分课程作为学校课程。
(附件三)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附件三)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该文档旨在介绍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以下是该计划的主要内容:1. 引言该计划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强调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性。
2. 课程目标该计划明确了义务教育课程的核心目标。
其中包括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等。
3. 课程设置该计划详细介绍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对各学科课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同时,强调了跨学科和综合性课程的重要性。
4. 课程实施该计划描述了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包括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评价和考核的方法等。
强调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5. 教师培训与发展该计划提出了教师培训与发展的措施。
包括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培训课程和培训机制的建立,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和质量评估等。
6. 课程评价与质量监控该计划强调了课程评价与质量监控的重要性。
包括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确定,以及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和运行等。
7. 推广和实施该计划提出了推广和实施该课程计划的策略和措施。
包括宣传推广、资源支持、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8. 总结该计划对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进行了总结。
强调了改革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上是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
通过该计划的实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山东省小学课程设置方案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制定学校小学课程设置方案。
一、课程设置及课时数
1.国家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及课时安排
3.地方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4.学校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二、课程管理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
每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任课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按课程标准教学。
教导处也对各学科的管理进行分工,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抓好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
积极开展研训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
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三、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语数英学科可以以考试形式进行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考试,以等级制体现;考查学科可以结合学生日常表现,从作业完成、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交流研讨等方面来评价学生,同样以等级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则以描述性语言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
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
附件1
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试行)
说明:1.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教材厅函[2017]6号)要求:义务教育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和七、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2.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3.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材〔2017〕4号)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4.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有关要求,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完成前,原则上要按照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附件3
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学生课程安排指导表
说明:1.普通高中2017级、2018级学生执行上表,2019级学生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