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手抄报资料:腊八节的由来.doc
腊八节的知识简介
腊八节的知识简介一、节日起源腊八节,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等,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源自古代的腊祭。
据史书记载,在周代时,人们以农历十二月为岁末,在这个月里举行祭祖、祭神仪式,以表达对祖先和天地神灵的敬意。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兴起,人们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便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定为腊八节,将原先的祭祀活动与佛教相融合,形成了这个具有多重意义的节日。
二、节日时间腊八节的时间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每年的阳历12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十二月又称为“腊月”,因此得名“腊八节”。
三、节日习俗腊八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熬制和食用腊八粥。
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各种豆类、米类、干果等食材,精心熬制出一锅香气扑鼻、口感丰富的腊八粥,与家人共享美味。
此外,一些地方还有腌制腊八蒜、祭祀祖先和神灵等习俗。
四、食俗文化腊八粥是腊八节的标志性食物,它的制作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在熬制腊八粥时,人们会根据当地的食材和口味特点进行搭配,如北方人喜欢在粥中加入各种杂豆、糯米等,而南方人则更倾向于加入花生、黑米等食材。
腊八粥不仅美味可口,还有驱寒保暖、滋补养生的功效。
除了腊八粥,腊八节还有其他特色食物。
例如,腊八蒜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腌制好的蒜瓣呈翠绿色,口感酸脆可口。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制作腊八面、腊八饭等美食,各具风味。
五、节日意义腊八节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体现了人们对祖先和天地神灵的敬畏之心。
通过祭祀和熬制腊八粥等活动,人们传递了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也弘扬了尊老爱幼的美德。
其次,腊八节还蕴含着民间信仰和宗教融合的独特现象,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此外,腊八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时刻,人们通过互相馈赠腊八粥等礼物,增进友谊和团结。
最重要的是,腊八节提醒着人们关注身体健康和精神修养的重要性,在寒冷的冬季里注重保暖和滋补养生,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
腊八节手抄报内容50字
传承:腊八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 有重要地位,至今仍被广泛传承和 庆祝
腊八节的传统 习俗
熬制腊八粥
材料:大米、小米、红豆、绿豆、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 制作方法:将各种材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 小火慢炖 寓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习俗: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传统食品,寓意着团圆、吉祥、健康、长寿
习俗:腊八节 有喝腊八粥、 吃腊八面等习
俗
意义:腊八节 寓意着吉祥、 平安、健康、 幸福,是人们 祈求平安、健 康、幸福的节
日
腊八节的历史发展
起源:腊八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祭 祀活动,最初是为了祈求丰收和吉 祥
习俗:腊八节有喝腊八粥、吃腊八 面、做腊八蒜等习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发展:腊八节逐渐演变为庆祝丰收 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节日
腊八蒜: 华北地区 的传统美 食,大蒜 经过腌制 而成,口 感酸甜
腊八粥的 寓意:象 征五谷丰 登、吉祥 如意
腊八粥的 起源:源 于古代祭 祀活动, 后逐渐演 变为节日 食品
腊八节的诗词 歌赋
描写腊八节的诗词
《腊八节》:“腊八节,粥 飘香,家家户户煮粥忙。”
《腊八粥》:“腊八粥,香 又甜,一碗下肚暖洋洋。”
八宝粥的做法:将糯米、红豆、花生、黄豆、红枣、桂圆、莲子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 量的水,煮至食材软烂即可
腊八节的美食文化
腊八粥: 腊八节的 传统美食, 由多种谷 物、豆类、 干果等熬 制而成
腊八面: 北方地区 的传统美 食,面条 煮熟后加 入各种蔬 菜、肉类 等
腊八豆腐: 安徽地区 的传统美 食,豆腐 经过腌制、 晾晒而成
腊八节手抄报内 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腊八节七个传说故事介绍
腊八节七个传说故事介绍腊八节的由来由来一,驱逐恶鬼.传说上古时代有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由来二,腊八节也叫佛成道节,相传,佛祖释迦摩尼就是在这一天成佛的.佛祖原先在深山修行,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正准备放弃,正巧碰到一个牧羊女,送了他食物,他吃完盘腿坐在菩提下,在十二月初八这天终于悟道成佛.由来三,腊八节是为了纪念岳飞,当年岳飞抗金于朱仙镇,正是寒冬腊月之际,军队缺衣少食,百姓纷纷送粥救济,岳家军饱餐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此日正是腊月初八.人们为了纪念岳飞,每到腊月初八就以杂粮豆果煮粥,最终成为了民俗.腊八节传说一.道教传说相传腊月初八这一天是五帝会于上方玄都玉京的日子,只为校定生人受禄延益,在此日修道之人要斋戒沐浴,朝真行道,便能获得福禄无量.二.佛教传说在佛教便有释迦牟尼佛在这一天悟道成佛一说,相传在两千五百年多年前,释迦牟尼为求正法在金刚莲台之上,由于时日良久致使自己骨瘦如柴,幸得难陀与波罗二牧女提供的牛乳乳糜才得以为继,终于在苦修四十八天后了悟佛法,大彻大悟.而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从此腊八便成为了佛教的一个重大纪念之日. 三.秦始皇修长城传说相传当年秦始皇修筑长城,动用天下劳工,但是却经常无粮继日,由于当时条件艰苦,劳工家人也无法将粮食及时送到,所以众劳工便将仅剩的少许粮食凑在一起,熬成一锅杂粮粥用以渡过难关.而这一天便是腊月初八,后人便在腊月初八这天熬腊八粥来纪念此日.四.岳飞传说腊八节的由来源于对大宋忠臣的怀念.相传岳飞在率领部下抗金之时,有一日兵至朱仙镇,兵将由于缺衣少食致使挨饿受冻,但四方百姓听闻是岳飞抗金兵将到此,便家家户户煮粥相济,如此岳飞才得以大胜金军.而这一天便是腊月初八,后人便在每年的腊月初八煮粥以示纪念.五.朱元璋传说朱元璋当年还未成为皇帝之时,曾经落魄至极,被元军囚禁大牢之中.在牢中饥肠辘辘的他从老鼠洞中扒出许多粮豆,他便将其放在一起熬了一锅豆粮粥,而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再后来朱元璋荣登大宝成为大明皇帝还对此事念念不忘,遍将每年的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并在这一天煮粥纪念.六.民间传说相传有老夫妇二人娶一儿媳,但此媳却终日好吃懒做,终于时至年粮食空瘪关无以为继,幸得邻里周济,家家户户送来杂粮,这家人将此杂粮熬制成粥才得以度过难关.而也正因此事令媳妇改掉恶习,这一天便是腊月初八,从此在此日熬制腊八粥来纪念,有谚语云〝吃顿杂粮粥,教训记心头〞七.上古传说传说五帝之一的颛顼有三子,此三子死后却变为厉鬼专吓孩童,令许多孩童惊吓致病,而百姓得知赤豆能驱鬼,遍将赤豆等豆物混在一起煮粥,吃下此粥的孩童便可百邪不侵,祛病祛灾.而此日正是腊月初八,遂将此日定为〝腊八节〞,在此日家家便会煮〝腊八粥〞来纪念.腊八节七个经典传说故事。
腊八节的手抄报内容文字
报腊 设八 计节
的 手 抄
手抄报的版面设计
历史:腊八节 在历史上经历 了多次演变, 逐渐成为民间 的传统节日。
习俗:腊八节 有许多习俗, 如喝腊八粥、 吃腊八面等。
意义:腊八节 象征着丰收和 团圆,是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
腊八节的历史发展
起源:腊八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最初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 发展:腊八节在唐朝时期逐渐成为民间节日,人们开始喝腊八粥 传播:腊八节在宋朝时期传入日本,成为日本的传统节日 现代:腊八节在现代中国仍然受到重视,人们会在这一天喝腊八粥,祈求平安健康
标题:醒目、简洁,突出主题
内容:文字、图片、色彩搭配 合理,突出重点
布局:合理规划版面,避免拥 挤或空白
装饰:适当添加装饰元素,如 边框、背景等,增加美观性
手抄报的色彩搭配
主色调: 选择与腊 八节相关 的颜色, 如红色、 黄色等
辅助色: 选择与主 色调相协 调的颜色, 如绿色、 蓝色等
背景色: 选择与主 色调相协 调的颜色, 如白色、 灰色等
腊八节习俗:如泡腊八蒜、吃腊八 粥等,可以描绘成一家人围坐在一 起的场景
腊八节祝福语:如“腊八节快乐”、 “腊八粥香,幸福安康”等,可以 描绘成文字与插画相结合的形式
感 谢 您 的
汇
观报 人 :
看
XXX
报 腊 单
击 此
内 八 处
添 加
容 节 副
腊八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
腊八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腊八节的由来(一)腊八节起源于“腊祭”关于腊八节的起源,源于“腊祭”的说法比较流行。
据百度百科“腊祭”条目: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到南北朝时期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腊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那时的人们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用于祭祀百神。
据《风俗通》记载:“腊者,猎也。
因猎取兽祭先祖或者腊接也,新故交接,脚猎大祭以报功也。
”由此可以看出,“腊”与“猎”相通,“腊祭”就是用打来的野兽进行祭祀,祭祖先,祭百神。
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把腊月腌制的猪肉称为“腊肉”。
从以上文字可知,腊八节起源于“腊祭”,与猎取野兽密切相关。
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有学者以为,这是把“腊月”的起源误当成了“腊八节”的起源,产生了时间上的错位。
因为从时间上看“腊祭”的年代更为久远。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技术社会形态来看,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渔猎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序列。
也就是说渔猎社会早于农业社会。
“腊祭”应该存在于渔猎社会,《周易·系辞下》中有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署,以佃以渔”的说法,说明从伏羲氏时代开始,早期原始人类的经济活动以渔猎经济为主。
后来到了农业社会形态,还要祭祀神灵,但不再使用猎取的野兽,而使用富有农业特色的“七宝五味粥”。
再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讲,“腊”字的“月”字旁是形旁,表示“肉”,“腊祭”实际上是用打猎得来的野兽的“肉”来祭祀神灵。
可见,“腊月”是渔猎社会的产物,而“腊八节”绝对应该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二)腊八节起源于“佛成道日”栗治国先生在《“腊八”新解》中这样描述腊八节的由来:“佛祖释迎牟尼在修道时因饥饿、困顿而昏厥在了哈比尔邦尼连任附近的菩堤树下,巧逢一位牧羊女打此往过,遂以粮、豆、干果熬粥救活了佛祖,终使其得道成佛,而这一天正好是汉历的腊月初八,佛教界称之为‘成道日’。
佛祖‘成道日’煮粥祭祀的活动传入我国后,逐渐形成腊八节吃腊八粥的节俗。
腊八节的起源及由来是什么
腊八节的起源及由来是什么腊八节是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俗称“腊八”,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腊八节的起源及由来,供大家阅读参考。
腊八节的起源及由来1、源于腊祭一说腊八节源于古代的腊祭。
汉字为象形文字,腊字的由来正是源于“腊祭”,“腊祭”指的是古人用猎取的来祭祀天地神灵以祈求平安吉祥这一行为;由于腊祭活动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
起初在腊月哪一天并不固定,但自南北朝开始,流行腊祭神有八种,于是便慢慢演变成了腊月初八这个固定祭日。
2、源于佛祖据说腊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伽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着生老病死的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每日仅吃一麻一米,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3、源于始皇帝有传说腊八节源于始皇帝,始皇帝召天下民夫修建长城,长年不能回家,吃粮却靠家里人送。
但是很多民夫家隔万水千山,粮食送不到,不少民夫皆是饿死工地。
话说有一年十二月初八,无粮可食的民夫们就把积了几把的五谷杂粮一锅熬成了稀粥分而食之,虽然最终还是饿死长城下,后人为了悼念这些长眠于长城脚下的民夫,人们每年喝腊八粥,以作纪念。
腊八粥的由来由于我国古代天子国君,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进行腊祭,敬献神灵。
腊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祷祝。
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干物敬献,表示庆丰收之意。
干物称腊,八是八谷星神,故称腊八。
在时间上,腊祭又是在农历每年的腊月初八日进行的。
腊月初八日亦称腊八。
祷祝是腊祭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确保农业丰收。
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用干物祭祀八谷星神,进行祷祝,称为腊八祝或称蜡八祝,祝与粥同音,于是就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将蔬果干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农神,以表示庆丰收之意,并进行祷祝。
用腊八粥来谐音腊八祝的意思,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节的手抄报内容
腊八节的祭祀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祖先和神灵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也传承了中华 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腊八节与春节的关联
腊八节是春节的 前奏,标志着春 节的临近
腊八节与春节的 习俗有相似之处, 如吃腊八粥、贴 春联等
腊八节与春节的 传说有关,如腊 八节与朱元璋的 故事
腊八节的文化意义
腊八节是中国的 传统节日,有着 悠久的历史和丰 富的文化内涵。
腊八节的文学作 品包括诗歌、散 文、小说等,这 些作品反映了腊 八节的风俗习惯
和传统文化。
腊八节的文学作 品中,许多作品 都表达了人们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以及对 家庭、亲情、友
情的珍视。
腊八节的文学作 品中还有许多作 品反映了人们对 自然、社会、人 生的思考和感悟, 以及对传统文化 的传承和发扬。
腊八节与道教有关,相传道教创 始人老子在腊八节这天诞生,因 此腊八节也被称为“道教始祖诞 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腊八节与佛教有关,相传释迦牟 尼在腊八节这天成道,因此腊八 节也被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节与民间传说有关,相传腊 八节是为了纪念岳飞抗金而设立 的节日。
腊八节的历史发展
起源: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 发展:腊八节在唐代逐渐成为固定的节日,并逐渐形成了喝腊八粥的习俗 习俗:腊八节除了喝腊八粥,还有泡腊八蒜、吃腊八面等习俗 传承:腊八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至今仍被广泛传承和庆祝
腊八节的美食
腊八粥的种类和做法
腊八粥的种类:甜味腊八粥、咸味腊八粥、八宝粥等
甜味腊八粥的做法:将糯米、红豆、绿豆、薏米、莲子、红枣、桂圆、冰糖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 足够的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直至食材软烂即可。
腊八节手抄报内容文字简单
腊八蒜制作
准备材料:大蒜、醋、糖、盐
制作步骤:将大蒜剥皮,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加入醋、糖、盐,密封保存
保存时间:通常需要20天左右
食用方法:腊八节当天食用,口感酸甜可口,具有杀菌、解毒、降血脂等功效
腊八节祭祀活动
祭祀对象:灶神、土地神等
聚力。
Part Five
腊八节的美食文化
腊八粥的种类和做法
腊八粥的种类: 甜味、咸味、辣 味等
腊八粥的主要食 材:大米、小米、 红豆、绿豆、花 生、红枣、桂圆 等
腊八粥的做法: 先将各种食材洗 净,然后放入锅 中,加入适量的 水,煮至粥稠即 可
腊八粥的营养价 值: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矿物质 等营养成分,具 有滋补养生的功 效
习俗:腊八节有喝腊八粥、吃腊八 面、做腊八蒜等习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发展:腊八节逐渐演变为庆祝丰收 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节日
传承:腊八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 有重要地位,至今仍被广泛传承和 庆祝
腊八节的文化内涵
起源:源于古 代祭祀活动, 祈求丰收和吉
祥
习俗:喝腊八 粥,吃腊八面,
祭祀祖先
Part Two
腊八节的起源
腊八节的由来
起源:腊八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 传说:腊八节与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有关,相传佛祖在腊八节这天成道 习俗:腊八节有喝腊八粥、吃腊八面等习俗 意义:腊八节寓意着吉祥、平安、健康、长寿,是人们祈求平安、健康、幸福的节日
腊八节的历史发展
起源:腊八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最 初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
感谢观看
2024腊八节的由来与传说介绍
2024腊八节的由来与传说介绍腊八节的由来与传说1、印度佛教说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2、朱元璋落难说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
美美的享受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腊八节的来历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腊八节的资料
腊八节的资料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重要的一个,它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庆祝,因此得名腊八节。
这个节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开始了。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民间节日的一种,它起源于古代人们祭祀祖先和祈祷丰收的活动。
腊八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
在古代,人们在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农历腊月,为了感谢上天的恩赐而进行丰收祈祷和祭祀祖先的活动。
这个月里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就是腊八节。
腊八节的庆祝日期并不完全一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但腊八节在整个中国范围内,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
腊八节的庆祝活动多种多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传统食物,它由各种谷物、干果、糯米等材料混合煮成。
腊八粥吃起来甜香软糯,寓意着丰收和幸福。
人们相信,吃了腊八粥后,可以驱邪避灾,祈求来年平安顺利。
除了吃腊八粥外,人们还会在腊八这一天煮一些特殊的食品,如腊八豆、腊八面、腊八菜等。
这些食品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如腊八豆象征着平安,腊八面象征着长寿等。
人们相信,通过食用这些食品,可以消灾吉祥,保佑家庭的平安和健康。
腊八节也是寄托思念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会祭祀祖先,烧香拜祭,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同时,也是家人聚会的时刻,亲朋好友会相聚一堂,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腊八节成为了人们团聚和感恩的重要时刻。
腊八节不仅仅是传统节日的一种,也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的载体。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庙会、民间舞龙舞狮等。
特别是在中国的一些古老城市,如北京、南京、苏州等,会举办盛大的腊八庙会,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和参与。
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也是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
总之,腊八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无论是举行祭祀活动,还是享用传统美食,腊八节都是寄托着人们对丰收和幸福的美好期望。
同时,腊八节也是人们团聚和交流文化的重要时刻。
关于腊八节的手抄报内容
色彩:选择 与腊八节相 关的颜色, 如红色、黄 色等,增加 节日气氛
装饰:添加一 些与腊八节相 关的装饰元素, 如腊八粥、腊 八蒜等,增加 版面的丰富性 和层次感
感
谢
观汇
看
报 人 :
XXX
腊八节的文化思考
腊八节的习俗:喝腊八粥、吃 腊八面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
腊八节的寓意:寓意着吉祥、 平安、健康、幸福等美好祝愿
腊八节的起源:源于古代祭祀 活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腊八节的传承:腊八节作为传 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传承和
发扬光大
腊八节的美食体验
腊八粥:腊八节的传统 美食,由多种谷物、豆 类、干果等熬制而成, 营养丰富,口感鲜美
源八 章 节 的
腊八节的由来
起源:腊八节 起源于古代的 腊祭,是古代 祭祀祖先和神
灵的节日
历史:腊八节 在唐代开始盛 行,宋代以后 逐渐成为民间
的节日
习俗:腊八节 有喝腊八粥、 吃腊八蒜等习
俗
寓意:腊八节 寓意着丰收、
吉祥和幸福
腊八节的历史发展
起源:腊八节起源于古代中国,最初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 发展:腊八节在唐朝时期开始盛行,成为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 习俗:腊八节有喝腊八粥、吃腊八蒜等习俗,寓意吉祥如意 传承:腊八节在现代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
岳飞与腊八粥:传说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将士们饥寒交迫,当地百姓用各种杂粮煮成粥给将士们 吃,后来岳飞为了纪念这一天,将这一天定为腊八节。
腊八粥的起源:传说腊八粥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人们用各种杂粮煮成粥,用来祭祀祖先和神 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的传说
佛祖成道日:传 说佛祖在腊月初 八成道,因此腊
腊八节黑板报内容
腊八节黑板报内容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传承着历代的俗和传统。
一、腊八节的起源腊八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民间传说此时是祭祀祖先和拜神的好时机。
按照传统农历计算,腊八节在每年的腊月初八,因而得名。
人们在这一天会向祖先和神灵祈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腊八节的俗和活动1. 吃腊八粥:腊八粥是腊八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
它由多种杂粮和豆类煮成,既有丰富的口感,又有营养价值。
吃腊八粥被认为有助于预防寒冷季节的疾病。
2. 祭祖拜神:腊八节是祭祀祖先和拜神的重要日子。
许多家庭会在这一天准备丰盛的祭品,向祖先和神灵致敬,表达对遗老祖宗的感激之情。
3. 做腊八结:腊八结是一种由丝线编织而成的装饰品,有着艺术和象征意义。
人们在腊八节会互赠腊八结,寓意祝福亲朋好友福运连连。
4. 武健身:一些地方会在腊八节举办武术表演和健身活动。
人们可以观赏武术表演,也可以参与健身活动,增强体魄和锻炼身体。
三、腊八节的意义腊八节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俗的延续,更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的体现。
它代表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祝愿。
腊八节让人们感受到家庭团聚的温暖,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和仪式感。
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保留着腊八节的俗和活动,将其作为回顾历史、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腊八节在不断演变中继承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总结腊八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通过腊八粥、祭祖、腊八结、习武健身等活动,人们传承了丰富的传统习俗,并把腊八节的意义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腊八节不仅仅是庆祝的时间,更是人们对生活热爱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腊八节写字内容
腊八节写字内容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同时也会进行一些祭祀和庆祝活动。
腊八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初是一个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
据传说,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因此也被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寺庙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平安吉祥。
随着时间的推移,腊八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家庭团聚、感恩祈福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喝腊八粥,这是一种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寓意着丰收和吉祥。
同时,人们也会泡腊八蒜,这是一种用醋腌制的蒜瓣,通常呈现绿色,被认为可以驱邪避疫。
除了传统的习俗,腊八节还有一些地方特色。
例如,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在这一天制作腊八豆腐,这是一种用豆腐和盐水腌制而成的特色食品。
而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则会煮腊八饭,这是一种由糯米、红豆、花生等食材煮成的甜饭。
总的来说,腊八节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
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团聚的欢乐,同时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品味腊八粥的香甜,感受节日的氛围,共同祝愿生活幸福美满。
腊八节手抄报(可打印)
腊八节手抄报(可打印)背景介绍腊八节,又称为腊八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节日之一。
腊八节的时间一般在农历的腊月初八,故而得名。
腊八节的起源相传与有关,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的出生、成道和涅槃三大重要时刻。
腊八节的俗1. 喝腊八粥:腊八节有喝腊八粥的俗,腊八粥是由红豆、薏米、花生、糯米等材料熬制而成,有暖身养肺、健脾益胃的功效。
2. 辞旧迎新:腊八节也是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会将旧年度的痛苦和困难抛弃,迎接新一年的希望和好运。
这也是为了鼓励人们面对新的一年时积极向上,充满信心和勇气。
3. 祈福祭佛:腊八节是的重要节日,许多寺庙会举办隆重的法会仪式,信众们会参拜佛像,敬香祈福,祈求来年平安、健康和幸福。
4. 捐助慈善:腊八节鼓励人们行善积德,许多人在这个节日会捐助慈善机构或帮助贫困人士。
这一行为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关爱他人、回馈社会的价值观。
腊八节的意义1. 弘扬文化:腊八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庆祝腊八节,可以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2. 传播思想:腊八节与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腊八节的庆祝活动,可以向更多人传达的教义和思想,倡导人们追求善良和智慧的生活方式。
3. 团圆与祈福:腊八节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人们可以与家人一起享受美食,共同祈福新一年的幸福和平安。
这种团圆和祈福的氛围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强化家庭的凝聚力。
结语腊八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丰富多样的俗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它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在这个节日里,不仅可以享受美食、祈福和团圆,更可以认识并传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共同庆祝腊八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腊八节手抄报内容资料_作文
腊八节手抄报内容资料1、腊八节的由来“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句民谚俗语,透露出人们对腊八节的重视,也表明了,腊八节是过年开始的标志。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腊八节的到来,意味着过年活动拉开序幕,“人们也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神灵”。
由来:传说与“赤豆打鬼”习俗有关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传说人们过腊八节以及喝腊八粥,还与“赤豆打鬼”的风俗有关。
传说,颛顼氏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
古代,人们认为大人小孩身体不好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
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2、腊八节手抄报内容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生活中我们处处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如过年放鞭炮、除夕守岁、八月十五吃月饼……其中我最喜欢吃腊八粥的风俗,你知道腊八粥的由来吗?腊八节手抄报图片欣赏现在就让我告诉你吧: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所以他被父母送到地主家去放牛。
地主对他很不好,时常虐待他,他经常挨打,吃不饱饭。
有一次,朱元璋放牛回来时经过一座独木桥,没想到老牛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了,地主气急败坏、火冒三丈,用鞭子抽打朱元璋,把他关在一个黑屋子里不给饭吃。
朱元璋饿得全身发抖,忽然他找到了一个老鼠洞,这是老鼠的粮仓!粮仓里有各种各样的粮食,有黑豆、有大米、有小米、有绿豆……每样都有一点,他拿全部的粮食煮了一锅粥。
因为当时实在是太饿了,朱元璋把这锅吃得津津有味,感觉味道香甜可口。
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各种美味食品都吃腻了。
某天,朱元璋想起了小时候吃老鼠粮仓的美味,于是他马上下令御厨立刻给他做这种粥来喝。
后来,这种吃法传到了民间,朱元璋吃到的美味粥正好是腊月初八,所以这种粥就叫腊八粥了。
腊八节手抄报参考资料
腊八节手抄报参考资料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1.我们中国喝腊八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传说从前有一个三口之家,老俩口和一个儿子。
老俩口一年到头勤勤恳恳,家里不愁吃穿。
那儿子却又馋又懒,什么活也不会干,老俩口拿他也没办法。
老头得了重病,临死前对儿子说:“儿啊,你要学干活,要不早晚会受罪的。
”2.儿子没把爹的话放在心上,靠着爹留下的房子、地、粮食,仍然天天吃喝玩乐。
不久,他娶了个媳妇,碰巧这媳妇和男人一样懒馋。
老太婆看着这不成器的儿子和媳妇,没多久就给气死了。
3.从此,夫妇俩更是无所顾忌地吃喝挥霍,渐渐地把父母留下的东西都吃完花光了。
冬天到了,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俩人挤在墙角冻得直打颤,饿得眼发花。
到腊月初八这天,他俩再也熬不住了,勉强挣扎起来,抖抖囤底,煮了半锅五谷杂粮稀粥汤喝了。
这时他俩才想到爹妈的话,可是晚啦,喝口粥汤顶什么事呀!两人连冻带饿不过半夜便死去了。
4.这事很快传开来,后来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五更天起来,人们将红米、红枣、莲子、花生等等和在一起,做成“腊八粥”,在吃粥时,老人们总爱对晚辈讲这个故事。
腊八的传说之二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的传说之三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于这天成道。
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北宋东京(开封)各大寺庙都在这天举行浴佛会,做七宝五味粥,这种粥叫腊八粥,又叫佛粥。
小学二年级腊八节手抄报素材
小学二年级腊八节手抄报素材腊八节由来: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
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佛教的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腊月初八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
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
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能够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
“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据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郊特牲》辑录,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还有一种说法,即“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因“腊”与“猎”通假,“猎祭”亦为“腊祭”。
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个天为腊日。
汉代之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
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
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
不过在这天并不喝腊八粥。
小学二年级腊八节手抄报素材篇二腊八节传说故事:传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
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
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因为疫鬼作祟。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的由来
1. 起源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通常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庆祝。
它起源于古代的农耕社会,几千年来一直保留至今。
2. 腊八粥
腊八节最有特色的活动就是吃腊八粥。
腊八粥由大米、杂粮、豆类和干果等食材熬煮而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粥品。
据说,吃腊八粥能够帮助人们驱寒保暖,预防疾病,因此成为了腊八节的传统食物。
3. 寓意与
腊八节也被视为丰收的象征,人们在这一天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同时,腊八也有丧葬的寓意。
在古代,人们相信腊八节是鬼神寒冷、正气渐生的时刻,因此在这一天前后会举行祭祀仪式,为已故亲人祈福。
4. 民俗活动
腊八节还有一些庙会和游行等民俗活动,人们可以欣赏传统的舞蹈、戏曲和其他表演节目。
同时,还有一些地方会组织腊八公益活动,如捐款、捐物等,为贫困地区的人们送去温暖和帮助。
5. 现代意义
腊八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团聚的时刻。
在这一天,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品尝腊八粥,共同庆祝节日。
腊八节的传承和庆祝活动,让人们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总之,腊八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庆祝腊八节,人们向祖先表达敬意,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幸福,同时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字数:207)。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腊八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腊祭”。
在古代农业社会,人们以收获的农作物来祭祀祖先和神灵,感谢神灵的庇护和祖先的恩德。
腊祭就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祭祀,因为是在农历十二月进行,故称“腊祭”。
随着时间的推移,腊祭逐渐演变为腊八节。
据说在南北朝时期,古印度两个佛教徒见一位信徒死后无依无靠,非常同情,便将糯米、芝麻、核桃等五谷杂粮煮成稀粥,施舍给信徒们吃。
信徒们吃了这碗粥,觉得十分可口,便将其命名为“腊八粥”。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佛教对腊八节的影响。
在中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流传至今。
这一天,人们会用糯米、小米、玉米、红豆、绿豆、红枣、花生等食材熬制腊八粥,寓意着吉祥如意、五谷丰登。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在腊八节时会腌制腊八蒜、制作腊八豆腐等。
除了传统的习俗外,现代的人们还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腊八节。
一些社区会组织腊八节主题活动,让居民们了解传
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此外,一些商家也会推出腊八节促销活动,让消费者在节日期间享受到更多的优惠。
总之,腊八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祖先、神灵的敬畏之情。
通过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腊八节手抄报资料:腊八节的由来
1.我们中国喝腊八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传说从前有一个三口之家,老俩口和一个儿子。
老俩口一年到头勤勤恳恳,家里不愁吃穿。
那儿子却又馋又懒,什么活也不会干,老俩口拿他也没办法。
老头得了重病,临死前对儿子说:“儿啊,你要学干活,要不早晚会受罪的。
”儿子没把爹的话放在心上,靠着爹留下的房子、地、粮食,仍然天天吃喝玩乐。
不久,他娶了个媳妇,碰巧这媳妇和男人一样懒馋。
老太婆看着这不成器的儿子和媳妇,没多久就给气死了。
从此,夫妇俩更是无所顾忌地吃喝挥霍,渐渐地把父母留下的东西都吃完花光了。
冬天到了,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俩人挤在墙角冻得直打颤,饿得眼发花。
到腊月初八这天,他俩再也熬不住了,勉强挣扎起来,抖抖囤底,煮了半锅五谷杂粮稀粥汤喝了。
这时他俩才想到爹妈的话,可是晚啦,喝口粥汤顶什么事呀!两人连冻带饿不过半夜便死去了。
这事很快传开来,后来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五更天起来,人们将红米、红枣、莲子、花生等等和在一起,做成“腊八粥”,在吃粥时,老人们总爱对晚辈讲这个故事。
腊八的传说之二
佛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
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的传说之三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于这天成道。
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北宋东京(开封)各大寺庙都在这天举行浴佛会,做七宝五味粥,这种粥叫腊八粥,又叫佛粥。
后来民间也做腊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腊八粥,以赠百官。
腊八的传说之四
在中国古代,「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
它的意义,有人认为:「腊」是「合」的意思,腊祭就是合祭诸神;也有人认为:「腊」是
猎」的意思,猎禽(qín)兽以便岁末祭(jì)祀(sì)祖先。
从前的腊日,并没有一定的日期,大约在冬至后的第十三到三十五天之间,最晚也不会到除夕,大多在二十四节气的小寒节气内,落在农历的十二月,因此农历的十二月就称为腊月。
农历的十二月八日,是所谓的「腊日」。
腊八的传说之五
汉代以前,腊祭虽都在十二月,但日子并不固定,有时在月初,有时在月底。
隋(suǐ)杜(dù)台卿(qīng)《玉烛宝典》说:“汉以戌(shù)日为腊,魏以辰(chén),晋(jìn)以丑。
”后来,人们为了好记,又因多数人订在戌(shù)日,戌(shù)
日又正好是腊月第八天,应上祭(jì)祀(sì)八神的腊八,到了六朝,就把行祭的日子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了。
(三)全国各地腊八食俗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
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别有一番来历。
相传,在古印度
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
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
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宋朝
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
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
元人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
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
”《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
《光绪顺天府志》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
”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
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天津人
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
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
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山西
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
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陕北高原
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
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
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
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
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莱庄稼地里杂草多。
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
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
后者用上述五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
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甘肃人
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
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
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
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
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宁夏人
做腊八饭一般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
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青海
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
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