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土基回弹模量:反映土基在瞬间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

1、公路自然区划Ⅰ区—北部多年冻土区Ⅱ区—东部温润季冻区Ⅲ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Ⅳ区—东南湿热区Ⅴ区—西南潮暖区Ⅵ区—西北干旱区Ⅶ区—青藏高寒区

2、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路面:在路基顶面,行车部分由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3、路基路面应具有的基本性能1. 承载能力:强度与刚度2. 稳定性3. 耐久性(寿命)4. 表面平整度5. 表面抗滑性能

4、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

6、路基的水温状况:由于湿度与温度变化对路基产生的共同影响。路基干湿类型分类: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7、路面结构分层及层位功能1.面层【区别于路面】基本特点: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功能要求:结构性及功能性。材料类型: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块料及其他混合料等。结构组成:两层或三层。2.基层基本特点:承重层,行车荷载扩散功能要求:结构性材料类型:各种结合料稳定土或稳定碎石、天然砂砾、工业废渣和土、砂、石混合料等。结构组成:两层或三层3.垫层基本特点:承上启下(土基与基层)功能要求:改善土基的温度和湿度状况,进一步扩散应力,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材料类型: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水稳定性和隔温性能要好,如松散材料或稳定土。结构组成:一般为一层。

9、路面分类【按照力学特性分类】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半刚性路面

第二章

1、汽车对道路的静态压力P的影响因素:1. 汽车轮胎内压(0.4~0.7MPa);2. 轮胎的刚度和轮胎与路面的接触的形态;3. 轮载的大小。接触形状为圆形,接触面上的压力为均匀分布,即将车轮荷载简化成当量的圆形均布荷载,并采用轮胎内压作为轮胎接触压力p

2、运动车辆对道路的动态影响:1.水平力对路面造成的影响:2.轮载的动态(振动)3. 轮载作用的瞬时性4.车辆荷载作用的重复性

3、路基工作区概念:在路基某一深度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σz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σB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Zα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4、路基的承载能力的指标:土基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加州承载比。

5、路基的主要病害1.路基沉陷2.边坡滑塌3.碎落(表层岩石)和崩塌(大块岩石)4.路基沿山坡滑动5.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

6、路基病害防治1)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2)选择良好的路基填料,必要时进行稳定处理;3)采用正确的填筑方法,充分压实;4)适当提高路基,防止水分从侧面渗入或从地下水位上升进入到路基工作区范围;5)正确进行排水设计(地面排水、地下排水、路面结构排水及地基的特殊排水);6)必要时设置隔离层隔绝毛细水上升,设置隔温层减少路基冰冻和水分累计,设计砂垫层以疏干土基;7)采取边坡加固、修筑支挡结构物、土体加筋等技术,提高整体稳定性。

7、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抗弯拉强度、应力-应变特性。

8、疲劳破坏:由于材料微结构的局部不均匀,诱发应力集中而出现微损伤,在应力重复作用之下微量损伤逐步累积扩大,终于导致结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第三章

1、路堤: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路堑: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半填半挖(填挖结合):当天然地面横坡度较大,且路基较宽,需要一侧开挖而另一侧填筑而成的路基。较多适用于山区、丘陵区。

3、路基设计的主要内容1. 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与高度;2. 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3. 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4. 路基排水系统系统与排水结构设计;5. 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6. 附属设施设计。

4、路基宽度:行车道路面及其两侧路肩宽度之和。

5、路基高度:路堤的填筑高度或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高程和地面高程之差。包括:中心高度和边坡高度。

6、边坡坡度:边坡高度H 与边坡宽度b 之比。

7、压实度:工地实测干密度/标准击实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压实度:是以应达到的干密度绝对值与标准击实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之比值的百分率表征。

8、取土坑、弃土堆原则:①填补地面坑洞、填洼地②尽量占荒地。护坡道目的:加宽边坡横距,减少边坡平均坡度。(至少1m)设置:设置在路基坡脚处,边坡较高时设在边坡处。碎落台碎落台设于土质或石质土的挖方边坡坡脚处,主要供零星土石碎块下落时临时堆积,以保护边沟不致阻塞,亦有护坡道的作用。(1.0~1.5m。堆料坪设置地点:路旁合适地点或路肩外缘。错车道适用范围:单车道公路

第四章

第五章

2、植物防护1. 种草2. 铺草皮3. 植树。工程防护采用砂石、水泥、石灰等进行防护1. 抹面防护2. 喷浆3. 干砌片石护坡4. 护面墙浆砌片石的坡面覆盖层。

3、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措施:垫砂层法、换填土层法、反压护道法、分阶段施工、超载预压法、竖向排水法、挤密桩法和加固土桩法、现场监测、重锤夯实法、化学加固法。

第六章

1、挡土墙的构造挡土墙一般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与伸缩缝组成。

2、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外移动 (位移或倾覆),土压力随之减少,直到墙后土体沿破裂面下滑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被动土压力:墙向土体挤压移动,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静止土压力:墙处于原来位置不动,土压力介于两者之间,称为静止土压力。

3、排水设施:目的:梳干填料中的水分,防止地表水下渗造成墙后积水;消除粘性土由于含水率增加而产生的膨胀压力;减小季节性冰冻地区填料的冻胀压力。排水措施:设置地面排水沟,引排地面水;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面松土,防止雨水及地面水下渗,必要时可加设铺砌;对路堑挡墙墙趾前的边沟应予以铺砌加固,以防边沟水渗人基础;设置墙身泄水孔,排除墙后水。

4、沉降缝与伸缩缝:设计时,一般将沉降缝与伸缩缝合并设置,沿路线方向每隔10~15m设置一道,兼起两者的作用,缝宽2~3cm,缝内一般可用胶泥填塞,但在渗水量大,填料容易流失或冻害严重地区,则宜用沥青麻筋或涂以沥青的木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填深不宜小于0.15m,当墙后为岩石路堑或填石路堤时,可设置空缝。

5、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按力的作用性质分为主要力系、附加力和特殊力。主要力系:经常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包括:1.挡土墙自重G及位于墙上的衡载;2.墙后土体的主动土压力Ea;3.基底的法向反力N及摩擦力T; 4.墙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Ep。(对于浸水挡土墙而言还包括常水位时的静水压力和浮力)附加力:是季节性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例如洪水时的静水压力和浮力、动力压力、波浪冲击力、冻胀压力以及冰压力等。特殊力: 偶然出现的力,例如地震力、施工荷载、水流漂浮物的撞击力等。

第七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