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四语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导学案
备课组长(签字):教导主任阅批:(第稿)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刘萍)
教学计划讲授68 课时作文 16 课时复习 20 课时实验课时测验 11课时机动 10 课时总计 123 课量二0一五年度秋季学期制订(一)本科教学目的要求:1、在学习语文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
2、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
4、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5、会使用字典、词典,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7、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用普通话交流。
8、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并与同学交流读书材料。
(二)学生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学生情况分析1、本班共有学 46 人,其中男生 26 人,女生 20 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
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力,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
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
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先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和提前思考,在课堂上充分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
2、在课堂上做到精讲,合理、精心地安排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尽量做到少而精。
3、针对班级中学生的的不同层次,在课堂和课后多关注中等生以及思维较慢的学生。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温故知新根据下列三个数写四个算式。
2.展示目标
二、快乐探究:
上课前,对子间互帮互助,交流疑难问题,并标注在导学案上,解决不了的课堂上交流。
师加强巡视,及时解决小组成员不能解决的关键问题,注重启发和引导
表述信息和问题,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三、快乐检测:
完成课堂检测,组长批阅,交流反馈。
及时反馈,查缺补漏
及时反馈,查缺补漏
四、课堂小结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罗方伶
执教人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内容
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
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我能利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我能在问题情境中准确找到题中的可用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我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2、根据算式直接写得数。
(1)32×25=800
800÷()=25 800÷32=()
(2)425÷17=25
17×25=()425÷()=17
3、计算下列各题。
45+45×0 0÷18+9 469+0
32×3×6×0 430×0 0÷318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三、快乐检测:
完成课堂检测,组长批阅,交流反馈。
及时反馈,查缺补漏
四、课堂小结
2、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54人参加,四年级参加的比三年级多7人,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四年级参加总人数的2倍,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
3、小米家有个饲养场,其中白兔18只,黑兔26只,母鸡264只,养的奶牛的数量是兔子总数量的2倍。小米家养的母鸡的数量是养的奶牛的几倍?
2015-2016-2四年级下第一单元导学案(20191110125742)
课题
第一单元导学案
单元导读课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诗词及课文。
目标2、走进文本,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情达意的。
1、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要求是,本单元口语交际和习作的。
2、朗读《古诗词三首》,划分朗读节奏。
3、《桂林山水》开头引用名句“总
领全文,下文围绕这一句分别从、两个方面具体描绘。
文章的末端描绘了、交相辉映,最后以
“”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
的,又与首句“甲天下”。
4、《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作者按照
顺序,先写了去;接着
预写;
习再写;最后写。
行文中还
案有一条线索,即作者多次写到,请在课文中找出并用“”
划出。
5、《七月的天山》作者用了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
物三个不同的方面,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请用“”划出。
作者从天山的、、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6、划出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朗读,在小组中交流展示。
7、阅读中存在的疑问。
课题主题阅读安排
《古诗三首》+《诗韵飘香》
《桂林山水》+《青岛海景》《雨巷基隆》
《记金华的双龙洞》+《三访雁荡山》《杭州西湖游记》
《七月的天山》+《天山景物记》《树林和草原》
《群文阅读1》(故都的秋、夜宿泉州、雄关赋、墨城红月、成都的春天、拉萨的天空、天下第一坛)
《群文阅读 2》(枯叶蝴蝶、彩蝶树、美洲之夜、威尼斯、田园诗情、
地中海上的日出、尼加拉瀑布)
备注:同学们,根据导学案的安排提前预习。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第1单元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以颂春为专题,选编了《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练习,一篇习作。
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多角度地赞美春天、亲近自然,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单元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专题安排的。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
通过读、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教学目的:.知识: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段落。
2.能力: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品味赏析之余还要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
3.思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春天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运用情境教学法,再现课文情境,较快把学生带入“最近发展区”,使其既可感受课文本身的艺术美,又可由此感受到课文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
2.在古诗的学习上,解字词、明诗意、诵诗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我们主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受春景。
4.让学生自读自悟中了解春天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通过不断的阅读,熟记并达到背诵2.在古诗学习上,注意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3.重点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理清课文段落,掌握课文大意。
4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1、古诗词两首》导学案执教:班级:姓名:学法导航学习内容:学习本课古诗、生字、解决课后习题。
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
3.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知识链接:《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孤独之感倍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同时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望洞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副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经过洞庭湖,记下所见的景象。
故名为《望洞庭》。
《忆江南》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的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
“忆江南”,词牌名。
自主预习预习内容:《1、古诗词两首》古诗,生字,课后习题。
预习提示: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字音。
2、熟读这三首古诗,并美美地把它们读出来,注意节奏。
3.借助工具书先试着理解古诗意思,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请做好标记。
预习检测: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tíng tíng tán luó敬()山洞()湖水()海()2.我会组词。
闲()厌()未()摇()盛()闭()庆()末()遥()胜()3. 我能理解第一首古诗。
(1).填空 a.“尽”是的意思b.“相看两不厌”中是和在互相看,表达了诗人与之间互为知己的感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预习小结:我的问题小组生成的问题探究学习预设一:理解第二首古诗:(我用方法学习的)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1、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说说诗句的意思。
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预设二:理解《忆江南》这首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1~4课)导学案
⼈教版⼩学语⽂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1~4课)导学案第1课《古诗三⾸》标学习⽬标:1、会认2个⽣字,会写5个字。
理解⽣词。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通过看注释、插图、边读边想感知诗意,能⽤⾃⼰的话说诗意。
(重点)3、感悟作者热爱祖国河⼭的思想感情。
(难点)边读边赏:1.⽤⾃⼰喜欢的⽅式读古诗,我读了___遍古诗,能读准确、读流利;2.⾃学⽣字词:①把⽣字词圈出、读准确,会认、会记、会写。
②我认为易错字词是:③多⾳字有:3.读了古诗,我知道《独坐敬⼭亭》⼤概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概写了_______,《忆江南》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不明⽩的地⽅,做下标记。
边读边悟: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1)边读边想,我能通过看注释、插图、⽤⾃⼰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独坐敬⼭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的景⾊,表达了诗⼈_________的感情;《望洞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的景⾊,表达了诗⼈_______的感情;《忆江南》描写的是_________景⾊,表达了诗⼈__________的感情。
(3)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①《独坐敬亭⼭》的诗⼈是________代诗⼈_________。
诗得前两句烘托了诗⼈⼼灵________________。
诗的后两句运⽤的⼿法是_________,表达了诗⼈对___________的喜爱。
②《独坐敬亭⼭》题⽬中的“独”,不仅写⼭,也是写作者。
这⾸诗⾥,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句也表现出孤独的意思。
③《望洞庭》是________代诗⼈_________。
遥望洞庭湖⽽写的风景诗。
第⼀句从⽔光⽉⾊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的___________;第⼆句以___________作⽐喻表现夜晚湖⾯的_____________;第三句写_________湖中君⼭翠绿的⾊彩;第四句再⽤⼀个⽐喻,将浮在⽔中的君⼭⽐作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学生自读自悟
小组互查互教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品读重点词句
学生当堂检测
六、抄写或默写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学生自学,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小组互查互教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
课题:古诗词三首主备人:学习小主人: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课型:自学探究课(导入3—自学22—合作15);展示提升课(前侧5—展示30—检测5)自主预习 22分钟1、自学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词。
3、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诗词大意。
5、回忆学过的诗词或名句。
展示交流30分钟1、我能诵读三首古诗词。
2、我能写好“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并尽可能多的组词。
3、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诗词的大意。
(用第一人称说、用角色对话的形式说、根据提供的画面来说)4、理解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的思想感情。
5、《忆江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传唱千古的名句,你知道它为什么会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吗?7、我来说说诗人李白写《独坐敬亭山》、白居易写《忆江南》时的生活背景。
8、展示搜集的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
9、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当堂检测5分钟1、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我还会背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草埔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课题:桂林山水主备人:学习小主人:学习目标:1.学会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连绵不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型:自学探究课(导入3—自学22—合作15);展示提升课(前侧5—展示30—检测5)自主预习 22分钟1.我能给下面生字注音澜瑕漓攀峦泰骆驼障兀绵翡2.我会填近义词观赏——()仿佛——()围绕——()形态万千——()连绵不断——()波澜壮阔——()云雾迷蒙——()3.读了本文,我知道桂林山水。
最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1 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情景导入,目标定向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二、自主学习古诗1.自由读古诗,解决生字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1)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3)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1)指名读(2)汇报四、启发引导,精讲点拨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飞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去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2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单元主题:田园生活【阅读要素】阅读时,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键语句在文章中举足轻重,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阅读方法】1.读课文,标注描写生动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用心体会,可以个性化地阅读加深理解。
2.有些句子特别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想法,比如学习《天窗》,从“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中,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
抓住这样的关键语句,反复品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3.《古诗词三首》,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乡下人家》,可以从泡泡语提示的句子入手,把握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再交流形象生动的描写,体会情感;《天窗》,关注课文中两次出现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再结合描写“想象”的语句,感受小小天窗给孩子带来的无限快乐;《三月桃花水》,自主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学习目标】1.认识23个生字,会写39个字,正确读写“蜻蜓、茅檐、翁媪”等词语,能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篱落、杂兴、亡赖、慰藉”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规定的课文,积累优美的句段。
3.能够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初步掌握“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4.能从不同方面具体介绍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自己的感受。
5.学会转述,做到抓住要点,不遗漏主要信息;人称转换恰当。
【目标定向,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
朗读本单元的课文,做到: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感受景色的优美,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边读边标注段落,圈画生字词,圈出不认识的字、标出难读的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
2. 了解每篇课文分别写了什么?(1)《宿新市徐公店》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农村恬淡祥和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田园生活的___________之情;《清平乐·村居》描绘了各具情态的一家五口,借此表现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下第一单元导学案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
学习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习准备
搜集了解洞庭湖的相关资料。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教学补记
导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上节课我们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首先说一说你对洞庭湖有哪些了解?
2、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被它吸引,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这一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出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作——《望洞庭》。
板书设计
课后追记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2、桂林山水
课时安排
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会读“啊”的变音,理解峰峦雄伟、奇峰罗列等词语的意思。
2、培养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漓江水的特点,赞美漓江水的美。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句子。
学习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桂林山水方面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教学补记
情境导入
如果有人来到我们家乡,问我们这里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准备怎么介绍?
你们听说过桂林吗?“桂林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这里山秀、水清、石美、洞奇,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桂林山水》的作者,又是抓住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来赞美桂林呢?”板书课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1、古诗三首2、乡下人家3天窗4*三月桃花水语文园地习作我的乐园参考答案1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巩固练习参考答案:一、1.xiǔ 2.sù二、徐徐稀疏篱笆宿三、住宿适宜未来品味小径经过白菜彩色四、1.宋杨万里 6 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四时田园杂兴巩固练习参考答案一、稀蜻蜓二、梅子小麦唯一蛱蝶大海青草唯有山峡三、1.× 2.√3.√四、1.篱笆蝴蝶的一种只有 2.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清平乐村居巩固练习参考答案一、yuè yán bāo wú mèi ǎo二、清平乐这首诗的题目乡村生活。
宋辛弃疾。
农村景象茅檐、小溪、青草、吴农五口之家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三、示例:你看我们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多么勤劳能干,正在溪东给豆田锄草,二儿子最心灵手巧,正在编织鸡笼,小儿子最可爱,躺着在剥莲蓬吃呢!1古诗三首反馈练习参考答案:一、1.A 2.A 3.B二、1.× 2.√ 3.√三、1.扑蝶新绿未成阴菜花 2.急走追 3.白描4.无处寻四、示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2乡下人家巩固练习参考答案:一、冠(ɡuān) 素(sù) 率(lǜ) 例(lì)二、风(大风)探(探头)耸(高耸)倘(倘若)凤(凤凰)深(深浅)茸(毛茸茸)俏(俊俏)三、(绿绿的) (青青) (迷人) (长长)(鲜嫩)(独特)四、指农家小屋前攀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绿藤和叶、青红的瓜,把农家小屋装点得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反馈练习参考答案: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搭)瓜架(种)南瓜(耸)尾巴(竖)旗杆(修)桌椅(进)梦乡二、1.鲜花2.地瓜3.老鹰4.燕子5.星星6.时间三、1.桌椅饭菜被他们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1).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234 56 78 9101112131415课题语文园地一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基本环节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自制课件导案一、导语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看窗外,春光多美好。
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去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二、准备计划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
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学案修改栏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出示自学要求明确目标三、分组讨论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
小组合作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学习意见。
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学生当堂检测板书设计四、制定春游方案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
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学生练习课题学习语文园地一课时安排第 2、3 课时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 16目标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重点难点课前准备基本环节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
导案
一、问题导入
【学习程序:教师引出课题,引发学生思考,时间约2分钟。】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山川中心学校四年级科学导学案(1.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页码
2-4
学习目标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学习重点
解释静电现象
学习难点
认识正负电荷
器材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课前
自主探究
【学习程序:课前通过看书、上网等方法收集、阅读材料,记录和食物相关的信息。】
1.冬天,你脱掉毛衣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把纸屑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_____________,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问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静电的存在以及能吸引物质的能力。
三、展示研讨一
【学习程序:班内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时间约2分钟。】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二、合作探究一
【学习程序:学生小组做相关的静电实验,获得实验的第一感受,时间约5分钟。】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静电的存在和能吸引物质的能力。
注意总结静电和吸引的能力。
四、合作探究二
【学习程序:从电的本质入手,静电就是由电荷的得失引起的,让学生体会科学本质的内涵。时间约10分钟。】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从静电的本质出发,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
五.小结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解释静电
六.拓展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拓展电流形成的条件
板书
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