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2(福建专用)课时训练:1.1 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2(福建专用)课时训练:2.2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二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人阿瑟·扬在亲临法国大革命初期的国民议会现场后,有如下评论:“旁听席上的群众被允许以鼓掌和其他表示赞许的声音来干预辩论,这样做太欠雅观,也很危险,因为他们既然可以表示赞许,也就可以表示反对,既然可以鼓掌,也就可以发出嘘声。
据说,他们已经这样做了,而这样是会压制辩论,影响议事的。
”——《1787—1789年法国游记》(1)民主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在材料中有何反映?(2)分析这两种形式的民主各自在法国大革命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
第(1)问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找出哪些是直接民主,哪些是间接民主,这就必须对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概念有准确理解。
第(2)问要求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找出分别属于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的史实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1)群众干预具有直接民主色彩;国民议会的召开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2)直接民主:人民主权原则和平等观念获得广泛认同;动员群众,形成革命的根本动力;行之过当,社会秩序不稳。
间接民主:取代旧制度,建立了基本的民主制度;确立统治秩序,巩固革命的基本成果;行之不当,不利于革命的推进。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
——英国史学家柯麦芝材料二对于代替公民亲自集会的代议制……我们最好只限于研究少数几个最有名的、与我们的特殊情况最为近似的例子。
第一个适用于这个特征的是大不列颠的下院。
——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请完成:(1)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2)许多国家为什么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解析:解答第(1)、第(2)问时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英国政治制度得到许多国家的效仿,再从英国议会制度的先进性等方面说明被效仿的理由。
参考答案:(1)英国议会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国家都采用了英国的代议制民主政治。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福建专用)课时训练:2.2 古希腊的先哲
二古希腊的先哲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了教育规划:儿童6岁开始入校学习,实行男女分校,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
学习内容很丰富,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
16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
而奴隶主子弟在17~20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
体育训练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其次还要学习军人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例如,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结束学习,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成为军人。
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受教育。
用20年的时间来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
这是最后阶段的教育,学生50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摘编自《柏拉图论教育》请完成:(1)据材料,概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2)你能否依据以上材料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做全面、客观、严谨的评价?说明理由。
举出进一步了解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三种途径。
解析:本题考查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张。
第(1)问,概括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张必须与雅典民主制度相联系,体现柏拉图反对直接民主制的主张。
从教育主办者、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目标等角度归纳。
第(2)问,据以上材料显然不能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做全面、客观、严谨的评价。
材料单一,不能做到“全面”,材料为后人的著作,不是第一手史料,还可能带有作者的主观认识,不能做到“客观、严谨”。
可以通过阅读著作、考察访问、上网查阅、请教专家或老师等途径进一步了解柏拉图的思想。
参考答案:(1)教育由国家主办;按理想国三个等级的设想构建教育体系;按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与培养目的进行不同的教学;男女都必须接受教育;主张全面发展;以哲学王为最终培养目的;重视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2(福建专用)课时训练:3.2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
二英国议会与王权的决战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材料二1629年3月议会在一份“抗议书”中说:凡是推广或引进天主教或阿米尼安教,从而改变英国现有宗教者,“都将被谴责为王国和全体国民的大敌”;凡是不经议会同意而主张或实际征收吨税或磅税者,“也将被谴责为王国和国民的大敌”;凡是不经议会同意而自愿交纳吨税或磅税的商人,“也将被谴责为英国自由的叛徒和敌人”。
——王觉非等《近代英国史》材料三1649年,英国高等法院以英国人民的名义宣判国王查理一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我国善良人民的公敌”,并将之斩首。
——王觉非等《近代英国史》请完成:(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政治观念?(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政治观念?(3)造成英国人政治观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君权神授”、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
(2)反映了国家和全体国民的利益和意志高于国王(王权)的观念。
(3)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审判查理一世开始了,独立派内部出现犹豫和动摇,但克伦威尔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把国王当作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
他在审判国王的特别法庭上,竭力向摇摆不定的法官们阐明处死国王的理由,指出“要当机立断地了结这件大事;基督命令你们惩罚英国压迫者”……最后他不顾法官们的暧昧态度,并排除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封建势力的干预,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材料二战争使克伦威尔在英伦三岛、在全欧洲扬名,并把他一步一步向着最高权力的峰巅推进,但却使共和国步入了危机。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专用)课时训练:1.1 雅典往何处去
01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在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
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牵涉的人物。
……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富人愿意接受他,因为他是富裕的;穷人也愿意接受他,因为他是诚实的。
……有人说,梭伦曾得到了德尔菲的神谕,说:“去坐在船的中间,你的职责是舵手;做起来吧,有很多雅典人是你的盟友。
”——摘编自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请完成:(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梭伦能成为雅典“舵手”的主要原因。
(2)你能从梭伦的成功中得到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阶级矛盾激化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丰富的知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领导收回萨拉米岛,得到人民的拥护;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等。
(2)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推动时代发展;要树立远大人生理想等。
2公元前7世纪晚期,雅典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为化解雅典的社会危机,公元前621年,雅典司法执政官德拉古受命编订法典。
他编订的《德拉古法典》规定:公民权授予所有有财力准备武装、从军打仗的人。
执政官从拥有不少于10明那自有财产的人中选出。
其他低级官员从有能力从军的人员中选出。
高级军官官职从拥有不少于100明那的财产、缔结了合法婚姻、子女超过10岁的人中选出。
公民大会由401人组成,从全体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通过抽签产生。
在所有的人轮过之后重新开始第二轮抽签,在此之前,任何人不得连任两次。
如果有人拒绝任职,富人罚款3德拉克玛,中等阶层罚款2德拉克玛,下层罚款1德拉克玛。
最高法庭议事会由贵族组成,监督司法活动和各类官员。
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人可以向其提出申述。
请完成:(1)《德拉古法典》代表了什么人的利益,为什么?(2)该法典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3)德拉古的立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请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1)按照德拉古立法的规定,取得雅典的公民权必须拥有一定的财产,这就把大量的平民排斥在公民群体之外。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1(福建专用)阶段检测:专题八、九 含解析
阶段检测四(专题八、九)(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当天朝上下羞羞答答举步维艰地撩开西洋的神秘面纱时,日本举国喊响了全面“脱亚入欧”的口号,掀起了一浪又一浪“文明开化”的狂潮。
追根溯源,李鸿章的脚跨进了新时代,而脑袋却还留在旧时代.如梁启超说:“伊藤博文能制定宪法为日本长治久安之计,李鸿章则惟弥缝补苴,画虎效颦,而终无成就也。
”—-摘编自《李鸿章对伊藤博文:大臣与首相的差距》请完成:(1)材料中的“文明开化”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并对其进行评价。
(9分)(2)材料中“伊藤博文能制定宪法为日本长治久安之计”是否有道理,请讲出你的理由。
(9分)参考答案:(1)成就: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评价:教育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十分浓厚.(2)有道理。
理由:1889年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
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
”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摘编自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材料二1867年,奕说:“洋人敢入中国肆行无忌者,缘其处心积虑在数十年以前,凡中国语言文字,形势虚实,一言一动,无不周知,而彼族之举动,我则一无所知。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专用)课时训练:1.2 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
二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元老院。
它拥有非常广泛的权力,包括有权选举和制裁执政官。
议员为终身任职,执政官卸任后自动成为议员。
材料二公民大会是古希腊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由原来的部落成员大会转化而来。
公民大会由城邦中的成年男性公民组成,负责处理城邦的立法、选举、宣战、媾和等重大事务,但在初期实际上只是贵族政治的附属品。
材料三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雅典公民讨论战争、媾和及选举等重大事务的场所。
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但是,只有前三个等级的成员才享有被选举权,属于最低等级的人不得竞选各级官职。
材料四“四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100名代表组成,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准备和审议公民大会的议案。
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参选。
请完成:(1)综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元老院与公民大会的关系及反映的本质问题。
(2)材料三、材料四分别反映了梭伦改革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对元老院的职能产生了什么影响?(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说明梭伦改革的意义和局限。
参考答案:(1)关系:元老院把持了国家的大部分权力,使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本质问题:本质上反映了贵族专权、平民无权的贵族政治。
(2)措施: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四百人会议。
影响:以上两个机构的恢复或创设,取代了元老院的部分职能,削弱了其权力。
(3)意义: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局限:下层公民没有享受到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贵族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
根据这一制度,富人(而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2练习:2.2 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
二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课时训练5实现民主的政治构建一、选择题1.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士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议会向威廉提出一个《权利宣言》,即《权利法案》。
当时的威廉夫妇最有可能的感受是()A.兴高采烈,庆幸当上英王B.心有不甘,要求议会修订C.无可奈何,只得接受监督D.高枕无忧,从此不问政事解析:《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
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2.19世纪中期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英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
”英国政治家作出上述评论的事实依据不包括()A.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有权组阁B.国王有提名首相的权力,但首相源于内阁选举C.首相是事实上的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内阁事实上对下院负责,国王成为虚位元首解析:下院选举中产生多数党,其首领经国王任命成为政府首脑,然后,由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据此可判断B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B3.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机关的象征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解析:明朝内阁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机构,而英国内阁则是近代代议制下的权力机构,A项排除;议会是英国的最高权力机关,B项排除;明朝内阁长官称首席内阁大学士(或内阁首辅),C项排除;D项符合史实,故选D项。
答案:D4.“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新课标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2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1至2页,第II卷3至3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Ⅰ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32题共48分。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2.钱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钱币,能反映从分裂到统一的时代变迁特征的是()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 选官须注重才学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 选官应注重品行4.“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D.强调“存百姓”思想6.康熙“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
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漠北蒙古),使之防备朔方(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
”以下能体现上述材料观点的有①组织雅克萨之战②崇尚儒家文化、恢复科举③尊重喇嘛教④多伦会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7.据史书记载:公元前 479 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 492 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 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以上史实不能说明()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8.面对乱世,孔子忧心忡忡,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2(福建专用)课时训练:4.1 欧美民主政治的扩大
专题四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一欧美民主政治的扩大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阅读下列材料:在英国,用金钱贿赂选民的腐败现象一直十分严重。
在1880年的议会选举中,麦克尔斯菲和桑贵克两城市的选民大约有半数有接受贿赂等不法行为。
为纠正这种弊端,国会于1883年通过了《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它规定了选举费用的最高限额及其正当使用范围,要求由一名合法的选举工作人员负责选举费用的使用,他有义务向政府报告全部账目。
该法还明确了哪些行为属于违法之列,规定对违法者进行罚款、监禁、剥夺政治权利7年等惩罚办法。
这虽然不可能根除选举中的腐败现象,但以后的舞弊行为确实明显减少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请完成:(1)根据材料,指出《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是在什么背景下通过的。
(2)《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有何积极作用?解析:第(1)问,应结合19世纪英国选举现状作答;第(2)问应从《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举舞弊现象的发生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1)19世纪末,英国用金钱贿赂选民的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为了纠正这种弊端,国会通过了《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
(2)《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举舞弊现象的发生,从而使议会下院的议员更为广泛地代表民意。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06年2月16日,以揭露一家肉食加工厂内幕为主题的小说《屠场》一经问世旋即引起巨大轰动,在首发后的45天里25 000册便被一售而空。
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纯净食品与药品管理法》,并于1907年1月1日生效。
材料二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公开发表的演说中给这类揭发美国社会腐败现象的新闻工作者加上了“耙粪者”的称呼。
材料三美国《人人》杂志在1908年1月号上列举了黑幕揭发者的成就:“华尔街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苦难公众了,保险业运行机制更为健全了,银行正在增加新的防范措施,广告基本真实,食品和药物掺假将冒更大的风险。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2(福建专用)阶段检测:专题一、二
阶段检测一(专题一、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洛克说,在一切组织得良好的政府中,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是分离的。
于是就发生这个问题:在它们起冲突的时候该怎么办?据他说,行政部门如果不按适当时间召集立法官员,它就是与人民开战,人民可以通过暴力把它撤除。
这显然是在查理一世统治下发生的事情让人联想起的一种意见。
——高玉勇《洛克的政治哲学》材料二要寻找出一种结合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前一样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完成:(1)材料一中洛克所说“查理一世统治下发生的事情”是指什么?为此,洛克持什么态度?(6分)(2)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中观点的不同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与卢梭主张的相同点。
(9分)参考答案:(1)查理一世实行专制统治。
态度:必须制止,甚至使用暴力推翻政府。
(2)差异:材料一中,作者侧重于公共权的分配与监督;材料二中,作者侧重于保护个人财富与自由。
相同点: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需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请完成:(1)根据材料内容,分析以上两则材料中思想倾向的不同。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2(福建专用)课时训练:5.2 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二英国工人对民主政治的追求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32年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材料二1867年7月15日,议会下院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
法案规定:重新调整选区,取消4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分别增加1个议席,伦敦增加4个议席,另有9个中等城市各获得1个议席。
……这次改革,使选举人数由135万增加到250万。
材料三《人民代表法》规定:再次扩大公民权,把1867年曾授予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建立一种新的内部服务资格,主要是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业工人的选举权。
《重新分配席位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足1.5万人的城镇(这样的城镇共72个)在下院中的席位,而把这样的城市分别并入所属各州;人口在1.5到5万的城镇(共36个城镇)只保留一个席位。
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英格兰64个、威尔士4个和部分新兴城市;除了22个城市外,其他各城市和各州一律实行单一代表选区制,大体上每5.4万人选出一个代表,从而接近于平等代表制原则。
以上两个法案的通过,习惯上称为“1884年改革”。
这次议会改革虽然使选举权扩大了,但仍然受到财产资格的限制。
另外,妇女仍没有选举权。
——以上材料均引自《人大研究》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利弊。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概括英国1867年和1884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影响英国近代三次议会改革的核心因素。
解析:第(1)问,从数字对比中可得出结论。
第(2)问,从“重新调整选区”“城市……增加……议席”“公民权扩大”“财产资格”等关键信息概括议会改革的影响。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1(福建专用)阶段检测:专题一、二 含解析
阶段检测一(专题一、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2014江苏单科)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请完成:(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3分)(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3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问题。
第(1)问考查梭伦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体现的问题是债务奴隶制和平民无权的问题。
相关解决措施就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和让平民获得选举权,参加公民大会。
第(2)问考查梭伦改革的措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贵族是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
解决他们不满的主要措施是实行财产等级制和设立四百人会议,并让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等。
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中庸”,他兼顾了两方的利益,所以拥护者认为梭伦赋予他们权利,而旧贵族则认为梭伦给他们保留了权利,所以都奉梭伦为鼻祖。
参考答案:(1)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导与练】2015-2016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2练习:专题三 五 曲折的民主之路.doc
五曲折的民主之路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波旁王朝复辟说明了()A.法国保皇势力的强大B.实行帝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法国人民不愿实行共和制D.共和制与法国无缘解析: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波旁王朝复辟原因的理解。
共和制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B项错误。
C、D两项不符合史实。
2.法国大革命波澜壮阔,发生在革命中的下列事件,排序正确的是()①七月革命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③六月起义④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解析: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①发生于1830年,②发生于1848年2月,③发生于1848年6月,④发生于1875年。
3.1830年7月27日~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力普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
“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
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解析:C之所以把英国1688年革命称为“光荣革命”,就是因为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4.(2015朝阳区模拟)观察下图,法国经历的政体顺序正确的是()A.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B.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C.君主立宪制→帝制→共和制D.帝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解析:D解题要弄清法国不同时期的政体,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帝制,复辟的波旁王朝与“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实行共和制,故正确答案选D。
5.法国近代民主道路的显著特征是()A.共和派与封建势力、君主立宪派斗争异常激烈,过程曲折B.颁布了《人权宣言》,为欧美国家民主政治发展提供范本C.资产阶级比较软弱,未能彻底完成革命任务D.无产阶级积极参与,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解析:A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程度性选择题,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法国大革命形势复杂,斗争激烈,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6.(2015皖南联考)19世纪70年代,(法国)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他们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于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专用)课时训练:5.2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符其实的皇权。
——摘编自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二路德并未采取步骤把他的肯定命题(注:《九十五条论纲》)散布民间。
他只邀请学者来辩论以及显要者来阐释,但别的人暗暗地把肯定命题译成德文并交给报界。
不久它们便成了德意志人的话题……他(路德)形容自己像一个人黑夜在一间古老教堂尖塔上攀登盘旋的楼梯,在漆黑中他伸出手臂平衡自己,他的手抓到一条粗绳,立时钟声大响,使他大吃一惊。
——摘编自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改教先导马丁·路德传记》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路德想要“平衡自己”,却“立时钟声大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源于德国的社会条件。
参考答案:(1)主张:“因信称义”;简化宗教仪式;反对教皇对德国的掠夺;主张世俗王权的统治。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改革。
条件: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近代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人文主义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有学者认为,马丁·路德是一个宗教“煽动家……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2)对比马丁·路德,卡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新教“构建者”。
结合材料,扼要概括卡尔文在构建新教中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
参考答案:(1)公布《九十五条论纲》,批评教皇出售赎罪券的错误行为;宣扬“因信称义”,主张政教分离等;否定了天主教的传统观念和权威。
(2)倡导忍耐、勤劳、艰苦创业的品质;主张合理合法地追逐财富;建立法律法治秩序,宗教信仰服务于现实政治等。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习题 第五单元 第2课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doc
第2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拿破仑帝国的建立1.建立的背景。
(1)继吉伦特派之后掌权的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结束。
(2)热月党人组建的督政府无力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及外来干涉和入侵,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稳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
(3)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实行军事独裁。
2.建立标志:1804年12月,拿破仑加冕称帝。
3.统治措施。
(1)对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措施,比如颁布了《民法典》。
(2)对外:经历与反法联盟的多次战争。
4.覆亡。
(1)原因。
①连年的战争严重影响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②拿破仑的侵略扩张使民族解放战争在各占领区不断兴起。
③拿破仑统治后期,开始向旧制度妥协促成了帝国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2)概况。
①1813年10月,法军在莱比锡决战中溃败,法兰西帝国开始瓦解。
②1814年3月,拿破仑退位,第一帝国覆灭。
温馨提示:拿破仑上台是当时法国形势的需要。
拿破仑的统治措施总体上有利于革命成果的巩固。
拿破仑帝国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欧洲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从波旁王朝的复辟到七月王朝的统治1.波旁王朝的复辟。
(1)首次复辟。
①标志:1814年3月,路易十八登上法国王位。
②统治:妄图重建封建专制制度。
(2)再次复辟:1815年,波旁王朝再次复辟。
2.七月王朝的统治。
(1)建立背景:复辟后的波旁王朝反攻倒算,试图恢复专制君主制。
(2)建立: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后。
(3)统治措施:实行君主立宪制。
制定新宪法限制王权,扩大议会下院的权力,取消贵族的特权,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温馨提示:波旁王朝的复辟并不意味着法国社会回到了革命前,因为在复辟时期,部分革命成果得到一定的承认。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1.背景。
(1)19世纪40年代末,七月王朝面临着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
(2)反对七月王朝的各派社会力量掀起了“宴会运动”,要求改善政治和经济地位。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2(福建专用)课时训练:3.5 曲折的民主之路
五曲折的民主之路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二月街垒战中产生出来的临时政府,按其构成成分必然反映出分享胜利果实的各个不同党派。
它只能是各个不同阶级间妥协的产物,这些阶级曾共同努力推翻了七月王朝,但他们的利益是互相敌对的。
临时政府中绝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的代表。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材料二我们占领第八区市府的公民,要求: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
在国家的扶助下自由结合的劳动协作社。
——巴黎第八区工人起义宣言(1848年6月) 请完成:(1)材料一中的“二月街垒战”指的是法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建立了什么政权?(2)材料二中的起义者提出了什么口号?起义者的要求反映了什么?你怎样评价这次起义?(3)材料一中对临时政府的分析与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有何关系?解析:第(1)问注意有效信息“1848年”“二月”“推翻了七月王朝”等,据此回答。
第(2)问中第一小问可直接用材料原话回答,后两小问据所学知识回答。
第(3)问依据有效信息“1848年6月”可知是六月起义,即回答二月革命后所建立的临时政府与六月起义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1)事件:二月革命。
政权: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2)口号:建立“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
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评价:这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获得应有的地位与资产阶级进行的一次伟大战斗。
(3)临时政府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其与无产阶级矛盾激化,触发了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按照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
……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材料二直到1877年,保皇派依然不甘心,对共和派进行反扑,共和派遭到重大打击。
保皇派的一家报纸狂妄地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材料三1884年8月14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禁止修正政府的共和国形式”“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并废除了部分参议员的终身制,将《马赛曲》定为国歌,将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1(福建专用)阶段检测:专题五、六、七 含解析
阶段检测三(专题五、六、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16世纪上半期欧洲掀起宗教改革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丁·路德说:“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能够被眼睛看到;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并宽恕罪。
”材料二恩格斯说:“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卡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卡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工具的时候,卡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请完成:(1)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一中马丁·路德原意的是()(2分)...A.上帝建立了两个世界:精神的和世俗的B.精神的世界归上帝统治C.世俗的世界与上帝无关,归世俗统治者统治D.上帝用恩典统治,世俗统治者用强权统治(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卡尔文对“人间的王国”的贡献。
(7分)(3)比较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历史局限性。
(7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看,马丁·路德认为,世俗的世界由封建主用“宝剑"统治,即实行强权统治;精神的世界由上帝用恩典统治,并宽恕人们的罪责,由此分析,A、B、D三项说法都正确。
马丁·路德主张宗教改革,而非废除宗教,世俗的世界由世俗统治者统治,但并非与上帝无关,无论是世俗的统治者还是精神的统治者,都应信奉上帝,故C项说法错误。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卡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卡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等信息可知,卡尔文的贡献在于建立了民主共和式的长老制,实行政教合一.第(3)问概括马丁·路德的历史局限性可从如下两个角度概括:一是从与卡尔文宗教改革的对比中概括;二是从马丁·路德反封建的程度方面概括。
参考答案:(1)C(2)建立共和式长老制,实行政教合一.(3)主张世俗的权力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反封建不彻底.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2(福建专用)课时训练:3.4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民主
四拿破仑时代的欧洲民主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热月政变”后,法国政局依然动荡不安。
新的反法联军又开始大兵压境。
许多人企盼出现一个强人政权,对内建立秩序和实现稳定,对外实现光荣的和平。
拿破仑成为他们的希望。
1799年11月9日(雾月18日),拿破仑发动政变,接管了政府,建立了独裁政权。
材料二拿破仑是一位军事天才。
在10年时间里,他的大军几乎踏遍欧洲大陆。
普鲁士遭到惨败,只得割地赔款。
奥地利被迫把公主嫁给这个“科西嘉暴发户”。
俄国沙皇也只能与拿破仑讲和。
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民法典》。
但是,拿破仑压榨被征服地区,掠夺当地的财物。
材料三一个在四分之一的世纪内连年征战因而力量消耗殆尽的国家,已不可能单独抵抗整个武装起来的世界对它的进攻。
——恩格斯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能够上台,并建立独裁政权的有利条件。
(2)如何正确看待拿破仑的对外战争?(3)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材料三中恩格斯对于拿破仑失败原因分析的重点是什么?解析:第(1)问要结合当时的形势回答;第(2)问要注意结合史实全面评价;第(3)问要抓住材料中恩格斯的“连年征战”及“整个武装起来的世界”这些信息来分析其重点。
参考答案:(1)法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而当时的政府较软弱,无力维持社会秩序,法国社会需要强权政治来维护统治;再加上拿破仑以军事起家,有能力建立强权政治。
(2)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一方面具有扫荡欧洲封建势力、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作用。
同时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
但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了各国人民,激起了各国被压迫人民的反抗。
(3)恩格斯分析时把重点放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身上的肉。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2达标训练:专题四 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 过关检测
专题四过关检测(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它说明()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解析: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制度,但当时政权操纵在土地贵族和社会上层手中,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参与政权,故选D项。
答案:D2.英国1884年进行的第三次议会改革中获得选举权的是()A.新兴工业资产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城市工人D.农业工人解析:A项为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B、C两项属于1867年议会改革的内容,均应排除,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3.20世纪初,英国上院的政治权力进一步被削弱是由于()A.《阿斯奎斯法案》B.《重新分配议席法》C.《权利法案》D.《取缔选举舞弊及非常行为法》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阿斯奎斯法案》规定:下院通过的财政法案在提交上院后一个月就自动成为法律;其他法律在下院中连续通过三次,上院即使反对亦无效。
由此可知,该法案限制了上院的权力。
答案:A4.下列有关美国“黑幕揭发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先驱是亨利·乔治B.主体是知识分子阶层C.促进了美国人民觉醒D.与《城市之羞》有关答案:D5.下列历史现象与美国“进步运动”有关的是()①《进步与贫困》的出版②《城市之羞》的出版③反对托拉斯不法行为的运动④市政改革中提出“还政于民”的口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美国的“进步运动”与“黑幕揭发运动”虽相伴而生,但二者并不相同。
①是“黑幕揭发运动”先驱亨利·乔治的代表作,故排除;②③④都与“进步运动”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一欧洲君主专制理论的构建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在欧洲中世纪的漫长历史中,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教权制约着王权。
到了
近代,“新君主”以其强有力的手段,结束了封建混乱局面。
随着欧洲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鼓吹“君
权神授”和“王权至上”的政治学说兴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前提:既然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小前提: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的统治者;结论:那么,君权是神圣的。
——托马斯·阿奎那对“君权神圣”的论证材料二詹姆士一世在英格兰即位时宣称:“既然对上帝能做什么事提出质疑是无神论和亵渎的行为,那么臣民对国王所做的事提出质疑也是胆大妄为和对上帝的大不敬。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奎那论证“君权神圣”的目的是什么。
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詹姆士一世对“君权”与“教权”的关系有何认识。
(3)上述材料体现的思想有何相似点?反映出怎样的时代发展趋势?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第二小问要紧扣材料,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等相关信息。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君权”与“教权”的关系。
第(3)问第一小问以“君权神
圣”“君权神授”两者间的关系为出发点找出相似点;第二小问应注意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及民
族国家形成等角度去概括归纳。
参考答案:(1)目的:论证教权高于君权,维护教会的神学统治。
特点: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
(2)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他认为君权来自于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国王只须对上
帝负责,不对教会和教皇负责,宣扬王权至上。
(3)相似点: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为君主的权威辩护。
趋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城市力量不断壮大,民族主义增强,王权力量逐渐强大起来。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作家,虽然承认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却认为这些
原则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而只能在“来世天国”中实现。
到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阿奎那为了论
证封建等级的合理性,改变了“自然法”的内容,赋予“自然法”的观点以不同的意义。
他认为“自然理性
的光辉”是“神的光辉”在人身上的“印记”。
因此,归根到底,“自然法”服从于“神法”。
他说:“像在上帝
所建立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级的东西的指示一样,在人类事务中,低级的人也必须按
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
”这就是说,上帝创造的自然,本来就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低级的东西应当受制于高级的东西。
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下等人”应当服从“上等人”的统治,社会才不至于分崩离析。
这样一来,阿奎那就将封建等级制说成是符合“自然法”的合理的
制度了。
——《世界通史》材料二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提出,按“自然法”精神,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但为了防止争斗和战争,就必须按照人们的共同意识,相互订立契约,成立国家来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
请完成:
(1)对于“自然法”中人与人之间、人与权利之间的关系,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作家、阿奎那、霍布斯在
认识上有何不同?
(2)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阿奎那和霍布斯的认识相同吗?说明理由。
(3)阿奎那对“自然法”进行论述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解析:中世纪早期神学家与阿奎那对自然法的不同认识可从材料一中概括出来;材料二主要阐释了霍
布斯对自然法的认识以及国家的起源问题,阿奎那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认识可从材料一中分析出来。
参考答案:(1)中世纪早期神学家认为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这些原则只能在
“来世天国”中实现;阿奎那认为人有贵贱之分,“下等人”应服从“上等人”的统治;霍布斯则认为每个人
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
(2)不相同。
阿奎那认为国家和社会是上帝创造的,霍布斯则认为国家是人们按契约创造的。
(3)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就是交托给他的政权:一种必然永远不会终止的统治权,并且他由于这种权力才在《圣经》中不仅被称为神父而且也被称为君王……这个王国的职务不是交托给这个世界的统治者,而是交托
给神父,以便使世俗的事务仍旧和神的事务有所不同;并且,特别是,这个职务是委托给祭司长、彼得
的继承者和教皇、罗马教皇的;基督教世界的一切君王都应当受他的支配,像受耶稣基督本人的支配
一样。
——阿奎那(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奎那的政治主张中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材料二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
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
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一世《神权》(1603年) (2)材料二体现了詹姆士一世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在当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1)主张:王权依附教权。
(2)“君权神授”的思想。
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必然触犯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的利益,造成议会与国王的尖锐对立,激化社会矛盾,最终引发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