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1_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_讲课稿)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大气 反射、 辐 散射 射 太 阳
大气吸收
射向宇宙空 间
辐
射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 气 吸 收
大 气 辐 射 大 气 逆 辐 射
大气上界目
链 接
栏
地面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1 、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 ? 如果用 “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 冬日里如果是晴天。白天温度比较高,为什么 到了第二天早上会感觉特别冷,妈妈会让你穿秋裤?
情 景 激 疑
知识点二
热力环流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所发明。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 明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于是后 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两 栏 部分,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然后用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 目 链 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诸葛孔明发明的如此简陋的设施是怎么 接 升空的呢?这里面蕴涵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呢?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能 B.地热能 C.潮汐能 D.矿物能 【解析】选A。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栏 目 链 接
3.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原因是吸收了(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解析】选 B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而对地面长 波辐射吸收得比较多,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 源。
学 以 致 用
(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 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D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为⼤家整理的⾼⼀地理必修⼀第⼆章知识点总结⽂章,供⼤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第⼆章地球上的⼤⽓;第⼀节冷热不均引起⼤⽓运动;⼀、⼤⽓的组成及氮、氧、⼆氧化碳、⽔汽、臭氧和固;氧--⽣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氧化碳--光合作⽤原料;保温作⽤臭氧--地球⽣;⽔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杂质:凝结核⼆、⼤⽓;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度增加⽓温降低②⼤⽓对流;三、⼤⽓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吸收(选择性臭氧第⼆章地球上的⼤⽓第⼀节冷热不均引起⼤⽓运动⼀、⼤⽓的组成及氮、氧、⼆氧化碳、⽔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低层⼤⽓组成:稳定⽐例的⼲洁空⽓(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汽、固体杂质氮--⽣物体基本成分氧--⽣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氧化碳--光合作⽤原料;保温作⽤臭氧--地球⽣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杂质:凝结核⼆、⼤⽓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类活动的影响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度增加⽓温降低②⼤⽓对流运动显著③天⽓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度增加温度升⾼②⼤⽓平稳有利于⾼空飞⾏③包含臭氧层三、⼤⽓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的受热过程(⼤⽓的热⼒作⽤)--太阳晒热⼤地,⼤地烤热⼤⽓3、⼤⽓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三种形式及各⾃现象(⽤实例说明)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点选择性⼩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选择性云层)影响削弱⼤⼩的主要原因:太阳⾼度⾓(各纬度削弱不同) 4、⼤⽓对地⾯的保温作⽤:了解地⾯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的过程:⼤⽓强烈吸收地⾯长波辐射;⼤⽓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图⽰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温差⼤⼩的⽐较)保温作⽤的意义:减少⽓温的⽇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地势、⼤⽓透明度、太阳⾼度四、热⼒环流1、⼤⽓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2、⼤⽓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环流(图⽰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 3、热⼒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垂直运动 4、⽔平⽓压差:⽔平⽓流由⾼压流向低压 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平压差(或⽔平⽓压梯度⼒)6、影响风的三个⼒:⽔平⽓压梯度⼒;地转偏向⼒;地表磨擦⼒风向的决定:1⼒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压指向低压.2⼒风(⾼空风)--平⾏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7、风向:1、风向-—风来的⽅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①确定⽔平⽓压梯度⼒的⽅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②确定地转偏向⼒⽅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道⽆偏转③近地⾯受磨擦⼒(⽅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空⼤⽓的风向是⽓压梯度⼒和地转偏向⼒两⼒共同作⽤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近地⾯的风,受⽓压梯度⼒、地转偏向⼒和磨擦⼒三⼒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8、三种局地热⼒环流:⽩天(郊区→城市、海风、⾕风) 夜晚(城市→郊区、陆风、⼭风)9.热⼒环流的性质特点由于地⾯冷热不均⽽形成的空⽓环流,成为热⼒环流。
【人教版】2019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讲⎪⎪⎪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感性认知——试一试] [理性归纳——记一记] 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A 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 大气逆辐射。
2.大气中的能量直接来源是__B__(字母)根本来源是__A__(字母)。
2.图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1.代表高空风的是甲图,代表近地面风的是乙图。
2.F 、F 、F 分别代表的力是水平气压梯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以“联系”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思维线索][师说考点](一)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二)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1)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2)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3)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4)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三)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
1.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题组冲关]1.(2017·全国卷Ⅰ·节选)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如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解析:(1)B(2)C第(1)题,双层覆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膜内气温应高于当地实际温度,排除③④。
必修一 2.2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 处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 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大小 等压面下凹处, 多阴雨天气, 气温日较差较小, 如上图中甲地; 等压面上凸处, 多晴朗天气, 气温日较差较大, 如上图中乙地。
2、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
(1)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① 地势高低(高处不胜寒) ② 天气状况(晴天昼夜温差大) ③ 下垫面性质 提出问题: 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这三方面 因素对昼夜温差大小的影响?
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 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 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 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反之则大。
应用演练
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得热源是( C )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 D.地热能 2、地球的昼夜温差比月球小,其原因正确的是( D ) A.月球距太阳远 B 地球距太阳近 C 月球本身不发光 D 地球上有大气层 3、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 B.受热使空气膨胀下沉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 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向下的 因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称为__________ 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 的形 大气辐射中的大部分能量以__________ 式射向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 保温 作用。 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辐射起到了______ (地面还大地)
【校本作业】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校本作业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清代黄叔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呋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唯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名曰发海西,四时皆然。
”这里“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
据此完成1~2题。
1.图1中,能正确示意“台地早东风、午西风”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台湾海峡两岸风向日变化相反的原因是A.白天两地盛行海风,夜晚两地盛行陆风B.夜晚两地盛行海风,白天两地盛行陆风C.白天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D.夜晚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暖湿气流经过冷的下垫面形成平流逆温,在逆温层以下,水汽凝结便形成了平流雾。
春节期间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平流雾,对海峡通行、航空运输和公路交通造成了极大影响,导致港口过海旅客车辆大量滞留。
读图表,回答3~4题。
a平流雾形成示意图b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3.根据材料,判断琼州海峡大雾天气的起止时间最有可能是( )A.15~22日 B.17~22日 C.12~17日 D.22~25日4.若图b是春节期间的全国海平面等压线图,其代表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A.21日B.18日 C.15日D.12日热带强度是指城区温度与周围郊区温度的差值,部分学者于2007-2017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城市热岛强度做了统计研究。
下面为北京市多年春节周和前后四周(+表示春节周之后,—表示春节周前)的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图和2017年春节当天北京城区等温线分布图,据图完成5-6题。
5.据图推断,下列时段中该城市降水频率可能最高的一周是A.春节前第三周B.春节前第二周C.春节后第一周D.春节后第二周6.若只考虑气温的因素,则图丁中的近地面M点的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 ℃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
据此完成7~8题。
7.比较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A.T甲>T乙 B.T甲<T乙C.T甲=T乙D.无法判断8.图b中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B.甲地吸收地面辐射多C.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D.乙地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空:
高压
低压
高空:
低压
高压
近地面:
低压
高压
近地面:
高压
低压
图2.4
海陆热力环流
(2)想想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
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
保温作用,合适。
(2)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 根本原因:地球有大气,月球没大气。 白天,月球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夜间,月球没有大气逆辐射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无大气的月球
昼 昼
反射
有大气的地球
太 阳 辐 射
吸收 吸收
夜
夜
大 气 辐 射 大 气 辐 射
太 阳 辐 射
月 球 表 面 辐 射
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 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 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大气吸收 太 阳 (少量) 短 波 辐 射
地 面 长 波 辐 射
大气吸收 (大量)
大气层
射 逆辐 大气
地
球
表
面
图2.1
大气的受热过程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 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 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来,所以,地面是近地 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 运动状态。
实验步骤 (1)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 (2)用平整的胶合板或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3)在胶合板或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 (4)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 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由实验可以得出什 么样的结论?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
2、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3、掌握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4、了解大气运动的分类;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5、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分析高低气压的分布,判断某地风向。
【自主学习】1、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2)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能穿过大气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或散射,才能到达地面。
(3)大气的保温作用:①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削弱后穿过大气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使大气增温,因此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②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
大气辐射向下的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所以叫。
在下图方框中填出恰当的内容,并说明每个箭头的含义。
由此可见,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作用。
2、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1)概述: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各纬度间。
(2)热力环流形成。
①地面受不均→空气的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差→空气的运动( )。
③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增温快,气温比海面,空气膨胀,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空气由流入;近地面陆地形成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加之因有空气流入形成下沉空气,形成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流入,形成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成风,如图:④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郊区,形成“城市岛”。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在郊区,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风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
指。
(2)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由于气压梯度的存在而产生的促使大气由气压区向气压区流动的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共13张PPT)
A 郊区 B
市区 C
B 郊区
A
思考:
1.钢铁厂等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哪个位置?为什么? A 2.绿化带在什么位置?对城市环境有哪些影响? B
本节课结束!谢谢!
面
密度增加 (高压)
冷却
C
观察 裙子是从陆地 飘向海洋? 还是从海洋飘 向陆地? 为什么?
案例分析1:海陆风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海风
升温快,气温高 低压
陆地
白天
升温慢,气温低 高压
海洋
陆风
降温快,气温低 (高压)
陆地
夜间
降温慢,气温高 (低压)
海洋
知识框架
冷 热 不 均 引 起 的 大 气 的 运 动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D )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C)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案例分析2:城市热岛效应
气 流 上 升
热
郊区
市区
郊区
案例分析2:城市热岛效应
气 流 上 升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地暖大气 地面是大气直接热源
大气还大地
大气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 射
热力环流
形成原因
地面冷热不均
形成过程 应用
海陆风 山谷风
城郊风
课堂练习
1.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 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 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题。
1-2-2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回答(1)~(2)题。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B.b为上升气流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3)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 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影响风的力及对风向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3.气压系统的判读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鞍形气压场
由08时到20时,图中(
)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方面的知识及数据的分析、 判读与整合应用能力。 [思路点拨] 此题适用排除法。A项,自8时至20时①地位于低压 中心的北侧,风向为偏北风,等压线变密,风力逐渐加强;B项, ②地受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C项,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 动,且中心气压降低说明势力增强;D项,对比两幅图锋面的位臵 可得出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速度慢于冷锋。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单元整合
③判定任意点风向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 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1(大气受热过程)
利用温室效应,发展反季节果蔬种植
1.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x 3.白天没有大气逆辐射。(
)
4.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处不胜寒”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顶离太阳更近,为什么我们感觉更冷?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暖大地”
2.“大地传大气” 3.“大气还大地”
反射
吸收
大气上界
散射
地
面 辐
大气逆辐射
射
地
面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根本来源是什么?
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大得多?
白天,由 于没有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月面 温度升得很高。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 保温效应,月球表面辐射 强烈,月面温度骤降。
白天,大 气削弱了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 射,气温不会 太高。
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 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地 面,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 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 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 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 霜冻
玻璃温室
大气作用 ----保温作用
大气吸
地
地
收
面
面
辐
吸
射
收
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原 因在哪里?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知识讲解)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知识讲解)高;如图所示,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相对应的高空形成高压;但A'点的高压并不是说其气压值比A点大,而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来说气压值要高。
称为高压;同理,A点低压是指比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的气压要低。
准确地说,气压排列为B>A>A'>B'。
③气温与气压的关系:受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相应的高空则形成高气压;冷却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相应的高空则形成低气压。
④水平方向: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
如上图A'点等压面上凸,说明A'点区域为高压。
因为随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则A'>a,B'<b,又因a=b(同一等压面上),所以A'>B',即A'点的气压大于B'、C'点的气压,即上凸为高压,同理,下凹为低压。
高空等压面与近地面等压面的凸出方向相反。
⑤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正好相反。
⑥会画气流的运动方向。
大气的水平运动: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气的垂直运动:近地面冷——气压高——气流下沉;近地面热——气压低——气流上升。
■3.局部热力环流举例①山谷风白天,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爬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底。
形成山风。
②城市风近地面风向从郊区吹向市区中心,高空风向由市区中心上空吹向郊区上空。
③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受热快,气温比海面高,气压比海面低,在低空,风由海面吹向陆地,即为海风,高空气流方向相反;夜间,陆地降温较快,气温比海面低,气压比海面高,在低空,风由陆地吹向海面,即为陆风,高空气流方向相反。
【典型例题】例题1读“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 甲地气温低于丁地B. 丁地气温低于丙地C. 乙地气压高于丙地D. 甲地气压低于乙地(2)图中P、P'两点()A. 风向、风速相同B. 地转偏向力方向相反C. 大气受力状况相同D.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解析:(1)甲地气流上升,甲地气温应该较高,丁地气流下降,丁地气温应该较低;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温随海拔上高而降低;甲地气流上升,空气在乙处聚集,形成高压,丁地气流下降,丙地形成低压;垂直方向上,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指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而产生的大气环流现 象。它们是地球气候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定 义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指因地球表面不同区域温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空 气的运动。其基本原理是热量传输和空气密度的差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类型
大气中的旋转气流系统,通常伴随着潮湿空气和降 水。
影响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因素
地形
地形的高度和嶙峋程度会影响气流的流动和分布。
季节变化
不同季节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和日照时间变化会导 致大气环流的变化。
海洋表面温度
海洋表面温度的差异会影响大气环流和风系的形成。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会影响地球大气的加热和大 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的大 规模空气运动方式。
风系和风急加大
地球表面上因温度差异产生的全球 性气候环流和季风系统。
湍流和大气运动
不规则的气流流动形式,常在强风 区、气旋和雷暴中出现。
冷热锋与气旋生成
冷锋 热锋 气旋
暖空气被冷空气追赶,在接触面上产生露天天气、 雷暴和降水。
冷空气被暖空气追赶,在接触面上产生积雪和雨雪 天气。
3
气候调控
通过调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改善气候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作物产量。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直接影响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发展,间接影响气候格局的长期演变。
大气科学中的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应用 Nhomakorabea1
短期天气预测
基于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模型,提供准确的短期天气预测和预警服务。
2020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必修1《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必修1《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选择题1.下列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大气辐射B.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3题。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3.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4.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5.下列四个箭头能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a B.b C.c D.d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青藏高原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之间存在着与陆地和海洋相似的热力性质差异。
据此完成7~8题。
7.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青藏高原近地面存在()①1月,冷低压②8月,热低压③1月,冷高压④8月,热高压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正确表示青藏高原与同高度自由大气之间大气运动的是()A.①B.②C.③D.④如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 M、P 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9~11题。
9.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P 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10.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 M<P N,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11.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二、综合题12.读“某地海拔1千米附近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之大气的受热过程(共13张PPT)
2.bc坡上与a点高度相同的 点的气温可能
A.15 ℃ B.20 ℃ C.25 ℃ D.24 ℃
迎风坡空气湿气温变化率小; 背风坡空气干气温变冷化热率不均大引起。大气运动
读右图,
C
3.回答:影响该地气温
的主导因素是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之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能量最集中的部分是可见光 区,因此说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大气(主要指CO2)只能吸收长波辐 射,故太阳辐射能穿透大气到达地面 而不是直接被大气吸收。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气直接热源:地面长波辐射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
大气散射 大气反射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小部分损失到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吸
收少
太阳短
地面
波辐射
吸收
地面长 波辐射
大气强 烈吸收
大气逆辐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
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 使大气增温。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地面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保温作用: 相当于给地球盖了棉被保暖。
大气吸收了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又以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 热量还给地面。
云层越厚云量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选择吸收: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 收红外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高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海 拔 越 高 , 气 压 越 低 C
冷却
地面
A
受热
B 冷却
热力环流
高 空
1020hpa
低压
高压
低压
1060hpa
1100hpa
地 面
高压 C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B 冷却
B
高压
低压
C
高 空
低压 A 受热
①图中空气在A、B、C、D四点的流向如何? ②A、B、C、D四点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
冰块
热水和冰块的温度不同,使烟雾发生了以上环流,如 果地球下垫面的温度不同,大气会如何运动呢?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几个常用概念 A、 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P2<P1) P2
1060hpa
高空
1000m
1100hpa
500m
P1 地面
B、高压、低压: ①: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 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②: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若 Pc>Pb Pa>Pd 空气如何运动? c b
探究4:
对流运动:空
气在热力或动力作用 下的垂直上升或下沉 运动。 对流雨:上升引 起的水汽凝结可能产 生降水,形成对流雨。
火烧上方谷与对流雨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上 方谷”中,用火攻之,眼看火烧到紧要关头,天 突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的命。诸葛亮叹到:“谋 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么为什么天会在这紧要 关头下起雨来呢? 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 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 气受热上升,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 就是说,上方谷里下了一场对流雨。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知识点总结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二.大气的组成成分三.大气的受热过程注解:过程一:大气削弱作用中的反射主要集中在大气层(低层大气)上部;吸收和散射则是整个大气层(从地面到虚线所示的位置)的作用。
过程二:大气吸收也是指整个大气层(大气上界以下),具体方式是靠近地面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然后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波长逐渐由短变长。
四.热力环流注:实线表示等压面,虚线表示等高面。
规律——同一水平面,等压面凸起的区域为高压区,凹陷的区域为低压区,大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五.大气的水平运动1.什么是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风指大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什么叫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气压差。
单位距离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3.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风向有什么关系?垂直4.摩擦力的方向与风向有什么关系?相反南半球近地面顺风而行的飞机,高压在它的(左后)方向,低压在它的(右前)方向。
气压场中风向的画法第一步:画出过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第二步: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三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附答案解析)【基础训练】下图中,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甲和图乙可知()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能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①增强B.②增强 C.③减弱D.④减弱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
据此,完成3~4题。
3.此时天气最可能是()A.晴朗、无风B.阴雨、无风C.晴朗、大风D.阴雨、大风4.图示大气现象()A.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B.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C.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D.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扩散绒布冰川分布于珠穆朗玛峰北侧海拔5400-7500米处,5400米以下为碎石。
下图为“绒布冰川表面气温与碎石上空同海拔气温差(T冰-T石,单位:℃)”,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11时绒布冰川表面气温较碎石上空同海拔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A.甲较大B.乙较大C.丙较大D.丁较大6.绒布冰川表面()A.6时为上山风B.ll时为下山风C.下山风历时长D.昼夜风向相同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7~8题。
7.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A.E→F→H→G→EB.G→E→F→H→GC.G→E→H→F→GD.G→H→F→E→G8.下列关于城区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EF代表城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C.甲处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穿堂风”是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穿堂风的形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2、大气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0
大气削弱 大
大气
作用
气
吸收
逆
辐
射
地面
大气上界
大部分被近地面 的大气吸收
“太阳暖大地”
冷热”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0
比月表温差低及玻璃温室等现象。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课堂导入 我的困惑
从生活常识可知:离热源越近,物体温度越高。 假定推理: 山顶离太阳更近,受热更多,温度应该比山脚的更高。
但是人们常说“高处不胜寒”,一般山顶比山脚却更 冷一些。
0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课堂探究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 )
0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0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 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0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2.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 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因为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 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2-3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D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1、大气的削弱作用 削弱形式:吸收、反射、散射
0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0
地球大气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 太阳辐射能 主要和直接热源是: 地面辐射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讨论: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0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设计思路
由生活常识“高处不胜寒”进行假定推理,提 出困惑从而导入新课。
通过读图让学生理解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和主 要热量来源,并运用原理来解释生活中与此相关的 自然现象。用示意图的形式和口诀归纳法,引导学 生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学以致用,把 大气的保温作用来解释霜的形成、地表温差为什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1)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中指向地面的部分。它弥补了地表 因放出地面辐射而损失的热量,所以对地表有 保温作用。
(2)大气受热过程 ①“太阳暖大地”……地表吸收太阳辐射 0 ②“大地暖大气”……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③“大气还大地”……地表吸收大气逆辐射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大气的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
太 太阳辐射 地 地面辐射
阳
面
大 气
大气逆辐射
宇 宙 空 间
0
保温作用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随堂检测
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B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0 B.a、b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白天,没有大 0 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 月面温度升得 快,气温高
夜间由于没有 大气的保温效 应,月面温度 骤降,气温很 低
白天,大气削 弱了到达地面 的太阳辐射, 气温不会太高
夜间,有大气 逆辐射的保温 作用,使气温 不致降得过低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3、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原因在哪里?
地
面
辐
0
射
玻璃温室 ----大气保温作用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课堂小结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学以致用
1、为什么山顶的气温比山脚的低?
0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地面辐射,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秀课件)
0
2、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月球 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比地球的温差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