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统计题库练习题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1.若研究3名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情况,则这3名学生就构成一个统计总体。
()2.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密切联系中认识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3.4名学生的统计考试成绩分别为65,80,88,96分,则有4个变量。
()4.对某高校教师的职称进行全面调查,则统计总体为该校全体教师,总体单位是每一位教师。
()5.在职工文化程度调查中,“本科学历”是品质标志。
()6.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7.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
()8.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9.品质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数字表示。
()10.统计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它抛开了对个体量的研究。
()11.统计指标可以用文字表示,称质量指标;也可用数字表示,称数量指标。
()12.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不存在联系。
()13.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14.确定调查对象是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
()15.调查时间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的时间。
()16.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7.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
()1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19.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最基本的方法。
()20.在组距式分组中,若某一总体单位标志值等于相邻组的上下限数值,则把这一总体单位归在上限组。
21.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22.同一总量指标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下,可以是时期指标,也可以是时点指标。
()23.对一特定总体而言,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只有一个,但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可以有多个。
24.2004年某地区净增加人口为8.5万人,这一指标为时点指标。
()25.总量指标属于数量指标,相对指标属于质量指标。
()26.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两个指标都是结构相对指标。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解读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解答概述、调查、整理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研究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件新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时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巴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G.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月统计产品产量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统计学原理》综合考试题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解答概述、调查、整理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研究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件新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时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巴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G.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月统计产品产量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

统计学原理考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总体。
B. 样本。
C. 参数。
D. 统计量。
2. 在统计学中,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称为什么?A. 参数。
B. 样本。
C. 统计量。
D. 方差。
3.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心位置的统计量?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标准差。
4. 如果一个数据集的标准差很大,表示什么?A.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大。
B. 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小。
C. 数据集的中心位置偏移。
D. 数据集的分布形状不规则。
5. 在统计学中,概率分布的形状是由哪个参数控制的?A. 均值。
B. 标准差。
C. 方差。
D. 自由度。
二、填空题。
1. 样本容量为100,样本均值为30,总体标准差为5,样本标准误差为?答,0.5。
2.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5,下四分位数为30,上四分位数为40,该组数据的四分位差为?答,10。
3. 某随机变量X的期望为20,方差为16,标准差为?答,4。
4.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答,95.44%。
5. 在t分布中,自由度为10时,t分布的峰度为?答,3。
三、简答题。
1. 请解释参数和统计量的区别。
答,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总体均值、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字指标,如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等。
参数是对总体进行推断的依据,而统计量是对样本进行推断的依据。
2. 请解释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
答,正态分布曲线是一个钟形曲线,以均值为中心对称,曲线两侧尾部逐渐下降。
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中位数、众数重合,曲线的标准差决定了曲线的宽窄。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距离均值一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68%,距离均值两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5.44%,距离均值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据占比约为99.73%。
3. 请解释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
答,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区别在于t分布是以样本容量为自由度的分布,而正态分布是以总体为基础的分布。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19. √ 20. × 15. √ 16. × 17. × 18. × 21.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36. × 37. × 38. √ 39. × 40. × 41. √二、单项选择题1. C2. B3. C4. B5. B6. B7. B8. A 9. A 10. D 11. B 12. A 13. D 14. B15. A 16. C 17. C 18. A 19. D 20. A 21. C22. A 23. C 24. C 25. B 26. D 27. C 28. B29. B 30. C 31. C 32. C 33. A 34. A 35. B36. C 37. B 38. D 39. A 40. B 41. C 42. D43. D 44. D 45. C 46. A 47. C 48. A 49. A50. A 51. A三、多项选择题1. ABCE2. ABC3. BDE4. ABCDE5. BDE6. BCD7. AC 8. AEC 9. ABDE 10. CD 11. ABCDE 12. ABCDE13. AB 14. ADE 15. ACE 16. ACD 17. ABC 18. ABE19. BCDE 20. ABD 21. AD 22. AD 23. ABDEF 24. ABDE25. ABE 26. ABE 27. ABE 28. CD 29. ACD 30. ABCD31. BC 32. BC 33. BD 34. BDE 35. ABD 36. ABDE37. ABDE 38. BC 39. BCE 40. BDE 41. ABCD 42. ABD四、填空题1.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2.统计总体、总体单位3.品质标志、数量标志4.全部产品、每一件产品5.数量标志、品质标志6.统计总体、总体单位7.总体范围、指标数值 8.企业职工、企业9.调查项目、提交调查资料 10.类型、结构、分析 11.分组标志12.简单分组、复合分组 13.等组距、不等组距 14.组限、组中值15.钟型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伦洛茨分布16.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17.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18.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19.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20.水平法21.时期指标、标志总量 22.抽样调查、总体 23.重复、不重复24.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25.样本单位数、抽样的方法26.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27. 21、1028.单、复 29.正、正 30.线性、密切程度31.密切程度、方向 32.个体指数、总指数 33.综合指数、平均指数34.基期、报告期 35.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36.绝对数、相对数 37.总量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平均指标动态数列38.序时平均数、动态 39.定基、环比40.逐期、累积、(a1-a0)+(a2-a1)+···+(a n-a n-1)=a n-a041.增长量/基期水平、发展速度-1;42.环比、序时平均数 43、6。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 )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1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1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
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 )16、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 )17、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19、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2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 )21、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统计学30357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1.人口普查可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常性调查。
( )2.某厂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10%,计划执行结果仅提高5%,则该厂劳动生产率计划仅完成一半( )3.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个逐期增长量之乘积。
( )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不但受变量值的影响,而且还受权数的影响。
( )5.已知一组数列的方差为9,离散系数为30%,则其平均数等于10。
( )6.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不但受变量值的影响,而且还受权数的影响。
( )7.已知一组数列的方差为9,离散系数为30%,则其平均数等于10。
( )8.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 ) 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 )10.若单位成本降低10%,产量增长10%,则生产费用总额不变。
( ) 二、单项选择题1.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这四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3个 )。
2.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750和2250 )3.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人均国民收入1271元它们是(强度相对指标 )。
4.已知某企业总产值2001年比1998年增长187.5%,2000年比1998年增长150%,则2001年比2000年增长( 15% )。
5.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6.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x y 246000ˆ+= )。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1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
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16、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17、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19、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20、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2018-03-01 09:37:02| 分类:统计学|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名词解释:统计总体统计指标数量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数量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次数分布数列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相关系数同度量因素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基指数环比指数相关分析b5E2RGbCAP二.判断题:1.某工商银行的职工人数.工资总额都是离散变量。
< )2.数量指标可以用数值表示,质量指标不能用数值表示。
< )3.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都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 >4.在人口普查中,某人女性是品质标志,36岁是数量标志。
< )5.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统计指标及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 )6.调查对象是调查工程的承担者。
< )7.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确定调查表。
< )8.统计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
< )9.按分组标志分组形成的次数分配数列叫变量数列。
< )10.用离散变量分组编制的组距数列的上下限应该重合。
< )11.统计分组是将性质相同的总体归并在一起。
12.只有性质相同的现象才能计算其实物总量指标。
< )13.结构相对指标即可表明总体单位总数的结构,也可表明总体标志总量的结构。
< )14.在组距数列中计算算术平均指标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15.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各组标志值相等的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一种特例。
< )1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体现在各组次数的多少上。
< )17.强度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之比。
< )18.如果只有总体标志总量和各组变量值,缺少总体单位数的资料,需利用调和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平均数。
19.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只能用绝对数指标。
< )20.当两个数列的平均水平不相等时,应利用标准差系数判断其平均数的代表性。
< )21.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逐期增长量之和。
统计学原理综合试题

1. 在对称分布的条件下,高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与低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必然相等,全部的离差之和一定等于0。
( )★标准答案:正确2.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标准答案:错误3. 绝对数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
( )★标准答案:正确4. 相对数都是抽象值,可以进行广泛比较。
( )★标准答案:正确5. 统计研究现象的量,是从定性研究开始的。
★标准答案:正确6.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 )★标准答案:正确7. 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标准答案:正确8. 同一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标准差,二者必然相等。
( )★标准答案:错误9. 单项式频数分布的组数等于变量所包含的变量值的种数。
★标准答案:正确10.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判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标准答案:错误11. 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普查。
★标准答案:错误12. 访问调查回答率较低,但其调查咸本低。
★标准答案:错误13.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的趋势集中,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的离中趋势。
★标准答案:正确14. 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9。
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3。
因此,甲比乙的相关程度高。
★标准答案:错误15. 统计研究中的变异是指总体单位质的差别★标准答案:错误16. 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标准答案:正确17.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标准答案:错误18. 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权数本身绝对值的大小。
( )★标准答案:错误19.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标准答案:错误20. 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的,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标准答案:错误21.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完成计划的情况越好★标准答案:错误22.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 )★标准答案:错误23.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统计学原理习题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二、多项选择题1、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则( )。
A、该市工业企业总数是总体B、该市工业企业是总体C、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指标D、该市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E、每个工业企业总产值是数量标志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
A、所有制B、职工人数C、职工月平均工资D、年工资总额E、产品合格率\3、下列指标哪些是质量指标()。
A、新产品数量B、高级职称人数C、考试及格率D、工人劳动生产率E、平均亩产量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厂房面积B、企业个数C、原材料消耗量D、人口数E、利润率5、以下属于有限总体的是()。
A、全国人口B、某县企业C、某市学校D、太空星球E、连续流水作业生产的产品6、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
A、统计活动B、统计服务C、统计学D、统计监督E、统计资料}三、判断题7、变异仅指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
()四、问答题1、统计学有哪些特点2、指标和标志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3、简述变量的分类第二章》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的方式有( )。
A、统计报表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E、抽样调查2、典型调查()。
A、是一次性调查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C、是一种深入细致代表性大的调查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E、是全面调查3、某县对生产钢铁的企业进行一次重点调查,此调查属于( )。
A 、全面调查B 、专门调查C 、统计报表D 、非全面调查E 、一次性调查 4、专门调查包括( )。
(A 、统计报表B 、普查C 、抽样调查D 、重点调查E 、典型调查 5、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依习惯上规定( )。
A 、50在第一组B 、60在第二组C 、40在第一组D 、70在第四组E 、80在第四组 6、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E 、全面统计报表三、判断题1、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客观现象的数字特征D. 随机现象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统计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方差D. 众数答案:C3.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A. 集中趋势的量B. 离散程度的量C. 偏态的量D. 峰态的量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A. 样本均值B. 总体均值C. 样本方差D. 总体方差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A. 计算样本均值B. 计算样本方差C. 检验两个样本均值是否相等D. 计算样本的中位数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统计学中的总体与样本的区别。
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具有无限性;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具有代表性。
总体参数是总体特征的量度,而样本统计量是样本特征的量度。
2. 什么是相关系数?请简述其取值范围。
答案: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
其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其中1表示完全正相关,-1表示完全负相关,0表示无相关。
三、计算题1. 某公司员工的月工资数据如下: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2000 + 2500 + 3000 + 3500 + 4000) / 5 = 2900标准差= √[(Σ(xi - 平均数)²) / n] = √[(2000-2900)² + ... + (4000-2900)²] / 5 ≈ 5002. 假设某次考试的样本数据为:70, 80, 85, 90, 95。
请计算样本的中位数和众数。
答案:中位数 = 85(因为数据已经排序,中位数是中间的数值)众数 = 无(因为每个数值只出现一次,没有重复出现最多的数值)四、论述题1. 请论述统计学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统计学原理综合试题

1. 在对称分布的条件下,高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与低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必然相等,全部的离差之和一定等于0。
( )★标准答案:正确2.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标准答案:错误3. 绝对数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
( )★标准答案:正确4. 相对数都是抽象值,可以进行广泛比较。
( )★标准答案:正确5. 统计研究现象的量,是从定性研究开始的。
★标准答案:正确6.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 )★标准答案:正确7. 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标准答案:正确8. 同一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标准差,二者必然相等。
( )★标准答案:错误9. 单项式频数分布的组数等于变量所包含的变量值的种数。
★标准答案:正确10. 在简单线性回归中,判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标准答案:错误11. 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普查。
★标准答案:错误12. 访问调查回答率较低,但其调查咸本低。
★标准答案:错误13.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的趋势集中,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的离中趋势。
★标准答案:正确14. 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9。
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3。
因此,甲比乙的相关程度高。
★标准答案:错误15. 统计研究中的变异是指总体单位质的差别★标准答案:错误16. 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标准答案:正确17.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标准答案:错误18. 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权数本身绝对值的大小。
( )★标准答案:错误19.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
★标准答案:错误20. 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的,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标准答案:错误21.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完成计划的情况越好★标准答案:错误22. 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一样所分析的两个变量都一定是随机变量( )★标准答案:错误23.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解答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解答概述、调查、整理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某)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某)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某)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某)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研究方法。
(某)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某)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某)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件新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时限为(B)。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巴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A.作用不同G.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统计学原理》综合试卷一附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综合试卷一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空白处,每空1分,共15分)1.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_______________。
2.各变量值与其_____________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3.一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方差已知。
从其中容量为25的样本,在 = 0.05水平下,区间估计的边际误差为15,则总体标准差是____________。
4. 数据整理过程中,为了解决重叠组限“不重复”的问题,统计上的规定是____________。
5. 标准分数给出了一组数据中各数值的相对位置,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6.统计学中把经济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依存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
7.某产品单位成本连年下降,从2006年至2016年的10年间总的下降了60%,则单位成本年递减率的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经济现象在一年内出现周期性的起伏变化,则称为_______________;经济现象在若干年内出现周期性的起伏波动变化,则称为_______________。
9.若物价指数为114.06%,则用100元,报告期只能买到基期商品的百分之__________。
10.离散系数可以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_____________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11.2007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了6.9%,是2007年11月与__________对比的结果。
12.研究结构性问题通常使用的图形是____________。
13.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各变量值连乘再开方以求得平均值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统计学原理测试题(综合指标)

统计学原理测试题(综合指标)一.判断题部分(每题1分,共15分)1: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2:全国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对比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平均指标。
()3: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当各组单位数出现的次数均相等时,按加权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果与按简单算数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相同。
()4:同一总体的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得到的相对指标是比较相对指标。
()5:某年甲、乙两地社会商品零售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7: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平均数之比,它说明了单位标准差下的平均水平。
()8:1999年与1998年相比,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乙企业的一倍,这是比较相对指标。
()9:中位数与众数都是位置平均数,因此用这两个指标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缺乏代表性。
()10:对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11:利用变异指标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时,标准差越小,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标准差系数越小,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12: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13: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14: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个平均数( )15: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7分)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
A、质量指标B、总量指标C、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2: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3: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统计题库练习题

统计题库练习题《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判断题1.若研究3名⼤学⽣的消费⽀出情况,则这3名学⽣就构成⼀个统计总体。
()2.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密切联系中认识现象总体的数量⽅⾯。
()3.4名学⽣的统计考试成绩分别为65,80,88,96分,则有4个变量。
()4.对某⾼校教师的职称进⾏全⾯调查,则统计总体为该校全体教师,总体单位是每⼀位教师。
()5.在职⼯⽂化程度调查中,“本科学历”是品质标志。
()6.统计⼯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7.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
()8.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9.品质标志可以⽤⽂字表⽰,也可以⽤数字表⽰。
()10.统计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它抛开了对个体量的研究。
()11.统计指标可以⽤⽂字表⽰,称质量指标;也可⽤数字表⽰,称数量指标。
()12.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不存在联系。
()13.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作重点来确定的。
()14.确定调查对象是制定调查⽅案的⾸要问题。
()15.调查时间是进⾏调查⼯作所需的时间。
()16.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选择调查单位的⽅法不同。
()17.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
()1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19.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最基本的⽅法。
()20.在组距式分组中,若某⼀总体单位标志值等于相邻组的上下限数值,则把这⼀总体单位归在上限组。
21.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22.同⼀总量指标在不同的研究⽬的下,可以是时期指标,也可以是时点指标。
()23.对⼀特定总体⽽⾔,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只有⼀个,但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可以有多个。
24.2004年某地区净增加⼈⼝为8.5万⼈,这⼀指标为时点指标。
()25.总量指标属于数量指标,相对指标属于质量指标。
统计学原理课程综合练习题

统计学原理课程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2.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目的。
()3.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的上限应大于最大变量值。
()4.相关系数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唯一方法。
()5.根据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6.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7.在实际调查中,调查对象中的每个单位必然是调查单位。
()8.在计算综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
()9.时间数列中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总的定基增长速度。
()10.全面调查就是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1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12.人口出生数、设备台数是时点指标;产品库存额、工资总额、产品产量是时期指标。
()1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1.对某地区商业网点的从业人员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所有商业网点B.每一个商业网点C.所有从业人员D.每一个从业人员2.下列分组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学生按成绩分组B.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3.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A. 意义不同B.计算条件不同C.计算结果不同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4.抽样平均误差是()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差本的标准差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标准差5.在相关分析中,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A.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B.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C.x数值增大(或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或增大)D.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6.某种产品产量1995年比1994年增长了10%,1996年比1994年增长了15%,1996年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A.15%÷10%B.115%÷110%C.(115%×110%)-1D.(115%÷110%)-17.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产量B.人口数C.销售额D.出勤率8.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确定调查单位D.确定调查时限9.某企业对其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A. 80~89%90~99%100~109%110%以上B. 80%以下80.1~90%90.1~100%100.1~110%C. 90%以下90~100%100~110%110%以上D. 85%以下85~95%95~105%105~115%10.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11.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其中抽样误差范围决定估计的()A.可靠性B.准确性C.精确性D.显著性12.要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单位是()A.该校全部学生B.该校全部学生的学习成绩C.该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D.该校每一位学生13.数量指标是用()A.相对数形式表示的B.绝对数形式表示的C.平均数形式表示的D.以上三种形式均可以表示14.已知某种商品的价格为25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A.指标B.变量C.品质标志D.数量标志15.普查和大多数统计表报,都属于()A.专门调查B.全面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16.结构相对数一般以百分数或成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每()A.只能是总体单位数B.只能是总体标志值C.可以是总体单位数,也可以是总体标志数值D.只能是时期指标,不能是时点指标17. 若销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增长2%,则商品销售额增长()A. 7%B. 10%C. 7.1%D. 107.1%三、多项选择题1.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协调职能D.决策职能E.监督职能2.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A.某市人均住房面积B.每平方公里所住的人口数C.某产品的平均等级D.某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E.某企业的各车间的平均产品合格率3.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要素是()A.样本单位数B.估计值C.抽样误差范围D.概率保证程度E.抽样平均误差4.进行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应编制的指数有()A.算术平均数指数B.调和平均数指数C.可变构成指数D.固定构成指数E.结构变动影响指数5.下列哪些是统计指标()A.我国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6.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有()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345元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2%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5000万斤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5%E.某地区每千人拥有的零售商业机构个数7.某地区1997年同1996年相比,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18.5%,这一结果说明()A.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18.5%B.商品零售额上涨了18.5%C.商品零售量平均上涨了18.5%D.由于物价上涨使商品零售量下降了18.5%E.由于物价上涨使商品零售额提高了18.5%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A.算术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方程式法D.调和平均法E.加权平均法9.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调查资料使用范围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10.次数分配数列()A.是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组成的B.是由总体分成的各个组和各组相应的分配次数组成的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示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11.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要素是()A.样本单位数B.估计值C.抽样误差范围D.概率保证程度E.抽样平均误差12.设p为价格,q为销售量,则指数的意义是()A.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量的变动程度C.综合反映商品价格的变动程度D.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E.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四、计算题分析题1.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 )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1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1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
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 )16、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 )17、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19、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2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 )21、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 )22、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 )23、 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24、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25、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 与估计值y c 的平均误差程度( )26、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27、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28、在单位成本指数0111p q p q ∑∑中,∑11p q —∑01p q 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 。
29、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0、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31、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32、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33、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34、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35、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36、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37、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38、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 )39、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的。
()40、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41、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5、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A、调查的组织形式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D、调查资料的来源6、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7、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8、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B,2,4,4)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9、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10、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1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重叠B.相近C.不等12、次数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13、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C.分组标志的选择14、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15、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1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17、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18、1997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19、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全距D、均方差20、抽样误差是指()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2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2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A、抽样误差系数B、概率度C、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23、抽样平均误差是()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2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A、随之扩大B、随之缩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25、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A 、简单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C 、等距抽样D 、整群抽样26、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 、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27、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A 、不相关B 、负相关C 、正相关D 、复相关28、配合回归直线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 )A 、因变量是给定的数值,自变量是随机的B 、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C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D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29、在回归直线方程bx a y c +=中,b 表示(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30、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c =56+8x, 这意味着( )A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 、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 、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31、某校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习时间的关系进行测定,建立了考试成绩倚学习时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y c =180-5x,该方程明显有误,错误在于( )A 、a 值的计算有误,b 值是对的A 、b 值的计算有误,a 值是对的B 、a 值和b 值的计算都有误D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搞错了32、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3、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4、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5、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p q p q ∑∑)表示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36、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01p q p q ∑∑中,∑11p q —∑01p q 表示 (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37、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