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设疑,巧妙导答,诠释语文课堂提问的魅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于设疑,巧妙导答,诠释语文课堂提问的魅力
澄海区苏湾中学许枫鸿
内容提要:课堂提问和导答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巧设矛盾、变直为曲、比较设疑等三方面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努力提高自己的导答水平,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设疑导答激活思维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

”又说:“阅读教学完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

”语文课堂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坎”上,使他们不自觉地进入角色,与教材融为一体。

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这就涉及到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回答的问题。

如果善于导答,学生就会排除障碍,提问便会成功;否则,提问就会归于失败。

可见,善于提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表现之一;善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组成因素。

那么,教师该如何精心设计问题?如何引导及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呢?下面仅举三种主要的方法:
一、巧设矛盾,激活思维
蔡澄清先生在他创导的点拨教学理论中说:“一个高明的教师,只要三言两语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要做一个巧妙的暗示,就能使学生在一片黑暗中悟出光明,豁然开朗;只要在方法上略加指点,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而自动腾飞。

”的确,学生对一些文章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而是“高明的教师”激发出来的。

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寻找突破口,巧设问题,有意给学生设置“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

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

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容易答错的问题,很自然地促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寻找正确的答案。

教者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
积极。

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如教《阿Q正传》时,如果一开始就直接分析讲解,势必难度大,教学呆板。

笔者认为可以结合文本中阿Q对革命的态度,通过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粗知阿Q思想基调,进而更好理解全文。

笔者问道:“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深恶痛绝。

而这种看法,作者说是‘不知’从哪里来的,我们能不能知?”经过一番讨论,学生明白这是封建正统思想在阿Q头脑里作怪。

阿Q是以统治者自居。

再问:“既然这样,阿Q为什么又神往革命呢?”学生参读题解,认为这是他的阶级本能的反映。

最后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最能从这两方面概括阿Q对革命态度的一词,在以上两个问题的讨论后,学生会很快找出“投降”一词,这两个字最能反映一个对革命深恶痛绝的封建“统治者”却神往革命的心态。

通过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就把握了阿Q的思想基调,扫除了阅读上的一大障碍。

二、变直为曲,激活思维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

假如我们把问题的提出方式换成“曲问”、“活问”,变直为曲,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再“跳一跳”才能回答上。

这种导答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反向思维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特别是当正向导答还不能使学生开窍时,就可以利用此“变直为曲”的方法,使学生恍然大悟,获得问题的解决。

如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当讲到“十娘为什么不在故事的开始就把百宝箱的秘密告诉李甲?为什么又连百宝箱一起沉?”的问题时,学生发生了争执,于是笔者作了如下引导:
师:试想一下,如果李甲不贪图那一千两银子,或是杜十娘早日透露那百宝箱的秘密,使得李甲有巨额财富在手而不被孙富的千两银子所动,杜十娘的命运又将怎样?
生1:杜十娘及时地拿出百宝箱,告诉李甲实情的话,那李甲没有后顾之忧,就不会有后面孙富的诱骗,有了钱两个人就可以美满幸福地生活下去。

生2:他们可以按杜十娘的主意,先“浮居”“苏、杭胜地”,再让李甲去说服李布政,生米已成熟饭,让李布政慢慢接受杜十娘。

师:李布政会因财富而接受杜十娘吗?
生1:我认为可以,杜十娘说得好,“父子天性”,李布政不会抛弃李甲的,李甲毕竟是他的儿子。

生2:不可以,李布政决不会同意。

李甲的父亲是布政使,和贾宝玉的父亲是一样的大官,为了家族的荣誉,他决不会让儿子娶一个妓女回来。

师:好,大家暂且保留自己的观点,咱们先会一会李甲的父亲布政使。

同学们能否从文中的有关信息了解到李布政的为人?
生1:文中有对李布政的正面描写:“李布政在家闻知儿子逛妓院,几遍写字来唤他回去。


生2:在开头人物关系的介绍中,写李甲和杜十娘“一双两好,情投意合”。

但马上点到“奈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

在李甲筹划赎金的过程中,又顺笔再一次写到:“他们(李甲的亲友)也见得是,道李公子是风流浪子,迷恋烟花,年许不归,父亲都为他气坏在家……父亲知道,将好意翻成恶意。

”此处特意点到李甲的亲友们也惧怕李布政,支持他对儿子的态度,说明李布政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一种社会势力的代表。

生3:杜十娘跳出火坑之后,询问李甲的出路问题,而李甲计议未有定着。

其实李甲并不是不善谋划,关键在于惧怕父亲。

所以他说:“老父盛怒之下,若知娶妓而归,必然加以不堪,反致相累。

”由此可见,在杜十娘争取自由幸福的道路上的主要障碍是李布政。

生4:孙富的阴谋诡计的立足点是抓住了李甲“老父性严,尚费踌躇耳”的矛盾恐惧心理。

孙富问道:“尊大人位居方面……今日岂容兄娶不节之人。

”因为孙富非常清楚地看到,李布政的威胁,是他可以利用来离间李、杜爱情的有力武器,是他达到夺人之美目的的重要条件。

因此,十娘被卖这一情节,站在台前的是孙富,站在幕后的起决定作用的是李布政。

经过这样从反面加以引导,学生很快达到共识:即使没有碰到孙富,在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的重重包围下,杜十娘想过不被压迫不被蹂躏的正常人的生活,想拥有人间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感情,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个性刚烈的十娘用死来抗争和示威。

可见,教者因势利导,富有技巧性的课堂导答语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比较设疑,激活思维
有时教师提的问题过大,学生不容易回答,课堂上会出现冷场现象,不妨采用比较设疑,多方向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如教《鸿门宴》一文,可让学生从范增“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和“吾属今为之虏矣!”二句的比较设疑中感悟其内涵的区别。

学生通过讨论会明白,前句是范增召项庄,指示其舞剑,伺机袭击刘邦于座时说的。

时间副词“且”意味着:今日若不击杀刘邦,明天就会惨败在他的手下。

主语“若属”意在告诫项庄:成为阶下囚的,首先是你等部将。

范围副词“皆”强调了到被俘那一天谁也跑不了,
谁也无法幸免。

在此范增机智地用上了“激将法”,同时也表现出范增当时急切焦灼的心理。

后句是范增得知刘邦逃走,项王却无动于衷时说的,换上时间副词“今”,句意大变,败局已定。

主语改为“吾属”,意在正告项王:我们已是阶下囚了,包括你项羽在内,结合前句“竖子不足与谋”,可以看出范增是在指桑骂槐,“吾属”句表现出范增此时万般无奈的沮丧和按捺不住的愤怒。

一篇长长的课文,仅从两个句子的比较提问讨论中,就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人物刻画的特点,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如教学《祝福》一文,在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情节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重点比较研读祥林嫂的眼神变化。

思考:鲁迅先生是怎样用“画眼睛”的技巧写出祥林嫂的眼神变化的?学生在分析比较中明白,第一次看到的祥林嫂是“顺着眼”,表明她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第二次碰到的虽也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揭示其心灵正遭受夫死子亡的痛苦,到结果是小说开头,“我”看到那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这时的祥林嫂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只渴盼死后的安宁,精神已经完全麻木。

通过品读三次眼睛描写,能够激发学生对祥林嫂悲苦命运的思考,激起学生对被迫害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同情。

这时,教师再及时追问:把小说的标题《祝福》改为《祥林嫂》,怎么样?有学生马上表示赞同,认为小说刻画的就是祥林嫂的悲苦命运,以主要人物为标题是小说的一种常用手法,如《孔乙己》、《骆驼祥子》、《哦,香雪》等。

也有同学不支持,认为小说的情节是围绕“祝福”展开,从鲁镇准备祝福写起到“我”听到祝福的爆竹声结束。

把祥林嫂的悲剧安排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有钱人在祝福中祈求幸福,穷苦人却在祝福中悲惨地死去。

这是对旧社会有力的揭露和讽刺,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课堂上这种提问富有启发性,吸引学生探索和发现,激发思维的浪花。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只有教师正确提问,学生踊跃答问,学生勤思好问,教师耐心答问,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场所,传统的师生关系才能转变为新型的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

不管采取何种方法进行导答,都要有意识地把解答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思考、对话,从被教训、被灌输中摆脱出来,形成自己体验和感知的思维习惯,逐步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努力提高自己的导答艺术,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蔡澄清. 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
[2] 魏清. 中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1
[3] 代保民.巧借“四力”,鲜活教师课堂语言[J] 中学语文教学参.2010(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