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整理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
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各个历史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高中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
知识。
一、古代史知识点:
1. 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建都镐
京(今西安)。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周朝晚期的历史时期,战国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的一段时间,强国争霸,百家争鸣。
3.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统一全国,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开创了汉武帝时代。
二、近代史知识点:
1. 清朝时期: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乾盛世和两
次鸦片战争。
2. 民国时期: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了民国,二次革命爆发。
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军,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以上是高中历史知识点的一个简单归纳,希望对大家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愿同学们能够在历史学习中不断进步,了解和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振兴中华。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一、引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历史资料的收集1.文字资料文字资料是历史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历史文献、档案文件、日记、信件、报告等。
这些资料可以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获取。
在收集文字资料时,教师需要仔细阅读并筛选,确保所收集的资料真实、准确。
2.图片和影像资料图片和影像资料是另一种重要的历史资料来源。
这些资料可以生动地展示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教师可以从图片库、历史影像资料中获取这些资料。
3.网络资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获取历史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历史网站、社交媒体等途径获取网络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需要仔细筛选和整理。
三、历史资料的整理1.分类整理将收集到的历史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是必要的步骤。
教师可以将文字资料、图片和影像资料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标准进行分类,以便后续使用。
2.制作档案袋档案袋是一种有效的整理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历史资料。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收集到的历史资料制作成不同主题的档案袋,如“古代文明”、“近代战争”等。
档案袋中可以包括文字资料、图片和影像资料等。
3.建立数据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历史资料数据库成为一种趋势。
教师可以将整理好的历史资料录入数据库中,以便随时查阅和检索。
数据库可以包括文字资料、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历史资料,方便学生和教师使用。
四、结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形式的历史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和影像资料、网络资源等,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准确的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事件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事件知识点归纳
古代史
1.夏、商、周: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是第
一个有文字铭刻的王朝,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2.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期,出现
了很多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3.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人统一的封建专制王朝,统
一了六国后,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
4.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王朝,分为西汉和
东汉两个时期。
5.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分裂的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和东吴三个国家。
中古史
1.隋唐:隋朝是中国历史上建立时间最长、统治时间最短的一个朝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盛世之时。
2.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割据的时期,出现
了五代和十国政权。
3.北宋南宋: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南
宋是北宋的继任政权。
4.辽、金、西夏:辽、金、西夏是宋朝的邻国,曾与宋朝发生多次战争。
5.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蒙古人建立的王朝,统一了中国西北地区。
近代史
1.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分裂的时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较为冷寂的时期。
2.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时间较长,但在晚期国力逐渐衰落。
3.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朝晚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尝试进行近代化的一次尝试。
4.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清朝末期的一次运动,但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
5.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运动,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
中国历史常识整理
中国历史常识整理历史常识常应用于一些考试或问答类的节目或游戏,用于测试对方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常识,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常识(一)元、明、清时期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广阔的王朝,也是征服全中国地区的征服王朝。
元政府为管理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后来发展成为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省区的规模。
明朝(1368年-1644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开创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等盛世,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
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和天灾导致国力下降,爆发大规模民变。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元统治,恢复中华建立的政权。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政由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共辖,司法、监察互相制约,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各部。
清朝(1616年-1912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史称清朝。
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征服王朝。
清朝君主专制政治达到了顶峰;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命于皇帝;实行严酷的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历史常识(二)隋唐、两宋时期隋唐,公元581年到907年,为隋朝和唐朝两个时期。
隋朝,公元581年建立。
隋唐时期,继续实行并改进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隋文帝创立《开皇律》,律法不再像南北朝时那么残酷。
隋文帝时期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化。
本文将探讨历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过程,并提供一些方法和技巧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历史研究。
一、历史资料的收集1. 图书馆资源图书馆是搜集历史资料的重要场所。
通过检索图书馆的目录,我们可以找到大量与历史相关的书籍、期刊和论文。
此外,许多图书馆还提供电子数据库和在线档案,使得获取历史资料变得更加便捷。
2. 档案馆与博物馆档案馆与博物馆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宝库。
在这些机构中,您可以找到大量的历史文献、照片、手稿、艺术品、历史文物等。
在访问档案馆与博物馆时,您可以向工作人员索取帮助,了解他们的收藏情况并获取相关资料。
3. 数字资源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历史资料被数字化并提供在线访问。
许多大学、图书馆和历史学会都建立了数字档案库,方便研究者从远程访问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图像。
在使用数字资源时,我们需要注意来源的可信度,尽量选择权威机构提供的资料。
二、历史资料的整理1. 阅读与分析在收集到历史资料后,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和分析文献内容。
通读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事件的脉络和背景,掌握相关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幅完整的历史图景。
2. 归类与整合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与整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我们可以根据时间、地点、主题等因素建立分类系统,并将相应的资料整合到相应的分类中。
这样一来,我们在研究中可以更有条理地查阅与某一特定主题相关的资料。
3. 构建时间轴根据收集到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构建时间轴,将各个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和顺序排列。
时间轴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一个历史时期内不同事件的关系和影响,有助于我们在研究中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4. 编写摘要与笔记在阅读和分析历史资料时,我们可以编写摘要和笔记以记录重要的信息和观点。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回顾和引用这些资料,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和形成自己的观点。
九年级历史笔记整理
九年级历史笔记整理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一、古白族文化的特点与贡献古白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明之一。
在古白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是仰仗稻作农业。
通过高度发展的农业,古白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
此外,古白族还以丰富的艺术创作和建筑工程而闻名于世。
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古代文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之一。
通过贸易与文化交流,东西方文明互相借鉴、交流思想、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
三、中西方文明的对比中西方文明有许多共同点,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西方文明在宗教信仰、价值观、政治制度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中西方文明的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第二章: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一、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中国古代社会以封建制度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地主农奴关系、君主专制、宗族礼法等。
封建社会的演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社会阶级与社会变迁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不同的社会阶级,如地主、农民、手工业者等。
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变迁和进步。
同时,社会变迁也反过来影响着不同社会阶级的地位和利益。
第三章:近代中国的新变局一、近代中国的社会与政治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与政治变革。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殖民势力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反抗与斗争。
辛亥革命后,近代中国迎来了新的变局,开始进行尝试性的政治改革。
二、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困境近代中国国力的衰落引发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中国人民希望通过近代化来摆脱不断的国家危机。
但是,在列强的压力和内外斗争的影响下,中国现代化进程遇到了诸多困境。
第四章:当代中国的变革与发展一、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崛起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迈向了崛起的道路。
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1.中国历代的政权更替与朝代的兴衰;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代表性制度;3.中国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代表性制度;4.秦汉帝国与西汉后期的社会变革;5.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与分裂;6.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7.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世界古代文明史1.埃及文明的发展与特点;2.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展与特点;3.希腊古典文明的发展与特点;4.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发展;5.印度古代的波斯帝国与湄洲的印度教;6.东亚古代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近代世界的历史变革1.近代世界历史的大事记;2.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与殖民扩张;3.英国的产业革命与工人运动;4.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5.近代西方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与影响;6.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政治。
四、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1.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3.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与冲突;4.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5.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6.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五、现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2.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3.社会主义与建设的道路探索;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巩固;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六、当代世界的历史变革1.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变化;2.冷战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立;3.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社会的到来;4.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挑战;5.当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6.当今世界的经济与科技发展。
以上是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的概括,更详细的内容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要求进行学习和理解。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整理简单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整理简单
一、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时间:1840-1842年
原因: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材料,决定向中国走私鸦片。
过程: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1860年
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和扩大在华利益。
过程: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加深。
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时间:1894-1895年
过程:战争爆发,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掠夺原料和劳动力。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时间:1900-1901年
原因: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镇压义和团运动。
过程:战争中,北京被攻陷,慈禧太后出逃。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开展的自强运动。
主要内容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等。
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戊戌变法: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一次改良运动。
主张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等。
但只持续了百余天就遭到镇压。
九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全册历史知识点整理
1.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国家分裂,战争频繁,诸侯割据。
著名的楚国、齐国、秦国等相继崛起。
2. 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国,推行
中央集权制。
实行了一系列变革,比如推行统一的法律、度量衡等,
修筑万里长城等。
3. 西汉时期: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国力强盛,文化昌盛。
著名的汉武帝、汉昭帝等都是西汉时期的重要人物。
4. 汉朝的衰亡:由于内乱外患等原因,西汉逐渐走向衰亡,最终
被王莽篡位,后来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5. 三国时期:东汉末年,发生了三国争霸的局面,曹操、刘备、
孙权三国相争。
最终,魏国取代东汉,建立魏晋南北朝时期。
6.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
南北分裂,民族大迁徙。
著名的北朝有北魏、北齐、北周等,南朝有
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等。
7.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大唐王朝
在此时得到了辉煌的发展。
著名的唐太宗、武则天等都在这个时期执政。
8. 唐朝的疆界:唐朝疆界辽阔,国力强盛。
开辟了丝绸之路,文
化繁荣。
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走向衰亡。
9.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割据混战的时期,十国相争,五代更替。
宋朝在此时站稳脚跟,建立了南宋王朝。
10. 南宋时期:南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科技进步
的时期。
著名的文人如苏东坡、黄庭坚等都在南宋时期活跃。
整理史实的方法范文
整理史实的方法范文整理史实是对历史事件和事实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分类,以便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和研究历史。
以下是一些整理史实的方法:1.时序整理法: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事件进行整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历史发展和变革过程。
2.主题整理法:按照特定的主题或问题对历史事件进行整理,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深入研究其中一特定方面的历史。
3.地域整理法:按照地域划分对历史事件进行整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不同地区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4.人物整理法:按照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对历史事件进行整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历史人物的影响和作用。
5.剖析整理法: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对每个组成部分进行整理和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深入剖析其中一复杂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6.连续整理法:对于一个相对连续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按照其演变和延续的过程进行整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历史事件的发展轨迹和趋势。
7.对比整理法:对比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便于发现规律和特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性研究。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可以结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整理,以便于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事实。
在进行史实整理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资料收集:收集各种历史资料,包括史书、史料、文献、考古资料等。
可以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进行调查和查询。
2.核实资料:对于收集到的历史资料,要进行核实和验证,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3.分类整理:依据选择的整理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4.形成叙述:将整理好的历史资料进行叙述,尽可能地清晰和准确地呈现历史事件的过程和事实。
5.分析解释:在整理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揭示其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6.交叉验证:可以借助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研究结果,对整理好的历史事实进行交叉验证,以去除主观偏见。
7.学术辨证:采取学术辨证的态度进行整理,尽量避免片面和主观的观点。
初中历史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古代史
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思想。
2.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制度、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封建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3. 春秋时期的分裂和战国时期的统一。
4.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汉朝的对外关系和科技发明。
二、中国中世纪史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和演变。
2. 隋朝和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对外关系和科技发明。
3.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4.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对外关系和科技发明。
5. 金朝、元朝、明朝和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对外关系和科技发明。
三、世界近代史
1.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
2. 维也纳会议、拿破仑战争和布列塔尼条约。
3. 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地理区域效应。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背景,战争对全球的影响,全球格
局的改变。
5. 20世纪的政治体系,包括左翼、右翼的体系和社会主义、民主体系的兴起与发展。
历史学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方法
历史学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方法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而历史文献则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如何对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以揭示历史事件的真相和本质,是历史学家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介绍历史学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历史文献进行历史研究。
一、历史文献的整理历史文献整理是指将历史文献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方法进行编纂和整理,以提供给历史学研究者使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历史文献整理方法。
1. 编纂整理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大量历史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的情况。
主要步骤包括收集、整理、归类和编辑。
首先,需要广泛搜集历史文献,包括古籍、档案、碑刻等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精细的整理和归类,建立起一套清晰的分类系统;最后,将整理好的文献编纂成书籍或数据库,方便学者和读者使用。
2. 选编整理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某一特定领域或具体历史事件的文献进行整理的情况。
与编纂整理法不同的是,选编整理法主要关注于选择和整理那些与特定主题相关的文献,以减少无关信息的干扰。
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需要,从大量文献中筛选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经过整理编纂后形成一本专题性的选编集或专著。
3. 数字化整理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整理成为历史文献整理的新趋势。
这种方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历史文献数字化,以便更好地进行保存、检索和共享。
数字化整理法不仅能够提高文献整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能够方便学者和研究者进行文献的检索和利用,促进历史学研究的发展。
二、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是指历史学家在使用历史文献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
1.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历史文献内容的解读和分析来揭示历史事件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对历史文献中的文字、图像、符号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以揭示历史事件的背后含义和动因。
2. 对比研究法对比研究法是通过对不同历史文献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和对照,以寻找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方法。
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古代史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从人类文明的萌芽开始发展,到古代社会的兴起和发展。
主要包括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涵盖了古代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1. 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阶段,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利用石头制作工具,进行狩猎和采集生活。
中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制作石质刀、矛等工具。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农业和畜牧业也开始逐渐出现。
2.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和黄河文明等。
这些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代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古代帝国古代帝国是古代社会政治组织的典型形式,包括埃及帝国、罗马帝国、中国的夏商周秦汉等。
这些帝国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古代思想古代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
古代思想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佛家思想、耶稣教等。
这些思想在政治、伦理、生活等方面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古代文化古代文化主要包括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科学技术文化等。
这些文化在古代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世纪史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罗马帝国的衰落到文艺复兴的兴起,包括了封建制度的兴起、宗教改革、黑死病等重要事件。
1.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政治组织。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封建关系,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封建制度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是中世纪欧洲的一场重要运动,主要包括新教改革和天主教改革。
宗教改革对欧洲宗教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黑死病黑死病是中世纪欧洲遭受的一场重大灾难,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
黑死病也对欧洲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了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变化。
高三历史笔记整理
以下是一份高三历史笔记整理的范例,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补充:
一、古代中国
1. 夏商周时期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是我国第一个王朝。
(2)商朝: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早期文明高峰。
(3)周朝:分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 秦汉时期
(1)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焚书坑儒”、“书同文”、“车同轨”。
(2)汉朝:分西汉和东汉,武帝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出现“文景之治”。
3. 隋唐时期
(1)隋朝:581年,杨坚建立,实行科举制。
(2)唐朝:618年,李渊建立,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
二、近代中国
1. 清朝晚期
(1)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签订《南
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建号太
平天国。
2. 民国时期
(1)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中华民国。
(2)五四运动:1919年,北京学生发动大规模游行示威,提倡民主、科学。
三、现代中国
1. 新中国成立
(1)建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
(2)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
2. 改革开放以来
(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调动农民积极性。
(2)城市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初二历史笔记整理
初二历史笔记整理通常包括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时间节点、历史背景、影响等方面的记录。
以下是一些整理初二历史笔记时可能会涉及的内容,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为例:
1. 重大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2. 重要历史人物: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
3. 时间线和年代:如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等。
4. 历史背景:如辛亥革命前的清朝封建统治危机,抗日战争前的国际形势等。
5. 事件经过:如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结果,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等。
6. 历史影响:如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抗日战争对国家民族精神的影响等。
7. 相关政策和思想: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
8. 历史评价:如对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的评价和意义。
在整理笔记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根据课本和老师的讲解,记录下重要的事件、人物、时间线等基本信息。
2. 对每个历史事件进行简要的经过描述,记录下关键的事件节点和结果。
3. 分析每个历史事件背后的背景和原因,以及它们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4. 记录下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政策和思想,以及它们在当时的作用和意义。
5.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对历史事件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总结。
整理历史笔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便于复习和记忆。
同时,可以结合图表、时间线等辅助工具,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整理的方法
历史知识整理的方法一、概述历史知识整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
通过整理历史知识,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历史框架,将各个历史事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画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历史知识整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二、时间轴法时间轴法是一种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一张纸和一支笔,将纸横向分割成若干个等宽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代表一定的时间跨度。
然后,我们根据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将各个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标记在相应的时间段上。
通过时间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事件的先后关系,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三、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将历史知识以图形化方式展示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一张纸和一支笔,在纸上画一个中心节点,用来表示主题或时间段。
然后,我们将与主题或时间段相关的历史事件以分支的形式连接到中心节点上。
每个分支上可以再细分出更多的子事件或相关人物。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和重要性,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内在逻辑。
四、人物关系图法人物关系图法是一种将历史人物以图形化方式展示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一张纸和一支笔,在纸上画一个中心节点,用来表示主要历史人物。
然后,我们将与主要历史人物相关的其他人物以分支的形式连接到中心节点上。
每个分支上可以再细分出更多的子人物。
通过人物关系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地位,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五、地理位置法地理位置法是一种将历史事件与地理位置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一张地图,标记出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线段、箭头等方式将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连接起来,形成一张地理位置图。
通过地理位置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地理关系,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六、比较对照法比较对照法是一种将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和对照的方法。
小学六年级上册历史(整理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历史(整理知识点)小学六年级上册历史(整理知识点)1. 世界历史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 古代文明:埃及、巴比伦、亚述、波斯、古印度、古中国等古代文明的发展。
2. 中国古代史-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等历史时期的概述。
- 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3. 中国古代科技和发明- 造纸术: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 火药的发明:发明了火药,促进了武器的发展和战争的变革。
- 指南针: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对航海和地理探索有重要作用。
4. 古代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和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
- 贸易和文化交流: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特产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国家。
5. 古代希腊史- 希腊城邦:希腊是古代城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雅典是最重要的城邦之一。
- 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希腊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古代罗马史- 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拥有广阔的领土。
- 罗马法律:罗马法律对现代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
7. 中世纪欧洲史- 封建制度:中世纪欧洲主要采用封建制度,封建领主掌握政治和经济权力。
- :是中世纪欧洲历史中的重要事件。
8.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 大航海时代: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了对新大陆的探索和殖民地的建立。
9. 中国古代书院和科举制度- 书院:古代的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机构。
-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近代中国史- 清朝的衰落:清朝的衰落导致中国进入了近代的社会动荡时期。
-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纪元。
11. 近代世界史-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世界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带来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历史年代知识点归纳总结
历史年代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前221年)-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包括夏、商、周三个朝代。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传说是由禹建立,建都于河南安阳一带。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建都于今河南商丘一带,商朝的实际统治时间大约为1766年到前1122年。
-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建都于陕西西安一带,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统一前的战国时期。
2. 秦汉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实行郡县制和县官制。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而长期的王朝,建都于今陕西咸阳一带,共持续了近400年,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三国时期是三国鼎立时期,主要包括魏、蜀、吴三个国家。
- 两晋时期是东晋和西晋两个朝代。
- 南北朝时期是南朝和北朝之间的时期。
4.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79年)-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短暂而集权的朝代,建都于今河南洛阳一带。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长期的盛世王朝,建都于陕西西安一带。
- 五代是五个朝代的总称,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 十国是指后唐之后的十个国家。
5.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1911年)-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建都于今河南开封一带。
-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外族建立的王朝,建都于今北京一带,实行蒙古制度。
-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农民领导的王朝,建都于今北京一带。
-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都于今北京一带。
二、近现代史1. 近现代中国史-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于公元1616年,灭亡于1912年底。
-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
历史档案整理规则
历史档案整理规则
1. 一定要细心啊!就像拼图一样,每一块都要放对地方,你想想,要是把明朝的档案放到清朝那堆里,那不是乱套了嘛!比如把《永乐大典》的残页放到了清代的文献中。
2. 分类要明确呀!不能糊里糊涂的,好比整理衣服,你总不能把冬天的棉袄和夏天的短袖放一起吧?就像不能把军事方面的档案和文化方面的混为一谈。
3. 注意保存环境哟!别让档案受潮、受损啦,它们可都是宝贝呢!这就好像照顾小孩子,得给它们一个舒适的环境,不然那些珍贵的古籍不就毁掉啦?
4. 标记要清楚咧!不然找起来可麻烦了,就跟在迷宫里找出口一样。
比如给每一份档案都写上清晰的编号和关键字。
5. 整理的时候要有耐心呐!不能着急,这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事儿,就像搭积木,要一块一块慢慢来。
要是着急把档案弄乱了可咋办!
6. 定期检查也是必要的呀!就像给车做保养一样,可不能放任不管。
万一有些档案出现问题没及时发现呢?
7. 多人合作要默契哦!大家一起努力,可别一个人闷头干。
这就像踢足球,要团队配合好才能赢呀!互相帮忙检查整理得对不对。
8. 要尊重历史档案呀!它们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可不能随意破坏。
想想看,如果有人不珍惜老照片,那多可惜呀!我们也要好好对待这些档案。
总之,历史档案整理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细心整理,让这些珍贵的资料能够更好地被保存和利用。
小学历史基础知识点整理
小学历史基础知识点整理一、古代文明1.中国古代文明:-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农业发展和手工业;-商代的王室和祭祀制度;-青铜文化的兴盛。
2.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的依赖和农业发展;-古埃及的王室制度和君王崇拜;-金字塔和艳阳神庙。
3.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和发展;-希腊神话和神殿建筑;-希腊民主制度和奥运会的起源。
4.古罗马文明:-罗马城的建立和扩张;-马其顿王国的征服;-罗马帝国的特点和衰落。
5.印度古代文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文明;-婆罗门文化和吠舍文明;-波斯和希腊对印度的影响。
二、我国历史1.夏朝:-傅说的成就和贡献;-夏朝社会制度;-传说中的尧、舜和禹。
2.商朝:-商朝王朝的兴衰;-商朝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商朝的青铜文化。
3.周朝:-周朝的三分制和封建土地制;-周王朝的衰亡和战国时期的分裂。
4.秦朝:-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千里长城;-秦朝的统一法律和文字;-秦朝的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5.汉朝:-漫长的西汉时期和东汉时期;-汉朝的社会制度和儒家思想;-汉朝的文化繁荣和丝绸之路。
6.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兴起;-三国鼎立和演义的故事。
7.隋朝:-隋朝的统一战争和大运河的建设;-隋朝的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
8.唐朝:-唐朝的盛世和开放政策;-唐朝的科举制度和纸张的发明;-唐朝的镇江之战和安史之乱。
9.宋朝:-北宋和南宋的分裂;-宋朝的科技发展和海外贸易;-宋朝的陆游和秦桧。
三、世界历史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发展;-文艺复兴的艺术和音乐;-文艺复兴对科学和文学的影响。
2.大航海时代:-欧洲航海家的勇敢和探险;-迪斯科发现南美洲;-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3.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美国独立宣言的重要性。
4.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阶段;-法国大革命的口号和格言;-拿破仑的出现和帝国的建立。
5.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蒸汽机和铁路的发明;-工业革命对农业和城市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各阶段划分及其特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总体特征:政治制度由奴隶制发展到封建制,并且封建制度不断发展 二、具体表现:奴隶制下的政治制度: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附属国出了应尽的义务外还有很大的自主权背景:周武王灭商,需要巩固政权,周武王讲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成为诸侯 表现: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向周定期朝拜,提供军赋力役评价:1.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 统治效果加强 2.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士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目的: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1.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2.周王、诸侯、卿、士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评价:1.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而且是政治隶属关系 2.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相互依存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秦:起源:春秋后期背景:吸取西周分封制的教训内容: 郡—县—乡—里中央—地方 道(少数民族聚居地) 特点:1.中央垂直管理2.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可世袭影响:加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国家的同意,使中央的权利更集中 汉:州郡县唐:道州县 宋:路州县 中书省:管理首都宣政院:管辖西藏 四川 青海 十省:路府州县内容:1.行省成为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行使权利受到中央的控制, 2.民政事务:中书省 军政要务:枢密院3.没有中央的诏旨,不得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和调动军队4.行省官员定期觐见,向皇帝述职评价: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清朝对边疆的管理背景:国土面积增加,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加强管理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因地制宜主要政策:1.中央设置理藩院2.加强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3.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废除元的土司制 评价:1.加强中央政府的统治,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秦朝:1.确立皇帝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三公九卿制:丞相:左右两名 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皇帝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御史大夫: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评价:相互配合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3.朝议制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讨论事务 汉朝:汉初:继承秦制,丞相的权力很大,在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 汉武帝:频繁换相设立内朝(中朝)破格提拔的平民,高级将领,贴身侍卫组成 东汉: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唐朝:三省六部制皇帝起草诏令 行政 审查吏 户宋朝:1.设中书门下(政事堂),长官:同平章事,为宰相2.设枢密院,长官:枢密使 管理军事3.设三司,总理财政,长官:三司使(计相) 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
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
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明朝:1.朱元璋废丞相,撤中书省,,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2.设内阁背景:需要皇帝亲自处理的事务繁多,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 发展:1.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特点:官职较低,仅是协助,不参与决策2.明成祖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3.此后,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披红)清朝:1.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处理日常事务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军国大事 2.军机处:设立:为处理西北的军务,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 发展:权力的变化: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特点:1.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值班 2.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政治决策封闭 3.机构简单,办事效率高评价: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主专制,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黑暗) 三、监察制度秦: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御史大夫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作为监察区域,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在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唐:设御史台宋:设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 四、选官制度世官制:先秦时期 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方式:与分封制宗法制结合 官位世袭察举制:西汉初期、汉武帝方式:以品行推荐为官,举孝廉为主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方式:以门第为标准,注重门第和家事 (与士族制度相关) 科举制:创立:隋朝方式: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评价:1.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2.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3.形成了读书风尚,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4.选拔的许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5.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八股取士:明朝方式:八股文考试 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1.标准上:有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2.选拔方式上:有推选发展到公开考试3.人才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三、基本知识1.2.中央集权下的基本矛盾: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2.中央与地方的矛盾3.中央集权下的趋势: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3.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加强4.中国古代三权制衡唐:宋:元:中书省清:议政王大臣会议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枢密院三司使枢密院御史台内阁南书房世界古代的政治古希腊、雅典的政治制度一、特点:1.主权在公民(本邦成年男子)2.抽签选举,轮流执政3.陪审团制度二、表现:1.古希腊的城邦1.城邦的形成: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城邦逐渐发展2.城邦的概念:城邦是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古希腊最大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3.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2.古希腊的城邦政体:1.形成的原因:1.地理因素的影响:a限制粮食生产,促进了古希腊海外贸易的发展B为解决人口增长土地资源的相对短缺的矛盾,海外殖民活动开展C 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较早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2.组织因素的影响:城邦3.主体因素的影响:公民:由本邦承成年男子构成,有资格参加公共活动素质:能力:身心健康、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政治: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服于权威集体荣誉感:强烈2.城邦政体的分类: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上参政权力的大小可分为: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等3.评价: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力,为后世提供了借鉴经验3.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形成:从君主制到贵族制:公元前8—前7世纪,各邦贵族推翻王权,建立贵族制民主制的确立和发展:(一)梭伦改革背景:贵族垄断大全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激化工商业发展产生了工商业阶层工商业者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商业繁荣时间:BC594—BC506内容:经济:解负令:因债务而沦为努力的人重获自由,缓和了矛盾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政治:按收入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利用穷人的力量打击贵族,但又引起了矛盾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打击贵族垄断专权,让更多的人参与国家政治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评价: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该面了贵族专权的局面,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克里斯提尼改革时间:BC509克里斯提尼担任执政官内容:1.改造原有部落区,重新划定为十个行政选区2.以抽签的方式从是个选区内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大会3.各选区一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4.实施陶片放逐法时间:BC443——BC429内容:1.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别且都以抽签产生 2.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3.五百人会议仍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4.陪审法庭人数众多,处理全国大部分案件5.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评价:1.促进政治经济繁荣,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2.众多妇女、外邦人被排除在外3.只是一种原始的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状态4.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 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职能:公民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构:一切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常事务陪审法庭——最高人民法院——日常司法机关、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参与立法 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1.罗马建城之初,实行君主制2.BC6C 末,罗马人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实行贵族共和制执政官 罗马共和制 元老院 公民大会3.BC27年,军阀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政治,实行元首制 元首制的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4.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公开实行君主统治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背景: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群众平民不满,要求保障权力,迫使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内容:BC449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评价:1.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2.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3.是罗马法的根源,是罗马的基本法2. 《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法典)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3.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民法:BC509——BC3C 中叶特点:1.主要调整罗马本邦公民 2.重形式,不灵活3.重国家事务,轻个人利益万民法:背景:随着不断扩张产生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特点:1.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2.在不触动原有公民法体系下,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3.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民事纠纷4.西塞罗:自然法精神:法律观念,标志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评价:1.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罗马法的不断积累完备,公民法的实施,使公民的积极性提高;万民法理顺了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2.有利于长治久安,繁荣进步3.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代法律的先驱世界近代的政治总体特征: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代议制)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的阻碍表现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2.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资产阶级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力量日益增长,控制了议会,迫切要取相应的政治地位。
3.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控制之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
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4.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议会打出“自由”的旗号,号召人民维护被国王践踏的自古就有的权利5.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妻玛丽继承王位,赶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