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范本模板】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范本模板】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二、设计要求1、二级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3。

0MPa,压实度≥98%.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XX P.C 32。

5复合硅酸盐水泥;2、碎石:XX料场;经筛分确定按大碎石∶小碎石∶石屑=40%∶25%∶35%;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压碎值指标为13。

7%;3、水: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计算各材料的用量按规定制做150mm×150mm试件9个,预定压实度K为98%,计算制备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0:m0=ρd V(1+ωopt)K=2。

378×2650.7×(1+4.7%)×98%=6467。

6 g 考虑到试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试件质量增加1%,即m0'=m0×(1+1%)=6467。

6×(1+1%)=6532 g每个试件的干料总质量:m1=m0’/(1+ωopt)=6532/(1+4。

7%)=6239 g每个试件中水泥质量:m2=m1×α/(1+α)=6239×5%/(1+5%)=297 g每个试件中干土质量:m3=m1—m2=6239—297=5942 g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w=(m2+m3)×ωopt=(297+5942)×4。

5%水稳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5%水稳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AAAAAAAAA改造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AAAAAAAAAAAAAA有限公司AAAAAAAAAAAAAAAAAAAAA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理部工地试验室目录一、试验依据二、原材料选用三、矿料级配设计四、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的确定五、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六、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七、确定施工配合比八、附表(原材试验报告、碎石掺配图、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试验检测报告、击实试验记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报告、EDTA标准曲线报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报告根据施工图纸设计、施工规范及施工路段基本情况,对 AAAAAAAAAAAAA改造项目路段所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结果如下。

一、试验依据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F40-20075.《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GB/T 17671-1999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全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7.AAAAAAAAAAAAAAA改造项目施工图纸二、原材料选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采用原材料为:1.碎石:(20~31.5mm、10~20mm、5~10mm及0~5mm石屑),厂家为沅陵县凉水井灰渣砖厂。

2.水泥:AAA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C32.5水泥。

3.水:采用饮用水。

三、矿料级配设计根据矿料筛分试验结果,依据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矿料级配设计。

为了使水泥稳定碎石在合理水泥剂量下提高其强度并减少干缩开裂,同时为了提高其抗冲刷能力,矿料级配设计时,增加混合料中粗集料含量,并限制粉料用量。

本次矿料级配设计见表1表1 矿料级配复核表四、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的确定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采用多功能电动击实仪按丙类方法击实,确定设计矿料级配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

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

长浏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长沙至浏阳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路面基层施工采用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确定原材料由水泥、集料、水组成,其中集料由19~31.5mm 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掺配组成。

一、设计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E60-2008二、设计要求要求配合比7d无侧限抗压强度≥2.5MPa,确定混合料各组分的具体掺配比例,为路面基层施工做准备:原材料碎石: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产地为浏阳官渡碎石场水泥:印山台牌P.C32.5水泥,产地为湖南印山实业集团印山台水泥有限公司水:自来水三、设计过程1、基层级配要求: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分别对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进行水洗筛分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计算确定集料比例为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25:25:10:40。

2、确定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选取最经济的一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试定以下三组配合比:3、水泥稳定碎石重型击实试验本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法,击实筒的规格为φ152×120mm,击实层数3层,锤击次数为98次/层。

对以上三种配合比例配料后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由平行试验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汇总如下:4、延迟时间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和干密度的影响5%水泥稳定碎石延迟时间2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372g/cm3和4.5MPa,5%水泥稳定碎石延迟时间3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370 g/cm3和4.4MPa,5%水泥稳定碎石延迟时间4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367g/cm3和4.1MPa。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试验目的:通过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试验原理: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常用的路面基层材料,其主要成分为水泥、稳定剂和碎石。

水泥在水中反应生成胶凝物,能够增强碎石的黏结性和强度。

稳定剂能够提高碎石的排水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使水泥稳定碎石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试验材料:水泥、稳定剂、碎石。

试验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试验的基本配合比。

2.将所需水泥、稳定剂和碎石按照配合比准备好。

3.将水泥和稳定剂与一部分水混合均匀,形成胶体。

4.将胶体与碎石混合,用搅拌机进行搅拌,确保各组分均匀分布。

5.将混凝土均匀倒入模具中,进行振实,使其排出空隙。

6.将模具放入恒温水箱中,养护一定时间。

7.取出样品,并进行强度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8.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继续试验。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统计,得出以下结果:1.不同配合比下,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如下:配合比,抗压强度(MPa),抗拉强度(MPa)--------,--------------,--------------1,10.2,1.52,12.8,1.83,14.6,2.04,15.2,2.22.不同配合比下,水泥稳定碎石的稳定性如下:配合比,稳定性(%)--------,-----------1,802,853,904,95结论: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最佳配合比为配合比3,即水泥与碎石的比例为1:5,稳定剂的用量为碎石总质量的2%。

在这个配合比下,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稳定性达到了90%以上。

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如增加水泥的用量或稳定剂的用量来进一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此外,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并考虑其他因素,如环境条件和成本等,来综合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说明

5.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2、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3、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5、G209线永顺至花垣公路改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图纸文件二、概述1、使用部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设计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5.5%水泥稳定碎石,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MPa,不应大于4MPa,水泥剂量为3%~5.5%;水泥应采用缓凝水泥,其初凝时间不得小于180min,终凝时间不得小于360min。

水泥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

3、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5%。

4、施工时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法,现场摊铺碾压一层成型后厚度为20cm,碾压时压实度不小于98%。

三、材料1、水泥:重庆秀山三磊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C32.5水泥经试验得知,该水泥各项性能均符合规范要求。

2、碎石:长乐岩场1#料19.0-31.5mm、 2#料4.75-19.0mm,经试验得知,该碎石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机制砂:3#料0-4.75mm,经试验得知,该机制砂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水:采用饮用水。

四、材料级配组成1、根据各种集料的筛分结果,通过计算掺配,确定配合比比例为1#料19.0-31.5mm:2#料4.75-19.0mm:3#料0-4.75mm= 35%:20%:45%。

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水泥剂量 5.5%外掺,做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2.308g/cm3、最佳含水率3.9%。

六、确定7d无侧限抗压强度(1)制作试件: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粗粒土试件制备,按规定采用φ15cm*15cm的圆柱体大试件,试件制备个数为13个。

(2)5.5%水泥稳定碎石,设计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不小于98%控制,现将制件试验时所需的各种材料参数计算列出,如下:a、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0=V×ρmax×(1+w)×r=3.14×(15/2)2×15×2.308×(1+3.9%)×98%=6226gb、混合料质量m/0= m0×(1+δ)=6226×(1+0.01)=6288gc、每个试件的干料(包括干士和无机结合料)总质量:m1= m/0/(1+w)= 6395/(1+0.049)=6052gd、每个试件中的无机结合料质量:外掺法m2=m1×[α/(1+α)]= 6052×[5.5%/(1+5.5%)]=316ge、每个试件中的干土质量:m3=m1-m2=6052g-316g=5736gf、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 w=(m2+m3)×w=(316+5736)×3.9%=236gg、验算:m/0= m2+m3+m w=316+5736+236=6288g(3)、配制一个试件所需各种材料质量:干集料质量=5736g,水泥按外掺法(1#料19.0-31.5mm掺配率为35%、2#料4.75-19.0mm掺配率为20%、3#料0-4.75mm 掺配率为45%)。

5%水稳设计配合比

5%水稳设计配合比

5%K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二、设计要求1、等外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A 3.0MPa,压实度》98%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碎石:经筛分确定按:碎石:石屑=65%: 35%;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压碎值指标为13.7%;3、水: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咻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5%K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水泥剂量(% 5最佳含水率3 Opt (% 5.4最大干密度p d (g/cm3) 2.31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 )计算各材料的用量按规定制做150m心150mnM件9个,预定压实度K为98%计算制备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0m0= p d V(1+ 3 opt)K=2.31 X 2650.7 X (1+5.4%) X 98%=6324.7 g考虑到试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试件质量增加1%即m0'=m(X (1+1%)=6324.7 x (1+1%)=6387.9g每个试件的干料总质量:m1=m0'/(1+ 3 opt)= 6387.9/(1+5.4%)=6060.7 g每个试件中水泥质量:m2=m1 a /(1+ a )=6069.7 x 5%/(1+5%)=288.6 g每个试件中干土质量:m3=m1-m2=6060.7-288.6=5772.1 g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w=( m2+m3X ① opt=(288.6+5772.1) x 5.4%=327.3 g 故配制单个5%K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水泥:m2= 288.6 g水:mw=327.3 g碎石:G=5772.1X 65%=3751.9g石屑:G屑=5772.1 X 35%= 2020.2 g2) 制备试件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

5%水稳设计配合比

5%水稳设计配合比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二、设计要求1、等外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3.0MPa,压实度≥98%。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碎石:经筛分确定按:碎石∶石屑=65%∶35%;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压碎值指标为13.7%;3、水: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计算各材料的用量按规定制做150mm×150mm试件9个,预定压实度K为98%,计算制备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0:m0=ρd V(1+ωopt)K=2.31×2650.7×(1+5.4%)×98%=6324.7 g考虑到试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试件质量增加1%,即m0'=m0×(1+1%)=6324.7×(1+1%)=6387.9g每个试件的干料总质量:m1=m0'/(1+ωopt)= 6387.9/(1+5.4%)=6060.7 g每个试件中水泥质量:m2=m1×α/(1+α)=6069.7×5%/(1+5%)=288.6 g每个试件中干土质量:m3=m1-m2=6060.7-288.6=5772.1 g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w=(m2+m3)×ωopt=(288.6+5772.1)×5.4%=327.3 g 故配制单个5%水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水泥:m2= 288.6 g水:mw=327.3 g碎石:G=5772.1×65%=3751.9g石屑:G屑=5772.1×35%= 2020.2 g2)制备试件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3、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二、设计要求1、二级公路路面基层;2、水泥剂量5%;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压实度≥98%。

三、原材料说明1、水泥:XX 复合硅酸盐水泥;2、碎石:XX料场;经筛分确定按大碎石∶小碎石∶石屑=40%∶25%∶35%;掺配,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压碎值指标为%;3、水: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计算各材料的用量按规定制做150mm×150mm试件9个,预定压实度K为98%,计算制备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0:m0=ρd V(1+ωopt)K=××(1+%)×98%= g 考虑到试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试件质量增加1%,即m0'=m0×(1+1%)=×(1+1%)=6532 g每个试件的干料总质量:m1=m0'/(1+ωopt)=6532/(1+%)=6239 g每个试件中水泥质量:m2=m1×α/(1+α)=6239×5%/(1+5%)=297 g每个试件中干土质量:m3=m1-m2=6239-297=5942 g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w=(m2+m3)×ωopt=(297+5942)×%=293 g故配制单个5%水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水泥:m2= 297 g 水:mw=293 g大碎石:G大=5942×40%=2377 g小碎石:G小=5942×25%=1486 g石屑:G屑=5942×35%= 2080 g2)制备试件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2、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3、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二、设计要求
1、二级公路路面基层;
2、水泥剂量5%;
3、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 3.0MPa,压实度≥98%。

三、原材料说明
1、水泥:XX P.C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
2、碎石:XX料场;经筛分确定按大碎石∶小碎石∶石屑=40%∶25%∶35%;掺配
后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压碎值指标为13.7%;
3、水:日常生活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
1、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
依据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为5%。

2、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将5%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T0804-1994)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
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击实试验结果
水泥剂量(%) 5
最佳含水率ωopt(%) 4.7
最大干密度ρd (g/cm3) 2.378
3、测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1)计算各材料的用量
按规定制做150mm×150mm试件9个,预定压实度K为98%,计算制备单个试件的标准质量m0:
m0=ρd V(1+ωopt)K=2.378×2650.7×(1+4.7%)×98%=6467.6 g
考虑到试件成型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试件质量增加1%,即m0'=m0×(1+1%)=6467.6×(1+1%)=6532 g
每个试件的干料总质量:m1=m0'/(1+ωopt)=6532/(1+4.7%)=6239 g
每个试件中水泥质量:m2=m1×α/(1+α)=6239×5%/(1+5%)=297 g
每个试件中干土质量:m3=m1-m2=6239-297=5942 g
每个试件中的加水量:m w=(m2+m3)×ωopt=(297+5942)×4.7%=293 g
故配制单个5%水泥剂量的试件各材料的用量为:
水泥:m2= 297 g 水:m w=293 g
大碎石:G大=5942×40%=2377 g
小碎石:G小=5942×25%=1486 g
石屑:G屑=5942×35%= 2080 g
2)制备试件
按上述材料用量制做试件,进行标准养生。

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按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无机结合料
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T085-1994)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其结果如下表(详细见后附表)。

拟用于二级公路路面基层,故Za取1.282。

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水泥剂量(%) 5
强度平均值R平(MPa) 3.6
偏差系数Cv(%) 7.78
设计强度Rd(MPa) 3.0
Rd/(1-ZaCv)(MPa) 3.3
是否R平≥Rd/(1-ZaCv) 是
五、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经试验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故按上述击实结果计算每立方米各
材料用量。

由击实得最大干密度为2378kg/m3,每立方米材料的干料质量为2378kg,故每立方米水泥质量为2378×5%÷(1+5%)=113kg,
每立方米干土质量为2378-113=2265kg
每立方米大碎石质量为2265×40%=906kg
每立方米小碎石质量为2265×25%=566kg
每立方米石屑质量为2265×35%=793kg
每立方米水质量为2378×4.7%=112kg
故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大碎石∶小碎石∶石屑∶水=113∶906∶566∶793∶112。

水泥kg 大碎石kg 小碎石kg 石屑kg 水kg 一个大试件材料用量0.297 2.377 1.486 2.080 0.293 每立方米用量113 906 566 793 112 质量比 1 8.02 5.01 7.02 0.99 六、EDTA滴定法确定标准曲线
1)、配备试剂
根据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要求,按试验需要
精确配制适量的标准试剂。

2)、滴定确定标准曲线
准备5种水泥稳定混合料试样,每种2个样品,其中水泥剂量分别为0%、2%、4%、6%、8%。

根据试验规程试验步骤,分别对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样品进行EDTA 标准滴定试验,记录各自水泥剂量下EDTA二钠消耗量,以水泥剂量为(%)为横坐标,以对应的该种水泥剂量的混合料EDTA二钠消耗量(ml)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成果图,详见附表CS3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