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现代史Ⅲ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合集下载

世界现代通史二战前后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世界现代通史二战前后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②“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 命转变的任务。
③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④召开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和 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产生人民委员会。 (3)意义: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列宁的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四、现代文学、艺术的诞生 1.背景 (1)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了人们的精神危机。 (2)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2.成就 (1)现代文学: ①特点:内容上强调集中表现自我;表现方法上与传统文学有 很大差异。 ②成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2)现代美术: ①现代特征: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 表现。 ②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西班牙毕加索,代表作是《格尔尼卡》。 (3)现代音乐: ①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 ②二战后:流行摇滚乐、蓝调、爵士乐,其中摇滚乐成为流行 音乐的主流。
世界现代通史—二战前后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思想文 化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
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 的共存竞争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演变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
阶段特征
20世纪上半期(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现代史的第
产,提倡种植玉米 产品价格,放松对个 ”,并把重点放在重

人副业的限制
工业上;经济改革

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
陷入困境后,把重
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 点转向政治体制改 工
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 主权;注重发展重工 革 业
资等权力;尝试推行 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世界现代史》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宏观概要从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阶段。

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世界朝着整体化大步迈进的历史时期。

从宏观上来看,世界现代史是以纵向和横向发展为经纬主线,构成了世界现代化体系。

纵向是指现代化的发展,横向发展是整体世界的发展。

20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成果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成果之二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经历重大改革后获得了新的发展。

两种现代化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世界现代化向纵深拓展。

20世纪以来的整体世界的发展,经济文明上,表现在两种现代化模式并进,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频繁,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增多。

政治文明上,表现在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的走向。

精神文明上,表现在多元化、理性化、民族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世界出现。

第一节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17-1945年) 阶段特征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史时期(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这一时期政治上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局面,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由盛转衰。

经济上,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在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知识整合一、一战后的世界(1917~1929年)1.政治(1)俄国十月革命:①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②1917年4月,列宁提出“四月提纲”,规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③1917年7月,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④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世界现代史1

世界现代史1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杠杆。 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杠杆。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 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 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 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 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 对那些基本上不需要国家从储备中拨给原料、 对那些基本上不需要国家从储备中拨给原料、燃料和粮食的中 小企业(私营的和合作社经营的)给予支持。 小企业(私营的和合作社经营的)给予支持。允许把国家企业 租给私人、合作社、劳动组合和公司。 租给私人、合作社、劳动组合和公司。 ——商德文、王志伟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学说》 商德文、 商德文 王志伟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学说》 (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2)以公有制为主导,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以公有制为主导, 以公有制为主导 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启示: 启示: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列宁晚年认为,农业的发展是苏俄实现工业化的基础; 列宁晚年认为,农业的发展是苏俄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农村 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才能为工业经济的发 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 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 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 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而且重工 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则主要依靠农民的贡税, 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则主要依靠农民的贡税,具体途径是 “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而且他 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 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 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 而在出卖产品时要少得一些钱,这是第二” 而在出卖产品时要少得一些钱,这是第二”。 材料一表明, 材料一表明,列宁和斯大林在经济建设上存在着怎样的路线 分歧?结合相关知识说明,两位领导人不同的思想对20世纪 分歧?结合相关知识说明,两位领导人不同的思想对 世纪 20、30年代苏联(苏俄)经济建设方针产生的影响。 年代苏联( 、 年代苏联 苏俄)经济建设方针产生的影响。 列宁认为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发展工业必须首先发展农业。 列宁认为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发展工业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斯大林认为必须牺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大致分三个阶段:1、十月革命和一战后到二战爆发前(1917---1939)内容:(1)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2)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德日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39---1945)内容:(1)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2)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先后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3)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和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4)全世界力量协同作战:◆1943年意大利投降(英美)。

◆1944年诺蔓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东西两面受击,为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1945年5月德国投降。

◆日本在中、美、苏的联合打击下,1845年8月投降,二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3、二战后的历史(1945---)内容:●二战后,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新的美苏两极格局取代,逐步形成美苏争霸局面。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崩溃,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壮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呈多极化趋势。

经济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综合练习1、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它实践了马列主义,在一个国家内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走上了一条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革命经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的阶段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什么特点?总的特点: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历史】世界现代史内容汇总世界现代史(1917-至今)第一阶段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1917——1945)一、政治方面:1、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打断了帝国主义链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类开始进入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的时期。

2、资本主义:经过一战后的短暂动荡,2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1929年所爆发的空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两种不同政治发展道路:(1)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统治,意大利强化了法西斯专政。

英、法、美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道路。

(2)英、法、美等国在法西斯国家挑起世界大战后被迫投入战争,并与苏联等国参加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国家。

二、经济方面:1、社会主义: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并进行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这个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2、资本主义:一战结束后,美国掌握着世界经济霸权(注意,此时美国并没有取得世界霸权,这里只强调经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以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克服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三、思想文化:在科技、文学和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科技: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造成了物理学的革命20世纪以来,欧洲艺术传统向现代形态过渡。

四、国际关系方面: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争夺,法西斯国家加紧侵略扩张,世界动荡不安。

一、俄国十月革命(一)背景1、客观:沙皇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主要原因)(1)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具有帝国主义特征,但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基础——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历史了解近现代历史事件

历史了解近现代历史事件

历史了解近现代历史事件近现代历史事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历史的进程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的方式,从近到远,向读者介绍几个重要的近现代历史事件,帮助读者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以工人和农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

该事件导致了沙皇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这一事件对于全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该战争波及全球,直接导致了超过7000万人的丧生。

这场战争使世界全面进入现代战争时代,引发了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

同时,在战争结束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和苏联的崛起,二战为后来的冷战奠定了基础。

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这一事件结束了百年来中国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于中国以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1989年柏林墙倒塌柏林墙的倒塌象征着东欧剧变和冷战终结的到来,这一事件标志着德国统一的开始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

柏林墙的倒塌改变了欧洲政治地图,意味着东西方对立的结构最终瓦解,为欧洲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历史机遇。

五、2001年世界贸易中心爆炸袭击2001年的世界贸易中心爆炸袭击是美国历史上遭受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给美国国家安全和全球反恐形势造成了深远影响。

这场恐怖袭击改变了世界对于恐怖主义的认识和应对方式,加强了全球范围内的反恐合作。

六、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对各国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产生了巨大冲击。

世界现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九年级)

世界现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九年级)

世界现代史第一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俄国十月革命1.时间:1917年11月7日2.概况: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亲临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大炮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起义军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等战略要点,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结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意义: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尔俄国;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⑶打破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发变化,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二、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⑴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等。

⑵意义: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2.新经济政策(1921年开始)⑴内容: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除大型企业仍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

商业:允许商品生产,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⑵影响: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证权。

3.苏联成立(1922年)⑴名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⑵加盟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

后来扩大到15个。

三、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发成就和弊端1.社会主义建设⑴经济: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1937年,苏联工业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

⑵农业:1937年,苏联全国完成农业集体化。

1⑶政治: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线索

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线索

一、政治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背景、过程、评价),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两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一战;1939-1945,二战)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1945—1991,背景、经过、冷战的表现、影响)(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的瓦解(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的形成与发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俄罗斯地位的改善、中国的崛起。

二、经济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背景、内容、特点、影响)(2)新经济政策(1921-1928,背景、内容、特点、意义)(3)斯大林模式(1928-1991),背景、形成过程、特点、评价)(4)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背景、表现、特点、影响)(2)罗斯福新政(1933-,背景、内容、特点、实质、影响)(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4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的建立、第三产业的兴起、“新经济”的出现)3、世纪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背景、建立过程、内容、影响)、关贸总协定(背景、建立过程、影响)、三大支柱及影响。

(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洲联盟(1993,原因、过程、影响)、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3)。

(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过程、,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原因、实质、影响)、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995,建立过程、宗旨、特点、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原因、过程、影响)三、文化1、科技:相对论、量子论、信息技术的发展。

世界近代史各时期的简介

世界近代史各时期的简介

世界近代史各时期的简介一、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1.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19世纪初)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融合统一。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及海外殖民和贸易,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一趋势首先在西欧明显表现出来。

16世纪尼德兰革命后,出现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潮流。

英、美、法三国先后用革命的手段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用法律手段巩固了革命成果,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俄、普、奥等国进行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时期,欧洲殖民国家间进行着激烈竞争。

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援美抗英,英俄等国组织反法同盟和拿破仑对外战争,都体现了欧洲争霸的特点。

2.资本主义的蒸汽机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3.资本主义的电气化时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展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它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随着生产与资本的越来越集中,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攫取更多的利润。

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对内加强剥削,对外加紧侵略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

世界现代史(1917~1945)

世界现代史(1917~1945)
通史复习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 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 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世界 现代史的开端。
世界现代史分期
整体时间:1917年十月革命 ~至今 具体阶段:
⑴1917~1939年: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
4、1973年爆发二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危机表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作用有限,引发资本主义政策再调整
2.罗斯福新政
(1)具体措施 问题 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 具体措施 整顿银行 《全国工业复兴 法》,最低工资,最 高工时 减耕减产,政府收 购剩余产品 《社会保障法》 兴建工程
主干知识梳理
如何防范
大危机的历史启示?
如何应对
(1)要居安思危,及时防范经济运行中风险; (2)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3)要关注民生,把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4)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 结合;
(5)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共同点 背 景 苏俄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当时都面临经济 困难、社会动荡 都进行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 都利用市场和货币 关系发展经济
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 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 收集制 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 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 资本家到俄国经营
C
B
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世界近代现代史Ⅲ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Ⅲ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高三历史阶段测试十一世界近代现代史Ⅲ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欠发达国家,其表现是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②垄断组织未在经济中起重要作用③仍保留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④俄国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A.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用革命的手段结束帝国主义战争C.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D.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在对外关系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与交战国缔结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B.击退交战国的入侵,保卫俄国的领土完整C.指导欧洲各国共产党领导本国的革命斗争D.援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4.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C.是一种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绝对支配地位5.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发挥主导作用③工业化带来严重的阶级分化④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国争夺的根本点是A.争夺地区或世界霸权B.争夺对战争赔款的支配权C.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D.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7.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的利益冲突。

以下对于华盛顿体系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A.客观上有利于亚洲国家的独立B.美国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亚洲C.日本殖民势力深入东南亚地区D.暂时抑制了日本在亚洲的扩张8.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实际起的作用是A.维护凡尔赛体系B.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C.限制大国的军事竞赛D.促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A.消除了协约国各国家之间的矛盾B.缓和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矛盾C.有利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开始冲击以欧洲为中心的国家关系格局10.以下各项,不属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的繁荣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市场购买力不足C.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D.一些金融手段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11.1923年至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加尔文·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

世界近代史阶段分析特征1917-1945

世界近代史阶段分析特征1917-1945
这种政策的最恶劣的影响是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6.20 世纪 30 年代的国际局势 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一切矛盾空前尖锐化,导致 30 年代国际 局势风云变幻,危机迭起。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国家疯狂地扩军备战,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1935 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 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1 年日本大举侵华,1937 年日本发动 全面侵华战争等。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世界大战已在局部范围内升级与扩展,数亿人民遭受到法西斯战 火的摧残。 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面对法西斯国家的步步进逼,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社会主义苏联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自身安全,积极呼吁组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向被侵略的人民给 予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奋起反抗法西斯侵略,站在斗争的前列。资本主义国家的人 民为反对统治阶级的绥靖政策进行了斗争。
②它走的是中心城市起义扩大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③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
2.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内有白匪军叛乱,外有协约国武装干涉的非常情况下实施的一种
非常的经济政策。它的实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和物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
实质
探索过程
影响
原因、目的及时间
新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实质及作用
结果:没有被长期坚持下来
过程:
标志: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 特征
实质:否定市场和商品经济
扩展:二战后成立社会主义国家评价

世界现代史知识点

世界现代史知识点

世界现代史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十月革命时间:1917年;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了现实,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22年,成立“苏联”。

3、1928年开始,苏联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妨碍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二、凡尔赛-----华成顿体制下的西方世界1、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成顿体系。

2、经济危机1929---1933年,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3、罗斯福新政1933年,中心措施: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特点: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影响: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绥靖政策1938年,慕尼黑阴谋;实质:英法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以达到避战求和的目的;影响: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大大增加了世界反法斯力量,为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通过雅尔塔会议确立的;战后成立联合国。

九年级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现代史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现代史知识点总结在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现代史的知识点,涵盖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件和发展。

下面是我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和回顾: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其起因主要有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军备竞赛等。

战争中涌现了新型武器、战术和战略,使得战争的伤亡和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最终,盟国战胜了中央同盟国,战争结束后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二、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例子。

经过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三、大萧条大萧条是指1929年至1933年间,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和危机的时期。

美国股市崩盘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失业率的飙升、世界贸易的萎缩等问题。

四、纳粹德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是指由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德国建立的极端主义政权。

1939年,纳粹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导致全球范围的战争爆发。

战争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的屠杀,这一事件被称为犹太人大屠杀。

五、冷战冷战是指1945年至1991年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和紧张局势。

两个超级大国的意识形态对立导致了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竞争。

冷战期间,东欧发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崩溃和转型。

六、中国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独立和解放。

新中国的成立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篇章。

七、联合国的成立联合国是一个由各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

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以及解决国际争端。

联合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八、亚非会议和非洲国家独立运动亚非会议是指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会议,旨在巩固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和合作。

此外,非洲国家的独立运动也在20世纪中叶达到高潮,许多非洲国家相继独立。

初中现代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现代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现代史知识点汇总现代史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历史事件和发展。

它涉及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知识点,包括世界大战、经济危机、革命运动等。

本文将对初中现代史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以供学生们参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是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主要参战国家有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帝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

战争的导火索是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争夺,最后以德国的失败而结束。

这场战争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破坏,也引发了许多地区冲突和政治变革。

二、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政治变革。

这场革命结束了沙皇统治,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革命的领导者列宁领导了布尔什维克党,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

这场革命对全球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俄罗斯也成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指的是世界大范围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崩溃。

最著名的经济危机是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该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低迷和大规模失业。

这场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的股市崩盘,但很快波及全球。

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并推动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

四、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法西斯主义是一种极端右翼政治思想和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的意大利。

法西斯主义强调国家主义、军事力量和集权统治,其领导者被赋予了绝对权力。

最著名的法西斯主义政权是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政府和希特勒领导的德国纳粹政权。

这些政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扩张势力,并实施大屠杀和种族灭绝。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是20世纪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

主要参战国家有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轴心国以及英国、苏联、美国等盟军国家。

战争导火索是德国入侵波兰,最后以德国的投降和原子弹爆炸的结束。

这场战争造成了数千万人的死亡,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种族灭绝事件──大屠杀。

世界现代史(1917~1945)

世界现代史(1917~1945)

强制索取,引发新的危机。
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材料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新经济政策 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 所有制结构 经济管理体制 分配制度 间接过渡 多种所有制并存 计划与市场调节并存 按劳分配 斯大林模式 直接过渡 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 绝对平均主义
中期,确立了斯大林体制。
④特点: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⑤评价: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迅速实现工业化;它超越了苏联生
产力的水平,对经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 景 农业 内
新经济政策 连续多年战争破坏→经济困难 工人农民士兵不满→政治危机 固定粮食税
4、1973年爆发二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危机表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作用有限,引发资本主义政策再调整
2.罗斯福新政
(1)具体措施 问题 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 具体措施 整顿银行 《全国工业复兴 法》,最低工资,最 高工时 减耕减产,政府收 购剩余产品 《社会保障法》 兴建工程
主干知识梳理
自由资本主义
第二次 工业革命
自由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 主义
罗斯福新政
垄断资本主 义
国家干预经济 适当减少 国家干预经济
A
D
1921年,列宁宣布说:我们搞错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 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 B.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C.‚搞错了‛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 D.‚重建‛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 (2015·菏泽一模)苏联的经济发展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来 看,图中H段相当于苏联的哪一段

初中历史中的现代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中的现代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中的现代史知识点汇总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关于现代史的知识点。

现代史涉及到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和发展,其中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主要的战争和革命、以及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变革等。

本文将汇总初中历史课程中的一些关键的现代史知识点。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到1918年期间,是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

这场战争涉及联盟国和中央同盟国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大规模的破坏。

战争结束后,多个国家的政治地图发生了重大变化,旧有的帝国主义体系开始崩溃。

2.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发生在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在1917年10月爆发。

这次革命以列宁的领导为中心,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

这场革命对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俄罗斯革命的里程碑。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主运动,始于1919年。

当时,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了抵制巴黎和会决议的运动。

这场运动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加强了中国爱国主义和民主精神的发展。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发生在1939年至1945年。

这场战争包括包括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大部分地区,主要是由纳粹德国和其同盟国对抗盟军。

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也引发了世界格局的重塑。

5. 非洲独立运动:20世纪中叶,非洲多个殖民地国家纷纷展开独立运动。

这些运动包括通过政治抗议、游行示威、武装斗争等方式,推翻了殖民统治,争取自由与独立。

这一时期涌现出众多非洲杰出领袖,如肯尼亚的乔莫·肯雅塔和南非的纳尔逊·曼德拉。

6.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冷战: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与对抗,被称为冷战。

这场冲突涉及到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竞争,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了难以忽视的影响。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国共两党在长时间战斗后的合作。

世界历史——现代史简介

世界历史——现代史简介

世界历史——现代史简介1.第一次世界大战1882年五月,德奥意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

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

1907年,英国与俄国缔结协约。

英俄协约与英法协约和法俄同盟一起构成了三国协约。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统治,是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成为现实,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合约》1919年1月至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了缔结和约的会议,签定了《凡尔赛合约》。

《凡尔赛合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第二部分是对德合约。

对德和约,规定德国将原在中国山东的一切特权和胶州湾的租借地转让给日本。

4.共产国际的成立1919年3月2日,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开幕。

列宁指出,新国际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大会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在第三国际的旗帜下联合起来。

共产国际的成立,开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阶段。

5.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29年十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风暴首先猛烈的袭击了美国,不久,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6.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36年,第八次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

7.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出动大军突然袭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1940年九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世界现代史重要事件年表

世界现代史重要事件年表

世界现代史重要事件年表20世纪-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欧洲的大规模冲突,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欧洲的大规模冲突,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 1917:俄国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沙皇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1917:俄国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沙皇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 1929:华尔街股市崩盘: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起始点,造成大规模的经济崩溃和失业潮。

1929:华尔街股市崩盘: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起始点,造成大规模的经济崩溃和失业潮。

- 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冲突,由纳粹德国、日本和其他轴心国与盟军对抗。

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冲突,由纳粹德国、日本和其他轴心国与盟军对抗。

- 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纳粹德国投降,战后的世界面临重新建立秩序的挑战。

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纳粹德国投降,战后的世界面临重新建立秩序的挑战。

- 1947:印度独立: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印度成为独立国家。

1947:印度独立:英国殖民统治结束,印度成为独立国家。

-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领导的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 1963-1975:越南战争:北越与南越之间的冲突,美国也介入其中。

1963-1975:越南战争:北越与南越之间的冲突,美国也介入其中。

- 1969:人类登月:阿波罗11号任务成功将宇航员登上月球。

1969:人类登月:阿波罗11号任务成功将宇航员登上月球。

21世纪- 2001:9/11恐怖袭击:美国发生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恐怖袭击事件,导致世界范围的影响和战争。

2001:9/11恐怖袭击:美国发生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恐怖袭击事件,导致世界范围的影响和战争。

- 2008:全球金融危机: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崩溃,许多国家面临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高平中学2015年中考备考历史知识整理(3)世界现代史(十月革命——现在)1、俄国历史发展:1917.3、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两个政权并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1917.11、十月革命、列宁、斯莫尔尼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0、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1921、实行新经济政策、发展商品经济→1922年底,成立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4、列宁逝世、斯大林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28~1937、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37年,工业产值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评价: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改革(政治、经济),评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85、戈尔巴乔夫改革、先经济后政治,结果: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八一九”事件(插曲,没有八一九,苏联也会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1991-1922=69年,苏联解体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叶利钦、俄罗斯[国名演变:沙俄(1917年以前)→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俄罗斯(1991年以后)]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定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分别确立的在世界的统治秩序。

(2)1919年6月,在巴黎和会上对德签订《凡尔赛和约》,后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

(3)1921——1922年,在美国的倡议下,九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1922 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阶段测试十一世界近代现代史Ⅲ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欠发达国家,其表现是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②垄断组织未在经济中起重要作用③仍保留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④俄国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A.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用革命的手段结束帝国主义战争C.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D.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在对外关系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与交战国缔结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B.击退交战国的入侵,保卫俄国的领土完整C.指导欧洲各国共产党领导本国的革命斗争D.援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4.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C.是一种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绝对支配地位5.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发挥主导作用③工业化带来严重的阶级分化④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国争夺的根本点是A.争夺地区或世界霸权B.争夺对战争赔款的支配权C.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D.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7.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亚洲的利益冲突。

以下对于华盛顿体系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A.客观上有利于亚洲国家的独立B.美国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亚洲C.日本殖民势力深入东南亚地区D.暂时抑制了日本在亚洲的扩张8.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实际起的作用是A.维护凡尔赛体系B.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C.限制大国的军事竞赛D.促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A.消除了协约国各国家之间的矛盾B.缓和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矛盾C.有利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开始冲击以欧洲为中心的国家关系格局10.以下各项,不属于...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的繁荣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市场购买力不足C.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D.一些金融手段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11.1923年至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加尔文·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

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

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之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柯立芝的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的影响是A.加剧了美国工人阶级的贫困B.加深了美国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C.阻碍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D.为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种下祸根12.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特点是A.一定程度上的国有化措施B.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干预C.整顿金融和削减农业产量D.对工业生产加强计划和指导13.罗斯福新政中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其主要作用是A.有利于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B.增加人民的实际收入,缓解危机C.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D.缓解银行压力,稳定金融体系14.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

”这一法令说明了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了15.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因为A.新政没有顾及劳动人民的利益B.新政没有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新政削弱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D.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16.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措施的相似之处是A.加紧扩军备战B.实行极权主义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7.在西班牙内战时,英国的统治者说:“如果让现在正在西班牙和法国流行的共产主义传染病传播到其他国家,那么已经在自己的国土上消灭了传染病的两个政府――德国和意大利政府就会是我们最有益的朋友。

”这段话表明A.英国资产阶级政府与法西斯主义没有利害冲突B.英国者企图利用法西斯主义削弱社会主义力量C.英国实际上与法西斯国家形成了反西班牙联盟D.英国实际上是内战的幕后操纵者18.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克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的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唯一办法。

”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B.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C.进入莱茵非军事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19.下列各项,正确地说明了“绥靖政策”含义的是①在政治经济上扶植德国的势力②对法西斯姑息纵容妥协退让③企图推动法西斯首先进攻苏联④牺牲小国利益以求苟安一时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20.1939-1940年,苏联建立了“东方战线”,建立这一战线的主要手段是A.援助受纳粹侵略的邻国B.与东欧国家平等地签订互助条约C.对邻国武装占领和政治施压D.与法西斯国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21.以下历史文献中,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具有促进作用的是A.《波茨坦公告》B.《大西洋宪章》C.《北大西洋公约》D.《开罗宣言》2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力量由防御转入反攻的转折最早出现在A.苏德战场B.太平洋战场C.北非战场D.中国战场23.在德黑兰会议召开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是A.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围歼德军B.英军在阿拉曼与德军激战C.意大利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D.德军处于盟军东西夹击中24 世界工业与贸易年平均增长率统计表下列各项,正确地解释了以上统计表内容的是①工业革命的年代,工业和贸易的增长率都比较高②经济危机的年代,工业和贸易的增长率都非常低③世界性战争的年代,工业增长率高而贸易增长率低④工业革命和大规模战争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③④25.以下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和平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C.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衰落D.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4小题,共50分.26.(14分)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十月革命后,苏联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问题。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有何特点?(6分)(2)如何评价这一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8分)27.(12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仅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

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

……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

……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因此,我愿意在和平的最前线提出,一旦德国接受我们的条款,尤其是赔款条款,我们就应在平等的地位上对德国开放世界的原料和市场,并将尽一切可能使德国人民重新恢复生机。

摘自[英国]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前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1919年3月25日)材料二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象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

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

”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摘自[英国]C.莫瓦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卷材料三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

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种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

摘自[法国]G.克里孟梭《对劳合〃乔治先生3月25日照会的总意见》回答:(1)依据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8分)(2)结合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有什么分歧,并说明其原因和理由。

(4分)28.(12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和资本同任何其他人和其他阶层的人竞争。

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要履行这种义务,君主们极易陷于错误;要行之得当,恐不是人间智慧或知识所能作到的。

摘自[英国]A.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注:上文中的“君主”可以一般理解为西方国家的政府,因为斯密写作该文的时代,西方各主要国家都是君主国。

材料二在1914年以前,大多数国家的政府感到越来越有必要对国内和国外的经济关系进行干预。

……在1914年以前,尽管对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实行计划化的尝试还不存在,在经济内部实行计划化或对某经济部门实行管理的尝试却不少。

……因此,二十世纪的干涉主义(即国家干预经济)的历史根源在1914年以前的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就可以看到,而决定各种事件的形式的,则大多数来源于19世纪的各种力量的结合。

在经济内部采取的最早的行动,是从某些上层特权人物感到不安和某些下层社会人物对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人所不能控制的市场力量、家庭贫困的循环无尽和对工业劳动条件进行的攻击开始的。

摘自[英国]C.莫瓦特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卷材料三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应起到比以前积极得多的作用,甚至可以负担起较为公平地分配全国财富和全国收入的责任来。

换句话说,他要用经济计划化来代替自由放任的哲学思想。

摘自[美国]G.菲特《美国经济史》回答:(1)通过上述材料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6分)(2)结合有关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

(6分)29.(12分)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走上法西斯道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历史根源和直接原因是什么?(8分)(2)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对远东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高三历史阶段测试十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1.D 2. C 3.A 4.D 5.A 6.A 7.D 8.A 9.D 10.C 11.D 12. B 13. A 14.B 15.D 16.C 17.B 18.B 19.C 20.C 21.B 22.B 23.C 24.B 25.C非选择题26.(1)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其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