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中国地质大学PPT课件
5-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分解
➢碱对玻璃侵蚀是不会产生高硅保护膜的, 侵蚀会不断的进行下去。
➢碱的侵蚀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侵蚀中形成 的硅酸盐的溶解度,溶解度小侵蚀慢。
➢玻璃的耐碱性与R-O键强有关,键强越大, 耐碱性好。因此,高场强的阳离子能提高玻璃 的耐碱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工艺学“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玻璃表面涂以对玻璃具有良好粘附力,对侵蚀 介质有低亲和力的物质。可涂有机物与无机物。
《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工艺学“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5.2.4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5.1.5 大气对玻璃的侵蚀
大气中含有H2O 、CO2、 SO2等对玻璃都有 一定的侵蚀作用,其中潮湿大气最为严重。
过程:玻璃表面吸附水分子后,形成一层水膜 类似于水的侵蚀开始,并且在玻璃表面释 出碱而在原地不断的积累,到一定程度类 似于碱的侵蚀,其速度大为加快。
《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工艺学“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工艺学“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s Science
(2) 原溶液中存在(或出玻璃中溶出)的多价金属离 子,在玻璃表面层形成含水硅酸盐薄膜后剥离。
(3) 保温瓶脱片的主要成分是含低SiO2和高CaO、 MgO等物质
结论
蒸馏水几乎不发生脱片;自来水易脱片;pH 值低的不易脱片,高的易脱片;同样条件下 的水,对于碱溶出量多的玻璃和组成中引入 MgO的玻璃,易发生脱片;温度↑和侵蚀时 间延长,则脱片加剧。
玻璃 课件.ppt
的部分Na2O,适当提高SiO2含量
30
2.5.2.3 特种玻璃
• 钢化玻璃
– 淬火产生内应力,导致表面增强
• 无色光学玻璃
– 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吸光性极低——高纯度 – 高折射率——增加氧化钡、氧化铅含量
• 导电玻璃
– ITO(Indium Tin Oxide)玻璃导电
41
普通陶瓷vs特种陶瓷
原料 纯度 成型
功能
普通陶瓷
特种陶瓷
天然矿物原料
人工精制合成原料
纯度较低
纯度较高
注浆、可塑成型为主 容器或艺术品
压制、热压铸、注射、 扎膜、流延等静压成型 为主
工业材料、科技材料
4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陶瓷制备
工艺流程
• 普通陶瓷:
– 材料精选(矿物精选)化学处理原料粉化 制备陶瓷粉生坯(成型)烧结机械加 工陶瓷成品。
2.5.3.1 陶瓷的定义 Definition of Ceramics
• Traditional:
– 陶瓷——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 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形、烧结等过 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 General :
– 陶瓷——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 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
37
陶瓷一般结构与基本性质
52
玻璃与陶瓷
• 玻璃转变温度Tg是区分玻璃与其它非晶态固体的重要特征。 ★传统玻璃:TM>Tg 传统玻璃熔体与玻璃体的转变是可逆
的,渐变的。 ★非晶态固体:TM<Tg 二者的转变不可逆。
Tg:玻璃形成温度(脆性温度)TM:析晶温度
第二章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中国地质大学
实践证明,水汽比水溶液具有更大的侵蚀性。 水溶液对玻璃的侵蚀是在大量水存在的情况下 进行的,因此从玻璃中释出的碱(Na+离子) 不断转入水溶液中(不断稀释)。所以在侵蚀 的过程中,玻璃表面附近水的pH值没有明显 的改变。而水汽则不然,它是以微粒水滴粘附 于玻璃的表面。玻璃中释出的碱不能被移走, 而是在玻璃表面的水膜中不断积累。
(5)在三价氧化物中,氧化硼对玻璃的化学 稳定性同样会出现“硼反常”现象,
水 中 溶 出 度 S/%
B2O3/%
16Na 2O· x B 2O3· (84-x) SiO2玻璃在水中的溶解度(2h)
在Na2O-CaO- SiO2玻璃中,加入少量 Al2O3时,能大大提高其化学稳定性,这 是因为此时Al3+位于[AlO4]四面体,对硅 氧网络起补网作用;如果Al2O3含量过高 时,由于[AlO4]四面体体积大于[SiO4]四 面体的体积,使网络紧密程度下降,因 而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也随之下降。
2.1.2 酸对玻璃的侵蚀作用 除氢氟酸外,一般的酸并不直接与 玻璃起反应,而是通过水对玻璃起侵蚀 作用。酸的浓度大意味着其中水的含量 低,因此,浓酸对玻璃的侵蚀能力低于 稀酸。
然而酸对玻璃的作用又与水对玻璃的 作用有所不同。首先,在酸中H+离子 浓度比水中的H+离子浓度大,所以H+ 与Na+的离子交换速度在酸中比在水中 快,即在酸中反应式(1)有较快的速 度,从而增加了玻璃的失重;
2.1.4 大气对玻璃的侵蚀
大气的侵蚀实质上是水汽、CO2、SO2等 作用的总和。玻璃受潮湿大气的侵蚀过程首 先开始于玻璃表面。玻璃表面的某些离子吸 附了空气中的水分子,在玻璃表面形成了一 层薄薄的水膜,如果玻璃组成中R2O等含量 少,这种薄膜形成后就不再继续发展;如果 玻璃组成中R2O含量较多,则被吸附的水膜 会变成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溶液,并进一步吸 附/ ( mg/ m2) 润 湿 角θ / (º )
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测定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 实验仪器与设备:
五、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各试样称取每份2克,分别放入用蒸馏水洗 、各试样称取每份 克 净的锥形烧瓶中,并用量筒注入 净的锥形烧瓶中,并用量筒注入100mL蒸馏 蒸馏 水,置于沸腾的恒温水浴锅中。 置于沸腾的恒温水浴锅中。 2、试样分别在水浴中保持0.5、1.0、1.5、 、试样分别在水浴中保持 、 、 、 2.0h;在烧瓶中滴入2滴甲基红溶液,冷却至室 ;在烧瓶中滴入 滴甲基红溶液 滴甲基红溶液, 温后, 溶液滴定。 温后,用0.01NHCl溶液滴定。 溶液滴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实验结果计算: 实验结果计算:
记录实验数据, 记录实验数据,Na2O的沥滤量用下述公 的沥滤量用下述公 式计算: 式计算:
Na2Omg/g玻璃=1/2×0.01N×(V-V1)×30.99 玻璃= 玻璃 × × -
依据实验结果分别绘制时间与Na 沥滤 依据实验结果分别绘制时间与 2O沥滤 量曲线;判断不同玻璃的水解等级。 量曲线;判断不同玻璃的水解等级。
七、玻璃水解等级表: 玻璃水解等级表:
水解等级 1 2 3 4 5 消耗0.01NHCl 消耗 0~0.01 ~ 0.10以上~0.20 以上~ 以上 0.20以上~0.85 以上~ 以上 0.85以上~2.00 以上~ 以上 2.00以上~3.50 以上~ 以上 析出Na2O 析出 0~0.031 ~ 0.031以上~0.062 以上~ 以上 0.062以上~0.264 以上~ 以上 0.264以上~0.62 以上~ 以上 0.62以上~1.08 以上~ 以上
一、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
1、大块试样法: 、大块试样法: (时间较长,结果不够明显) 时间较长,结果不够明显)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及保护膜层三、光学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测定方法光学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的测定方法按其成分不同而异.同时,对某种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的估价也必须根据所选择的作用试剂而定。
如上所述,硅酸盐玻璃可能对水或酸溶液的作用是稳定的,而对碱溶液或某些盐溶液的作用则是不稳定的.因此,这里我们对光学玻璃化学稳定性常用的几种测定方法分别介绍如下.L耐潮法.将新抛光后不超过二天的零件置于温度800c、相对湿度lOOg6的潮湿大气中,用80倍显微镜观察试样表面产生无油脂膜层或斑点所需要的时间.按时间的长短可将光学玻璃的耐潮性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10小时以上,第二类是3—10小时,第三类是3小时以下u51.2.FOHS‘苏联国家光学研究所基于硅酸盐玻璃水解后可在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干涉膜的原理,用0.59S;醋酸溶液在温度80~C时浸蚀各类的硅酸盐玻璃,并按表面形成135毫微米薄膜需要的时间分成以下五类.第一类20小时以上,第二类5—20小时,第三类1—5小时,第四类0.1—1小时,第五类0.1小时以下.膜层的厚度可用试样表面形成的干涉色判断或用偏光测角仪测量.图1.3—19所示是用FOH法测定几种燧石光学玻璃化学稳定性的结果L真q.3.电导6.硅酸玻璃表面当受到稀酸溶液作用后,金属离子与酸中和,使溶液的电导率逐渐下降,因此测定溶液的电导瘁变化,可以计算玻璃受浸蚀的程度.测定时量取0.001NHCl溶液lOO 毫升倾入电导池d中(图1.3—20).将电导池放置在温度25±O.i~C的恒温水槽丁中.先用电导仪月测量酸液的电导率,然后倒入玻璃粉末(用分析天秤称取相当于该玻璃的体积0.5立方厘米的粉末重量,粉末颗粒为50一?o微米),经一定时间间隔后再次测量酸液的电导率.计算玻璃的浸蚀深度按下列公式:6=—290X~,,一号(1.3-3)式中方——玻璃的浸蚀深度(入);丫ucl——未放粉末前酸液的电导率;了,——放入粉末径一定时间后酸液的电导率;V——酸液的体积(毫升);F——每一立方厘米粉末的表面积,F=兰,。
第八节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一、折射率
影 响 因 素 : 1 . 化 学 组 成 : n=n1P1+n2P2+……+nnPn P1…Pn---玻璃中各氧化物的质量白分含量; n1…nn--- 玻 璃 中 各 氧 化 物 的 折 射 率 计 算 系 数 (P127表); 2.温度:折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热历史:退火可消除光学不均匀性。
-16.0 -9.95 -6.25 -2.19 -1.18 0.47 1.57 1.92 2.27 3.21 3.49 5.24
6.50 5.90 5.00 4.58 4.35 4.24 5.34 5.20 5.29 5.52 5.37 5.24
1700.4 1381.4 1194.2 980.72 910.86 815.89 762.50 720.80 683.80 632.90 603.40 651.50
二、分类
按成分:单质玻璃、有机玻璃、无机玻 璃。 按用途:平板玻璃(建筑、日用玻 璃)、光学玻璃、器皿玻璃、工艺玻璃 (医用、仪器、激光玻璃)。 平板玻璃按生产工艺又分为:浮法玻 璃、垂直引上玻璃(提拉玻璃)、压延 玻璃等。
三、玻璃工业发展史
15 万年前人类首先就利用天然黑曜岩薄 片做窗户玻璃, 7000B.C. 海盗船无意中 发现了人造玻璃的配方。3500~1500年 前开始制造玻璃纤维。直到200A.D.才开 始“平板”玻璃。 1957 年,英国首先首 先发明浮法玻璃专利, 1963年美国购买 了该专利。 1975 年,美国发明新浮法专 利。我国 1971 年在洛阳首先引进浮法生 产线,现有 30 多条生产线。目前我国浮 法玻璃供不应求,各地正在加紧上线。
第三章 玻璃的生产工艺
第一节 概述
玻璃的生产工艺过程: 成分设计→原料加工→配合料制备→ (池窑、坩埚窑熔化)→成型→退火→ 缺陷检验→一次制品或深加工→检验→ 二次制品。
第6章-7章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电学和磁学
玻璃中碱金属离子的浓度、种类与玻璃电导率的关系如 何?(对网络的影响、本身的能动度、键强、半径、混合碱效应)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表示固体通过电流的能力。其大小由带电粒子浓 度和他们的迁移能力所决定。补网作用
[AlO4]体积>[SiO4]
电导率与组成的关系(网络结构的紧密性[A,lO离6]子填活充动网对络空空间隙
的要求)
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Tg温度的变化,软化温度以上) 电导率与热处理的关系(退火、淬火、析晶、分相)
玻璃的表面电导率
指在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玻璃,在其相对两边上测得的电 导率。
组成
碱金属 二价、三价金属 B2O3、Fe2O3
湿度 温度 表面状态
7.2 玻璃的介电性
介电常数ε——表征电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极化 的程度。
电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产生如下3种类型的极化:
电导损耗 松弛损耗 结构损耗 共振损耗
由网络外体离子沿电场方向移动而 产生。受电场频率、温度影响 由网络外体离子在一定势垒间移动 而产生的。一般发生在较高频率处 玻璃网络松弛造成,属松弛损耗的一种
由网络外体离子或网络形成体的本 征振动吸收能量而产生。
介电强度
当施加于电介质的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介质中的电 流突然增大,这一现象称为电击穿。发生电击穿的电压,称 为电介质的耐击穿强度,即介电强度。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碱性溶液不仅对网络外体氧化物起作用,而且也对玻璃 结构中的硅氧骨架起溶蚀作用。
6.1.4 大气对玻璃的侵蚀 先是以离子交换为主的释碱过程后逐步过渡到以破
坏网络为主的溶蚀过程。 水汽比水溶液具有更大的侵蚀性。
6.2 影响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因素
6.2.1 化学组成的影响 硅酸盐玻璃的耐水性和耐酸性主要取决于硅氧和碱
6.2.4 温度和压力 化学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剧烈变化。
100 ℃以下,每升高10 ℃ ,侵蚀介质对玻璃的侵蚀速度 增加50~250%;
100 ℃以上,侵蚀始终是剧烈的的化学稳定性? 2、试述水对硅酸盐玻璃的侵蚀机理。 3、水和水汽哪个对玻璃的侵蚀更厉害?为什么? 4、玻璃容器为什么会产生脱片现象? 5、影响玻璃化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对于硼硅酸盐玻璃如何提高其化学稳定性?
金属氧化物的含量。 玻璃中同时存在两种碱金属氧化物时,由于“混合
碱效应”使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出现极值。
在硅酸盐玻璃中以碱土金属或其他二价金属氧化物 置换硅氧时会降低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但降低的效 应较碱金属弱。
在化学成分为100SiO2+(33.3-x) Na2O+xRO(R2O3 或RO2)的玻璃中,用CaO、MgO、Al2O3 、TiO2、 ZrO2、BaO等氧化物依次置换部分Na2O后,耐水 性和耐酸性的顺序为:
暗焰退火,玻璃化学稳定性降低。 硼硅酸盐玻璃在退火过程中会发生分相,化学稳定
性与形成的分相结构有关。
6.2.3 表面状态的影响 介质对玻璃的侵蚀首先从表面开始,表面状态对玻
璃化学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通过表面处理改变玻璃的表面状态。
从玻璃表面层移去对侵蚀介质具有亲和力的成分; 玻璃表面进行涂层。
第四章玻璃的性质分析ppt课件
作用类似于R2O。 MgO> CaO> SrO > BaO 因场强较大,故MgO、CaO、ZnO等使↑; BeO可形成[BeO4]进入结构网络,形成大阴离 子团,↓; PbO极化率大,易作定向排列,可↓。
❖ R2O3
Al2O3、La2O3使↑, B2O3使↓。
B2O3降,可能因为表面多为[BO3]而内部为 [BO4]
•中间性质组分 •难熔表面活性强组分
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粘度的影响较为复杂。 一方面:与R+一样,能使复合离子团离解而引 起粘度减小(高温时起主要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R2+电价较高,离子半径又不大 ,故键力较R+大,可能夺取原来复合硅氧离子团 中氧离子来包围自己,使粘度增大(低温时起主 要作用)。
降低粘度的能力: Ba2+>Sr2+>Ca2+>Mg2+ CaO高温降粘度,低温升粘度。(ZnO也类似) 例熔3:体中粘间度体的氧变化化物也以决四定面于体R存-O在键,力取的代大S小iO。2后, 所以有: ηAl2O3>ηGa2O3和η SiO2>ηGeO2
例1:R+对R2O-SiO2熔体粘度的影响 •随R2O含量↑,体系粘度↓
•当O/Si低时,网络连接好, 对粘度起主要作用的是四面体 [SiO4]之间的键力
R-O键的键力顺序: Li+-O>Na+-O>K+-O,
所以对Si-O键的削弱作用为: Li+>Na+>K+
故熔体粘度为: ηLi<ηNa<ηK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①波尔兹曼公式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测试实验
此处添加标题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
化学反应
此处添加标题
实验原理:通过测试 玻璃在不同环境下的 化学稳定性,了解其
性能和用途。
玻璃在不同环境下的化学反应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酸碱反应:玻璃在酸性 氧化还原反应:玻璃在 热反应:玻璃在高温环 光化学反应:玻璃在光 机械反应:玻璃在机械
应用于产品研发:为玻璃制品 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推动产 品创新。
04
应用于行业标准制定:为制定 玻璃化学稳定性测试的行业标 准提供参考。
05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
穿戴实验服和手套, 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化学物质
实验过程中,避免 眼睛直接接触化学
物质
实验过程中,避免 吸入化学物质
实验结束后,及时 清理实验台和实验 器具,避免化学物
样品处理:确保样品处理方法一致, 如清洗、干燥等
数据记录:确保数据记录准确无误, 如时间、浓度等
实验报告:确保实验报告格式一致, 如格式、内容等
实验总结
实验的收获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掌握了玻璃化学稳定性 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实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 加深了对玻璃化学稳定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发展。
01
02
03
04
05
06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添加标题
数据采集:使用仪器设备采集 实验数据
添加标题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分析方法 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方差分析、 回归分析等
添加标题
数据处理:使用软件对数据进 行处理,如去除异常值、平滑
第二章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中国地质大学ppt课件
(2) 玻璃外表进展涂层
玻璃外表涂以对玻璃具有良好粘附力而对 侵蚀介质具有低亲和力的物质。通常用硅有 机化合物进展玻璃外表涂层来提高抗蚀性。 硅有机化合物不仅对提高抗水性和抗酸性有 显著的作用,而且对提高玻璃的力学和电学 性质也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还采用氟化物、 氧化物和金属等进展无机涂膜。
2.2.4 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退火有明焰和暗焰两种方式。明焰是指玻璃制 品在炉气中进展退火,此时玻璃外表的碱金属氧化 物能与炉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SO2〕所中和, 而构成“白霜〞〔主要成分为硫酸钠〕,通称为 “硫霜化〞,当“白霜〞被去掉后,玻璃外表的碱 金属氧化物含量有所降低,从而提高了玻璃制品的 化学稳定性。且随着退火时间的延伸和退火温度的 提高,有利于碱金属氧化物向外表的分散,将使更 多的碱金属氧化物参与与炉气的反响,使玻璃的化 学稳定性得到更大的提高。
但许多实验证明,Na+离子和H2O分子在凝胶 层中的分散速度比在未被侵蚀的玻璃中要快得多。 其缘由是:
〔1〕由于Na+离子被H+离子替代,H+离子半径 远小于Na+离子半径,从而使构造变得疏松;
〔2〕由于H2O分子破坏了网络,也有利于分散。
因此,硅酸凝胶薄膜并不会使分散变慢。进一 步侵蚀之所以变慢以致停顿的缘由,是由于在 薄膜内的一定厚度中,Na+离子已很缺乏,而 且随着Na+离子含量的降低,其他成分如R2+ 的含量相对上升,这些二价阳离子对Na+离子 的“抑制效应〞加强,因此使H+与Na+离子交 换缓慢,在玻璃外表层中,反响式〔1〕几乎 不能继续进展,从而使反响〔2〕和〔3〕相继 停顿,结果使玻璃在水中的溶解量几乎不再添 加,水对玻璃的侵蚀也就停顿了。
玻璃工艺8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 硼硅酸盐退火时会分相,可能降低化稳性。与 分相形貌有关。
4.表面状态
通过表面处理可提高化稳性。(霜化、涂膜)
5.温度和压力
高温高压 化稳降低。
<100C,T10C侵蚀速度提高50~150%
1.为何高碱玻璃的耐酸性弱于耐水性?
2.硼硅酸盐玻璃分相后连通相富碱硼,对化稳性有 何影响?在生产上有何应用?
三、碱对玻璃的侵蚀
1.侵蚀过程
①阳离子吸附 ②(阳离子)吸附OH-
③生成硅酸离子或硅酸盐。
2.影响因素 (1)碱中阳离子吸附能力。能力大侵蚀强。 (2)碱性强弱。 碱性强,OH- 浓度大
(3)硅酸盐溶解度
易溶的侵蚀强。
(4)R-O键力大,耐碱性好。
四、大气对玻璃的侵蚀
实际是水气、CO2、SO2等作用的总和。
水气比水的侵蚀性强。 五、玻璃的脱片现象 原因:①表面 可溶性成分溶出后,不溶的高硅 氧成膜脱落。
②溶液中(或溶出的)多价离子在表面形成含 水硅酸盐薄膜后脱落。 成分:水合硅酸钙镁
药用玻璃不加MgO
在水中的溶出度(毫克/米2)
六、影响化稳性的因素 1.组成 (1)[SiO4]量越多,化稳 越好。 (2)R2O 使化稳减弱。
* Al2O3
少量提高化稳,四面体补网
大量减弱化稳,四面体体积较大。
(5)ZrO2对耐酸、水、碱性都有提高 Al2O3 、ZnO、CaO亦有作用 BaO不好
(6)在xNa2O-yCaO-zSiO2中
当 z=3(x2/y+y) 时化稳性最好
以高价的氧化物取代Na2O时化稳性能提高。 2.侵蚀介质
种类、浓度、阳离子吸附力等。 3.热处理
玻璃4-玻璃耐水化学稳定性的测定
此外,H2O分子也能对硅氧骨架直接反应,而 导致玻璃网络骨架的破坏。 由于大多数玻璃都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这 就使得完全按实际条件来测定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变 得很困难。因此,采用强化实验条件的方法,如增 加试祥表面积、提高实验温度、加大侵蚀介质的浓 度等缩短测试时间。
三、测试仪器及设备
1.水浴锅 1台 2.酸式微量滴定管 1支 3.带盖聚四氟乙烯烧杯 6个 4.烘箱(公用)。 5.钢制研钵。6.筛子(孔尺寸0.42mm及0.25mm) 7.分析天平(公用) 8.水银温度计(100℃)1支 9.镊子1把 10.无水酒精 11.中性蒸馏水 12.0.01N标准盐酸 13.甲基红指示剂(0.1%) 14.磁铁1块 15. 量筒50m1 16.×5或×10放大镜
废;
特别是医用的包装瓶,如药瓶、盐水瓶等,会因玻璃溶解而影响瓶中
药液的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这些玻璃制品的生产中必须严格检测其化学 稳定性,对于化学稳定性不合格的产品应禁止出厂。
测定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方法很多,如重量法、 滴定法、比色法等,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粉末法 和表面法。粉末法是在规定的粒度范围和条件下, 测定玻璃粉末的侵蚀量,表面法是在规定的测试 条件下测定玻璃制品单位表面的侵蚀程度。 本实验根据国际委员会推荐方法,采用德国 工业标准DIN12111测定玻璃的耐水性。
将0.42~0.25mm的玻璃粉末铺在光滑的白纸上, 用磁铁吸去研钵上落下的铁屑。
将玻璃粉末倒在倾斜光滑的木板上(其大小约为 70×50cm) ,用手轻敲木板的上部边缘,圆粒即滚 下。而扁粒停留在木板上弃去。将滚落下来的玻璃 颗粒撒在黑纸上,(借助放大镜)用镊子选取大小相 近的圆形颗粒,尖角的、较小的以及针状的颗粒弃 去。选好的颗粒用无水酒精洗掉粉尘,在 110~120℃的温度下烘干,装在磨口玻璃瓶中,存 在干燥器内备用。
4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表面涂以对玻璃具有良好粘附力, 对侵蚀介质有低亲和力的物质。可涂有 机物与无机物。
第4章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4.2.4 温度和压力
•
一般说,温度升高侵蚀加快。每温高10℃, 侵蚀速度增加50-150%,100℃以上,侵蚀 作用始终是剧烈的,只有含锆多的玻璃才 是稳定的。
• 压力提高,一方面使侵蚀介质的吸附加 快,侵蚀速度提高。另一方面又使侵蚀 物回收能力增加使扩散减慢,则降低侵 蚀速度。 在低压下,影响不显著,高压(29.4~ 98×105Pa)下,玻璃在短时间内遭剧烈 的破坏。
4.1 侵蚀机理(掌握)
第4章 4.1.1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侵蚀剂的分类 ☺ 只能改变、破坏或溶解玻璃结构组成中的 R2O和RO等 ☺ 不仅对上述氧化物起作用,而且也对玻璃 结构中的硅氧骨架起作用的物质。 4.1.2 水对玻璃的侵蚀 侵蚀过程 • 开始于H2O中H+和玻璃中的Na+进行交换,之 后进行的是水化、中和三个反应。 • H2O分子也能对硅氧骨架直接起反应而生 成[Si(OH)4]极性分子,最后形成一层 SiO2·XH2O薄膜,称硅酸凝胶保护膜。当 PH<8时此膜较稳定,能阻挡侵蚀过程,称 自抑制作用。
第4章 4.1.4 过程 ① ②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碱对玻璃的侵蚀 反应如下
碱中的OH-集中在玻璃表面,并把玻璃中各 种阳离子吸附于玻璃的表面。 OH-直接破坏网络结构,使Si-O键断裂。
③
产生的硅氧群最后变成硅酸离子或与吸附 于表面上的阳离子形成硅酸盐,并逐渐溶 解于碱液中。
-Si-O+HO-Si-
4)含有少量的Li2O取代Na2O,可提高化稳性。 5)玻璃中同时存在两种碱金属氧化物时,其化稳 性比单一的要好,混合碱效应。
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测定
实验二、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测定1 目的意义1.1 意义玻璃的化学稳定性,也叫安定性,耐久性或抗蚀性,是指玻璃在各种自然气候条件下抵抗气体(包括大气)、水、细菌和在各种人工条件下抵抗各种酸液、碱液或其他化学试剂,药品溶液侵蚀破坏的能力。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是玻璃的一个重要性质,也是衡量玻璃制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任何制品的任何用途都要求玻璃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当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差时,玻璃制品就不能使用。
如保温瓶等会因受水的作用成片脱落而影响人体的健康,特别是医用药瓶、安瓿、盐水瓶等会因玻璃溶入药液中而影响药液的质量,甚至会危及生命。
1.2 实验的目的2进一步理解玻璃被侵蚀的机理;②掌握粉末法测试玻璃耐水性的方法。
2 实验原理2.1 侵蚀机理侵蚀介质对玻璃的破坏过程是很复杂的。
就一般情况而论,当玻璃与侵蚀介质接触时,破坏机理可分为溶解和浸析两大类。
当溶解发生时,玻璃各组分以其在玻璃中存在的比例同时进入溶液(例如氢氧化物溶液、磷酸盐溶液、碳酸盐溶液、磷酸或氢氟酸等溶液)中,这种侵蚀也叫完全侵蚀。
当浸析发生时,只是玻璃中的某些组分溶入溶液中,其余部分残留在玻璃表面而形成化学稳定性较高的保护膜,玻璃的骨架没有被瓦解。
玻璃制品经常遇到的介质有气体与液体。
气体有CO2、SO3等。
液体有水(包括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酸液、碱液和盐类溶液等。
下面简单讨水介质对玻璃的侵蚀。
从实验知道,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对玻璃发生破坏作用时,都是水先与玻璃表面起反应。
因此可以说水是玻璃的最大“敌人”。
就目前情况而言,水能与任何一种玻璃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从微观角度来看,玻璃的内部是比较空旷的。
即玻璃网络结构内有很大空隙。
因此,当玻璃与侵蚀介质接触时,介质的某些分子或离子能从玻璃表面进入内部与玻璃内部的某些离子进行交换或者同玻璃结构网络进行反应。
反应结果,玻璃表面的Si-O键断裂,形成硅醇-OH基团,随着这一水化反应的继续,Si原子周围原有的四个桥氧全部成为OH,这就是H2O分子对硅氧骨架的直接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5
2.1.4 大气对玻璃的侵蚀
大气的侵蚀实质上是水汽、CO2、SO2等 作用的总和。玻璃受潮湿大气的侵蚀过程首
先开始于玻璃表面。玻璃表面的某些离子吸
附了空气中的水分子,在玻璃表面形成了一
层薄薄的水膜,如果玻璃组成中R2O等含量 少,这种薄膜形成后就不再继续发展;如果
玻璃组成中R2O含量较多,则被吸附的水膜 会变成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溶液,并进一步吸
膜 ”,并认为保护膜层的存在,使Na+和H+的 离子扩散受到阻挡,离子交换反应速度越来
越慢,以致停止。
-
3
但许多实验证明,Na+离子和H2O分子在凝胶 层中的扩散速度比在未被侵蚀的玻璃中要快得多。 其原因是:
(1)由于Na+离子被H+离子代替,H+离子半径 远小于Na+离子半径,从而使结构变得疏松;
-
8
其次在酸中由于溶液的pH值降低,从而使 Si(OH)4的溶解度减小,也即减慢了式(3) 的反应速度,从而减少了玻璃的失重。当玻
璃中R2O含量较高时,前一种效果是主要的; 反之,当玻璃含SiO2较高时,则后一种效果 是主要的。即高碱玻璃的耐酸性小于耐水性,
而高硅玻璃的耐酸性则大于耐水性。
-
9
2.1.3 碱对玻璃的侵蚀
S在iO7027℃0.,0mPaHs为s%1)1.50-的碱溶液中的侵蚀
12
另外,阳离子对玻璃表面的吸附能力 以及侵蚀后玻璃表面形成的硅酸盐在 碱溶液中溶解度大小,对玻璃的侵蚀 也有较大影响。例如Ca(OH)2溶液对 玻璃的侵蚀较小,其原因就在于玻璃 受侵蚀后生成硅酸离子与Ca2+离子在 玻璃表面生成溶解度小的硅酸钙,从 而阻碍了进一步被侵蚀的缘故。
-
5
对于Na2O—SiO2系统的玻璃,则在水中 的溶解将长期继续下去,直到Na+离子几乎全 部被侵蚀出为止。但在含有RO、R2O3、RO2 等三组分或多组分系统玻璃中,由于第三、
第四等组分的存在,对Na+离子的扩散有巨大 影响。它们通常能阻挡Na+离子的扩散,且随 Na+离子相对浓度(相对于R2+、R3+、R4+的 含量)的降低,则所受阻挡越大,扩散越来
-
10
侵蚀能不断的进行(此时NaOH不象水 对玻璃的侵蚀那样仅由离子交换而得), 所以使碱对玻璃的侵蚀过程不生成硅 胶薄膜,而是玻璃表面层不断脱落, 玻璃的侵蚀程度与侵蚀时间成直线关 系。此外玻璃的侵蚀程度还与阳离子 的种类有关,
-
11
侵蚀 深度 /nm
侵蚀时间/h
Na2O—CaO—SiO2 玻 璃 ( Na2O15.5 , CaO12.5 ,
-
17
随着侵蚀的进行,碱浓度越来越大,pH
值迅速上升,最后类似于碱液对玻璃的
侵蚀。从而大大加速了玻璃的侵蚀。因
此水汽对玻璃的侵蚀先是以离子交换为
主的释碱过程,后来逐步过渡到以破坏
网络为主的溶蚀过程,即水汽比水对玻
璃的侵蚀更强烈。在高温、高压下使用
的水位计玻璃侵蚀特别严重,就是与水
汽的侵蚀特性有关。
(2)由于H2O分子破坏了网络,也有利于扩散。
-
4
因此,硅酸凝胶薄膜并不会使扩散变慢。进一 步侵蚀之所以变慢以至停顿的原因,是由于在 薄膜内的一定厚度中,Na+离子已很缺乏,而 且随着Na+离子含量的降低,其他成分如R2+的 含量相对上升,这些二价阳离子对Na+离子的 “抑制效应”加强,因而使H+与Na+离子交换 缓慢,在玻璃表面层中,反应式(1)几乎不 能继续进行,从而使反应(2)和(3)相继停 止,结果使玻璃在水中的溶解量几乎不再增加, 水对玻璃的侵蚀也就停止了。
越慢,以至几乎停止。
-
6
2.1.2 酸对玻璃的侵蚀作用
除氢氟酸外,一般的酸并不直接与 玻璃起反应,而是通过水对玻璃起侵蚀 作用。酸的浓度大意味着其中水的含量 低,因此,浓酸对玻璃的侵蚀能力低于 稀酸。
-
7
然而酸对玻璃的作用又与水对玻璃的 作用有所不同。首先,在酸中H+离子 浓度比水中的H+离子浓度大,所以H+ 与Na+的离子交换速度在酸中比在水中 快,即在酸中反应式(1)有较快的速 度,从而增加了玻璃的失重;
2.1 玻璃的侵蚀机理
2.1.1 水对玻璃的侵蚀
S iON a ++ H + O H - 交 换 S iO H+ N a O H(1)
OH Si OH + 32H2O水化 HO Si OH (2)
OH
-
1
中 和
S i(O H )4 + N a O H
[S i(O H )3 O ]-N a + + H 是一种极性分子,它能 使周围的水分子极化,而定向地附着在自己周 围 ,成为Si(OH)4·nH2O,这是一个高度分散 的SiO2—H2O系统,通常称为硅酸凝胶,除 有一部分溶于水溶液外,大部分附着在玻璃
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它具有较强的抗水和
抗酸能力,因此,有人称之为“硅胶保护
-
13
除此之外,玻璃的耐碱性还与玻璃 中R—O键的强度有关。R+和R2+随 着离子半径的增加,耐碱性降低, 而高场强、高配位的阳离子能提高 玻璃的耐碱性。
-
14
综上所述,碱性溶液对玻璃的侵蚀 机理与水或酸不同。水或酸(包括 中性盐和酸性盐) 对玻璃的侵蚀只 是改变、破坏或溶解(沥滤)玻璃 结构组成中的R2O、RO等网络外体 物质;而碱性溶液不仅对网络外体 氧化物起作用,而且也对玻璃结构 中的硅氧骨架起溶蚀作用。
硅酸盐玻璃一般不耐碱,碱对玻璃的侵蚀是通过
OH―离子破坏硅氧骨架(≡Si—O—Si≡),使 Si—O 键断裂,网络解体产生≡Si—O―群,使SiO2溶解在碱 液中,其反应为:
≡Si—O—Si≡+ OH― → ≡Si—O― + HO—Si≡ (5)
而且又由于在碱液中存在如下反应:
Si(OH)4+NaOH →[Si(OH)3O]―Na++H2O (6)
附水,同时使玻璃表面受到破坏。
-
16
实践证明,水汽比水溶液具有更大的侵蚀性。 水溶液对玻璃的侵蚀是在大量水存在的情况下 进行的,因此从玻璃中释出的碱(Na+离子) 不断转入水溶液中(不断稀释)。所以在侵蚀 的过程中,玻璃表面附近水的pH值没有明显 的改变。而水汽则不然,它是以微粒水滴粘附 于玻璃的表面。玻璃中释出的碱不能被移走, 而是在玻璃表面的水膜中不断积累。
-
18
2.2 影响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