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

合集下载

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课程大纲

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学课程大纲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简要描述课程主要内容、从学科的定义、研究方向等方面予以介绍,简述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与先修课程或后继课程的关系;

2.教学目标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

引导考生实质进入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掌握其中的基本知识架构的基础知识,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能独立解答本课程中各章的练习题;

(2)初步学科研究能力

引导考生熟悉社会心理学系统研究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问题,并就某个特定的社会心理问题形成假设,并设计社会心理学研究计划,熟练处理研究中的变量关系;

(3)学科知识运用

引导考生结合个人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观察,运用学科的理论原理,合理分析和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难点: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4.学时分配表

注:“*”部分为任选部分,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安排。每章的学时分配可作适当的调整。

二、各部分教学纲要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3学时)

教学目标:1.对照多种社会心理学定义,分析本课程的界定和对一个学科进行思考的方法,领会并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2.思考社会心理分类系统与社会心理学的定位

3.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特点

本章重点: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本章难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1认识自己

2认识他人

3认识社会

4认识生活的价值

第二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2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 第7章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 第7章

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
• 二、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
(一)性别歧视 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型性别成员,尤其是男性对
女性的歧视。 (二)种族歧视
来自百度文库
第二节 偏见与歧视
• 三、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
(一)对抗刻板印象 (二)平等接触 (三)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
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 一、归因的概念 二、归因理论
第三节 归因与归因理论
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
(二)地域和种族刻板印象 “北方人豪爽耿直、南方人精明细致”,“上海人精细、
东北人豪爽”,“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美国人开放、 中国人含蓄”等对特定地域的人的特征评论,这些都是人们 心目中传统的地域刻板印象,即知觉者关于某个地区人群群 体的刻板印象。
种族刻板印象,因为种族演化是以地理为基础的,如亚 洲地区的居住者多为黄种人,赤道附近的人多为黑色皮肤, 而接近南、北极的地区则多为白色皮肤。
刻板印象的产生和内-外群体效应的出现是相关联的,与 群体成员希望从所属群体中获得对自己更积极的认同有密切 的关系。
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
2.弱势群体的社会认同 有关弱势群体的研究,得出了与社会认同理论观点不
同的结果,即个体对某一外群体有更积极的刻板印象,褒 奖外群体(即外群体偏向),而对内群体却存有消极的刻版印 象,贬损内群体(即内群体贬损)
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 第8章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 第8章

第一节自我与自我概念溯源
(五)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 特别强调早期的母婴关系。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接触时所 体验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反映性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s)或感知。自我与愉快经验相联系的“好我”、与 痛苦和安全受到威胁相联系的“坏我”,以及和难以容忍的 焦虑相联系的“非我”或被拒绝的自我部分,都是人际关系 经验的产物。
人们由于我们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中强调的自我价值保护 倾向,喜欢用好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 己而否认失败负有责任,这种偏差被称作自我服务偏差或利 己偏差。
自我知觉的自我优化倾向能使人产生力量感和自我满意感, 符合自我价值定向的自我保护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保护 自我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些倾向可能妨碍人们 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导致自欺(self deception)的发生,严重时 还会使人否认现实。
库泊史密斯(Coopersmith, 1967)提出,自尊从四个方面 来建立:个人重要性;能力;个体的道德性;权力。
第三节 自 尊
波普(Pope,1988)提出,自尊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社会方 面的自尊;②学业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③家庭方面的自尊; ④身体意象方面的自尊;⑤整体自尊。 张静(2002)认为自尊由自我效能(或自我胜任)和自我悦纳 (或自爱)组成。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研究对象:五个层面:

1*、个体: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2*、人际: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吸引、爱情等。

3*、个体与群体互动:从众行为、社会助长、去个性化等。

4*、微观群体: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

5*、社会: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2)、研究范畴:

1*、社会心理发展:社会化、态度及其形成。

2*、社会认知:社会知觉、刻板印象,归因。

3*、社会互动:沟通、人际吸引、人际关系、助人行为、攻击行为。4*、社会影响:从众、遵从和服从;劝导与态度改变、合作竞争等。(2)、社会学理论:

1*、学习理论:个体行为由过去经验所决定,特定环境下的习得行为可成为习惯,在类似环境再次出现时,以同样行为应对。

1)、斯金纳学习理论:认为习得行为是强化所致。也就是说,习得某一行为的结果,可使学习者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可避免负面结果。2)、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通过观察进行学习时,可以不必做出外部反应,也不需亲自体验强化。

2*、进化社会心理学:该理论将进化和自然选择的思想应用到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生活的理解中。心灵是一种进化的、适应的器官,而不是一块白板,由进化形成的各种先天倾向组成。

其重要观点在于:

①许多人类的倾向、偏好是基因的结果,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为了解决生存和繁衍;

②人类行为是心理特征和外部环境作用的产物,但是后者充其量只是充当了背景刺激;

③人类祖先面对的一些问题,也具有社会性:希望被群体接纳、与他人合作等等。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 第7章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 第7章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拥有量不同,行动者了解自己的过去 和本性,而观察者则较强调现实因素(此时此地)。
第四节 归因偏差 • 三、自我服务偏差
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 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 当某个行为有个体的自我卷入的时候,个体在归因过程 中,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即归因回朝有利于自我 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 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第四节 归因偏差
一、基本归因偏差
二、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三、自我服务偏差
第四节 归因偏差 • 一、基本归因偏差
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与内部稳定的 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倾向于用个体因素来解释 事件,而亚洲国家的人多使用情境归因(王登峰、侯玉波 ,2004)。
第一节 刻板印象及其形成
(二)地域和种族刻板印象 “北方人豪爽耿直、南方人精明细致”,“上海人精细、 东北人豪爽”,“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美国人开放、 中国人含蓄”等对特定地域的人的特征评论,这些都是人们 心目中传统的地域刻板印象,即知觉者关于某个地区人群群 体的刻板印象。 种族刻板印象,因为种族演化是以地理为基础的,如亚 洲地区的居住者多为黄种人,赤道附近的人多为黑色皮肤, 而接近南、北极的地区则多为白色皮肤。 二者的区别在于地域刻板印象以地域进行划分,而种族 刻板印象一般根据肤色、发色、面部骨骼结构等遗传决定的 身体形态进行划分。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超详细笔记

⾦盛华《社会⼼理学》超详细笔记

第⼀章社会⼼理学及其发展

第⼀节社会⼼理学的界定

⼀、三种研究倾向

界定⼼理学取

向社会学取向

研究⼈的思想,情感和⾏为如何受到研究不同⽔平的交往,如个⼈

之他⼈存在的影响间、群体之间、个⼈与群体之间

强调重点个

体团体和社会

理解⾏为的途径分析状态和⼈格

等分析社会变量(地位⾓⾊)

⾸要⽬标预测⾏

为描述⾏为

⽅法以实验为主兼调

查调查与参与观察

⼆、社会⼼理学的界定

⼏个较具影响的界定

Allport(1968):是研究⼈的思想、情感和⾏为如何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存在的影响的学科

Myers(2002):是研究⼈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Baron(2003):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为,如何表达其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为什么会表现出其特殊的社会⾏为,为什么会产⽣其特殊的社会思想和情感。

⾦盛华(2005):是研究社会相互作⽤背景中⼈的社会⾏为及其⼼理根据的科学。

第⼆节社会⼼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社会⼼理学与社会学

⼆、社会⼼理学与⼈格⼼理学

三、社会⼼理学与⼈类⽂化学

第3节社会⼼理学研究范畴

⼀、社会⼼理发展

⼆、社会认知

三、社会互动

四、社会影响

第四节社会⼼理学的发展

⼀、史前思想积累阶段(19世纪上半叶)

●古希腊时期(哲学思辨)代表⼈物:孔⼦、孙⼦、柏拉图、亚⾥⼠多德等●推动社会⼼理学发展的直接原因:19世纪下半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然科学的三⼤发现)

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增长、犯罪增加、竞争、失业)

●1897,鲍德温创造“社会⼼理学”提法

⼆、产⽣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 3个重要事件,4位重要⼈物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2 .自我知识从何而来

社会化 反射性评价 其他人的反馈 自我知觉


标志唤醒状态
环境的独特性 和他人进行比较
社会认同
文化影响
2.1 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 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 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会叫的轮子才能够得到油的润滑

相互依赖性自我

将自己看做周围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并认为自己的行为取决于其 他人认为自己应当采用的思考、感觉和行动的方式。 相互依赖性自我并不是一个有限定的整体,他的结构随着社会情 境特征的变化而变化。

从文化视角分析“我爸是李刚” 枪打出头鸟

母亲
父亲 母亲
父亲 兄弟

自我知识大部分来源于社会化 社会化过程是我们早期经验的核心,随后这些经验逐渐发展并最终成为 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反射性评价

是指个体所知觉到的其他人对我们的反应。 Baldwin,Carell,Lopez(1990)招募天主教徒所做的 反射性评价实验。
2.3 其他人的评价

特定群体共同的信仰、价值、传统和行为模式; 社会规范; 社会角色。
4.7 进化社会心理学

该理论将进化和自然选择的思想应用到对人类行为和社会 生活的理解中。 强调作为一个物种通过遗传获得的共同特征。

社会心理学考试提纲

社会心理学考试提纲

社会心理学: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试图解决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被别人实际的想象的可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科学。金盛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化:是个体自然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的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1社会对个体教化过程2个体的社会适应过程。

自我:也叫自我意识或者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角色的认识。

社会知觉:人们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对人对己对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作用在于个体在积极思维的参与下,能够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推测其内心世界,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心理过程,是个体社会认知的开端。可以分为自我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等

自我知觉:个体在生活实践中,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心理活动倾向的觉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和他的自我相关,力求与他的身体年龄身份性别等相适应。

对人知觉: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和别人接触时,通过对别人的外部特征的观察了解其个性及品格的过程。包含两个方面,1对别人外部特征的了解2对别人内心世界的了解。前者是对人知觉的基础和序幕,后者是对人知觉的内容结果。

人际知觉: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彼此作用的认知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包括自己与别人的相互关系,别人与别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角色知觉: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或者别人的社会地位身份以及行为规范的认知和判断过程。其中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后者是前者的标准。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金盛华主编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金盛华主编复习资料

社会⼼理学第⼆版⾦盛华主编复习资料

第⼀章社会⼼理学概述

1.⼼理学研究⽅法:

2.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指通过有⽬的、有组织的直接观察,收集有关⼈类社会⾏为的各种⾮语⾔资料,从⽽分析、

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法。

分类:参与观察(公开与隐蔽)与⾮参与观察

(前者研究⼈员为参与者,后者为旁观者)

3.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活条件下发⽣的过程,没有研究者⼈为安排的场⾯;⽽且这种研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因⽽能够得到有关⾏为发⽣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4.观察法的主要缺点是:第⼀,由于对⾃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第⼆,在使⽤观察法时,如果被观察者意识到他们正在受

到观察,那么⾏为表现就有可能不同,使得观察结果不够真实;第三,观察者⾃⾝的主观愿望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及观察结果。5.实验法(experiments method):根据⼀定的研究假设,系统地操纵⼀个或多个变量,对额外变量进⾏控制(使其对所有被试

保持常数,消除可能使结果出现误差的⽅⾯和挑选条件相同或近似的被试者),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发现因果关系的⼀种⽅法。分类:实验室实验、模拟实验、⾃然(现场)实验

6.调查法(survey method)⼜称询问法。它的基本做法是研究者拟定⼀系列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要求他们作出回答,然后整理所获得的资料,从中得出结果。调查法分为两种,⼀种是访谈法(interview method),另⼀种是问卷法(questionaire method)。访谈法是研究者亲⾃访问被调查者,向他们直接提问,并对回答作出记录;问卷法则是以书⾯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让他们填写问卷。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6):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6):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学习笔记(6):态度及其改变

第一节态度的实质

1.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的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2.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成分。

(1) 态度的认知成分之人们作为态度的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向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态度的认知因素具有一定的组织性。

(2)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个人对于一定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

(3) 态度的行动成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特定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产生种种性质不同的影响;二是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3.态度的维度

(1) 指向:即态度的方向,指人们对于态度客体的态度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2) 强度:指一种特定态度倾向于某一指向的程度。

(3) 深度: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4) 向中度:也称向中性。指一种态度在个人态度系统和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 外显度:也称明显度。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上所表现的外露程度。

第二节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拉皮埃尔对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挑战

拉皮埃尔1934年进行了著名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即带一对中国夫妇到美国各旅馆入住,虽然大多数旅馆都接纳了他们,但是6个月后的调查却显示,这些旅馆的态度却是并不愿意接受中国人。

2.态度与行为确实一致的证明

关于美国总统选举的调查,往往证实了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因此也出现了调查机构。

社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完整版

社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完整版

课件内容第1 章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第2章社会心理学理论第3 章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第4章社会化第5章态度及其测量第6章社会知觉第7 章刻板印象与归因第8 章自我概念第9 章价值取向第10 章沟通第二节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斯旺(Swann ,1992 )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证明人们确实偏爱确认自我概念的反馈。图8-2 同伴交往偏好第二节自我概念的形成与自我认知五、自我认识过程中的自我服务偏差人们由于我们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中强调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喜欢用好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认失败负有责任,这种偏差被称作自我服务偏差或利己偏差。自我知觉的自我优化倾向能使人产生力量感和自我满意感,符合自我价值定向的自我保护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保护自我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些倾向可能妨碍人们对自我的客观认知,导致自欺(self deception) 的发生,严重时还会使人否认现实。第三节自尊一、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二、自我差距与自我提高三、自尊的测量四、自我效能第三节自尊一、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一)自尊的结构詹姆斯(1892) 认为,自尊即个体的成就感,取决于个体在实现其设定目标的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感受。波普(Pope, 1988) 认为,自尊由知觉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两个维度构成。此与罗杰斯早期的观点一致.库泊史密斯(Coopersmith, 1967) 提出,自尊从四个方面来建立:个人重要性;能力;个体的道德性;权力.第三节自尊波普(Pope,1988)提出,自尊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社会方面的自尊;②学业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③家庭方面的自尊;

社会心理学(订正补充版)

社会心理学(订正补充版)

社会心理学(订正补充版)

社会心理学重点

1.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的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地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即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一段时间后,这种期望就会成为现实,学生真的如期望的那样获得了良性发展。

态度:基本含义是指适合、适应,是指对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在艺术领域中是指雕塑或绘画作品中人物外在的、可见的姿态。

社会知觉:是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印象:是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以自己旧有的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关于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以下为社会知觉偏差的各种效应,注意了解其实例)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对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或最近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即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她的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法去估价所有的特点。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通常称为自我实现的语言。莫顿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观念变成了现实。

社会心理学课件(金盛华)-价值取向

社会心理学课件(金盛华)-价值取向

(4)刺激(Stimulation):兴奋、新奇和生活 中的挑战; (5)自我导向(Self-Direction):独立的思想 和行为——选择、创造、探索; (6)世界主义(Universalism):理解、欣赏、 容忍和保护所有人和未来的福利;
(7)仁慈(Benevolence):保护和提高那些 个人交往较多的人们的福利
(二)中国民众价值取向“好人定位”结 构
金盛华认为, 中国人价值观结构,其在整 体上是以品格自律、才能务实、公共利益、人 伦情感为优先取向的亲社会结构,具有鲜明的 “好人定位”的特点
中国民众价值取向“好人定位”结构(图 9-1)
金钱权力
公共利益
中国民众价值取向“好人定位”结构(图 9-2)
施瓦茨价值观量表(Schwartz Value Survey, 简称SVS)
57项价值观,用以代表10个普遍的价值观 动机类型:

(1)权力(Power):社会地位和特权, 控制或统治他人和资源; (2)成就(Achievement):根据社会标准 通过能证明个人成功的竞争;
(3)享乐主义(Hedonism):追求生理上的 满足及愉悦;
1、需要和动机 ◇需要——内部不平衡状态 ◇动机——内部动力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主体根据和判断 尺度。(是否有价值,在于其满足人 的需要的程度) 价值观 需要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教材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分为四个层面):

(1)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2)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3)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

三、社会心理学三阶段:

1、史前思想积累阶段。“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权威人物: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老子。

1875年,德国学者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

2、产生阶段

(1)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属于“经验描述”阶段,罗斯第一次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待。

(2)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系统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的标志:Allport的《社会心理学》(1924年)

3、迅速发展阶段

(1)认知社会心理学阶段:社会建构理论、话语心理学

(2)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

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理论建设任务

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历史唯物主义

2.批判、继承历史遗产

3.丰富和发展对人的心理的全面理解

(二)指导社会实践任务

1.提高自身素质

(1)认识自己以及自己的角色义务

(2)将生活意识转化成科学意识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

9.况的一种方法。步骤:明确测量目的、确定测量变量、设计、选择方法、编制测量问卷、测量的实施、结果处理。原理: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近;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远。) 10.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分享、合作、谦让等。P29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

一、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教材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分为四个层面):

(1)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2)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3)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

三、社会心理学三阶段:

1、史前思想积累阶段。“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权威人物: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老子。

1875年,德国学者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

2、产生阶段

(1)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属于“经验描述”阶段,罗斯第一次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待。

(2)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系统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的标志:Allport的《社会心理学》(1924年)

3、迅速发展阶段

(1)认知社会心理学阶段:社会建构理论、话语心理学

(2)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

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理论建设任务

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历史唯物主义

2.批判、继承历史遗产

3.丰富和发展对人的心理的全面理解

(二)指导社会实践任务

1.提高自身素质

(1)认识自己以及自己的角色义务

(2)将生活意识转化成科学意识

(3)提高自身素质

2. 提高实践能力

预告作用:社会气氛、价值观变化趋势、消费趋势。

中介作用:社会控制、社会规范发挥作用需以社会心理为中介,内心的选择与接受。

第二章社会化

一、1、社会化: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2、成人社会化: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成人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所要求的角色重构,而在承担正式社会责任后所进行的延伸性的社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

二、人能够被社会化的原因:

第一,人脑有以千亿记的神经细胞,组成各种联系和网络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

第二,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

第三,人类童年的长期依赖性的生活阶段,为社会发挥对儿童长期而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性。

三、社会化内容:政治社会化(社会化内容中的核心)、道德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四、文化的“化人”作用:

文化为个体提供社会化的规范

文化培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以成为特定的社会角色

文化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

五、文化反哺的内容:

生活技术;日常行为;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生活情趣;事物的好坏、对错判断的价值观。

第三章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以对自身和他人外在特征的感知为基础,对其行为的规律进行解释、推断和预测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途径:

1、语言活动:人们说话时,不仅包括说话的内容,同时也包括说话时的音调、速度、节奏等,这些特征统称语言表情。

2、面部表情:脸部表情是反映人们的内心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活动的一种客观指标。

3、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对人内在素质的揭示更具有直观性。

4、行为方式:人的行为方式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向他人学习、与他人磨合和接受周围环境的熏陶而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

三、认知启发:面对不确定事件的判断,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A.表征性启发B.可用性启发

C.调整性启发

四、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

五、印象建构包含两个过程,即:(1)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2)决定如何去做。

六、印象形成的核心特征:中心品质模式。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这种模式被称为中心品质模式。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第四章态度

一、态度:个人指向一定对象,以一定观念为基础的,评价性的持久反应倾向。

二、态度形成的阶段

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

认同: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

内化: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三、霍夫兰的劝导模型

影响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主要包括劝导者、劝导信息和情境,内部因素则主要是态度主体自身的特点。

四、偏见:个人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的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

五、偏见的消除

1、消除刻板印象

2、从社会着手:(1)在家庭中,父母要当好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不要对子女太严厉粗暴,要从小培养他们公正客观地对待其他人。(2)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应该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教育他们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从认知上消除偏见。(3)大众传媒应该注意宣传内容,不要给人们以有偏见的宣传,而且注意时常讨论、消除现存的各种偏见。

3、平等地位的接触

4、加强群体交往的社会规范

第五章归因

一、归因: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二、归因判断的基本原则

1、“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

2、对现象的因果关系的知觉是解释行为的基本原理

3、可知觉到的行为原因是推测动机思维的核心

三、凯利的三维理论:

一般来说是从客观刺激物、个人和时间三个不同范围内根据有关的普遍性(一贯性)、一致性和区别性三种关键的信息资料进行归因,这就形成了其立方体归因模式。

凯利认为,人类的归因过程是一个严密而合理的逻辑分析模式。人类归因所依据的主要手段是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协同变化,进而从多种可能的原因中找出与行为事件共存亡的条件,并把它定为特定行为的原因。(协变原则)

凯利在其归因理论中还提出了“折扣原则”,他指出:“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则某一原因在引起一特定效应上的作用就被打折扣了。”就是说,当一种结果是由一种以上原因引起的,人们就不应该轻易归因于某一特定原因了。表:三种行为信息的协变与归因行为信息

归因类型

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

低高低人

高高高刺激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