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通过举办暑期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

通过举办暑期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

通过举办暑期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

作者:黄珍珍梁楠郝毅方文军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34期

摘要: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如何采用多样化的招生宣传方式,招收到科研素质高的研究生,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自2010年起,浙江大学化学系每年暑期为全国的大三学生举办夏令营活动,将夏令营构建成为本校导师和意向学生沟通互动的平台。通过对六年来研究生招生情况分析,说明举办大学生夏令营对保证研究生的生源数量、提高生源质量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夏令营;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01-0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任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层次国家人才的重任。近10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快速增长,研究生教育走上了规模化发展道路。2005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为36.7万人,2010年为53.4万人,2015年为64.7万人,招生数量显著增长[1]。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科类型的增多使得研究生教育质量面临新的巨大挑战。我们应该意识到,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但依然属于精英教育,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与时俱进,保证并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才能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专业人才。这成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以及其他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挑战性课题[2-5]。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核心内容就是吸引优质生源。生源质量对学校的社会声誉、学生管理、人才培养都有重要影响。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就业压力大催生考研热河北成第三研究生源大省

就业压力大催生考研热河北成第三研究生源大省

就业压力大催生考研热河北成第三研究生源大省

就业压力大催生考研热河北成第三研究生源大省

河北2016考研报名人数达90147人增幅8.5%

在经历连续两年报名人数的下跌后,2016年度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达177万人,比2015年增长7%。从河北省来看,2016年河北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90147人,比2015年增加7047人,增幅达8.5%。报考人员中,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仍是报考主力,占报名总数的68.3%。高学历考生所占比例再创新高,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考生占报名总人数的96.9%。另外,今年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占参加考试报名总数的49.1%,同比增长6.9%。

分析:就业压力增大,考研人数增多

今年报考人数为何出现明显反弹?据此前一项覆盖37655人的调查显示,43%的考生考研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而考研;13%的考生因暂时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其中,往届生考研的原因主要是对毕业后的薪酬满意度低,或为提升自身水平、改变工作环境。

考生小赵表示,当初报考研究生考试就是为了躲开就业压力,“没想到今年公务员考试人数少了,考研的人数倒多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报考公务员呢。”不过,也有部分考生表示,希望通过读研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特别是一些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都明确表示想要继续在专业方向上有所深造,无论考生人数是否增加都会报名。专家分析称,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激增,与当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密切联系,就业压力增大,考研人数增多,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压力催生“考研热”。

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中国教育在线权威发布

/

摘要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5万人。这是继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跌以来,再次明显下降,宣告了持续20多年的考研热画上了句号。

与此相关的是高校的招生,2014年研究生招生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很多省市未能完成招生计划,这也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相比较749万大学毕业生数,研究生报名人数的下降明白无误地传递了这样一个客观现实:对学历的盲目追求与崇拜,一去不复返了!

报名人数连续第二年下降招生计划不能完成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5年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自1981年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30多年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26万人,近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始终处在爆发式增长的阶段。不过,从2014年开始,报名人数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5万人。这是继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跌以来,再次明显下降,宣告了持续20多年的考研热画上了句号。

与此相关的是高校的招生,2014年研究生招生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很多省市未能完成招生计划,这也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

告》(以下简称《报告》),2015年全国各地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如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南、河北分别下降6.56%、6.14%、5%、3.88%、3.36%、2.97%。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从2014年开始减少,而招生规模在每年不断扩大。未来,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人数下降、招生规模上升的“剪刀差”会愈发明显。

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在经历连续两年报名人数的下跌后,2016年度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部分省市甚至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这是中国教育在线24日在京发布的《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所显示的。《报告》还显示,研究生招考各学科报录比不均衡,在计划报考的10个最热门专业中,7个是社科类专业;名校所招录的研究生中,推免生比例大幅度上升。

报名人数回升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考群体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从2014年起,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下降,保持多年的考研热持续两年降温。201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176万,2014年下降至172万人,到2015年再减少至164.9万人。

《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介绍,统计显示,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超过170万,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分别增长6.8%、8.4%、11.7%、11.12%。

2016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4.3万,比2015年增加15448人,增幅约6.8%。2016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116039,比2015年增加11617人,增幅达11.12%。

是什么导致今年考研人数的突然反弹?陈志文分析,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激增,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有关,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压力增大从而催生考研大军。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系统数据显示,3000余人的调查群体中,有43%的考研人群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部分毕业生工作以后对薪酬的满意度较低而选择考研,提升自身水平、改变工作环境成为往届生考研的重要原因,这也拉高了2016年整体考研人数。陈志文说。

研考投入超万元 “斥巨资”考研到底值不值?

研考投入超万元 “斥巨资”考研到底值不值?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举行。相较以往,2015年的考试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对于考研(微博),学生都是怎么看的?报考研班的学生是占多数还是少数?报名的钱是从哪儿来?“斥巨资”考研对考试的效果到底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考研账本

研考投入超万元的不在少数

清晨6:30,北京的天还没有完全大亮起来,北京一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李孟辉匆匆从宿舍出发,开始了他新一日的备考生活。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不久前,他报了京城一家知名培训机构开设的考研冲刺班,为了这几十天的培训他花费了近两万元的代价。

今年暑假结束后,小李就开始一门心思地准备考研,为此他没少花钱。报培训班、购买考研参考书和复习资料,加上交通等其他费用,算下来花费早已上万,而正在上的冲刺班也被他视为最后一搏的机会。小李说:“虽然钱没少花,但是如果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我觉得这笔投资还是值得的。毕竟多一份投入,总会多一分回报。”

在大多数大学生看来,如今想要考研,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财力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你能考入目标院校吗?你对自己的复习情况了解吗?你想找一个有经验的

老师为你辅导,帮你押题吗?类似的提问频繁出现在考研培训班的网站和宣传单页上,这些广告宣传语也一语道出了考生执着报考考研培训班的心理。

正在积极备考的王丹是北京一所普通高校的大四学生,由于决定跨校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让她对自己的备考更加没有了信心,找个高质量的培训班被王丹看作是考研的不二选择。“读书以来,各种学习考试都会有老师帮忙指导,现在突然要自己准备考研,我还真有些无从下手,因此报班学习是我能想到最简单直接

中国考研供需状况及培训行业深度研究

中国考研供需状况及培训行业深度研究

中国考研供需状况及培训行业深度研究

一、考研培训行业发展背景

1、招生端:中国硕士教育供给扩大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2010-2020年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均翻倍。2016年教育部下发通知非全日制硕士招录与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并轨;2020年初,教育部宣布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这直接推动了202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量突破100万人达到111.2万人,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显著,截止2020年我国专硕招生占比超60%。考研规模的持续扩大,也给考研培训市场带来发展机会。

美国是公认的研究生教育强国,2019年美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达到82万人,尽管到2019年我国研究生新招生总人数已经基本与美国持平,但相比我国的人口规模,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报考端:优质硕士教育供不应求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考研报名人数以每年约30-50万的量级增加,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已达377万人,较2020年增长10.6%,报考规模呈现明显的逐年攀升态势。其中,山东、四

川、广东、浙江等多地考研人数涨幅超过10%。预计未来考研报考人数还将保持增长,为考研培训行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然而,在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不断上升的同时,“学历的马太效应”也不断凸显:据麦可思调研,2019年双一流本科平均深造率30%,其他高校本科平均深造率12.2%。具体到考研方面,以武汉大学(2020年校友会排行榜全国第10)和宿迁学院(2020年校友会民办大学排行榜第134)为例进行对比,据澎湃新闻报道,武汉大学应届毕业生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在2700人左右,实际考取1000人左右,录取率约40%;而根据宿迁学院2018届毕业生数据报告,18届毕业生考研报考人数约为3274人,被录取386人,考取率11.79%,创下宿迁学院历史新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就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首选,选择自己喜欢而且满意的工作,有的时候并不能如愿以偿。有这样一组数据:1995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89.5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3.4万人,本专科毕业生80.3万人,国家计划内电大、函授普通专科班毕业生5.8万人;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145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万人;2004年全国有280万高校毕业生;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2006年统计地区高校毕业生需求总数为1665044名,其中研究生177003名,占10.6%,本科生923519名,占55.5%,专科生564522名,占33.9%;2008年12月15日,中国社科院举行“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与会专家指出,预计2008年大学毕业生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

前言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

2019考研大数据分析

2019考研大数据分析

2019考研大数据分析

在之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中,经过查阅分析,凯程青青老师总结出以下6点对于19年管理类联考的趋势有非常重要的帮助的数据。

1、研究生报名人数达238万,往届生比例提高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高涨,达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幅18.4%。

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生中,往届生增幅超过应届生。

调查显示,超7成考生读研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

2、管理类联考分数线从155分上涨到170分

近年来金融、管理、法律等学科报名人数不断上涨,而相应的招生计划增幅稳定,导致分数线不断上涨。

工学类专业由于招生体量大,考生报考热度的转移,分数线不断下滑。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会计等专业学位分数线,从2013年的155分上涨至2017年170分。

3、管理类非全日制受热捧,多数高校超额完成计划

近年,硕士研究生报名的显著特点是院校及专业选择分布不均,工商管理、会计、公共管理、金融等专业是考生首选专业。

我们拿几所名校的MBA录取情况举例: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计划录取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200人,实际录取320人,完成率达到160%。

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非全日制工商管理专业招生人数均超过招生计划10%左右。

南京大学2017年计划招收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200人,实际录取231人,完成率115.5%。

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一、全国研究生招生及学位授予概况

1-1 全国研究生招生概况

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研究生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我国正式恢复研究生教育,并实行学位制度。据统计,当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6.3万人,经过考试,录取10708人。

2011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有151.1万人报考,教育部计划招收49.5万硕士生。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65.6万,连续三年年增超10万人。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硕士生招生规模已是1978年的近50倍,与1984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规模相当,约为1977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的2倍。

表1-1-1 1993-201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概况(单位/万人)

图1-1-1 1993-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及在校人数(单位/万人)

图1-1-2 1993-2011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及在校人数(单位/万人)

图1-1-3 1994-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及报名人数增长率

如表1-1-1和图1-1-1、1-1-2、1-1-3所示,从2002年起,伴随高校扩招等新的高教发展战略,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一个大扩招时期。1999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一改以往10%左右的

温和增长,跳升至27%,2000年更进一步,招生计划比1999年猛增40%,2001年仍继续保持了29%的增长比例,2002年—2004年间,连续保持了23%,33%,以及21%的较高速度。直到2005年,招生计划的快速增长势头才开始回落,进入10%左右的稳定增长阶段。

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014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研招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在线
目录
一、研究生报名人数下降 招生计划增长趋缓 1 研究生报名人数首呈下降趋势
1.1 国内研究生报名人数近六年来首降 1.2 中国学生赴美读研申请量首次下降 2 硕士、博士招生计划增长趋缓 2.1 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长趋缓 增幅约 4% 2.2 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长放缓 增幅约 3%
从 1999 年至 2009 年间,我国共授予硕士学位约 230 万人。2009 年,我国 硕士学位授予数为 44.3 万人,约为 1999 年 5.2 万人的 8.5 倍。
7
red 从 2003 年开始,我国硕士学位授予数量呈爆发式增长,2007 年增长开始放缓 te 3.2 每年硕士学位授予人数远高于毕业人数 is 由于培养制度的原因,我国硕士学位授予数每年都会高于毕业人数,从 2004 g 年开始,这两个数字的差距越来越大,仅 2009 年,硕士学位授予数就为毕业人 UnRe 数的 1.3 倍。
UnRegistered 2014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呈现下降趋势
多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不断增加,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除 2008 年因金融危机等因素造成报名人数下降外,考研人数年递增 10-15 万人。不过, 从 2014 年报名数据来看,考研报名人数已经减少,多年来的考研热开始出现降 温。
4

考研调查报告模板

考研调查报告模板

考研调查报告模板

【考研调查报告模板】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1.背景

作为一项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研究生。考研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

同时,考研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生的求职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深入了解考研学生的情况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2.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考研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报专业情况、备考方式、院校选择、考研后就业情况等,为研究生招生管理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向全国10所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有500份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果

1.考研学生基本情况

(1)性别

男:45%

女:55%

(2)年龄

小于22岁:10%

22至24岁:45%

25至27岁:35%

大于27岁:10%

(3)学历背景

本科:90%

专科:5%

其他:5%

(4)是否具有工作经验

有工作:20%

无工作:80%

2.选报专业情况

(1)选报理由

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40% 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35% 兴趣所在:20%

其他:5%

(2)选报专业类型

文学类:10%

法学类:5%

管理类:20%

工学类:30%

理学类:20%

艺术类:5%

其他:10%

3.备考方式

(1)使用教材情况

只使用公共教材:15%

只使用辅导材料:30%

公共教材和辅导材料同时使用:55% (2)参加培训机构情况

参加培训机构:60%

不参加培训机构:40%

(3)备考期间是否就业

就业:30%

东北人口变迁

东北人口变迁

董程越来越觉得孤单,早晨一起锻炼的人越来越少。30多年前一起进厂的伙伴,现在大部分都离开了,有的几年前就到北京、天津、深圳重新找工作,还有很多人去“关内”给孩子带下一代。

“原来小区周围好多饭馆,干得好的,吃饭时都挤不进去,这两年人少了,饭馆关了不少。”董程是齐重数控(原齐齐哈尔市第一机床厂)的职工。该厂鼎盛时号称万人大厂,近些年经过系列调整现在只有1000多人。他所住的顺意小区,今年以来周围关掉的饭馆就有八九家。在房产交易网站上,这一带二手房平均价格也从去年的5500元降到今年的4800元左右。

“人少了。老人都各自想办法走了,年轻人来得也少了。”董程的同事有管厂里宿舍的,十多年前,大学毕业生分来的时候,五六百人把宿舍挤得住不下,现在少多了,只剩100多人。

位于黑、吉、内蒙三省区交汇处的齐齐哈尔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商品粮、畜牧业基地。包括第一机床厂、第二机床厂、一重、车辆厂等在内的“七大厂”造就这座老工业城市的辉煌,如今只有一重和车辆厂效益尚可。董程的工资也从2010年开始不断下降,现在拿到手的不到1000元。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到北京工作1年多,工资不高,租五环外的房子,非常辛苦,回到齐齐哈尔又找不到工作。董程不愿让孩子待在家里,不断劝他南下,去天津或者干脆去深圳找工作。

根据齐齐哈尔市统计局数据,按户籍人口统计,2014年齐齐哈尔市共迁入48075人,迁出85854人,净迁出37779人。对比2013年统计数据,齐齐哈尔市户籍人口净流出数量为25381人,流出速度呈加快趋势。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调研报告范文

不想一无所成的度过大学,想让自己多做点实事,或者想对自己专业有更深层次的研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调研报告,欢迎观看。

大学生考研动机调研报告(一)

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

开题报告

组员姓名:贾琦组员学号:1101000003 组员姓名:尚园组员学号:1101000010 指导教师:姜月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对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的重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录取的比例也在增加,这对于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学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减少考研带来的负面效应就需要从源头做起,了解大学生考研的真正动机。而且,研究生就业形式也不十分理想,因此在考研问题上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

二、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在渡过大一、大二两年的大学生活之后,很多同学在大三阶段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同学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进行着取舍。随着国家本科生的招收数量逐年递增,给大量的高中生提供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随之而来的现象是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面临着就业问题。并且近年来,在高等学校本科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本科生的就业出现一定的困难;加之,高学历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呈不断上升趋势,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递增。为了真实地了解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动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考研心态,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考研学习条件,于是有了这次调查。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教育等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更好地将有限的师资力量、教学场地等

计量经济学论文-考研人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考研人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考研人数的影响因素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学业,而非直接就业。特别是近几年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就业前景不被看好,因此有很多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学业,逃避就业。同时,经济的增长也使得很多经济条件允许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本文旨在分析影响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因素。

二、影响因素

1.GDP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GDP水平的提高也意味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因此更多的人会选择继续深造学业。

2.去年录取人数

去年录取人数也是影响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去年录取人数多的高校会吸引更多的本科毕业生前来报考,因为这些高校的知名度和优势更加突出。

3.高校数量

高校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竞争也会变得更加激烈,因此高校也会更加注重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声誉,吸引更多的本科毕业生前来报考。

三、结论

综上所述,影响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GDP水平、去年录取人数和高校数量等。对于高校

来说,提高教学质量和声誉是吸引更多本科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关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中研究生教育是高级人才的重要来源。因此,历年来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增加。为了做好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及有针

对性地组织招生考试等相关工作,对研究生报考人数进行科学预测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考研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影响因素。例如,《基于QPSO—BP的研究生报考人数预测》一文中很好地体现了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复杂的。此外,《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和2013年全国研究生数据调查报告对研究生考试报名趋势、录取趋势等进行了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在《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0年第8期中的“关于考研人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也有详细阐述。

汉语国际教育学位论文3000字-汉语国际教育学位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学位论文3000字-汉语国际教育学位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汉语国际教育学位论文3000字_汉语国际教育学位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导读:汉语国际教育学位论文3000字对于很多想要评定职称的小伙伴们来说,应该都是需要撰写这方面的论文的,也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晋升机会,本论文分类为汉语国际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汉语国际教育学位论文30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国际教育学位论文3000字(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籍硕士学位论文调查与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对新疆大学近五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籍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题目进行整理分类,并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了中国籍硕士生学位论文的选题特点和写作趋势;并对中国籍硕士生在学位论文选题中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

关键词:新疆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论文选题

为了使汉语走向世界,2007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专业,这是一个与海外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是指对国外母语非汉语者进行汉语教学。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国已有130多所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目前本专业经历了十年的发展期,新疆大学本专业设立7年,仍处在探索期,面临诸多问题。毕业论文是对本专业学习的综合型答卷,自然体现出学术性和专业性。近些年,学界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论文选题关注比较多。

因此,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法对新疆大学184篇中国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从研究类型、选题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新疆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特点和趋势,并探讨中国籍硕士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为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写作提供思路。

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

调查报告

“在经历连续两年报名人数的下跌后,XX年度研究生报名人

数出现明显反弹,部分省市甚至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这是中

国教育在线24日在京发布的《XX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所显示的。《报告》还显示,研究生招考各学科报录比不均衡,在计划报考的10个最热门专业中,7个是社科类专业;名校所招录的研究生中,推免生比例大幅度上升。

报名人数回升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考群体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从

XX年起,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下降,保持多年的考研热持续

两年“降温”。XX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176万,XX年下降至172万人,到XX年再减少至164.9万人。

《报告》显示,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

明显反弹。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介绍,统计显示,今年考

研报名人数超过170万,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分别增长6.8%、8.4%、11.7%、11.12%。

XX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4.3万,比XX

年增加15448人,增幅约6.8%。XX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报名人数达116039,比XX年增加11617人,增幅达11.12%。

是什么导致今年考研人数的“突然反弹”陈志文分析,全国

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激增,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形

势严峻有关,“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压力增大

从而催生‘考研大军’”。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系统数据显示,3000余人的调查群体中,有43%的考研人群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部分毕业生工作以后对薪酬的满意度较低而选择考研,提升自身水平、改变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在经历连续两年报名人数的下跌后,XX年度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部分省市甚至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这是中国教育在线24日在京发布的《XX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所显示的。《报告》还显示,研究生招考各学科报录比不均衡,在计划报考的10个最热门专业中,7个是社科类专业;名校所招录的研究生中,推免生比例大幅度上升。

报名人数回升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考群体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从XX 年起,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下降,保持多年的考研热持续两年“降温”。XX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176万,XX年下降至172万人,到XX年再减少至164.9万人。

《报告》显示,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出现明显反弹。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介绍,统计显示,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超过170万,北京、河北、辽宁、江苏分别增长6.8%、8.4%、11.7%、11.12%。

XX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4.3万,比XX年增加15448人,增幅约6.8%。XX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116039,比XX年增加11617人,增幅达11.12%。

是什么导致今年考研人数的“突然反弹”?陈志文分析,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激增,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有关,“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就业压力增大从而催生‘考研大军’”。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系统数据显示,3000余人的调查群体中,有43%的考研人群因“增加就业竞争力、提升毕业后薪水”选择考研,暂时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的人群占13%。“部分毕业生工作以后对薪酬的满意度较低而选择考研,提升自身水平、改变工作环境成为往届生考研的重要原因,这也拉高了XX年整体考研人数。”陈志文说。

各学科报录比不均衡

《报告》显示,全国普通高校理工类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明显高于社科类研究生,但实际上,理工类专业的报考情况并不乐观。

中国教育在线全国研究生志愿采集系统收集的32万条调查数据显示,社科类专业在研究生计划报考专业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最热门的十大考研专业中,仅管理学和经济学就占据约70%。

浙江大学XX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数据显示,经济学报考728人,录取86人,报录比为8.4:1,而工学报录比为4.9:1,理工类与社科类的报录比相差近2倍。中山大学XX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报录数据分析,教育学报考人数71人,录取8人,报录比为8.9:1;工学报考1083人,录取334人,报录比为3.2:1,各学科之间的录取比例极不平衡。

《报告》显示,过去3年,伴随研究生录取人数增长,报名人数下降,研究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的趋势明显。

陈志文介绍,从教育部公布的《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学位类)》可以看出,大约70%的学科门类单科(满分100)分数线为30多分,b类考生的复试分数线甚至更低。理学单科录取分数线近3年呈现急剧下滑的趋势,到XX年录取分数线已经跌落至36分。经管类专业一直是研究生报考热门、集中的学科,也是录取分数线较高的学科,然而单科录取分数线也没有脱离下降的趋势。从XX年到XX年,管理学单科分数线从55分降至46分,经济学单科分数线从55分降至45分。

名校“追逐”推免生

为了提高生源质量,推免生成为名校追逐的主要对象。

《报告》显示,“985”工程高校所录取的学生中,推免生比例大幅度上升。复旦大学XX年拟录取的推免生,占录取总人数的41%。中国人民大学XX年拟录取的推免生比XX年增长了17.6%。北京大学XX年拟接收推免人数2167人,占招生总规模4354人的49.77%,教育学院和个别跨学科门类推免生招生甚至占其总规模的100%,不再招收统考生。

名校保研生占据研究生录取半壁江山的同时,也加大了普通学生考入名校的难度。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平台收集数据统计,23%的学生反映,保研生比例的增加,加剧了报考名校、名专业的难度。

《报告》显示,各高校喜欢要推免生的原因,是因为推免生“整体底子好,能力强”,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校对以分数为核心的录取制度的不满意。据陈志文介绍,从XX年起,研究生录取制度改革已经在部分高校进行了小范围试点,淡化分数评价,强调综合学术

能力,也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效果。

此外,研究生推免政策的放开让优秀的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高校对优质生源的“争夺”也十分激烈。陈志文介绍,多数高校以高额奖、助学金,可申请专项经费资助科研、自主选择导师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生源。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