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019年)

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019年)

机密★考试结束前2019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河畔.(pàn) 纤.细(xiān) 矜.持(jīn) 信手拈.来(diān)B.亘.古(gèn) 希冀.(yì) 吮.吸(shǚn) 为虎作伥.( chāng)C.濒.临(bīn) 对峙.(zhì) 跻.身(jī)提纲挈.领(qiè)D.威摄.(shè) 庇.护(pì) 创.伤( chuàng) 肆无忌惮.(d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抉择凑和丰功伟绩风弛电掣B.锤炼履历闲情逸志义愤填膺C.搭档和煦世外桃源矫揉造作D.蝉娟祭祀海市蜃楼巧妙绝伦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A.梅花开在苦寒中,开在秃枝上,没有绿叶相映,特立独行....,自荣自美。

B.我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的变化我是有目共睹....的。

C.今年入夏以来酷暑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方兴未艾....。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蒋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B.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C.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本试卷共6页,24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卷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频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苏东坡晚年自题画像的两句话“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带着无限心酸的自我调.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体认,苦难的□炼成就了他文化创造巨大功绩,促成了他人生思考的深邃.和文化性格的完善,他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英中最为炫目( )最有人格魅力的一位。

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文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垂B、陲C、锤D、捶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注意,正确的一项是A、tiáo suìB、diáo suìC、tiǎo suíD、diǎo suí3、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是A、,B、:C、。

D、……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环节,而优秀乡村教师的缺乏又是影响步村教育发展的最关健问题,今年的教育部的的《2017年秋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提出要教师队伍结构,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

A、虚弱发布优化B、薄弱颁布强化C、虚弱颁布强化D、薄弱发布优化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幼儿节目的主题曲广受欢迎,小朋友们对它耳熟能详....。

2019云南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9云南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

云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建立了周王朝。

两年后,武王去世,周公摄政。

周公分析了殷代列王的为政之道,得出了殷亡于“失德”的结论。

鉴于此,他提出了施行“德政”的政治纲领。

而要保证“德政”的实施,首先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其次是要为统治者制订一套系统的行为规范。

二者可以统称为“礼”。

这是一场比武王克商意义还要重大的革命。

风俗的转换要比政权的转换困难得多,也复杂得多。

如何移风易俗?儒家认为,应该“因俗制礼”,即尽可能利用既有风俗的形式和内在的合理部分,再加整理、提高,注入新的精神,如此方可使人民喜闻乐见,被其所化。

因此,《周礼》中的大司徒官政之法有几条很重要的原则:一是“辨五地之物生”,全国的土地可以大体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类,其物产及居民的体质特征也各不相同,这是为政者首先要分辨的;二是“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二教焉”,辩明上述五类地区,目的在于摸清各自的风俗,然后才可以藉此而施以“十二教”礼仪;三是“以本俗六安万民”,要沿袭当地原有的宫室、族葬、衣服等六类旧俗,使人民安于其居。

云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云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省.悟(xǐng)狭隘.(yì)丘壑.(hè)殚.精竭虑(dān)B.孤僻.(pì)殉.职(xùn)执拗.(ào)黯.然失色(àn)C.斑斓.(lán)桑梓.(zǐ)阿谀.(yú)苦心孤诣.(yì)D.伫.立(chù)蓓.蕾(bèi)角.色(jué)重峦叠嶂.(zhàng)【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憔悴喧嚣义不容辞迫不急待B.嘹亮恻隐九霄云外孺子可教C.宛转涣散一诺千斤怨天尤人D.犀利荫霾一蹴而就入不敷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急”为“及”;B“斤”为“金”;D“荫”为“阴”,答案为B。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安徒生童话经典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在人们眼前,其永恒价值,在于给人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的思想,在于或优雅温润,或震撼心灵的语言,在于对后人道德情操的,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代代且历久弥新。

A.呈现启迪熏陶传承B.出现启发陶冶传播C.出现启迪陶冶传承D.呈现启发熏陶传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2019学年云南省普通高中7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2019学年云南省普通高中7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第1卷阅读题(共4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6分,每小题2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这也是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2019年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2019年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2012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地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图1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昆仑站B.中山站C.长城站D.南极点2.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A.①B.②C.③D.④3.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是A.气候变暖B.酸雨危害C.风速加大D.降水变化图3为“某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某日14:0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14.图3中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5.图4中反映城郊间热力环流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6~8题。

6.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A.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C. 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D. 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7.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乙地背斜成山B. C.丙地向斜成谷D.丙、丁之间有断层8.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D.丁丙甲 B.乙C. A.。

6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图119~题。

读图完成9.中低纬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A. B.大洋西岸有暖流分布C.寒流自北向南流D.暖流自南向北流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著名渔10. 场是丁C.丙D. A.甲B.乙日本暖流对我国台湾东部沿8. 海的影响是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A. 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C.降低气温增加降水量D.12~14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题。

图712.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③沙尘暴频发①水土流失加剧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④洪涝灾害增多 2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3.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上升B.植被遭毁C.气候恶化D.围湖造田14.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2008年入冬后,华北、黄淮等地旱情发展迅速。

云南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月)语文试卷(含答案)

云南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月)语文试卷(含答案)

云南省2023—2024学年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月)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词语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更广。

眼下我们正处于一个乐此不疲发明各种网络缩略语的时代。

比如“awsl”之类的高频网络用语被大量使用。

“awsl”,源于“啊,我死了”的拼音首字母缩写,表达了年轻人在感受到“惊讶、兴奋、快乐”等各种喜爱之情时的强烈情绪。

除“awsl”外,还有“xswl”(笑死我了)、“zqsg”(真情实感)、“sk”(生快,即生日快乐的缩写)、“ssfd”(瑟瑟发抖)等一系列按照同样方式创造出来的缩略语词汇,往往是年轻人在弹幕或其他网络环境中使用。

人们初一接触网络缩略语,往往感到不知所云,一旦了解其涵义后又感觉有趣,甚至耳目一新,拓展了对汉字汉语的认知界限。

就像很多机构都有简称一样,语言变化过程就是越来越简便快捷,当一个长词用多了,就会以缩减省略的形态出现,通过一串简单的字母符号就能清晰表达一种真实状态或个体体验,这是汉语发展的规律。

另一方面,网络缩略语的形成与互联网的特性密不可分。

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模因”概念: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模因从一个大脑传递到另一个大脑的过程变得极为简单,甚至可以用“病毒式传播”来形容。

网络传播的特点就是不断复制扩散,而复制过程中往往会再创造,比如“awsl”,在传播过程中又衍生出“阿伟瘦了”“啊我睡了”等近十种脑洞大开的解读。

2019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河畔.(pàn)纤.细(xiān)矜.持(jīn)信手拈.来(diān)B. 亘.古(gèn)希冀.(yì)吮.吸(shǚn)为虎作伥.(chāng)C. 濒.临(bīn)对峙.(zhì)跻.身(jī)提纲挈.领(qiè)D. 威摄.(shè)庇.护(pì)创.伤( chuàng)肆无忌惮.(d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抉择凑和丰功伟绩风弛电掣B. 锤炼履历闲情逸志义愤填膺C. 搭档和煦世外桃源矫揉造作D. 蝉娟祭祀海市蜃楼巧妙绝伦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梅花开在苦寒中,开在秃枝上,没有绿叶相映,特立独行....,自荣自美。

B. 我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的变化我是有目共睹....的。

C. 今年入夏以来酷暑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方兴未艾....。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蒋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B. 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C.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D. 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激发出令人难以预想的向上动力和发展活力。

②在40年的时间里奋起追赶、拥抱现代化。

③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

④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

⑤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

云南省2019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语文答案

云南省2019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语文答案

云南省2019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题,6分)1.(2分)D A项表述有误,“没有小说家”错,原文是“很少有”;B项以偏概全,原文“中国古代小说……往往失之简陋、夸张”是有“从魏晋小说……到宋元说书”这一限制语的,并且原文紧接着说“而红楼梦则不然”;D项理解有误,原文“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更表现在……”。

2.(2分)C 文章以探春洗脸讲礼数为例,是为了论证《红楼梦》中的细节描写“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

3.(2分)C“只……就”过于绝对化。

二、古诗文阅读、默写(4~10题,24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4.(2分)C5.(2分)D 中人:平常的人。

6.(2分)C 不是“孝文王”,而是“秦始皇”。

7.(6分)(1)诸侯国不吝惜珍奇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

(“爱”1分,“致”1分,通顺1分。

共3分)(2)陈涉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万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

(“卒”1分,“将”1分,通顺1分。

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8.(2分)B “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错,应是一种闲适、愉悦的感觉。

9.(5分)①“眠”“啄”用得妙。

(1分)②“眠”,写出了麝香的安睡;“啄”,写出了鹦鹉的贪馋。

(2分)③麝香、鹦鹉怡然自得,诗人也暂时忘记人间变故。

(2分)(其他合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每空1分,共5分)(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俯察品类之盛(3)望帝春心托杜鹃(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14题,17分)11.(4分)BD 选对一项给2分,超出两项不给分。

B项高加林老师没有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D项刻画的是高加林的形象。

12.(5分)(1)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时,自卑颓废沮丧。

(2)在离村子还有一里路的地方听到孩子唱信天游时,感到羞愧内疚,担心受到乡亲们的鄙视。

2019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云南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D.请姨太太们各自走散。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解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有破有立,否定“送去主义”后,自然引出“拿来主义”。
B.全盘否定或全盘接受都不利于“拿来主义”的实现。
C.“拿来主义”的前提是吝啬,“送去”之外就得“拿来”。
D.只有运用脑髓,占有,挑选的“拿来主义”,才能给我们注入新的活力。
4.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文字,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传记所选取的人物和作家写作的态度方法是不一致的。有些传记作品中的人物只叫我们钦敬、畏惧。_______________。有些传记叫我们读了,只深深赞叹着作者艺术的高妙,可是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行动,却不怎么关心。
①托尔斯泰和米开朗基罗都是具有很大弱点的人
⑥王维在诗歌中常常把宗教体验转化为一种审美体验,从而创造出出神入化而又饱含禅宗神韵的千古佳句。
A.①③⑤B.①④⑤
C.②④⑥D.②③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学习公共伦理说理,在弄清楚伦理概念与伦理原则的区别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之后,了解公共问题会涉及的三种基本伦理概念就是很重要的下一个步骤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每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云南省2019届第一次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云南省2019届第一次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2019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相对主义是看待不同民族文化的主要视角之一。

文化相对主义是针对文化普遍主义提出的,后者认为欧洲文化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世界文化标准,其他文化只有进化为欧洲文化才会走出野蛮、步入文明。

与之相较,文化相对主义放弃从整体的角度对文化进行把握,认为每个民族文化都具有其合理性,文化的价值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形态间进行优劣比较,强调文化间不可比较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的多样性,提倡尊重文化差异。

文化相对主义为人们客观地认识多元的民族差异及历史演进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为后发达地区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独立和对抗“文化殖民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文化逻辑。

然而,就文化本身来看,文化相对主义也有其局限。

在文化的产生和延续上,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因其特定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而有特殊的个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完全适应客观环境的结果。

一方面,这种观念忽略了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

人的自我实现是文化产生的动力,也是文化的归宿。

人在对自然的理性超越中,采取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改变环境的同时塑造了人自身,从而产生了文化。

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不断冲破各种障碍、超越自我,逐渐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另一方面,文化相对主义忽视了文化的创造性和自我超越性品格。

作为人实践活动的产物,文化表现为一定的历史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当下的行为方式。

同时,作为有目的性的文化创造,文化还具有引领未来的超越性。

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征,就故步自封、放弃文化创造的能动性和超越性,否则文化相对主义就会成为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障碍。

从文化的评价来看,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独特的价值存在,文化价值评判的标准在于其自身,而且这种价值标准只对一种民族有效,对其他民族就失去了意义。

云南省部分名校2019届高三1月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部分名校2019届高三1月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部分名校高2019届1月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综析】本次试题为云南省部分名校高2019届1月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卷作为高三月考试题,该卷有以下特色。

第一,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字音、字形、名句名篇默写等基础知识均在考查之列,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第二,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接地气。

语言表达运用17题关于“冬奥会”徽标的解读紧跟时下热点;现代文阅读和文学文本类阅读考查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选材有《渐渐消散的炊烟》,关注当下热点,体现人文关怀。

第三,题型稳定。

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常规题型与高考接轨。

第四,注重学生能力考查。

如语言表达题中图文转换题,就比较新颖,还注重考生概括能力的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考试时间:9:00——11:30 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准确填写、填涂到指定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在规定区域作答。

第Ⅰ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题文】M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

以中华民族主体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一直起着凝聚和维系中华各民族精神生命和力量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屡经磨难而终不溃散,并能奋起振兴的最强大的动力。

可以说,这是我们全部特色之中最大的特色,一切优势之中最突出的优势。

怎样去观察和判断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劣?首先要懂得“文化”是什么。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即“使人之为人”的全部要素、过程和成果。

按照这个本质来理解,毎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自己生存发展方式和过程的凝结,是民族主体生命历史的积淀。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符号,这是一切民族文化的“共色”;而一种民族文化的“特色”,也是来自民族主体特有的生存发展条件和具体历史过程,就像每个语种的字体和发音都有自己的特征,是来自语言形成的独特历史一样。

2019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卷有答案

2019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卷有答案

2019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留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干脆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完毕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相对主义是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主要视角之一。

文化相对主义是针对文化普遍主义提出的,后者认为欧洲文化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世界文化标准,其他文化只有进化为欧洲文化才会走出野蛮、步入文明。

与之相较,文化相对主义放弃从整体的角度对文化进展把握,认为每个民族文化都具有其合理性,文化的价值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形态间进展优劣比拟,强调文化间不行比拟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的多样性,提倡敬重文化差异。

文化相对主义为人们客观地相识多元的民族差异及历史演进供应了理论根底。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日,为后兴旺地区增加文化自信、保持文化独立和对抗“文化殖民主义”供应了理论支撑和文化逻辑。

然而,就文化本身来看,文化相对主义也有其局限。

在文化的产生和持续上,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因其特定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而有特殊的特性,文化的产生和开展是人完全适应客观环境的结果。

一方面,这种观念无视了文化创建主体的能动性。

人的自我实现是文化产生的动力,也是文化的归宿。

人在对自然的理性超越中,实行具有目的性和创建性的理论活动,在变更环境的同时塑造了人自身,从而产生了文化。

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不断冲破各种障碍、超越自我,渐渐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另一方面,文化相对主义无视了文化的创建性和自我超越性品行。

作为人理论活动的产物,文化表现为确定的历史性,并在确定程度上确定了人当下的行为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2019年1月16日,上午8:30-一10:30,共120分钟】
云南省2019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4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红楼梦》以前,很少有小说家从自己的生活经历撷取素材,而曹雪芹声明他之所写乃是自己的“身前身后事”,这不但为小说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也由于题材贴近作者亲身经历和感受,加强了作品现实性的深度和情感力度。

而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正是这部小说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的重要表现。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

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比如贾宝玉在姐妹们都在场时向林黛玉使的一个眼色,林黛玉马上就能会意,表现了他们两人不同一般的默契(42回);因是小老婆所生而倍感委屈的探春,洗一次脸也很讲礼数,其实是要摆小姐的谱以显示自己的身份(55回);中秋夜宴,众人强颜欢笑,从桂花阴里发出一缕凄凉笛音,暗示了贾府的日暮途穷(75回),等等。

当我们读到这些既琐碎,又显然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的细节时,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领悟人生真谛的阅读快感便油然而生。

更值得称道的是,《红楼梦》没有停留在琐屑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中,而是深入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使整部作品始终洋溢着充沛的抒情性。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更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理想的汲取。

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既表现在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众多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例如林黛玉纤弱清丽的倩影、幽怨含情的眉眼、哀婉缠绵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那个静谧高雅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

曹雪芹之所以能做到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与他对人性的深入剖析和对人命运的热切关注分不开。

如探春说:“我们这样人家,人都看着我们不知千金万金,何等快乐,殊不知这里说不出来的烦难更利害!”(71回)作者着力表现的正是这“说不出来的烦难”,即人物内心的痛苦。

小说中人物的
一举一动,都有其内在的心理依据。

而在人物心理刻画的手段上,《红楼梦》也是丰富多彩,因人而
异、因事而异的。

正是这些富于心理内涵的描写,使《红楼梦》耐人咀嚼,百读不厌。

(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3《名著导读〈红楼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红楼梦》以前,还没有小说家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撷取素材。

B.中国古代小说的细节描写往往简陋、夸张,比如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

C.《红楼梦》的抒情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

D.曹雪芹对人命运的热切关注,对人性的深入剖析,是其小说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充分运用《红楼梦》一书中的情节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富有说服力。

B.文章引出话题后,先分述话题要素,再探讨原因,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第二段以探春洗脸讲礼数为例,旨在论证她为了显示身份而摆小姐谱。

D.文章第三段主要论述了《红楼梦》一书在抒情性方面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当一部小说的题材切近作者亲身经历和感受时,作品现实性的深度和情感力度应会加强。

B.真实丰满的细节描写能充分显示作者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也往往能给读者带来领悟人生真谛的阅读快感。

C.只要吸收和运用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我们的小说就能充满诗情画意。

D.《红楼梦》一书中始终洋溢着的“抒情性”在《装在套子里的人》文中就几乎没有。

二、古诗文阅读、默写(24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7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
拱手
..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