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1-8单元练习讲解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练习答案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练习答案
第三单元答案解析
答案: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题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答案: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题目:四季变化 答案:由于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因此产生了四季变化。
答案: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地区所处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第四单元答案解析
题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答案: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答案: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题目: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因此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昼夜的交替。答案: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因此我们每天都会经历昼夜的交替。题目:四季变化的原因 答案: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轨道面之间的角度不同所引起的。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由于地球倾斜的角度和公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变化。答案: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轨道面与太阳的轨道面之间的角度不同所引起的。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由于地球倾斜的角度和公转速度的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变化。题目:月相变化的规律 答案: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9.5天,在这期间,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形状会不断变化,形成了月相的变化。答案: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9.5天,在这期间,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形状会不断变化,形成了月相的变化。

2020上学期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2020上学期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上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P5)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1-4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声音。

1-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6越短、越小、越少、越细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单元知识点(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单元知识点(全册)

新版小学科学四上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声音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P5)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报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

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听钟鼓膜。

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1-4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把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四年级科学上册试题-第一单元8.制作我的小乐器习题(含解析)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试题-第一单元8.制作我的小乐器习题(含解析)教科版
【点睛】
本题考查制作小乐器,要求学生掌握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设计一个初步的制作方案,再寻找合适的材料。
7.低
【解析】
【分析】
【详解】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量敲打盛水的玻璃杯杯口,水越满,物体振动的越慢,听到的声音越低。
【点睛】
本题考查乐器,要求学生掌握架子鼓属于打击乐器。
3.B
【解析】
【详解】
我们要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在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小组讨论、统一意见;组内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4动产生的,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因此钢条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解析】
【分析】
【详解】
乐器通过振动都会发出声音。通过制作简单的小乐器的过程,获得有关乐器发声方式以及音调变化等知识。自制小乐器分为四个步骤,依次是设计、制作、演奏和改进。我们可以从能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能否发出有规律的声音等等对自制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点睛】
本题考查自制的小乐器,要求学生掌握自制的小乐器。
19.×
【解析】
【分析】
【详解】
经历了设计、制作、调整、展示小乐器的制作过程,养成了动脑、动手的习惯,能够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和完成后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在制作乐器时,要根据设计图来制作设计自己的小乐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
本题考查制作小乐器,要求学生掌握在制作乐器时,要根据设计图来制作。
【点睛】
本题考查声音的高低,要求学生掌握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教科版

第一单元天气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我们在记录天气日历时要关注的天气特征。

2.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________、层云和________。

如果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________。

3.风向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它的箭头指向风________的方向,当箭头指向西南,就是________风。

4.降水量一般以,________为单位计量。

5.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________。

6.晴空万里、阴云密布、阳光灿烂、大雨倾盆都是描述________现象的。

7.气象站在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在________内。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9.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叫________。

某市某日24小时的降水量是15毫米,按降水量等级来分,属于________雨。

10.“ ℃ ”是气温的单位符号,读作________。

二、判断题。

11.如果天空中有积雨云,那么就一定会下雨。

()12.同一时间,学校任何地方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13.在读温度时,我们的视线可以斜着看温度计液柱的液面。

()14.如果风大到很难撑伞走路了,那么这时的风力已经有六级了。

()15.风是看不见的,所以无法判断风的方向。

()16.下雨前,燕子、蚂蚁等小动物会做出一些反应。

()17.不同高度和形状的云能告诉我们不同的天气信息。

()18.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

()1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主要是根据经验进行的,不需要掌握充分的信息。

()20.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14时。

()三、选择题。

21.气象部门报告降水概率为70%以上,就是说( )。

A.有下雨的可能性B.下雨的可能性很大C.下雨的可能性很小22.下列有关动植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应相信科学,不能用物象的方法来预测天气的变化B.动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植物对天气的变化是没有反应的C.我们通过观察松果鳞片的开和闭,可以推测天气的变化23.某人面对北方站着,风从他的背面吹来,则此处风为(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1-8《制作我的小乐器》(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工程设计、创新思维与审美情趣。通过制作小乐器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课程强调工程设计思维,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考虑乐器的实用性、美观性及创新性,培养其工程设计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化创作,激发创新思维。课程还将音乐与科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除了课堂评价,我还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批改和点评。在批改作业时,我重点关注学生对乐器的制作方法和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要求完成作业,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及时给予了反馈和指导,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九.板书设计
① 重点知识点:
- 乐器的分类与发声原理
- 提问与讨论:针对疑问进行提问,参与小组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通过制作活动,掌握制作技能。
- 合作学习法: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加深对乐器制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 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பைடு நூலகம்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其次,在观察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制作小乐器时遇到了困难。他们对于乐器的结构和制作方法不够熟悉,导致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技巧,我在课堂上进行了示范操作,并加强了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此外,我还通过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乐器的演奏方法的掌握情况。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演奏乐器时存在一些技巧上的问题,如手指的姿势、拨弦的力度等。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技巧,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课后练习任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乐器的演奏,并给予他们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册)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声音》第一课《听听声音》1.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

有来自(动物)的叫声,有来自(自然界)的声音,还有来自(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2.声音有(高低)、(强弱)等特点。

3.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悦耳、动听),比如(黄鹂鸟叫声);有些声音让我们觉得(刺耳、难听),比如(汽车喇叭声)。

4.在车站、菜市场等地经常会听到(嘈杂)的声音。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弹拨)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3.(拔动钢尺、击鼓、敲打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物体在(振动)。

4.吹竖笛是(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5.我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把手放在喉结处,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第三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2.在(真空)的环境中,声音(不克不及)传播。

3.我们制作的“土德律风”,声音主如果通过(棉线)传播的。

4.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越来越轻)。

直至(听不见)。

5.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第四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

依赖它我们可以听到各类声音。

2.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3.强弱不同的声音,声音(强)则引起鼓膜振动幅度(大)。

4.外界的声音引发(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号,(大脑)吸收到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描述。

2.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拨动橡皮筋和敲击鼓面)等,都可以说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和声音强弱的关系。

第六课《声音的高与低》1.声音的(上下)可以用(音高)描述。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本教材问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声音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答:通过弹拨橡皮筋、拨动钢尺、敲击音叉等活动,我们发现物体发声时是振动的,因此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答:竖笛是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柱共鸣的原理制成的。

当我们吹竖笛时,气体从吹孔进入竖笛内部,笛管内的空气就会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用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产生振动和共鸣的空气柱的长短就会发生变化,使笛管内空气振动的频率不同,就产生了高低不同的声音。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答:物体发出声音时的振动也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振动会向周围扩散开,就会让声音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

声音的传播要借助它周围的物质,如气体、液体或固体。

2.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答: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

三、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答:人耳由外耳(耳郭、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听觉神经)构成。

外耳集音,中耳传音,内耳感音。

其中耳郭收集声音,外耳道将声音传到鼓膜引起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耳蜗,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声信号,听觉神经传递声信号。

鼓膜是一个很薄且有弹性的组织,它的作用是产生振动。

2.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答:把用纸喇叭听旁边同学发出的微弱声音和不用纸喇叭听旁边同学发出的微弱声音相比,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响亮,用纸喇叭可以防止声波扩散。

耳郭与纸喇叭在聚焦声音的时候非常相似,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

医生用的听诊器的听诊头也是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胶管中的空气传到医生的耳朵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重点及实验大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重点及实验大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重点及实验大全|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与气候不同。

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绘天气。

2、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假如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p 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3、(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4、温度与气温:①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②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程度〕。

③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如今(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如今(日出前后)。

④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⑤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p 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

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好设在草坪上;第二,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间隔。

5、风向与风速:①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风向、风力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

②(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绘。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③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进展计算。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2020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天气》

2020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 《天气》

2020秋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天气第一单元《天气》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

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17.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9.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1-8.制作我的小乐器课件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1-8.制作我的小乐器课件
琴码之间)
1(dou) C
2(ruai ) D
烧杯内水量(ml)
3(mi) 4(fa) 5(sao

E
F
G
试管内水的高度(厘米 )
确定几组长度/水量/高度后可利用图表推测下一个的数据。 2. 根据我们的设计图小组合作完成乐器的制作,并不断完善。 3. 尝试吹奏《欢乐颂》。
解释交流:
1.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我们是如何来解决的? 2.我们还可以怎样改进我们的小乐器?
制作标准
1.设计图与小乐器成品相一致 2.能发出接近音阶的音高声音 3.便于使用,能演奏《欢乐颂》 4.制作精美,成本节约 5.分工合作,卫生整洁
评价等级
探索1: 怎样让橡皮筋/烧杯/试管发出声音? 怎样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怎样确认发声是否在准确的音阶上?
主要材料
弹拨类小乐器
组装纸板
琴码
打击类小乐器
第一单元《声音》 1-8.制作我的小乐器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2020年
1.经历从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从交流中提取信息
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3.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制作我的小乐器设计单要求 小乐器展示会
新课导入
下面几种乐器你都认识吗? 它们发出声音的高低是怎样控制的?
制作我的小乐器乐器演奏
《欢乐颂》节选
点击听音乐
•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用哪些材料做乐器呢? • 根据你们小组的材料,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乐器?
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小乐器 步骤: • 先绘制小乐器设计图。 • 准备材料: • (1)6根皮筋、组装纸板、琴码 • (2)烧杯(500ml)、勺子(金属勺)、水(1200ml) • (3)试管、水(100ml) • 比一比,谁做的乐器造型好,试一试,谁的乐器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备课参考+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0年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备课参考+课时练习含答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020-10-1目录第一单元声音 (2)第1课《听听声音》 (2)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4)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9)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2)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 (15)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 (18)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21)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 (23)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 (26)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 (26)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 (30)第3课测量肺活量 (35)第4课一天的食物 (39)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 (43)第6课营养要均衡 (48)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52)第8课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 (56)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61)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 (61)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 (65)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69)第4课《弹测力计》 (73)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77)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 (81)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 (85)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 (90)教科版(2020新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备课参考 (94)2020年秋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119)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听听声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 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科学探究目标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1. 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

2.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3. 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点】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

教科版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要点+重点实验+典型练习

教科版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知识要点+重点实验+典型练习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主要内容第1课《听听声音》(1)风声、雨声、雷声等是自然界的声音;歌声、读书声、机器的轰鸣声等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狗叫声、猫叫声、马的嘶鸣声等是动物的叫声。

(2)乐曲中音符“1“2”“3”按声音由高到低的排序是“3”“2“1”。

(3)我们常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来描述声音。

例如,雷声比较强,雨声比较弱;小孩和成年女性的声音比较高,成年男性的声音比较低;鸟叫声比较悦耳,机器的轰鸣声比较刺耳。

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没有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钢尺、鼓面、音叉等物体,会感觉到物体在振动。

(4)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5)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这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逐渐减弱,最终听不到了。

这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桌面的声音更清晰,说明桌面能传播声音。

(4)将击打后的音又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5)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6)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7)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8)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 > 液体 >气体。

(9)做“土电话”时,要将棉线绷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这句谚 语中的“城堡云”就是( )。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分析】 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通 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也能发展成积雨云,积雨 云像高大云山,常形成雷阵雨天气。

A
【拓展】 所有的天空都被云遮掩,这时的天气称为( A.多云 B.阴天 C.晴天
A.雨量器 B.风向标 C.温度计 【分析】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风向标是测量风 向的仪器,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A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拓展】 自制雨量器的刻度纸条是用来( )的。 A.模拟降雨 B.测量降水量 C.收集雨水 以下可以作为雨量器的是( )。
B B
选择题
记录人:陈小明
12 13 14 15
0
0
0
5
14
5
0
0
0
0
15
0
0
0
12
日期 降水量
16
17
18
19
20
21
22
23Hale Waihona Puke 242526
27
28
29
30
26
40
0
0
0
0
5
0
5
0
0
0
0
0
0
我的整理和分析:
(1)本月中,下雨天共(
天,大雨(
(2)本月中,每周的降水量统计如下:
2
)天,暴雨(
9
)天,其中小雨(
0
)天,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判断题
(5)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 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分析】


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的基本 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判断题
(6)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是一 定相同的。…………………………( )
【分析】

×
一般情况下,同一时间,阳光下比背阴处的 温度高。
B
)。
3.写一写,画一画。
天气现象 天气符号 多云 阴天 小雪 小雨 大风
4.根据小明提供的某一天的天气信息,在下 表相应的方框内打“√”。
上学时——需要穿毛衣;许多人外出时用了雨伞。 中午时——汽车开过时,许多地方溅起水花;大树枝被吹得直摇摆。 放学时——天空阴沉沉的;炊烟往东飘去。
天气情况 气温情况 云的类别 风向情况 风速情况
C
(4)在台风“凤凰”影响,2014年9月22日,
宁波的降雨量达到87.3毫米,这一天宁波的降 水量属于( )。
A.大雨
B
B.暴雨
C.大暴雨
巩固练习
(5)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把
它叫做(
)。 C A.天气表 B.气温表
C.天气日历
(6)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
错误的是(
B
选择题
(3)当红旗朝东飘扬时,风向是(
A.东风 B.西风 C.南风 【分析】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 的方向。红旗飘扬的方向与风吹来的方向相反。

B
)。

【拓展】 小红看到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旗杆上的国旗飘 向( )。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B
选择题
(4)(
□晴天 □炎热 □积云 □东风 □无风
√ √ √ √ √
□多云天 □凉爽 □层云 □南风 □微风 □阴天 □寒冷 □卷云 □西风 □大风
□雨天
□北风
5.下表是小明所作的某月降水量(单位:毫米)记录。
请你帮助他完成降水量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某月降水量情况记录表
日期 降水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一单元《天气》复习
翻开作业本第10页
判断题
(1)利用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准确地观 测天气。……………………………( )
【分析】


由于大气运动的错综复杂,天气变化的客观 规律还没有完全被认识,气象科学尚处于年 轻发展阶段。所以天气预报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准确的预报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利 用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准确地观测天气。 【拓展】 很多生物都有比我们人类更早知道天气变化 的本领,如燕子、蚂蚁等。( )

A.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遇到假期,可以停止观察记录 C.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B)。
(7)把天空当作一个圆,下列(
于阴天天气。
A. B.
B)不属
C.
× × √
×
×
× × √ × × × ×

巩固练习
(1)积云通常与(
A.晴天
A )天气相联系。
B.多云 B.四个
C.阴天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风速可以用简化的
形式划分为(
A.三个
A
)等级。
C.五个
(3)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

)。
A.上午10时 B.中午12时 C.下午2时
【分析】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天气日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 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 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判断题
(4)根据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我们可以推测 出一年的气候变化。………………( )
【分析】

×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天气日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 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 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拓展】 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某一小组测得的温度与其他组不一样,肯定 是温度计坏了。

×
×
判断题
(7)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
【分析】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测量风向的仪器是 风向标。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拓展】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 ( 风速仪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分析】


根据云的不同的形状和高度,气象学家通常 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拓展】 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云能“告诉”我们不 同的天气信息。( )


判断题
(10)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是卷云。…(
【分析】
×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叫做层云。 层云通常是灰色,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当层云变厚形成雨层云,由灰色的云变成黑 压压的云,布满天空,通常预示着大小雨、 雪就要开始下降。 【拓展】 天上的云越多,就越有可能下雨。( ) 天空中出现积云,通常大雨将至。( )

× ×
选择题
(1)在我们记录风速的时候,数字“1”表示 ( )。
A.无风 【分析】 B.微风 C.大风
B
选择题
(2)27℃读作(
A.摄氏二十七度 【分析】

B.二十七度
C
)。
C.二十七摄氏度
要等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 能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平行。 【拓展】 观察温度计的正确方法是( )。

判断题
(2)在天气情况的记录中,不同的符号表示 不同的天气。………………………( )
【分析】 在天气情况中,我们使用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 的天气。同样,不同的天气我们使用不同的符号来 表示。 【拓展】 当实际观察结果和天气预报不一样时,应该按照天 气预报记录。( )

×
判断题
(3)利用天气日历,我们可以方便地分析一 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

判断题
(8)风速的等级只能通过风速仪来测 定。……………………………………(
【分析】
×

风速的等级主要有3种测定的方式: 1.根据旗子的展开情况估计风速等级; 2.通过风速仪测定; 3.根据自然界中的各种天气现象。

判断题
(9)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 云三类。……………………………( )
4
)天,中雨(
0
)天。
3

周次
降水量(毫米)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合计
24 15 78 10 127
巩固练习

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个月中的大气状况。 2、测量气温应选择在大树下。 3、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一定是中午。 4、风速可分为12个等级。 5、旗子微动时的风称为微风。 6、雨量器的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是降水量。 7、室外温度一定比室内温度高。 8、风向通常采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记录。 9、东南风是往西北方向吹去的风。 10、24小时的降水量小于10毫米的属于小雨。 11、我们做雨量器的杯子只要是透明的就可以了。 12、我们只能用旗子来估计风速。 13、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