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分析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分析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分析的教学策略一、引言人物形象分析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套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目标理解人物形象: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活动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物形象。

培养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提高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1. 预习准备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文本,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知识储备:教师可提供一些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外貌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等。

2. 导入阶段故事引入:通过讲述或播放相关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问题激发:提出一些与人物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你觉得这个人物是什么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物吗?为什么?”3. 分析阶段文本细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找出描写人物的句子和段落。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活动,每组负责分析一个方面。

汇报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 总结提升提炼总结:引导学生将分散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出人物的整体形象和性格特点。

联系实际: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例如:“你身边有像故事中那样的人吗?”5. 拓展练习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他们熟悉的人物,并分析其性格特点。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人物,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四、教学案例以《小英雄雨来》为例,具体实施上述策略:预习准备:学生课前阅读《小英雄雨来》,了解雨来的故事。

导入阶段:教师讲述雨来勇敢的故事,并提出问题:“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小英雄?”分析阶段:学生分组讨论雨来的外貌、言行和心理活动,并在课堂上汇报。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雨来的勇敢、聪明、机智的性格特点。

人物描写教案初中

人物描写教案初中

人物描写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 人物描写的技巧:对比、衬托、抑扬、动静结合等。

3. 优秀人物描写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 基本方法讲解:分别讲解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基本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技巧讲解:讲解对比、衬托、抑扬、动静结合等人物描写技巧,并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运用。

4. 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

5. 优秀作品欣赏与分析:展示优秀的人物描写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优点和特色。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内容,反思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人物描写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意见。

五、教学资源:1. 人物描写优秀作品集。

2. 相关的人物描写理论知识资料。

3. 教学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工具。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

2.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3.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4. 定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让学生不断巩固和提高描写能力。

5.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人物形象描写与心理分析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人物形象描写与心理分析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人物形象描写与心理分析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描写与心理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人物形象的心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升阅读水平与语文素养。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人物形象描写与心理分析的教学策略。

一、阅读文本,观察人物形象描写了解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是理解人物心理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文本,观察文本中对人物的描写。

例如,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衣着打扮、姿态动作等。

通过这些描写,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人物的形象,并为后续的心理分析打下基础。

二、挖掘人物心理,进行情感猜测人物的心理是文本的核心,也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关键。

在学生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情感猜测,即根据文本中的线索,推测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思想动态。

例如,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等来猜测他们的情感状态。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培养对文本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三、开展人物心理分析课堂活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心理,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课堂活动。

比如,分组讨论人物的心理特征和转变过程,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物的心理状态等。

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人物形象描写与心理分析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物形象的背后含义以及作者的用意。

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学生不仅能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能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总结:人物形象描写与心理分析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运用相关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同时,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辨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人物形象描写与心理分析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年级人物外貌描写教案

三年级人物外貌描写教案

三年级人物外貌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人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

2. 人物外貌描写的注意事项。

3. 人物外貌描写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物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人物外貌描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人物,激发学生对人物外貌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人物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示例:分析优秀的人物外貌描写实例,让学生体会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每组挑选一名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点评。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人,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物,用所学的人物外貌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2. 搜集优秀的人物外貌描写文章,进行阅读和欣赏。

3.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作品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人物外貌描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描写过程中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人物外貌描写优秀文章选集。

2. 写作素材库(包括人物、场景、情感等)。

3. 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八、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描写技巧。

3.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表达。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九、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人物外貌描写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语文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教案

语文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教案

语文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教案人物形象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2. 掌握描述人物形象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阅读小说时观察、分析和评价人物形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形象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2. 描述人物外貌、性格和行为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 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在阅读小说时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和感受,让学生认识到人物形象描写对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1. 人物形象描写的作用1.1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故事情节,增强阅读体验;1.2 帮助读者更真实地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增加情感共鸣;1.3 帮助作者传递主题和思想。

2. 描述人物外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2.1 外貌特征:如身材高矮、相貌美丑、眼睛鼻子嘴巴等;2.2 衣着打扮:如着装风格、颜色搭配、破旧还是华丽等;2.3 姿态举止:如步履轻盈、目光坚定、微笑还是愁容等。

3. 描述人物性格和行为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1 性格特点:如温柔、勇敢、机智等;3.2 语言表达:如幽默风趣、严肃认真等;3.3 行为举动:如大步流星、意气风发等。

示范教学:选择一篇适合年级的小说,提取出其中的人物形象描写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包括外貌、性格和行为等方面。

合作探究:让学生分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段小说,共同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并与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分析结果。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人物形象描写来展示小说的主题、情感和价值观,并鼓励他们在写作中运用人物形象描写。

四、教学总结:总结人物形象描写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重视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和分析,以提升阅读的深度和体验。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一段小说,并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同时给予自己的评价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 人物描写的技巧:对比、衬托、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

3. 人物描写实例分析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到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人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以往学习过程中的人物描写作文,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2. 讲解:讲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举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通过人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人物描写作文,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2. 收集一篇优秀的人物描写作文,分析其优点,并结合自己的写作进行改进。

3. 观察身边的人,选取一个有特点的人物,进行详细描写。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在作文中运用。

2. 学生能够通过人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写作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七、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有关人物描写的书籍、作文指导书籍。

2. 网络资源:优秀的人物描写作文、相关教学视频等。

3. 实物的观察:身边的人、事物等。

八、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的人物描写作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练习指导: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培养合作精神。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以人物描写为例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以人物描写为例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以人物描写为例彭方(江苏省泗洪中学江苏宿迁223900)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语文作为语言类的学科,也是我们与世界交谈的工具,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高中时期是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以及语言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应着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培养。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以人物描写这一环节为例,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思维話质。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一直是教学的关键,是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一种相对新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由于其与其他板块相比而言较难,对于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较高,如果学生缺乏写作意识与自主学习意识,则很难提升学习效率与语文核心素养。

一、从细微之处入手,鼓励学生自主观察人物形象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外形方面,通常作者都会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衣着以及行为举止的描写来刻画出丰满的人物形象,给人以最直接的印象,而在小说阅读的题目中出现最多的也是关于刻画了怎样的人物、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等。

在写作时通常要注意从人物的外貌、行为、心理等方面细致观察,以人物作为一个出发点,可以牵引出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以及整体基调,通常都会通过人物表现出来,可以说能够准确明了人物形象,对小说整体的把控就有了很大的把握。

以《红楼梦》选段《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为例,对刘姥姥进荣国府后由乡野粗人的着装到后来游园之时满头鲜花、锦衣加身的外貌变化来描写,直观地把人物的鲜活形象呈现在大家面前。

尤其是身着绸缎华服的刘姥姥在大观园内游览、用饭时的各种举动,以及行酒令时的惊人之语,细节之处都活脱脱地把一个大巧若拙、丑中蕴美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人物描写学生在解析时要通过她的外形变化和行为举止来牵引出大观园极尽奢华的场面,这样小说的整体主旨隐现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掌握解题的技巧。

四年级语文学案人物形象的描写

四年级语文学案人物形象的描写

四年级语文学案人物形象的描写四年级语文学案:人物形象的描写人物形象的描写在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动的描写可以使读者对人物产生直观而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人物形象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一、外貌描写描写一个人的外貌时,可以从头到脚,由近至远进行有系统的描写。

例如:她有一头长长的黑发,如瀑布般披肩而下,眼睛清澈明亮,鼻子小巧而直挺,嘴唇红润,笑起来好看极了。

此外,可以通过对服饰、身材、面部表情等方面的描写,更加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

二、性格描写人物的性格描写在刻画形象的过程中非常关键。

通过对人物言行举止、交往方式以及思想情感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例如:他待人和善,乐于助人,总是乐观向上;她性格内向,但聪明机智,善于观察和思考。

透过这些性格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人物。

三、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也是描写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人物的语言表达,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思想、态度和情感。

例如:他的话总是直截了当,富有哲理性;她的语言委婉动人,充满了情感。

这样的语言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四、行为描写人物的行为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他们的特点和性格。

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人物的活力和特质。

例如:他习惯用双手比划着,讲话时总是神采飞扬;她总是优雅地行走,时不时地展现出一丝灵动的笑容。

五、环境描写人物的形象不仅可以通过人物本身的描写来构建,也可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加强。

环境描写可以进一步凸显人物的特点和情感状态。

例如:他在杂乱的书房里安静地读书,仿佛与整个世界都隔绝了;她坐在花园里,静静地看着远方,目光深邃而神秘。

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可以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

总结起来,人物形象的描写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外貌、性格、语言、行为还是与环境的互动,都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来刻画。

通过不同的描写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具体,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doc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doc

人物描写一组(小学五年级语文)一、学情分析:1、本班有33人,特点是人数适中,但基础差,课堂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但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

2、学生进入高年级,抽象思维能力开始逐步发展,生活空间进一步扩大,听说读写能力也进一步提高。

3、学生有一定的协作能力,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许。

4、学生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而且好奇心很强,图文音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更有效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兴趣。

5、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能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感受到文章传递的思想,同时有阅读优秀作品的欲望。

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都形象传神。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能自己查字典解决。

(2)会写“擞、媳、骚、敛”等14个生字,书写端正整洁,笔顺正确,间架结构规范。

(3)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能够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精彩语段。

(5)能通过阅读感受到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6)能通过阅读、抓重点语句品味及讨论交流,学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阅读中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在从质疑到答疑的过程中体验理解词句的方法。

(2)能够通过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动脑思考、同学交流、表达反馈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3)能够通过合作交流和讨论,体验资料搜集和合理选择运用的方法。

13《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备课方案

13《人物描写一组》课文备课方案

备课方案13人物描写一组备教材教法文本解读1.内容简说《人物描写一组》的三个片段分别以“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为小标题。

第一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进行摔跤比赛的情形;第二个片段主要写了初入行的年轻后生祥子的外貌;第三个片段主要写了严监生临死时的场景,他因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而硬撑着不肯咽气。

2.结构特点《人物描写一组》一课由从小说《小兵张嘎》《骆驼祥子》《儒林外史》节选的三个片段组成。

《小兵张嘎》片段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小嘎子的机灵;《骆驼祥子》片段主要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了祥子的生命力;《儒林外史》片段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严监生的极度吝啬。

几个片段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体会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

3.写作特色“摔跤”这个小标题提示了片段讲述的主要事件。

片段对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时的动作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比如,写小嘎子“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抓住小胖墩儿动作不灵活的弱点,想要把小胖墩儿转迷糊,以寻找进攻的时机;写小嘎子“钩他的腿”,想使巧招取胜。

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小嘎子机灵的特点。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这个小标题形象地写出了祥子的外形,“挺脱”一词概括了祥子高大健壮、充满活力的特点,也提示了该片段侧重于对人物外貌的描写。

“两茎灯草”这个小标题交代了事情的缘由。

片段通过动作描写,把严监生极其吝啬的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

4.插图说明三个片段各配有一幅插图。

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的场景,能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小嘎子蹦来蹦去的灵活劲儿,以及小胖墩儿“塌着腰,合了裆”的样子。

第二幅插图画的是祥子拉着人力车的样子,有助于学生了解祥子的身份,感知他的外貌,理解“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等语句的具体所指。

第三幅插图画的是严监生临死时的场景。

两根伸出的手指,睁得滴溜圆的眼睛,形象地表现出严监生此时的状态。

而一屋子人围着病重的严监生,脸上充满疑惑,愈加烘托出严监生的焦躁、气恼。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策略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策略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关键阶段,而分析人物描写是语文教学中
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分析人物描写,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和人物形象,提
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本篇文章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
策略。

一、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加深对
人物形象的理解。

老师可以用细腻的语言描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外貌、身姿、言行举止等,帮助学生形成对人物形象的直观印象。

二、启发学生进行情感联想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进行情感联想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分析人物描写。


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情感共鸣,并帮助他们更深
入地理解和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情感联想,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形象所带来的
情感冲击,进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分析人物描写的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全面深
入地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分析题目,让学生从
多个角度去分析人物形象,包括外貌特征、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

通过培养学生的
综合分析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四、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五、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创作。

人物形象描写与心理揣摩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人物形象描写与心理揣摩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人物形象描写与心理揣摩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心理揣摩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

通过深入细致地描写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为学生成长和思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人物形象的描写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本。

当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通过对人物外貌、性格、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描写,可以帮助他们形象地感知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在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通过对宝玉温文尔雅、林黛玉聪明善良等人物形象的描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推测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其次,人物形象的描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文学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描写塑造出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中的描写,想象人物的形象、穿着、气质等特点。

比如,在教学《西游记》时,可以通过对孙悟空形象的描写,引导学生想象出他的外貌特点、神态举止等。

在学生自由发挥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进一步思考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提升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

此外,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人物的心理活动常常是作者没有直接交代的,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来暗示。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人物的行为举止,进而揣摩出其背后真正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王子》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小王子的行为和对话的分析,揣摩出他内心孤独、渴望友谊的情感。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挖掘人物内心感受的能力,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在实施这一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分析。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和案例分析,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学作品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

《细致刻画塑造形象》人物描写方法作文指导课教案

《细致刻画塑造形象》人物描写方法作文指导课教案

《细致刻画-塑造形象》人物描写方法作文指导-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人物的习惯,提高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2. 人物描写实例分析3. 学生练习与指导4. 优秀作文展示与点评三、教学重点1. 人物描写方法的掌握与应用2. 培养学生观察人物、塑造人物的能力四、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人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人物的印象,激发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4. 展示与点评:挑选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对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细致观察人物的习惯,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六、教学准备1. 准备人物描写的相关资料,如文章、图片等。

2. 准备优秀作文样本。

3.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优秀作品的特点。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4.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物描写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

3. 分析: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优秀作品的人物描写技巧。

4. 练习:布置人物描写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策略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策略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分析人物描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人物形象,培养对人物描写的敏感性。

可以通过给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描写人物形象的文章或者小说,让学生仔细观察文本中描写的人物的外貌特征、举止语言、性格特点等,引导学生发现和捕捉作者用词、句子和修辞手法来描绘人物形象的特点。

要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能力。

在学生读完一篇文章或者小说后,可以让学生就其中的一个人物进行分析,如选择一个学生自己喜欢的或者深有体会的人物,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可以利用问题导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无论是在课堂讲解还是在阅读活动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这个人物的外貌特征给你什么感觉?”“这个人物的举止语言反映出他的什么性格特点?”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具体特征,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还可以通过绘画、模仿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能力。

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绘画,要求尽量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者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表情、语言、动作等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个故事或者给学生展示一幅插图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来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进一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在教学中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愉悦感。

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有趣的文本,或者教学中加入一些游戏和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和策略有多种途径。

通过观察、分析、思考、绘画、模仿和想象等多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敏感的观察力和分析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记叙文人物描写教案设计

记叙文人物描写教案设计

记叙文人物描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人物描写练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他人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概念及意义。

2. 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3. 人物描写的基本技巧:对比、衬托、细节描写等。

4. 人物描写的实践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人物描写技巧,使描写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描写的概念、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人物描写作品,引导学生体会描写方法的好处。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描写心得,互相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优秀的人物描写文章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人物描写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白人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 讲解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和技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

4. 进行人物描写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描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描写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7.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人物描写方法和技巧,写一篇关于身边的人物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习作,评估他们在人物描写方面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表现、习作质量和小组讨论参与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在描写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鼓励有独特见解的作品。

七、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关于身边人物的特色描写短文,要求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人物描写方法和技巧。

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学历案研究——以初中人物描写分析讲评课为例

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学历案研究——以初中人物描写分析讲评课为例

新教育 上旬刊39“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是近年来课堂改革提出的新概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

学历案是体现了这一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技术。

“学历案”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案,是指“教师为了便于儿童自主或社会建构知识,围绕某一主题而设计的学习过程的专业方案”。

崔教授也认为教学方案应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的学生立场。

因此,笔者尝试在初中语文人物描写分析讲评课中运用学历案,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对此题型的正答率。

一、研究背景1.知识点考察频率及得分率人物描写分析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常见考点。

笔者分析了近十年的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发现有四年考查过此知识点。

2015年《地铁客的风格》第19题:“下面语句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

(5分)”;2016年《独立宣言》第20题“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联系上下文加以赏析(5分)” ;2018年《一只羊其实怎样》第20题“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2022年《病人的健康》第17题“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最近一次区统考第18(1)题“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

此知识点不仅常见,而且学生容易轻视,容易失分。

在最近一次的中考以及最近一次的区统考中,关于人物描写分析知识点的得分率分别为66.25%、61.76%,而我校得分率为59.22%。

从数据可以看出,对于这一知识点的复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2.以往讲评方式的不足之处这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描写方法+情境+情感”是教师从初一甚至小学就已经反复强调的知识点。

在一部分教师看来,只要能读懂文章内容,掌握五种人物描写方法,就胜券在握了。

对这类题目的讲评方式是仅将得分情况及评分标准告知学生,再强调“描写方法+情境+情感”这一答题思路而已。

如何培养学生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深刻认识——人物描写教学探究

如何培养学生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深刻认识——人物描写教学探究

作文。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开拓视野的主要渠道之一。

当我们谈到阅读理解时,我们也许会发现学习者面临的一些挑战。

从阅读中理解和解释人物形象无疑是一项困难而关键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人物描写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事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是一种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语言和形象表现出来的技巧。

通过细节和情感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生动和真实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讲解、阅读活动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分析。

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中注重细节的表达和情感的渗透,以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动机。

我们应该明确如何教学,具体来说,就是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少年文学和议论文等材料,了解不同性格、个性和背景的人物形象。

在高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读取文学作品或经典著作,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教师还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技巧讲解,模仿给予学生范例,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描述人物形象,使阅读效果更为明显。

在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关注如何组织教学资源,例如,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和案例,以及如何设计阅读活动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待不同阅读层次或兴趣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不同的建议和指导。

例如,既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影响人物行为的文本,也可以让他们自己试着去描写人物的性格和生活经历。

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网络资源或阅读材料,使学生有机会与其他读者一起分享和探讨有关人物形象的想法和见解,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

也就是说,学生不能仅仅依赖教师或课堂教学,而应懂得自主思考和分析文本。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阅读指导方法,例如思维导图、笔记和总结等,帮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并从中吸取启示。

培养学生对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深刻认识,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选择恰当的教材和阅读材料,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物形象的描写。

“赏析、训练、阅读”三步走——小学高段人物写作教学的层次性策

“赏析、训练、阅读”三步走——小学高段人物写作教学的层次性策

“赏析、训练、阅读”三步走——小学高段人物写作教学的层次性策重庆市渝北金港国际实验小学401120摘要:人物描写是小学高段人物写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物描写教学却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

人物描写教学研究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趣味,对小学生有重要的美育价值。

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运用“赏析、训练、阅读”三步走,探索小学高段人物写作教学的层次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段表达序列;人物描写教学;层次性策略探索引言语文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而人物描写作为工具性教学,在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位置,并且也贯穿中学语文教学的始终。

并且在人物与人物形象之间成功塑造了一座桥梁,是人物描写艺术,缺少其中一环,是无法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带领赏析,挖掘教材夯实地基目前人物形象教学不容乐观,出现轻视化、简易化、程式化、应试化等现象。

因此,造成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比较肤浅,追根到底,是教师没有将人物讲透,没有让小学生们真正赏析好模板范例。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个人物都是作者精心塑造出来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人物时,也应该细心地带领小学生赏析人物的一言一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建构。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语言的建构上,教学生如何找出人物描写的关键词,让学生在遇到类似的文本时能迅速锁定关键词,高效进行语言分析。

教师带领学生赏析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带领小学生赏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时,要注重关键字词的具体渗透分析[1]。

例如,小学五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徐光耀先生撰写的《摔跤》一文中,教师在进行文章讲解后,先向学生进行提问——“摔跤过程中小嘎子为什么不使用一叉一搂的动作呢?从这方面看又突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征”。

在学生们积极发言讨论后,可以让学生们带着自己对主人公性格的揣摩,用《摔跤》中小嘎子的动作描写进行小练笔,让学生以动作描写为主题展开人物仿写,并鼓励学生在模仿中有所创新,这样既能巩固刚学过的写作手法,又能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真正做到带领赏析,挖掘教材夯实地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王光宇
最近在读钱梦龙老师的《我和语文导读法》,其中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备课的时候,我们想的不应该是如何教,学生要如何配合我们,应该想的是学生会怎样学,我们要怎样配合学生。

”这段话,不仅说明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更加为教师的导读找到了原因。

我们的导读也好,导学也好,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阅读而服务的。

特别是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因为我觉得,学生对于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往往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考虑到如何为学生服务。

回想了一下自己观摩和教学的一些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教学流程,试着总结了一下这类文章的一般教学模式。

我觉得,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主导问题,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品味其心理活动,从而层层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当学生已经被课文的主人公及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的时候,顺势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是如何把文章写得这样生动、这样深刻的,从而对写作方法、技巧进行相应的梳理和总结,学生更容易依从自己对文本的体验,自主地进行“学”的活动。

我们还可以设计仿写的环节,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课所涉及的写作方法或技巧来进行仿写,给学生的“写”搭建平台。

教学策略:
曾看过一篇案例,是一位周老师所执教的三年级语文课文《孙中山破陋习》中,品读因缠足的痛苦而改变姐姐的第二节的教学实录。

师:是什么样的一件事让姐姐发生了改变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六自然段,你一定会从中找到答案!”
生: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在文中寻找着答案,一致认为:是“缠足”让姐姐发生了改变。

师:相机大屏幕出示:“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

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生:齐读
师:你知道姐姐缠足时的感受吗?
生:痛苦、难受……
师: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姐姐这种感受呢?(引导学生抓住“长长的、一道又一道地、痛苦极了”来体会姐姐的感受)
生:读“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

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


师:(评价引导)你的朗读让我们感觉布条不够长,没有多少道。

谁再来试试。

生:再读。

师:让我们感觉有点长,但没达到痛苦极限。

谁能读得让我们感觉到布条非常长,并且是一道道缠着的,让她痛得眼泪直往下流。

师:相机出示了一组被缠过的脚的图片,并请学生说了自己的感受。

生:这些脚很小、“三寸金莲”、该长不让长多痛苦啊……
师:(补充)封建社会,女孩到了四、五岁左右就要被缠足。

为了使自己的脚不长大,她们有的在脚底下垫上锥子走路,有的垫上碎玻璃或者是打碎的碗片,有的甚至抓一些虫子放在脚底,好让自己的脚腐烂,不长肉。

同学们,听到这儿,你的感受又是什么?”
同学们你们以前受过的伤害吧,如有手指被刀子割破、不小心被针刺了一下的感觉吗?
生:再提一女生读。

师:她让我们感觉到了,大家象她这样练读。

生:练读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声音表现出这种痛苦吗?”
生:齐读。

……
1.评价朗读,逐步深入:
评读这种策略,不仅尊重了学生的差异,体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基本理念,而且通过或层层深入、或多角度的评读,给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于最直接的指导,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如,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评读,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朗读还没有把达到极限的痛苦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的程度,从而促使了学生产生了阅读动机,更加深入地开始研读文本。

2.补充资料,缩短时空:
学生对于有些文本中所呈现的内容,是没有了解的。

或者,他们的了解仅仅是停留在所查找资料的字面上,并没有从自己了解的资料中读出感悟来。

因此,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为学生“补充”资料,不仅呈现出文字或图片,更要通过这文字和图片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使他们从这段文字或图片中也读出体会,更深入地促进其对文本的理解。

如,在这个案例中,正是由于教师安排了一张生动的图片,又绘声绘色地为学生描绘了缠足的方法,才使得缠足之害深入学生之心,学生的阅读感受一下子就有了一个台阶式的提升。

3.联系实际,想象体验: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其读懂文本。

如,本案例中,教师让学生想象以前自己受伤害,像手指被刀子割破、不小心被针刺了一下的感觉,这样就沟通了学生和文
本,使他们似乎切实地体会到了缠足的那种痛苦,自然就会读得惟妙惟肖了。

有的时候,学生的生活实际会和课文中的人物正好相反,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对比,使学生对人物性格的体会更近一步。

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我引导学生品读聋哑青年观察鱼时的全神贯注,就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有没有过在公园里看鱼的经历?自己又是怎样看鱼的?有的学生说,会边看鱼边喂鱼;有的学生说,会边看鱼边玩水;有的学生说,会边看鱼边和伙伴讨论……这些都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

但是,孩子们的表现却和文章中聋哑青年全神贯注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以来,一下子就凸显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4. 设置冲突,激发期待:
如果在教学中可以引发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自然就会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将文本读下去。

如凌辰老师执教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中,对于王熙凤这一人物性格的品读,就是采取了猜测——验证这一方法进行的。

由王熙凤初见林黛玉嘘寒问暖的语段切入,引导学生评判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当然是最浅层次的,是学生的初步认识。

随着学生后面的一遍遍的读书,自然就会发现,自己的猜测似乎存在着问题,这就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自己先前的感悟产生了怀疑,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地读下去,并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深化自己的理解。

当学生经历由
猜测到验证的学习过程,在不断修正自己最初猜测的过程中,教师则引导他们如剥春笋,层层深入地品读人物性格特点。

这是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是可以让学生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有兴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